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有感2篇

讀《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有感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讀《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有感2篇

讀《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有感2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有感1

“一個人到學校裏上學,不僅是爲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而主要的還是爲了變得更聰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應當用到記憶上,而應當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學校應當是個積極思考的王國。”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段話揭示了教育的真諦。

曾幾何時,我們的學校教育變成了機器生產的工廠,我們這些教師就是批量生產同一產品的加工者。別說學生,連我們自己都快沒有了思考。爲了應付考試、檢查,我們像過篩子一樣要求學生背書、背試題、背講義、背作文…… 一切考試要考的東西都拿來背。然後就來比一比,哪個學生背的多、背的好,哪個學生就會取得優異的成績,就會上好的學校;比那個老師逼學生背的多、背的好,教師就會出名、獲得榮譽、升職、晉級。可若干年後,我們會發現令我們自己都驚訝的現象,許多“背的好”的'學生並沒有出人頭地,而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竟然在社會上混得一鳴驚人。爲什麼會這樣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會思考纔會擁有真正的智慧。回頭想一想,我們上學時死記硬背的知識現在還記得多少,真正有用的東西是死記硬背得來的嗎?

當然,這裏並不是就全盤否定識記和背誦,蘇霍姆林斯基也認爲這種腦力活動應當佔據第二位。有些東西可以拿來背,比如好的文學篇章、外語單詞、歷史知識等等,這些知識不但要背,而且背得越多越好,甚至不需要理解,找到記憶的竅門就可以。但作文不能背,有的老師給學生指導一、兩篇文章之後,就讓他們背下來。然後以不變應萬變,長此以往學生就喪失了寫作的能力。理科的習題更不能背,背的結果就直接導致他們思考能力的下降。

怎樣讓學生學會思考呢?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課堂上我們要做兩件事:

第一,要教給學生一定範圍的知識。這很好理解,一定範圍的知識是學生思考的根基。這也很好做,我們每天也都在做這樣的事情。

第二,要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這可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首先我們要把自己培養成爲思考者。讓自己感受到思考是一種幸福,是一種智力活動。去享受最美好、最深刻的探索奧祕的感覺,享受那種在心靈神聖的顫慄中如癡如醉的能力帶來的快活。只有這樣他才能把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思考作爲自己教學的追求,也纔有能力爲自己的追求去付諸行動。

其次,課堂上我們不要機械地把事實和規則從教師的頭腦裏搬運到學生的頭腦裏。如今,課程改革所提倡的要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其實,就是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或資料蒐集等學習方式下自己去思考、去再現、去探索知識的奧祕。這樣習來的知識是一眼清泉,滋潤學生的好奇心和發現的樂趣。

再次,學生要善於思考,他的生活和思想要在某種程度上脫離開他在課堂上所學的那些東西。事實上,只有開展與課堂上所學的東西沒有直接聯繫的豐富的思維活動,才能爲在課堂上的順利學習打好基礎。比如:我校開展的“科技節”,“我愛北京。20xx”系列活動就是很好地豐富學生思維的活動。如能長此以往,並且讓家長也能主動的帶領孩子進行一些有益的類似活動,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是十分有益的,比興趣班、特長班,要獲益百倍。

作爲教師,如果我們讓學生學會思考,使他們感受到發現的樂趣,讓他們具有活的靈魂,那纔是我們工作之根本。

讀《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有感2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的第209頁說:“有一種可怕的危險——這就是學生坐在課桌後面而無所事事,每天6小時無所事事,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無所事事。這樣會使一個人走入歧途,在道德上敗下去。無論是學生生產隊也好,教學工廠也好,學校試驗園地也好,無論什麼都無法彌補在一個主要領域裏荒廢了的東西。這個主要領域就是思考,人應當首先在思考領域裏成爲勞動者。”

在閱讀蘇霍姆林斯基大師的這段話後,針對——《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這個話題,作爲教師的我,時常在深思這個問題。如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裏成爲“思考領域裏的勞動者”。我怎樣能做到這一點?我想:這不但需要教師有高深地教學藝術之外,還需要教師與家長長期耐心的共同合作、交流、探討,共同培養學生有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課堂上所學的教科書,還要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大量閱讀課外書籍。反思自己多年來的教學行爲,我們關注的一般是學生掌握的課本知識,對那些不經常交作業和不聽話的學生,採取的方式一般是教育或批評,教育和批評的次數多了不見效果,最多也就是打電話或請家長來學校,很少深入學生的心靈中去探究原因,更談不上讓他們做到“思考領域裏的勞動者”。心想只要他們在學校裏不出安全事故就可以了,殊不知,作爲教師的我,這種想法是多麼可怕呀!一旦學生將來走向社會,很難從一個自然人轉化爲一個有社會規則制約的人!作爲教師的我,不!現在的有些教師們想過這個問題麼?這——應該是我們作爲二十一世紀教師,必須思考的嚴肅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強調:“思考習慣的形成,在決定性的程度上是取決於非必修的閱讀的。如果一個學生只讀教科書,把全部時間都花費在準備必修課上去,那麼學習對他來說就會變成不堪忍受的負擔,並由此而產生許許多多的災難-----怎樣才能使思考的活動在學校裏佔據統治地位,怎樣才能使思考、認識、發現、理解和求知的需要,成爲一個人的最主要的精神需要呢?這裏就需要使用教師的智慧在課堂上要做兩件事:第一、要教給學生一定範圍的知識;第二、要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在這樣的條件下,首先要教師把自己培養成思考者,只有當教師給學生帶來思考,在思考中表現自己,用思考來指揮學生,用思考來使學生折服和欽佩的時候,他才能成爲年經的心靈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導者。只有那種熱愛自己的事業而又善於思考的教師,纔有力量使教室裏保持肅靜,使兒童特別是少年和青年用心地傾聽他的每一句話,纔有力量激發學生的良心和羞恥心,這種力量纔是一種無可爭議的威信。大師的話語多麼剛強有力!是呀,一個人到學校裏來上學,不僅是爲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而主要的還是爲了變得聰明!這——就需要教師多讀書,多思考!

老師們:我們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駕馭年經的心靈。我們的思考才能點燃學生的學習願望。我們的思考才能激發學生對書籍的不可遏止的嚮往。願我們的教師多讀書,多讀有用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