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紅樓夢》讀後感集錦10篇

《紅樓夢》讀後感集錦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紅樓夢》讀後感集錦10篇

《紅樓夢》讀後感集錦10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樓夢》讀後感1

花兒開了又落,相顧無言。千古紅樓,悠悠一夢。一場《紅樓夢》,記載了多少人的愛恨離愁,又葬送了多少人的青春韶華。

——引子

難忘《紅樓夢》中病榻前黛玉清瘦憔悴的面容,凜冽的寒風中顫抖的身軀,還有那飄動的素衣。就這樣,她在輕喚一聲“寶玉”後,悄無聲息地離開了,一如葬花般平靜、安詳。她是朵生性純潔的芙蓉,幽幽芬芳留下的是無盡的悽美。她美麗的容顏儘管被泥土覆蓋,但她的倔強、她的尊嚴已永遠凝固成墓碑邊久饒不散的輕煙。斯人已去,卻非去;門前芙蓉凋零,卻猶存暗香。

難忘《紅樓夢》中窗紗前寶釵面帶愁意的笑容,那抹笑容中透露出無盡的悲涼。她自是如願地嫁與了寶玉,但寶玉心中對黛玉的思念她又如何不知?她得到了“寶二奶奶”的名號,卻獨守空房。她是朵豔冠羣芳的牡丹,濃豔的顏色背後隱藏着無盡的淚水。她那絕美的容顏後,又藏了多少哀愁?斯人已去,卻非去;門前牡丹凋零,卻猶存暗香。

難忘《紅樓夢》中綠蔭下湘雲金光燦爛的雙手,那隻麒麟在她的手中熠熠生輝。她那豪爽大氣如須眉般的品格,是大觀園中最灑脫的風景。冬日裏她撲出的那個雪印子,承載着她多年來美好的回憶,隨着來年春日的陽光和煦,消逝在茫茫天地間。她是朵嬌柔怒放的海棠,怒放過後,卻仍是“湘江邊逝楚雲飛”的悲慘。斯人已去,卻非去;門前海棠凋零,卻猶存暗香。

難忘《紅樓夢》中秋風中探春滿紙墨香的花箋,秋爽齋內的海棠詩社,記載了大觀園鼎盛之時的繁華。高雅奇清的詩句,是她閨中的慰藉。她是朵杏花,淡淡花蕊中散發出清幽的芳香。清婉溫和卻又非她的本性。她的結局縱是遠在海外,卻也是保住了一世的平安。可一世平安過後,她會在思念親人的痛苦中逝去嗎?斯人已去,卻非去;門前杏花凋零,卻猶存暗香。

再綺麗的夢,終究也是夢醒。紅樓就是一場夢,夢醒時分,才意識到,那些風花雪月、富貴榮華,不過只是虛幻,悲劇的結局纔是他們最終的歸宿。

——收尾

《紅樓夢》讀後感2

中國有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部部皆是精彩絕倫,但作爲一個女孩子,前三部對我而言沒有多大興趣,最吸引我的非《紅樓夢》莫屬了。我捧着《紅樓夢》,如飢似渴地讀了起來。

在《紅樓夢》中我瞭解到賈府裏的人都很有權勢,最厲害的就數賈母了,賈府上上下下都聽她的。她特別疼愛賈寶玉,把他當成自己的心肝寶貝。寶玉有個妹妹,叫林黛玉,非常有才華,但是非常愛哭。她和賈寶玉非常和的來,幾乎每天都一起玩,可最終沒能在一起。最後,黛玉傷心而亡,寶玉則出家當了和尚。

看完了《紅樓夢》,我很佩服作者曹雪芹,他可以將每個人物都描寫得栩栩如生,彷彿就在我們眼前。我要向他學習,練好作文基本功,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這樣才能和他一樣,成爲一名大作家!

《紅樓夢》讀後感3

讀《紅樓》,讀到最後滿心情節都退潮而去,只剩下乾枯的殘念,只覺人情淡漠不可自勝。

看一脈而承的人勾心鬥角,畫眉描眼,不由便彷彿已是七旬老嫗,炎涼世態打在略有鈍重的心上,也只剩下遲鈍的痛覺——原來多少嬉笑駑罵,多少月明風清,多少依順體己,通通都是戲臺上虛晃的一槍,猶剩看客嘆息不覺反倒顯得矯情了。

看那王夫人提攜探春,待庶出的她那般好,也不過是願在周姨娘面前再贏一句:兒子比不了兒子,女兒攀不上女兒,饒剩一個探春也是“親外”,這樣的勝負快感不知給了她幾多滿足。更何況灘春的能力對她一直都“有用”:管理家政有用,針鋒對決有用,嫁個外番王爺更有用。過程和結果,細節與概況一樣折騰人,誰也無心照看一個“別人”。存於世上,人或多或少都在偏袒自己,現世的我們並沒有比多少萬年茹毛飲血的先人更善良與更文明。

還有那厲害了一輩子依舊兩手空空的璉嫂子,持家幾年,連貓狗都厭棄,丈夫不愛婆婆不疼,哈着臉欺下媚上掉價兒帶傷的還不是自己。一個女人的心並不大,誰放着軟香溫玉不要去做勞什子鐵血娘子,誰有犯得上撒潑放野做戲給別人看。虧空、尤二姐、抄家、丈夫遠謫,幾場情景劇鬧下來,多厲害的角兒也只是在病榻上捧個藥罐子,身邊的丑角倒是脫了面具上演大反轉。——誰尚且不會自甘變作冰,又豈得是誰做的女子呢?

浮生真的那麼醜陋而可鄙麼?看着金釧兒投井,我們自我安慰如今還得一夫一妻制;賈珍和尤氏貌合神離亦可辯駁愛情的墳墓並不多。當下時,對於此種殘忍,我們斤毫年個默認了。尋求解釋和出路,創造反駁以求開脫,從來都只發生在我們“設該命題成立”之際。

或者真如史鐵生所言,人不僅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上來的,而且是被分開來一個一個拋的;或者只是生物學上定義的人類之間天然的競爭關係;或者我們內心從未輟耕預設的自留地;或者曹公已經明示生死悲涼。

讀《紅樓》,讀得指尖眼梢都是心傷。在那樣的明朗之後突覺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絕望。所謂困獸,所謂虛妄,所謂清空,統統都不是詞,它們已經越過我們自身,抵達不能言說的真相。

而我們依然在別人的故事和自己的悲愴之中,兀自掉下淚來。

《紅樓夢》讀後感4

有一本書,常年擺在我的書案上,它像一塊磁石,用無形的強大的力量深深地吸引着我。引得我一有空便揣摩其中的人物的心理,研究它寫作的手法,好多理解它一點。這本書就是——《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最傑出的長篇小說,我自認爲它應該居於四大名著之首。它以寶黛愛情與賈府盛衰爲主線,爲我們展示了一個美夢從出現當幻滅的全過程。全書結構完整,賈府興衰都在前文埋下過伏筆——甄家的小榮枯預示着賈府的大榮枯。它一共塑造了九百多位性格迥異的鮮明人物,栩栩如生。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金陵十二釵正、副等冊中的判詞,也暗暗指明瞭這些奇女子最後悲慘的結局。

除了這些構思巧妙的故事引人入勝外,書中的詩詞也深深地令我着迷。每位姑娘的詩詞都從側面反映了她們的性情與爲人處世的態度。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吟誦着黛玉的《葬花辭》,我不禁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這首詩是黛玉訪寶玉不遇,以爲他故意不讓丫頭給她開門,想起自己寄人籬下的生活,心中悲慟時吟出的。黛玉的多愁善感也在此詩中抒發得淋漓盡致。“花謝花飛花滿天”、“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我彷彿看到了暮春時節,柳條和榆錢散發着幽幽的芳香,桃花花瓣飄落滿地。一個清瘦的背影扛着花鋤,用錦袋收集起春天的殘花,用一捧乾乾淨淨的黃土掩埋。淡淡的憂傷瀰漫在這暮春時節,爲全詩哀婉而深刻的語言奠定了基調。“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我讀懂了黛玉對世態炎涼、人人自顧不暇的憤慨。而“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告訴我現實的殘酷,黛玉作爲一介弱女子,只能做無力的抗爭。“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則似一尺素箋,寄託了她對未來的美好生活的渴望與嚮往。尤其是“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一句,如明鏡一般映出了一位潔身自好、清高孤傲的小姐。後文又從寶玉的感受與理解,從側面烘托出了這首詩的震撼力以及文學魅力。

可惜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女子,卻在最後憂憤而死。而她氣絕時,正是寶玉娶寶釵的時辰,一邊極喜,一邊極悲,具有很強的對比效果:這歡騰熱鬧的景象更加襯出黛玉之死的淒涼,總讓我忍不住流下眼淚。

《紅樓夢》向我鋪展了一幅封建社會中大家族的生活畫卷,批判了當時“人吃人”的醜惡現狀,以社會的污濁襯出黛玉等的高潔品質,引發人們深思。

儘管我總是抽空自己研究或是與同學討論,但是對《紅樓夢》理解仍然過於膚淺,只有讀透《紅樓夢》,才能正確理解作者寫作的意圖、學會作者寫作的方法、以及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只念木石前盟。空對山中晶瑩雪,不忘世外寂寞林。“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或許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峯,纔是寶玉與黛玉愛情最好的歸宿……

《紅樓夢》讀後感5

這個人打扮與姑娘們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着金絲八寶攢珠髻,綰着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着赤金盤螭纓絡圈,身上穿着縷金百蝶穿花大紅雲緞窄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掉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脣未啓笑先聞。

那鳳姐家常帶着紫昭君套,圍着那攢珠勒子穿着桃紅灑花襖,石青刻絲灰鼠披風,大紅洋縐銀,鼠皮裙,粉光脂豔,端端正正坐在那裏,手內拿着小銅火箸兒撥手爐內的灰。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不一時,只見三個奶嬤嬤並五六個丫鬟,簇擁着三個姊妹來了。第一個肌膚微豐,閤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第二個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釵環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妝飾

《紅樓夢》讀後感6

我在暑假的時候讀了好幾本書,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偉大文學作品。這作品是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爲背景。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與賈政之與生俱來通靈玉而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帶有黃金瑣的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林黛玉非常愛哭,但很有才華,作詩、畫畫等等都樣樣精通。我最欣賞的就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而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我看完《紅樓夢》之後爲林黛玉感到悲哀不值,更爲他們悲慘的命運而惋惜。林黛玉是《紅樓夢》裏我最喜歡的人物,也是最感人的人物!

自從我看了《紅樓夢》以後,知道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及一個大家族的衰敗原由,還懂得了“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的真諦。我很佩服曹雪芹,佩服他竟然可以寫出這麼好的作品,把裏面的人物寫得栩栩如生,就像活的一樣。我要一定要向他好好學習,練好作文的基本功,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紅樓夢》讀後感7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古代經典文學名著,有關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寫作意向,後人有多種觀點。曹雪芹從《紅樓夢》所獲取的是對當時政治生活的發泄,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在歷史長河中文學領域內留駐的不可磨滅的一頁。

對我這個中學生而言,從中獲取的是大量的文學積累和生命體驗。當讀到林黛玉葬花時寫得那句“試看春殘花濺落,便是紅顏老死。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時,我感到了時間的緊迫,知道了“少年不知勤學早,今日不搏待何時”。當讀到“憶女襄生之昔,其爲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爲體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爲神則星月不足喻其精,其爲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時,我驚歎於作者筆觸的優美,品嚐到了文學營養的甘甜。當讀到“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時,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女兒獨處閨樓,楊柳依依,滿面憂傷的畫面。

《紅樓夢》讀後感8

這個寒假中,我閱讀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是由清代小說家曹雪芹寫的。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我讀的是由原著改編的白話文版。書中的主要人物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貴族公子賈寶玉,心胸寬廣的薛寶釵……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與賈寶玉。

林黛玉是個多愁善感、才華橫溢的女孩。她,無論是自己的離別仇恨,自己的傷心往事,還是草木枯榮,四季更替,她都會黯然淚下。也許她真如書中所寫的是一株“絳珠草”,來到世間“還淚”一般。她切實向人們顯示了那水一般的柔腸,她對於一切世間的醜陋、難堪,就只能是暗自落淚。我不禁深深地同情她。

《紅樓夢》讀後感9

紅樓成了歷史中的一葉典型的情感扁船。

它成爲了古代情感的終始遞接到現代情感的開端,成爲了情感史的遞接橋樑。

現在有多少人都在研究紅樓,但是仍然參悟不透其中的高深與妙絕。

它讓我們看到了古人對情感的激烈執着、悽怨哀美,在強有力的精神推動下展現了他們對愛情

在精神力上的質感。我們看到的是鏡中花、水中月,月朦朧、鳥朦朧的神祕情感境界。

他們那種精神上、肉體上的迷離情感,都含蘊着自己的愚蠢,封建思想的禁錮使得他們

都成爲了愛情的奴隸、歷史情感中的悲劇角色。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疏離和冷淡。

轉身走開,徒留下的卻是自己那蒼涼、慘痛,甚至是可悲、可憐的腳印。

他們在自己的世界和時空中表演着自己絢麗卻也不失味道的情感。

即使遺憾,卻擁有了自己精神上的灌溉;即使可悲,卻擁有了自己精神上的寄託;

即使可憐,卻擁有了他人後代的同情與憐嘆;即使成爲歷史,卻也擁有了後代人無盡的膜拜與讚歎。

轉眼現在我們的這個繁榮、快速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以爲我們很快樂,我們以爲我們很幸福,我們以爲我們這樣,就什麼都比古代的一切還要完善。也許,我們滿足了物質的給予;也許我們滿足了現在都市的喧囂;也許我們滿足了周遭環境的科學與現代,可是我們卻不知道,也許我們在精神方面卻是貧瘠的、荒涼的。我們有充實的科學知識,我們有古人根本不可有的見識,但是也許我們沒有古人那種可以灰肥湮滅般的愛情真理。也許是我們沒有勇氣往體驗那種大悲大喜的、跌宕起伏的情感。

也許愛情的悲劇存在於每個時代。癡也好,傻也好,所有一切的大張旗鼓和遺憾惋惜都成爲了歷史潮流中的一點飛灰。

檣櫓灰飛湮滅般的癡纏恩怨都在歷史的前進中被我們嘆頌。每個時代都有自己不同的際遇和悲劇,*和情感悲劇都是歷史中不可少的一個點綴體。〈紅樓夢〉在我看來是一部複雜、高深、抽象的文學鉅作。書中的癡男怨女都在愛情光芒的籠罩下演繹着自己人生的悲和喜。然而每個時代都有它自己的悲劇,只是情感悲劇的方式會過往,可是情感與悲劇卻不會流失,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生活空間,也有自己的情感悲劇與體驗。轉眼看看我們自己,也許我們也有自己的悲劇歷史可以觀看,也許在發生,也許已經發生,只是我們都沒有完全的看到紅塵中情感悲劇的顆粒的漂移。

縱使黛玉和寶玉生存在了一起,但是也許他們過不了歷史考驗的每一天,在不同的歷史角度觀看也有着不同的結局。

註定在一起的情感也許是在給予機會給他償還,緣分就是這麼微妙不可言,無論前生前世是誰欠了誰,今生今世是誰來報答誰,情感的衝擊和銘刻都是人生中不可磨滅的烙印。

文中語言的精細、優美、哀怨,讓我們不但體驗了書中人物的淒涼與哀傷,也讓我們體驗到了文中描繪景色的華麗唯美和書中字裏行間的古典美。

補充:《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爲背景,以圍繞事關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鬥爭爲情節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爲主要內容,通過對以賈府爲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腐朽,進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已經到了"運終權盡"的末世,並走向覆滅的歷史趨勢。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爲中心圖畫,極其真實地,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模宏偉,結構嚴謹,人物生動,語言優美,此外還有一些明顯的藝術特點,值得後人品味,鑑賞。

小說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脫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這一切,都是作者憑藉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羣芳中始終盪漾着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着東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複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真實可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帳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評論.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託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着某些"可愛",從而表現出種種矛盾複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

作者善於通過那些看來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藝術描寫,揭示出它所蘊藏的不平常的審美意義,甚至連一些不成文的,史無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在紅樓夢裏都有具體生動的描繪.

《紅樓夢》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僅在國內成爲"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峯".而且在國際上也受到許多國家學者的重視和研究,有法國評論家稱讚說:"曹雪芹具有普魯斯特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層的能力,讀後感《紅樓夢讀後感、800字左右》。

《紅樓夢》讀後感10

曹雪芹的《紅樓夢》和張恨水的《金粉世家》是我百看不厭的書籍,而且,《金粉世家》被譽爲民國版的《紅樓夢》,這說明二者有着異曲同工的美學意義。記得看到《金粉世家》結局時,清秋帶着孩子離開了燕西,他們僅僅維持一年的婚姻就此崩塌。燕西面對妹妹梅麗的惋惜,他悵然若失:花不是開過嗎?

是啊,花曾開過,多麼無助的慰藉。《紅樓夢》裏林黛玉最讓我惋惜,也最讓我佩服。書裏林黛玉和《金粉世家》裏的冷清秋形象相似,她們都是高潔的女子,同時又不太通人情事故,從一出場防佛就帶着悲劇的宿命。她們懷着對愛情的美好憧憬,最後,她們都沒有掙脫世俗的桎梏。一個抑鬱而終,一個失望而去。這麼一來,還是黛玉的命運更加悲情,她沒有退路,因爲她一直是孤軍奮戰,她的背後沒有後援,只有無盡的黑暗。

林黛玉。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後的愛戀,流傳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從那以後,黛玉姐姐的影子就盪漾在我心裏,來來回回,隱約中似乎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腦海裏是她傷感的容顏,帶着一分憔悴卻萬分迷人。她落淚,因爲只有放縱的哭過後纔會更舒展,笑容纔會更加綻放。閉上眼彷彿看見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閃爍着點點淚光,讓人沉迷其中,爲之動情,不能自拔。

常聽人評價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狹窄”,可我不這麼認爲!因爲在這背後,只是因爲她太在意寶玉了,因爲愛的深、愛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太少,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卻體會不到。在她某個抑鬱的瞬間,心情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寸,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會被她駁回,狠狠的、兇兇的,卻是無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爲太難受,於是她只有用詩來發泄內心醞釀已久積壓不了的情感。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銳鋒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讀者的心裏,讓人有至窒息的幻覺,無形之中像是有誰掐住了自己的喉嚨,掙脫不了的傷感,只能不情願地放下書,讓自己慢慢地清醒過來。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劇。她哭泣,因爲她太委屈,她是悲慘的、是值得人們憐憫的,她和寶玉的愛情在那樣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她對寶玉太癡情,她一生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她笑着喊“寶玉,寶玉……”然後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她的故事結束了,但是給我留下了萬千思念,合上書想要把這份內心的塵埃封住,但一閉上眼,那段應該被禁錮的傷感像塵埃一樣在空中飛揚、旋轉、舞動。

至此,我似乎理解了金燕西的話,花不是開過嗎?是的,黛玉曾經那麼真實地來過,她弱小卻不曾怯懦,她無人理解,卻始終竭力與命運抗爭,直到最後一刻。

花開花落,本來就是如此,讓我們記住花開的樣子,記住黛玉的美麗、真實和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