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愛心樹》有感通用15篇

讀《愛心樹》有感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讀《愛心樹》有感通用15篇

讀《愛心樹》有感通用15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愛心樹》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愛心樹》有感1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叫:《愛心樹》講的是從前有一棵大樹,就像媽媽一樣它喜歡上了一個男孩,每天和這個小男孩一起玩。讓男孩在樹枝上盪鞦韆,吃它的果實。小男孩也愛上了這顆大樹,大樹很快樂。漸漸的男孩長大了,他很少來看大樹,大樹很傷心。終於有一天男孩子來了,說:他需要錢,大樹說:,我沒有錢。我只有蘋果你拿去賣了,你就會有錢了。男孩子爬上樹摘走了蘋果,大樹很快樂,讀後感《讀《愛心樹》有感150字》。後來男孩繼續拿走大樹的樹枝,和樹幹,分別蓋了房子和做了一條小船。大樹仍然很高興!

這棵大樹就像媽媽一樣愛着自己的孩子!奉獻自己!

讀《愛心樹》有感2

今年寒假,媽媽爲我買了本叫<<愛心樹>>的書。這本書寫了一棵大樹爲了一個孩子所做的一切。讀完這本書後,我百感交加,今天就在這給大家講講吧!

這本書講的是一棵大樹和一個小孩子的故事。小孩子從一出生就和大樹在一起玩耍和嬉戲。過了好多年,那個小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了,他幾次做生意都失敗了。大樹知道他的情況後,幾次將自己身上值錢的東西給了小男孩,讓小男孩買掉。到最後,大樹自己的身上只剩下一個木墩,而那個小男孩卻連一句感激的話都沒有對它說。

讀了這本書後,我不禁爲那棵大樹惋惜,它給了小男孩自己所有的東西,而連一句感激的話都沒有得到。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父母不也都像那棵大樹一樣嗎?他們任勞任怨,養育了我們這麼多年。而我們這些小孩呢?卻只知道吃和玩,一點兒也不能體諒父母們的辛苦和付出,而使父母們傷心,對我們感到失望。我想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能夠體諒到父母的良苦用心,用行動證明自己不會和<<愛心樹>>中的那個小男孩一樣,讓父母不再爲我們傷心。

我讀了這本書懂得了很多道理,收穫非常多!

新的一學期就這樣忙忙碌碌拉開了序幕,很快一切步入了正規,感覺一切有條不紊的進行中着,似乎沒有上學期那麼忙了。

我按上學期的計劃對班級的“雛鷹爭章”欄目,進行了重新佈置。繼續執行計劃——用激勵的方法,使一三班變得更優秀。班級的紀律有了明顯好轉,尤其學生寫字改觀較大。以前大多數學生的字寫得可以,只是我沒有嚴格要求,縱容了他們,個別幾個學生作業非常亂,根本沒法看。這學期嚴格要求,橫平豎直,一定要一筆一劃,認認真真。如果誰的作業不認真就擦了重寫。剛開始學生字,家庭作業都放在課堂上完成,我在黑板上寫一筆學生寫一筆,雖然一節課只能寫三四個字,但大家都寫的十分認真。有幾個漂亮的小姑娘,以前寫的字讓我很難與她們聯繫起來,那些字看起來像調皮男孩寫的,自從這學期在課堂規範之後,見字如見人。

新的一年孩子們長大了,感覺懂事了許多。在我佈置教室時,很多孩子與我一起幹活,看着他們一張張純真的臉,我感到希望,也讓我感到責任!

讀《愛心樹》有感3

你們知道嗎?在世界上有過這樣的一棵樹,它叫愛心樹,爲什麼叫愛心樹呢?它的名字是有來歷的。

從前,它的名字不叫愛心樹,它只是一棵普通的蘋果樹,很孤獨的蘋果樹。可是有一天,有一個小男孩來到蘋果樹下,他是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還很淘氣。於是,他和大樹玩了起來,他在大樹身上盪鞦韆,爬上大樹摘蘋果,和大樹捉迷藏,玩累了,就在樹上睡覺。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小男孩變成了小學生,他天天要上學,沒有時間和大樹一起玩,大樹很孤單。

有一天,小男孩來到大樹下,大樹說:“來吧,孩子,到我身上玩吧。這樣,你會很快樂的。”

“我想要錢,可以買玩具。”小男孩說。

“對不起,我沒錢,但是,你可以把我的蘋果拿到集市上賣。”樹說。於是小男孩把大樹的蘋果拿了下來,一個也沒剩,大樹很快樂。

過了很久,小男孩又來了,這次,樹也像上次一樣讓小男孩上來玩,小男孩已經是個大人了。小男孩這次要房子,樹說:“我的房子是森林,沒辦法給你,不過,你可以把我的樹枝拿去蓋房子。”於是小男孩砍下他的樹枝,拿去蓋房子。

又過了很久,小男孩又來到樹下,這次,他要一條船去遠方。樹讓他把自己的樹幹拿去做船,大樹很快樂。

可是……最後小男孩又回來了,樹沒法再給它東西了,於是,小男孩坐在老樹樁上,大樹快樂極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知道了:要孝敬父母,不能做對他們不好的事,因爲他們就是愛心樹,陪着我們成長。

讀《愛心樹》有感4

這本書很薄,故事很簡單圖但圖文並茂,含義深刻,令我受益匪淺。這本讓我回味無窮的書就是——《愛心樹》。

繪本中的小男孩每天都去找大樹玩耍,做皇冠,盪鞦韆,吃蘋果,捉迷藏......他們在一起的時光是那麼的快樂,那麼的悠閒。漸漸地,小男孩長大了,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就少了,大樹感到很孤寂。小男孩第一次向大樹要錢,大樹把蘋果全給了他,第二次向大樹要一座房子,大樹就獻出了自己的樹枝,第三次小男孩想造一艘船,他就把樹幹砍斷,只剩下一個樹墩。每一次大樹爲了滿足孩子的要求,都把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獻給了小男孩,即使最後只剩下一個殘缺的自己。過了許多年,當年小男孩回來時,已經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了。當他想要一個歇息的地方,大樹依然獻出自己最後的力氣讓他坐......

讀了這本書,我想到了媽媽,媽媽就是大樹的化身,我就是小男孩。大樹的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無數次地打動了我。因此我更愛媽媽了,生活中我每次跟媽媽要東西,媽媽就會很慷慨地給我。我沒去體會過媽媽的感受,我們只顧及自己的要求和慾望。讀了這本書,我暗暗告誡自己,做任何事都要先考慮別人感受,不能一味地去索取。

我要向大樹學習,做一棵小小的愛心樹,用自己的愛回報媽媽,回報愛我們的人。

讀《愛心樹》有感5

第一次聽說《愛心樹》這本書,是“毛蟲與蝴蝶”組成員到我們學校來作報告。真正的接觸這個故事,是在上學期,吳校長拷給我們一些童書的PPT,其中就有《愛心樹》這本書。

《愛心樹》講述的是一棵大樹與一個男孩的故事。故事情節很簡單,幾乎稱得上是“輕描淡寫”,其中蘊意卻耐人尋味,讀後讓我久久無法平靜,感動、惋惜,甚至是一種淒涼之情油然於心中??

看似簡單的線條,簡短的話語,卻描寫出感人至深、令人自醒的故事。愛與被愛、付出與索取??大樹的那一顆博大、無私的愛心讓我震撼,而男孩的無知、貪婪讓我失望,甚至感到幾分悲涼。大樹將自己的樹葉、果實、樹枝、軀幹,乃至生命的全部都奉獻出來,無私地給予了男孩,爲的是給男孩帶來快樂和幸福。而男孩卻沒有讀懂大樹的一片赤誠愛心,遇到困難時他一次次來到大樹身邊,所做的事情只是“心安理得”的“接收”。他從未想過要爲大樹做點什麼,也從未考慮過大樹的心情和感受!大樹卻沒有一絲抱怨,每次見到男孩,總把自己的擁有奉獻給男孩,這就是它最大的快樂和安慰!哪怕自己到了生命的盡頭??

大樹、男孩的故事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我們的父母不就是那棵高大、無私、充滿愛心的大樹嗎?!以前的我還無法體會,總覺得父母的每一次叮嚀、每一次囑託、每一次嘮叨,都讓我感到很煩。所以變得不愛同父母講話,每次回家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才深深體會到了父母的心情。是他們含辛茹苦養育了我們,是他們撫養我們長大成人,是他們幫我們建立起了一個家,又是他們在幫助我們帶大孩子!想起以前的所作所爲,內心羞愧無比。現在想來,父母的叮嚀、囑託、嘮叨無不包含着深深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偉大的。父母一生辛勞勤儉,唯一的期望就是希望子女兒孫能夠平安、幸福??想到此,我已淚流滿面。

經歷了很多事,已經很少有一本書可以如此打動我。於是,我迫不及待地帶着班上的孩子們一起品讀了這本書。孩子們說:“爸爸媽媽就像那棵大樹一樣,對孩子總是盡全力地幫忙。”“爸爸媽媽不能什麼都答應孩子,孩子也不能什麼都向爸爸媽媽要,應該自己想辦法啊!”“大樹就像一個母親無私的愛着自己的孩子,願意爲他付出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這種精神是多麼值得讚頌啊!”“書裏的孩子很不懂事,只知一味索取。” 也有孩子不理解大樹爲什麼對男孩這麼好?男孩爲什麼老是不高興?不理解大樹什麼都不需要,大樹自己什麼都沒有了,連最後剩下的樹墩也會挺直身子讓男孩坐下來休息??

優秀的作品就是這樣,讓你閱讀時很快,思索時卻很長。我突然明白了,這正是天才的謝爾大叔的高明之處!閱讀的理解需要人生體驗來支持。我自己就是因爲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才更加理解父母對自己的那份愛心,才更加理解“給予”二字的崇高含義。

我要在下次孩子生日的時候,鄭重地送給她一本,讓她用成長的經歷,用“心”來讀懂這本書;我還要在下次回家的時候,給自己的父母獻上這麼一本,我要告訴二老,自己早就讀懂了這份愛心,只是從來也沒有用合適的方式來表達;我更要在下次家長會上,和家長朋友們一起分享這個故事,一則令人心醒動容的寓言。

對於父母我們該如何去做呢?該如何去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又該如何去安慰那顆博大、無私的拳拳愛心?

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我做起,爲孩子搭建一座愛的橋樑,希望他們能樹立一顆善良之心,擁有一顆感恩之心!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們舉行本學期的第一期教師讀書沙龍。上學期我們成功舉行了幾期教師讀書沙龍,相信大家的收穫一定不少。閱讀讓我們變得美麗,變得有魅力,這份美麗,這份魅力是內在的。正如蘇軾所說“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讓我們不斷積累,不斷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讓我們逐步成爲一個知識淵博的人,這樣我們的氣質自然就充滿了光彩。我希望通過我們的讀書活動,讓我們每一位老師都充滿光彩。

今天的讀書沙龍我們要一起分享三位老師給我們帶來的讀書感受。

剛纔朱靜老師帶着我們一起走進《紅樓夢》。不同的人閱讀《紅樓夢》有不同的收穫,不同的視覺有不同的認識,不同的人生時期閱讀有不同的感悟。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再次捧起這本中國古典小說中的極品之作――《紅樓夢》。

老師們,張潔的文字令人感動,這憂傷的旋律令人感動,帶着這份感動我們本次讀書沙龍也接近尾聲。老師們,讓我們把這份感動帶回家,讓我們的家庭更溫暖。讓我們把這份感動帶到我們的班級,讓我們的班集體更溫馨。

古語有云: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有馬多如簇,書中有女顏如玉。一位哲人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人們的健康成長,乃至最終成功,也離不開一些優秀書籍的引導和激勵。

我們和書之間產生着某種感情,總有那麼一本書讓你銘心刻骨,總有那麼一本書讓你過目不忘,總有那麼一本書讓你心緒不平,總有那麼一本書讓你瀝心銘志,總有那麼一本書讓你潸然淚下......

讀《愛心樹》有感6

有一本書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嘻嘻哈哈,很開心。重複看的時候,開心的感覺越來越少,迷茫的時間卻越來越多。而今天當我第6次看完時,有一股酸酸澀澀的感覺從心底深處瀰漫開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叫《愛心樹》。

《愛心樹》講的是一個男孩和一棵大樹之間的故事。男孩小時候天天陪大樹玩,在樹下采集掉落的樹葉,開心的時候爬上樹枝盪鞦韆,餓了吃樹上的蘋果,和大樹玩捉迷藏,玩累了就在樹蔭裏睡覺,大樹非常快樂。但是小男孩一天天地長大,卻不停的向大樹索取。需要錢了,摘光了樹上的蘋果;需要造房子,砍光了大樹的樹枝;需要造船出遊,砍掉了樹杆;最後年紀大了什麼也不需要,只想找個地方坐下來,大樹還是快樂的挺直它的樹墩,讓男孩坐下了。

大樹爲了男孩,把自己擁有的全部都奉獻給了他,卻從沒有向男孩要過回報。我幡然醒悟,我不就像這個小男孩嗎,媽媽不就是那棵大樹嗎!媽媽平時把我照顧得無微不至,而我一直接受得理所當然,卻從來沒有想過要爲媽媽做些什麼。媽媽知道我最喜歡吃牛肉,每次飯桌上都會變着花樣做着青椒牛柳、黑椒牛排、五香牛肉。而令我羞愧的是,我絞盡腦汁的'回想着腦子裏那點可憐的信息,卻怎麼也記不清媽媽最喜歡吃什麼。每年我的生日,媽媽總是第一個送給我祝福的人,而我卻至今也不記得媽媽的生日究竟是在哪天。記得前年我被開水燙傷,疼得整夜都在哭鬧,是媽媽徹夜未眠,衣不解帶的照顧我。我的手癒合了,媽媽卻累病了。

“叮鈴鈴”門鈴響了,是媽媽回來了。看到媽媽手上提的牛肉,只覺得鼻子一陣酸楚,眼眶溼潤了,我一頭扎進媽媽的懷抱,暗下決心,我絕不能像書中的小男孩這麼自私,從現在開始,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好好聽媽媽的話,爲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讀《愛心樹》有感7

從前有一棵樹喜歡上了一個可愛的小男孩,這個小男孩也很喜歡這棵樹,經常到大樹下玩。餓了,爬上樹摘個蘋果吃;累了,在樹下打個盹兒。但隨着時光流逝,孩子漸漸長大,經常對大樹進行索取,大樹每一次都欣然地答應了,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男孩。這就是《愛心樹》的故事。

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爲它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感受到父母的愛是多麼的偉大、多麼的無私。故事中的小男孩在需要幫助的時候,這棵平凡的蘋果樹總是一次又一次去幫助這個小男孩,直到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給了這個小男孩。

這個故事使我想到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愛。生活中,爸爸媽媽總是想方設法滿足我的要求。吃好的,穿好的,事事順着我,把我放在第一位。我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有時我做錯了事,一旦媽媽批評我幾句,我就頂嘴、唱反調,讓媽媽傷心。現在想想是多麼後悔啊!我不就像《愛心樹》裏的小男孩嗎?只知索取,不知回報。我應該深深反省,是爸爸媽媽給了我生命,是他們把我養育長大。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還能去愛誰呢?百善孝爲先,古人就爲我們樹立了榜樣,如溫席的黃香,百里負米的子路……現在我終於明白了,無論對待什麼事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決定從現在開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讓爸爸媽媽爲我操心。我還要感謝曾關心過我的朋友,他們帶給我許多快樂。感謝我親愛的老師,她們教給我許多知識……就讓我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吧!

讀《愛心樹》有感8

從前有一棵樹,它是一棵蘋果樹,還是一棵有愛心的樹,它喜歡上了一個小男孩。

兒童時期的小男孩喜歡在大樹上盪鞦韆、爬樹、捉迷藏,喜歡收集愛心樹的落葉,喜歡吃樹上的蘋果,吃飽了就在樹上打盹。

青年時期的小男孩已經長大了,好久沒來看愛心樹了。一天,小男孩向愛心樹要錢買玩具。樹說:“我沒有錢,但是你可以把我身上的蘋果帶走,拿到城裏去賣。”於是小男孩把愛心樹上的蘋果都摘下來了,拿去城裏賣了,樹很快樂。

中年時期的男孩已經長成大人了,樹很想念男孩。男孩回來了,愛心樹很高興。男孩說:“我要一幢房子,妻子和孩子需要一個住的地方。”愛心樹說:“孩子,你把我身上的樹枝砍走吧。”男孩把樹枝砍走了,樹很高興。

老年時期男孩回來了,愛心樹高興得幾乎都說不出話來。男孩說:“我想要一艘船離開這裏。”樹說:“孩子你把我的樹幹砍走吧。”男孩想也不想直接把愛心樹的樹幹砍走了,樹非常開心。

很久以後,男孩又回來了。樹說:“抱歉孩子,我現在什麼都沒有了,只有這個矮小的樹墩。”男孩說:“我現在只需要能坐的地方。”男孩在矮小的樹墩上坐了下來,男孩對愛心樹說他一路上的經歷,呆呆地在那坐了好久好久……

有一棵大樹,我們春天倚着它幻想,夏天我們靠着它談心,秋天我們繞着它收穫,冬天我們依着它看雪。這棵樹,就是我們的父母。家是溫暖的港灣,家是呵護人心靈的庇護所……

讀完這篇作文,我感覺心裏暖暖的,這棵樹就是我們的父母,但是我們不要讓父母像愛心樹那樣爲我們付出一切卻一直忍受着孤獨,我們要多陪伴他們,孝順他們。

讀《愛心樹》有感9

這幾天,我讀了《愛心樹》這本書,它的作者是希費爾坦,他讓我明白了愛與被愛之間的道理,對我的心靈影響很大。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小男孩和一顆大樹。從前,有一個小男孩喜歡上了一棵樹,這棵樹也喜歡上了小男孩,小男孩經常去樹上摘果子吃,在樹上盪鞦韆,孩子累了就在樹上打個盹。隨着時光流逝,孩子漸漸長大了,經常向大樹進行索取,大樹每一次都會欣然答應,自然而然地把自己一生的命運全部獻給了小男孩。讀完這本書後,我抱着頭想:“媽 媽爸爸不就像這顆大樹麼?”而我們不就像這本書中的小男孩麼,總是在不斷地索取嗎?

我們不應該像書中的小孩一樣索取而不報答。爸爸媽 媽無私奉獻給我們的愛我們應該報答。

通過這個感人的故事也讓我知道了一個道理:只要讓別人快樂,看到別人的微笑,自己心裏也會覺得快樂、高興。

讀《愛心樹》有感10

第一次讀《愛心樹》這本書,就引起我的深思,感慨頗多。

孩子愛這棵樹,樹也愛這孩子。孩子總是在樹上盪鞦韆,餓了就吃樹上的果實,生活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可孩子逐漸長大,需要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他開始向樹索取。樹把自己的蘋果,還有樹枝,甚至自己的樹幹都獻給了孩子,樹不求回報,不需感謝,感到非常快樂。

這棵樹很無私很偉大,可這種愛值得嗎?不,我認爲不值得,是錯誤的。這樣致使男孩養成依賴他人的惡習,而無法獨立生活。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去賺錢,自己去努力,自己去創業。這樣纔是有尺度的愛,纔是智慧的愛。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少嗎?我的奶奶就是這樣一棵“大樹”,我那可愛的“小公主”妹妹就是那“男孩”。每次我和妹妹去奶奶家,奶奶必定親自來迎接,早早地等在門口,不時地朝外張望。一看到妹妹,馬上低頭說:“哎呀!這麼遠的路,快快快!快點進屋。”說着抱起小公主,笑容滿面地進了屋。我們明明是一路坐車過來的,哪裏會累啊!進了門,奶奶準備了許多零食,親自送到妹妹面前。妹妹連句謝謝都沒有,撕開包裝,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垃圾也隨手亂扔。奶奶看了,也只是笑了笑,默默地幫她撿起來。

唉!奶奶就像故事中的“大樹”那樣,對妹妹百依百順。愛孩子當然可以,寵孩子,卻不宜。正確的愛一定要有尺度,更要有智慧。

讀《愛心樹》有感11

在這短暫的寒假當中,我讀許多書,有:《愛心樹》、《青銅葵花》和《祕密花園》這三本書。這幾本書都讓我受益匪淺。但其中令我感慨最深的書那當然就是《愛心樹》啦!這本《愛心樹》雖然能說是小嬰兒看的低幼兒的書,可是我想:張老師讓我們看肯定有些什麼意圖的呀。於是,我就認認真真得看了一遍,果真的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愛心樹》主要講得是一個小男孩和一棵樹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小時候男孩和大樹一起玩耍、嬉戲,可是小男孩長大了之後,卻一直再向大樹索取東西,而大樹卻一直滿足了他的心願,從不說一句怨言,還不求回報,到最後竟然使用自己唯一的身軀去完成男孩的心願坐一會兒。可見大樹是多麼的愛那個男孩,多麼的無私呀!

讀完這本書,我深有感慨:生活中,我也經常幫助別人,哪怕只是幫了一點忙,自己心中也會感到快樂的。這讓我更深一步的瞭解了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含義了,又讓我想起了高爾基說的一句話:給永遠比拿愉快。還讓我知道了,人類和其他植物、動物是一樣的,出生到老都是一樣的過程。

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例如:爸爸媽媽一直在我們的身邊幫助我們,卻一直不求回報,而且還默默無聞,這種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精神是多麼的可貴呀!

讀《愛心樹》有感12

在這短暫的寒假當中,我讀許多書,有:《愛心樹》、《青銅葵花》和《祕密花園》這三本書。這幾本書都讓我受益匪淺。但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書那當然就是《愛心樹》啦!這本《愛心樹》雖然能說是小嬰兒看的低幼兒的書,可是我想:張老師讓我們看肯定有些什麼“意圖”的呀。於是,我就認認真真得看了一遍,果真的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愛心樹》主要講得是一個小男孩和一棵樹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小時候男孩和大樹一起玩耍、嬉戲,可是小男孩長大了之後,卻一直再向大樹索取東西,而大樹卻一直滿足了他的心願,從不說一句怨言,還不求回報,到最後竟然使用自己唯一的身軀去完成男孩的心願——坐一會兒。可見大樹是多麼的愛那個男孩,多麼的無私呀!

讀完這本書,我深有感觸:生活中,我也常常幫助別人,哪怕只是幫了一點忙,自己心中也會感到快樂的。這讓我更深一步的瞭解了“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含義了,又讓我想起了高爾基說的一句話:““給”,永遠比“拿“愉快。還讓我知道了,人類和其他植物、動物是一樣的,出生到老都是一樣的過程。

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例如:爸爸媽媽一直在我們的身邊幫助我們,卻一直不求回報,而且還默默無聞,這種“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精神是多麼的可貴呀!

讀《愛心樹》有感13

近日,和孩子們一起讀了《愛心樹》,感慨良多,它雖然是本兒童讀物,只有簡潔的黑白畫面和寥寥數語構成,卻透露着點點滴滴的道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愛心樹》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小時候經常跑去和一棵大樹玩耍,採集樹葉,藏貓貓,盪鞦韆。只要小男孩快樂,大樹就會感到幸福!男孩漸漸長大了,他要做自己認爲有意義的事情,不和大樹做伴了,大樹感到孤寂。有一天男孩來了,他向大樹要錢,大樹無怨無悔給小男孩自己的果實,讓男孩賣掉換錢生活;很多天過去了,小男孩因爲結婚,又來要房子,這棵大樹讓小男孩砍走樹枝造房子,小男孩滿足了,大樹很快樂!後來,小男孩又想去遠遊,大樹又讓小男孩砍掉樹幹做船。船駛走了,大樹很快樂,但是心裏有些。(我想大樹可能更多的是對孩子的眷戀)。過了好久,這個身心疲憊的男孩又回來了,大樹說:“我什麼都不能給你了,我只有老樹墩”。看着孩子坐在自己的樹墩上休息,大樹很快樂。

文中的大樹奉獻了自己的果實、樹枝、樹幹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它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付出,爲的卻只是能讓小男孩快樂,希望小男孩能獲得他所想要的幸福。這樣的愛多麼偉大,多麼無私,多麼令人感動。想想在我們的身邊不也存在着許許多多這般偉大、無私的愛嘛。可曾想,我們的父母就是這樣一棵“愛心樹”。可曾想,我們的老師就是這樣的“愛心樹”,爲了能讓孩子們健康茁壯地成長。老師們把畢生的精力毫無保留地給了學生,不求半點兒回報。還有警察、醫生。很多很多的人,讓我們感受到了這樣無私、偉大的愛。付出了,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過回報。正是因爲有了這樣的愛,我們的生活變得五彩斑斕;也正是因爲有了這樣的愛,我們是如此的幸福與快樂!

但在感動的同時,我對文中的小男孩不管不顧一味索取,不懂關心,不懂感恩的行爲有着一種心痛的感覺。怎樣愛孩子纔是真正的愛?要讓孩子獲得真正幸福,就必須讓孩子們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我們在付出愛心的同時,也要教孩子學會知足,學會感恩,學會做人的道理,教他們以同樣的方式去愛社會,愛自然,愛身邊的一切,這纔是真正的愛!偉大的愛!在得到愛的同時,也要學會傳遞愛。

讀《愛心樹》有感14

親情範疇內,總是離不開父母和子女。人們常說:“等你當了父母,才知父母的不易和辛酸。”對於這樣的感覺,我總是好奇並期待,彷彿是爲了驗證人們的話,也好像是旁眼看待這種複雜的情感。

人一旦成爲父母,幸福感伴隨着犧牲精神充斥着生活。父母往往不顧一切地養育這個鮮活的生命,唯恐照顧不周,怠慢了孩子;總怕因爲自己的失誤,而傷害了孩子。所以,父母傾其所有,恨不能代替孩子吃苦受罪。這樣的情景,《愛心樹》中刻畫地淋漓盡致。這棵溫柔細膩的大樹,想盡辦法將自己能給的,不能給的,都送給了他眼中的“boy”,儘管最後這位“boy”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大樹卻依然如初。他在一次又一次給的過程中,好像從未索取,每每看到自己眼中的“boy”傷心失望時,他更難受,他已經忘了自己剛開始又多麼孤單,他也忘了剛開始自己也需要陪伴。他以爲,自己用這種能稱得上奉獻的方式,就能有“boy”的關心,哪怕是一句簡單的問候,可直到自己只剩下樹樁,他也沒得到一絲溫暖。

我想,這樣的親情是個“惡性循環”。

子女有需求,父母就必應,看似表面平淡,實則內藏波瀾。日子久了,當父母需要子女有所迴應時,只有希望落空,因爲從一開始,子女就不知道什麼叫付出。太多的父母都是那棵大樹,太多的子女就像“boy”,也許這就是一個“和諧”的搭配,一方只知付出,一方只知索取,毫無理智可言。

讀《愛心樹》有感15

愛心樹是一個感動的繪本,我看了以後眼睛裏溼漉漉的愛心樹是一棵不求回報的樹,愛心樹把他的一且都奉獻給了那個孩子,它卻沒有得到一絲回報,後來他什麼也沒有了,他還想着還能給孩子什麼呢?

而孩子是個貪婪的人,什麼都向大樹要,可最後他把大樹東西都拿走了,我就想起了一個童話故事叫:看不見的龍,它把他身上的所有器官都給了別人,可自己卻沒有的得到一絲回報。

愛心樹就像媽媽一樣,他無私奉獻,也代表着媽媽對孩子愛。他也和其他的樹不一樣,他還會說話。當孩子把他的樹幹看下來做成船使走了的時候,大樹很快樂,可心坎裏卻有失望,因爲孩子離開了着個地方就等於離開了他。我覺得愛心樹是真心愛小男孩的,就是這樣,他才能把他的一切給小男孩,而且不求一絲回報。

愛心樹就想一個母親,一個兒子,母親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而孩子對母親的愛是不能計算的。如果我是愛心樹,孩子第一次想我有東西的時候,我就要給他講道理,讓他明白,東西是有自己用勞動來獲取的。

來吧!讓我們拉起手,心連心,用勞動來獲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