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一所稱作學校的地方》讀後感範文

《一所稱作學校的地方》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一所稱作學校的地方》第七章,談的是學校和課堂在教些什麼。作者在觀察調查和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告訴我們,學校教育的理想期待是:“期待學生們瞭解不同的價值觀念體系;在尊重、信賴、合作和關愛的基礎上與他人發展有效益的和滿意的關係;培養對人類的關心;培養和運用美術和人文的基本原理和概念,鑑賞其他文化的美學貢獻;培養對道德行爲的必要的理解。也正是在這裏,我們發現了關於培養各種能力的論述,如有效利用閒暇時光、進行建設性的自我批評、以新穎的方式處理問題、體驗和欣賞不同創造表達的形式。我的結論是,我們抽樣的學校爲達到這些目標做得太少了。對一些目標,它們保持着不冷不熱的態度;對另一些目標,它們則起了負面的作用。正像對其他的教育目標一樣,它們區別地對待個別學生和學生羣體。”(P254)

《一所稱作學校的地方》讀後感範文

事實上期待是期待,現實是現實,就如我們許許多多的目標一樣,遠大也美好,但這些目標只是紙面上的,或者是作爲標語口號懸掛的,向上面彙報的,給來客介紹的,真的落到實處的還真的不多,不過有許多東西原本就是落實不了的。最典型的恐怕就是所謂的“高效課堂”的目標了,它表面上看來是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的最優化、最大化的孜孜不懈的追求。但實質卻指向的事考試的質量。

比如說語文教學,儘管我們也有所謂《課程標準》,但其內容的模糊性和評價的懸空性使其作用受限。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的一線老師總是在爲教學內容(即“教什麼”)問題叫苦不迭。備課、上課、評課時,對教科書、教學參考資料的態度上,我們總會自覺地思考爲什麼教,教什麼,什麼時候教,怎樣教,爲什麼要這樣教?這樣教對學生有什麼幫助,這樣教對自己的專業發展有怎樣的意義?這對於我們許多一線教師來講,難啊,難!我們總是習慣了教教材,搬教參,甚至於習慣於等集體“備課”給我們提供一個現成的教案。也就是說我們教師急切需要教材編寫者、語文教學的具體實施者,根據國家課程的總要求,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針對具體的教學對象所確立的教學目標、教學質量目標。

柴靜在《事實就是如此》中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八九四年,美國傳教士亞瑟·史密斯寫過一本書叫《中國人的性格》。他觀察到當時的國人有一個強烈的特點是缺乏精確性:“分佈在城市邊的幾個村子,跟城相距一到六裏,但每個村子都叫三里屯。”中國的“一串錢”永遠不可能是預想的一百文,陝西省是八十三文,直隸是三十三文,“這給誠實的人帶來無窮的煩惱”。史密斯嘆息這背後不求甚解的智力混沌:“你問一箇中國廚師,麪包裏爲什麼不放鹽?答案就一個:‘我們在麪包裏就不放。’‘你們這個城市有這麼多好的冰制食品,爲什麼不留一點兒過冬?’答案也只有一個:‘不,我們這兒冬天從來沒有冰制食品。’”

柴靜慨嘆道:這種缺乏科學精神的文化滲透在整個老大帝國,蔡元培評論過:“自漢以後,雖亦思想家輩出,而其大旨不能出儒家之範圍……我國從前無所謂科學,無所謂美術,唯用哲學以推測一切事物,往往各家懸想獨斷。”

語文學科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來源於我們傳統的蒙學。因爲近代新式教育要求分科,於是,科學學科被拿走了,數學、醫學、農學、哲學、美術……,傳統蒙學,去除掉被獨立分科的內容,剩下的,就是——語文!也就是說,相對於數學、物理、化學等科學學科,語文學科是人爲的切割劃分的結果。一方面,語文學科同其他學科一樣,是應該有它自身的課程體系的,這體系包含着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語感、思維品質、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等等反面。另一方面,但由於其切割劃分的結果和其他一些不可理喻的因素,我們現行的語文課程又是不同於其他學科的,內容的模糊性和評價的懸空性使其作用受限。

於是在“多快好省”的指導思想下,我們就將改變寄託在所謂的高效課堂建設上了,縱觀當下盛行的高校課堂模式,有多在“有效利用閒暇時光、進行建設性的自我批評、以新穎的方式處理問題、體驗和欣賞不同創造表達的形式”上給予關注的呢?更多的往往則起到的是負面的作用:學生對語文越來越不感興趣,作文越來越沒內容可寫,語言越來越粗俗無趣。這早已是無爭的事實,可是我們總是對此熟視無睹,或者束手無策。

在目標與現實之間尋求某種契合,恐怕是當下最要緊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