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9W 次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1

有人說中國古代的歷史是乏味與無聊的,僅是朝代的興盛到衰敗,再到被其他朝代所取代。我原先也抱有同感。

可是,當一本叫做《明朝那些事兒》的書出現在我的書架上後,我對這些看法改變了。

的確,這本書很生動,很幽默。但這並不是重點。這本書告訴我,歷史是有情感的,時間是公正的。書中每一個人物都有他自己的情感,比如寫朱元璋:當史料中告訴我們,每個開國皇帝是多麼英明偉大時,《明朝那些事兒》告訴我:其實他們很普通。

朱元璋,僅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出生時其實啥事都沒有,童年也很苦,按作者的說法,叫“在一間冬涼夏暖,四面通風,採光良好的破茅草屋裏度過”的,那麼,這樣一個人怎麼就當了大明帝國的開國皇帝?就是憑藉着信念。這就是歷史,有趣的,但又嚴肅的歷史。如果有人只把《明朝那些事兒》當成小說看,那可能就錯了,因爲我們應去看歷史的本質。元末的統治是極其腐敗的,元朝的統治階級,任何時候都可以找理由向人民要錢----儘管人民也沒錢。元末了,黃河氾濫,淮河旱災,元朝腐敗的F眼中的人民百姓,像牲口一樣,被使來喚去,無數人的父親、母親、哥哥、姐姐被餓死、累死,朱元璋就是這樣一個可憐的人,一無所有,連做和尚都被欺負,但他活下來了,而且名垂千古。

他親眼見到了親人被餓死,災害的發生,他一無所有,只剩信念。他不再是牲口一樣的人民,他是能面對一切困難的勇敢者,一個堅持不懈的鬥士。長期困難、痛苦的生活可以改變一個人,朱元璋就被改變了,成功地被改變了,他經歷過無數常人無法想象的磨難,災難給予其信念。用三個詞來形容一無所有的朱元璋:可憐、可悲、可嘆。

這樣一個可憐的人,用他充滿悲哀的前半生,換來了無數的讚歎----他已經把那顆脆弱的心,變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的來源。書中有一名話也可形容那時的朱元璋:不要以爲弱小的人,就沒有力量,不要以爲卑微的人,就沒有尊嚴,弱者與強者的唯一區別,就是信念的.堅定與否。我想,這就是歷史想讓我們學到的吧。於是,明朝出現了,讓一個雄心壯志的農家孩子一手支起。

書中只寫了這個嗎?只告訴我們朱元璋的偉大經歷嗎?不,還有許多,明朝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無數偉大在這裏誕生、在這裏展現信念。世界上首個巨型遠洋船隊,鄭和的船隊名揚世界,展現了強盛的東方帝國那無法掩蓋的光輝,一艘艘 般的寶船,“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的無敵艦隊,七下西洋,沒有戰爭、流血、掠奪,而是四個字:以德服人。是的,中華民族那閃爍着光芒的品格就照向了西洋,書中說,爲和平的使命,我說,爲和平的信念,爲了沒有欺壓,沒有痛苦。大家都是兄弟,朋友,彼此互相尊重。我們不宣揚自己是多麼高尚偉大的民族,不亂教說自己爲和平而來,明朝人實在,直接帶給弱國小國豐富的商品,援助品,盡着大國的風範,大國強盛再去幫助弱小,用和平架起橋樑。

這樣纔會有美好的世界與未來。我想,這就應是全世界、全人類的偉大信念。這樣偉大的精神,再與那些後來的帝國主義國家相比,先進了多少?幾百年嗎?幾千年嗎?我看連現在的某些國家,可能都無法擁有這些精神。一句話說的好,暴力不解決問題。這就是歷史,偉大的歷史,讓你去看,去想,去讚歎,也去對比。

讀《明朝那些事兒》,讓我看到了世界的殘酷,人性的貪婪,但還讓我看到了信念,忠誠,仁德,堅持。書的最後,有寫血書“綱常萬古,節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大明孤臣黃道周”的黃聖人,也有爲了兌現承諾“故雖死,無憾!”的徐霞客,這些都是歷史,也只表達同一個歷史的主題:信念決定成功,信念成就未來。就讓我們以歷史爲鑑,讓信念帶領我們去愛,去感動,去創造奇蹟!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2

最近,班裏《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特別火,聽同學說好看的不得了,我經不住誘惑,也買了一套看。

這本書語言風趣幽默,時不時蹦出來點《三國殺》之類的小插曲也讓人覺得十分親切,這才促使我再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看完了整整7本。

《明朝那些事兒》講述了明朝從太祖皇帝朱元璋38年登基到年清軍入關,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興衰,在這條長河中有于謙、楊漣這些忠臣,有死太監王振、魏忠賢這些奸臣,有浙黨和宦黨、東林黨和庵黨的明爭暗鬥,有嚴嵩和徐階、高拱和張居正的首輔之爭。

在忠臣裏,我最喜歡于謙,一年級的時候我就會背“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小的時候就很聰明,可當他站在城樓上決定與也先決一死戰的時候他還是沒帶兵打仗過得一個小小的兵部侍郎。我想敵衆我寡,于謙絕對不會贏的。可是當他報出自己的作戰計劃時所有人都團結一心,最終大獲全勝,也先不知道,這叫決心和信念。在皇帝裏我最喜歡朱元璋,從一個幾乎一無所有的貧農到建立了27年的王朝的明太祖。把元朝的領地一點點的收入囊中,最後建立了明朝,表現出了他過人的能力。

在奸臣裏,我最討厭魏忠賢,沒有他,明朝可能就不會滅亡。這都是因爲不管事的木工皇帝朱由校,如果我是朱由校,早就把他拉出去凌遲滅九族了。當然了,歷史是不能改變的,歷史就是是用來借古喻今,告誡後人的。總之,《明朝那些事兒》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大家可以去多看看哦!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3

大概是高一上學期,同學們都瘋狂喜歡上了這本書。上課、自習、食堂、教室,不知道到底有什麼吸引力在吸引着他們。於是我在他們的耳濡目染下喜歡上了這樣的一套書。

在當時那個金戈鐵馬的世界裏,好像只有兩種選擇,第一種:將對方殺死,腳下踩着敵人冰冷的屍體前進,並擦乾濺在臉上的血。第二種:屈服在別人腳下,當鋒利無比的斧頭向你砍來時,你也只有在這時做個深呼吸的份啦。或許我們真的沒有權力去評論那些已經逝去的人,既然他們已經逝去,那就讓他們安靜的走吧。我客觀的認爲朱元璋不能算是一位最好的皇帝,但是一位較偉大的皇帝。

一生並無大過,有人會說他只因四樁案子就殺了那麼多人,但我認爲雖說有些過分但還是有情可原,他只不過是十分痛恨貪污和腐敗並且做事過激了一點。但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他消滅了一路上的衆多障礙建立了大明王朝,爲中國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啊~~!”帶着一點疲憊,帶着一點回想,帶着一點期待,帶着一點遺憾,我進入了夢鄉,在我的夢中,我看見兒時的朱重八正坐在草地上數天上的星星,感到身後有人,轉身對我吃吃一笑,那笑中有一絲生活的悽苦,還有兒時的純真。

場景突然又從野地中閃到了金碧輝煌的宮殿中,李善長腳步堅毅地走出大殿,皇帝朱元璋的眼中閃過了一絲不忍和無奈,但隨之而來的是冰冷無情的眼神,令我不寒而慄,“我忘了!我忘了!你已不再是那個天真的朱重八了,而是一個看慣了身首異處,血濺七步的帝國統治者了。”大殿隨之離我遠去,一切歸於黑暗,突然在黑暗之中出現了方孝孺,一臉正氣盎然。

不管從如今歷史講述者的自述,還是公衆對歷史的追捧,都不難看出,公衆喜歡並需要歷史,只是痛恨“教科書”式的表達。

有人說,歷史不可以幽默不可以白話,因爲歷史是嚴肅的,這話沒錯,但我認爲必須要加個前提,那就是你寫的是給專業人士看的學術論文,而不是給老百姓們看的歷史書。給老百姓們看的歷史書,它就應該是幽默有趣的,精彩的說着大白話的歷史書。因爲現如今的老百姓們雖然大都有文化有文憑,可他們畢竟不全是歷史專業出來的,沒有那麼多關於歷史的基礎專業知識,如果你給他們看的書,要先讓大傢伙都去預習一回歷史基礎課,看完通史或通鑑纔可以看,這玩笑就不免開大了。

我喜歡這種方式,可能是和我自己水平有限有關吧,從小讀書就不認真的我,平時一看到文言文的東西就頭痛,現在好了,讀歷史居然可以這樣輕鬆。

我想,那些認爲歷史書不可以幽默、白話,必須要嚴肅的先生們,顯然是不屑於做這事的。既然他們不願意做,那還有誰願意用老百姓能聽明白的語言,給我們這些草根們說說歷史上的那些事兒,說說漢朝、唐朝、宋朝、明朝那些事兒呢?

暑假還在繼續,然而書早就已經看完了。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4

迄今爲止唯一全本,白話正說明朝大歷史—《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前明月,他是一位幽默風趣的作家,曾說:歷史本身很精彩,歷史可以寫的很好看。所以,他就這樣做了,將枯燥無味的歷史寫得栩栩如生。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3年到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爲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爲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秸?帝王心術着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這本書溶入了現代的話語,溶入了現代的風趣,也溶入了人們的眼中。它不像記錄片看得讓我直打瞌睡,不像歷史學家講得讓人毫無興趣可言,也不像小丑讓人捧腹大笑,而吸取不了知識。它用瑞士表匠的耐心,德國製造工人的嚴謹,法國釀酒師的情懷,美國戲劇演員的幽默(化身爲魔語)講述了多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元末農民起義,並將繼續進至明末的27年曆史。此文做工嚴謹而又不乏幽默。有兩位名人評價着它:

1、《明朝那些事兒》是我自認爲所讀過的最好的書。這樣的奇書,亙古少有,多一字是狗尾續貂,少一字又言猶未盡,文字表達渾然天成,幾乎十全十美。或許正是因爲這樣的底氣,作者不露廬山真面目,沒有藉助任何學歷、經歷、名號、頭銜的光環效應,卻能在充訴着“假、大、空”的出版市場脫穎而出,僅以文字的魅力(甚至連一幅插圖都沒有)就能深深地吸引讀者,使千萬人趨之若騖,爲世間又創造出一例“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典型。

2、《明朝那些事兒》註定會成爲一個里程碑事件。這不在於明月的文學功底有多好,而在於這套書以足夠有趣的筆法還原了歷史相貌,吸引了像我這樣每天追蹤的讀者。可以說沒有《明朝那些事兒》,“明礬”對於朝代的印象,肯定還是電視劇裏胡編亂造的片斷。

可能由於小時候,曾嘗試着讀中國古代四大名著,看得頭昏眼花、一竅不通。由此,小學時代極其痛恨古代文言文小說!有一位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是這樣的:“我覺得喜歡看的人都是有思想,願意想事情的人。這是本好書,除了把史實擺出來,還要評論、挖掘,用現代的語言去說,他有他的角度。”是的,我們不可以篡改歷史,但是我們可以篡改訴說歷史的語言!

《明朝那些事兒》第一部,從朱元璋的出生開始,到永樂大帝奪位的靖難之役結束爲止,敘述了明朝最艱苦卓絕的開國過程。朱元璋K陳友諒,在戰太平大湖大決戰上,我引一段,讓大家見識見識、開開眼界。

“這實在是不應該的,據說陳友諒和施耐安的關係很好,如此說來,他應該也認識羅貫中,那就實在不應該犯這個錯誤。不知何故,陳友諒竟然會採用當年曹操的昏招,看來羅貫中可能當時並未完成《三國演義》,或者寫完《三國演義》,出版後忘記送他一本了。”這一段寫得不僅妙趣橫生,而且博古通今,還牽連了中國古代四大名著的作者。羅貫中和施耐庵是什麼關係?陳友諒、施耐安和羅貫中又是什麼關係?曹操、陳友諒、施耐安和羅貫中又又是什麼關係?可見真是含有“化學”武器!

讀這本書不言而喻,真是受益匪淺!或讓人開懷大笑,或讓人笑岔了氣······心領神會、猶言未盡、幽默詼諧!這本書,直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