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草房子》讀後感1000字

《草房子》讀後感10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房子是普通的、是平凡的,但,《草房子》卻是高雅、曲折的,在一個又一個悲涼、感人的情節中,我覺得,我的知識又增長了。下面是《草房子》讀後感1000字,歡迎參考閱讀!

《草房子》讀後感1000字

篇一:《草房子》讀後感

暑假裏,我細細地讀了曹文軒的《草房子》,覺得這個故事寫得真是美妙。

在我的眼裏,油麻地是一片神祕的土地,有着大片碧綠茂密的艾草,有着大片深不可測的蘆蕩,也有着一羣善良而淳樸的人們。天真善良的桑桑,總是仰着頭望着那羣鴿子;有着高高身材的蔣老師,總是倚靠在河邊的樹下吹着笛子;紙月清秀略帶羞澀的模樣彷彿就在眼前;倔強而不多言語的細馬與成羣的潔白的羊兒作着伴;曾經如此與衆不同的杜小康在紅門裏頭徘徊,期待與夥伴們玩耍;躺在艾草叢中的秦大奶奶絕望而又平靜的眼神,望着油麻地的孩子們漸漸長大……

桑桑是個好孩子。

桑桑在小紙月面前,忽地,變得愛乾淨了,變得講衛生了,也變得勇敢了,爲了紙月與三個惡霸同學打架。

桑桑是個好孩子。

儘管他並不明白蔣一輪老師與白雀純潔而美麗的情感,但忠實地履行着信使的工作,或許是因爲他曾弄丟了關鍵的一封信而心存內疚,但是,桑桑依然能勇敢承認那次失誤,並用後續的實際行動彌補過失。

桑桑是個好孩子。

儘管杜小康仰仗着自家的富裕,桑桑只有羨慕嫉妒的份兒,可是,當杜小康邀請桑桑一塊兒騎自行車的時候,桑桑的乾脆讓我明白:友誼是純粹的;當杜小康因爲家境敗落,沒錢上學而去學校了偷了課本,桑桑是唯一的知情人,但他什麼也沒說。我想這不是隱瞞,而是桑桑感動於小康的好學。

桑桑是個好孩子。

第一回見到秦大奶奶,桑桑的一聲自然而然的,脫口而出的,親切動人的一聲“奶奶”讓我心動,也是這一聲與衆不同的“奶奶”,打開了秦大奶奶的心門;即便是如此固執的奶奶,在桑桑面前,都變得柔軟了。奶奶落水,衆人搶救,孩子們的一聲撕心裂肺的叫喚,就足以將秦大奶奶那顆看似不近人情的冰冷的心統統融化。

我喜歡桑桑,善良而機靈,大膽而靦腆,細心而倔強。能將蚊帳用來當漁網,能把櫥櫃用來當鴿籠。這樣的創意,或許只有桑桑才能想得出來,讀到這裏,我總忍俊不禁。桑桑快樂地當着蔣一輪與白雀的信使,偷偷地喜歡着文靜的紙月,第一個叫秦大奶奶爲“奶奶”,第一個發現秦大奶奶躺在艾草地上,第一個發現秦大奶奶的煙囪不再冒煙;是細馬的最好的朋友,與他一起在冰天雪地裏去刨柳樹須,即使當知道自己即將去“很遙遠的地方”的時候,仍不忘記幫助妹妹柳柳完成她的夢想,硬是拖着病弱的身體,揹着妹妹一步一步爬上了城牆……幸好,桑桑沒有死,桑桑奇蹟般地繼續活了下來。

故事的結尾,桑桑說,感覺自己好像已經死過一回了,這句話意義深刻,我想,是桑桑想告訴大家,美好和夢想是不會死的。

篇二:《草房子》讀後感

這幾周,帶着孩子們陸陸續續的進行了幾次外出採寫,冬日日的暖陽映紅了孩子們漾着笑意的面頰,爽颯的意猶未盡的秋風和着他們銀鈴的笑聲迴應在一碧如洗的晴空裏,他們躺在金色的落葉裏嬉戲,他們迎着起飛的海鳥追逐,離開了那個鋼筋水泥的城市,我看了孩子們前所未有的歡暢淋漓,也許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夢中的童年聖地。看着他們,我的腦海裏斷斷續續的浮現着《草房子》中的一個個畫面。

《草房子》是是一份美好所在,它讓我想起浪漫,遙遠,溫馨的童話。時代雖是那般的遙遠,但讀起來確是着實感覺被一股親切的氣息所瀰漫,這裏的一切故事都與油麻地這個地方有關,都與小主人公桑桑有關。

油麻地小學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這點沒有讓人失望,清一色的油亮油亮的草房屋頂,校園裏長着青翠的楝樹,楝樹上結着一串串圓圓的果實,一條小河彎彎曲曲地將學校圍了起來,河岸邊長着蘆葦和艾草。 油麻地小學時一色的草房子。這裏的草房子向人們傳遞的不是窮困,不是潦倒,它所勾勒的是一個童話般的世界。

十幾幢草房子,似乎是有規則,又似乎是沒有規則地連成一片。它們分別用做教室、辦公室、老師的宿舍,或活動室、倉庫什麼的。在這些草房子的前後或在這些草房子之間,總有一些安排,或一兩叢竹子,或三株兩株薔薇,或一片花開的五顏六色的美人蕉,或乾脆就是一小片夾雜着小花的草叢。這些安排,沒有一絲刻意的痕跡,彷彿是這個校園裏原本就有的,原本就是這個樣子。這一幢一幢草房子,看上去並不高大,但屋頂大大的,裏面很寬敞。

這種草房子實際上是很貴重的。它不是用一般的稻草或者麥秸蓋成的,而是從三百里外的海灘上打來的茅草蓋成的。那茅草旺盛地長在海灘上,受着海風的吹拂與毫無遮擋的陽光的曝曬,一根一根都長得很有韌性。陽光一照,閃閃發亮如銅絲,海風一吹,竟能發出金屬般的聲響。用這種草蓋成的房子,是經久不朽的。油麻地小學的草房子,那上面的草又用得很考究,很鋪張,比這裏的任何一個人家的選草都嚴格,房頂都厚。因此,油麻地小學的草房子裏,冬天是溫暖的,夏天卻又是涼爽的。這一幢幢房子,在鄉野純淨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樸來。而當太陽凌空而照時,那房頂上金澤閃閃,又顯出一派華貴來。

和大都市中的孩子不一樣的是,油麻地小學的孩子們承受着貧窮,嚴寒,飢餓,還有家庭變故帶來的磨鍊。和大都市中的孩子一樣的是,油麻地小學的孩子們享受着讀書的樂趣,同學的友情,師長的關愛。比大都市的孩子幸運的是,油麻地的孩子們擁有更加自由的空間,快樂的童年。現代都市中的孩子在讀到這本書的時候,更多的感受應該是羨慕吧!雖然油麻地的桑桑們沒有名牌運動服,沒有自行車,沒有電動玩具,但是能養一大羣鴿子,能在清澈的河水中鳧來鳧去,能在沒有院牆的童話般學校裏玩鬧、嬉戲,能在寬敞的打麥場上烤地瓜吃,這些都是令多少孩子神往的事情啊!雖然我也擁有一個自由的童年,看到油麻地小學的孩子們的生活,也是無比羨慕的。

我想每一個孩子都需要這樣一個世界,淳樸,自由,歡暢,美麗,或許,因爲種種的原由,我們無法時時刻刻給予孩子想要的,但是我們可以把《草房子》,把這個精神世界中的、夢中的童年聖地帶給他們。

篇三:《草房子》讀後感

我沒有接觸過曹文軒的作品,所以拿到這本書時,便帶着一種挑剔的目光翻開了它,《草房子》看起來是一部很平庸的書,這只是我的第一感覺。

那天,在我一口氣讀了一整章之後,我發現我竟然已經深深地喜歡上了它。它就像一個真實的世界展現在我的眼前,而我彷彿就活在這個世界裏。直到重讀後,我才終於明白自己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那是因爲這本書寫的太貼近生活了,那種感覺也可以形容爲“質樸”。一看就是真情實感,這讓我有了一種別樣的感覺,而主人公的悲歡離合,也總是讓我牽腸掛肚。一讀這本書,我就什麼都忘了,那種真切的感覺,總是令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裏,這時別人說話,甚至吶喊,我都聽不見了……

主人公桑桑天真浪漫,但卻性格古怪,總是做一些你做夢也想不到的怪事。比如那次,他把蚊帳剪了,做成漁網捕了好多小魚小蝦,結果差點沒被媽媽打。那種天真童趣,讓他成爲了我心目中最偏愛的那個人物。

不過最讓我感到疑惑和好奇的那個人不是桑桑,而是杜小康。他讓我感到既敬佩又厭惡。敬佩,是因爲他總是做些了不起的好事,例如班上那次缺鐮刀割麥子,他帶去了好多,於是就解決了這個難題,而且他學習也很棒。但最讓我佩服的還是杜小康在家境破落之後,所表現出的那種異乎尋常的毅力,或許優秀對他來講,已經深入骨髓了吧。而讓我不喜歡的是他那種無所謂、淡漠的性格。不能完全說那是趾高氣昂,因爲趾高氣昂的人是會在乎別人的眼光的。也許,用目中無人更合適些。還是比如那次,沒有鐮刀的同學們看到杜小康拿來的鐮刀後,很感激地看着他,而杜小康,無所謂,彷彿沒看見似的,沒有任何表示。要是我的話,怎麼也會高興地微笑一下,助人爲樂的快樂一定會在我臉上表現出來一部分,就算不表現,心裏也一定美滋滋的。而他,是真正的無所謂。我想,是他的無視別人讓我產生了反感吧。

最讓我感動的人是秦大奶奶。但寫秦大奶奶的那一章,我只是最初讀過一次,之後就再也沒讀過。《草房子》裏所有我喜歡的章節,我都會一遍遍地讀,但唯獨這一章,我再也不讀了。因爲每當我看到或是想到描寫秦大奶奶的這章時,我心裏都會涌出無限的悲傷。秦大奶奶和丈夫用汗水、淚水和鮮血換了這片美麗肥沃的土地,他們將自己的青春與生命全部獻給了這片土地。奶奶與學校之間的土地爭奪最終平息了,奶奶喜歡上了油麻地小學,喜歡那裏的孩子。而最終,秦大奶奶爲了去撿撈油麻地小學的一個南瓜,而落水犧牲。真是一波未落,一波又起。

要說的實在太多了,對這本書的喜歡更是不可言說,如果想自己體會一下,那就快來閱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