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策劃 > 賞詩會活動課方案策劃

賞詩會活動課方案策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賞詩會活動課方案策劃,歡迎大家分享。

賞詩會活動課方案策劃

一、活動目標:

1.複習學過的古詩、體會賞析古詩。懂得賞析古詩的方法。

2.培養朗讀古詩、吟唱古詩、表演古詩、品評古詩、據詩畫圖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及對大自然、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活動準備:

1.收集誦讀、賞析學過的古詩。

2.多媒體課件製作。

三、活動過程:

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好多首古詩。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開展一次品古詩、評古詩、演古詩、誦古詩、唱古詩、畫古詩的賞詩會。

過渡:古代詩人爲後人寫出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名言佳句,請看——

品古詩:

1.媒體出示詩圖及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引導學生談談對詩句的理解、體會。

師:誰能說說詩句的意思?

生:想要領略到更遠、更美的景色,就要再登上一層樓。

師:詩句不僅僅告訴我們登高望遠的道理,大家從詩句中還想到些什麼或領悟到了什麼?

生a:我想到詩人登上鸛雀樓,面對遼闊的景色,覺得自己看得還不夠遠,還想看千里、萬里之外看到視力所能達到的盡頭,而達到這目的的唯一辦法是站到更高的地方去。

生b:我從“欲窮千里目”想到句中包含着詩人許許多多的希望、許許多多的`嚮往,詩人想要達到最高境界;從詩句“更上一層樓”領略到詩人自強不息、奮進不止的精神。

3.小結:在人生的道路上要不斷努力攀登。

4.誦讀:

評古詩:

1.媒體出示:磅礴的瀑布聲,直瀉而下的廬山瀑布圖

師:還沒看見瀑布,就先聞其聲,此聲此景,此時此刻,你想用哪一詩句來形容?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媒體出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學生上臺操作電腦據圖評析:

詩句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詩人李白運用了豐富的想象、誇張的語言,讚美了廬山瀑布從青翠的山壁中間跌落下來。形容水流用“飛”來表現出廬山的瀑布凌空而出;用“直”可見山勢很陡。“三千尺”更是體現了廬山瀑布的高而長。可是這樣寫詩人還是覺得沒有把廬山瀑布的雄偉寫夠。於是又進一步發揮想象,懷疑是銀河從九天雲裏落下來的。這裏不用“真”而是用“疑”,給人以恍恍惚惚的感覺,使人覺得好像是真的,又好像是假的,進一步寫出廬山瀑布的雄偉與奇麗。

教師小結:講得太精彩了,廬山瀑布雄偉、壯麗,大家一起來讚頌一番。

誦讀:

2.媒體出示:黃鸝鳴叫、白鷺上青天的圖

師:從這幅生動的畫面中,你想到哪位詩人寫的哪一首詩?

根據學生回答媒體出示:一詩詩句內容。

學生上臺操作電腦據圖評析:

我覺得這首詩描寫的景色非常美。詩中描繪了四個畫面: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有山有水色彩豐富、豔麗畫面靜中有動、形象活潑:黃鸝歡歌、白鷺直上青天,真是一幅風光秀麗的山水畫。

誦讀:

過渡:爲了開展這次賞詩會,我班同學編排了一些節目。瞧,大詩人李白、杜甫也來參加我們的賞詩會啦,大家歡迎。

詩人相會:

甲學生扮演杜甫、乙學生扮演李白相互品評古詩、

乙:李兄,你也來參加賞詩會?

甲:對、對、對,今天真是幸會啊!

乙:幸會,幸會。

甲:杜老弟,剛纔同學們都在誇你寫的詩呢!你看——

乙:哪裏,哪裏,還是李兄的詩令人讚不絕口呀,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這首詩嗎?

全班同學:齊聲背誦

乙:詩句寫得多好啊,寂靜的夜晚,月光照射到牀前,一片銀白色,還以爲是秋霜降落到牀前,擡起頭來,向天空中望去,看到碧空中一輪明月,不知不覺低下頭來思念故鄉。這首詩勾起了多少身在他鄉的遊子對家鄉的思念呀!

甲:慚愧,慚愧,比起杜老弟的那就遜色羅!同學們,你們會背嗎?

全班同學:齊聲背誦

甲:詩句描繪的意境是多麼優美啊!黃四孃家繁花盛開、戲蝶飛舞、黃鶯高歌、有靜有動、有聲有色,令人賞心悅目、留連忘返,真是妙筆生輝、栩栩如生啊!

乙:過獎了,過獎了,咱們還是下去吧,別耽誤了同學們開賞詩會。

甲:好,好。

過渡:古代詩人斟字酌句,創作的詩篇獨具匠心,古詩太美了,真不愧爲我國曆史悠久的燦爛文化,真想誦讀一番。我班———同學爲大家帶來了一首古詩,大家歡迎。

誦古詩:

1.配樂朗誦

a.———-同學獨誦

b.———-同學解釋古詩

這首詩描繪了這樣一個優美的意境:在一個漆黑的夜晚,靜悄悄的,一盞漁燈在河面上閃現。那盞漁燈的光亮像螢火蟲似的靜靜地映在河面上。一陣微風吹來,河面上漾起了層層細浪,原來像螢火蟲那樣的一點光亮散開了,變成無數顆星星在河面上閃現。美極了!

c.齊聲誦讀

過渡:老師也爲大家帶來了兩首詩

2.配樂朗誦、

過渡:古詩能誦,也能演。我班四位同學自編自演了古詩小品劇: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請看——

古詩小品劇:

1.古詩小品劇:“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學生甲:一天中午,姐弟倆正在家裏吃午飯,小弟弟大口大口地吃着。

學生乙:呸!真難吃!

學生丙:弟弟,你看,桌上、桌下、你的衣服上全是米飯。

乙:不用你管!

甲:這時,爸爸走了過來。

學生丁:孩子,這樣吃飯太浪費糧食了,糧食是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俗話說“一粒糧食一滴汗。”要愛惜呀!

丙:爸爸,你說的對,我學過一首詩叫,讓我講給弟弟聽一聽。

丁:好。

丙:朗誦詩句。

乙:

丁:你講得真好。

乙:爸爸,我錯了。

全班同學:齊唱

2.表演唱,學生伴奏。

過渡:同學們深深地被小品劇感染,情不自禁唱起了歌。下面我們一起唱一下上學期所教的古詩

唱古詩

1.古詩合唱。

2.配唱。

3.延伸:課外練唱。

過渡:同學們,領悟詩的意境,唱得有腔有調,很有韻味,古詩確實太美了,老師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美妙的畫面,真所謂“詩中有畫”呀。下面,大家根據自己喜愛的古詩,畫古詩簡筆畫。

畫古詩:

1.小組自由繪畫自己喜愛的詩歌

2.學生板演

3.學生作品實物投影,學生自評自析,他評他析。

總結:

這次賞詩會,同學們都很投入,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能對古詩有更新的認識,以更濃厚的興趣去學習古詩、賞析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