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集錦五篇

【實用】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集錦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9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集錦五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目標:

(1)初步知道磁鐵有磁性,能吸住鐵的東西。

(2)能圍繞磁鐵的問題積極地探索,培養對科學探索活動的濃厚興趣。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準備:

每人一盤物體:磁鐵.鐵製品.塑料製品.木製品.玻璃製品.布製品等

過程:

(1)瞭解磁鐵可以吸住鐵製的東西。

操作:幼兒自由玩盤中的東西,用磁鐵吸住東西。

提問:磁鐵能吸住什麼東西?不能吸住什麼東西?

小結:磁鐵能吸住鐵製的東西,吸不起來的就不是鐵做的。

(2)探索:用磁鐵吸非鐵製的東西。

提問:磁鐵能吸住不是鐵製的東西嗎?(不能)鼓勵幼兒積極探索,並把自己的發現和方法告訴大家。

(3)自由操作:在班級周圍尋找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和玩具。

活動延伸:

(1)在科學角中提供磁鐵和磁性玩具以及其他不同材料,讓幼兒繼續做實驗。

(2)引導幼兒探索磁鐵的磁性:磁鐵能吸住水中的東西嗎?磁鐵能吸住埋在沙中的東西嗎?

(3)幼兒可以利用磁鐵特徵來製作玩具。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幼兒樂於參與,積極發現。簡單而有平常的活動準備,又爲幼兒提供了全面探索的機會。簡單容易的記錄過程更適合幼兒的操作能力。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依據幼兒的需求設計了置疑、猜測、驗證、交流等各個環節,讓孩子們在每個環節中對磁鐵特性的瞭解層層深入,同時對記錄單和實驗的操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從而培養孩子樂於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提高孩子觀察、比較、發現等科學探究能力。在活動過程中首先我引導運用對比觀察的方法,引導孩子發現磁鐵的'特性,從而讓孩子瞭解磁鐵的“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的特性。在科學活動中參插遊戲,並輔以形象生動的教具、有趣活潑的語言,會使幼兒對活動的興致加濃,而在有趣的遊戲情景中,幼兒也願意主動去探索,主動去參與,從而使幼兒的聽覺力、注意力、觀察力得到了發展。我們認爲,整個活動的全過程,將“嘗試精神”滲透在了教育教學之中,基本遵循了“先練後講”的嘗試原則。讓幼兒在不斷嘗試,不斷探究,不斷髮現中學習知識,認識事物的現象。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空氣是看不見、摸不着、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氣體。

2、激發幼兒的好奇心理,培養幼兒發現事物、探索事物的習慣。在探索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空氣的存在和重要性。

3、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初步瞭解空氣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感知空氣的存在。

難點: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氣球、白色塑料袋、玻璃杯、紙、一盆水、蠟燭、打火機

2、自制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氣球導入

教師出示氣球,請一位小朋友來把氣球吹起來。小朋友們現在看一下氣球鼓起來了,那哪位小朋友知道氣球裏面是什麼呀?(空氣)下面老師就和小朋友們一起看一看空氣的祕密

(二)展開

1、實驗一:

杯子裏面放進去了一張紙,把杯子放進水裏紙卻不溼,爲什麼?

老師找一位小朋友再將玻璃杯口傾斜,出現了氣泡,爲什麼?

2、實驗二

教師把蠟燭點燃,然後找一位小朋友用玻璃杯把蠟燭罩上,看蠟燭怎麼了?並討論蠟燭爲什麼會滅。

得出結論:火的燃燒需要空氣。

3、用各種感官感知空氣

教師用塑料袋變個魔術,讓塑料袋鼓起來,並討論鼓鼓的塑料袋裏有什麼?

請幼兒看一看塑料袋裏的空氣,摸一摸、聞一聞身體周圍的空氣,讓幼兒自主討論空氣是什麼樣的。

小結:空氣是看不見的、摸不着的、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

4、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請幼兒閉緊嘴,捏住鼻子,問幼兒有什麼感覺?爲什麼?再請幼兒深呼吸,問幼兒有什麼感覺?爲什麼?

小結:人離不開空氣,沒有空氣,人會死的,動物也一樣。

5、播放課件

討論:剛纔我們看到了很多污染的空氣的事,這些事對人類有什麼危害?

小結:如果我們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就容易得感冒、氣管炎、哮喘病,嚴重的還會導致肺癌,對我們身體危害很大。

6、懂得保護我們的空氣

教師:小朋友們平時的時候要怎麼減少空氣污染,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呢?

小結:種植花草樹木、禁止在公共場所吸菸、不隨便亂扔垃圾、讓爸爸媽媽少開車、不要騎摩托車等等。

7、結束

鼓勵幼兒爭當“環保小衛士”,制止那些污染空氣的行爲,讓空氣變得更潔淨。

(三)活動延伸

教師:現在每人拿一個塑料袋,咱們到外面找空氣去!(讓幼兒繼續玩塑料袋裝空氣的遊戲,以鞏固對空氣的認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熊貓的外形特點,瞭解熊貓的生活習性。

2、瞭解動物、獸類、野獸、熊貓的關係,學習歸類,並學習用比喻、形容詞來描述熊貓的形態。

3、知道熊貓是我國獨有的野生動物,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幻燈片-熊貓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出熊貓,引發幼兒對熊貓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猜一猜,這是什麼動物?

謎語:像熊比熊小,像貓比貓大,竹筍當糧食,竹林裏安家。

二、觀看幻燈片,感知像貓的外形特徵。

1.提問:你知道熊貓生活在什麼地方?熊貓長的是什麼樣子?他們喜歡吃什麼?讓幼兒和同伴自由交談。

2.教師講解熊貓生活的相應區域“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知道熊貓是雜食動物。

三、感知講述熊貓的形態和生活習性。

1.講述熊貓的外形特徵。

2.提問:熊貓的頭上有什麼?身體是怎樣的?身上有什麼?熊貓的身上和身下有什麼?

3.引導幼兒自然的表述自己的觀看感受,有序的梳理熊貓的形態。

表達自己對熊貓的`喜愛,講述熊貓性情溫和、憨厚、胖嘟嘟的樣子,十分逗人喜愛,以及熊貓走路、爬樹慢悠悠的姿態。

教師:你知道熊貓喜歡生活在哪些地方?它們是怎麼生活的?

四、知道熊貓是我們珍愛的國寶。

1.教師:熊貓爲什麼是我們的動物寶貝?

(熊貓是我們獨有的動物,熊貓的數量很少,熊貓生出來的寶寶很小,只有150克,

媽媽每次只生1-2只,兩年後離開媽媽生活,壽命只有20-30年等。)

2.教師:熊貓被全世界人們喜愛,是我們國家珍貴的一級保護動物,我國除了在各地的動物園有熊貓展覽館外,還把它作爲珍貴的禮物送給一些有好國家,你知道我們送給哪些國家的朋友觀賞嗎?

五、欣賞教師朗誦兒歌《大熊貓》,感知可愛的大熊貓形象。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目標:

1、通過各種感官對比感知,認識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質(糖、鹽等)的化學特性。

2、瞭解水的用途,知道節約用水。

3、提高幼兒的感知能力,培養幼兒對周圍生活的關注。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準備:

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

2、小勺子,吸管,溫開水,鹽、白砂糖3、彩色塑料物件,石頭,洗衣粉

活動一:認識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

過程:

(一)引導活動,猜謎語,激發幼兒的`興趣"手抓不起,刀劈不開,洗臉洗手,都叫他來"

(二)基本活動

1、水是沒有顏色的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讓幼兒比較,說出:牛奶是什麼顏色的?水呢?

2、水是沒有氣味的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兒聞一聞醋,再聞一聞水,說說水有沒有氣味

3、水是沒有味道的幼兒嚐嚐甜牛奶,嚐嚐醋,嚐嚐水,比較:水有沒有味道?

4、水是透明的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塊顏色鮮豔的糖,對比觀察:爲什麼牛奶中的糖塊看不見?水中的看得見?

5、小結:水是無色,無味而且透明的

活動二:

過程:

(一)引導活動

1、出示兩杯開水,一杯放了糖,一杯沒有放糖,問:這兩杯水一樣嗎?看上去一樣,喝一喝呢?

2、請個別的小朋友嚐嚐

3、問:爲什麼這杯水會是甜的?

(二)基本活動

1、引導幼兒對比觀察糖和水的顏色味道,分別是白與無色,甜與無味

2、將白糖放進水裏輕輕攪動,慢慢的,糖不見了,白糖到哪裏去了?

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麼樣?

4、再用鹽做一次實驗

5、小結:水能溶解糖和鹽

(三)鞏固活動

1、討論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在水裏?

2、讓幼兒把老師提供的石頭,彩色塑料物件,洗衣粉等東西放在水裏,過一會兒或攪動一下,看看哪些東西不見了?它們都到哪裏去了呢?

3、提醒幼兒回家繼續做類似的實驗

活動三:討論水有什麼用途呢?小朋友應該怎樣節約用水?

教學反思

首先我以和水玩遊戲來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引起小朋友們感興趣想玩這個遊戲。喜歡玩遊戲的小朋友感興趣了會認真專心地跟着玩,達到了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效果。在這個活動中他們知道了水的重要性,人和動物每天都離不開水。水是無色、無味,水是抓不住會流動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需要在情境化的遊戲中通過親身體驗來獲得對有關數學問題的認識。這學期在遊戲活動中我們發現幼兒對於馬路邊的標誌,商店以及各種路線圖開始產生興趣,因此,我們設計了《找路》這一活動,引導幼兒在故事情景中去感知去尋找在起點和終點之間多條可行走的路線,啓發幼兒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對同一問題尋找多種不同的解決方案,來發展其創造性思維能力。同時,通過活動還能讓幼兒感知兩點之間因爲選擇路線的不同而經過的設施、建築物也是不同的,並能根據任務和實際需要,選擇合理的路線行走等。通過這樣的活動,幼兒能獲得許多在生活中密切接觸卻往往容易被忽略的信息。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尋找起點和終點之間多條可行走的路線,發展觀察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2、通過實踐,讓幼兒知道同一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法,並樂於嘗試。

3、引導幼兒用別人能接受的方式與人交往。

三、活動準備

1、相關教學PPT

2、路線圖(自制)

四、活動過程

(一)、初步學會觀察畫面,感知"經過xx到達小熊家的路線"。

1、故事引入,激發幼兒興趣(直接出示ppt封面,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師:你從圖片上發現了什麼?

2、小兔、公雞、小雞到小熊家做客。(出示路線圖1)

A、觀察小熊家的位置。

B、分別觀察三條路旁的不同風景。

C、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說"經過…到達小熊家"。

(二)、通過故事的發展,引導幼兒進入小動物追趕狐狸的故事情境。

1、出示PPT,繼續故事情節。(師:"狐狸抱着小雞要從車站逃跑,我們趕快趕到車站去,咦!車站在哪裏?")

2、出示(路線圖2)觀察:

A、先觀察路線圖,找到小熊家和車站,認識起點和終點及街道上的建築物名稱。

B、引導幼兒說出要從三條不同的路分別去追趕狐狸。理解"從xx出發經過xx到達xx"的.多條路線。

C、"動物們到達車站,但是狐狸已經逃走了,狐狸帶着小雞跑啊跑啊,跑到了…(出示PPT3),小動物們緊追不放,爲了看清楚狐狸逃跑的路線,它們想了一個好辦法,它們怎麼做的啊?…"(重疊起來)(師:因爲站得高看得遠)

結果它們看到狐狸跑到了哪裏?出示PPT4,狐狸跑到了海邊坐船逃走了,可是小動物沒有船怎麼辦?

(三)、觀察(路線圖3),引導幼兒知道要分別買不同的東西出海。

A、引導幼兒看任務單,並示範一個走法。

B、幼兒領任務單,說一說自己幫助誰買東西,用手指先走一走,再用水彩筆繪出路線圖。

C、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D、教師展示幼兒路線圖,大家一起來驗證對錯。

E、教師總結:小朋友們走了不同的路成功的幫小動物買到了自己需要的動東西,它們終於划着船出發了(看PPT)來到了狐狸的家,小熊推開門打算把小雞搶回來,可是小雞說話了"朋友們,別傷害狐狸,其實它只是想請我到他家來做客,他想做我的好朋友。謝謝你們對我的關心,我們一起喝茶吧"小熊說:"哦!原來是這樣,狐狸!你應該早告訴我們就好了"於是朋友們高興的在一起聊天喝茶了!

F、進一步讓幼兒明確要和別人交朋友應具備的交往禮儀。

(四)、活動延伸:音樂遊戲《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