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彙編15篇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們的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彙編15篇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1

一、活動的選擇及依據

大班幼兒對鳥既熟悉又陌生,他們在公園、花鳥市場上看到過各種各樣的鳥,鳥的世界對孩子有極大的吸引力。在兒童資料室,

幼兒觀看了有關鳥的錄像,產生了希望更廣泛、更深入瞭解世界上不同的鳥及它們生活的願望。經過分析,我們提出進行鳥的探

索活動的依據:

1、幼兒對探索鳥的特徵、表現鳥的生活具有極大的興趣,活動有助於幼兒對自然的關注和熱愛。

2、幼兒從周圍環境中可以收集到大量有關鳥的直接或間接資料,使探索和創造性表現具有信息來源和物質可能。

3、活動以小組合作探索的方式進行,有助於幼兒的羣體經驗互動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4、探索活動的連續性擴展,可增進幼兒操作行爲目的性、計劃性的提高。

二、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導幼兒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有關鳥的資料,認識鳥的共同特徵,擴大有關鳥的各種經驗。

2、在活動中使幼兒形成認真負責完成自己所承擔任務的良好態度。

3、激發幼兒熱愛生存環境,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活動過程

階段一

活動內容:收集資料,豐富幼兒形成與活動有關的經驗。

活動進行:

1、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方法、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有關鳥的資料,包括:VCD、故事磁帶、鳥的圖書、卡片。

2、幼兒到“兒童資料中心”進行資料摘錄,有目的地摘錄鳥的名稱、瞭解鳥的外型。

3、“鳥博士”的活動,引導幼兒對收集資料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尋求答案。

活動觀察分析:

活動開始時,有的幼兒帶來錄像帶、VCD、故事磁帶,有的幼兒進行了資料摘錄,這一過程擴大了幼兒對鳥的認識,從只認識嘛雀、啄木鳥、貓頭鷹到認識企鵝、雷鳥、蜂鳥、黃鶯等幾十種鳥;從知道鳥生活在森林裏到了解鳥也生活在海邊、沙漠裏;許多幼

兒提出了有關鳥的各種問題:“爲什麼鳥站着睡覺?”“爲什麼有的鳥能飛?”“爲什麼有的鳥能在水中捉魚,它會淹死嗎?”

等四十個問題,“鳥博士”的活動使幼兒成爲問題的提出者和探索者,每一個幼兒都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之中。

這一階段的活動使幼兒產生了新的探索需要,許多幼兒結伴提出要把鳥的本領告訴同伴,有的小組提出要把保護鳥的道理,告訴

幼兒園的弟弟妹妹聽。

階段二

活動內容:按照活動的內容確定自己小組的活動方式。

活動過程:

1、幼兒討論自己小組怎樣表現“鳥—我們的朋友”這個主題。

2、形成符合大班要求的故事創編、木偶表演。

3、在幾種形式中確定自己小組的表現形式。

活動觀察分析:

幼兒在討論中,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想告訴別人什麼?有的幼兒提出:“要告訴大家保護鳥,不能打鳥作野餐”;有的幼兒提出:

“故事中有“益鳥飯店”,我們也來表演這個故事,告訴大家哪些鳥是益鳥,可以幫我們吃害蟲”;還有幼兒提出:“我們想告

訴大家,許多地方都有鳥生活,有的在冰天雪地,有的在沙漠,有的在大海邊,還有的在家裏。”

教師引導:保護鳥的故事沒有怎麼辦?

階段三

活動內容:小組協商規劃,有目的地補充資料、分配任務。

活動過程:

A“鳥的世界”組

1。幼兒圍繞“鳥的世界”補充收集資料,鳥的孵化,看VCD瞭解有關鳥的生活習性,兒童資料中心查閱有關特殊鳥的資料。

2.收集資料以後,幼兒互相介紹交流有關內容。

3.幼兒根據資料內容的不同分成8個組。

樹籬組、熱帶雨林組、海洋組、河邊組、懸崖峭壁組、草原組、沙漠組,冰天雪地組。

活動觀察分析:

幼兒在收集整理資料中發覺,鳥可以在許多環境中於是就把所有找到的資料放在一張紙上,並選出常見的8種,對不理解的就問

老師和家長如:樹籬、草原、熱帶雨林。把15人一大組按8個環境分成1人、2人、3人的小小組,進行設計製作。

教師引導:

1、支持幼兒自主解決在收集資料中發現的問題。

2.提示幼兒根據活動需要把大組分成小小組。

B.木偶組:益鳥飯店

活動過程:

1。幼兒瞭解“益鳥飯店”的故事內容。

2.幼兒商量在木偶表演中扮演的角色。

3.引導幼兒瞭解“臺詞”。

活動觀察分析:

幼兒反覆聽故事,確定故事中有4個角色,有啄木鳥、貓頭鷹、猴子、小黃鶯,以及所要的道具,桌子、椅子、盤子,小猴的餐廳(房子)然後每位幼兒認定一個角色學講故事中角色的名詞,在設計製作前,有的小朋友問我“木偶怎麼做”,於是我就拿了一個木偶給他們研究,幼兒知道木偶的頭要用硬一點的東西來做,下面的衣服可以用紙或布來做,並知道木偶的頭頸要空心的,手可以伸進去控制木偶。

教師引導: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體驗買賣過程。

2.嘗試模仿買賣物品的對話方式。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桌子、椅子、牌子、貨物,如:紙做的水果、青菜、魚、蝦等,購物袋。

2.玩具貨幣。

活動過程:

一、老師和幼兒討論菜市場扮演遊戲進行的方式。

–市場裏要怎麼佈置攤位呢?東西怎麼擺比較好看?

–要怎麼定價?怎樣才能吸引客人來買?

–小老闆要怎麼叫賣?攤位要怎麼樣保持整齊清潔?

–小老闆對客人的服務態度要如何?小客人要怎麼買東西?要準備多少錢?要自備袋子嗎?

二、請幼兒分組商量

–玩買賣商品的遊戲,需要什麼角色?

–誰當老闆?誰當客人?

三、開展買賣遊戲。

1.請當小老闆的幼兒用紙做的水果、青菜、魚、蝦等製作攤位。

2.扮演小客人的幼兒拿出環保袋,輪流進行買賣扮演活動。

四、活動結束後,大家一起分享扮演的感覺和心得,東西可放到扮演活動區繼續玩。

活動延伸:

老師可準備一些叫賣的錄音,供幼兒模仿。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說說、看看、學學中,初步感知車子也是我們的好朋友。

2、願意參加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區域創設:車城——引導孩子把家裏的玩具車帶來讓大家一起玩。

2、實物自行車、摩托車、汽車。

3、玩具滑板車熊。

活動過程:

1、導入: 看,是——小熊來了(讓寶寶打招呼)。

今天,小熊是乘滑板車來幼兒園的。

2、談話:車子是我們生活中的好朋友。

提問:今天,寶寶是乘什麼車來的?

3、說說、看看、學學幾種車

** 自行車是我的好朋友

過渡:寶寶看什麼車來了呀?(出示自行車)

提問——這是自行車的凳子在哪裏?

(要腳分開注意安全)

我們騎自行車還可以到哪裏去?

小結:自行車帶寶寶去了好多地方,寶寶一起來謝謝它好嗎?

——兒歌

自行車,你真好!

你是我的好朋友。

謝謝!再見!

** 摩托車是我的好朋友

過渡:寶寶看這是什麼車?

提問——摩托車的輪子在哪兒呀?

是圓圓的還是方方的?

數一數有幾個輪子?

寶寶乘爸媽的摩托車來幼兒園,還可以去幹什麼?

小結:我們乘着摩托車幹了很多事,我們謝謝它。

,車子是我們的好朋友

(兒歌同上改編)

** 小汽車是我的好朋友

過渡:寶寶乘過小汽車。

提問:下雨了,寶寶乘在小汽車裏會不會淋溼呀?

爲什麼?

小結:小汽車不讓寶寶淋溼衣服的也是我的好朋友。

乘乘小汽車。

4、延伸活動

我們開汽車去找一找還有什麼東西也是我們的好朋友?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新來的老師,知道老師們都很關心、愛護小朋友,並教小朋友學習很多本領。

2、懂得遇到困難時,可以找老師,要求幼兒安靜傾聽同伴談話。

3、萌發對老師的喜愛和尊敬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學會兒歌《老師本領大》、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2、玩具電話一臺。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啓發幼兒談談自己班上的老師。

師提問:是哪位老師給小朋友盛飯、盛菜,讓小朋友吃飽的?

二、瞭解班上老師,知道老師們都很關心、愛護小朋友,並教小朋友學習很多本領。

1、知道老師很關心、愛護他們。

2、老師會教小朋友學習很多本領。

師:我們在幼兒園學會了哪首兒歌,是誰教小朋友的?(念兒歌《老師本領大》)我們在幼兒園還學會了什麼歌?是怎麼學會的?(唱一唱已學會的歌,如《我愛我的幼兒園》)

看!這是小朋友畫的圖畫,是誰教你畫的?

3、教師小結。

師:班上新來的老師,她們都很喜歡、關心小朋友;誰有什麼困難,老師都會幫助他,就像小朋友的媽媽一樣;老師還會教小朋友許多本領,也教小朋友玩好玩的遊戲。

三、玩遊戲“打電話”。

師:喂,小朋友好,我是X老師。

師:你喜歡上幼兒園嗎?喜歡老師嗎?

師小結:當你遇到困難時,可以找老師幫忙,或打電話和老師說一說自己開心與不開心的事兒!

 活動延伸:

萌發幼兒對老師的喜愛和尊敬之情。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中我也設計了許多問題來爲目標服務。如你喜歡你們的老師嗎?你喜歡的老師是長什麼樣子的?你爲什麼喜歡喜歡你的老師呢?等等。一個個問題下來,孩子們都答的非常好,當被問及你喜歡的好老師是誰,長什麼樣時,有的孩子說是楊老師,長長的頭髮,教我們畫畫、給我們講故事等,還有的說是小張老師,圓圓臉的,教我們唱歌,跳舞,還有張老師,給我們送飯,分餐點等等。孩子們的表達能力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更讓我感動的是孩子們那感恩的心。我們不要以爲孩子們小不懂事,其實她們什麼都懂,你對她們的好,她們都知道,當你聽到孩子們說喜歡你,教會她們知識,要感謝你的時候,我想無論哪位老師都會由衷地感到高興的吧,特別是像我這樣的新老師,和這羣可愛的孩子們一起來園,一起成長,她們是我的縮影。當聽到一聲聲老師您辛苦了,老師我愛你時,我覺得我選擇教師是我做的最正確的決定。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幼兒園的主要建築和景物,用繪畫表現幼兒園的樓房、運動器具以及花草樹木。

2、根據幼兒園建築結構和景物位置,學習合理佈置畫面。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在幼兒園裏散步,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樓房、運動器具、周圍景物等。

2、組織幼兒進行建築遊戲“我們的幼兒園“,初步掌握幼兒園的佈局。

3、彩色筆蠟筆、畫紙(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我們的幼兒園美不美,你們想不想把這麼美的幼兒園畫下來,今天就畫“我們的幼兒園“好不好?

2、引導幼兒回憶觀察過的幼兒園的佈局

教師:你們在園裏看到了什麼?幼兒園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門窗在哪裏,是什麼形狀的?園內還有些什麼東西,這些東西放在什麼地方?樹和花長在什麼地方?它們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

3、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提醒幼兒先仔細想好,然後再動筆。在紙上先畫樓房,再畫運動器具和花草樹木,將房子畫大一些,畫在主要位置上。如果幼兒畫面較空,適當啓發幼兒補充內容。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教師組織幼兒互相欣賞作品,找一找哪張畫上的房子畫得很平穩;哪張畫上畫的幼兒園裏的東西最多等。

小結:我們的幼兒園真美,今天大家把我們的幼兒園畫下來了,我們要愛護幼兒園的一切東西,使幼兒園永遠都那麼美麗。

教學反思:

《我們的幼兒園》是大班一個繪畫活動,要求幼兒應用已有的知識技能,表現自己對幼兒園的印象。通過回憶和討論,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運用多媒體教學,通過觀看錄象、圖片,創設與主題有關的情景,有效地激發幼兒的聯想,喚起幼兒以往的生活積累。通過創作活動的過程,讓幼兒獲得了一種愉快的體驗。通過作品的展示與評價,幼兒感受到自我的被認可,在訓練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樹立了自信心,激發了學習的熱情。

由於幼兒剛上大班,在繪畫技法上,運色技巧上,都有一定的限制和侷限性。幼兒畫出的`幼兒園想象不夠豐富,互相模仿。畫面不夠大氣。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6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和學習詩歌的內容。感受我們的祖國真大。

2、引導幼兒瞭解祖國南北方的氣候差異。

3、幼兒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活動準備:

1.中國地圖一幅。

2.小圖片:小房子、冬爺爺、雪花,春姑娘、花。滑雪、游泳、圍着火爐吃西瓜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這些天我們看見大街上、商店門口都掛上了紅旗,你們知道是爲了迎接什麼日子的到來?

我們幼兒園大廳裏的生日大蛋糕是爲誰準備的?

我今天把我們的祖國媽媽請來了。

2、出示中國地圖,感知我們祖國地域遼闊。

(1)讓幼兒瞭解中國地圖,知道自己生活在祖國媽媽的懷抱裏,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2)請幼兒在地圖上找找自己居住的地方。

(3)通過地圖和現實距離比較感知祖國地域之大。

(4)認識地圖四個不同的方位的名稱。

3、運用小圖片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瞭解祖國南北方的氣候差異。

(1)教師在地圖的相應位置貼上與詩歌內容相關的小圖片。利用帶幼兒旅行的情境,讓幼兒逐句學習詩歌。

(2)討論:

a北方有誰的家?它給人們帶來什麼?爲什麼十月就飄大雪花?

b誰住在的南方?南方爲什麼一年四季盛開鮮花?

c在同一個時候,南北方的孩子在幹什麼呢?

小結:我們的國家很大很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時間裏氣候不一樣,北方很冷,南方很溫暖。

(3)現在我們把這些小圖片編成一首詩歌,題目是:《我們的祖國真大》

4、幼兒欣賞詩歌。

(1)教師結合小圖片,用甜美、自豪的語氣朗誦詩歌。

(2)提問:你覺得詩歌有趣嗎?什麼地方有趣?

(3)和老師一起朗誦詩歌。

5、運用多種方式學習朗誦詩歌。

(1)看着小圖片,跟着教師朗誦詩歌。

(2)全體幼兒起立,跟隨教師邊做動作邊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延伸活動:

幼兒在地圖上尋找詩歌中的內容。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7

活動目標:

1、積極主動地參與選組活動,能發現選組中出現的問題,並想辦法調整。

2、體驗升入中班的自豪感。

活動重難點:

積極主動地參與選組活動,能發現選組中出現的問題,並想辦法調整。

活動準備:

幼兒在小班時已有分組及按小組活動的一些經驗。

活動過程:

1、我和哪些小朋友在在一組?

(1)提問:小班的同伴是不是都來了?我們班又來了哪些新朋友?他們叫什麼名字

(2)引導幼兒思考:升入中班了,想和哪些小朋友在一組?

(3)幼兒自由結伴選組。

2、我們的分組合適嗎?

(1)根據幼兒選組的情況,就出現的問題引發討論:如果小組太多了怎麼辦?有的組小朋友太多吧,有的組小朋友太少怎麼辦?有的組全是男孩(女孩)怎麼辦?

(2)就分組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及所帶來的不變進行討論,如:如果人太多,洗手、小便時廁所裏就會很擁擠等,共同定出分組的一些具體要求,如:分成幾個小組,每組有幾人,每組均有男孩和女孩。將要求以小圖標的形式展示出來。

3、調整分組。

幼兒根據自己討論、制定出的分組基本要求調整小組人員。

4、我們是××組。

(1)幼兒按新分的小組討論,給自己的小組起一個名字。

(2)每組派代表向大家介紹自己所在小組的名稱及成員。

5、製作小組標記。

讓幼兒畫出小組的標記,貼在每組的桌面上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8

教案目的:

1、讓幼兒初步認識、瞭解地球,知道地球是一個十分巨大的球體,是我們人類和其它動物共同居住生活的地方。

2、教育幼兒愛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

3、初步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和探索興趣。

教案准備:

1、錄音機、錄象機、幻燈機各一臺,磁帶、錄像帶、幻燈片等;

2、世界地圖一張,地球儀一個;

3、各類動物、植物圖片若干。

教案流程:

一、猜謎語導入活動。

不用發動日夜轉,春夏秋冬按時換,一日行程八萬裏,滿載人類千千萬。(地球)

二、通過觀察、討論,讓幼兒初步認識地球的形狀。

1、提問:小朋友,你們認識地球嗎?它是什麼形狀?(幼兒自由回答)

2、出示地球儀,請幼兒觀察並討論地球的形狀。

小結:地球是一個非常大的球體,形狀像球而略扁地球儀就是縮小的地球模型。

三、通過聽、看,讓幼兒瞭解地球上面有什麼?

1、提問:地球是一個很大的球體,你們知道它上面有什麼?(請幼兒憑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識回答)

2、聽錄音——[地球的自白]:我是地球,我的身體可大啦,而且被厚厚的大氣層包圍着。上面有不同的顏色,藍色的部分代表水,黃色的部分代表山,綠色部分代表陸地。我身上有各種各樣的樹木和花草,還生活着許多動物,有兇猛的老虎和獅子;頑皮的小猴、可愛的小兔;還有ji、鴨、魚、蝦等等。哎!對啦,你們人也生活在我身上,有中國人、外國人,大人、小孩......

總之,我身上的東西多得很,一時半會兒是說不完的,等有時間,我再向你們詳細介紹好嗎?

3、遊戲:“送圖片回家”。

請幼兒從盒子裏任意取一張圖片,然後貼在地圖相應的位置上。如:小魚貼在代表水的藍色處;......

4、看錄像——“世界各地”,進一步瞭解地球上的情況。

小結:地球上有許多人、動物和植物,而地球只有一個,它是我們大家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注意保護地球,愛護我們的家園。

5、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居住的地球?(不亂仍垃圾、不隨地吐痰、多植樹......)

四、結合幻燈片,教師有表情的講故事《地球生病了》,然後組織幼兒討論:地球爲什麼生病了?怎樣給地球治病?......進一步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和探索興趣。

五、延伸活動:

“我爲地球掃衛生”——清出白色垃圾。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9

教學目標:

1、激發幼兒對動物的探究熱情,體驗各種動物的神奇之處。

2、樂意探究動物的神奇祕密,嘗試用多種形式大膽表達自己對動物的發現和想想。

3、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保育目標:

1、保持教室與廁所通風,用消毒水定時擦洗。

2、活動結束回教室後督促幼兒及時洗手,要求幼兒喝開水以補充水分。

3、幼兒睡覺時,提醒幼兒睡覺的姿勢,不可趴着睡覺。

環境創設設置主題牆:"我們的動物朋友"家長工作

1、幫助孩子收集動物的圖片,圖書,照片

2、帶孩子參觀動物園,做相關觀察記錄和分析。

老鷹捉小雞目的:

練習靈活的躲閃跑,及小組動作協調一致的能力幼兒能積極參與活動並能快樂遊戲

準備:

老鷹頭飾一個,雞媽媽頭飾一個

過程:

一、熱身教師帶領幼兒熱身比如快走,慢跑,

二、活動開始

1一名幼兒做老鷹選一名幼兒做雞媽媽,其餘的小朋友做小雞

2.小雞在雞媽媽的後面,老鷹在雞媽媽的前面,

3.老鷹來了雞媽媽張開雙臂,小雞躲在雞媽媽的後面,

4.老鷹抓尾部的小雞,雞媽媽想辦法保護自己的小雞寶寶,要求小雞跟隨媽媽的來回跑的順序被捉到的小雞離開場地遊戲結束後組織幼兒放鬆活動晨間談話(8:30-8:40)《那些動物會飛》

目標;引導孩子觀察身邊的事物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那些動物會飛嗎?

早操(8:40-9:00)內容:世界真美好,十二生肖,天使,長江七號愛地球要求:

1.教師組織幼兒有序的入場、退場。

3.注意中間互動操節,學會迅速拿器械。

盥洗活動(9:00-9:10)要求:

1.提醒幼兒排隊喝水,不擁擠,投放測量棒。

2.入廁,便後洗手,表揚及時沖廁所的幼兒。

集體教學(一)(9.10-9.40)《我最喜歡的動物朋友》

活動目標:

收集和分享關於動物的相關信息萌發初步的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動物書記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自由交流,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物師;你最喜歡什麼動物?和身邊的小朋友說說爲什麼喜歡他吧聊聊動物趨勢

二.給動物朋友分類師,出示圖片加入讓你給這些動物朋友分類,你覺得可以怎麼分呢?

師,讓我們看看各組的分類法發吧師,出了這些分類方法,你覺得還可以怎樣分

三.猜猜是什麼動物

師,老師選出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來編一個謎語小朋友們猜一猜師,你有喜歡的動物米也可以推薦一個和小朋友們分想戶外活動;

(9.50-10.15)《袋鼠三級跳》

活動目標:

1、提高腿部肌肉力量及協調能力

2、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隻布袋。

2、皮球若干、障礙物若干、大的塑料筐若干

活動過程:

1、跟音樂活動身體教師扮演袋鼠媽媽,幼兒扮演小袋鼠,邊聽音樂邊活動身體2、幼兒學習雙腳行進跳幼兒練習,教師觀察個別幼兒示範雙腳行進跳"怎樣才能跳的又快又穩呢?"(幼兒交流討論)個別幼兒將雙腳放進布袋,進行雙腳跳,並進行簡單的追族遊戲。

3、幼兒遊戲"孩子們,你們的本領練的真棒,媽媽現在請你們到河對岸收糧食。"交代玩法:幼兒將雙腳放進布袋,進行遊戲。遊戲時袋鼠運球必須先跳過障礙物,到前方拿一個皮球裝進布袋,然後跳到"家"裏將皮球放在塑料筐裏。

4、結束遊戲,放鬆身體集體活動二(10.25-10.55)音樂;《小烏鴉愛媽媽》

活動目標:

1.積累一定的語彙,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運用語言、動作、打擊樂伴奏,感受樂曲的結構、性質及樂曲所蘊藏的內涵。

2.發展幼兒感受的能力,激發幼兒在嘗試活動中提高對欣賞的興趣。

3.培養幼兒熱愛、尊重媽媽的情感。錄音機一臺、樂曲磁帶幾盒、畫有"小鳥愛媽媽"幻燈片若干幅、打擊樂器若干。

活動反思:

動物是小朋友們最爲熟悉的朋友,一提起小動物,小朋友們便滔滔不絕地講起與動物相關的故事,愛動物是孩子的天性。那麼,怎樣讓幼兒瞭解動物,進而能根據它們的特徵、生活習性進行分類,並簡單的掌握家禽、家畜、野獸、飛禽的概念呢?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我們幼兒園的新課程裏設計關於動物的主題活動,讓孩子們能更加貼近動物、愛護動物。

在本次主題活動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圖片等讓幼兒觀察獅子、牛、燕子、雞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給孩子們一個主動學習與發展的機會,讓幼兒自己總結出動物的分類,使他們對家禽、家畜、野獸、飛禽的不同特徵有個清晰的認識,從而掌握野獸、家畜、飛禽、家禽的概念,進行一個概念上的提升。

孩子們對於動物的喜愛程度是根據小動物的可愛程度來決定的,我們班的孩子喜歡兔子、

遊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通過遊戲的形式可以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鞏固,教師以遊戲的身份介入遊戲中,既便於觀察幼兒又拉近了與幼兒的距離,在《動物找家》遊戲中幼兒又進一步鞏固了對家禽、家畜、野獸、飛禽的認識,另外在第二遍遊戲中,教師可以增加幼兒難以歸類的動物,再一次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幼兒在活動中增強了膽識,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和合作意識,能直接在遊戲中展示自己的才能。當然,在遊戲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還有三個家的佈置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場所的特徵應更加的明顯些,這樣“小動物”們就不會進錯“家”了。教師應該真正的參加遊戲,以獵人的身份去抓捕動物,這樣孩子們纔會對遊戲更感興趣,才能起到預設的效果。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孩子們應該保護它們,教師提出問題,讓幼兒帶着問題觀看視頻,通過觀看視頻,孩子們瞭解了動物爲什麼會越來越少的原因,通過觀看視頻,孩子們真正瞭解到保護動物從我做起。

在教學中,我以遊戲的形式貫穿其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做,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嘗試用這種形式來開展以後的教學中,充分拓展孩子的潛能,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使自己不斷地進步、成長。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10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地球的基本知識。

2.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知道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真正的做到從“我”做起來。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藉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激發幼兒熱愛地球,保護地球的願望,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知道地球上的一切都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一定要好好的保護它們。

活動準備

1.地球在宇宙中的圖片。

2.地球美麗的風光圖(如美麗的山,清澈的水,各種植物,動物,人等等)。

3.地球災難的圖片(如被污染的河流,亂砍亂伐造成的土地沙漠化,追捕殘殺中奔跑的小動物,工廠,汽車排出的大量廢氣等等)

物質準備:地球儀一個。幼兒的繪畫材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實物導入)

教師出示地球儀提問:這是什麼?它是什麼形狀的?你都在什麼地方看見過它?

二. 基本部分

1.播放課件——地球在宇宙中的圖片。初步瞭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活動規律。讓幼兒知道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只是一顆很小很小的星體。

2.播放課件——地球美麗的風光圖。

(1)請幼兒觀看圖片提問:地球上都有什麼?地球上的風光是什麼樣的?美不美麗?

(2)教師小結:地球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星球。上面有着清澈的湖水,碧綠的山脈,生長着鮮豔的花朵,各種各樣的植物,還居住着我們人類和形形色色的動物。地球上的一切都與我們息息相關

(3)人們本應和平共處,互相關心幫助,誰也離不開誰。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原本美好的一切就這樣應爲人類的貪婪與不注意保護被破壞了!

3.播放課件——地球災難的圖片。

(1)分小組討論觀看此圖片後的想法。把所有幼兒平均分成四組,每組討論一個問題。第1組:大地怎麼不綠了?這樣下去會有怎麼樣的結果?第2組:天空怎麼不藍了?大量的排放廢氣會對天空,氣候帶來什麼影響?第3組:河水怎麼不清了?這樣浪費水資源會有什麼樣的後果?第4組:小動物們怎麼都掉眼淚了?人們如此兇狠的對待它們,它們還會願意和我們最朋友嗎?

(2)教師小結討論結果:1植物對人和環境來說十分的重要,亂砍亂伐會造成土地沙漠化,長此以往,將會引來沙塵暴等災難,人們,動物和植物都將無法生存。2大量廢氣的排出不僅污染着空氣,還使氣候反常。時間久了將導致氣溫上升,暴雨成災等。3大量的水污染不僅引起魚蝦變形中毒,還是水資源短缺。在這樣下去我們人類,動植物等都會因爲缺乏水而慢慢死去。4人們大量的捕殺動物,造成了生物鏈的失調。如捕鳥造成蟲災等。更使得我們地球失去了很多珍惜的保護動物。

4.分組討論:要讓大地綠起來,要讓天空藍起來,要讓江河清起來,要讓動物笑起來,要想環境好起來我們應該怎麼做那?

(1)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發言。說出自己保護地球的行動!如:不摘花,不踐踏草坪,愛護小鳥,不浪費一滴水等等。

5.幼兒作畫

(1)以“愛護地球”爲題畫一幅畫: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只有每個人都去愛護自己的家園我們才能好好的生存下去。地球需要我們的幫助,需要我們去美化它,建設它。今天,請小朋友們將自己想怎麼保護地球的行爲畫出來,讓我們通過自己的雙手使地球媽媽更加美麗,年輕,漂亮。

(2)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討論:做哪些事情會使地球媽媽更加的美麗年輕那?

(3)教師小結:人類友好的和動物們做朋友,不捕殺它們。小草也有生命也會疼,我們不去踐踏它們。花兒美麗,但是是給大家看的我們不摘。節約用水,保護環境,保護空氣等等。

(4)引導幼兒畫出自己想爲地球做的事。幼兒畫畫,教師巡迴指導。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將幼兒的畫貼在展示牆上,請隔壁班的小朋友們來觀看。引起大家的共鳴,真正的做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從“我”做起來,共同保護熱愛我們的家園——地球。

四.活動延伸

美工課《我給小鳥建個家》

活動反思:

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迅猛發展,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給人類社會帶來空前的繁榮,然而,長期掠奪資源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人類要進一步的生存和發展,就必須瞭解關於自然和人類活動引起災害性全球變化,以及有關的物理化學機制方面的的詳細資料。我們正處在人類歷史上一個轉折點上,要得到更深入的認識並要利用這種認識來塑造人類今後千年的命運。通過向幼兒進行這方面教育,幼兒都有了一個要保護我們地球的願望,他們紛紛表示要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爲保護環境盡一份自己的力量,回家後都要向爸爸、媽媽進行宣傳,讓他們一起來保護地球,他們還設計出了各種愛護環境的標誌,來提醒大家愛護愛護環境、愛護地球、。相信有了這些環保小衛士,我們的地球在今後一定會有很大的改變!我們的家園一定會變得更美麗!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11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動手動腦,瞭解圖與圖之間的關係,探索拼圖的基本方法。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3.大膽交流操作過程,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大頭針、透明即使貼、操作材料1、2、3、音樂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

1.出示一張照片,由小至大展開,請幼兒猜一猜,照片裏拍

的是什麼地方。

2.出示幼兒園新圖紙,引出本次活動主題。

二、填一填

出示被破壞的第一部分圖紙,完成第一次拼圖任務。

1.幼兒拼圖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拼圖:你拼的是什麼?是怎麼拼的?

3.教師小結:剛纔小朋友在拼圖的時候用了很多方法,看形狀、顏色、圖案,還要看大小。

4.我們拼的是圖紙中的哪個地方呢?

三、拼一拼

出示被破壞的第二部分圖紙,完成第二次拼圖任務。

1、幼兒拼、送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拼圖

T:告訴大家你拼的是什麼?你用了哪些方法?

四、合作拼

出示被破壞的第三部分圖紙,四人一組合作,完成第三次拼圖任務。

1.幼兒合作拼圖。

2.說說自己一組拼的是什麼?

3.啓發幼兒將四組圖片合拼。

五、結束活動。

1.驗證拼完的圖紙和原來的圖紙是否一樣,體驗完成任務帶來的愉悅感。

2.邀請客人老師到我們幼兒園來參觀,跟客人老師再見。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1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幼兒園的熱愛,激發幼兒的自豪感。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也眼幼兒園的環境。

2、師生合作,製作幼兒園模型。

活動過程

1、出示模型,引入主題。

這是什麼地方?爲什麼這麼美?今天我們大家就一起來誇誇我們的幼兒園。

2、組織幼兒分組討論。

我們的幼兒園美在什麼地方?

 3、教師小結:

我們的幼兒園每間教室都有明亮的窗戶、桌椅乾淨,牆上有漂亮的圖畫;

園內處處有花、草、樹,還有漂亮的大型玩具,我們的幼兒園很美麗,像個大花園。

我們的活動室有各種活動區,如美工區、智力區……等,室內還有許多玩具等,在幼兒園,小朋友可以學到各種有趣的知識。

小朋友們在幼兒園找到許多好朋友,老師教小朋友學本領,幫助小朋友改正缺點,小朋友對老師有禮貌、關心老師。幼兒園裏處處有愛。正因爲我們幼兒園裏美麗、有趣,又充滿了愛,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它。

4、帶領幼兒參觀

幼兒園的榮譽室。

老師向幼兒介紹幼兒園所獲得的獎盃、獎狀、錦旗,讓幼兒瞭解幼兒園得到的種種榮譽。激勵幼兒爭做好孩子爲幼兒園爭光的願望。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參觀幼兒園。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13

設計思路:

新年快要到了,孩子們沉浸在迎新年的歡樂氣氛中,我們小班的孩子也是如此,他們放了焰火,認識品嚐了過年時缺少不了的糖果,不免對過了年要長大一歲有了他們自己的疑問和想法,搞不清什麼叫“長大”?人爲什麼要長大,爲此非常有必要和孩子們來共同探討有關“人長大”的事情。

幼兒在關注周圍生活環境的同時,也非常渴望探究自己的生長過程。。對幼兒來說,自己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是怎麼慢慢長大的是他們心中最想了解的一個迷。教師通過“認照片”、“看錄象”、“試小時候的服裝”等感性操作活動,來幫助幼兒從多方面的比較中瞭解和感受自己在身體、能力上的成長,體驗長大的快樂。

又希望通過新年的主題,讓幼兒體驗到“過年了,大家長大一歲了“,從情感上感到自豪與自信,進而喚起他們懂得既然長大一歲了就要更加懂事、更加能幹的道理。

內容:

活動:我長大

要求:

1 幼兒通過認照片、看錄象、試衣服等活動,感受到自己的長大。

2 願意較大聲、大膽地在集體面前發表自己的想法。

3 初步運用比較的方法,瞭解自己的長大,增強觀察能力。

準備:

1 幼兒小時侯的照片、錄象。

2 各類嬰兒衣物等。

活動重點:

幼兒通過操作比較感受到自己的長大。

活動難點:

激發幼兒爲自己的長大感到自信和自豪的情感。

活動設計:

(一)情境感知:

1 教師創設情景:在桌上分散放一些孩子小侯的照片。

請你找找哪張是你自己的?去認認還有照片上的朋友會是班中的誰呢?

2出示個別幼兒的照片讓大家認一認:這是誰呢?,怎麼和現在長的不一樣呢

3小結:我們長大了,所以和現在不一樣。

(二)操作比較:

1過渡:小朋友都帶來了小時侯穿的衣服,去試一試現在還穿得下嗎? (幼兒試穿小時侯的衣物,感覺身體上的長大。)

3 幼兒根據自己的操作講述自己的發現。(個別幼兒試穿、講述。)

4 小結:我們的頭、身體、手、腳等各個地方都長大了,說明我們真的長大了。

(三)觀察發現:

1 幼兒看錄象一:小時侯的寶寶。

提問:寶寶在幹什麼?爲什麼要媽媽幫忙?

2 幼兒看錄象二:上幼兒園的寶寶。

比較:這兩個寶寶有什麼不一樣呢?

3 小結:第一個寶寶什麼事情都要媽媽做。第二個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 引導討論:

(1) 你們和兩個寶寶相比有什麼兩樣?你學會了什麼新的本領。

(2) 你們跟爸爸、媽媽、老師比呢?

5 小結:小時侯都要爸爸媽媽幫忙,孩子長大會自己做各種事情,希望你們長大後學會更多的本領,比老師的本領更大。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14

一、目標:

1、引導幼兒懂得人的生活、學習、勞動都離不開手,手不僅可以做許多事、還可以感知出物體的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等屬性。

2、教育與幼兒多動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並能注意保護小手。

二、準備:

1、紙、筆、筷子、彈子、花生、剪刀等。

2、口袋一個、裏面裝有熱、冷、軟、硬、粗糙、光滑等不同特點的材料。

三、過程:

1、猜謎,引起幼兒興趣。

師:“五個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長短不同,是什麼?”

幼:“手。”

2、遊戲:印指紋。(讓幼兒瞭解每個人的手都是不一樣的)

師:“每個人的手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你發現紙上有什麼?”

幼1:“每個人的手都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

幼2:“紙上有我的手印。”

3、幼兒操作,認識手的功能。

(1)誘餌自選材料用手進行操作,如剝花生、夾彈子、紐鈕釦、繪畫等。

師:“你是用什麼做事情的?怎樣用手做事情的?”

幼1:“小手來做事情。”

幼2:“手的手指頭在動。”

(2)實驗:光用大拇指解鈕釦,用左手拿剪刀剪紙。

師:“做實驗時有什麼感覺?這說明什麼?”

幼1:“一隻手指頭不好弄。”

幼2:“要用兩隻手一起做的。”

小結:“大拇指要和其他手指協同工作才能做成一件事,手要多用才靈活。”

(3)提問:“你的手還會做哪些事情?”(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遊戲:奇妙的口袋。

幼兒用手感知物體的不同屬性,出示口袋,請幼兒用手伸入口袋觸摸,說出感覺,並拿出讓其他幼兒觸摸。

小結:“做任何事都離不開手,手能感知物體屬性。”

(5)手勢遊戲:

幼兒和老師一起用手勢表達意思,讓幼兒瞭解交警、聾啞人用手勢指揮、交流意思。

4、引導幼兒思考並討論手的重要性及如何保護小手。

(1)假設沒有手怎樣?

(2)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手?

5、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組織幼兒進行自我服務小競賽。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15

活動目標:

1、瞭解身體裏的“洞”,對“洞”的好奇,知道一些洞的用處。

2、自主探索,合作解決問題。

3、萌發保護“洞”的意識。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ppt“我們身體裏的洞”。

2、簡筆畫“小娃娃”圖、記號筆、五角星標記。

3、紙製背心、短褲。

活動過程:

(一)洞洞大猜想。

1、出示ppt1:一個洞

這是什麼洞?(下水道)

2、出示ppt2:許多洞

這些洞是怎樣的?會是什麼洞?(洗澡噴頭上的洞,長得像蓮蓬,因此我們叫它“蓮蓬頭”)

3、出示ppt3:兩個洞

這兩個洞是什麼?

(二)尋找身體裏的“洞”,瞭解這些“洞”的本領。

1、找“洞”遊戲:分組找身體裏的“洞”,並記錄,講述自己的發現,瞭解這些“洞”的本領。

2、自主閱讀,發現身體裏更多的“洞”,集體講述“洞”的本領。

(三)給“洞洞”分類,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

1、把哪些“洞”藏起來,不被別人發現?哪些動要露在外面?爲什麼?

2、哪些“洞”要藏起來,爲什麼?

3、幫娃娃藏“洞”。(爲娃娃"穿"背心短褲)要藏起來的"洞洞",我們要特別地保護好它們,不能讓別人看見,也不能讓別人摸。

4、教師小結。

活動延伸:

1、和同伴繼續閱讀圖書,找身體裏的“洞”。

2、鑽洞遊戲。

活動反思: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抓住幼兒興趣點以找找身體裏的"洞",以及保護身體裏的"洞"作爲重點內容設計了四個環節。第一環節爲"洞洞大猜想"第二環節爲找洞洞,第三環節爲分類環節,讓幼兒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將身體的"洞"分爲可以裸露和需要隱藏的兩類,初步明白身體裏一些洞洞的功能及自我保護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