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集錦15篇)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我們的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集錦15篇)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體驗買賣過程。

2.嘗試模仿買賣物品的對話方式。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桌子、椅子、牌子、貨物,如:紙做的水果、青菜、魚、蝦等,購物袋。

2.玩具貨幣。

活動過程:

一、老師和幼兒討論菜市場扮演遊戲進行的方式。

–市場裏要怎麼佈置攤位呢?東西怎麼擺比較好看?

–要怎麼定價?怎樣才能吸引客人來買?

–小老闆要怎麼叫賣?攤位要怎麼樣保持整齊清潔?

–小老闆對客人的服務態度要如何?小客人要怎麼買東西?要準備多少錢?要自備袋子嗎?

二、請幼兒分組商量

–玩買賣商品的遊戲,需要什麼角色?

–誰當老闆?誰當客人?

三、開展買賣遊戲。

1.請當小老闆的幼兒用紙做的水果、青菜、魚、蝦等製作攤位。

2.扮演小客人的幼兒拿出環保袋,輪流進行買賣扮演活動。

四、活動結束後,大家一起分享扮演的感覺和心得,東西可放到扮演活動區繼續玩。

活動延伸:

老師可準備一些叫賣的錄音,供幼兒模仿。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受在優美和髒亂差環境中人的不同感覺,喜愛優美、舒適的環境。

2、瞭解環境受到污染的原因,能以自己的行動積極保護周圍的環境。

3、積極參與討論、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5、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與家長一起去拍周圍優美和髒亂差環境照片,或收集圖片資料並張貼在展示紙上。

2、幼兒調查環境記錄。

3、《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1、出示師幼共同收集和拍攝的資料。

(1)討論:這些資料你們喜歡嗎?爲什麼?

(2)分類並調整:按幼兒喜歡與不喜歡進行分類。

(3)請幼兒說說大家都喜歡的環境是哪些地方,討論這些地方都有些什麼特點。大家不喜歡的環境是哪些地方,討論這些地方都有些什麼特點。

2、體驗對兩種不同環境的喜愛與厭惡的情感。

(1)播放不同環境的錄像讓幼兒觀看。

(2)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優美環境的喜愛之情並能用恰當的方式表達。

3、分組討論環境受到污染的原因,將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交流、小結。

4、鼓勵幼兒從自己做起,提出改善環境和保護環境的方法,並鼓勵幼兒將自己的方法畫下來。

(1)討論並記錄自己的方法。

(2)把幼兒的記錄貼在制定處、相互分享。

活動反思:

這幾年因工作需要,讀了一些好書。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完善着我對教育教學的感受和思考。做完4年班主任後,我有一個心得:“教育是永遠的虔誠的愛。”那時,我第一次當班主任,小有經驗又一腔熱血,贏得家長和同事的認可。自此我篤信,耐心、恆心能感化、磨練孩子的品行,一切便可隨之展開。因而,在讀完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是一種悲壯的堅守》時,我再一次得到印證:教育需要唐。吉坷德精神。唐吉珂德的真正精神,便是毫不懷疑的信仰和永不放棄的追求。在讀完美國老師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後,我領略到美國人的理性之光,雷夫老師對學生的愛,不僅真摯,而且愛的理智、愛的堅持。他爲學生做的任何事,有準則、有規劃,有執行力、有意志力。他在道德的第六階段——我有自己的行爲準則並並行不悖中力行自己的教育理念。運動,看電影,旅遊,戲劇,搖滾這些教學組織形式閒散的活動在雷夫老師的精心設計下,無一不是兼具培養學生知識技能方面的目標和品格養成的目標。

雷夫老師在其26年的教育生涯中善於學習,善於反思,善於創新。即便不擅長的藝術教學,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也是很有招數,真是全能之師,因而對學生全面發展大有裨益。他反對標準化測試,但他在學生的閱讀培養中,從培養閱讀的熱情,到大人的指導,閱讀環境的營造,挑選合適的文學作品,直至讀書心得。教育的科學與藝術得以完美的引用。從語法教學,每週作文,每月讀書心得直至平裝書創作。當學生對這件事充滿熱情和興趣,又有知識技能的裝備,要完成一件又一件有挑戰有成就的奇蹟就有可能。

“凡是值得做的事情,就這值得好好做”。

堅持做好一件事,至臻至善;在一間教室爲這一年級的學生堅持做好一系列事, 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3

遊戲目標:

1、引導幼兒對主題建構內容進行思考,初步學習畫規劃圖。

2、學習使用新的遊戲材料。

3、養成良好的遊戲常規。

遊戲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利用散步時間引導幼兒對幼兒園的環境設施有進一步的瞭解。

幼兒利用區域活動時間繪製一張“我喜歡的幼兒園”規劃設計圖。

2、物質準備:

較中班更爲豐富的各式插塑及中、大型積木等。易拉罐、紙盒等廢舊物品若干。 ? 教師根據幼兒設計內容繪製的建構圖卡,活動中採用分配到手的方法讓幼兒明確自己的任務。

遊戲過程:

1、你喜歡我們的幼兒園嗎?幼兒園裏有哪些建築和設施?結合幼兒設計的規劃圖,通過談話引導幼兒對幼兒園有更深入、全面的瞭解,並暢談自己心目中期待的幼兒園還有哪些設施。

2、針對幼兒設計的規劃圖,從道路的暢通、場地大小的分配請幼兒談談規劃佈局的合理性,引導幼兒在遊戲中注意合理規劃。

3、探討如何分工合作,加深各小組的協商意識。出示分別畫有幼兒園各部分內容的圖卡,請小隊長在大家商量分工的時候一一分配到手,明確幼兒任務意識。

4、指導幼兒如何有效使用幾種新材料和輔助材料。

5、計時能否圍繞主題合理建構進行評價。

觀察反思:

1、教師將卡片分到小組長手裏。再商量各組幼兒自由選擇自己想要建構的內容領取卡衝、這種責任到位的方式對幼兒任務意識的培養起到了良好效果。

2、針對幼兒的規劃圖,老師也邊畫邊講解地畫了一張規劃圖,在師幼互動中,幼兒討“合理規劃”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對“一座房子裏要有許多房間.“幼兒園裏道路要新通"等建構規劃技術有了直觀的認識。

3、分工做到了,但完成自己的任務之後如何去幫助同組的朋友,充實本組的建構內容、實現合作,還需進一步培養。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回憶,讓幼兒瞭解一些鳥的主要特徵。

2.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激發幼兒愛鳥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鳥標本 多媒體錄象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象,激起興趣

1. (放鳥叫錄音)這是什麼聲音呢?

那麼你們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誰呀?(觀看錄象)

提問:你們看到了什麼?

2.你們喜歡小鳥嗎?爲什麼?

二.觀察比較,交流分享

剛纔看了錄象裏有很多小鳥,我們都喜歡小鳥,現在你們看看來了誰呀?

小鳥說:小朋友好!

1. 這些小鳥長得一樣嗎?哪些地方是一樣的?

總結:小鳥都有頭、翅膀、兩隻腳。

2. 小鳥哪些地方長得不一樣呢?現在請你們選兩隻最喜歡的長得不一樣的小鳥,用亮亮的眼睛看一看它們哪裏長得不一樣?

3. 觀察交流

總結:剛纔我們發現了不同小鳥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長得大小不一樣;羽毛顏色不一樣;尾翼不一樣。還有小鳥的叫聲不一樣,有的聲音粗粗的;有的聲音細細的,有的叫聲比唱歌還好聽呢!它們築巢的地方也不一樣,有的在大樹上,有的在蘆葦中還有的巢築在水面上呢。世界上鳥的種類可多呢,有許多許多,有9千多種,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

三.經驗交流,激發情感

1. 剛纔我們看到的上小鳥的標本,以前你看到過小鳥嗎?哪些地方有小鳥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2. 我們很愛小鳥,小鳥也喜歡我們,那我們怎樣讓小鳥更喜歡我們呢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5

活動一:神奇的海底世界

看光盤錄象,欣賞大海中小魚的遊動。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要去海底世界遨遊,讓我們一起出發吧!

師:播放錄象,帶領幼兒觀看。

師:你們看到了什麼?

師:它們在水裏做什麼呢?

師:對了他們在蘭色的海洋裏暢遊。誰能用身體模仿一下呢?幼兒逐一模仿。

師:你們可真棒,讓我們一起模仿小魚,隨着音樂暢遊吧,幼兒隨意用身體模仿。

師:我們小朋友表現的可真棒,下面我們就用我們的小手來創造美麗的海底世界吧,你可以用手跟我折小魚,也可以動手自己去畫海底世界,看看誰畫的更棒,做的更好,好嗎?

師帶領幼兒折小魚、畫海底世界。摺好的幼兒把小魚放到蘭色的扳子上,畫好的也放到展板上。

活動二:大魚小魚生病了

師:出示大圖片,幼兒觀察看到了什麼。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看這個海洋裏的大魚和小魚怎麼樣了?

師:對了他們生病了,生病了他們會怎麼樣遊呢,用身體模仿。

師:你們想想他們爲什麼會生病呢?

師: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怎麼回事吧,幼兒與老師一起看錶演故事。

師:大魚和小魚要控告誰呢?

師:他們爲什麼要控告呢?

師: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師:請小朋友分組,一起來表演一下吧,你們自己分配角色,然後看看你們的結果告訴我,好嗎?

師:幼兒分組表演,師巡迴指導。

師:哪個組能告訴我你們組的宣判的結果,爲什麼?

活動三:小魚的信

師:出事一隻灰色的小魚,親愛的小朋友們,告訴你們吧,我生病了,那是因爲你們人類不保護環境,我們的家海灘變的很髒,都衝到了海里,所以我們才生病了,請你們趕緊救救我吧?

師:讓幼兒動腦想想我們應該怎樣去救小魚。

師:孩子們現在我們就馬上出發去幫助小魚。

師:帶領幼兒去海邊,讓幼兒自由的觀察。

師:你發現了什麼,我們的海灘怎麼樣了,海水怎麼樣了?

師:對了我們的海灘變髒了,那我們怎麼辦呢?

師:對我們一起動手讓我們的海灘變的更乾淨好嗎?

師:與幼兒一起動手清潔我們的海灘。

師:小魚很高興,它開心極了,它告訴我說我們小朋友可真棒。

集體分享:幼兒之間互相說說怎樣才能保護我們的海灘。

活動四:環保小衛隊

師:上節活動我們清潔了海灘可是大魚和小魚們他們害怕以後還會有人類去污染海灘,它們要搬家了,如果大海里沒有了魚兒,會是什麼樣子呢?

師:組織幼兒一一說說。

師:我們要怎麼做纔不會讓大魚和小魚搬家呢?

師:讓幼兒隨意討論。

師:總結幼兒的想法,對了,那我們就按照你們的想法,組建環保小衛隊,一起保護環境,分組去完成你們的任務吧,幼兒分成簽名組、設計圖標、設計口號、進行採訪、節目宣傳、做資源等。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小百科: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爲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億~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6

◆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們國家的植樹節。

(2)具有保護樹木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3)瞭解保護樹木的途徑和方法。

(4)讓學生了解節日的習俗。

(5)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佈置環境的活動。

◆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瞭解植樹節的相關活動;學會了用水壺給植物澆水。

材料準備:水、大水桶、班級卡片、水壺。

◆ 活動重難點:

重點:體驗植樹節的快樂。

難點:能更好地與夥伴合作,相互幫助。

◆ 活動過程:

1. 介紹植樹節的來歷

師:小朋友們,今天是3月12號,也就是植樹節。你們知道爲什麼會有植樹節嗎?(爲了鼓勵人們植樹造林,保護環境設立的)

2. 帶領幼兒朗誦有關植樹節的兒歌

小朋友,快快來,大家一起來植樹。

小樹苗,要長大,需要我們去愛護。

你愛樹,他爰樹,小樹長成通天樹。

3. 認領樹木

帶領幼兒到幼兒園的院子裏,將代表本班級的卡片系在樹枝上,要求本班幼兒定期爲這棵小樹鬆土和澆水,讓幼兒能夠親身體驗愛護樹木的快樂。

4. 指導幼兒給小樹澆水

對幼兒的要求:水壺裏的水要少裝一點,因爲小樹喝多了水,也要生病的;取水時不能擁擠,要按照先後順序;小朋友之間要相互幫助;提水的路線和返回的路線要記清,以免撞到其他小朋友。

◆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假期和父母一起去郊外認領小樹,這不僅能加深親子之間的感情,更能將保護環境發張成一件長久的樂事,讓幼兒體驗到其中的快樂。

拓展:

爲了積極面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威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xx年11月8日在內羅畢發起“爲地球植樹:10億棵樹運動”。這一運動計劃20xx年在全球種植最少10億棵樹。隨着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並積極投身植樹造林活動,人類生存的環境將會得到不斷的改善。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7

遊戲目標:

1、引導幼兒對主題建構內容進行思。

2、學習使用新的遊戲材料。

3、養成良好的遊戲常規。

遊戲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1)利用散步時間引導幼兒對幼兒園的環境設施有進一步的瞭解。

(2)幼兒利用區域活動時間繪製一張“我喜歡的幼兒園”規劃設計圖。

2、物質準備:

(1)較中班更爲豐富的各式插塑及中、大型積木等。易拉罐、紙盒等廢舊物品若干。

(2)教師根據幼兒設計內容繪製的建構圖卡,活動中採用分配到手的方法讓幼兒明確自己的任務。

遊戲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提問:你喜歡我們的幼兒園嗎?幼兒園裏有哪些建築和設施?結合幼兒設計的規劃圖,通過談話引導幼兒對幼兒園有更深入、全面的瞭解,並暢談自己心目中期待的幼兒園還有哪些設施。

二、積極探索,規劃佈局。

1、針對幼兒設計的規劃圖,從道路的暢通、場地大小的分配請幼兒談談規劃佈局的合理性,引導幼兒在遊戲中注意合理規劃。

2、探討如何分工合作,加深各小組的協商意識。出示分別畫有幼兒園各部分內容的圖卡,請小隊長在大家商量分工的時候一一分配到手,明確幼兒任務意識。

三、認識材料,舉一反三。

1、指導幼兒如何有效使用幾種新材料和輔助材料。

2、計時能否圍繞主題合理建構進行評價。

觀察反思:

1、教師將卡片分到小組長手裏。再商量各組幼兒自由選擇自己想要建構的內容領取卡衝、這種責任到位的方式對幼兒任務意識的培養起到了良好效果。

2、針對幼兒的規劃圖,老師也邊畫邊講解地畫了一張規劃圖,在師幼互動中,幼兒討“合理規劃”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對“一座房子裏要有許多房間.“幼兒園裏道路要新通"等建構規劃技術有了直觀的認識。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8

[活動目標]

1、通過共享圖書資源,體驗讀書的樂趣。

2、通過幼兒與同伴的相互借閱,瞭解和遵守圖書借閱的規則。

3、引導幼兒用正確的姿勢、方法進行閱讀,增強幼兒的閱讀理解、語言表達、交往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發放調查表,調查幼兒家庭中圖書的數量、種類及幼兒和家長看書的時間、習慣。

2、請幼兒講解自己圖書的主要內容。

3、召開家長會,讓家長了解活動的意圖。與幼兒共同整理書。

4、收集圖書。教師和幼兒進行編號,做好登記。

5、製作圖書借閱卡和圖書區安靜的標誌。

6、讓幼兒觀察瞭解圖書借閱時應注意的問題。

[活動實況]

有些孩子不斷的帶書到幼兒園來和小夥伴換着看。我心裏一動:何不讓孩子們把書都帶來,辦一個書城,讓大家資源共享呢?我這個想法一說出來,孩子們紛紛響應,家長也大力支持。

很快,孩子們就大包小包的帶來了許多書。孩子們還根據自己對圖書的理解,自己設計了風格各樣的借閱卡。接着,我們又請兩位“爸爸老師”分別講述了自己小時侯怎樣渴望讀書、愛書和自己是怎樣成才的故事。他們的講述,使孩子們產生了共鳴。他們不斷的向“爸爸老師”發問:“你們小時侯也有《十萬個爲什麼》嗎?”“你小時侯的書是什麼樣子的?”“你小時侯也讓媽媽給你講故事嗎?”……“爸爸老師”也頻頻發問:“小朋友,你們都喜歡什麼樣的書呢?”“該怎樣保護我們的朋友書寶寶呢?”……“爸爸老師”的講述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孩子們聽得認真極了。

我們的“小書城”活動開始了!借閱場面熱鬧非凡。鼕鼕第一個來到蓓蓓面前,拿起那本他早就看好的《恐龍》和蓓蓓說:“你給我這本書看看好嗎?我可以把這本《藍貓三千問》先給你看!”;曦曦更是有趣,她拿着自己的幾本書不斷向周圍的夥伴介紹“我這本書可好了,還能學畫畫呢!你拿去看吧。”直到她手裏的書都被借光了,她才心滿意足的走向別人的書攤。爸爸媽媽們也都沒閒着,有的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書;有的在和孩子一起借書;還有的在和孩子一起看書。劉浩希的爺爺拿出了老花鏡,給小孫子講起了《后羿射日》的故事;李藝蓓媽媽拿出《幼兒教育》和孩子玩起了迷宮的遊戲;王溥爸爸和孩子一起講起《龜兔賽跑》的故事。這個下午,每個人都沉浸在讀書的快樂之中。

沒過幾天,家長們就紛紛反映,孩子越來越喜歡讀書了。有的一回家就抱着借的那幾本書看;他們也懂得愛惜圖書了,把自己的書櫥整理的井井有條。如今,家長也開始抽出更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看書了。

通過開展“我們的小書城”的活動,圖書區——成了我們班孩子喜愛的熱點場所,書也成爲他們晨間活動時的主要話題。書像一條紐帶,把孩子、家長和教師緊緊的聯繫在一起。讓每一個人都從中找到了真正的快樂!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9

主題設想:

在十一月份“我要去秋遊”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對超市購物活動特別喜愛。在超市購物活動結束後提出了“錢幣上的面額怎麼看”,“超市中商品價格標籤怎麼看”。“電腦小票上的數字是怎麼回事”等問題;並希望在老師的幫助下獲得答案。這時、孩子們向我們提出,在我們班辦一個自己的小超市。我們爲了讓孩子們充分發揮自主性,決定這個超市的籌備、建設過程將完全在孩子自己的意願下進行。並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們逐漸發現象“商品分類、制定區域標誌、定商品價格、使用錢幣”等等問題後,我們再在活動中一步一步的把關於數學的知識滲透給孩子們。

第一階段——《超市裏的商品真多》

老師的設想:在這個階段我們將引導孩子回憶永輝超市中的商品有哪幾類,每一類中有哪些商品;並讓孩子帶着記錄表到永輝超市裏選擇一類自己喜歡的商品進行記錄。再和同伴共同交流、分享記錄結果,在評選中發現自己記錄的錯誤和不足;同時通過自主分工也明確了自己究竟該爲超市準備哪些“商品”。

活動準備:

水彩筆,圖畫紙。

活動指導

1。讓家長利用晚飯後的`時間以旁觀者,協助者的身份,帶孩子前往永輝超市,讓他們對自己喜歡的一類商品進行詳細的記錄。在他們出現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時,給予適當的引導、幫助。

2。引導孩子們自己制定出幾個標準,評選出最好的記錄表,再以這幾張表爲標準來準備商品。

3。儘量幫助幼兒準備超市所需的實物或材料,以保證活動能夠順利地開展下去。

活動反饋:

孩子們的記錄基本正確,每組孩子根據三個標準選出了一張他們認爲最好的記錄表,並能按照記錄表來準備東西。下次活動可讓孩子學習安排場地,材料擺放商品。

第二階段——《佈置我們的超市》

老師的設想:在這個階段、老師將引導孩子通過討論、嘗試,合理地按商品的用途、名稱等特徵進行層層分類,並選擇適當的材料裝放商品;最後爲每一類商品設計製作標誌牌,掛在相應的一類商品處,初步創建起孩子們自己的超市。

活動準備:

各類商品若干,盤子、籃子、架子、櫃子、盒子、衣架、繩子等若干。

活動指導:

1、展示

幼兒爲超市準備的商品。

2、引導幼兒劃分超市各“商品區域”。

3、交代佈置,整理的要求;

如:超市裏的服裝是怎樣擺放的?應該選擇什麼?

怎樣擺放能讓顧客既整齊,又容易找到。

4、幼兒分組自由選擇貨架、籃子、盤子等佈置超市。教師觀察幼兒思考、擺放情況,適時介入,引導幼兒及時調整。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10

活動目標:

1.積極主動地參與選組活動,能發現選組中出現的問題,並想辦法調整。

2.體驗升入中班的自豪感。

3.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重點難點:

能發現選組中出現的問題,並想辦法調整。

活動準備:

幼兒在小班時已有分組及按小組活動的一些經驗,《幼兒畫冊》第3冊第1頁,收集一些孩子喜歡的圖片供孩子選擇。

活動過程:

一、我和那些小朋友在一組?

1.提問:小班的同伴是不是都來了?我們班又來了哪些新朋友?他們叫什麼名字

2.引導幼兒思考:升入中班了,想和哪些小朋友在一組?

3.幼兒自由結伴選組。

二、我們的分組合適嗎?

1.根據幼兒選組的情況,就出現的問題引發討論:如果小組太多了怎麼辦?有的組小朋友太多,有的組小朋友太少怎麼辦?有的組全是男孩(女孩)怎麼辦?

2.就分組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及所帶來的不便進行討論,如:如果人太多,洗手、小便時廁所裏就會很擁擠等,共同定出分組的一些具體要求,如:分成幾個小組,每組有幾個人,每組都有男孩和女孩。將要求以小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

三、調整分組。

幼兒根據自己討論、制定出的分組基本要求調整小組隊員。

(一)我們是××組。

1.幼兒按新分的小組討論,給自己的小組起一個名字。

2.每組派代表向大家介紹自己所在小組的名稱及成員。

(二)製作小組標記。

讓幼兒畫出小組的標記,貼在每組的桌面上。

教後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爭着給自己的小組取名字,大家相互討論,最後共同協商一致,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交流分享。而且對自己小組取得名字後大家都有沾沾自喜的滿足感,還把自己的標記畫下來,願意介紹所在組的成員,和標記特色。我覺得以後可以多開展這樣的交流討論活動,讓孩子們暢所欲言。

小百科:小組爲工作﹑學習等的方便而組成或劃分的小集體﹑小班子。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11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感受優美和髒亂環境的不同,瞭解環境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並設計環保標誌。

2、能用連貫的語言表述自己的見解,願意與同伴和老師進行積極交流。

3、教育幼兒從我做起,注意保護環境,增強幼兒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對周圍環境情況有大致瞭解,有設計標誌的經驗。

2、大圖片兩幅,小圖片若干。

3、勾線筆、紅蠟筆、白紙每人一份。

4、展示板兩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由小貓的家園引出課題。

1、師:前段時間小貓請我去它家做客,它怕我不認識,還寄來一張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貓的家是怎樣的?(出示美麗家園圖)。引導幼兒講述。

2、師:啊!原來它的家這麼漂亮啊!可惜前段時間因爲我太忙了,沒去成,那今天我們一起去它家做客,好嗎?

3、帶領幼兒去小貓家做客。(出示被污染的家園圖)引導幼兒講述所看到的景象。

二、利用我們周圍的環境圖片,組織幼兒進行討論、分類,感受優美與髒亂環境的不同。

1、師:環境污染給小貓帶來了很大痛苦,在我們生活中,也出現了許多這樣的情況,今天老師也準備了許多圖片,請你

們看一看說一說圖片上有什麼?爲什麼會這樣?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相互討論並請幼兒講述。

老師巡迴指導,鼓勵能力強的幼兒能主動、積極地與同伴交流圖片

內容及自己的見解,能力弱的幼兒也能積極參與,在老師的提示、引導下發表自己的想法。

3、請個別幼兒到集體中講述,與大家一起分享。

重點要求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清楚地講述圖片上的內容,並能與大家一起分享、瞭解環境的危害和原因。

4、請幼兒將優美和髒亂的環境圖片進行分類。

5、師:你們喜歡怎樣的環境呢?爲什麼?鼓勵幼兒大膽發表想法。

三、鼓勵幼兒從自己的行爲做起,提出改善環境和保護環境的方法,並設計環保標誌。

1、組織幼兒討論:

(1)怎樣才能使我們的環境變漂亮呢?我們該怎麼樣做呢?

(2)怎樣使更多人知道要保護環境呢?

2、老師小結。

3、幼兒設計標誌、相互交流。老師巡迴觀察,傾聽、指導。

4、結束:將幼兒設計的標誌,佈置到我們的幼兒園中。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12

設計思路:

新年快要到了,孩子們沉浸在迎新年的歡樂氣氛中,我們小班的孩子也是如此,他們放了焰火,認識品嚐了過年時缺少不了的糖果,不免對過了年要長大一歲有了他們自己的疑問和想法,搞不清什麼叫“長大”?人爲什麼要長大,爲此非常有必要和孩子們來共同探討有關“人長大”的事情。

幼兒在關注周圍生活環境的同時,也非常渴望探究自己的生長過程。。對幼兒來說,自己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是怎麼慢慢長大的是他們心中最想了解的一個迷。教師通過“認照片”、“看錄象”、“試小時候的服裝”等感性操作活動,來幫助幼兒從多方面的比較中瞭解和感受自己在身體、能力上的成長,體驗長大的快樂。

又希望通過新年的主題,讓幼兒體驗到“過年了,大家長大一歲了“,從情感上感到自豪與自信,進而喚起他們懂得既然長大一歲了就要更加懂事、更加能幹的道理。

內容:

活動:我長大

要求:

1 幼兒通過認照片、看錄象、試衣服等活動,感受到自己的長大。

2 願意較大聲、大膽地在集體面前發表自己的想法。

3 初步運用比較的方法,瞭解自己的長大,增強觀察能力。

準備:

1 幼兒小時侯的照片、錄象。

2 各類嬰兒衣物等。

活動重點:

幼兒通過操作比較感受到自己的長大。

活動難點:

激發幼兒爲自己的長大感到自信和自豪的情感。

活動設計:

(一)情境感知:

1 教師創設情景:在桌上分散放一些孩子小侯的照片。

請你找找哪張是你自己的?去認認還有照片上的朋友會是班中的誰呢?

2出示個別幼兒的照片讓大家認一認:這是誰呢?,怎麼和現在長的不一樣呢

3小結:我們長大了,所以和現在不一樣。

(二)操作比較:

1過渡:小朋友都帶來了小時侯穿的衣服,去試一試現在還穿得下嗎? (幼兒試穿小時侯的衣物,感覺身體上的長大。)

3 幼兒根據自己的操作講述自己的發現。(個別幼兒試穿、講述。)

4 小結:我們的頭、身體、手、腳等各個地方都長大了,說明我們真的長大了。

(三)觀察發現:

1 幼兒看錄象一:小時侯的寶寶。

提問:寶寶在幹什麼?爲什麼要媽媽幫忙?

2 幼兒看錄象二:上幼兒園的寶寶。

比較:這兩個寶寶有什麼不一樣呢?

3 小結:第一個寶寶什麼事情都要媽媽做。第二個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 引導討論:

(1) 你們和兩個寶寶相比有什麼兩樣?你學會了什麼新的本領。

(2) 你們跟爸爸、媽媽、老師比呢?

5 小結:小時侯都要爸爸媽媽幫忙,孩子長大會自己做各種事情,希望你們長大後學會更多的本領,比老師的本領更大。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1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鳥和人類的關係,萌發愛護鳥類朋友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知道保護小鳥的各種辦法,在參與活動中激發幼兒愛鳥的情感。

3.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4.遵守社會行爲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1.發動幼兒和家長蒐集關於鳥的資料和圖片,瞭解關於鳥的知識。

2.鳥叫的錄音,籠養小鳥。啄木鳥、信鴿、貓頭鷹等幾種鳥的標本。

3.課件:羣鳥飛舞、唱歌,啄木鳥、信鴿、貓頭鷹幾種鳥活動習性和本領的動畫。

活動過程:

1.聽聲音,激趣導入。

"今天,有許多客人要來和我們做朋友,聽一聽它的聲音,猜猜它是誰?"播放小鳥叫聲的錄音。幼兒猜出後,請幼兒說一說都見過那些鳥。

2.把客人請出來

教師出示幾種鳥的標本,做鳥飛動作把鳥標本分別放到各組中間,引導幼兒進行觀察,瞭解鳥的外形特徵。

3.利用課件,瞭解幾種鳥的習性和本領。

當孩子們談論到某種鳥時,在幼兒講述自己瞭解到的知識後,利用課件,向幼兒展示鳥的習性和本領。必要時,反覆播放幾次。

4.分組討論,怎樣保護鳥類。

教師到各組聽取幼兒的討論結果,對幼兒想出的保護鳥的辦法給予肯定並進行必要的指導。

5.體驗快樂,結束活動。

出示裝有小鳥的籠子,請幼兒說說小鳥的感受,猜猜小鳥在想什麼,我們應該怎樣做。幼兒討論後,教師和幼兒一起到窗邊放飛小鳥,體驗保護小鳥的快樂。

播放羣鳥飛舞、唱歌的動畫和鳥叫的音樂,教師和幼兒隨音樂在活動室內,自由地飛翔。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後,勸說自己的家人和親屬,不要捕鳥和吃鳥,人人爭**鳥的好公民。

活動資料:

愛護鳥類梳理圖不能做:

1.槍殺鳥類

2.捕捉鳥類

3.買野生鳥類

4.砍伐樹木

要這樣做:

1.要放生鳥類

2.用眼睛觀察自由自在飛翔的鳥類

3.要爲受傷的鳥類包紮

4.多種樹

5.爲鳥類建窩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14

活動要求:

1、認識身體的某些部位―――頭、手、腳、屁股、膝蓋。

2、教育幼兒在平時注意保護自己,不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

3、教育幼兒遊戲時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

2、頭、手、腳、屁股、膝蓋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下雪”舞蹈

(舞蹈時,獎勵紅、黃、綠的小花給幼兒,給予鼓勵)

提問: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會動?

過度:

1、小朋友說得真好,舞蹈時,我們身體的好些部位都在動。

2、看,老師爲小朋友準備的圖片,是小朋友的哪些部位呢?

二、 出示圖片

1、 每出示一張與小朋友的相應部位碰一碰

2、 圖片出示完後再逐個認一認

3、 教育幼兒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

三、 遊戲

1、 每人拿一個圖片,讓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與它親一親

2、 看一看自己獎勵到的花的顏色(紅、黃、綠),然後按顏色排隊

3、 將身體部位的圖片放成三排,幼兒逐個地去跟自己相應的部位去親一親

四、

今天我們玩得高興嗎?我們認識了身體的哪些部位?(可以大家一起說)那我們再來活動活動我們的身體,好嗎?

五、聽“碰一碰”的音樂,找個朋友碰一碰。

我們的幼兒園教案15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講究衛生,懂得環境的美、要靠我們自己去創造和保護,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和做環保小衛士的願望。

2、啓發幼兒做一些環保方面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幼兒自覺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3、點數數量是10的物品,學會10的數數。

教學方法:

歌曲引導,故事引導,通過玩具,繪畫等書面,直觀的手法讓幼兒能很好的處理自身的個人衛生,以及自己所處的環境衛生。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塑料袋、錄音機、音樂磁帶、故事磁帶《亂扔垃圾的小熊》、玩具(雪花片每人10個)、油畫棒、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集體聽音樂進行表演《邋遢大王》。

2、師:剛剛歌曲中唱到了什麼?那你們是怎樣做的呢?

剛纔小朋友們說的太好了,老師希望你們做的跟說的一樣,那麼你們就都是講衛生的好孩子了。哎,小朋友,我們自己每天都乾乾淨淨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還要學會哪些呢?好,讓我們先來一起聽故事吧!

二、基本部分:

1、聽故事錄音《亂扔垃圾的小熊》

教師提問:小熊做的對嗎?爲什麼?小草、小樹、小花爲什麼不願意?

引導幼兒展開討論。

2、出示教學掛圖(一):

讓孩子們觀察圖中的小朋友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爲什麼?

教師小結:

3、出示教學掛圖(二),讓幼兒仔細觀察,點數。

4、操作練習:

給幼兒雪花片玩具,讓孩子們每個人點數出10個玩具,來鞏固對10的數數。

5、遊戲:"送垃圾回家"。

讓幼兒把教室內的垃圾放到垃圾箱內,看誰撿的垃圾多。

三、活動結束:

讓幼兒手拿垃圾袋到戶外去撿垃圾,並將垃圾分類處理。

四、活動效果:

通過觀看動畫,瞭解故事的方式讓幼兒知道要注意個人衛生和保護自己周邊的環境。幼兒在整個過程之中都很開心,也很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去。

知道要保持自身的個人衛生,要保持自己所在的環境中的衛生,能夠在所處的環境之中看到垃圾能自覺的撿起來,並分來扔進垃圾桶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