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美術教案範文7篇

實用的幼兒園美術教案範文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幼兒園美術教案範文7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月餅是中秋節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小朋友也熟知,但對於製作過程比較生疏。爲了增加幼兒對月餅的瞭解程度,我設計了這堂課,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做月餅,掌握一些食品製作技能,從而發揮了想象力,體驗動手操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的傳統習俗,體驗中秋節歡樂的氣氛。

2、瞭解月餅的製作過程,學習壓、團、切、劃等操作技能。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橡皮泥,幾個不同形狀、花紋的月餅。

2、塑料刀、尺子、花生、米、花瓣、樹葉等。

活動過程

一、用謎語引出中秋節這一主題

教師猜謎語:“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月餅)讓幼兒知道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引起幼兒關於月餅的興趣。

1、每年的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什麼節日?(中秋節)爲什麼這個節日要吃月餅呢?(月餅圓圓的,象徵着家家團圓的意思。)

2、中秋節快到了,今天,我們就來上一次美術手工課,學做好吃的月餅。

二、出示月餅範例,引導幼兒觀察月餅的形狀花紋等

教師出示已經做好的幾個“月餅”,幼兒先觀察製作月餅的材料,說說自己知道的一些做法,調動幼兒製作月餅的積極性。

師:大家看老師製作的這幾個“月餅”,仔細觀察一下它們的的顏色、形狀、用料等等。

這個月餅是用橡皮泥做的,圓圓的,上面有五顏六色的花紋;另外一個月餅是正方形的,周圍用米、豆、花瓣、樹葉等製作的花紋。

下面我們也學着做一做,看誰能製作出漂亮的月餅。

三、組織幼兒製作月餅

教師給幼兒發放橡皮泥及其廢舊報紙,帶領幼兒學習壓、團、切、劃等操作技能。

製作過程指導

(1)先將報紙鋪到桌子上,再將橡皮泥泥放在手中,用手心揉揉成一個球形,將球形泥放在報紙上,用手心使勁壓一壓,壓成一個扁扁的圓形。再用塑料刀在周圍邊緣劃出一條條小花邊。

(2)利用米、豆、花瓣等物品,發揮想象、創新的能力,嘗試製作多種花紋、形狀各異、美麗好看的月餅。

四、月餅展評

將幼兒製作的月餅進行展示,互相評價,製作好的進行表揚,評選出誰做的月餅最漂亮。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願意爲媽媽製作心願卡,祝願媽媽節日愉快。

2、能大膽的繪製簡單的心願卡。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範例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卡片,引起幼兒興趣。

1、老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卡片,小朋友看看卡片上畫了什麼東西。

2、教師:老師爲什麼畫了那麼多的東西?這張卡片是我送給媽媽的禮物,這些都是媽媽喜歡的東西。你們願意做一張心願卡給你的媽媽嗎?

二、請幼兒講述媽媽的喜好。

1、幼兒聚手發言講媽媽的愛好,老師在黑板上畫下來。

2、同伴之間相互討論,互相說出自己媽媽的愛好。

三、動手製作賀卡

1、幼兒構思卡片的形狀,想一下自己想畫的圖形。

2、構圖好後請幼兒作畫並塗上顏色,老師巡迴指導。

四、比一比誰的賀卡最漂亮。

請幼兒把做好的賀卡放在桌子上,全班幼兒一起欣賞。

五、讓幼兒回去送給媽媽,並送上一句祝福語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根據小班幼兒認知的特點,這階段的幼兒認知活動基本上是在行動過程中進行的,由於有意注意水平低下,幼兒觀察的目的性較差、缺乏順序性和細緻性,不會有意識地識記某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鮮明、具體生動、喜聞樂見能引起強列情緒的事物才易記住,所以,我想到了棒棒糖。我深信幼兒只要聽到“棒棒糖”這三個字,幾乎都會把眼睛瞪得大大的。這份模擬棒棒糖的操作材料,不僅在認識顏色、發展小手精細到作、鍛鍊肢體協調能力方面都對幼兒有幫助,而且深得小班幼兒的喜愛!

活動目標:

1、能兩手較協調地揉搓橡皮泥。

2、學會在球體上安裝小棒。

3、欣賞自己與同伴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材料:棒棒糖、橡皮泥、吸管。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起幼兒學習興趣 “看,老師的口袋鼓鼓的,裏面會是什麼呢?”小朋友猜一猜。 “聽,還有聲音呢?到底是什麼呢?”揭祕:糖。“是什麼糖”(棒棒糖)。

二、觀察棒棒糖的外形,瞭解棒棒糖的基本特點 “老師手裏的棒棒糖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描述:上面一顆糖果是圓圓的,下面的棒棒是長長的,老師還給它編了一個順口溜:方的糖,圓的糖,安根小尾巴變成棒棒糖,這種是小朋友經常吃的,噢,那老師要問小朋友有沒有吃過其它樣式的棒棒糖呢?

三、製作棒棒糖

.1、小朋友都吃過這種棒棒糖,那小朋友有沒有做過呢?今天老師也想動手做一個,小朋友先看看老師是怎麼做的,然後你們自己動手做一個屬於自己的棒棒糖,好嗎? 先選擇自己喜歡顏色的橡皮泥放在手裏,兩手對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輕輕的搓成一個圓形小球,咦!老師把它按一個漂亮的小尾巴,這樣是不是就變成了一個漂亮的棒棒糖,老師很開心。

現在請小朋友也動手做一做,在動手前老師要說一下游戲規則:

A、做手工時小嘴巴不能發出聲音,要安安靜靜的。

B、不能搶別人手裏的東西,要小心地搓,不能掉在地上了。

2、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3、咦!現在請小朋友把做好的棒棒糖舉起來,看看和老師的是不是一樣的,你們的糖沒有小尾巴,現在請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一根小尾巴,小朋友自己把小尾巴安在上面。

四、小小棒棒糖展覽會 老師請幾個小朋友的作品拿上來欣賞一下,小朋友看看他們做得不是很漂亮呀,哦,老師覺得小朋友的小手今天真能幹,做的棒棒糖呀都很棒。 教師:小朋友今天開心嗎? 幼兒:開心。 教師:小朋友有了開心的事情呀,要學會與別人分享。下面請我們拿起棒棒糖送給後面的聽課老師,讓他們一起分享一下我們的快樂心情吧。 請小朋友排好隊跟老師出去洗手。

五、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可以看出棒棒糖是孩子喜歡的並品嚐過的一種糖果,深受孩子的喜愛。酸酸甜甜的棒棒糖,是整個美術創作活動的基礎,孩子樂意去表現這種他們喜愛的棒棒糖。從目標上看完成的很好,每個目標幼兒表現的都很棒。就活動過程來說,整節課幼兒都能很好的配合老師完成每個環節的設計,教師在第三個環節時間:“幼兒有沒有做過棒棒糖?幼兒說有的時候,老師認爲孩子撒謊或者孩子吃過誤認爲自己做過。”這時老師反覆地強調幼兒沒有做過,把幼兒的思想往老師的思想上拉。其實這時應該順着孩子的思路隨機應變說:“今天老師也做一下,看看是不是和你的一樣,好嗎?”這樣會更好些,也能讓孩子明白到底什麼是做,什麼是吃,教師能通過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表揚和鼓勵那些在活動中參與積極的幼兒,讓幼兒獲得愉悅的心情。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讓他們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把感受到的春天特徵用各種形式表現出來,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動腦動 手能力和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培養幼兒活潑愉快的心境,讓春天永駐孩子的心田,幼兒園永遠是春天。

活動準備:

種植材料、繪畫和手工材料、採集的植物

活動過程:

1.開場白:春天向我們走來,它走進草地,小草變綠了;它走進花 叢,鮮花開放了;它走進農場,麥田發芽了;它走進樹林,小樹長出了嫩芽;春天像我們走來,帶來了春雨滴嗒滴嗒魚兒樂了,帶來了陽光溫暖了大地,帶來了春風 使柳樹舞動,感謝春天,春天真好!把春天請進我們的教室,幼兒園裏永遠是春天!

2. 彈奏主題歌:“幼兒園的春天”,請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3. 美化教室

繪畫組:佈置春天的畫欄

手工組:將採集的樹葉、樹枝、野花等,折折、剪剪、粘粘、貼貼,佈置春天的植物

種植組:種植 大蒜、蘿蔔、白菜等,美化自然角

標本製作組:將日常生活中收集的昆蟲製成標本

(重點:手工組,標本製作組)

4.評議:請各 組幼兒展示成果,並根據自己的創作進行講述(可以是作品的內容,也可以是製作過程中的一些小事)

5.播放主題歌,在主題歌聲中整個活動愉快的結 束。

課後評議:

分組活動一直是幼兒比較喜歡的活動形式,這樣他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小組,由於是自己選擇的,在活動過程 中幼兒的主動參與性也會比較強,活動結束後大部分幼兒做出了滿意的作品。

此次活動也有一些不足,由於在活動中分了四個組,教師就不可能全都照顧 到,所以在有的小組出現了幼兒沒事做的情況。

下次再組織此類活動時,應該減少分組,控制在2―3個。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棉籤、水粉顏料表現中秋的月亮。

2、積極創想,小組合作大膽添畫登月的不同方法。

3、體驗小組作畫的樂趣,激發登月的美好願望。

活動準備:

幼兒5人爲一組,分成四組; 2k黑色彩紙四張、棉籤、彩色水粉顏料每組一份。

事先佈置孩子在中秋節晚上和爸爸媽媽一起賞月。

中秋月亮的PPT課件一個,優美的音樂一段,電腦一臺。

活動過程:

一、回憶“中秋賞月”情節。

師:中秋節過完了,小朋友在中秋節和爸爸媽媽一起賞月了嗎?有沒有看到月亮?中秋的月亮是怎樣的?月亮上有些什麼?(幼兒回憶並自由想象講述)

幼1:我看到的月亮是圓圓的。

幼2:我看到的月亮是亮亮的,掛在天空像個大圓盤。

幼3:我看到的月亮旁邊有一塊小小的雲。

幼3:我看到月亮裏有一棵樹,媽媽告訴我那是一棵桂花樹。

幼4、我看到月亮裏有一個人的影子……。

幼5:我知道,那是嫦娥仙子,我爸爸跟我說的,她是住在月亮裏的仙女。

幼6:月亮裏還有玉兔呢。

幼7:月亮裏還有山。

……

師:哇,你們看到月亮裏有這麼多東西哪,月亮真神奇。

(點評:“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主要。幼兒美術作品的素材離不開生活的體驗與積累。通過前期與家長一起賞月,聽家長講有關月亮的故事,可以看出孩子們對月亮是怎樣的,月亮裏有什麼,已有一定的經驗的積累。老師設計“回憶賞月情節”這一環節,意在幫助孩子已有經驗,同時也是激發孩子的想象,從而爲下面的繪畫活動做好準備。)

二、欣賞中秋月亮課件,豐富幼兒創想經驗。

師:今天周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中秋月亮的照片,我們一看。

播放PPT,師生一起欣賞中秋月亮課件。(重點觀察課件中所涉及形象的'主要特徵,以及畫面色彩的搭配等)

師:月亮美不美?(美)

師:那你們願不願意把自己看到的月亮畫出來呢?(願意)

(點評:優美的課件一方面是爲了進一步豐富孩子的知識,另一方面也是給孩子創作借鑑,中班孩子的知識經驗還很有限,對一些複雜形象的把握還有一定的困難,比如:畫嫦娥。通過課件欣賞,幫助孩子掌握形象的主要特徵,色彩的搭配等,以便於孩子在作畫時能更好地想象和表現。)

三、觀察、嘗試新的作畫工具與材料。

出示棉籤和水粉,師:“看看今天我們的作畫工具和以前用的有什麼不同?你想來試試嗎?”

請個別幼兒嘗試用棉籤蘸色作畫。

“你覺得我們在使用新的作畫工具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幼兒自由討論)

老師並講解、示範新材料的使用方法與注意點。(幼兒觀察,再次激起作畫的慾望。)

(點評:以往作畫時孩子們一般以油畫棒、水彩筆爲主,新材料的出現肯定會給孩子帶來新奇感,同時也會帶來使用上的困惑。活動中老師改變了傳統介紹的方法,而是始終以孩子爲主體,通過讓孩子自己比較、自己嘗試,自己討論,自己觀看,很輕鬆地掌握了新材料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四、明確作畫內容與要求。

1、出示四張2k黑色彩紙,提出小組作畫的要求。

2、以小組爲單位,引導幼兒商量準備畫什麼樣的月亮,怎樣分工。

3、老師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所見與想象畫出與其他組不一樣的月亮,比如,可以畫圓圓的月亮,也可以畫被雲層遮住的月亮,可以在月亮裏畫上常娥,玉兔,也可以畫美麗的桂花樹……儘量畫的與其他組不一樣,內容要滿,顏色要鮮豔美麗,並儘可能把月亮畫大。

(點評:本次活動的形式是小組作畫,爲了讓孩子之間能更好地合作,作畫的規則、要求,老師事先都要明確。以小組爲單位的商討活動,不僅體現了以幼兒爲主體,而且加上老師的一些引導性語言還可以避免最後的作品出現雷同。)

五、播放優美音樂,幼兒分組作畫中秋的月亮,教師指導並鼓勵幼兒大但表現中秋的月亮。

(點評:優美的音樂給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寬鬆的氛圍,寬鬆的活動氛圍則更能激起孩子創作與想象的靈感。)

六、引導幼兒進行想象添畫。

師:呀,小朋友畫的月亮真是太美了。月亮上這麼美,小朋友想不想到月亮上去玩一玩,看一看?你有什麼辦法可以登上月亮呢?(幼兒自由想象:架梯子爬上去,乘飛船上去,用積木一塊塊壘上去,長翅膀飛上去……等等)

師: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多,那你們敢不敢把你們想到的辦法都畫出來呢?

要求每個孩子把自己想出的辦法用棉籤蘸水粉畫出來,儘量畫得和別人不一樣,色彩要漂亮,作畫時儘量不要都擠在一個地方。

(點評:想象添畫,激起了孩子登月的美好願望,怎樣讓孩子把自己的登月願望大膽表現出來?一個“敢”字,激起孩子的創作積極性。又如何在孩子作畫過程中體現老師的指導呢?老師適時的語言激勵和技能指導顯得非常重要。)

七、作品賞析:展示各組作品,請幼兒互相欣賞,並請每組派一個代表進行作品講解:畫的是一個怎樣的月亮,準備用哪些方法登上月亮,主要用了哪些顏色?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畫出幾隻形狀。大小不同的燕魚,體現它們在畫面中的位置變化。

2.培養幼兒對變化構圖的意識。

3.體驗成功的喜悅,並會正確評價他人的作品。

二、活動準備:

1.觀察各種燕魚的形狀,顏色,動態等,並鼓勵他們自由想象,創造出新的形象。

2.教具:有關燕魚的錄像,磁吸燕魚。自制的燕魚錄像。

3.繪畫用具:畫紙。蠟筆,毛筆,藍顏料

三、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觀看有關燕魚的錄像,以引起興趣。

提問:剛纔看到的是什麼?它長的什麼樣?(引導幼兒說出燕魚的基本特徵)

2.基本部分:

(1)觀看自制的燕魚錄像。

(2)提問:故事中的燕魚是長的什麼樣子的?它出去玩的時候是整樣遊的?它捉迷藏的時候又是怎樣遊的?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師:剛纔,小朋友看了燕魚的一家在大海里快樂的遊這個故事,現在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畫下來,給其他的小朋友們看?在畫時,可讓燕魚遊向不同的方向,還可以給燕魚穿上美麗的衣服。最後,用顏料塗上大海的顏色。

四、評價活動:

1.陳列作品。

2.提問:你喜歡哪張畫/爲什麼?(當幼兒說到哪張畫時,教師就把哪張畫顯示到屏幕上)

3.組織幼兒收拾繪畫用具。

活動結束。(公開課)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螃蟹,突出螃蟹的主要特徵。

2、學習邊念兒歌邊繪畫的方式,表現螃蟹的不同姿態。

3、感受創造的快樂和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螃蟹圖片、畫紙、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螃蟹,引起興趣。

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猜猜會是誰呢?(出示大螃蟹)哇,原來是大螃蟹呀。你看,大螃蟹長得多神氣呀。它還想和我們做朋友呢!你們願意嗎?

二、通過觀察螃蟹,突出特徵。

1、那看看你們的朋友長什麼樣呢?(圓圓的身體、兩隻大螯、八隻腳)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知道螃蟹有一個橢圓的身體、八條腿、兩個大鉗子,還有兩隻小眼睛,嘴巴里還會吐泡泡呢!

2、看過螃蟹走路嗎?誰來學一學?原來螃蟹走路是橫着走的。我們一起來學一下螃蟹走路的樣子吧。

三、教師邊念兒歌邊示範畫螃蟹。

1、(出示圖片)看到大螃蟹這麼神氣,老師忍不住幫大螃蟹拍了許多好看的照片,請你們看。(幼兒進行觀察討論不同形態的螃蟹)你看,有的大螃蟹的兩隻大鉗子在旁邊,有的在上面……你們想給大螃蟹拍照嗎?我們一起來給大螃蟹拍照。

2、教師邊念兒歌邊示範畫螃蟹。(一座小城圓又圓,兩根小柱兩隻眼,兩根大柱冒火焰,八個小兵來救火。)

3、誰願意來學着老師的樣子來給大螃蟹拍照呢。(請個別幼兒嘗試作畫)你看,兩隻螃蟹多熱鬧呀。它們的嘴巴里還在吐泡泡。如果我們再加上一些水草、小魚、小石頭……這下子就更熱鬧了。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