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每逢星期四上午,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會參加“大手拉小手”的活動。

我們的孩子剛從小班升上中班,與此同時,孩子們也開始從以前的被哥哥、姐姐照顧,變成現在當哥哥、姐姐去照顧小班的弟弟、妹妹了。

在這過程中孩子逐步學習着從被愛到愛別人,並對此產生了當哥哥、姐姐的自豪感,體驗到關愛別人的情感。

爲此,我抓住這一契機開展了本次的美術活動——大手拉小手。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感受與朋友遊戲的快樂,體驗關愛別人的情感。

2、在畫正面人的基礎上,繪畫出手拉手的人物動態。

3、表現人物的高、矮對比關係。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已進行過“大手拉小手”的活動,並拍攝了相關的照片。

2、欣賞畫若干。

3、彩色油畫棒、畫紙。

活動過程:

一、觀看照片,回憶、交流自己與弟弟、妹妹手拉手去遊戲的情景。

“每逢星期四,我們幼兒園都會開展“大手拉小手”的活動,活動前我們中二班的哥哥、姐姐先要幹什麼呢?

老師把你們與弟弟、妹妹一起玩的情景拍了下來與大家分享,請看!”

提問:

1、你們拉着弟弟、妹妹的手去哪裏呢?玩了些什麼遊戲呢?

2、弟弟、妹妹玩得怎麼樣?他們玩得高興嗎?

3、當你看到弟弟、妹妹玩得這麼高興時,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二、出示欣賞畫,通過觀察、比較感知人物間的高矮對比關係和手拉手的基本特點。

師:“老師除了用拍照,還用了畫畫的方法,把你們與弟弟、妹妹一起遊戲的快樂情景記錄下來。”

1、引導幼兒比較人物的高矮的對比關係。

“請小朋友猜猜圖畫中的兩個小朋友,哪個是哥哥?哪個是弟弟?你又是從哪裏發現的?”

2、引導幼兒觀察手拉手的人物動態。

“當哥哥帶着弟弟去玩時,他們是怎樣做的?(哥哥伸出一隻手,弟弟伸出一隻手,大手拉小手,成爲了一對好朋友。)

三、師幼合作,進行重點、難點的示範。

1、請幼兒畫“我自己”。

“在以前小朋友已學會畫‘我自己’了,現在請小朋友出來畫《我自己》。”

2、老師進行局部的示範。(在畫中添畫“小人”的頭部位置及手拉手的動作。)

四、交代繪畫要求。

1、今天我們來畫一幅“大手拉小手”的圖畫,請小朋友把自己與弟弟、妹妹手拉手去遊戲的快樂情景表現出來

並且讓別人一看就知道哪個是你,哪個是弟弟或妹妹。

2、把自己與弟弟、妹妹一起遊戲的快樂心情表現在大家的臉蛋上,讓大夥也感受到你的快樂。

3、用線條筆畫好後,請小朋友想一想用什麼顏色表現你當時的快樂心情,然後爲畫面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

五、評畫。

請個別幼兒出來介紹自己的圖畫。

“圖畫裏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你們到了哪裏玩?心情感覺怎麼樣?”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螃蟹,突出螃蟹的主要特徵。

2、學習邊念兒歌邊繪畫的方式,表現螃蟹的不同姿態。

3、感受創造的快樂和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螃蟹圖片、畫紙、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螃蟹,引起興趣。

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猜猜會是誰呢?(出示大螃蟹)哇,原來是大螃蟹呀。你看,大螃蟹長得多神氣呀。它還想和我們做朋友呢!你們願意嗎?

二、通過觀察螃蟹,突出特徵。

1、那看看你們的朋友長什麼樣呢?(圓圓的身體、兩隻大螯、八隻腳)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知道螃蟹有一個橢圓的身體、八條腿、兩個大鉗子,還有兩隻小眼睛,嘴巴里還會吐泡泡呢!

2、看過螃蟹走路嗎?誰來學一學?原來螃蟹走路是橫着走的。我們一起來學一下螃蟹走路的樣子吧。

三、教師邊念兒歌邊示範畫螃蟹。

1、(出示圖片)看到大螃蟹這麼神氣,老師忍不住幫大螃蟹拍了許多好看的照片,請你們看。(幼兒進行觀察討論不同形態的螃蟹)你看,有的大螃蟹的兩隻大鉗子在旁邊,有的在上面……你們想給大螃蟹拍照嗎?我們一起來給大螃蟹拍照。

2、教師邊念兒歌邊示範畫螃蟹。(一座小城圓又圓,兩根小柱兩隻眼,兩根大柱冒火焰,八個小兵來救火。)

3、誰願意來學着老師的樣子來給大螃蟹拍照呢。(請個別幼兒嘗試作畫)你看,兩隻螃蟹多熱鬧呀。它們的嘴巴里還在吐泡泡。如果我們再加上一些水草、小魚、小石頭……這下子就更熱鬧了。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一、教學內容

(一)知識點:摺紙飛機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飛機的結構

難點:噴氣式飛機的折法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飛機的基本結構

2、學會摺疊噴氣式飛機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圖片(飛機的構造圖)讓學生了解飛機的結構

2、通過老師示範,讓學生學會如何折噴氣式飛機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

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摺疊“飛機”,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激發學生摺紙的興趣。同時,豐富學生的社會常識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四五年級學生一般處於9到12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強,自主探究能力提升,且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強,好動與積極的狀態是我們教學中採用自主探究教學法的依據,這樣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好地接受新知識。

四、學習資源的設計

(一)學習資源的準備

摺紙

(二)課件資源的設計

飛機是什麼樣的?飛機構造的介紹?學生自己折普通的紙飛機?噴氣式飛機的.折法圖示?學生交流討論、試飛

(三)學習資源功能

課件主要在於幫助介紹飛機的構造還有噴氣式飛機的折法,是教學內容更直觀的展示給學生,有助於學生更快的掌握相應的技能。

五、學習過程的設計

1、教師提問:同學們心中所想像的飛機是什麼樣子的?激發學生的想象

2、教師藉助圖片介紹飛機的構造,以互動式問答爲主

3、教師提問:同學們平常會不會摺紙飛機

4、請一位同學示範紙飛機的折法

5、教師示範噴氣式飛機的折法,學生模仿,老師指導

6、學生討論摺紙飛機中遇到的困難,互幫互助

7、學生試飛紙飛機

六、教學評價

評價標準爲飛機的美觀程度,以及摺疊過程中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

幼兒園中班:認識飛機

[活動目標]

1、對飛機的外形有初步認識,知道飛機的主要外形特徵。

2、通過認識飛機,知道飛機也是交通工具的一種,與其它交通工具的區別。

3、激發幼兒探索事)物的興趣,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各種交通工具圖片2課件飛機各種形態圖片實物

3飛機模型4摺紙飛機每個孩子一個5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知道自行車、汽車等交通工具(結合各種交通工具圖片)

1問小朋友怎麼來幼兒園的?

2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需要搭載的交通工具?古代到現代船、馬車、自行車等;

3飛機的外形特點,找與其它交通工具的不同。

二、隨着科技的發展飛機的用途和優勢

1飛機的種類:

出示飛機模型嗚……我來了,翅膀抖一抖,飛上藍天去,飛過黃河,飛過長江,轉進雲彩裏。小朋友坐過飛機嗎?長大了想不想開飛機?{想}那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先來認識一下飛機。

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飛機的速度是最快的。好吧!現在就請你們一起來認識飛機吧!師依次點擊:各種各樣的飛機飛機起飛的圖片(跑道、窗景、天空等)

2飛機的種類

飛機有民用機和軍用機兩種,載送旅客或裝貨物用的是民用機,戰爭用的是軍用機。

A、點擊大客機,依次出現幾架不同型號的客機。

B、點擊戰鬥機(同上)。

C、出示兩種飛機模型,讓幼兒觀看並說出主要不同點。

師:聰明的孩子愛動腦,好玩的遊戲等你來。

三、玩紙飛機

1給每位小朋友一架紙飛機(白紙製作),進行添畫,對機身進行裝飾。

2完成後戶外展示,玩小飛機遊戲

小朋友們想不想飛上天空呀!好!現在開起你的小飛機,起飛了!大家一起說兒歌:翅膀抖一抖,飛

上藍天去,飛過……。到院子裏做遊戲:《飛機起飛》結束。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創造性地運用方形盒子排列組合,感受創意或規律組合帶來的視覺美。

2.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客觀評價同伴的作品。

3.在變廢爲寶的活動中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幼兒製作工具:大、中、小廢舊紙盒、海綿膠、kt板、小籮筐

活動過程:

1.出示課件,啓發幼兒想象,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老師想聽聽你們的想法?可以放些什麼物品呢?

2.演示課件,初步感受格子牆特點。

師:格子牆的格子們,你們發現有多少呢?幼兒討論回答。師:有很多的格子。大大小小的排列很漂亮。大大小小的廢舊盒子組合在一起,並沒有佈置滿全部的畫面。

3.欣賞思考,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將抽象的圖形與現實生活中相應的事物聯繫起來。

(1)提問:你們從這面格子牆裏想到了什麼?

(2)演示課件,展示從格子牆中聯想到的事物。

4.隱性示範,幫助幼兒掌握佈置格子牆的要點,進一步展現延續想象格子牆的特點。

(1)出現小部分作品,啓發幼兒思考,這幅格子牆像什麼?格子是按規律大大小小排列。

(2)教師強調要點:從不同角度放盒子的位置,進行大小盒子組合

(3)你們從這幅畫裏看到了什麼?我看到了飛馬,我就給飛馬塗上

5.幼兒創作

(1)教師提出要求。選擇大小不一的盒子,幼兒共同合作,在kt板上進行造型組合,邀請老師欣賞,或許會提供一些好的意見,再確定,撕海綿膠,固定在板上。

(2)鼓勵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發揮想象,引導能力較強的幼兒從不同角度進行想象,豐富畫面。

6.展示作品,分享創作的快樂。

(1)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一說小組合作完成的作品。

(2)師進行小結,請幼兒將格子牆帶回教室,繼續完善軟裝飾。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願意與同伴一起玩,產生對美工活動的興趣。

2、在教師引導下,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皮球若干、剪出勾畫好的球筐圖案的紙、彩色紙(黃、紅、藍、綠)剪出小圓形紙片若干、廢紙筐若干、膠水、抹布。

活動過程:

一、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圓圓的、能滾動、又能跳起來的玩具,小朋友你們猜猜是什麼?

二、出示皮球。

三、引導幼兒說出皮球的外觀形象。

師:怎樣和它做遊戲?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做拍、滾、踢的遊戲。

師:球寶寶累了,老師把球寶寶送回家,也請小朋友回到座位上。

四、出示畫好的圖案,圓形紙片、膠水等

師:現在請小朋友看看你桌子上圓圓的像什麼?

師:那咱們看看都有什麼顏色的皮球?引導幼兒觀察紙片的顏色。

五、師:請小朋友把各種顏色的皮球送回家。

六、老師巡視觀察幼兒粘貼的情況,引導幼兒邊說出球的顏色邊粘貼,並提醒幼兒把廢紙放到廢紙筐中,少塗膠水,注意衛生。

七、教師共同欣賞作品。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麼多顏色的皮球放在一起,可以有個好聽的名字叫“五顏六色”。

師:小朋友都把球寶寶送回家了,球寶寶說:謝謝你們!

八、遊戲《拉個圓圈走走》自然結束。

活動自評:

此遊戲形式適合託班幼兒年齡特點,幼兒興趣高,突出了動靜結合,此活動滲透多種能力的培養,活動中幼兒可以遵守美工活動的常規要求,進一步提高了幼兒小肌肉的靈活性。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國的特色服飾——唐裝,初步瞭解唐裝的主要特徵。

2、學習對摺後撕紙、捲紙的技巧,發展動手操作能力,體驗民間藝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紙質唐裝每組一件,圓紙片、長紙條每組若干,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播放PPT,觀察圖片,初步瞭解唐裝的主要特徵。

1、出示身穿唐裝的圖片。

師:他們穿的是唐裝,你們見過唐裝嗎?

2、出示幾種唐裝的圖片。

提問:和我們平

時穿的衣服有什麼不一樣?

幼兒觀察唐裝圖片,教師在幼兒發現的基礎上介紹唐裝的圖案、釦子和顏色,引出團花和盤扣。

3、小結:過年過節或結婚的時候都可以穿唐裝,代表吉祥如意、幸福美滿。

二、觀察操作材料,猜測團花、盤扣的製作。

1、出示圓紙片和長紙條,分別提問它們可以做什麼。

2、示範用撕紙製作團花,用捲紙製作盤扣,並裝飾唐裝。

三、小組合作完成唐裝的裝飾。

1、提出要求。

(1)利用圓紙片撕出好看的花型,長紙條卷出盤扣。

(2)合理分工、小組合作。

(3)保持桌面、地面的乾淨,學會收拾整理。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作品展示,相互欣賞。

1、師:你們裝飾的唐裝真漂亮,新郎新娘肯定很喜歡。

2、以送唐裝出活動室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形式;分組

選取此活動的原因:離園活動時,幼兒對玻璃紙產生濃厚的興趣並自言自語的提出問題。所以選取此活動使幼兒興趣點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們周圍有各種顏色,感受顏色的美。

2、通過操作知道顏色會變化,把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就能變成另一種顏色。

3、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說出自己的操作結果。

4、發展視覺,提高歸類能力。

準備:

1、每個幼兒家裏帶一件顏色漂亮的物品。

2、幼兒實驗的透明小瓶子、吸顏料瓶子;每組桌上有紅、黃、藍、白四色顏色水。教師實驗用具一套。

活動過程;

一、顏色的美。

1、幼兒自由欣賞、分享帶來物品的顏色。

2、教師小結:許多東西都有顏色;有了各種漂亮的顏色,世界才顯得這麼美麗。

二、顏色會變。

1、幼兒自由配色。提問:兩種顏色混在一起,會發生什麼變化/?誰能用桌面的顏色配出老師出示的顏色。

2、幼兒進一步配色。提問;你能配出更多的顏色嗎?怎樣配的?

幼兒配色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把操作的過程與結果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

3、幼兒表達自己操作的結果。教師“數一數,你一共配出幾種顏色;說一說,你能叫出其中的幾種顏色的名稱。”

4、顏色分類。把配好的顏色相近的放在一起,能把顏色分成幾類。

5、教師小結。把兩種顏种放在一起,會變成另一種顏色。

三、 玩玻璃紙。

分給幼兒各色玻璃紙,請小朋友把不同顏色的兩張玻璃紙合起來看,有什麼變化。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印畫螃蟹,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2.再用棉籤沾顏料添畫各種動態的螃蟹。

3.結合畫面學習講述情節簡單的故事。

活動準備:

1.紅色水粉顏料若干份、棉籤、幼兒用紙、抹布。

2.《螃蟹歌》。

活動過程:

1.師幼一起跟着音樂齊唱教過的歌曲《螃蟹歌》。

(1)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2)教師示範做動作,加強對螃蟹的理解。

(3)螃蟹有一個身體、八條腿、兩個大鉗子,走起路來橫着爬。

(4)請你來學學螃蟹走路的樣子。(幼兒一起模仿,請個別幼兒來表演)

2.教師出示範畫並講解示範。

(1)結合畫面講述故事內容。

(2)示範用手指蘸顏料,在紙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殼。

(3)然後再用棉籤沾顏料添畫腿和大鉗(鼓勵幼兒變換腿和大鉗的方向,畫出不同動態的螃蟹)。

(4)最後添畫。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畫出幾種不同的形態,啓發自編情節,邊講邊畫,激發幼兒

的興趣和創造性。

(2)提醒幼兒保持桌面、地面和畫面的清潔。

活動延伸: 請幼兒互相欣賞各自的作品,並結合圖畫自己編故事。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目標:

通過觀察比較,表現小雞、小鴨的外形特徵,感受它們在一起遊戲的快樂。

一、觀察比較(觀察比較圖片,發現小雞小鴨不同的外形特徵)

重點提問:

1、春天來了,小草變綠了,看看是誰來到了草地上?

2、小雞和小鴨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小結:原來小雞和小鴨有這麼多不一樣的地方,它們的嘴巴、腳爪……不一樣,它們喜歡吃的食物和會做的事情也不一樣。

二、操作嘗試(瞭解表現小雞小鴨外形特徵的方法,感受它們一起遊戲的快樂。)

(一)幼兒嘗試表現小雞的外形特徵。

重點提問:

1、小雞的嘴巴是什麼形狀的?

提升:小雞的嘴巴是尖尖的三角形。

2、小雞的腳爪是什麼樣的?

提升:小雞的腳爪就像手指一樣是分開的。

(二)師幼共同表現小鴨的外形特徵。

重點提問:

1、小鴨的嘴巴是怎樣的?

提升:小鴨的嘴巴是扁扁圓圓的,上面一片,下面一片,它要用好聽的聲音和大家打招呼。

2、小鴨和小雞的腳一樣嗎?是怎樣的?

提升:它們的腳爪不一樣,小鴨的腳爪是扁扁的,上面有蹼,往裏彎一下,往裏彎兩下,腳蹼連起來,可以出門玩了。

三、操作表現(嘗試表現小雞小鴨一起快樂遊戲的情景)

(一)作畫要求:

1、想想你要請幾隻小雞、小鴨?

2、它們在哪裏玩?做什麼事情呢?

(二)過程性指導:

1、關注幼兒對小雞小鴨嘴和腳的表現。

2、對有創意的作品及時展示。

3、對遇到問題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四、分享交流(感受小雞小鴨一起遊戲的快樂)

1、我們來找找哪隻是小雞?哪隻是小鴨?

2、小雞小鴨在哪裏玩?做什麼遊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