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奇特的臉》(精選10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奇特的臉》(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7W 次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奇特的臉》,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奇特的臉》(精選10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奇特的臉》 1

設計意圖:

在看、畫、做、玩中、進行造型活動。這次活動體現出“激發或者對美術的興趣培養創新精神”的教育理念。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變形誇張的臉部造型圖片,感受其色彩與造型的獨特美。

2、嘗試以廢舊薄膜爲主要作畫工具,運用捏,揉,抹,粘等方式大膽創作奇特的臉。

3、感受創意肖像帶來的樂趣。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教學難點:

五官的誇張變形,以及捏、搓、揉等方法的實際應用。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課件ppt,背景音樂《THETITLE》,教師作畫步驟視頻。

師幼共同收集廢舊紙盒、薄膜等材料;紅、黃、藍、綠、黑等水粉顏料;漿糊;排筆;抹布;護衣等。

2、經驗準備:

幼兒已瞭解自己的臉型和五官等。

在區角活動中,幼兒能大膽地畫自己的臉,感受自己五官的特點。

活動過程:

1、用臉部變形的照片導入活動,引發幼兒興趣。

1)“你們想看自己變形的臉嗎?”

引導幼兒觀察IPAD變形照相機拍出的臉部照片,感受臉部變形後的獨特與誇張。

2)“這是誰?你的臉哪裏變樣了?”

2、出示變形誇張的臉部造型圖片,拓寬幼兒思路。

1)“剛纔我們看了自己臉部變形的照片,我這裏還有些特別的臉部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引導幼兒觀察)

2)“看到這些圖片你有什麼感覺?”

3)“你覺得圖片上哪一張臉最特別?哪裏特別?”(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臉部色彩的對比和造型的`誇張。)

總結:剛纔我們看了這些臉部造型圖片,有的臉型變了形,有的五官變了樣,顏色也很特別,這些臉給人的感覺非常的奇怪、有趣、獨特。

3、教師出示創作視頻,引導孩子感受立體肖像獨特的創作方法。

1)“這是什麼?如果用它來做一張奇特的臉,怎麼做呢?”

2)“陶老師剛纔是怎麼做的呢?”

4、幼兒探索和操作。

教師介紹薄膜、紙箱等廢舊材料,引導幼兒大膽構思自己的創作及材料的選擇,並與同伴輕聲交流。

教師:“請你用這些廢舊材料來做一張奇特的臉,你準備做什麼?你想怎麼做?”

5、在背景音樂《THETITLE》下幼兒大膽創作。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大膽運用捏,揉,抹,粘等方式創作臉部造型並用鮮豔的顏色進行裝飾。

6、欣賞和評價各自的作品與創作感受。

1)展示幼兒作品,師幼整體欣賞所有作品。

2)鼓勵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奇特的臉》 2

活動目標:

1、在觀察的基礎上,學習畫出自己的臉型和五官的基本特徵,畫出五官的正確位置。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3、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4、遵守社會行爲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1)在日常生活中帶領幼兒觀察自己的臉部特徵。

(2)每人一張紙、馬克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通過猜謎語、看臉譜,瞭解五官的基本位置。

(1)用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請你猜猜這是什麼。”(眼睛)

(2)出示臉譜提問,讓幼兒回憶五官的位置、名稱。

“小朋友,你們看!臉上有眼睛,還有什麼呢?”(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頭髮)“現在請你想一想,他們都在你臉上的什麼地方呢?

教師總結:“鼻子長在臉的中間,鼻子的下面是嘴巴,鼻子的上面是兩隻眼睛,在兩隻眼睛的旁邊以便畫一隻耳朵,最後在頭上畫頭髮。”

二、師生共同探討五官的正確畫法,引導幼兒以鼻子爲中心畫出五官,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1)教師提問:“我們的臉上有那麼多的器官,應該先畫什麼?”(鼻子)

“畫完鼻子再畫什麼呢?”(嘴巴、眼睛)

“然後呢?”(耳朵) “最後畫什麼?”(頭髮)

(2)教師再次總結“鼻子長在臉的中間,鼻子的下面是嘴巴,鼻子的上面是兩隻眼睛,在兩隻眼睛的旁邊以便畫一隻耳朵,最後在頭上畫頭髮。”

三、欣賞作品,體驗成功。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畫像:“你的臉是什麼樣子的?你畫了什麼?”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通過看、聽、說、做等方式,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充滿着美,從而陶冶了幼兒美的情操,發展了幼兒的社會性情感。活動中教師起到啓發、引領的作用,把幼兒作爲學習活動的主體。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奇特的臉》 3

活動目標

1.欣賞漫畫作品,感受人物臉型、五官的誇張變形。

2.嘗試用誇張、變形的手法,對人物面部進行大膽想象和創作。

3.感受誇張和變形的樂趣,開拓思路,大膽表現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1、欣賞漫畫作品,感受臉型的誇張、變形。

(1)教師:前幾天我們看了一些漫畫作品,這些畫家的作品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教師: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把臉變成什麼樣子了?

(3)教師:這些畫家喜歡用誇張、變形的方法來進行創作,這樣可以強化臉部的某些特點。

2、引導幼兒討論,重點欣賞五官的各種有趣的變形。

(1)教師:除了臉形可以變,你覺得我們臉上還有什麼地方可以變?我們看看畫家是怎麼變眼睛、嘴巴、耳朵的。 ①教師出示嘴巴部位誇張變形的圖片,引導幼兒欣賞。

教師:這些圖片中的嘴巴特別在什麼地方?這張圖片中的嘴巴像什麼?牙齒像什麼?

②教師出示眼睛部位誇張變形的圖片,引導幼兒欣賞。

教師:這些圖片中的眼睛是怎麼誇張變形的?這張圖片中的人眼睛特別特別的小?有點像什麼?

③教師出示耳朵部位誇張變形的圖片,引導幼兒欣賞。

(2)教師:看到各種各樣變形的臉後,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3)教師:這些作品讓我們覺得很有趣!原來我們可以用移動五官位置、改變五官大小的.方法將五官進行誇張、變形。

3、明確要求,幼兒創作。

教師:今天我們就把自己的臉變一變。你想把臉型變成什麼樣子?把五官的一個部位變成什麼樣子?用移動位置的方法還是改變五官大小的方法?

4、相互交流作品,感受臉部的誇張變形。

教師:你畫的臉哪裏變形了?變成什麼樣子了?你最喜歡哪一張?爲什麼?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奇特的臉》 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能自制泥板,嘗試運用已掌握的按壓、拍打、搓、團、捏、盤泥條、鏤空等多種技能方法,以及能靈活選擇各種輔助工具,創造、表現奇特的臉部。

2、啓發幼兒能大膽想象,大膽嘗試,創造、表現出各種奇特、新穎的臉,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動手操作能力及與同伴的合作能力。

3、能積極參與創作活動,體驗、感受玩泥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利用網絡收集的.一些不同的臉的圖片資料,並做成幻燈片。

2、陶泥、各種工具等。

活動進程:

一、組織幼兒觀看幻燈片,引出課題。

"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到一個奇特的世界去看一看,看看在奇特的世界裏都有些什麼?"

二、組織幼兒共同討論、學習製作方法。

1、組織幼兒共同討論:

你們看,都是什麼呀?

都有哪些不同的臉?它是怎麼樣的?

那想想看,是怎麼樣表現出來的呢?怎麼樣做出來的呢?

(鼓勵幼兒仔細觀察,用清楚的語言發表自己的想法。)

2、老師總結,並進行簡單講解,讓幼兒能簡單熟悉製作步驟。

是先取一塊泥,用手按壓或是工具拍打成一塊泥板,然後再用各種方法,如;盤泥條、鏤空等,表現臉上的五官,並嘗試一些創新、裝飾。

三、幼兒動手嘗試製作。

1、老師提出製作要求及製作過程中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1)在自制泥板時,要注意:不能太薄、也不要太厚,在按壓、拍打的過程中,要能及時翻翻泥板,以免泥粘在桌上拿不下來,並且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設計出不同的形狀。然後就可以用所掌握的不同的技能在泥板上表現五官,創造奇特的臉,注意:五官一定要明顯、突出,粘貼時也要注意牢固性和創新度。

(2)製作時,可以是自己一個人製作,也可以是與同伴一起合作,遇到困難可向同伴或老師提出幫助。

2、幼兒製作。

教師巡迴指導,給予幫助,鼓勵能力弱的幼兒能積極參與其中,與同伴或是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作品。

重點指導幼兒:

(1)泥板的製作,不能太薄不能太厚。

(2)在設計、創造臉部的五官時要能大膽想象,運用不同的技能、方法來創造出各種不同的作品,表現出不同的臉部表情和裝飾。

四、作品展覽,相互欣賞、介紹,感受成功的喜悅。

反思

美術活動《奇怪的臉》是通過泥工活動,塑造出奇怪的臉,從而大膽地表達出幼兒內心的情感體驗。我本來想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比較,瞭解不同表情(大笑、微笑、生氣、傷心等)時五官的特點,並大膽在同伴面前表述;2、學習將橡皮泥搓條、擠壓、捏製塑形等方法,創造性地製作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頭髮、牙齒等。在導入環節,我先通過談話的方式,引導幼兒說說不同心情時的面部表情,並鼓勵幼兒大膽在同伴面前展示。然後出示各種豐富的表情圖片,引導幼兒表述圖片分別代表的心情、情緒。導入環節幼兒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了,也基本達到了第一個目標。在幼兒活動操作中,我發現很多幼兒爲了“省力”,都選擇了輔助工具,直接在已經塑造好的臉上畫五官。我發現這個現象後多次提醒,但幼兒已經懶得再改回來了,導致很多幼兒塑造出來的表情還不夠豐富,有些侷限。另一部分幼兒雖然用橡皮泥製作出眼睛、嘴巴等,但也是表情不夠豐富,創造性還不夠強。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奇特的臉》 5

課題:第七課 誇張的臉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欣賞畢加索等大師的作品特點,同時觀察京劇臉譜中人物臉譜的變化特點。

2、指導根據學生自己的想象,同時模仿運用大師的表現方法和臉譜表現的特點,設計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模仿大師作品表現方法,設計有特點的作品

2、學生大膽想象,設計富有創意和誇張的形象。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導入

(二)新授

揭題:誇張的臉

1、欣賞課本中的範例:

(1)《頭像》:非洲尼日利亞雕塑,眼睛很大,臉鼓的異常飽滿,脖子上掛的圈圈"淹沒"了下顎,很好的體現了非洲某部落的形態。

(2)《青銅人頭像》:商代,嘴巴扁平且非常長,眼睛耳朵都超出正常人的比例,耳朵有比現代人經常說的"招風耳"更誇張的.形狀,且有很大的耳洞,眼睛呈三角形,暴出。這件文物爲揭開四川三星堆文化了歷史證據。

(3)《北方多聞天王》:明代佛教雕塑,眼睛怒目前方,眉毛異常厚實,額頭處可見到常人沒有的圓形突出,這些特徵都爲了顯示天王的尊嚴與不可侵犯。

2、欣賞一些漫畫人物頭像作品,讓學生深入瞭解誇張。

3、請幾位同學做模特,對他們的某些特徵進行誇張變形練習。

遊戲:做微笑、憤怒、哭泣等各種表情。

觀察五官特徵。

方法:觀察--分小組討論各種表情的五官特徵---交流----欣賞圖片

4、提出作業要求:要求創作,畫面構圖安排得當;能概括表現人物表情;三、作業:表現一幅奇特的形象。表現形式可以畫,可以拼貼,可以拼貼和畫相結合。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作業展評:

五、課後拓展:

1、用鉛筆或鋼筆臨摹一幅自己滿意的漫畫作品。

2、對着鏡子畫畫自己帶有誇張性的表情。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奇特的臉》 6

活動目標:

1、在觀察的基礎上,學習用泥工的方法捏出臉型和五官的基本特徵。

2.捏出五官的正確位置。

3.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在日常生活中帶領幼兒觀察好朋友臉部特徵。每人一根棒,各色彩泥

活動重點:在觀察的基礎上,學習用泥工的方式捏出臉型和五官的基本特徵。

活動難點:正確捏出五官的位置。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通過猜謎、看臉譜,激發幼兒的興趣

(1)用猜謎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請你猜猜這是什麼?

(2)出示臉譜並提問,請幼兒回憶五官的名稱。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觀察同伴的'臉,瞭解五官的位置

(1)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好朋友的臉上有眼睛,還有什麼?你好朋友的臉上是不是也有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和頭髮呢?

(2)請幼兒看,說說同伴五官的位置。

(3)教師用兒歌小結:"圓圓的臉,大大的眼,小小鼻子在中間,耳朵在兩邊,頭髮不遮眼。"

2、師生共同探討五官的正確捏法,引導幼兒以鼻子爲中心捏出五官,鼓勵幼兒大膽捏。

教師提問:"我們臉上有這麼多器官,應先捏什麼,再捏什麼?"

教師示範五官的捏法

3、幼兒開始創作,教師進行指導,重點指導幼兒鼻子的位置,幫助幼兒完成最終的形態。

教師:小朋友可以爲自己的老師,小夥伴還有班上的客人老師製作五官

4.欣賞作品,體驗成功。

請幼兒說說自己製作的作品是誰的臉,她的臉怎麼樣?

三、結束部分

幼兒將自己的作品送給老師和好朋友

活動反思:

這個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而且孩子們喜歡玩泥,真正實現了“玩中學,學中玩”。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奇特的臉》 7

教材分析:

美術課程被公認爲是對創造力培養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想象力既是藝術創造的源泉,也是科學發明的源泉。"而在幼兒園繪畫領域的人物畫繪畫活動中,常常出現幼兒不理解人物內心情感變化,無法產生共鳴,從而導致很難靈活地運用畫筆來創作,唯有機械地臨摹出人物面部表情。針對這一點,我展開了圍繞以人物有趣的表情變化爲主線,符合中班年齡特點,貼近幼兒實際發展水平的富有心理撫慰功效的主題式繪畫活動。本節課爲系列課程的第一課時,設計生動有趣、富有挑戰與創意的遊戲情節和操作環節等,旨在啓發幼兒通過初步觀察喜怒哀樂的表情下,人的眉眼鼻嘴不同的變化;給予幼兒發揮個性的自由,表現獨特個性的空間,在初步感知、瞭解人臉部的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從而發展其想象力與創造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多感官參與,幫助幼兒理解喜怒哀樂時,眉、眼、鼻嘴的特徵變化,初步掌握人物面部表情變化規律。(教學重點)

2、學習運用線條、色彩和形狀,初步繪畫出人物生動而豐富的表情。(教學難點)

3、鼓勵幼兒細緻觀察,激發其對人物畫的繪畫興趣。

4、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乾淨,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5、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1、幼兒用具準備:繪畫紙、彩筆、五官操作教具、小鏡子。

2、教師教具準備:音樂、展臺。

教學過程:

1、師生共同演唱歌曲《表情歌》,在遊戲情景中體驗高興、害怕、生氣等情緒。

2、出示表情拼圖,請幼兒根據需求,自由選擇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臉型和五官造型來進行拼擺。

3、交流小結:你拼擺出的"臉兒"是什麼樣的表情,照着小鏡子學一下。

4、提問:這樣的表情說明他心裏怎麼樣,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幼兒回答:皺眉的表情說明他不開心,他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哈哈大笑的表情說明他非常開心……5、教師小結:我們的心裏藏着一間小房子,當你不開心時,小房子裏就會黑黑的,塞滿了東西,感覺悶悶的堵堵的。如果這樣下去時間一長,人就會生病。所以,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像出去走一走、聽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等,讓小房子打開窗,投進陽光,真正讓自己快樂起來。

6、提供繪畫材料,請幼兒自由繪畫有趣的臉。(教師提出繪畫要求:幼兒邊照鏡子邊做出各種表情,啓發其認真觀察眉、眼、鼻、嘴的特徵變化,並主動嘗試繪畫創作。)7、幼兒間講述自己的美術作品,遊戲:學一學(模仿好朋友畫紙上的面部表情)。

8、自然下課。

活動延伸:

1、親子繪畫活動:微笑的'媽媽,打呼嚕的老爸

2、幼兒園季節課程:小樹葉的表情

3、結合日常生活,啓發幼兒善於觀察,會簡單的自我排解煩惱和幫助好朋友疏通不良情緒。

4、在區角遊戲區投放操作材料,提供繼續深入、持久地探究人物面部表情變化的規律。

5、名畫欣賞:達芬奇《蒙娜麗莎》,畢加索《夢》,蒙克《吶喊》等。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奇特的臉》 8

活動目標:

1、欣賞、感受人物的臉部表情與五官變化,學習用帶有情感色彩的色調錶現人物臉部表情。

2、能與同伴用眼神、表情進行交流、合作,嘗試把更多的表情編入兒歌中或變成歌詞進行表演唱。

活動準備:

1、豐富幼兒表達人物表情的`語句和詞彙,學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

2、美術活動用的材料、小鏡子。

活動過程:

活動一:

1、做照鏡子的遊戲,讓幼兒在鏡子裏做出各種表情,進行自我欣賞。

2、輪流請幼兒把表情重複給大家看,互相交流、欣賞。引導幼兒邊看邊討論人在喜、怒、哀、愁、調皮等不同狀況下,臉部五官的變化,學習用語言進行描述。

3、教師有表情地朗誦《鏡子裏的我》,幼兒邊聽邊用表情、動作加以表現。然後師生共同討論還有哪些表情可以編到兒歌裏去,教師要幫助幼兒記錄下來。

4、複習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學習自由創編歌詞,並帶有表情地進行表演。

附作品:《鏡子裏的我》

小小鏡子真神奇,/天天跟我做遊戲。/眼睛眉毛皺起來,/原來我在發脾氣。

小小鏡子真神奇,/天天跟我做遊戲。/嘴巴兩邊向上翹,/原來我在咪咪笑。

附歌曲:

活動二:

1、師生共同分析、討論各種表情的表現特點。

2、幼兒自己選擇表現方式(繪畫、拼貼、泥塑等),繪製出自己最喜歡的表情。

作品展示和交流:把全班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幼兒猜一猜、學一學每一件作品所表現的表情,看一看與作畫幼兒的想法是否一致。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奇特的臉》 9

活動背景:

美術欣賞是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它是以美術品爲對象的特殊的審美經驗活動,是一種由客觀對象的審美屬性引起的,包括感知、想象、情感、思維等心理功能在審美對象刺激下交織活動而形成的心理狀態。它和美術創作活動(包括繪畫教育、手工教育)一起組成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完整體系。而美術教育的任務是通過美術欣賞和美術創作活動,感染學前兒童,幫助兒童進行整體的系統的審美感知,形成完整的心理結構,培養其美術審美能力和美術創作能力,最終促進其人格和諧發展。但是,長期以來,學前兒童的美術欣賞常常被忽視,美術教育一直以繪畫爲主、手工爲輔,單獨的欣賞課程幾乎沒有。這與美術教育的任務和要求不符,對幼兒的整體發展極爲不利。剛好,本學期我園更換了一套新的教材,在新教材的藝術領域當中,每個主題都會有美術欣賞的活動。因此,我就好好利用新教材的資源,真正實現美術教育的任務,在班級裏面認真開展本次的美術欣賞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對畫面局部以及整體的觀察、描述和猜想,感受作品富於想象的表現手法。

2、充分運用教師提供以及活動室內的材料啓發孩子裝飾空白的臉,引發孩子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超現實公寓》、畫板、A4紙、樹葉、雪花片、彩色卡紙、紙杯條、吸管、毛線、報紙、皺紙、透明膠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以小記者採訪的談話形式引起孩子的興趣,引出欣賞內容。師:今天程老師帶來了很多有趣的圖片,還帶來了小話筒,請說話好聽的小朋友說說看,圖片上有什麼?

1、教師展示欣賞圖片,幼兒自由想象、講述。

1)欣賞沙發圖片,幼兒講述

師: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麼?像什麼?教師總結:原來它是一張嘴巴形狀的沙發。這個像嘴巴又像沙發的東西你覺得把它放在哪裏會比較漂亮呢?

2)欣賞房間圖片,幼兒講述師:這次你又看到了什麼?那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3)欣賞風景畫圖片,幼兒講述。

師:猜猜看,這是什麼?你覺得它像什麼? 如果你有這樣的一幅畫你會把它放到房間的什麼地方呢?

4)出示鼻子圖片,幼兒講述。

師:你們看看這是什麼?這會是誰的鼻子?仔細看看它上面還有什麼?

2、讓幼兒自由想象圖片擺放的位置,充分發揮想象。

師:我們再來看看,這就是我們剛纔看到的房間。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幫個忙,我要把這些東西都放到這個房間裏面,把房間佈置得漂漂亮亮的,誰來試試?

二、出示《超現實公寓》引導幼兒聯想,從畫面整體的、局部的形象進行欣賞、討論。

1、師: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畫家也把這些物品擺到了房間裏面,我們一起看看他是怎麼擺的。

2、師:哇,這是什麼啊?她的嘴巴、鼻子、眼睛都是用我們剛纔看到的'哪些東西來做的?這幅畫太有趣了。

三、讓幼兒給畫起名字,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教師給予肯定。師:可是這幅畫還沒有名字呢,我們幫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吧,誰能大膽地說一說?

四、教師簡單介紹畫家名字以及畫的名稱。

1、師:你們都幫它取了這麼多的名字,那到底叫什麼名字呢?其實它是西班牙著名畫家達利的作品,它的名字叫做《超現實公寓》。小朋友,你們知道公寓是什麼意思嗎?公寓就是我們現在住的房子,我們的公寓裏面有沙發、桌子、窗簾、等等東西,畫家達利的公寓裏面也有這些東西,他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出跟我們不一樣的公寓,除了像公寓之外,它看起來更像一張有趣的臉。

五、幼兒進行觀察、思考、想象最後進行操作。

1、師:現在公寓裏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咦,什麼不見了?嘴巴不見了怎麼辦?程老師這裏有很多的材料,你們覺得哪些可以用來做嘴巴?

2、教師: 原來只要小朋友開動小腦袋也能做一張有趣的臉,你們想試試嗎?這裏有五塊畫板,每三位小朋友爲一組,合作完成一份作品,做之前老師有個要求,我要小朋友在這張臉上做的眼睛、鼻子、嘴巴用的材料都要不一樣,

3、幼兒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六、評價幼兒作品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作品、評一評他人的作品,教師簡單總結。

活動反思:

《達利——超現實公寓》中,作家從畫面的內容上所表現出來的豐富的想象能力,能夠將我們平日生活的角度出發,透過特定的組合和變幻,將房間裏的物品組合成了捲髮的人臉。正是這樣新奇的內容,從而能夠激發幼兒在欣賞過程中的興趣,讓幼兒發現繪畫作品中的趣味所在。

在本次活動中,我採用的表現形式是臨摹畫家的作品,這樣就是對於這幅畫的內容的再次強化,而作品中是可以啓發孩子在材料運用方面的多樣性和畫面的趣味性就不能夠很好的表現,所以對於表現的環節進行了修改,讓幼兒運用教師提供的材料裝飾空白的臉。這樣更能夠讓幼兒表現在欣賞作品後的獲得,從幼兒的操作過程中也可以去檢測幼兒在欣賞過程中的獲得有哪些。所以感知欣賞畫面以及後期建立在欣賞基礎上的創作應該是一個完整而且是密不可分的整體,這才應該是完整的美術欣賞活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奇特的臉》 10

活動目標

1.欣賞克利的作品,嘗試在數字美術平臺中使用“小畫筆”創作誇張的臉,加深對克利作品風格的感受和體驗。

2.能大膽使用平臺中的直線工具,將圖案進行分割,表現創意;能大膽使用圖形表現臉部五官。體驗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欣賞過多個大師的自畫像,並繪畫過《誇張的我》,有使用數字化平臺中各種“畫筆”和“倒色筒”等功能的.經驗。

2.克利的兩幅作品、幼兒數字美術平臺、數字小畫板。

活動過程

一、通過白板課件中的拼圖遊戲感知圖形的分割與重組

1.出示圓形的分割圖,請幼兒進行拼圖遊戲。

2.師幼共同感受分割使原形狀產生的量與形的變化。

二、幼兒逐一欣賞克利的作品,感受作品的造型特點

1.出示作品1,引導幼兒欣賞。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大師的畫,請你們仔細看看,你覺得他畫的是什麼?

師:這幅畫被線條分割成了哪些圖形?(這種分割的方法叫做以線造型分割法。)

2.介紹畫家及其作品的風格。

師:這位大師就是瑞士著名畫家克利,他非常喜歡大膽地使用線條進行畫面分割,讓人覺得他的畫就像有魔力一樣。

3.出示作品2,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瞭解畫面中圖形的特點以及色彩的搭配。

①師:這幅作品使用了什麼方法畫“臉”的?整張“臉”是被什麼分割的?

②師:畫中每個色塊的顏色都一樣嗎?

③請幼兒在白板上尋找並用電子筆劃出分割圖形的線條。

三、幼兒討論操作策略

1.討論構圖。

師:今天我們也來創作一幅這樣的“臉”,可以選擇一個圖形來做臉的輪廓,請小朋友試一試。

師:我們可以用電子筆進行分割,如果你想使線條變直可以使用平臺中的“直線”工具。

2.討論色彩。

師:以前塗色的時候我們使用過各種“畫筆”和“倒色筒”,但今天的這幅克利的“臉”是由很多個色塊拼成的,需要不斷地搭配色彩,可以嘗試使用“倒色筒”工具。

四、幼兒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地將“臉”分割成各種形狀。

2.指導幼兒在顏色搭配時注意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對比。

五、幼兒展示和欣賞作品

引導幼兒共同在“展示臺”中展示、評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