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小雨滴》教案(通用7篇)

幼兒園中班《小雨滴》教案(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小雨滴》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小雨滴》教案(通用7篇)

幼兒園中班《小雨滴》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爲了激發幼兒對兒歌的興趣和夏季天氣的認識。

活動目標

感受兒歌的優美意境,熟練地朗誦兒歌。

感受小雨滴的快樂。

學習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想法。

領會兒歌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認識夏季天氣形態及特徵。

活動準備

教師自制小雨滴的圖。優美的音樂。

海報紙,彩筆。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通過談話引起幼兒對兒歌的興趣。

基本環節;學習兒歌

1.欣賞兒歌。

2.鼓勵幼兒大膽朗誦。

3.引導幼兒把自己想像成小雨滴,邊朗誦邊表演兒歌。

結束環節;引導幼兒討論後畫出自己對雨天的認識。

延伸環節;創編兒歌

教學反思

1、念兒歌時的搭配動作可以先設計幾個適合的動作。

2、請幼兒畫出自己對雨天的認識之外,還可以採用口述的方式,讓幼兒建立在團體面前交流的習慣。

幼兒園中班《小雨滴》教案 篇2

目標:

理解畫面內容,大膽用語言表達畫面的意境。大膽想像,創編作品,理解雨水與環境以及人們的生活關係。

準備:

圖片兩張 配樂散文詩

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小朋友,你們喜歡下雨嗎?爲什麼?

幼兒結伴討論——各抒己見 (要求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觀察講述、表達表現

觀察圖片,大膽講述

師:頑皮的雨滴娃娃離開了雲媽媽的懷抱,跳到了樹上,落到了屋頂上,擠進了草叢裏。

提問:你聽到頑皮的雨滴娃娃到了哪裏?(引導幼兒表達表現跳、落、擠等頑皮的動作)

小雨滴還去了哪些地方?它把妹妹的傘當成了什麼?把池塘當成什麼?躲在路邊的土坑裏,車開過會發生什麼事?小雨滴落進沙灘後,到哪裏去了?

結合圖片、欣賞散文詩表達表現

引導幼兒學習用不同的動詞,如:滾、跳、濺、躲等,描述表現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調皮情形。

三、續編作品

師:小雨滴還會到哪兒去?又做了哪些調皮的事?(結合生活經驗)

幼兒園中班《小雨滴》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散文活潑歡快的情趣,理解運用擬人手法描寫小雨滴的語言和形象美。

2.感知雨滴落在不同地方的情景,萌發對雨天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下雨的聲音、教師教學資源、掛圖。

活動過程

導入:播放音頻(下雨的聲音)。

師:“剛纔小朋友聽到了什麼聲音?你喜歡下雨嗎?爲什麼?(鼓勵幼兒大膽回答)那誰能告訴我,雨是從哪裏來的?(幼兒回答)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吧。”

基本部分:

(一)欣賞兒歌第一段,並出示《頑皮的小雨滴》相應畫面

1.師:這是什麼樣的小雨滴?從哪裏能看出頑皮?(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初步感知雨滴的頑皮)他們都是怎樣頑皮的呢?我們接着往下聽?播放散文詩第一段。

2.師:剛纔詩歌裏說,小雨滴娃娃離開了雲媽媽的懷抱後,都到哪裏去了?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將掛圖貼在黑板上。

3.師:(1)雨滴娃娃是怎樣到樹上的?(跳)誰來做個跳的動作?

(2)落到了屋頂上。

(3)擠進了草叢裏。(找幾個孩子做擠得的動作)

總結:雨滴娃娃就像咱們小朋友一樣,都喜歡爭先恐後的到處去玩玩。你們說小雨滴頑皮嗎?接下來他們又會到哪裏去呢?

(二)欣賞第二段和第三段

1.師:(1)雨滴娃娃把妹妹的傘當成什麼了?你們喜歡玩滑梯麼?小雨滴也很喜歡。

(2)接着他們又到哪裏去了?這會他們又把池塘當成什麼了?你們覺得小雨滴快樂嗎?從哪看出來的?(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總結:小雨滴們很快樂,到了很多地方玩,這些頑皮的小雨滴還會到哪裏去呢?

(三)欣賞第四、五段

1.師:(1)觀察圖片。小雨滴濺到路人身上時,表情是怎樣的?是不是很頑皮?

(2)小朋友玩過捉迷藏嗎?那你是怎麼玩的呢?

總結:回顧雨滴娃娃都到了那些地方(結合黑板上的掛圖)

(四)一起完整欣賞詩歌,啓發幼兒將小雨滴的頑皮可愛樣子表現出來

(五)表演遊戲

老師表演雲媽媽,幼兒表演雨滴。邊表演邊說詩歌。

結束:

師:頑皮的雨滴娃娃還想到更多的地方去玩,我們一起去吧。

幼兒園中班《小雨滴》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⒈欣賞散文詩,感受散文詩中小雨滴的頑皮與快樂。

⒉能大膽講述自己的感受,並嘗試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創編詩歌內容。

活動準備:

圖片一套下雨的聲音

活動過程:

一、導入

⒈(播放下雨聲)聽,這是什麼聲音?

⒉淅瀝瀝淅瀝瀝,小雨滴離開了雲朵的懷抱,他們會到哪裏呢?(幼兒想象、交流)

⒊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有關小雨滴的散文詩,名字叫《頑皮的小雨滴》,你知道什麼是頑皮?(調皮,喜歡到處玩玩鬧鬧)

⒋我們來聽聽散文中的小雨滴來到了哪些地方,是怎麼頑皮的?

二、欣賞、理解散文詩,感受散文中小雨滴的頑皮與快樂,以及富有童趣的意境。

1、完整欣賞散文第一遍,瞭解雨滴到了什麼地方。

2、提問:小雨滴到了哪裏呀?

3、小雨滴可真頑皮,一會兒跳到大樹上,一會兒落到屋頂上,一會兒還擠進了草叢裏,我們再來仔細聽聽散文中用了哪些好聽的詞、好聽的話來表現小雨滴的頑皮。(完整欣賞散文第二遍,邊講述邊出示圖片)

4、你聽到散文中用了哪些好聽的詞、好聽的話來表現小雨滴的頑皮?(引導幼兒理解學說好詞好句)

5、這首散文中的小雨滴真是可愛又頑皮,你們一定很喜歡,我們再來欣賞一遍吧!這回要聽清楚哪句話是你最喜歡的?

6、你最喜歡散文中的哪一句話?爲什麼?

三、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創編詩歌

1、淅瀝瀝,淅瀝瀝,頑皮的小雨滴還在下個不停,請你們想一想,它還會來到哪些地方?做些什麼頑皮的事呢?(幼兒想象、創編)

2、集體交流

四、小結

你們喜歡頑皮的小雨滴嗎?不僅你們喜歡他們,大自然中的小草、小花也很喜歡小雨滴,它不僅能滋潤大地,還給我們帶來了喜悅,只要我們用心去尋找和感受,就會發現大自然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祕密,願意去找找嗎?

幼兒園中班《小雨滴》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對詞語的理解,感受散文詩的優美語句和小雨滴頑皮的形象。

2、理解畫面內容,感知雨滴落在不同地方的情景。

3、感受雨天的意境,體驗下雨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雨聲、《頑皮的小雨滴》多媒體課件、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播放雨聲,引出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播放下雨聲)

師:聽,這是什麼聲音?(出示小雨滴)小朋友的耳朵真好用,一下子就聽出來了。對!就是這些小雨滴發出的聲音。

二、欣賞、理解散文詩,感受散文中小雨滴的頑皮與快樂,以及富有童趣的意境。

(一)通過散文第一段內容,理解“跳”“落”“擠”,感受小雨滴的頑皮

(出示房子、草叢、小樹的圖片)

師:

1、淅瀝瀝、淅瀝瀝,小雨滴離開了雲媽媽的懷抱,你猜猜他們都會到哪裏去呢?

2、他們這是到了哪裏?他們會怎麼到樹上去的?(自由回答)

怎麼到房頂上的?(自由回答)

怎麼到草叢裏的?(自由回答)

3、我們來看看這些小雨滴他們是怎麼做的。

小雨滴一個一個跳到了樹上,落到了房頂上,擠進了草叢裏。(這些小雨滴是怎麼到草叢裏的?爲什麼擠到草叢裏?)

4、你覺得這是一些什麼樣的小雨滴?(頑皮的、淘氣的、可愛的)

(二)、逐幅出示圖片,感知雨滴落在不同地方的情景。

1、(出示圖片:雨傘)

提問:這次頑皮的小雨滴來到了哪裏?(雨傘上)

他會把雨傘當成什麼?(滑梯,蹦蹦牀)

2、出示圖片:池塘

提問:頑皮的小雨滴又會去哪兒呢?(池塘)

這次他會在池塘玩什麼遊戲?(游泳,跳水)

3、出示圖片:路邊的小土坑

提問:你猜這些頑皮的小雨滴又會去哪?(路上,土坑)

他們會在這裏做什麼?(跳泥坑,捉迷藏)

4、出示圖片:沙灘

提問:頑皮的小雨滴這次來到了哪裏?(沙灘)他們會在沙灘上玩什麼遊戲?(捉迷藏、跳舞)三、師幼共同朗誦散文,萌發對雨天的.興趣。

師:小雨滴到了這麼多地方,我們也一起去玩玩吧。

四、活動延伸: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創編散文並進行繪畫。

師:

1、淅瀝瀝,淅瀝瀝,頑皮的小雨滴唱着歌兒又不知道躲哪裏去了……請你們想一想,它還會來到哪些地方?做些什麼頑皮的事呢?(幼兒想象)

2、你們說的太棒了,把你想到的畫到紙上說給你的好朋友聽吧。

幼兒園中班《小雨滴》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大自然奇趣盎然藍天白雲,風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規律爲人類提供了生存的條件,爲人類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幼兒生活在絢麗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們感到新奇:“天上爲什麼會下雨?”“風是從哪裏來的?”“爲什麼雲會有各種形狀?”本活動以小水滴爲開端,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幼兒關注大自然現象,讓他們與可愛頑皮的小雨滴結伴。在體驗和想象空間的同時,爲幼兒創設更爲廣闊的自由表現和表達的`空間,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自然現象的認識。感觸大自然的神奇,傾聽大自然的語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體驗大自然的魅力,激發他們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從而讓他們瞭解自然現象與人類的關係,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智慧的種子。

活動目標

1、理解畫面內容,大膽地用語言表述畫面的意境,培養幼兒的藝術思維。

2、學習其中不同的動詞,並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示。

3、大膽想象,創編作品,理解雨水與環境以及人們的關係。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重難點

重點:熟悉散文內容,感受散文中的優美語句,學說動詞“滾”、 “跳”、 “濺”“躲”。

難點:理解散文的語言,尤其是把傘、池塘比喻成事物的表現手法,並能大膽進行創編。

活動準備

PPT課件、下雨聲音。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小朋友,豐收的秋天來到了,我們一快去秋遊吧!你們聽聽什麼聲音?(播放雨聲)呀!下雨了,我們趕快找個地方坐下來躲躲雨吧。(進場)

2、小朋友你們喜歡下雨嗎?爲什麼?幼兒結伴討論——各抒己見 (要求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看圖講述——《頑皮的小雨滴》。

播放PPT2,你們看,這是誰呀?(雨滴娃娃)淅瀝瀝,淅瀝瀝,雨滴娃娃離開了雲媽媽的懷抱,一個一個落了下來,它們會落到哪裏呢?

1、出示PPT3:

(1)看,小雨滴落到了哪裏?你看它在幹什麼?

(2)朗誦故事第一段,學習動詞“滾”。

(3)小雨滴是怎麼骨碌骨碌滾下來的,你會用動作來表示嗎?

(4)小雨滴除了能從妹妹傘上滾下來,它還會從哪些地方滾下來?

2、出示PPT4:

(1)小雨滴又來到了哪裏?它把池塘當成了什麼?會發生什麼情況?

(2)朗誦故事第二段,學習動詞“跳”。

(3)誰來學學小雨滴是怎樣跳進池塘的?

(4)還有誰會像小雨滴一樣跳進池塘?

3、出示PPT5:

(1)小雨滴又來到了哪裏?你能找到它嗎?

(2)朗誦故事第三段,學習動詞“濺”。

(3)現在小雨滴的表情怎麼樣?它爲什麼這麼高興?

(4)教師表演行人,幼兒表演汽車和小雨滴。

(5)除了小雨滴會濺到人的身上,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會濺到我們身上?

4、出示PPT6-7:

(1)哎呀!小雨滴又和小朋友玩起捉迷藏的遊戲,這次它躲到哪裏去了?你能找到它嗎?

(2)朗誦剩餘部分,學習動詞“躲”。

(三)完整欣賞散文詩

1、教師有感情的朗讀散文詩,引導幼兒傾聽。

2、提問:你最喜歡散文中的哪一句話?

3、引導幼兒學習用不同的動詞,如滾、跳、濺、躲等,描述雨滴落在不同地方的調皮情形。

4、聽了故事,你覺得這是一些什麼樣的小雨滴?(引導幼兒形容描述小雨滴)

(四)創編作品

1、小雨滴還會到哪兒去呢?又做了哪些調皮的事兒?

2、引導幼兒結合生活中的經驗進行創作。(小雨滴落在竹竿上,把媽媽晾的衣服淋溼了;小雨滴在花朵上,花朵更漂亮了)

附散文詩:頑皮的小雨滴

淅瀝瀝,淅瀝瀝,頑皮的雨滴娃娃離開了雲媽媽的懷抱,一個一個跳到了樹上、落到了屋頂上、擠進了草從裏。

它把妹妹的傘當滑滑梯,站不穩,骨碌骨碌滾下來。

它把清清的池塘當跳水的游泳池,縱身一跳,在水面留下圈圈漣漪。

它喜歡躲在路邊的土坑裏,車輪碾過,它馬上蹦得高高的,濺得路人一身泥。

它喜歡在柔柔的沙灘上捉迷藏,一眨眼就不見了,卻傻傻地留下顆顆腳印。

淅瀝瀝,淅瀝瀝,頑皮的小雨滴唱着歌兒又不知躲到哪裏去了?

活動反思

我們現在的主題是《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奇趣盎然,藍天白雲,風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規律爲人類提供了生存的條件,爲人類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幼兒生活在絢麗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們感到新奇。下雨是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自然現象,如果遇上下雨天,孩子們只能在教室內活動,孩子便抱怨,下雨天太不好了,不能讓我們到外面遊戲、活動。而望着外面的雨,孩子們時常會有一種想跟雨水玩耍的衝動,用手想去接玩雨滴,在小雨中奔跑、用腳踩雨水……愛玩“雨”似乎是孩子們與生俱來的天性。語言活動“頑皮的小雨滴”就是順應了孩子們好奇的心裏。

活動開始我從手指遊戲導入,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兩隻小手做雨點,雨點從天空落下來,淅瀝瀝,淅瀝瀝。兩隻小手做雨傘,小傘小傘遮住我,嘩啦啦,嘩啦啦。兩隻小手做小船,雨點落在船槳上,小船開進大海里。”孩子們做得非常起勁。這時我請出小雨滴,讓它成爲孩子們的朋友,並引出了這是一個頑皮的朋友。爲什麼說它頑皮呢,帶着這樣的疑問,開始了對散文的欣賞、觀察和理解。

活動中讓我欣喜地發現,孩子們很會說。有孩子說小雨滴會落到汽車上,把汽車當滑滑梯。有孩子說:小雨滴會落到寶塔上,在那看風景。有孩子說:小雨滴會落到我們的滑滑梯上,和我們一起玩等等。喚起了孩子們對雨境的美好想象和回憶。在續編時,可惜的是我太急了,如果讓孩子們說得更多些,然後,我再幫助他們語言梳理一下的話,那麼孩子們的語言會更豐富更精彩的。

在看圖講述時,我的提問語句不夠精練,以至幼兒的回答有點被框的感覺。還有我在與孩子們形象的互動幾個動詞跳、躲、濺等描述雨滴調皮的情形時把握不夠好,以至幼兒在續編時動詞的應用不夠正確。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我想把握每次學習的機會

幼兒園中班《小雨滴》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欣賞散文的意境美、語言美。

2、使他們瞭解小雨滴與環境以及人們的密切關係,從而激發他們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3、通過散文給幼兒以美的陶冶和享受。

4、激發幼兒豐富的想象力,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

二、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小朋友,你們喜歡下雨嗎?爲什麼?

2、幼兒結伴討論——各抒己見(教師鼓勵幼兒進行討論,要求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觀察講述、表達表現。

1、觀察課件,大膽講述。

a、頑皮的雨滴娃娃離開了雲媽媽的懷抱,跳到了樹上,落到了屋頂上,擠進了草叢裏。

b、提問:你聽到頑皮的雨滴娃娃到了哪裏?(引導幼兒表達表現跳、落、擠等頑皮的動作)

c、小雨滴還去了哪些地方?它把妹妹的傘當成了什麼?把池塘當成什麼?躲在路邊的土坑裏,車開過會發生什麼事?小雨滴落進沙灘後,到哪裏去了?

2、結合課件、欣賞散文詩的內容。

引導幼兒學習用不同的動詞,如:滾、跳、濺、躲等,描述表現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調皮的情形。

(三)、續編作品。

小雨滴還會到哪兒去?又做了哪些調皮的事?如果你是小雨滴的話,你想落到哪去?(結合生活經驗,可以說給老師聽,也可以說個同伴聽。)

三、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欣賞散文的同時,感受到語言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

四、活動反思:

縱觀整個活動,各環節緊密相連,相互滲透,所有環節都是圍繞“小雨滴”的頑皮來進行。源於大自然又借鑑於生活。本次活動,採用了直觀教學法、提問談話法、討論法來進行教學,運用視聽結合欣賞教學,讓幼兒更好地掌握散文的內容,通過談話法幫助幼兒理解散文中的優美語句,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討論法讓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力和思維力,更好的體會作品的意境,通過動作練習法,培養幼兒對動詞的理解能力。根據“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教學原則,如:“視聽結合——整體感知;啓發引導——分段理解;激發願望——大膽創編”的學法,讓幼兒聽聽、看看、講講、議議、做做,讓幼兒能輕鬆的獲得知識,達到教學目的。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體現了“整合”的設計思想,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通過這個活動,能讓幼兒真正體驗在活動中享受生活的樂趣。活動中老師以開放式、啓發式的提問,引導幼兒把觀察到的小雨滴的頑皮形象用語言表現出來。如:根據課件中的小雨滴離開雲媽媽懷抱時跳到樹上,落在屋頂上,擠進草叢裏。把妹妹的傘當作滑滑梯,把清清的池塘當游泳池,躲在路邊的土坑裏,落進柔柔的沙灘上捉迷藏。通過感受、體驗,從動作到動詞(跳到樹上,落到了屋頂上,躲進了草叢裏)既豐富了他們的感性經驗,又巧妙地引入了重難點,使幼兒在體驗遷移中學習講述,動靜結合既輕鬆又快樂。再通過一個畫面一個畫面的切換,使幼兒更深入的理解散文,感受散文中優美的語句,體驗散文的優美意境,培養幼兒的藝術思維。爲了鼓勵每個孩子都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安排了續編這一環節,請幼兒把自己想象成小雨滴,又會去做哪些調皮的事呢,用語言表述出來(可以說給老師聽,也可以說個同伴聽)。使每位幼兒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想法,爲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老師深入到孩子們中間,和他們交流、耐心傾聽,努力理解他們的想法,並對他們進行指導幫助,建立一種積極主動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孩子們把自己想象成了頑皮的小雨滴,把許多動詞都配上了用場,(落、淋、撒、澆、灑、滴、跳、跑、蹦、滾、滑、抱)盡情地抒發自己的情感進行續編,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讓幼兒在特別寬鬆、開放、愉悅的環境感受美、表現美,並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達到了在快樂中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