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9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9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各種瓶蓋印出大小不同的圓。

2、根據大圓和小圓的不同組合,運用簡單的線條進行想象添畫,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3、培養幼兒的熱愛生活發現生活的情操。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幼兒能根據大圓和小圓的進行組合

活動難點:運用簡單的線條進行想象添畫

活動準備

1、範例和不同圓形的組合圖,各種大小不同的瓶蓋。

2、人手1份宣紙、水彩筆、報紙,調好的紅、黃水粉顏料,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故事情景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認識圓形,學習拓印。

師:有一羣瓶蓋寶寶去遊樂場玩,可在路上不小心踩到了顏料。他們一點也沒有生氣。因爲他們發現,每走一步都會留下一個漂亮的'腳印。

提問:瓶蓋寶寶踩到了什麼顏色的顏料,他留下了什麼樣的腳印?

二、教幼兒將圓形大小組合成形。

師:小瓶蓋也想來玩了,瞧,他一跳一跳,跳到了哪裏?

(大圓的裏面,外面,旁邊……學習圓形的不同位置組合,爲下面添畫環節鋪墊。)

三、學習添畫出不同的形象,幼兒操作。

四、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1、教師交代作畫要求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作。

五、欣賞交流作品,結束活動。

幼兒將自己的作品把自己打扮成作品中的形象,在“動物狂歡”的音樂情境中,互相欣賞作品,模仿小動物的動作,感受作品帶來的成功感和快感。

小百科:圓是一種幾何圖形,指的是平面中到一個定點距離爲定值的所有點的集合。這個給定的點稱爲圓的圓心。作爲定值的距離稱爲圓的半徑。當一條線段繞着它的一個端點在平面內旋轉一週時,它的另一個端點的軌跡就是一個圓。圓的直徑有無數條;圓的對稱軸有無數條。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圓的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學習在線條內均勻地塗色。

2、 能堅持完成任務。

3、 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4、 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每人提供一張畫好毛巾圖案的塗色紙、一盒蠟筆、供欣賞的毛巾。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欣賞各種漂亮的毛巾

教師:你們看看這些漂亮的小毛巾上有些什麼顏色?你喜歡什麼顏色?

2、 出示未塗色毛巾示範

教師示範塗色,強調來回均勻有力地塗色,不要塗到線條外面去,可以用好多顏色來塗。

3、幼兒動手創作

(1)教師:下面請小朋友自己設計一條漂亮的小毛巾,用好看的顏色爲小毛巾穿上花衣服。

(2)提醒幼兒大膽使用多種顏色在線條內均勻地塗色。

(3)鼓勵幼兒堅持完成任務。

4、展示作品,簡單評價。

提問:你喜歡誰的.毛巾?有些什麼顏色?

活動反思:

美術活動是幼兒創造力和精神成長的工具。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利用多種方法刺激幼兒的幻想和感情,然後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把幼兒看成是一個沉迷於創作“過程”的藝術家,這個過程比幼兒作品更重要。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小班教案《小河生病了》適用於小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水污染的一些危害,知道河水變髒的一些原因,教育幼兒珍惜水資源,培養環保意識,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河生病了》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知道河水變髒的一些原因。

2、知道水污染的一些危害。

3、教育幼兒珍惜水資源,培養環保意識。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

2、清水、髒水各一杯;

3、“水污染的原因”的圖片數幅。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故事《小河生病了》。

二、提問幼兒:

1、小河原來是什麼樣子的?

2、誰常在這裏喝水、遊戲?

3、河邊蓋上造紙廠和宿舍後,小河怎樣了?

4、小動物們怎樣了?

三、組織幼兒討論髒水對人和其它生物的危害。

江河等水資源受到污染,水就成了髒水。有時髒水的顏色黑乎乎的,還有一股臭味,技術人員將水取樣進行化驗,還會發現水裏充滿各種病菌和有毒物質;有時髒水的顏色沒有發生變化,但水裏已含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毒素,如果人或其它生物喝了這樣的水就會致病,甚至造成死亡。

四、討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出示圖片,請幼兒說說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業廢水。一些造紙廠、化工廠、印染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污水。

2、生活污水。每個家庭每天也有許多污水產生,如洗澡水、洗衣水、糞便水。

3、生活垃圾。許多人把江河當成大垃圾箱,把各種各樣的垃圾傾倒進江河裏。

4、農藥和化肥。殘餘的農藥和化肥經雨水沖刷流入江河。

5、森林砍伐。江河兩岸的樹木被砍伐後,岸上的泥沙會流入江河,使河水變渾。

五、請幼兒談談保護水資源的方法,如:

1、節約用水,一水多用;

2、愛護花草樹木;

3、垃圾分類處理;

4、建議父母使用無磷洗衣粉等等。

六、總結分享:請幼兒談談怎樣爲小河治病。

七、活動評價:

1、瞭解了河水變髒的原因。

2、知道了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八、活動結束。

附故事《小河生病了》

美麗的樹林旁邊,有一條清清的小河。小動物們在這裏喝水、遊戲。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

有一天,這裏蓋起了造紙廠和宿舍。廢水流進小河裏,生活垃圾也傾倒在了小河裏。從此,小河生病了。小動物們沒有水喝,只好離開了自己的家園,到別出去尋找生存的地方。小河裏的水越來越髒,越來越臭,它的病還傳染給了河邊的草兒、花兒和大樹。

小朋友,怎樣才能把小河的病治好呢?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大膽地創造神奇的汽車。

2、利用製作汽車鍛鍊幼兒剪剪、拼拼、貼貼的技能。

3.通過想象,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豐富有關汽車的知識,範圖。

2.白紙、鉛畫紙,勾線筆、硬板紙、膠水、剪刀。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導入活動,瞭解汽車的不同特徵。

教師:小朋友,你們一定見過各種各樣的汽車,誰來說一說,你見過的什麼汽車?它是什麼樣子的呢?

師小結:汽車有好多種,他們的名字不同,車身也有着不同的造型,不同的色彩,不過他們都有輪子,車燈、窗戶、門等。不同的汽車還有着它不同的功能。汽車作用真大,假如有一輛神奇的汽車就更好了。大三班有個小朋友設計了幾輛神奇的汽車,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到底神奇在哪裏。

二、出示範畫,引導幼兒分析並大膽設計。

⒈教師:你們看他是用什麼方法制作了汽車,神奇在哪裏呢?

引導幼兒描述汽車,並從造型、圖案、功能等方面說出其神奇。

師小結:我們可以改變汽車的造型、圖案、特別是添置一些特異的本領,那就是一輛神奇的汽車。

請幼兒談談你想設計一輛怎麼樣的神奇汽車?它有什麼特別的本領?

幼兒自由討論後回答,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

師小結:小朋友設計的汽車這麼神奇,有那麼多的功能,有會跑的,會飛的,會遊的.,會跳的,會說話的,它們都有門、窗、輪子。現在就請小朋友把你想的神奇的汽車畫下來,然後在硬板紙上畫出分解圖再剪下來貼在鉛畫紙上。

三、幼兒設計並製作神奇的汽車。

師提示:畫分解圖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些什麼?

1、主要的部分要先畫,而且要大2、要合理按排,不要浪費紙、3、每個部分都要分解畫下來4、一樣大小的東西可以重疊剪。

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啓發幼兒大膽想象,大膽作畫,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製作版畫。

四、評價活動:

師:(先完成的小朋友自由講述給同伴或老師聽)誰來講講你設計的汽車神奇在哪裏?

結束句:今天小朋友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老師真爲你們感到高興,下午我們一起來刷上顏色,那你們的汽車一定會更加的神奇而美麗!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我和小豬》是一個簡短易懂的故事,內容生動有趣,情節重複富有變化,貼近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故事中將睡覺、吃飯、喝水等生活環節用生動的象聲詞來表現,適合小班幼兒閱讀和理解。從家庭走進幼兒園,孩子們逐漸適應了集體生活,通過故事中小豬和魯尼的生活情景再線,回憶整理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我在幼兒園是怎樣睡覺、吃飯、喝水的?”“怎樣和小夥伴相處的?”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體驗和表達生氣、高興等情緒。

《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爲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本次活動從完整語言、整合教育、活動生活化的觀念出發,遵循《指南》對語言教育“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引導幼兒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的要求,將閱讀故事與回憶生活經驗相結合,引導幼兒模仿“呼嚕呼嚕”、“啊嗚啊嗚”、“咕嘟咕嘟”等象聲詞,豐富幼兒語言,增強理解和表達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樂意觀察圖片,在幼兒觀察圖片的基礎上理解故事情節。(重點)

2、豐富象聲詞彙“呼嚕呼嚕、啊嗚啊嗚、咕嘟咕嘟”。

3、結合已有經驗,感受故事中愉快、幽默的情感。(難點)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魯尼”和“小豬”,談話導入課題。

分別出示魯尼和小豬,引導幼兒跟他們打招呼,並說說他們的長相。

(此環節設計的目的是通過與小豬和魯尼打招呼→說說他們的樣子,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講述畫面內容,挖掘幼兒已有經驗,感受魯尼的可愛。爲下面的環節做好鋪墊。)

二、分頁觀察畫面,在故事情境中理解象聲詞。

1、魯尼和小豬睡覺。

引導幼兒觀察魯尼和小豬睡覺時的樣子,並說出:魯尼和小豬是怎麼睡覺的?

師:奧,困了的時候,魯尼和小豬一樣“呼嚕呼嚕”睡覺,(小朋友學一學他們睡覺的樣子)那小朋友再想一想,爸爸媽媽睡覺時的呼嚕聲是怎樣的?爺爺奶奶呢?

(此環節讓幼兒閉上眼睛,師幼輕聲細語地交談,在溫馨的氛圍中拓展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回憶、想象——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呼嚕聲是怎樣的?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小朋友細細的、輕輕的呼嚕聲→爸爸大一點的呼嚕聲→爺爺奶奶更大一點的呼嚕聲。在故事情境中體驗生活樂趣。)

2、魯尼和小豬吃飯。

引導幼兒觀察魯尼和小豬吃飯的樣子,並說出:魯尼和小豬是怎樣吃飯的?

師:餓了的時候,魯尼和小豬一樣“啊嗚啊嗚”吃飯。但是,魯尼吃完飯還做了兩件非常講衛生的事情,你知道是什麼嗎?

(此環節採用先合後分的辦法,先出示魯尼和小豬仔一起吃飯的圖片,給孩子們一個完整畫面,引導幼兒說出:餓了時候,魯尼和小豬一樣“啊嗚啊嗚”吃飯。然後單獨出示魯尼吃飯的圖片,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述說,角色形象更清晰。從魯尼和小豬吃飯聯想到自己在幼兒園吃飯,結合已有經驗,鼓勵幼兒大膽表達——魯尼吃完飯後漱口、幫助成人打掃衛生、洗手等關鍵環節。把故事與自己的'生活有效地結合起來,使靜態的內容生活化。)

3、魯尼和小豬喝水。

引導幼兒猜想後說出:魯尼和小豬喝水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

師:對,渴了的時候,魯尼和小豬一樣,“咕嘟咕嘟”喝水。小朋友要注意了:他們會喝什麼樣的水呢?白開水、橙汁還是別的飲料?

(抓住幼兒喝水的環節,引導孩子們討論:爲什麼要多喝水?應該喝什麼水,爲什麼要喝白開水,引導幼兒儘量不喝飲料。)

4、魯尼和小豬生氣。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逐一說出:

呀!魯尼和小豬這是怎麼了?

猜一猜他們爲什麼會生氣?

生氣好不好?

那應該怎麼做?

(此環節爲幼兒創設情境,讓孩子們猜測想象他們可能是爲了什麼生氣,讓孩子們體驗生氣的樣子,老師傾聽孩子們的表述,此時老師可繼續跟進:他們還可能爲了什麼生氣?將生活中一些不愉快的情境說出來並予以解決。)

5、魯尼和小豬高興。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後,分別說出:魯尼與小豬高興時的樣子。

師:高興的時候,小豬喜歡幹什麼——搖-尾-巴;魯尼呢——蹦呀、跳呀、笑呀……

(此環節利用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猜測小豬和魯尼高興的時候會做什麼,滿足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達高興的願望。通過回憶講述,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引導孩子們聯想到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高興的事情,與故事中的角色形成共鳴。並懂得“開心是最重要的”,讓幼兒的情感得到瀉泄。)

三、完整欣賞故事,感受故事情節的愉快和幽默。

觀看課件,在輕鬆的音樂中完整欣賞故事。

(此環節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引導幼兒在視聽雙重感覺中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愉快和幽默,體驗相親相愛在一起的感受。)

【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提供魯尼和小豬的手偶,引導幼兒表演故事。

在美工區,投放圓形紙板,引導幼兒繪製高興、生氣時的表情圖。

附故事《我和小豬》

我的小豬說:魯尼,你像我一樣可愛呀!

是嗎?

是的是的是的——

困了的時候,我像小豬,呼嚕呼嚕,睡覺。

餓了的時候,我像小豬,啊嗚啊嗚,吃飯。

渴了的時候,我像小豬,咕嘟咕嘟,喝水。

生氣的時候,我也像小豬,什麼樣?撅嘴。

高興的時候,我可不像小豬了,小豬喜歡搖尾巴,我沒尾巴,不能搖尾巴。那我搖什麼?我什麼也不搖,我蹦、我跳、我笑,我蹦呀、跳呀、笑呀……

小豬說:“魯尼,你在幹嘛呀?哼!嚇我一跳。”說着他又把嘴撅起來了。

哈哈,我纔不管呢!我知道,他那是在假裝生氣,你沒看見,他的尾巴也在不停的搖呀搖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正確感知3以內的數。

2.學習按要求進行匹配,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

3.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白板課件

活動過程:

一、依次引出動物,感知3以內的數量。

1、師:小朋友們看,這裏是動物幼兒園。今天幼兒園開學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師:這是誰呀?(這是熊貓老師。)

熊貓老師很早就到了幼兒園,聽!(播放羊叫聲)誰來上學了?

有幾隻小羊呢?白白的羊毛像什麼?

3、師:接着會是誰來了呢?(聚光燈效果)你是怎麼知道的?猜猜有幾隻兔子?

小兔是怎麼來的呢?(跳)那有兩隻小兔我們就跳兩下好不好?

4、師:這是誰呀?

看看有幾隻小雞?誰知道小雞是怎麼叫的呢?

那有三隻小雞我們叫幾下呢?一起來學一學。

5、師:這時候,小狗和小貓一起來上學了。數數,小狗有幾隻?小貓又有幾隻?

評析:此環節緊扣活動目標一展開,採用聽叫聲猜動物,學動物跳、叫等方式依次引出動物,從而引導幼兒數數,感知3以內的數。此環節數學氛圍濃厚,孩子們對於小動物們不同形式的出場也十分有興趣,注意力集中,爲活動的開展起了個很好的開始。)

二、匹配遊戲,鞏固幼兒對動物的認識。

1、師:小動物們在幼兒園裏上課、遊戲真開心。吃飯的時間到了,看看熊貓老師爲小動物們準備了哪些好吃的呢?(青草、胡蘿蔔、小青蟲、肉骨頭、小魚)

2、師:這些好吃的,應該分別送給誰呢?送幾個呢?

3、師:送的時候可以和小動物說什麼?

請一幼兒示範餵食,並學說“*只**(小羊),*棵**(青草)給你吃”。

4、幼兒操作。

師:老師給你們每人都準備了一份送給小動物的.食物,請你們從椅子下拿出來。想一想這些好吃的應該怎麼送?送的時候要說什麼?

5、師:我們來看看**碗裏的食物是不是都是它最喜歡吃的呢?(送錯的食物請幼兒重新送)

6、師:小動物們都吃到了各自喜歡的食物,真開心。放學的時間到了,我們來看看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播放錄音,熊貓老師說了什麼呀?

小動物的媽媽們呢?(原來她們都藏起來了,我們一起來找找。)

是**嗎?你是怎麼知道的?我們一起喊她出來吧!(**媽媽,快出來吧!)

(評析:此環節以匹配爲主,主要完成教學目標二,同時將餵食、找媽媽的遊戲與目標一感知3以內的數緊密結合起來,讓幼兒在玩中學,無形中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三、結束活動。

小動物們找到自己的媽媽,真開心。他們都很有禮貌的說“謝謝,謝謝小朋友們!”他們很感謝小朋友們,那我們應該對他們說什麼呢?

現在她們要回家了,我們也回去吧。

(評析:此環節是活動的結束部分,藉助小動物們的感謝之意,讓每一個天真的孩子都感受到成功與助人爲樂的喜悅,延續着孩子們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將小動物依次出場環節與爲小動物找媽媽環節設計製作成白板課件。其中運用到聽叫聲猜動物,學動物跳、叫等方式引出動物並數數,根據動物的相應特徵找出畫面中隱藏的媽媽們的方式,讓幼兒在白板課件的幫助下,通過聽、猜、找等遊戲手段,讓幼兒在玩中學,充分享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而將給小動物餵食環節設計成幼兒動手操作,並安排在利用白板課件的兩環節之間,做到動靜結合,合理分配。將不同食物依次送給不同的動物吃,並能邊送邊講述,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也能讓幼兒從中得到辨別與表述的提高。

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意識到,在活動的設計和執行過程中,應堅持以孩子爲主體,充分相信每位幼兒都蘊藏着巨大的潛力。在活動中還應提供自由、寬鬆、和諧的環境,引導幼兒主動探索認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中獲得新知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a—b—a’樂曲的風格,理解小老鼠歷險的故事情節,並建立音樂與故事情節相匹配的概念。

2.鼓勵幼兒大膽創編,表現小老鼠找東西吃的動作,感受貓捉老鼠的刺激和老鼠躲貓的緊張。

3.引導幼兒在遊戲中避免與同伴相碰撞。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音樂,錄音機,鋼琴,貓的頭飾。

事先學習歌曲《我是一隻小老鼠》,一段歡快的音樂,一段搖籃曲。

活動過程:

一、請老師和幼兒共同做小老鼠去歷險,在感受音樂變化的同時,做出相應的動作。

1.小老鼠們,今天鼠媽媽帶你們出去找吃的好嗎?不過你們可要緊緊跟着媽媽,當心別讓貓給抓走了。

1)複習歌曲《我是一隻小老鼠》

2)感受音樂的變化。(播放a段音樂)

二.播放 b段音樂,通過遊戲體驗貓捉老鼠的刺激和老鼠躲貓的緊張。

1)放音樂(低音,含減七和絃)

2)放貓走路聲 (低音,強)1 55|1-|1 55|1-|……

強至減弱。問:現在貓走了嗎?(沒有)

你怎麼知道貓還沒有走?

減弱至無聲。問:現在貓走了嗎?(走了)你怎麼知道貓走了?

3)遊戲:貓捉老鼠。

4)第二遍遊戲,幼兒做貓。

三、播放a’音樂,請幼兒根據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創編動作,並且能夠完整地表演動作。

1)播放一段歡快的音樂。

2)播放搖籃曲。

四、結束活動。

師:天黑了,小老鼠們,我們回家吧!

教學反思:

本課整體上的效果還是不錯,孩子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享受音樂,課堂教學目標基本達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個別的學生有時做一些課堂小動作,影響教學,其次是學生的主動性有些欠缺應該設計一些合作交流的環節。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根據動物耳朵的特點,大膽猜測動物。

樂意學念兒歌,感受問答兒歌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捉迷藏”圖片;“小動物”組圖;《誰的耳朵》兒歌音頻及圖譜。

活動過程

出示情景圖片“捉迷藏”,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森林裏的動物都躲起來了,只露出了耳朵。我們一起來猜猜這是誰的耳朵?

出示組圖“小動物”,引導幼兒根據耳朵的特點猜測動物。

——看看誰的耳朵長/短/遮着臉/尖/圓/聽的遠?

播放兒歌音頻及圖譜《誰的耳朵》,引導幼兒學念兒歌,體驗問答兒歌的趣味。

1、播放兒歌音頻及圖片,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是不是你們猜的這樣呢?我們一起聽聽兒歌裏是怎麼說的。

2、出示圖譜,帶領幼兒學念兒歌。

3、幼兒分組唸誦兒歌。

1)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問,一組答。

2)兩組交換問答。

師幼互動,引導幼兒討論還有哪些動物的耳朵有兒歌裏所說的特點。

——你還知道誰的耳朵長/短/聽的遠……(梅花鹿的耳朵長、倉鼠的耳朵短、小馬的耳朵聽的遠)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語言區,投放不同動物的圖片,如梅花鹿、馬、蝙蝠等,鼓勵幼兒觀察圖片上動物耳朵的特徵,嘗試仿編兒歌。

附【兒歌】

誰的耳朵

誰的耳朵長?誰的耳朵短?誰的耳朵遮着臉?

兔子的.耳朵長,貓咪的耳朵短,大象的耳朵遮着臉。

誰的耳朵尖?誰的耳朵圓?誰的耳朵聽的遠?

狐狸的耳朵尖,猴子的耳朵圓,小狗的耳朵聽的遠。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添上的方法使5個以內的兩組物體變的一樣多。

2、在操作中進一步體驗兩組數量之間的多少關係。

3、樂於探索,想辦法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小青蛙頭飾一個;佈置一個娃娃家(裏面有4小板凳,其他根據情況設置)

2、學具準備:木珠若干。

3、《操作冊》第5—6頁。

活動過程:

一、預備準備。

師生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遊戲:找朋友。教師帶領幼兒一邊念兒歌《找朋友》一邊走線。

二、集體活動。

1、變的一樣多。

創設情境:小青蛙請客。

請5名幼兒上前來,一名幼兒頭戴小青蛙的'頭飾,師說:“小青蛙今天請了許多客人到家裏做客,大家數一數一共有幾個客人?”

請小客人 坐小板凳(先只放3張小板凳)請幼兒自由討論。一個客人坐一張小板凳,4個客人坐3張小板凳,夠嗎?怎樣變的一樣多?

“對不起,對不起,小青蛙趕快又搬了一張小板凳,現在夠了嗎?”請4個小客人坐板凳。

教師小結:一個小客人做一張 板凳,現在小客人和小板凳一樣多。

2、遊戲“坐板凳”。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每組擺放比幼兒少1—2張板凳或比幼兒多1—2張板凳。放音樂,當音樂停止時,請幼兒坐在板凳上,比一比,每組是幼兒多還是板凳多,怎樣變的一樣多?

三、分組活動。

第一、第二組:出手指。幼兒兩人一組,兩人一起出手指,誰出的手指數多,誰出的手指數少,怎樣變得一樣多?一樣多時,雙手擊掌,以示祝賀。

第三、第四組:做《操作冊》第五頁的活動“整理書架”。

第五、第六、第七組:擺木珠,比多少。兩個幼兒面對面,一起從左到右擺木珠,在規定的時間內,比比誰擺的木珠多,誰擺的少,少幾個,添上缺的使木珠一樣多。

四、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要把兩組物體變得一樣多,可以先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用1個對應1個的方法添上缺少的,或者數數少的物體少幾個,少幾個就添上幾個。。

引導幼兒將學具及分組操作材料收拾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