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集合]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

[集合]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集合]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學習繪圖的技巧。

2培養幼兒正確的坐姿,注意手眼距離。

3能大膽有力地畫線條。

教學重點:教幼兒會有裏向外順着一個方向均勻的畫。

教學難點:幼兒畫線團時能用紅、黃、綠比例適當地畫線團。

教學準備:示範畫一張、實物線團一個。

教學過程:

一、老師出示示範畫引導幼兒觀察,說一說圖中有誰,她在幹什麼?

小結:媽媽在給孩子織毛衣,可是毛線沒有了,我們幫媽媽繞線團好嗎?那、線團怎麼繞呢?

二、老師出示小線團演示繞線團變大的`過程。由裏向外,逐漸增大。

三、演示畫線團。老師在黑板前演示畫法由裏向外,逐漸增大。

四、幼兒操作活動

“請小朋友幫媽媽畫上線團。”老師巡迴指導。

五、請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掌握故事內容,理解故事情節發展,感受遇到困難時獲得幫助和關愛的情感。

2.學習故事片中的對話語言"別哭,別怕,我們來了""我再也不怕天黑了"。

3.願意做個勇敢的孩子。

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鳥、星星、月亮、螢火蟲等頭飾活動過程:

一、展示多媒體圖片(小鳥),師生談話,引出故事。

有隻小鳥在樹林裏迷路了,天黑了,它找不到回家的路,傷心地哭着,好想媽媽呀!你們願意幫助它回家嗎?怎麼幫助它呢?還有許多動物都願意幫助小鳥,讓我們聽聽有誰來幫助小鳥,是怎麼幫助小鳥的。

二、欣賞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瞭解故事內容及情節發展。

誰幫助了小鳥?它是怎樣幫助的'呢?

2.教師邊播放課件,邊講述故事。

小星星(月亮奶奶)聽到小鳥的哭聲,是怎麼說的?

小鳥找到了媽媽,對媽媽怎麼說的呢?

三、完整欣賞故事,感受作品中美好的情感。

1.教師播放課件,幼兒欣賞故事。

2.師生共同欣賞配樂故事錄音。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正確的方法自己洗臉。

2、願意在點心後、進餐後、體育活動後將自己的臉洗乾淨。

活動重點:學習用正確的方法洗臉。

活動難點:活動後能將自己的臉洗乾淨。

活動準備:蒼蠅手偶一個、兔子手偶一個、每人一面小鏡子、一塊溼毛巾、一個娃娃。"蒼蠅叫"音樂、輕音樂各一段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小花臉》引發幼兒洗臉的需求

1、教師講述《小花臉》的故事。

2、提問:蒼蠅爲什麼要在"小花臉"的周圍飛來飛去?妞妞後來是怎麼做的?

3、教師總結:小臉髒髒的很容易把蒼蠅、蚊子吸引過來,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把小臉洗乾淨。現在請小朋友們拿出鏡子照照,我們的小臉乾不乾淨,不乾淨蒼蠅要飛來找你的噢。

二、照照小臉,找找小花臉

1、幼兒拿出自己的小鏡子找找,看看眼睛、鼻子、嘴巴、脖子、耳朵是否乾淨。

2、討論:我們的小花臉是怎麼來的呢?(上課前吃了什麼?)當小臉髒了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要請誰來幫忙呢?

3、教師總結:幼兒吃了點心之後沒把臉洗乾淨,所以成了小花臉。當臉髒了的時候,需要請毛巾來幫忙。

三、學習按正確的方法洗臉

1、提問:毛巾應該怎麼擦?要擦臉上的哪些部位?

2、教師念兒歌,並排列洗臉。

3、幼兒看着洗臉,跟着教師邊朗誦邊用毛巾學習洗臉。(2次)

四、遊戲(放輕音樂)

師:我們都已經學會給自己洗臉了,現在請小朋友們邊跟着老師念兒歌,邊給自己的娃娃洗洗臉。

娃娃們都洗乾淨了,我們抱着娃娃出去玩吧。

附:故事《小花臉》:

"嗡嗡嗡……嗡嗡嗡……"一直飢餓的蒼蠅瞪着眼睛在飛來飛去找吃的。它飛到一隻滿臉沾有西瓜汁和雪糕漿的小白兔面前停住了。

"你是誰呀?"蒼蠅好奇的問道。

"我叫妞妞"小白兔伸出髒手指着自己說道。

"先讓我聞聞。不,你不是妞妞。你是西瓜。噢。或者是牛奶!恩。好濃的牛奶味兒啊。好甜呀。"蒼蠅高興的`在妞妞的臉上舔起來。

"哎呀。你真討厭!快走開快走開!水龍頭爺爺,大毛巾阿姨,你們快來呀!"妞妞喊道。

水龍頭爺爺來了,仰起脖子嘩嘩譁……大毛巾阿姨來了,甩起身子擦擦擦……不一會兒,大花臉不見了。一個漂亮可愛的妞妞出現了。蒼蠅嚇的"嗡嗡嗡"的叫着,飛到遠遠的地方去了。

兒歌:《洗臉歌》

雙手拿起小毛巾,平平整整放手心,洗洗眼睛擦擦鼻,洗洗嘴巴擦擦頸,最後洗洗小耳朵,小臉洗的真乾淨。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會從結果出發,提醒自己要忍住,並學會等待與分享。

2、通過實務活動中抗誘惑經驗的積累,進一步體驗抗住誘惑所得到的良好結果的喜悅。

3、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兔頭飾;新鮮的水果、餅乾、糖等若干零食;手機、音樂。

活動過程:

一、創設小兔子過生日的情境(幼兒隨音樂進場)

1、認識桌子上的東西,引起幼兒的食慾。

2、提問:小兔子不在我們該怎麼辦?爲什麼等?

3、小結:小朋友真棒,知道到別人家做客吃飯,要等主人和客人都到齊了才能吃,即便是很想吃也要忍一忍,這樣纔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二、幫小兔佈置餐桌

1、請幼兒幫小兔子佈置餐桌。

2、提問:我們用什麼辦法忍住不去動呢?

三、招待客人老師,忍住食物對自己的誘惑。

反思

二期課改力求突出“以幼兒發展爲本”的課程理念,它表現在形式與方法的整合上。除了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如何整合外,更要在現實的教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進行整合。

1、注重活動過程的.活動性和體驗性

二期課改強調課程實施時應注重活動性和體驗性,強調活動的教育價值,注重活動的過程體驗,優化教與學的方式。生動有趣的兒歌配合簡單可愛的模擬動作,讓孩子們重溫了春遊時的出色瞬間,在動動念念中,再次體驗了春遊的樂趣。

2、注重遊戲的重要性

遊戲作爲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也是課程內容整合的重要方式,在活動中,讓孩子們“做小司機,邀請小動物坐上自己開的車去春遊”的遊戲,其實是讓孩子們把先前理解的數概念知識通過對應、按物取數、按數取物等反映到實際操作中去。充分尊重了幼兒遊戲的權利,鼓勵幼兒在遊戲中生活,反映學到的知識和技能。

3、注重個體差異

活動形式與方法的整合,需要首先了解幼兒的經驗水平,需要對幼兒活動水平的洞察能力。再次根據幼兒發展的、支持性的環境。環境的創設和材料的提供,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要富有一定的挑戰性。對於小班的孩子,一般只要求把握5以內數的概念。但是,根據實際情況我瞭解到,我班的大部分孩子發展水平比較高。所以,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根據實際情況我及時地作了調整,有意識地將幼兒數概念的學習範圍擴大到了6。在爲幼兒提供操作材料時,根據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將幼兒的操作材料設計成三種不同難度的車子卡片:第一種:按數取物。第二種:按物取數。第三種:對應和按數取物或按物取數相結合。讓每個幼兒在與環境、材料的有效互動中,大膽的探索、充分的表達,獲得各種有益的經驗。適應了幼兒的個體差異,使他們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相應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