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實用[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實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教案實用[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簡單瞭解自然界中的食物鏈。知道生態平衡的淺顯道理,懂得愛護動植物。

2、嘗試用合適的語言辯論,初步學習辯證的看問題。

3、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理解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重難點:

使幼兒感知動物的食物鏈現象,同時瞭解生態平衡的淺顯道理,進行環保教育。

使幼兒明白食物鏈的概念以及動植物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模擬法庭--庭長席、原告席、被告席小錘。

2、PPT相關視頻資料。

3、幼兒經驗準備,瞭解法庭辯論的相關知識。

活動過程:

一、談話與討論:

師:請幼兒觀察教室有什麼變化,哪裏有變化?

師:請幼兒想一想在哪裏見過這種場景?它是用來幹什麼的?那你知道它的名字嗎?它的名字叫做法庭。

師:我們來一次法庭的辯論【教師着重講解法庭起到的作用?何爲辯論?法官、原告、被告之間的關係】

二、故事講述並進行法庭辯論師:"讓我們看看是誰來到了法庭?聽聽他們因爲什麼事來這裏?"講故事師:誰來到了法庭?(幼:小白兔和大灰狼)它們因爲什麼事來法庭?(幼:因爲大灰狼要把小白兔吃光,小白兔要把草吃光)師:那小朋友說它們誰做的對,誰做的錯?(幼兒自由闡述自己的觀點)師:好,今天就讓我們來爲它們的這件事做出個辯論,怎麼樣?

師:那我們的小朋友要分爲兩方,一方是小白兔的夥伴,一方是大灰狼的夥伴,我們分兩邊坐,如果你選擇小白兔那就坐到這邊,闡述你們認爲的觀點;相反,如果選擇大灰狼就做到那邊,也是闡述你們自己的觀點。好,現在請小朋友選擇吧。(幼兒自由選擇,並坐好)師:今天就讓我們來辯論兩個問題,通過這兩個問題我們就能知道答案了!

辯論一、大灰狼該不該吃小白兔?雙方陳述理由,播放視頻《兔子成災》(教師適時相互補充觀點,引導幼兒瞭解的更全面)辯論二、該不該判大灰狼罪?幼兒自由闡述。

三、教師通過出示動物圖片,相關視頻,講解食物鏈師:雙方都有自己的理由,那到底應該怎麼判呢?請幼兒設想:如果地球上全是一種動物(獅子、老虎、蛇……),那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啊?(幼兒自由表達,教師可請幾個幼兒表述觀點)師:今天老師帶來幾幅圖片,小朋友來看看它們相互之間的關係。

出示視頻,讓幼兒簡單瞭解自然界中的食物鏈老鷹→蛇→青蛙→蝗蟲→草師:小朋友,看了這段視頻你知道了什麼?它們之間的這種關係就是生物界中的食物鏈。你們還能說出哪些食物鏈。那你說還應不應該判大灰狼的罪啊?

四.食物鏈遊戲幼兒帶頭飾,找到自己喜歡的"食物"與其手拉手,從而形成食物鏈,鞏固幼兒食物鏈概念的認知。

五、法官宣判師:通過這次辯論,我們知道兔子和狼都是食物鏈中的一環,對平衡和保護環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哪一種動物的.過多或過少的都會影響地球環境。植物長出的葉子和果實爲蟲子提供了食物,鳥吃蟲子,纔有了鳥,有了鷹和蛇,鼠類纔不會成災。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一物降一物"的。

所以,狼是吃肉的動物,它吃的小動物,大多是老弱、有病的、沒有力氣的,如果狼全被殺光了,吃草的小動物們就會越來越多,植物被吃光了,環境被破壞了,人類也會面臨危險,所以狼是不能全殺光的。看來,誰也不能干涉大自然中的動物,因爲在一個食物鏈中,只要1個環節出了問題,食物鏈就會受到影響,地球上的生物就會面臨災難我們不能爲了保護兔子就把狼全殺光,而狼也不能把兔子全部吃光。審判到此爲止,本案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事件的先後順序排出時間序列。

2、強化時間概念,初步學習看日曆。

活動準備:

1、準備一日曆。

2、準備枯樹葉的過程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1、指導幼兒明確內容與玩法,以葉子漸變圖片爲例,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排列圖片。

2、觀察日曆,鼓勵幼兒把自己對日曆所知道的知識告訴大家,如日曆的作用、樣式、特徵等。

3、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發言,並進行適當的展示(當幼兒說出日曆的'品種)提問(當幼兒說出一個月有30天時)可提問"是不是每個月都是30天?"

4、出示大的年曆卡,認識年、月、日,當老師說出了某一月份時,幼兒在各自的日曆卡上指出來。

5、請幼兒找一找今天是幾月幾日,並在日曆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做上標誌,同伴間可相互交流。教師引導幼兒在大的年曆上找到自己的生日並做上標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一次,班裏一個愛好攝影的孩子從家裏帶來了照相機的三腳架,這引發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有孩子問:“這照相機的三腳架穩嗎?照相機會倒下來嗎?爲什麼不能做成兩腳架呢?”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站起來”的物體。於是,我想到可以收集生活中的各種材料,讓幼兒設法使物體“站起來”,以此激發孩子們對生活中各種“站起來”的物體的關注與思考,並感受到科學並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

這個活動有三個大環節:第一環節,以輕鬆的“站起來”遊戲導人,豐富幼兒的體驗。第二環節,嘗試使物體“站起來”,其中又分兩個小環節:(1)操作與交流方法;(2)按歸納出的三種方法將作品分類放置。第三環節,尋找生活中“站起來"的物體,將幼兒探索出的使物體“站起來”的方法與生活中各種“站起來”的物體相聯繫,感受其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在環節的安排上我們力求互有承啓,小步遞進,以有效達成目標。

目標:

1.嘗試讓物體“站起來”,感受使物體“站起來”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願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自己的發現。

準備:

1.媒體準備:遊戲音樂mp3。

2.經驗準備:幼兒喜歡玩“站起來”的遊戲。

3.材料準備:剪刀、扭扭棒、木質積木、塑料積木、雪花片、塑料圓環、泡沫板、遊戲棒、拱形紙片、手工紙、捲筒紙芯、木夾、書、三個呼啦圈、八幅圖片(東方明珠塔、花瓶、帳篷、屋頂、相機三腳架、路牌、支撐大樹的三腳木樁、相架)。

過程:

一、遊戲:站起來

師:孩子們,讓我們跟着輕鬆的音樂玩喜歡的遊戲“站起來”吧。

(隨着音樂每小段的自然休止,教師報出數字指令,讓幼兒做“站起來”的動作。如教師報數字“3”,孩子們就立即兩腿站立並加一隻手伏地,或者兩手撐地加一條腿站立,另一條腿騰空擡起。)

師(小結):大家用了各種動作使自己站起來、站得穩,真棒!

(析:在輕鬆的音樂中,幼兒聽着教師的數字指令,參與“站起來”的.遊戲,爲下一環節探索使各種材料“站起來”的方法做好經驗方面的鋪墊。)

二、嘗試使物體“站起來”

(一)操作與交流

1.簡單認識材料。

師:看到大家玩得那麼開心,桌子上那麼多材料也想玩“站起來”的遊戲。這些東西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吧。

指導要點:(1)請幼兒走到操作桌前看一看各種材料,並與同伴自由說說材料的名稱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2)提醒幼兒在接下來的操作中小心使用剪刀、遊戲棒等尖銳物品。

2.探索讓各種材料“站起來”的方法。

師:想一想、試一試怎樣幫助這些材料“站起來”。

指導要點:(1)鼓勵幼兒在幫助一種材料“站起來”後,再去嘗試幫助其他更多材料“站起來”,使幼兒在有限的操作時間裏操作更多種類的材料。(2)在幼兒能用一種方法幫助某種材料“站起來”後,鼓勵幼兒探索更多方法幫助此材料“站起來”,拓展幼兒思路。

3.交流與小結。

師:你讓什麼“站起來”了?你是怎麼讓它“站起來”的?

指導要點:根據幼兒敘述的方法,將基本方法概括爲三類(有的物體可獨立站起來;有的物體可找與它一樣的物體幫忙站起來;有的物體可找與它不一樣的物體幫忙站起來)。例如:

幼:我把書打開,書本就能獨自站在桌面上了。

師:原來有的物體是可以自己獨自站立的。

幼:我把兩片雪花片插在一起,雪花片就站了起來。

師:一片雪花片找到了和它相同的朋友幫忙,互相一插就站起來了,真棒。你還嘗試過什麼方法也能使雪花片站起來嗎?

幼:我用剪刀把卷簡紙芯剪出兩道口子,將雪花片插在紙芯的口子上,雪花片也站起來了。

師:你幫雪花片找了和它不一樣的紙芯朋友幫忙,還使用了工具剪刀,使紙芯有了小小的改變,這樣也能幫助雪花片站起來。

幼:我用扭扭棒把三根遊戲棒綁在一起,像照相機架子一樣,遊戲棒就站了起來。

師:你幫遊戲棒找來了和它不一樣的朋友——扭扭棒來幫忙,結果三根遊戲棒一起站了起來。

師(小結):有的物體是可以自己站起來的;有的物體找來了和自己一樣的朋友幫忙,站了起來;還有的物體找來了和自己不一樣的朋友幫忙,站了起來。

(析:幼兒在遊戲中嘗試了用各種肢體動作使自己“站起來”,在這裏教師引導他們將方法遷移到幫助生活中的各種物品“站起來”中,並拓展幼兒思維,鼓勵幼兒嘗試多種方法。)

(二)送物體回家

師:請你們用小科學家亮亮的眼睛找找看,哪些物體是自己“站起來”的,請把它們送到第一個家。哪些物體是請和自己一樣的朋友幫忙“站起來”的,請把它們送到第二個家。哪些物體是請和自己不一樣的朋友幫忙“站起來”的,請把它們送到第三個家。

師(小結):我們成功地將這些物體送回了家。小科學家們的眼睛真亮!

(析:鼓勵幼兒按之前總結出的使物體“站起來”的三種方法,將衆多作品分別送回三個“家”,瞭解幼兒是否已理解這種分類方法。)

三、發現生活中“站起來”的物體

師:生活中也有很多站起來的物體。看看你的作品和哪張照片像。

幼:我的作品是用扭扭棒把三根遊戲棒綁在一起,讓遊戲棒“站起來”了,它和圖片上東方明珠塔的底部、照相機的三腳架、還有撐帳篷的架子都很像。

幼:我的作品是用長方形積木撐住一本書,和圖片上的相架很像。

師(小結):其實生活中有許多物體“站起來”的方法和我們想出來的辦法差不多,說明我們很會動腦筋。那就讓我們用善於發現的眼睛到生活中再去找一找、看一看更多用各種方法“站起來”的物體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目標:

1、瞭解常見交通標誌的作用,知道標誌是社會生活環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符號。

2、嘗試按標誌的不同特徵進行分類。

3、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養成看標誌的良好習慣。

準備:

1、交通標誌的PPT及律動音樂。

2、每組交通標誌圖片若干,膠水、白紙等操作材料。

3、交通道路操作圖。

過程:

一、 律動出場《去郊遊》

師:小朋友們集合啦,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遊好嗎?坐上我的大巴,我們出發啦!

二、出示PPT,引出主題

1、出示PPT,教師導入

師:路上的風景真美麗,我還看見馬路上有許多交通標誌,

你認識他們嗎?他們表示什麼意思呢?

2、幼兒自由發言

三、幼兒自由按標誌特徵進行分類

1、小組探索,按特徵分類標誌

師:除了這些,馬路上還有許多交通標誌,你們能按特點給它們分分類嗎?

2、教師巡視並參與討論。

3、小組彙報,展示分類結果,師生共同小結得出:

按標誌的顏色和外形的不同可以分爲三類(分好標誌牌)。

四、學習新的`交通標誌含義

1、幼兒討論,自由發言,教師小結標誌含義

師:在這些標記裏你有哪些是不認識的?

你見過他們嗎?他們表示什麼意思呢?

2、教師新授新的交通標誌

3、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另一種分類方法

師:這些標誌都表示什麼意思?我們可以統稱爲什麼呢?

4、教師小結

師: a、三角形、黃底黑邊黑圖案一類,表示提醒司機的意思的標誌,我們稱它們是“警告標誌”。

b、圓形、白底紅圈黑圖案,表示禁止司機行爲的標誌,我們稱它們是“禁令標誌”。

c、藍色方形的或圓形的,告訴司機道路方向的標誌,我們稱它們是“指向標誌”

五、交通標誌作用大

師:現在我們都知道了很多交通工具的意義,現在我們就可以幫助司機叔叔認識路啦。

1、出示交通道路圖,教師引導幼兒投放正確的標誌,並在活動中運用這些標誌。

2、師:那小朋友你們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生活中沒有了這些交通標誌,那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3、教師小結:交通標誌在我們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了交通標誌,那馬路上的車就會隨意亂行,沒有規則,互不謙讓,很容易引起車禍;如果沒有交通標誌人們就不知道什麼是停車場,那車輛就會隨意停放,這對我們的行走和生活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沒有了交通工具,上班的時候馬路就會混亂,這樣會影響人們的工作的等等,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交通標誌是社會生活環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符號。

六、延伸拓展

1、交通標誌能告訴司機前面的地形,給司機指路並對司機提出要求,那我們小朋友在出行時要注意什麼呢?(看標誌、遵守交通規則)

2、教師小結,提倡幼兒做“小小宣傳員”,爲身邊的人們宣傳交通安全知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並嘗試創編故事情節。

2、用連貫的語言描述各種"動物衣服"的特徵。

3、感受故事的詼諧幽默。

 二、活動準備:

故事磁帶插圖,花蜘蛛頭飾一個、蜜蜂、蝴蝶、狐狸、熊貓、刺蝟、孔雀與動物圖片。

三、活動過程:

1、引入。認識一位新朋友:蜘蛛小姐教師:大家好,我是誰呀?

(1)教師頭戴蜘蛛頭飾以蜘蛛小姐的口吻:"我是蜘蛛小姐,我有八隻能幹的手,開了一家服飾店,專門幫別人縫製好看的衣服,小朋友知道我爲動物們設計,製作了些什麼樣的衣服嗎?

(2)好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觀察畫面、交流討論、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幼兒自由閱讀畫面,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引導幼兒觀察,描述動物的衣服特徵。

(2)集體交流、討論、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①誰第一個到服飾店,蜘蛛小姐爲他製作了什麼樣的`衣服?

②後來又有哪些小動物來了?蜘蛛小姐又爲他們設計了在幼兒討論,交流的過程,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動物的衣服特徵。

(3)我們來聽聽故事裏是怎麼樣的,播放故事磁帶,傾聽完整故事《動物穿新衣》

(4)進一步圍繞故事內容進行討論,感受詼諧有趣的情節。

教師:①長頸鹿先生爲什麼要請蜘蛛小姐爲他製作衣服?蜘蛛小姐是怎麼幫助他的?

②小動物們爲什麼都來請蝴蝶小姐製作衣服?

③斑馬先生的衣服怎麼會變成條紋裝?

(5)自由閱讀圖書,並嘗試講述故事。

3、嘗試創編故事出示蜜蜂、蝴蝶、狐狸、熊貓、刺蝟、孔雀、等動物圖片教師:蜘蛛小姐的手藝真好啊!吸引了這麼多客人,看看還會有誰來,他們會怎樣對蜘蛛小姐說?蜘蛛小姐又會爲他們設計出什麼樣的衣服呢?

幼兒分組討論,創編故事,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與講述。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意圖:

幼兒時期是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的最初階段,而自我意識正是自尊和自信等重要的心理品質形成的基礎。對於即將進入小學的大班幼兒開展此次活動。讓幼兒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從而自信的去迎接以學習爲主要活動的人生新階段。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領,我就是我,誰也代替不了。

2、發現自身長處,大膽講述喜歡自己的理由。

3、提高與他人交流的自信心。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花環、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班裏,你喜歡誰?爲什麼?

二、結合課件講故事。

1、講故事前半部。

(神祕狀)它是誰呢?(出示青蛙課件)

你喜歡青蛙嗎?爲什麼?

結合課件講故事。

青蛙爲什麼難受?他真得很沒用嗎?他有沒有別人不會的本領呢?

2、講述故事後半部。

你們猜猜,現在青蛙會是什麼表情呢?

講故事至最後,問:現在青蛙爲什麼又高興起來了呢?山羊對它說了什麼?

那麼野雞、小松鼠有哪些本領呢?

最後青蛙是怎麼對自己說的?

三、大膽講述自己的本領。

1、相互交流

你喜歡你自己嗎?想想自己有哪些本領?

2、輪流講述喜歡自己的理由

教師追問幼兒——自己有哪些本領?會爲自己做什麼?還能爲別人做什麼事情等。現場幼兒展示(如:跳舞、唱歌、武術),老師及時鼓勵。

四、召開“讚美會”,感受讚美與被讚美的快樂。

你有沒有發現其他的小朋友身上也有很多優點呢?可以用我喜歡誰,因爲他能……的.句式說出來。

ⅹⅹ,聽到這麼多小朋友讚美你,你們感覺怎麼樣?

五、隨音樂自信表演。

放音樂《大家一起來》跳到前面來,面向大家做一個自信的動作,他們會更加喜歡你。

教師小結:如果有人問你“你喜歡你自己嗎?”你應該怎麼告訴他?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注意用教師的語言和眼神與孩子進行交流,爲幼兒積極創設一種積極、主動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創造力和表現慾望。注重幼兒個別差異,採取重點幫助、重點引導的形式,充分肯定他們的優點,使其能自我欣賞,產生積極情緒,從而自信起來。讓幼兒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獨特性。引導孩子在生活中體驗成功的快樂、發現別人的長處,並學會讚美、幫助別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完成各種肢體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度。

2、體驗挑戰、合作的快樂,增強保護同伴的意識。

3、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塊大墊子,事先佈置在場地上。

2、放鬆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我說你做

孩子站在墊子上,以單人、雙人的形式,聽老師指令做動作。

之後稍進行放鬆。

二、基本部分

1、遊戲:越過障礙

▲男孩子排隊,女孩俯臥在墊子上,男孩從女孩身上過去。

要求:不能碰到女孩子,包括頭髮、衣服、身體的任何部位,然後從旁邊走回來。

教師根據幼兒完成的情況,適當調整活動難度,如雙腳跳過、增加速度、增加寬度等。

▲男孩、女孩交換遊戲。

教師小結。

2、遊戲:穿過鱷魚池

玩法:幼兒從岸上穿過鱷魚河到對面中轉站,中途必須從“鱷魚”身上過去但不能碰到鱷魚,然後從旁邊回來到隊伍後面排好隊。

規則:可以用鑽、爬、跳等各種方法越過鱷魚,但不能碰到鱷魚,否則可能會被鱷魚吃了

▲ 教師當鱷魚,在場地中央變換身體動作設置障礙,幼兒遊戲。

之後教師小結。

三、結束部分

放鬆音樂,引導幼兒調整呼吸,互相按摩放鬆。

活動反思:

長期以來,我們的幼兒園女老師就有這麼一個困惑:如何上好一節體育課?如何做到在體育課中既能讓幼兒充分地活動開又不至於太放,自己對整節課能夠運籌帷幄?本節課《好玩的身體》就沒有以上所提的憂慮,在教師輕鬆自如地開展體育活動的同時又讓幼兒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使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意志受到考驗但卻又不失規矩,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有所提升。這節體育課對於孩子之所以這麼具有吸引力,在於內容的新奇——不借助體育材料的情況下,圍繞“身體”開展系列體育活動,給孩子帶來全新的體驗;在於玩法的'多變——自己跟自己玩、被他人“玩”、把他人作爲“物體”的玩等等,活動形式由靜到動;還在於規則的遵守——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責任感的建立、有序等待輪流遊戲的規則意識、克服懼怕心理和挑戰自己的情感體驗。幼兒對活動極具滿足感,因爲在每次遊戲時不僅僅是規則的約束還有自主權的發揮:想跳就跳、想鑽就鑽、爬也可以跨跳也行,對不斷提高的難度,孩子們通過一次次行動進行自我調整。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溫度計,瞭解其用途。

2、幫助幼兒獲取溫度計指示溫度的粗淺知識,初步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及測量、記錄的簡單技能。

3、激發幼兒測量溫度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水溫計,記錄卡,筆。

2、每組提供冷水、熱水人手一份。

3、溫度計模型,氣溫計、體溫計若干。詞卡:溫度計、熱脹冷縮。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認識水溫計,並知道它是測量水的溫度的。

2、請幼兒仔細觀察水溫計,說出它的特徵:玻璃管子、紅柱子、數字。

3、出示溫度計模型,認讀記錄溫度。

出示溫度計模型,問:"溫度計裏的紅柱子和數字有什麼用?"告訴幼兒:紅柱子指的數字就是溫度,我們可以用"0C"來記錄,讀作攝氏幾度。出示卡片oC。)並且移動模型中的紅柱子,指導幼兒記錄溫度,第一次可由老師記錄,接下來可由幼兒上來記錄。

(二)幼兒操作活動:測量並記錄水溫。

1、孩子們,你們覺得測量有趣嗎?現在桌上有許多的水,請你們去把它的溫度測量出來,並記錄在小卡片上。

2、在測量前提幾個小要求:

(1)溫度計是用玻璃製作的,特別容易碎,請小心使用;

(2)碰到困難,請仔細想一想,或與好朋友商量,想出解決的辦法。

(3)結束後,請與好朋友說說,你是怎麼測量的?

幼兒第一次操作,教師觀察,瞭解孩子碰到的是什麼困難?是否想辦法解決了困難。

3、幼兒交流。

"你是怎麼使用溫度計的?怎樣觀察的?怎樣記錄的?碰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麼解決的?"

(三)繼續指導幼兒測量熱水溫度並記錄。

1、第二次操作。

2、提問:"剛纔我們測量了冷水和熱水的溫度,發現了什麼?"(幼兒交流,溫度計中的紅柱子的長度會發生變化),是怎麼變化的呢?從冷水到熱水怎麼變?從熱水到冷水又會怎麼變呢?

3、老師小結:熱脹冷縮。

(四)遊戲:熱脹冷縮。

"小朋友,老師有個提議,我們來玩個"熱脹冷縮"的遊戲,好嗎?那這個"熱脹"怎樣來做出來?這個"冷縮"怎麼來做?想出來後,師幼一起做遊戲兩遍。

(五)認識其他的溫度計;瞭解其用途。

小朋友,老師這兒有三個小問題,請你們動腦筋告訴我答案。

(1)有位小朋友生病了,我們怎麼知道他是不是發燒了呢?

(2)我們怎麼知道今天的氣溫有幾度呢?

(3)我們怎麼知道水的溫度呢?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溫度計,並告訴幼兒它們的名字:測量體溫的叫體溫計;測量天氣情況的叫氣溫計;測量水的溫度的叫水溫計。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溫度計"(出示卡片"溫度計")

1、請幼兒比較三種溫度計相同的地方。

2、提問:"溫度計還有什麼作用?你在哪裏見過?"請了解後與好朋友或老師來交流。

【活動反思】

1、利用其他科目知識調動課堂氣氛

在課題導入部分,我用地理知識中,“中國處在什麼地帶”引入,讓學生思考“我們生活在溫帶,能經歷春天的溫暖,夏天的炎熱,秋天的涼爽,冬天的寒冷”中炎熱和寒冷是對物體的冷熱程度形象的描述,由此引入和溫度有關的第四章——《物態變化》,這樣就引出了“溫度”。全過程耗時少,過渡自然,課堂氣氛也活躍。

2、大膽處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學活動

教材安排了“自制溫度計”的演示實驗來說明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規律製成的。我考慮到我們物理教學要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後,本應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把演示實驗改爲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但想到在前年曾經讓學生自制溫度計,效果不好,可視性極差。自然地想到何不利用我們教室中就有多媒體設備,網上搜索一段自制溫度計的視頻,豈不是又方便有直觀。而且也能促使學生想到該怎樣改進自制的溫度計等許多深層次問題,這正是科學探究的具體應用。這些問題由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想辦法解決,正是我們物理教學所要達到的要求,其效果是不進行教材特殊處理時所無法達到的,我自認爲這是本堂課的亮點之一。

再就是在學生用實驗室用溫度計測量完水的溫度後,自然地引導到我們的晨檢,因爲甲流,體溫計脫銷,價格上漲很厲害,能不能用實驗用溫度計測體溫呢?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如何改進?由此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很自然地進入了體溫計的學習。也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又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3、控制實驗器材,集中學生注意力

這堂課上,桌上實驗器材比較多,學生注意力易分散,課堂紀律很難保證。我課前先把實驗室溫度計、體溫計交由小組長保管,讓其他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有效的預防了學生走神。

4、合作探究,討論交流,以學生爲主體

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爲4人的合作小組進行學習。提問回答以指定每組內固定位置的學生回答加分形式進行。以保證學生在合作交流時能互幫互助,它以小組內組員之間的合作研究爲主要學習手段。通過同學們在小組有序地開展實驗活動,更加明確了實驗的目的,使實驗效果十分明顯。做到了人人動手參與實驗,並在互相和諧合作的前提下達到了實驗效果的最優化。從一開始的溫度的引出,學生們在疑問、在思考、在討論、在實踐、在驗證、在總結……學生們的在積極參與主動探究,我只是整個活動的引領者、組織者,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了學生。

5、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的教育理念

整堂課教學效率高,思路清晰明瞭,重點突出。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目標達成。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性高。

6、攝氏溫標教學草率

對於攝氏溫標定標這一內容處理草率,直接通過視頻“灌”給了學生,學生沒有動手操作。

7、時間分配有些不好,以致“達標檢測?”這個環節顯得有點草率。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在同組教師的幫助下,我將更好的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瞭解核桃的種類及特徵。

2.嘗試用不同的工具打開核桃。

3.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注意安全。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各種種類的核桃若干、各種工具若干、餐盤4個、筐子4個、大筐16個、小揹包16個

活動過程:

1.認識核桃,瞭解核桃的種類及特徵

——給每位幼兒提供4種核桃:“你們認識它們嗎?它們叫什麼?”

——出示大組記錄表,幼兒說教師記錄

——說一說你看到的寶貝是什麼樣子的?

——你們有沒有吃過這幾種核桃仁呢?你們想不想嘗一嘗?

——引導幼兒用手打開紙皮核桃

2.幼兒嘗試利用工具打開核桃

——沒有打開的核桃怎麼辦呢?

——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四種工具,請你去試一試,看幾種工具能把核桃打開。

——出示記錄表,請幼兒把實驗的結果記錄在表上。

——教師提醒幼兒使用工具時注意安全,把打開的核桃仁放在中間的餐盤裏,核桃殼放在中間的塑料筐中。

——記錄好的幼兒可以嘗一嘗核桃。

3.幼兒講述實驗結果,教師進行大組記錄

——請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結果,教師統計並做大組記錄。

延伸活動:

——剛剛我們嚐了嚐我們打開的核桃,你們知道多吃核桃仁有些什麼作用嗎?

——那你們知道核桃殼有些什麼作用嗎?請你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找答案,明天來和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在欣賞、猜測、講述的過程中,讓幼兒瞭解故事主要角色的心願。

2、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長大後的心願。

3、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四幅圖片,通過遊戲的方式,瞭解人的成長過程。

關注點:幼兒能根據教師的提示觀察並找出相應的人物。

1、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做一個遊戲,請你們看看這裏有幾幅圖?在圖片裏藏着一些祕密,請你們一起找出來。

2、師提示:第一第二幅圖有,第三第四幅圖沒有。

(幼兒觀察尋找,找出後老師出示相應的圖片,嬰兒及文字)

師提示:第一第三幅圖有,第二第四幅圖沒有

師提示:第四幅圖有,其他人沒有。

3、幼兒共同找出寶寶成長圖(嬰兒 → 幼兒 → 小學生)

師小結: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小到大慢慢成長起來的'。

(二)觀看多媒體課件,在邊看邊猜邊講的過程,瞭解主要角色的心願。

教師以聽、看、猜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講述主要角色長大後的心願。

出示人物:叮叮和噹噹

師:叮叮和噹噹在一起討論,長大以後做什麼?(出示文字)

出示圖一(猜測蒲公英的心願)

師:他們一起問蒲公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請你們猜猜蒲公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

師:那蒲公英的想法和你們猜的是否一樣呢?

幼兒猜測後(放錄音) 理解:威武和善良

3、出示圖二(猜測小魚的心願)

叮叮和噹噹來到了哪裏?遇到誰?他們說了些什麼?

那小魚的願望是什麼呢?

(幼兒猜測後,老師放錄音)(理解:暢遊、四大洋)

4、出示圖三

叮叮和噹噹在幹什麼?他們想用蠟筆做什麼?

5、出示圖四、五(講述叮叮的心願)

叮叮用綠色塗出了什麼?

(幼兒猜測後出現文字:用綠色塗出了一片草原啊,跑啊,永遠永遠也跑不到頭的草原。)

叮叮爲什麼要塗出一片綠色的草原,她的心願是什麼?

6、出示圖六、七(講述噹噹的心願)

噹噹用藍色塗出了什麼?(幼兒講述)

噹噹長大後做什麼?噹噹會怎麼說?

7、圖八,引發幼兒講述:小朋友你們長大後想做什麼?

(三)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長大後的願望。

關注點:幼兒能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長大後的心願。

師:誰願意來告訴我們,你長大後想做什麼?

師小結:每個小朋友都有許多美好的心願,相信長大後你們都能實現這些願望,成爲一名醫生、畫家、飛行員......

(四)延伸活動,幼兒繪畫自己的心願。

師:出示大張紙,讓幼兒畫畫,講講自己長大後的願望。

教學反思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活動內容、教學理論、幼兒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以下方面無論是與否,都應該分析是與否的原因,從而總結經驗或提出改進措施)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納?是否有適度的自由空間?是否能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例如,是否瞭解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徵?是否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例如,師幼配合情況,教師能否依幼兒的需要調整教學。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在對目標、策略的驗證與分析中找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並明確今後改進與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課,你會怎樣上?有什麼新想法嗎?或當時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對你這節課有什麼評價?對你有什麼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