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集合八篇

【實用】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集合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集合八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一 、活動目標1、能辨認自己或他人的姓氏,對漢字感興趣,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

2、感知自己名字的與衆不同,大膽交流名字的由來,體會家長對自己的期望。

二、活動準備1、事先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自己名字的寫法、含義及小故事。

2、孩子姓名的字卡、《百家姓》視頻及掛圖、地震中出生的孩子照片。

三、活動過程1、導入出示老師的姓氏"孔"字字卡,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知道"孔"是老師的姓氏,也是"孔子"的"孔"。

2、新授(1)遊戲:開火車。瞭解幼兒姓氏,請同姓的幼兒握握手。

(2)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姓氏?

教師總結:中國有十多億人口,姓氏也有很多。(引出百家姓)(3)看課件《百家姓》視頻,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

出示《百家姓》前一百位的姓氏,讓幼兒觀察瞭解:前一百位的姓氏有幾行?每行有幾個姓氏?你的姓氏排第幾?大聲地念出來。

你還認識其他的姓氏嗎?排第幾位?

(4)提問:你的姓氏和爸爸一樣還是和媽媽一樣?爸爸姓什麼?爺爺姓什麼?

教師總結:我們中國的姓氏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按照中國人的傳統,我們都是隨爸爸的姓,也有跟媽媽姓的;有一個字的姓,也有兩個字的姓,這是我們中國特有的。

(5)出示只顯示姓的名字請幼兒猜。

教師總結:中國人同姓的`很多,光看姓不能知道是誰,還要有名。

將寫有全班幼兒姓名的字卡貼在黑板上,請幼兒找找自己的名字在哪裏?大聲地念出來。

你還認識其他小朋友的名字嗎?你知道你們老師的名字嗎?

(6)老師介紹自己名字的含義。請挨着的兩個小朋友互相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

(7)請幼兒講述自己名字的含義和故事。

教師總結:我們的名字都有特殊的含義和故事,包含了父母對我們的愛和期望,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孝順和懂得感恩的人。

三、活動延伸1、看課件:地震中出生的嬰兒照片,講述嬰兒名字的由來,引出我們共同的名字--中國人。

2、鼓勵幼兒愛祖國,長大報效祖國。請幼兒簽上自己的名字(音樂《相親相愛一家人》)。

3、教師總結。(音樂《大中國》)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如今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當今物質條件優越的時代,孩子們感受着來自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寵愛,成爲了"家中的寶",多數幼兒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獲取、不懂給予的衆人爲我的心理傾向。具體表現爲:習慣接受別人的關心愛護,而不知道積極主動地用愛心去對待別人,甚至驕橫跋扈。本次活動以身邊熟悉的"愛的故事"爲支點,截取生活中常見的愛的不同表達方式,加深孩子對愛的理解,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快樂生活離不開別人的幫助,我們都要擁有一顆愛心。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分享愛的.故事,並嘗試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最感激的人和事。

2、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初步懂得人人都應有一顆愛心。

3、體驗關愛他人的快樂。

活動重點:

分享愛的故事,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活動難點:

感受、理解愛的不同方式。

活動準備:

1、愛心卡片,音樂《讓愛傳出去》。

2、公益廣告"關愛他人";PPT課件。

3、心願卡、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愛心卡",導入活動。

"這是什麼?"(打開愛心卡,認讀"愛"字)"什麼是愛?猜猜華老師爲什麼要送愛心卡給你們?"--愛就是喜歡。

2、感受、理解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剛纔小朋友講了很多的愛,我這裏還有一些愛心照片,我們來看看裏面都有哪些愛?"阿姨這個手勢表示什麼意思?(愛),模仿手語。

(逐一觀看愛心照片),這裏的愛心表示什麼意思?

(1)婚禮現場的愛心氣球---------愛是相親相愛。

(2)給災區愛心捐款、愛心車隊------愛是互相幫助。

(3)點燃蠟燭許願------------愛是一種祝福。

(4)醫院裏的愛心氣球----------愛是關愛生命。

(5)愛心書屋--------------愛是一起分享。

(6)奧運火炬愛心傳遞----------愛是傳遞。

(7)愛心小屋無償獻血----------愛是奉獻。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能看到愛,每一顆愛心裏面都藏着一個愛的故事。

3、觀看公益廣告"關愛他人",分享生活中的愛心故事。

"在下面這段愛心廣告中也藏了許多愛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找找吧!"提問:你在廣告中看到了哪些愛心故事?(幼兒自由交流討論)(1)小朋友踢足球,差點砸到嬰兒車裏的寶寶,大哥哥及時用頭頂起了球。

(2)叔叔手裏的書太多,快要滑下來時,大哥哥幫忙扶了一把。

(3)老爺爺騎着裝滿東西的山輪車,爬不上橋,大哥哥在後面推了一把。

(4)看見倒在地上的自行車,馬上把車扶起來。

(5)姐姐的羽毛球掛到了樹枝上,大哥哥幫忙拿下來。

(6)大姐姐把可樂罐撿起來扔進垃圾箱。

:生活中有這麼多人給了我們愛和幫助,我們應該從心裏感謝他們。我們也要有一顆愛心。

4、體驗愛帶來的快樂。

(1)討論:有誰幫助過你?幫助你什麼事?想對他說些什麼?請你大聲的說出來,我想他們會聽到的。

(2)除了用語言來表示感謝,還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表達?

(3)剛纔大家在感謝別人的時候,心情怎麼樣?

:原來被別人幫助是件開心的事,感謝別人同樣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4)記錄愛的故事。

"華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愛心卡,你們可以把最想感謝的人畫下來,還可以畫一畫你們之間愛的故事,感謝的話不會寫可以請客人老師幫忙,畫完後可以送出你的愛心卡。"活動延伸:

1、送愛心卡,共同分享愛的故事,體驗愛的快樂。

2、小小發佈會--愛的故事。利用晨間談話十分鐘,講講愛的故事。

3、家園配合。請家長和孩子講要感謝的人或事;關注身邊發生、媒體報道的愛的故事;帶孩子一起用行動對周圍的人或事表示感謝。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使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及水的用途;

2.使幼兒知道水污染的危害,並瞭解河水變髒的一些主要原因;

3.幫助幼兒樹立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並初步形成保護水資源的日常行動。

二、教學準備:

1.清水、髒水各一杯;一些透明的盛水器皿;泥沙少許;

2.有關“水的用途”、“水污染的原因”的圖片數幅;

3.幼兒與父母共同討論河水變髒的原因,可能的話請父母帶領幼兒觀察居住地的河流、池塘的水質。

三、教學過程:

(一)出示清水,分析水的特性

1.組織師生談話,引導幼兒分別用眼睛、鼻子、嘴和手來感知水並描述自己的感覺。

2.根據幼兒的描述,教師講解:水是透明無色、無味的液體,會到處流動,因而沒有固定的形狀。

(二)聯繫幼兒生活實際,談談水的用途

1.組織幼兒討論水有哪些用途,啓發幼兒想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能否缺少水,除了人類以外,地球上的其它生命———動物、植物需不需要水。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水的種種用途,如飲用、洗手、洗衣服、澆花、滅火等。

2.出示圖片,幫助幼兒總結歸納水的用途。教師向幼兒說明: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物質。如果說地球是媽媽,水就是媽媽的乳汁,它哺育着地球上的人、動物和植物。沒有了水,我們人會渴死,絕大多數的動物和植物也會死亡,地球將變成一個荒涼的大沙球。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三)出示髒水,分析水污染的危害

1.引導幼兒比較髒水與清水的不同之處,說說幼兒對髒水的觀感。

2.教師講解、分析髒水的含義:江河受到污染,水就成了髒水。有時髒水的顏色黑乎乎的,還有一股臭味,技術人員將水取樣進行化驗,還會發現水裏充滿各種病菌和有毒物質;有時髒水的顏色沒有發生變化,還是和原來一樣清澈見底,但水裏已含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毒素。

3.組織幼兒討論髒水的`危害,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看法。如我們人喝了髒水會怎麼樣?髒水可以澆花、養魚嗎?

4.教師講解並置疑:當今全世界包括我國水污染非常嚴重。全世界每年大約兩萬多人因喝了髒水而死去。有人住在大河邊卻沒水喝,沒有鮮魚活蝦吃,也無法用河水澆灌農作物,因爲河裏流淌的是黑乎乎的臭水。爲什麼江河裏的水會被污染變髒呢?

(四)討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引導幼兒回憶與父母討論的結果及在父母帶領下觀察江水或池水,讓幼兒講述他們的想法。

2.出示圖片,講解、分析江河受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業廢水這是嚴重的污染源。一些造紙廠、化工廠、印染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污水,如果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中,久而之久,影響了江河的水質。

(2)生活污水每個家庭每天也有許多污水產生,如洗澡水、洗衣水、糞便水,這些污水流入江河,也會使江河裏的水變質。

(3)生活垃圾許多人把江河當成大垃圾箱,把各種各樣的垃圾傾倒進江河裏,把江河搞髒搞臭了。。

(4)農藥和化肥農田若施用了過量的農藥和化肥,殘餘的農藥和化肥會經雨水沖刷流入江河。

(5)森林砍伐江河兩岸的樹木被砍伐後,岸上的泥沙會毫無遮攔地流入江河,使河水變渾。

(五)討論保護江河的方法

1.引導幼兒根據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商量保護江河的辦法。

2.總結幼兒力所能及的做法,要求幼兒背誦記憶,並在日常生活中行動起來,如:(1)節約用水,一水多用;(2)愛護花草樹木;(3)垃圾分類處理;(4)建議父母使用無磷洗衣粉;等等。

(六)延伸活動:開展“護水小衛士”競賽活動。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認知目標:認識各種豆子

技能目標:

嘗試簡單的排序,在操作中學會保護自己,情感目標在跳跳、做做、玩玩中體驗春天的快樂氛圍,喜歡春天的美好

活動重點:

認識各種豆子活動難點將蠶豆和豌豆如何有序排列

活動準備:幼兒人手一份細鉛絲、每組一份蠶豆和豌豆、春姑娘的花環、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跳"春"的律動師:"我是春媽媽,願意和我跳個舞嗎?"師:你想用什麼動作來表示春天來了?(小花、蝴蝶、柳樹等)師:我們和春媽媽一起來跳個舞。

2、做"春"的禮物

(1)剝一剝

1、提出操作要求:把豆寶寶放在紅色簍子裏,剝下的豆莢放在藍色簍子裏。

2、幼兒操作開始剝豆子

(1)比一比指導幼兒認識蠶豆和豌豆,教師小結:蠶豆長的大,豌豆長的小;蠶豆是扁扁的.,豌豆是圓圓的。

(2)排一排師:"看,老師把豆寶寶變成什麼了"?"仔細觀察項鍊上的豆寶寶是怎麼排隊的"?

教師示範做項鍊,師:"先拿一個蠶豆寶寶穿進去,再拿一個豌豆寶寶穿進去,要小心點,最後把鐵絲兩頭連接起來。一條豆寶寶做的項鍊就做好了。

啓發幼兒思考,"豆寶寶還可以怎麼排隊呢?"

(3)做一做

A、幼兒動手操作,把豆寶寶穿在鉛絲上,教師提醒幼兒使用鉛絲時要注意安全。

B、先做好的幼兒和教師講講豆寶寶是怎麼排隊的,教師幫忙把鉛絲兩頭連起來。

活動延伸:秀"春"的禮物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師用相機給幼兒留念。(放各種節奏的音樂,讓幼兒跟着節奏走場展示自己的作品。)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思路:今年我們這裏出現了沙塵天氣。連續幾天的大風沙,孩子們只能躲在活動室裏,失去了每天兩個小時戶外活動的快樂時光,孩子們沮喪極了。由於這種壞天氣使孩子們有了切身體會,每天都在討論着。我藉此機會組織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認識"沙塵暴"這一天氣現象,及對人類的危害。

滲透目標:知道植樹能控制風沙,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重點:"沙塵暴"形成的原因。

活動難點:植物能阻擋沙塵。

活動準備:

1、 在有"沙塵暴"天氣的`日子裏,引導幼兒觀察"沙塵暴"天氣的特徵。

2、 收集"沙塵暴"天氣給人們造成的危害圖片、及錄相帶,供幼兒瞭解。

3、 一盤沙土、廢舊輪胎中種植的小麥。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說說沙塵暴

1、 觀看沙塵暴的錄像,引出"沙塵暴"天氣提問:

1) 這是什麼樣的天氣?

2) 你是從哪兒聽說的"沙塵暴"天氣?

二、 基本活動--知道"沙塵暴"形成的原因及植物能阻擋沙塵

1、 提問:"沙塵暴"天氣的特徵:

風很猛,風中夾着很多的沙子,時間有時長,有時短。

討論:"沙塵暴"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2、 討論:爲什麼會出現沙塵天氣?沙子是從哪兒來的?瞭解"沙塵暴"形成的原因。

1) 播放人爲的砍伐樹木、破壞草原,致使土地沙化的錄像。

2) 再提問:沙子是從哪兒來的?

引導幼兒說出多植樹,保護綠色植被。

3、 做小實驗。

1) 讓小朋友想辦法把一盤沙"吹"起來。

2) 請幼兒把廢舊輪胎中種植小麥中的土吹起來。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中國關於傳統食品餃子、糉子、月餅的知識。

2、萌發對中國傳統食品文化的熱愛之情。

3、懂得謙讓、分享,能注意餐飲禮儀。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視頻《除夕的來歷》、《糉子的來歷》、《月餅的來歷》

2、食品:餃子、月餅、糉子3、餃子糉子月餅圖片、外國傳統美食圖片若干4、盤子、筷子、擦手毛巾

活動過程

(一)導入:觀看視頻《除夕》

1、師:剛纔你們看到了些什麼?你們知道這一天叫什麼?——除夕。你們知道除夕爲什麼要吃餃子吃團圓飯嗎?

2、放視頻:介紹除夕吃餃子的來歷3、小結:原來吃餃子是表達我們中國人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我們幼兒園在迎接新年的到來也會包餃子,回憶一下我們包餃子吃餃子的快樂時光吧。

4、出示圖片(20xx年迎新年包餃子的圖片)

(二)介紹中國傳統節日“吃”的文化

1、師:餃子就是我們中國的傳統食品,知道什麼叫做傳統食品嗎?經過歷史的洗禮,至今仍舊保留下來的'食品爲傳統食品。

2、師:除了餃子還有什麼呢?請看:出示“糉子”圖片

3、師:你們喜歡吃嗎?你們知道哪個節日會吃這個食品?你們知道糉子的來歷嗎?

4、播放視頻《糉子的來歷》

5、小結:原來糉子有這樣一個故事,這就是我們中國特有的食品,它不僅只是用來吃的,而且它代表着一種含義。

6、我們已經知道了中國的兩種傳統食品了,那麼你還知道中國的哪些傳統食品?(幼兒紛紛發言)引出月餅。

7、師:你們知道月餅的來歷嗎?爲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呢?

8、播放視頻《中秋節月餅的來歷》

9、小結:看完這個視頻,你們知道月餅是怎麼來的嗎?看來我們中國的傳統食品文化還意義深刻。

(三)中國傳統食物品嚐和分享

1、師:沒想到我們中國的食品背後這麼豐富的故事吧,你們想不想嘗一嘗?

2、出示食品,請配教老師把食品端過來,師:今天老師把它們帶到了現場,要和你們、和客人老師一起分享。

3、請幼兒自主選擇食品並嘗一嘗,並提醒幼兒要與同伴、客人老師分享食品,也要注意衛生,吃之前用溼毛巾擦手。

4、小結:剛纔我發現你們過去拿食品的時候表現的非常有禮貌,懂得謙讓,懂得分享,也很愛衛生,吃東西前後都會擦手吃完也會擦嘴巴,這都值得老師表揚。

結束延伸

1、出示圖片,簡單介紹外國傳統食品文化。

2、師:今天我們不僅瞭解了中國的幾種傳統食品,而且還品嚐了,平時,我也看見你們帶了外國傳統食品來幼兒園吃,那麼回家後可以要你們的爸爸媽媽告訴你們有關外國傳統美食的故事。

活動反思

本節課通過賞美食、說美食、吃美食的故事,引導學生欣賞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感受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培養民族自豪感。使學生感受到中華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食文化的興趣。

優點之處:

1.切合了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並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課堂氣氛一直很熱烈;

2.學生是在一定情境下,藉助於老師的幫助,及與同學的協作、交流,同時利用學生已知信息爲基礎,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取認識,符合教學規律。

不足之處:

1.識字課,識記字形沒有貫穿與課堂當中。

2.寫字時間不夠10分鐘。

整改措施: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也深刻認識到:我們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實際需要、實際能力出發,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才能讓學生真正做到快樂學習、高效率學習!

小百科: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爲目的的物品。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在古代和現代生活中,人們傳遞信息的多種方式,感受現代生活的進步。

2、能夠大膽的利用旗子和手電筒創造自己的信號。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課件

2、每組小紅旗、手電筒若干

3、雞毛信

4、紅燈、綠燈(卡片)

5、字卡:聲音信號;光信號;動作信號;你好;危險,別過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出示帶三根羽毛的信)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信)這封信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上面插着3根羽毛)你們猜猜寫信的人爲什麼要在信封上插羽毛呢?(幼兒自由回答)關於這封信有一個好聽的故事,來一起聽聽吧!(師點擊課件簡單講講《雞毛信的故事》)

師:在信上插上三根雞毛代表什麼?信上的雞毛是一種信號,它提示大家這封信很緊急很重要。其實在很早很早以前,雞毛信就應用在戰爭中,那時叫“羽檄”,上面插着羽毛,表示緊急。(師點圖片幼兒欣賞)

二、瞭解古代的信號

師:寫信是我國古代人們傳遞信息的主要方式,但是如果發生了緊急的情況,來不及寫信,比如:敵人快攻打到我們這裏了,古代的人會用什麼方法通知其它人呢?(幼兒回答)

師利用課件小結:

(1)烽火、狼煙:

小朋友還記得我國最長的牆是什麼嗎?長城就是古代人們爲了抵禦敵人建造的,每隔一段距離就設一個烽火臺,當發生狀況時就一個接一個的點燃烽火,用煙傳遞敵人來侵的信息。

(2)鍾、鼓

古代發生重大事情時,例如起火、發大水等,人們會敲響鐘或鑼鼓等通知大家集合。

師:古代人充分利用他們的智慧創造了這些信號來傳遞信息,可是由於條件的限制,他們的信息傳遞得慢而且準確性不高。

三、瞭解現代生活中的信號。

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們可以通過電視、電腦、電話等現代設備及時瞭解周圍發生的事情,隨時隨地和遠方的朋友交流。不過,爲了方便我們的生活,人們也利用一些現代手段創造了許多信號來傳遞信息。

1、師幼玩遊戲——《小司機》,將信號滲透在遊戲中。

幼兒“開車”出發,師隨機出示紅燈、綠燈、做交警手勢、放120的聲音,提示幼兒注意傾聽、觀察,遵守交通規則。

師提問:你們來回憶一下,剛纔的遊戲中,我都用了哪些生活中常用的信號?

(幼兒回答,師出示相應字卡:聲音信號、光信號、動作信號)

2、師幼互問互答,瞭解生活中的信號

(1)聲音信號

師:除了剛纔遊戲中的警笛聲,你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聲音信號?(幼兒回答)

師點擊課件中的聲音讓幼兒猜是什麼信號(軍號、電話鈴、發令槍,)並小結:生活中有許多聲音信號,我們一聽到這些信號就知道怎樣做。如:軍號、發令槍、鈴聲(電話鈴、上課鈴)、哨聲(一些體育比賽中,裁判會用哨聲來指揮比賽,如足球比賽中,吹兩個長音就表示比賽結束,師吹哨子演示)

(2)光信號

師:人們利用燈、光創造出了許多光信號,如:信號燈、車燈、燈塔、提示燈(航空障礙燈)、信號彈、手電筒(師點擊課件與幼兒互動問答並小結)

(3)動作信號

師: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屬於動作信號嗎?(幼兒回答)

師利用課件小結:

手勢:交警、裁判、樂隊指揮;旗語:海軍、足球裁判(師示範海軍旗語——再見,讓幼兒學做)

師:這些信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方便、快捷,在一些緊急的.狀況下還可以給我們特殊的幫助(師舉例說明)。

四、幼兒用手電筒、旗子創編信號

師:剛纔我們瞭解了生活中的許多信號,小朋友想不想來設計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信號?老師準備了手電筒、旗子,小朋友分組,分別用這兩種道具創設兩種信號。——“你好”“危險,別過來”

1、幼兒分組創編信息,師指導

2、請幼兒每組派代表上前演示自己組創編的信號,請其它幼兒猜一猜分別是哪個信號,集體學做。

五、結束

師:小朋友都表現得很棒,老師這裏還有一個難題要考考大家:有個小哥哥喜歡冒險,一天,他獨自乘船來到海中央的小島上玩,當他想要返回的時候發現船被海浪給沖走了,怎麼辦呢,他等了好久好久突然發現天空遠處一架直升飛機正在巡邏,這時他給直升飛機發了一個信號,最終得救了,小朋友猜猜他發了一個什麼樣的信號救了自己?(幼兒猜想)

師:(點擊圖片SOS)小哥哥在沙灘上寫了一組大大的字母,小朋友認識嗎?這三個字母是什麼意思,小朋友今天晚上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查一查,明天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好嗎?

最後我們用今天剛學的旗語互相再見吧!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消滅白色污染》案例與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當今社會,隨着快餐業、包裝業和超市的發展,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然而由於現代生活行爲方式的不當,人們在享受物質生活方便的同時

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導致過量的“白色污染”成爲繼大氣污染、水污染之後的第三大社會公害,是現代人們生活的一大難題。目前全國上下紛紛掀起了消滅“白色污染”的活動,我們幼兒園也開展了“保護環境,救救地球,爭做環保小主人”的環保教育活動。

“白色污染”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且用得最多的一次性垃圾,如何引導幼兒收集生活中無毒無害的一次性垃圾——“白色污染”,如各種方便袋、泡塑、一次性碗、盤、盒,各種塑料瓶、瓶蓋等,結合環保教育

開展系列活動呢?因此我們在幫助幼兒認識“白色污染”、“白色污染”分類的基礎上,再引導幼兒進行“白色污染”處理(再創作)等實踐活動,使幼兒懂得:只有減少垃圾,變廢爲寶,才能美化生活、淨化環境,從而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激發幼兒爭做環保小主人的強烈慾望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廢棄的塑料袋、泡沫用口等屬於白色污染,知道白色污染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2、瞭解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的基本方法。

3、培養幼兒對活動的興趣,發展想象力、創造力。

4、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讓幼兒明白什麼叫“白色污染”。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

2、教學難點:認識“白色污染”對人類的.危害性。引起學生對白色污染現狀的關注,養成自覺的環保行爲。

活動準備

1、塑料袋、泡沫飯盒和紙盒、紙袋、布袋若干。

2、無處不在的白色垃圾圖片

3、教學掛圖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生活經驗談話,引發活動。

(1)出示塑料袋、泡沫飯盒,教師問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人們在什麼時候會使用它們呢?

(2)教師:“人們爲什麼都喜歡用這些物品?”

2、認識塑料袋,泡沫用品難以分解、處理的特性。

(1)引導幼兒思考將布袋、紙袋、塑料袋丟棄到自然環境中,對環境的影響。教師:它們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對環境有什麼影響?

(2)小結“紙袋和布袋埋在土壤中會被分解掉,不會產生對環境有害的物質,而現實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塑料袋、泡沫用品卻不容易分解,又很難處理,隨意丟棄會污染環境。

3、觀看教學掛圖,認識白色污染的危害。

(1)幼兒觀看教學掛圖,瞭解塑料袋和泡沫用品到底會產生哪些危害?

(2)幼兒結合生活經驗,交流自己的閱讀發現。(這些東西,如果埋在地下,會破壞土壤,影響植物生長,如果被動物不小心吃掉的話,可能會因消化不好而導致死亡,人們如果長期使用一次性發泡餐具,會影響人體健康,如果焚燒這些垃圾,會污染空氣,

(3)小結:廢舊塑料包裝會產生很大的危害,由於這些塑料袋、泡沫用品大部分是白色的,因些人們把它們造成的污染稱爲“白色污染”。

4、尋找減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1)幼兒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怎麼樣減少白色污染,鼓勵幼兒開動腦筋,交流自己想出的解決方法,如購物時自帶紙袋,製造出能分解的塑料袋等。

(2)小結:爲了減少“白色污染”,科學家們開發了對環境污染少的可降解塑料製品,商家也開始減少這些物品的使用量。小朋友們也應該從現在做起,不亂扔塑料袋、泡沫用品,減少白色污染,人人都做一個保護環境的小衛士。

(3)一起製作紙袋。

教學反思

1、在請幼兒說白色污染危害性和減少白色污染措施時,幼兒很有想象力和創造力,設計出了許多有創意的機器來消滅白色污染,教師在此要加強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說、大膽想象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2、在上課頭一天就跟幼兒交流一下,看看幼兒知道不知道什麼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有什麼危害,爲課堂學習做好鋪墊。課一開始,就可以讓小朋友介紹自家使用塑料袋的情況。讓全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從而加深了對白色污染的感性認識,進一步瞭解了白色污染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