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彙編七篇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彙編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7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彙編七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快樂的含義,知道大家在一起會得到快樂,共同勞動會得到快樂,爲別人解決困難也會得到快樂。

2、能積極參與活動,會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一起唱《快樂拍手歌》,感受快樂!

師:我們小朋友這麼快樂,還應該把快樂的心情傳遞給朋友們,森林的`小動物們卻一點兒也不快樂,我們來聽聽怎麼了。

二、分段講述故事,理解快樂的含義。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並提問。(播放PPT)

提問:

1、老鼠、烏龜、狐狸爲什麼不快樂?

2、怎麼樣幫助它們快樂起來?

(2)老師講述第二段故事並提問。(播放PPT)。

提問:

1、小動物想到了什麼辦法?

2、圖上有哪些小動物?它們在做什麼事情?

(3)出示操作材料,提出要求:每個房間住一種小動物,你們幫小動物們找到它最喜歡,最適合的房間。

提問:爲什麼這樣分?哪一組分的最合理?

(4)繼續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幫助鴨媽媽解決困難。

提問:鴨媽媽的房子被洪水沖走了,怎麼辦呢?

三、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給公寓起名字

師:我們一起來幫小動物給這個新房子取個好聽的名字吧?

小結:小動物們用自己的特長,靠自己的勞動一起蓋了新房子,還幫助了鴨媽媽,大家一起住在造好的房子裏。小動物們很快樂!小朋友幫助了小動物們也很快樂,讓我們一起唱着快樂的歌回教室吧!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最後一片葉子》,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體驗人物的情感。

2、體會最後一片葉子給瓊西帶來的希望,並樂意幫助身邊的人給別人帶去希望。

二、活動準備

PPT、樹葉

三、活動過程

1、觀察人物引題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了一個故事,我們先來看認識一個人(出示圖片1)師:這個女孩叫瓊西問:小朋友們瓊西怎麼了?(很傷心、很難過、想哭)迴應:看到她這麼難過,你難過嗎?我發現你是一個很能體會別人心情的人問:那你認爲他爲什麼會難過、傷心呢?

迴應:有這個可能,看來你已經動腦經了,你很有自己的想法真厲害師:瓊西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

2、分段講述故事A、講述故事第一部分(出示PPT3-7、音樂)(蘇和瓊西是一對好姐妹。一個寒冷的冬天,瓊西不幸得了肺炎,她病得很厲害,治好的希望很小。這一天蘇發現瓊西的眼睛睜的大大的,望着窗外,倒數着10、9、8、7、.....原來窗外的樹葉正被風吹得一片一片往下落,瓊西正數着樹上剩下的葉子。瓊西對蘇說:“我在看樹上的葉子,如果樹上一直有葉子,我就會慢慢好起來,如果樹上一片葉子也不剩了,我就會死掉。)問:小朋友們瓊西到底怎麼了?(生病了、快要死了......)她病的怎麼樣?

問:誰聽清楚了病牀上的瓊西在幹什麼?(數樹葉......)她是怎麼數的.?

迴應:她倒着數是因爲樹葉越來越少了。

追問:她爲什麼要數樹葉?(因爲樹葉一直有葉子.........)提升:你回答得真好,瓊西是把樹上的葉子當成了她活下去的希望師:可是樹上的葉子越來越少了,瓊西她能活下去嗎?

B、講述故事第二部分(蘇把瓊西的怪想法告訴了他們的朋友貝爾門,他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畫家。)師:聽,這天晚上發生了什麼事兒?

師:在這樣的一個夜晚你害怕嗎?有一個人比你更害怕,她是誰?

問:瓊西她在害怕什麼?

問:那貝爾門爺爺知道後,他會怎麼做呢?

:在這樣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瓊西的希望葉子有沒有掉光呢?

C、講述故事第三部分(第二天早晨一醒來,瓊西和蘇驚奇的看到窗外的樹上還有最後一片葉子,白天過去了,那片孤零零的葉子仍牢牢地掛在樹枝上。第三天早晨,那片樹葉還在那裏。一連好幾天,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有掉落。瓊西慢慢好起來了,可樓下的貝爾門爺爺卻去世了。)問:第二天發生了什麼事?樹上的葉子掉光了嗎?(樹上還有最後一片葉子)提升:是呀,就是因爲這片葉子瓊西才慢慢的好起來。

師:可是故事裏告訴我們說瓊西慢慢好起來了,可樓下的貝爾門爺爺卻去世了。

問:爲什麼貝爾門爺爺過了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就去世了呢?誰能猜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D、講述故事最後一部分(原來,在最後一片葉子掉下來的那個颳風下雨的夜晚,貝爾門冒着風雨在牆上畫了一片葉子,他因爲淋雨受涼也得了肺炎,他年紀太大,身體又弱,幾天後就死去了。)師:孩子們,原來這片希望的葉子是誰送給瓊西的?

師:貝爾門爺爺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卻給瓊西來了希望。我們一起爲貝爾門爺爺鼓鼓掌吧。

師:讓我們一起完整的來欣賞一下這個讓人感動的故事吧。

3、完整欣賞故事師:孩子們,每個人都需要希望,希望可以給生病的人帶來健康,希望可以還給不開心的人帶來開心。

4、結合生活師: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像貝爾門爺爺一樣給別人帶來的希望,我們一一看吧。

A、醫生B、解放軍C、小朋友之間的幫助5、結束部分(希望的葉子)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片,瞭解小兔從不願意收拾到主動收拾的變化過程。

2、感悟收拾整齊纔能有序生活的意義。

3、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活動準備:

掛圖

活動過程:

一、引題:

今天黃老師帶你們到小兔家去看看,小兔在幹什麼?

二、邊看圖邊理解故事:

1、示圖1,引導幼兒觀察;亂糟糟,趕快收拾

提問:(1)小兔旁邊放了很多玩具,這些玩具放整齊了嗎?

(2)媽媽手上拿着什麼?爲什麼媽媽要拿着箱子?

2、出示圖2,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1)箱子到底是幹什麼用的,我們來看看,媽媽在幹什麼?(媽媽正準備收拾玩具,媽媽拿着箱子進來了說“現在,趕快收拾玩具。”)

(2)小兔在玩什麼呢?(對,小兔正在玩吊車)

(3)小兔聽到媽媽要收拾玩具會怎麼說?(小兔說:“等一會兒收拾,大吊車正在吊東西呢。”)

(4)媽媽又會對小兔說什麼?(媽媽說:“不行,亂糟糟地,趕快收拾。”)

(5)小兔同意媽媽收拾玩具嗎?爲什麼?

3、出示圖3,講述圖意;小兔呀,不願意,還發脾氣了“你要我收拾,我就搬出去。”小兔不讓媽媽整理,還把玩具搬到了走廊上。

提問:小兔怎麼了?小兔發脾氣了,小兔說了什麼?

4、出示圖4,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1)小兔搬到了哪裏?走廊上可以高高興興地玩,媽媽不會喊趕快收拾了。

(2)誰來和小兔一起玩了?小兔把走廊上的玩具放整齊了嗎?

(3)玩具放得亂糟糟的,他們玩起來會不會開心?

5、出示圖5,其實小兔和朋友玩的.一點也不開心

提問:(1)呀!小兔怎麼啦?小兔爲什麼會這樣呢?原來是小兔找不到自己喜歡的鼴鼠,他大聲地喊了起來:“我的小鼴鼠呢?”

(2)玩具爲什麼會找不到?

(3)玩具放得亂糟糟的,還會發生什麼事?

6、出示圖6,講述圖意;

提問:(1)小熊怎麼了?爲什麼會摔跤?“啪噠,噗通!”小熊一腳踩上了皮球,摔了一個大跟斗,走廓上亂糟糟的,東西找不到,沒有辦法走路,小兔和朋友玩得一點也不開心。

(2)玩具放得亂糟糟,小兔的鼴鼠找不到了,還害小熊摔了一跤,這下該怎麼辦呢?是繼續玩還是趕緊收拾整理呢?

7、出示圖7,講述圖意:小兔大聲叫起來:“現在,趕快收拾玩具。”小熊和長頸鹿還想玩一會兒,小兔說:“不行,亂糟糟的,趕快收拾”提問:(1)小兔怎麼說的?

(2)小兔爲什麼讓朋友趕快收拾玩具?(因爲不收拾就沒辦法玩)

8、猜猜小兔和朋友收拾整理後,會玩得開心嗎?

9、出示圖8,收拾整齊,玩得開心

提問:(1)這幅圖和前面的有什麼不同嗎?

(2)現在小兔他們開心嗎?爲什麼?

(3)媽媽會怎麼跟他們說呢?

講解圖意小結,小兔和他的朋友把玩具收拾得整整齊齊,媽媽高興地說:“收拾整齊了,玩得更開心。”

三、結合掛圖,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四、幼兒跟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含義:收拾整理,才能玩的開心

提問:一開始,小兔不願意收拾玩具,爲什麼後來又自己動手收拾玩具呢?(因爲收拾整齊了,才能玩的更開心)

五、教育幼兒自己玩玩具時,也要學會收拾

附故事:

我要搬出去

小兔正在玩吊車,媽媽進來了說:“現在,趕快收拾玩具。”

小兔說:“等一會兒,大吊車正在吊東西呢。”媽媽說:“不行,亂糟糟的,趕快收拾。”

小兔發脾氣了,“你要我收拾,我就搬出去。”

走廓上可以高高興興地玩,媽媽不會喊趕快收拾了。小熊和長頸鹿來了,他們一起玩。

小兔找不到自己喜歡的鼴鼠,他大聲地喊了起來:“我的小鼴鼠呢?”

“啪噠,噗通!”小熊一腳踩上了皮球,摔了一個大跟斗,走廓上亂糟糟地,東西找不到,沒有辦法走路,小兔和朋友玩得一點也不開心。

小兔大聲地叫起來:“現在,趕快收拾玩具。”小熊和長頸鹿還想玩一會兒,小兔說:“不行,亂糟糟的,趕快收拾。”

小兔和朋友把玩具收拾得整整齊齊,媽媽高興地說:“收拾整齊了,玩得更開心。”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家是什麼》,並嘗試創編兒歌。

2、感受家庭的溫暖,增進對家庭成員的瞭解和熱愛之情。

3、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家人、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

4、幼兒活動時遵守秩序的觀念。

5、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找一找你的家人。

2、照片:全家福、紙盒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的形式:講講我的家,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

引導幼兒說說誰接送自己上幼兒園的,家裏都有誰。

二、展開

1、出示全家福照片,互相介紹自己的家人。

問:這是誰?爸爸(媽媽或其他家庭成員)是什麼樣的?

從外貌、性格等方面介紹。

2、遊戲:抽照片、猜名字。

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

(1)請幼兒將“全家福”照片放在紙盒裏。

教師或幼兒先後抽出照片,請其他幼兒仔細觀察,猜猜照片是哪位小朋友的家人。

(2)請該幼兒介紹照片上的人員、拍照時發生的'趣事以及自己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

3、談話: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感受家庭的溫暖。

激發愛父母、愛家的情感。

(1)爸爸在家幹什麼?媽媽呢?自己在家幹什麼?

(2)爸爸媽媽是怎樣關愛你的?

引導幼兒說說爸爸媽媽關愛自己的一兩件事。

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媽媽,他們每天都在爲家忙碌着,爸爸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

我們應該怎樣關愛爸爸媽媽?想想自己應該爲家人做些什麼呢?

4、欣賞散文詩《家是什麼》,感受家的溫暖,並嘗試創編兒歌。

聯繫生活體驗,請幼兒說說家是什麼,鼓勵幼兒創編兒歌。

附兒歌:家是什麼

家是什麼?

家是一間房,一盞燈,一張柔軟的牀。

有了房,不再擔心風吹和雨打。有了燈,不再害怕夜晚沒有星星和月亮。有了牀,累了,困了,可以睡上甜甜的覺,做個美美的夢。

家是什麼?

家是一輪太陽。爸爸媽媽歡樂的笑容,合成一縷溫暖的陽光。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正確發出:炒(chao),青(qing)。菜(cai),捏(nie)等發音易混淆的字音,能邊念兒歌便表演動作

2、在熟悉遊戲的基礎上,嘗試仿編兒歌,並玩仿編的遊戲。

3、願意用同伴一起遊戲,體驗遊戲時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青菜一棵,麪皮一張

活動過程 一、觀看教師表演兒歌,引起幼兒對兒歌的興趣

1、教師:兒歌裏說了些什麼?你想不想也來玩遊戲

2、教師邊念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二、教師便示範邊講解遊戲規則

遊戲時必須一個小朋友的手心朝上擺好,另一個小朋友邊念兒歌邊在他的手心上翻動作,唸到“切”時,將手變成刀的樣子網手臂上切三次。捏肉包的動作和炒青菜是一樣的,唸到“捏”,用手在他的`手臂上捏三次,汽車來了嘟嘟嘟,用手握成拳當汽車,從手臂一直開到脖子上,然後開汽車的人就撓他的癢癢,誰忍不住笑了就可以交換遊戲。

三、引導幼兒開展遊戲

1.教師與一位幼兒玩這個遊戲。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遊戲的玩法

2.請幼兒與同伴兩兩結對玩遊戲,教師觀察幼兒遊戲情況

3.請兩位幼兒到前面來表演遊戲,其餘幼兒與遊戲的幼兒一起年兒歌。教師在一旁指導幼兒遊戲

四、引導幼兒仿編兒歌

1、教師:我們除了炒青菜,還可以炒什麼菜?啓發幼兒講述各種蔬菜的名稱。如:菠菜。白菜、蘿蔔……

2、教師;我們除了捏肉包還可以捏哪些點心?啓發幼兒講述各種點心的名稱

3、除了汽車來了還可以乘什麼車回家?啓發想像乘車與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

4、創編新兒歌做遊戲:炒蘿蔔,炒蘿蔔,切,切,切捏餃子,捏餃子,捏,捏,捏輪船來了,嘟,嘟,嘟到家了。

5、幼兒兩兩結對自主遊戲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猜猜、聽聽、說說的過程中理解故事內容,懂得朋友間應互相幫助。初步懂得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

2、能大膽展開想象,續編故事,並願意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3、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4、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蠟筆一支,白紙若干,蠟筆小老鼠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1、師:幼兒園裏有一個玩具櫃,請小朋友猜猜玩具櫃裏有些什麼玩具?

(幼兒猜測)

2、師出示小圖片七彩蠟筆鼠:這是一隻七彩蠟筆鼠,是蠟筆做的,個子很小,誰也不願意和它玩。但是後來大家都願意和它玩了,你們知道是爲什麼嗎?一起來聽故事。

二:初步感知故事

1、師講述故事後提問:有什麼想說的?想問的?

2、小朋友沒有問題,老師有一個問題弄不明白了:爲什麼一開始大家都不願意跟蠟筆鼠玩,後來大家都和它成好朋友了呢?

三:理解故事內容

1、到底是怎麼回事,請小朋友再聽一遍故事:師邊講邊用簡筆畫的形式把故事的大概情節畫出來。

2、七彩蠟筆鼠是怎麼幫助大家的.?

3、幫助了大家七彩蠟筆鼠只剩下短短的一小截了,怎麼辦呢?

4、是誰幫助了七彩蠟筆鼠?是怎麼幫助它的?

四:續編故事

1、七彩蠟筆鼠還會碰到誰?它會怎麼樣去幫助別人呢?

2、請幼兒同伴之間互相討論。教師個別傾聽、指導。

3、請個別幼兒上來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五: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把自己編的七彩蠟筆鼠的故事畫下來,老師幫助幼兒訂成一本故事書,放在區域中讓幼兒閱讀講述。

活動反思:

《七彩蠟筆鼠》是一個關於對幼兒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故事,內容貼閤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園生活。本次活動我採用看圖說話的形式,逐一對圖片進行觀察和分析、理解。活動一開始並沒有將故事的結尾告訴幼兒,而是不斷地製造疑問,讓幼兒始終都參與思考,願意開口表達。小朋友對其中的二個問題特別感興趣。一、你們看,七彩蠟筆鼠真的個子很小,玩具櫃裏的朋友都不願意和它玩,你們願意和七彩蠟筆鼠一起玩嗎?(願意或不願意)爲什麼?這時,我把準備好的小教具“七彩蠟筆鼠”拿出來,給小朋友們觀察。小小的“七彩蠟筆鼠”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和憐憫,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要愛它、保護它、願意和它做好朋友的情感。此舉爲下一個環節的開展作了很好的鋪墊。二、玩具關在櫃子裏,有什麼辦法讓玩具出去玩?小朋友想了許多的辦法,如:小貓爪子抓;小鳥、小老鼠的c尖嘴啄、咬;小羊、小牛用角頂,或用身體撞;盛天愛還將小朋友的話概括在一起來回答。之後,請小朋友將所有的圖片連起來完整地欣賞,小朋友聽得很認真。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體會詩歌安靜、優美的意境和情感。

2、理解詞:掛、漂、盛的含義,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3、引起幼兒對月亮變化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初步嘗試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詩歌的背景圖一幅。

2、恬靜、舒緩的音樂;錄音機(或碟機)。

活動過程:

一、談話:"中秋節印象",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慾望。

教師組織談話:中秋節大家是怎麼過的?有沒有觀察月亮?月亮看上去怎麼樣?

二、感受、學習詩歌。

1、出示詩歌背景圖,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請幼兒欣賞。

提問:喜歡這首詩歌嗎?你聽明白了嗎?月亮在什麼地方?

2、第二次欣賞教師的`配樂朗誦,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1)通過想像、討論,重點理解動詞"掛"、"漂"、"盛"的含義,提問:爲什麼說"每一棵樹梢,掛一個月亮;每一灣池塘,漂一個月亮;每一個臉盆,盛一個月亮?"

(2)誰都看到了美麗的月亮?他們說什麼?

3、幼兒跟學詩歌。

請幼兒跟隨教師的朗誦學習詩歌,教師隨機指導幼兒的朗誦,如吐字發音、銜接等。

4、幼兒多種方式朗誦詩歌。

(1)完整朗誦。(教師可適當提詞幫助)

(2)分句合作朗誦。(例,甲:每一棵樹梢;乙:掛一個月亮……)

(3)配樂朗誦。(體會並大膽表現詩歌安靜、優美的意境)

5、啓發幼兒初步嘗試仿編詩歌。

通過提問:"我們還在哪裏發現過月亮?它看上去像什麼?" 鼓勵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大膽想象,嘗試仿編新詩歌,方法:可以個人或小組商討創編詩歌的一段,教師隨機用簡單圖標的方式記錄幼兒的語言,最後梳理小結,集體朗誦大家創編的新詩歌。

三、教師講評小結。

活動延伸:

1、此活動建議安排在中秋節前後,教師或家長應注意和幼兒一起充分觀察月亮並用語言講述月亮的變化和月亮的美。

2、與區域活動結合,在美勞區、語言區、科學區重點投放有關月亮的操作材料、圖書繪本、嵌板、操作卡等,供幼兒自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