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教案

【熱】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教案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教案1

一、活動目標

導入――師:小朋友誰能幫我到樓下中三班借剪子

(等小朋友回來後)

師:你到中三班時,都經過了哪些地方?比如你下樓梯了嗎?

二、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每天從家到幼兒園要經過哪些地方?方向是怎樣走的?到哪裏要拐個彎再經過什麼地點?

2、幼兒操作學具

(1)請幼兒在學具盒中取出路徑卡,請幼兒擺弄和觀察路徑卡的特點。

(2)引導幼兒說一說,每張路徑卡上都有什麼?(如有數字、箭頭和綠色的路)

(3)請幼兒觀察比較6張路徑卡有哪些不同?(有的卡片上是三個出口,有的是兩個出口。而且每個出口的位置都不一樣,有的出口在中間,有的在上邊,有的比較靠近下邊。)

3、幼兒用書:(左圖練習)教師以嘟嘟牛爲起點,指導幼兒每走到一個交叉路口時,按照路口上的數字提示,找出對應的'四張路徑卡。以排除的方法進行嘗試,先拿出一張路徑卡試一試,轉不同的方向式,哪張可以把路連同據把它的數字圈起來。

4、(右圖練習)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練習是什麼意思?(用給出的2號和4號路徑卡拼出下面的三個連接圖)

5、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在拼圖時注意拼圖組合兩邊的出口方向是在什麼位置?

6、教師注意引導對手中的路徑卡進行角度調整,使他們的兩端出口及之間的部分相互連接。

7、連接成功後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兩張路徑卡的箭頭方向分別是怎樣的。

三、完成練習

教師指導家長與幼兒利用學具盒完成親自手冊相關聯繫。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冰上的危險,有危險的意識。

2、知道自救方法。

3、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4、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活動預備

情形圖片

活動進程

1、碰到險情不慌張:一天,明明和濤濤在結了冰的河面上頑耍,忽然冰裂了,明明掉進了冰窟窿裏。這可怎樣辦呢。

2、自救辦法記心上:假如不謹慎掉進了冰窟窿裏,小朋友要記住:

(1)應大聲呼救並往岸上爬。

(2)盡力把頭探出水面,雙手攀住大塊的厚冰,努力不讓自己沉下往。

(3)不要站在冰面上,應迅速爬到岸邊,以防冰面再碎裂。

3、安全預防很重要冬天溫度低,水面常常結冰。但有些時候冰凍得其實不結實,人走在上面很輕易掉進冰窟窿裏。看一看,下面的小朋友做得對嗎。

(1)在冰上有裂縫的河面上頑耍。

(2)在剛結冰不久的河面上滑冰。

4、大家快樂又健康知識小問答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不謹慎掉進了冰窟窿裏,你知道應當怎樣自救嗎,請幼兒來講一說,

(1)在水中掙扎。

(2)向岸上大聲呼救。

(3)用力向岸上爬。

假如你選擇了後兩個答案,說明你是個會自救的好寶寶。

活動結束

1、評價2、總結

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爲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教案3

教學目標:

1。啓發孩子清楚陽臺的首要用途。

2。協助孩子清楚在陽臺上的安全知識,明白不爬陽臺,不往陽臺外丟物品等。

3。使孩子初步創立自我保衛觀念。

教學預備

1。錄像機,錄像帶,電話機。

教學過程:

1。孩子依照已經有經驗談一談陽臺的首要用途。"孩子家中是否均有陽臺?你們均在陽臺上做些啥?"總結:陽臺是個伸向屋外的環境,它可接觸到更加多的空氣與陽光。有些人家在陽臺上曬衣衫,養花,養魚,有些人在陽臺上活動身體,鍛鍊。夏季,還可在陽臺上乘涼。大夥兒都需要它。

2。看錄像,探討在陽臺上哪一些行爲是正確的,哪一些是錯誤的。片段一:孩子在陽臺上閱讀、摺紙。片段二:孩子在陽臺上運動。片段三:一孩子將頭與身體伸向陽臺外喊樓下的孩子。片段四:一孩子往陽臺外拋物品。片段五:一孩子將身體伸向陽臺外拿手絹。片段六:一孩子在陽臺上玩,突然風將陽臺門吹上啦,如何是好?

幼兒教師啓發孩子分段看錄像片,每看完1段,提議提問:這一位孩子的舉動哪兒對,哪兒錯,爲何?應當怎麼樣做?探討總結:在陽臺上取曬在衣架上的物品時,不可以將身子探出護欄,應當用衣鉤將衣服鉤到可拿到的地方再取回。不然,一不留神會發生危險。不可以往陽臺外丟物品,會砸傷別人。例如果遇見陽臺上的門被吹上,應向屋內的爸爸媽媽求救,請他們幫忙。

3。孩子探討:在陽臺上另外還有哪一些危險的事不可以做?

4。孩子動手操作,辨別圖片上的孩子安全行爲對與錯,並講出理由。

 教學提議:

1。此教學內的錄像內容可依照各幼兒園的.實際,描繪成圖片或編排成場景表演。

2。提議爸爸媽媽們在家裏常常叮囑孩子在陽臺上留意安全,及時阻撓危險行爲,提高安全觀念。

教學區教學認識和感知區裏向幼兒給予各種安全行爲的圖片。例如:陽臺上的安全、遊戲內的安全、室外教學內的安全,讓孩子分辨區別對與錯,並說一說理由。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教案4

篇一:如何對待陌生人

最近北京馬連道家樂福發生一起孩子失蹤案件,雖然最後孩子找到了,但是找到的孩子頭髮已經被剃光、衣服已經被換掉,人口販子也沒有抓到,年關將至,人多混雜,不法事件也容易發生,所以家長和老師們提前做足對孩子的安全教育至關重要,現在就從如何和陌生人相處說起。

1.瞭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2.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準備:

1.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並設置表演情境。

2.玩具、果凍、巧克力。

3.有關的圖片四張(附後)。

活動過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裏玩,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麼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非常感謝沙沙。回到家裏,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不過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註意。”沙沙連忙問媽媽:“還有什麼事情應該注意的呢?”

2.集體討論:(1)媽媽爲什麼說沙沙做得對?(2)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應該注意的事情?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接着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師提醒:(1)你認識她嗎?(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3)那你應該怎麼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擇遊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爲正確的答案那一邊)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 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遊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麼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裏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裏有誰。

B.什麼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束活動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篇二南南的腳受傷了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懂得安全乘坐自行車的重要意義。

2、學習乘坐自行車的正確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師自繪《南南的腳受傷了》圖片(一)、(二)。

2、自行車一輛、放在自行車上用的兒童座椅兩張。(一張是放在前槓上的,一張是放在後架上的)。

活動過程:

1、看圖片,討論南南的腳受傷的原因。

(1)、小朋友,你們每天坐什麼車來上幼兒園?

(2)、有一位小朋友叫南南,他也是坐媽媽的自行車上幼兒園的。可是有一天他卻沒有到幼兒園,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指導幼兒看圖片)

(3)、看圖片(一):南南的腳怎麼了?

看圖片(二):爲什麼會被輪子卡住?腳受傷了會給自己帶來哪些不便?

小結:

南南是因爲兩手沒有抓住扶把,兩腳沒有踩住踏板,坐在車上亂動才把腳卡在輪子裏受傷了。腳受傷了就不能走路、不能做操、也不能玩遊戲了。

2、請幼兒看掛圖《南南的腳受傷了》,並進行討論。讓幼兒學習如何安全地坐自行車,並教會幼兒自我保護的方法。

教師推出自行車,取出兩個座椅裝好。

怎樣坐在自行車上就不會有危險呢?我們的腳應怎麼放?手應放在哪裏?身體應怎樣?能不能坐在車上睡覺?能不能坐在車的前槓上?

小結:

當我們坐自行車時,應把腳放在踏板上,兩手抓住扶把,身體不能來回的轉動或搖晃,不在車上睡覺,不坐在前槓上,這樣坐車就不會有危險了。

 篇三寶寶坐汽車

小班安全與戶外遊戲相結合的教育活動

設計意圖:

伴隨着私家車數量的不斷增多,幼兒坐車的機會越來越多,因缺乏乘車常識而引發的傷害事故屢有發生。爲了使幼兒瞭解基本的安全乘車常識,增強幼兒乘車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我設計了一節安全和戶外活動相結合的教育活動——“寶寶做汽車”。

活動目標:

1、知道乘坐汽車時不隨意按動車內按鈕,不干擾成人開車,不把頭和手伸出窗,開關車門時注意安全。

2、被困車內時知道及時呼救。

3、積極參加活動,感受戶外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男孩被車門擠到手的圖片;男孩坐在車內將頭和手伸出窗外的圖片;汽車內各種按鈕的圖片;男孩被困車內的照片;

2、節奏兒歌《寶寶坐汽車》。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提問:

(1)你坐過車嗎?坐過什麼車?

(2)是和誰一起坐的`?感覺好不好?

幼兒都高興地講述自己的乘車過程。

二、瞭解安全乘車常識。

觀看男孩被車門擠到手的圖片。男孩坐在車內將頭和手伸出窗外的圖片。

提問:圖中的小朋友怎麼了?我們在開關車門時應該怎樣做?在乘坐小汽車時怎樣做才更安全?

小結:開關車門時要注意安全,不要把手和腳放到車門外,不隨意開關車門。

如果車內有寶寶安全座椅,一定要坐在安全座椅上,,如果沒有,就要提醒爸爸媽媽把車開的慢一點。不要把頭和手伸出車窗外,這樣做很危險。

2、觀看汽車內各種按鈕的圖片

提問:汽車裏這些按鈕你認識嗎?他們有什麼作用?我們坐車的時候能隨意動這些按鈕嗎?爲什麼?

小結:汽車裏的按鈕都有各自不同的用處,小朋友在乘車是不能隨便亂動按鈕,千萬不要干擾爸爸媽媽開車。

三、請你幫幫他。知道被困車內的自救方法。

播放一段視頻:炎熱的夏天,小男孩被鎖在了汽車內,車裏又熱又悶,小男孩滿頭大汗難受極了。這時候他應該怎樣做?請你幫幫他。

與幼兒討論被困車內的自救方法。

小結:我們一定要提醒媽媽爸爸,不要把我們獨自留在車內。如果被困車內感覺不舒服,一定想辦法呼救。可以按喇叭、用力拍打車窗等方法向路人求救。

兒歌

爸爸開汽車,寶寶不淘氣,

開關車門時,一定要注意。

小手和身體,不能伸出去,

安全坐汽車,寶寶數第一。

四、做遊戲《寶寶坐汽車.》

1、教師:我是汽車小司機,歡迎小朋友們來乘我的汽車。

坐車的時候要注意安全,要做文明小乘客。我們比一比誰做的最好。

(老師做司機,小朋友排成一排做乘客。)

我們開車了,小朋友一起唱兒歌《寶寶坐汽車.》

爸爸開汽車,寶寶不淘氣,

開關車門時,一定要注意。

小手和身體,不能伸出去,

安全坐汽車,寶寶數第一。

五、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感受到社會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社會活動的興趣。

活動反思:

現在幼兒缺乏安全乘車常識,家長也缺乏孩子安全乘車常識,因孩子乘車引發的傷害事故屢有發生。我們不但要教育幼兒安全乘車,更應該通過家園共育教育家長照顧好孩子,家長文明駕車,孩子安全乘車。

 篇四:安全教育月活動方案

設計意圖:

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時時會出現各種情況,而這些情況中就蘊含着教育內容,隨機教育的契機最多。因此,老師要善於捕捉這些有效的教育時機,及時實施隨機教育。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每天與幼兒學習、生活在一起,如果不及時引導,那就會喪失良好教育契機。

教育目標:

保護幼兒的生命是幼兒園的首要任務。教師要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使幼兒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識,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要和家長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幼兒安全教育和保護工作。隨機教育是自護教育中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因爲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有較深的理解,也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動準備:認識火警電話(圖片)、火的危害和益處(錄像)、自救的方法(情景表演)

活動形式:分班進行

具體內容及要求:

目標:

1、通過親身體驗,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識。

2、初步形成自我保護能力。

過程:

一、認識火警電話119

創設情景表演(波波透過院牆看見焚燒樹葉的煙,他大叫起來:“老師,着火了!”)

(1)討論 “你怎麼知道着火了?”

(2)“着火了我們該怎麼辦呢?”(幼兒的回答是找消防叔叔,打110,甚至有的幼兒還真的表演起來。“消防電話到底是多少呢?”幼兒的回答各種各樣:有120,有110,就是沒有119。)

重點教育幼兒(盡最大能力離開火源,找大人尋求幫忙)

出示圖片(大大的119),並告訴幼兒:這是火警電話119。你們還小,當有火災時,你們要趕快離開,告訴大人請他們幫忙。

二、初步感知火的危害和益處

(1)、帶幼兒去觀察火源,讓幼兒略知火有好處,也有壞處。看到枯葉還在燃燒併發出很多煙,幼兒的反應還是以爲真的着火了,需要請消防叔叔,打119電話。

(2)、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燒的是什麼?爲什麼燒它?燒了有什麼用處?這種火有沒有危害嗎?”幼兒七嘴八舌,我相信他們已經明白這種火的意義。

三、 進一步感知玩火所帶來的危害。

觀察錄像(前面有一片枯草被調皮男孩燒掉)

幼兒觀察後提問:“這一大塊黑黑的地方怎麼了?周圍的草漂不漂亮?柔軟不柔軟?”引導幼兒明白隨意玩火的危害。

故事教育(發生在大哥哥身上的事,由於玩火,點着了稻草堆,引燃了房屋,最後是在消防叔叔和大人的幫助下這場火才被撲滅,)。

幼兒討論知道什麼能玩,什麼不能玩,知道如何自護。

四、學習火災逃生

(一)觀看錄像

(二)討論逃生的初步方法方法

首先要有秩序,要用溼毛巾捂住嘴巴預防煙嗆。

(三)幼兒練習逃生的方法

環境創設:

根據安全教育月具體活動內容創設一些活動區域,準備相應遊戲材料。

(1)在科學欄創設安全教育專欄,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

(2)讓幼兒認識119的標誌。

家長工作:

向家長介紹安全教育周具體活動內容,使家長了解幼兒自我保護的重要性

在家中爲孩子創設安全的環境,提醒幼兒不做玩火、玩電、危險事情。

具體措施:

1、利用正規性教育活動和非正規性教育活動(每週一晨間談話活動時間)向幼兒進行安全常識教育。

2、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結合遊戲活動教給孩子初淺的安全知識。

3、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自己尋找安全和不安全行爲,使幼兒更直接瞭解自我保護的方法。

 篇五: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瞭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有關的圖片四張(附後)。

2.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並設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活動過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裏玩,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麼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非常感謝沙沙。回到家裏,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不過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註意。”沙沙連忙問媽媽:“還有什麼事情應該注意的呢?”

2.集體討論:(1)媽媽爲什麼說沙沙做得對?(2)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應該注意的事情?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接着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師提醒:(1)你認識她嗎?(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3)那你應該怎麼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擇遊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爲正確的答案那一邊)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 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遊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麼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裏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裏有誰。

B.什麼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束活動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活動反思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通過和幼兒講變色龍沙沙和一個陌生人之間發生的一段事情,引發幼兒在現有經驗的基礎上談談對“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見陌生人應注意些什麼。再通過集體的學習,幫助所有幼兒瞭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如何應變可能遇到的危險:我認爲僅僅告訴幼兒“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況.然後指導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動中設置了一些與幼兒實際生活非常貼近的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現象,再通過遊戲活動,共同分析判斷,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篇六:會“咬人”的電

活動目標:

1.認識“有電危險”的標誌。

2.知道電插座裏藏着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活動準備:

1.“有電危險”標誌圖一張,電插線板一個;“有電危險”粘紙10張(叫幼兒活動資源包)

2.《會“咬人”的電》教師教學資源。 3.幼兒學子資源①第18-21頁。

活動過程:

1.播放教師教學資源,並根據故事進行簡單提問:

故事裏有誰?

(出示電插線板)電插線板裏藏着什麼?

小朋友可以自己插插線板嗎?

蹦蹦是怎樣做的?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誌。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在哪裏見到過這樣的標誌。

3.尋找並討論如何保證安全用電。

提問:我們的幼兒園哪裏有電插線板?怎樣才能讓所有的小朋友都知道碰電插線板有危險呢?

請幼兒分別找出活動室、盥洗室、寢室、戶外活動區等場地的插線板所在位置。通過討論,找到提示幼兒注意安全的方法,如:在插線板旁邊張貼“有電危險”的標誌圖及用東西遮擋等。

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①第18-21頁,將“有電危險”的標誌貼在插座旁邊,以示提醒。

4.總結談話:教育幼兒不碰電插線板,不把手指或小金屬片插到插座的小嘴巴里,電器的插頭要請爸爸媽媽插,學會安全用電。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知道滑滑梯等大型玩具的正確玩法。

2.瞭解用不正確的方法玩滑滑梯容易造成傷害,初步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玩滑滑梯的錄像。

2.小狗手偶、圖片、兒歌《滑滑梯》

活動過程:

1.小狗怎麼了?

(1)尋找教室內哭聲的來源,找出受傷的小狗。

“小狗爲什麼哭呢?它怎麼受傷了?”請幼兒猜想並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2)出示圖片並講述故事

小結:小狗玩滑滑梯時沒有遵守遊戲規則,所以受傷了。

(3)寶寶玩滑滑梯時有沒有受過傷?你是應該玩滑梯?

2.播放錄像,與幼兒共同討論玩滑滑梯的正確方法。

(1)幼兒敘述“錄像中小朋友是如何玩滑滑梯的?”

(2)幼兒討論

“你是怎樣玩滑滑梯的?”“怎樣玩滑滑梯纔是安全的?”“你覺得那種方

法又好玩又安全?”有哪些方法是不正確的?做了不正確的動作,可能會發生哪些危險?

小結:玩滑滑梯時,大家不擁擠排好隊;一個一個從樓梯走上去;坐穩後頭朝上往下滑。

3.幼兒園還有哪些大型玩具?玩大型玩具時要怎樣保護自己呢?

做到:不爭不搶、不推不擠,看到別人做危險動作要告訴老師,萬一不小心受傷了也要及時告訴老師

4.手指遊戲“滑滑梯”

我們將正確的玩滑滑梯的方法編成了一首兒歌,大家聽一聽、學一學、玩

一玩。請寶寶用小手當成你們自己,身體當成滑滑梯,一邊念兒歌一邊“玩滑滑梯”。

5.帶領幼兒到戶外玩滑滑梯。

附:兒歌《滑滑梯》

滑滑梯,滑滑梯,你先我後彆着急。

上去好像爬高山,爬完一級又一級。

下來好像坐飛機,忽忽悠悠飛到底。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危險無處不在

2、培養幼兒建立安全意識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錄像

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1、對自己身邊可能遇到的危險進行簡單瞭解

2、進一步使幼兒對身邊的安全隱患加強認識,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擴散幼兒的知識範圍,瞭解更多的安全知識。

3、幫助幼兒建立自我保護的意識

1、談話與討論:

教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家中的危險有哪些,除了家中的危險我們身邊還有許多危險存在着,你知道的危險有哪些?

文一濤:在班裏,不能跑,要不然會摔倒。在美工區,使用剪刀的時候如果不好好用,就會扎着別的小朋友。

何東健:在盥洗室洗手時打鬧就會磕着小朋友

芩小楠:上下樓梯時不推不擠,不在樓梯上嬉戲玩耍,手抓扶手,不跑不跳。

周敏:不帶任何東西進入睡房,進入睡房時,不在牀上玩耍亂跳。

教師:你們說了許多現象都是在教師中發生的,有誰知道在其他地方小朋友身邊的危險還有哪些?

徐逢毅:在戶外活動時,如果拿玩具不好好玩,就會傷着小朋友

廖令:戶外活動時,有的小朋友在大滑梯上推小朋友,就會把小朋友推倒,或者踩到小朋友。

林浩澤:在沙池玩時,不拿沙子撒在小朋友的頭上眼睛或者耳朵裏。

王春草:在寫字時,不能用筆戳小朋友。

2、看錄像

教師:提問錄像中告訴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避免事故的發生?

王玉燕:在外邊玩的時候,不能離開爸爸媽媽,不跟陌生人走。

3、討論

教師:除了錄像中和小朋友說到的危險你還知道哪些地方存在着危險?

(幼兒討論)

李經林:小朋友不能在馬路上面玩,路上車多,容易發生危險事件。

陳秋迎:小朋友不能動開水,容易燙傷。

蘇惠:大馬路上有活動的井蓋,小朋友走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免掉進去。

馮昌勝:在戶外散步時,注意昆蟲,比如蜜蜂,毛毛蟲。

4、教師提問:怎樣做可以遠離這些危險?

吳英浩:聽老師,爸爸媽媽的.話,不去不應該去的地方,不去沒人的地方、

馮志琪:我見到有的地方有標記,告訴人們要注意危險。

教師:那我們就一起行動,找一找,我們身邊都有哪些安全的標記,來提醒人們注意安全幼兒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識,知道哪些是應該作與不應該做,但是幼兒的瞭解範圍較狹窄,還需進一步引導幼兒,使幼兒的認識領域進一步加寬。

通過看錄像,拓寬了幼兒理解與見識。

幼兒對於安全的認識已不再侷限於自己的身邊的事物,能夠根據主題的延伸拓展思路,觀察的面較寬,讓幼兒注意身邊的危險事件,不做危險的事,要遠離危險,保護自己。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知道在下雪天要注意的安全常識。

2、在成人的鼓勵下,願意嘗試解決下雪天遇到的小困難。

活動準備

1、恐龍玩具一個、動畫故事《小恐龍的一天》;

2、收集人們在雪天活動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那,你們喜歡冬天嗎?爲什麼?小恐龍也很喜歡冬天,尤其是喜歡下雪的天氣,但是,下雪卻給它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麻煩,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講述故事《小恐龍的一天》,使幼兒瞭解在雪天活動時,可能出現的不安全事項。

提問:

1、森林裏下雪了,小恐龍感覺非常非常冷,怎樣讓它暖和起來呢?

2、恐龍寶寶在玩打雪仗的遊戲,發生了什麼事情?

3、恐龍又到冰面上玩,接着又發生了什麼事情?

4、小恐龍做的對不對?那麼你們在下雪天是怎樣做的呢?引導幼兒結合自己,談談自己在下雪天會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的方法。

三、出示“人們在雪天活動”的圖片,讓幼兒判斷對錯,並說出理由。

1、打雪仗時,往同伴的頭上、臉上扔。

2、獨自到冰面上玩,追逐打鬧。

3、下雪後,在馬路上奔跑。

4、玩雪後,直接將手放進熱水裏泡。

5、下暴雪後,在大樹下、廣告牌下面玩耍。

6、不戴帽子、手套,外出玩耍。

:下雪天,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但是也要注意安全。下雪天出去玩,要注意穿上防寒保暖的衣服,戴上手套、帽子、圍巾,以免凍傷。小朋友不能獨自到冰面上玩,以免發生危險。打雪仗時,不要往別人的臉上、頭上扔,以免打傷。玩玩雪後,一定要搓搓手,不能將手直接放進熱水裏。

四、教師示範講解凍傷、摔傷後怎麼辦。

1、冬天,手凍傷了怎麼辦?

在寒冷的冬季外出活動,常常凍得手腳發僵。手腳凍僵了,千萬不要在爐火上烤或者在熱水中浸泡,那樣會形成凍瘡甚至潰爛。那麼,什麼是正確的方法呢?

(1)回到溫暖的環境中去,使凍僵部位的'溫度慢慢回升。

(2)如果在野外,應當設法用大衣等將手腳包裹起來。

(3)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搓,通過摩擦增加溫度,促進血液循環,恢復正常。

2、雪天滑倒,怎麼辦?

不小心滑倒,我們不要用手腕着地,用手掌着地,那樣容易會把手腕扭傷。如果摔得嚴重時,要趕緊撥打急救電話,住院治療。

3、師生製作“防滑”標誌,在幼兒園的樓梯口、容易滑倒、摔傷的地方張貼。

五、學習兒歌:《雪天安全歌》

下雪天,要慢走,躲讓汽車保平安。

湖面結冰要離遠,路上打鬧有危險。

人生命,大於天,時時刻刻重安全,這樣人人才平安!

六、:

今天,我們瞭解了有關下雪天的安全常識,希望小朋友們在下雪天,都能加強自我防護意識,能夠安安全全、快快樂樂的度過整個冬天。

七、活動結束。

1、

2、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教案8

防火安全

活動目標:

1、進一步鞏固防火安全的教育。

2、引導幼兒學習防火安全的相關知識。

3、提高幼兒在生活當中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重點:

學習防火安全的相關知識。

活動難點:

在生活當中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相關圖片、視頻。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

師:你們喜歡過年嗎?人們會用什麼方式慶祝新年的到來呢?

師:你們知道嗎?有一次,豆豆看到天空中漂亮的`煙花,豆豆也想放煙花,你們猜猜豆豆又會發生什麼事?我們來看看錄像。(觀看完後讓幼兒回答。根據回答進行小結。)

師:你們看豆豆這樣做多危險啊,在放煙花的時候一定不能對着自己或者別人,可不能像頑皮的豆豆那樣。

師:小結這些視頻告訴了我們什麼?原來啊,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危險事情,要我們時時刻刻注意,比如:過馬路的時候要走人行道,還要注意紅綠燈。不能隨便去玩水和觸碰電,不然一不小心就會發生很嚴重的後果。

二、組織幼兒討論。

師:發生火災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亂丟火煙頭、在禁放區燃放煙花、用明火照明尋找物品、地震、打雷、亂拉亂接電線等)

師:怎麼樣防止火災發生?

師:如果發生火災,我們應該怎麼樣做才能實現自我保護與逃生自救?

1、如果鎖在房間有電話,趕快打119報警,並說明着火的詳細地址,什麼街,哪號樓或附近有什麼明顯標誌及單位。

2、室外着火門已發燙裏千萬不要開門,並用毛巾、衣服或牀單塞住門縫,以防濃煙跑進來,如門不很熱也沒看到火苗,趕快離開。

3、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溼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衝出去。穿過濃煙逃生裏,要儘量使身體貼近地面,並用溼毛巾捂住口鼻。

4、身上着火,千萬不要奔跑,就地打滾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

5、遇到火災不可乘坐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6、若所有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要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發送求救信號,等待救援,不可盲目跳樓。

三、防火的安全教育。

1、從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兒不能玩、易引起火災的東西,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2、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說出火災的危害。火不僅能燒燬房子,燒傷人,還會燒燬森林,污染空氣。

3、通過課件,引導幼兒說出預防火災的方法,認識“防火”標誌。

①預防火災,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滅的菸頭,見了沒熄滅的菸頭應及時踩滅。

⑤認識“嚴禁煙火”的標誌。

4、簡要說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兒懼怕火的心理壓力。

5、讓幼兒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與技能。萬一着火了怎麼辦?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間裏?公共場所着火怎麼辦?

6、遊戲:“安全防火自救”遊戲。通過遊戲培養幼兒遇火不懼怕、不慌張,提高幼兒防火自救的能力。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集體討論活動,大膽地表述自己的看法。

2、通過看VCD、討論等活動,瞭解一些安全常識,學習生詞"陌生人"。

3、通過回憶性、創造性的講述和表演,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白雪公主》VCD;"陌生人"的胸貼。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像,組織討論。

(1)回顧童話內容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白雪公主的故事嗎?(幼:看過……)師概括故事:白雪公主非常的善良、非常的美麗,可是故事裏有個狠毒的皇后,她因爲嫉妒白雪公主的美麗而多次設法害白雪公主,幸好每一次都被愛幫助人的`小矮人救活了。

師:好,現在請小朋友們來欣賞、回憶一段小影片吧。(幼兒的積極性被調動)(2)欣賞故事,學習生詞"陌生人"。

1)播放的內容是白雪公主中哪段故事?(幼:白雪公主被毒死的小片段)2)來敲門的人是誰?(揭示:皇后扮演的老巫婆)3)白雪公主爲什麼會昏倒?(因爲她吃了有毒的蘋果,那是"老巫婆"騙她的,是要毒害她的)。

4)假如現在老師帶你們去見白雪公主,你會對她說什麼話?(引導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剛纔說的都非常好,一個人獨自在家時不能隨便開門,不能隨便相信不認識的人的話,不認識的人叫"陌生人",對"陌生人"要小心警惕。

二、角色扮演,建立自我保護意識(1)角色扮演,鞏固安全知識。

師:(順勢將問題拋向幼兒)如果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遇到了陌生人你會怎麼辦?

(情景模擬表演,分別請幼兒上來表演,給陌生人貼上"陌生人"的胸貼)。

A、 情景表演:郵遞員來家送信箋應對策略:

1、不答應陌生人的請求。2、不過多地於陌生人交談。

3、堅決不開門,有禮貌的謝絕。

教師小結:頒發"安全"的胸貼,在這個表演中,**小朋友表現很出色,知道一個人在家不能給不認識的人開門,說什麼也不開,自我防範意識很強哦。

B、情景表演:遠房親戚來家探親應對策略:

1、不隨便開門。2、可以打電話向家長求證一下。

3、想辦法拖延時間。

師小結:知道馬上想到給媽媽打電話,求證一下事情的真實性,很聰明……C、情景表演:公園裏碰見陌生人應對策略:

1、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話。2、不吃陌生人給的食物。

3、不跟陌生人走。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教案10

設計思路:

自20xx年3月份在墨西哥發現甲型H1NI流感病倒以來,目前已形成全球傳播蔓延的態勢,該流感主要通過飛沫呼吸傳播,當然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是通過手的傳播源間接接觸傳播。特別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沒有一定的防患意識,也沒有一個良好的衛生習慣。在幼兒園經常發現有的小朋友特喜歡趴在地上玩,之後還會把小手放到嘴裏或是揉眼睛`````在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之後,還發現了許多小朋友在家也有這個壞習慣。於是我們開展“我有一雙小小手”的主題活動,使幼兒知道自己的小手本領很大,能做許多的事情,並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運用小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讓他們對自己的手充滿自信,並且充滿激情地運用自己的巧巧手。同時,還結合安全領域,引導孩子保護自己的手,做個講衛生的小朋友。本次活動設計由來是幼兒經常在地上摸打爬滾,還有在生活中不小心將自己的手碰傷,然後難受的或害怕的告訴成人自己的手破了,教師從幼兒生活中尋找教育內容,鼓勵孩子愛護自己的小手,保護自己的小手。

活動目標:

1、懂得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瞭解手劃破後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3、知道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手受傷的小熊玩具。洗手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遊戲:“手指歌”導入活動“大拇哥、二拇弟、中指樓、四兄弟、小妞妞,來看戲,大家快來比一比,誰的大,誰的小,哪個指頭長,哪個指頭短?”

二、出示小熊玩具,通過故事導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時候可不小心了,弄傷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討論:

(1)這個小熊的手怎麼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麼會出血呢?(被東西劃破了)

(3)什麼東西會把手劃破?爲什麼?(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因爲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

(4)啓發幼兒回憶: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三。討論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時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東西。)

小結: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活動和生活。

四、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小熊(或自己)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爲什麼?(不能,因爲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怎麼辦?(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後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

(3)手包紮後還要注意哪些事項?(不能把傷手浸在水裏,不能隨便揭掉包布,要按時找老師、醫生換藥等。

小結: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爲我們服務。

五、集中觀看手偶表演,幫助幼兒瞭解洗手的重要性。

1、遊戲導入:“醫生嘟嘟來做客”(激發幼兒觀看手偶表演的興趣)

教師引導語:“今天,我們小醫院的醫生嘟嘟要來我們班裏做客了,我們一起來歡迎它吧!”(出示扮演小醫生的手偶,向小醫生問好)

2、觀看手偶表演:(教師邊做手偶表演邊講述故事,讓幼兒瞭解洗手的重要性)

提問:豆豆爲什麼會肚子疼啊?它應該怎樣做呀?(通過故事讓幼兒瞭解手上有許多的細菌,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3、引導幼兒聯繫自己的實際進行交流(調動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進一步體驗洗手的重要性)

問題:你們的肚子疼過嗎?爲什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啊?(結合幼兒在實際生活中出現的飯前便後不洗手及吃手現象,調動幼兒說一說洗手的重要性)

4、小醫生嘟嘟小結:洗洗小手講衛生(鼓勵幼兒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六、幼兒觀看洗手課件,接着實際練習:

如何正確地洗手,進一步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七、活動延伸:

1、幼兒生活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一日生活各環節中,對幼兒用語言或兒歌進行提示或指導,使幼兒在實踐體驗中不斷鞏固和提高幼兒的健康認知水平,逐步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

2、家園共育: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配合,引導幼兒在家獨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進一步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良好的健康行爲的養成。

3、區域活動裏師幼一起討論怎樣保護小手;哪些東西會傷到小手;或開展語言區講一講關於保護手的故事。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能分辨高、矮、胖、瘦,並說出這四個形容詞。

2.會將高、矮、胖、瘦的消防隊員與相應的`制服配對。

活動準備

1.高、矮、胖;瘦的消防隊員的圖片若干。

2.高、矮、胖、瘦的制服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不同高、矮、胖、瘦的消防隊員圖片,引導托兒分辨並說出高、矮、胖、瘦。

2.請託兒選出合適的制服卡片來與消防隊員卡片配對。

3.讓托兒玩配對遊戲。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教案12

中班安全教育活動教案《保護眼睛》含反思適用於中班的安全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保護眼睛,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引導幼兒知道眼睛的重要性,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2、教育幼兒保護眼睛,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過程:

1、提問導入。

教師通過提問,導入活動主題:小朋友,剛剛我們升國旗時,你是用什麼看國旗的呢?(幼兒回答:眼睛)

2、瞭解眼睛的'重要性。

請幼兒閉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見東西的感覺。教師繼續引導幼兒對眼睛這一話題進行提問,引導幼兒深入地瞭解和思考眼睛的重要性。(小結: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沒有眼睛我們什麼也看不到。)

3、引導幼兒瞭解保護眼睛的必要性和保護眼睛的辦法。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愛護眼睛,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進行小結。)

教師總結,活動結束。

教師:保護我們的眼睛,我們要做到三點:一是少看電腦和電視,注意休息,讓眼部的肌肉有機會放鬆;二是不用髒手揉眼睛;三是平衡膳食,多吃對保護視力有保護的食物,做個不挑食的好寶寶!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探討和努力,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爲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小百科:眼(又稱眼睛,目)是一個可以感知光線的器官。最簡單的眼睛結構可以探測周圍環境的明暗,更復雜的眼睛結構可以提供視覺。複眼通常在節肢動物(例如昆蟲)中發現,通常由很多簡單的小眼面組成,併產生一個影像(不是通常想象的多影像)。在很多脊椎動物和一些軟體動物中,眼睛通過把光投射到對光敏感的視網膜成像,在那裏,光線被接受並轉化成信號並通過視神經傳遞到腦部。通常眼睛是球狀的,當中充滿透明的凝膠狀的物質,有一個聚焦用的晶狀體,通常還有一個可以控制進入眼睛光線多少的虹膜。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活動教案《保護眼睛》含反思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教案13

設計意圖:

幼兒對交警叔叔很敬重,特別是他們站在馬路中間指揮交通的威武形象,爲了讓幼兒瞭解交警的日常工作,知道他們工作的辛苦,從而對交警更加敬重,也爲了進一步萌發幼兒守交通規則的意識,加強自我保護的意識。通過幼兒輻射到家庭和社會,努力創設“人人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氛國”特設計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我是小交警》。

活動目標:

1、通過和交警交流互動,幫助幼兒瞭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認識一些重要的交通標誌,並學習做交通手勢。

2、通過實踐體驗活動學習交警遵守紀律、艱苦奮鬥的優良品質,培養幼兒的紀律觀念和團結互助、吃苦耐勞的精神,增強廣大幼兒的交通文明和社會公德意識,體會到交警工作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邀請交警阿姨來園參與活動。

2、多媒體課件。

3、幼兒交警服裝。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教師談話,邀請交警阿姨出場,吸引幼兒興趣。

2、交警阿姨通過讓幼兒觀看多媒體並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瞭解紅綠燈的.作用。

3、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誌和信號。

4、讓幼兒瞭解簡單的交通手勢並學一學。

5、啓發幼兒探討馬路上的交通規則。

問:自行車應該在什麼道上行使?自行車應該怎樣過馬路?自行車該遵守哪些交通規則呢?小朋友們剛纔觀察的都很仔細,說的也很對。那老師還想問一問,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自行車應該在什麼道上行駛?自行車應該怎樣過馬路?自行車又應該遵守哪些交通規則? 那行人呢?

二、區域活動:

帶幼兒到佈置好的遊戲情景中,請交警阿姨指導,學當小交警並做指揮交通狀。

三、實踐活動:

教師和交警一同組織幼兒穿上交警服裝去西環路上崗實踐,參與交通指揮,真正的當一次小交警。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知道追跑容易使自己身體受傷。

2、注意上下樓梯時慢慢走,學習避免與他人碰撞及簡單的自護方法。

活動準備:

1、請1名大班幼兒裝扮成受傷的小猴,額頭和四肢某關節處包裹上紗布。

2、小貓頭飾人手1個。

3、教學掛圖。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一起看望受傷的小猴,引出討論話題。

扮演小猴的大班幼兒走進活動室,額頭和膝蓋上包着紗布。

教師:小猴,你頭上和膝蓋上爲什麼包着紗布?疼不疼啊?

小猴不好意思地對大家說:我在樓道里和小朋友追跑,摔倒了,膝蓋破了。下樓時,和小朋友一邊擠一邊跑,結果從樓梯上摔下來,把頭也磕破了。哎呦,疼死我了。

2、引導幼兒結合實際生活討論。

教師:你摔倒過嗎?爲什麼會摔倒?摔倒後疼不啊?

教師:怎樣走路纔不會容易摔倒呢?

教師出示掛圖並小結:追跑打鬧容易摔倒。下樓時不小心或往下跑也容易摔跟頭。平時走路要看着路慢慢走,下樓時要一個跟着一個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