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15篇)

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15篇)

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按物體特徵進行多次分類,並用數字記錄。

2、使幼兒學會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以及結果。

【活動準備】

1、帽子圖、標記卡、數字卡若干,黑色水筆;

2、數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集體教學活動。

(1)學習用標記分類計數。

出示圖形一

師:圖上有什麼?(帽子)

師:一共有幾頂帽子?可以用幾來表示?

師:用什麼標記來表示這裏記的是帽子?啓發幼兒說出帽子標記。

師:這7頂帽子是一樣的嗎?有什麼不一樣?

幼兒講述,教師和幼兒討論用什麼標記來表示。例如:帽子上沒有花的可以在花標記上劃一條斜線表示沒有花。

(2)分類計數。

這些帽子有這麼多的地方不一樣,哪每樣有幾個呢?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引導幼兒把數字貼在標記的左面。

(3)小結。

蓋住圖一,現在我們不看這幅圖能不能知道圖上有幾頂什麼樣的帽子?每樣有幾頂?

你怎麼知道的?(看標記的)

引導幼兒一起看標記來說一說。

二、小組活動。

1、看圖按標記印數字。

2、蓋點子游戲。

3、依照樣子塗色。

4、給數目最多的點子打勾。

三、活動評價。

請個別幼兒上來說說你們是怎麼做的.,討論做的是否正確。

中班數學:分類計數(二)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圖形的兩個特徵標記分類並正確記錄其數量。(重點)

2、培養幼兒用語言講述操作結果的習慣。(難點)

【活動準備】

1、圖形拼圖一幅,標記卡、數字卡若干,各種圖形若干。

2、數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集體教學活動。

1、學習用兩個特徵標記記錄圖形。

(1)出示圖形一。

師:圖上有什麼?(房子、小橋、蝴蝶)

師:用什麼圖形拼搭成的?(長方形、三角形)

師:每個三角形都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

(2)出示圖二(顏色標記、形狀標記、大小標記)

師:用哪些標記來表示大三角形?小三角形?

師:用哪些標記來表示紅三角形?黃三角形?

幼兒先相互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

(3)按照標記記錄。

師:這兒這麼多的圖形,每種圖形各有幾個呢?請幼兒報數字老師記錄。

(4)小結。

請幼兒一起說說這幅圖裏面有幾個什麼樣的圖形?

二、幼兒操作活動。

1、分類遊戲。

(幼兒分別取自己的圖形卡片)看一看,說一說,你的圖形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

看教師出示標記圖,圖形特徵與標記相符的幼兒,舉起卡片站起來。送圖形回家,要求圖形必須符合門牌號。

2、記數活動看圖按標記記錄。

學習記錄後,說說這幅圖裏有幾個什麼樣的圖形。

三、活動評價。

請個別幼兒上來說說你們是怎麼做的,討論做的是否正確。

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2

活動目標:

1、練習按三重條件分類,並計數出總數。

2、嘗試自己出題考別人。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重點:

按三重條件分類。

難點:

嘗試自己出題考別人。

活動準備:

教具:8個大小不同的紅、藍色園、方片。

學具:我的數學,附加題材料,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將準備的8個形狀板散放在桌面上。

--請幼兒說說他們看到了什麼。

請一名幼兒示範操作,將圖形分類。

2、小組活動。

請幼兒說一說還有什麼分類方法。

請幼兒描述自己的分類方法和步驟。

第一、二、三組:按指令給形狀板分類。

第四、五、六組:附加題作業。

幼兒分組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3、活動評價。

請幼兒口述作業單,師生共同評價。

鼓勵幼兒多參與操作活動,提高幼兒操作的能力。

教學反思

在上節課分類學習中,孩子們對分類的內容已經掌握,我也做了一些提示,所以在每組撿物品當中,進行得非常順暢。

開始教師就把東西亂七八糟地丟在教室中間,讓孩子們親自體驗雜亂無章的'生活,即不美觀、又不衛生,這樣孩子們就產生了收拾的慾望。在收拾當中要按秩序有條有理,物品要按分類的擺放收拾。

這節課較好的體現了理念。同樣的東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分類、整理方法體現了動手能力、交流合作的良好行爲習慣,孩子們有了這樣的體念,達到了我們的教育目的。

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物品,並能發現特徵。

(2)兩個相同的物體比大小。

(3)能按物體的大小進行分類,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學習按大小進行分類。

(5)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教學準備:

(1)小熊、紙箱子、橡皮泥、汽車、籃球、雨(樣子一樣,大小不一)各兩個。

(2)紙盒子(魔盒)一個。

(3)小班幼兒用書10月分冊第19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按照物體的大小分類。

難點:能準確說出物品的名稱,並發現特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當魔術師。

教師:"今天,李老師想當一位魔術師,帶着咱們貝貝班的小朋友去看看魔幻的世界,小朋友想不想去呀?"

幼兒:"想!"

創設情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變魔術。

教師:"那好,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呀?"

幼兒:"盒子"

教師:"它呀可不是一個普通的.盒子,它能變出好多好東西吶!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都能變出什麼東西來呢?"

幼兒:"想!"

教師:"好,現在請小朋友來跟老師一起變變看吧!"

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好奇心。

二、認一認,並發現特徵。

教師:"魔盒、魔盒。"

師生:"變、變、變。"

(一一出示物品)

教師:"看,咱們變出了什麼呀?"

幼兒:"小熊、紙箱子、橡皮泥......"

教師:"那麼小朋友來看看它有幾個(只)呀?"

幼兒:"兩個。"

教師:"噢!兩個,那它們兩個長得一樣嗎?"(同一物品作比較)

幼兒:"一樣。"(伴隨說出一些明顯特徵,比如:顏色等)

教師:"那小朋友看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幼兒:"一個大,一個小。"

教師:"啊!咱們貝貝班的小朋友真棒。那小朋友還能告訴老師它們兩個到底是哪個大哪個小嗎?"

幼兒:"能"

教師:"好,現在李老師請一位小朋友上來給老師指一指,好不好?"(幼兒舉手,請一位幼兒上前)

教師:"好,謝謝xxx小朋友,請回坐。"

教師:"剛剛xxx告訴老師了,是它(大)它(小)。"(教師先舉起大的一個物品,隨後舉起小的一個物品)

教師引導幼兒,讓幼兒自主發現特徵。

三、物品按大小分類

教師:"剛剛小朋友都認識了這些物品,也知道了它們哪個大哪個小是不是?

幼兒:"是"

教師:"可是老師把它們都放在了這個桌子上面,小朋友看看這樣放着整齊不整齊呀?"

幼兒:"不整齊。"

教師:"那麼小朋友想一想咱們把它們怎麼放就變整齊了呀?"

開動幼兒的腦筋,讓幼兒思考。

幼兒:"分開放。"

教師:"唉!對了,小朋友真聰明。"

教師:"現在小朋友看看老師拿的這是什麼呀?"

幼兒:"紙箱子。"(出示一大一小紙箱子)

教師:"它們......一個(大)一個(小)"

教師:"咦!我看見它裏面有一個東西,小朋友猜一猜是什麼呀?"

幼兒自由猜想,再次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教師:"噢!原來是一個字寶寶呀!"

教師:"小朋友看看這個字寶寶在大的紙箱子裏放着還是在小的紙箱子裏放着?"

幼兒:"在大紙箱子裏。"

教師:"所以這個字寶寶和這個紙箱子一樣。"

教師:"來,跟老師念:大、大、大。"

幼兒:"大、大、大。"

教師:"這個字念什麼?"

幼兒:"大。"

教師:"老師在這個小的紙箱子裏也看見了一個字寶寶,小朋友猜猜在這個紙箱子裏找到的字寶寶念什麼呀?"

教師:"小、小、小。"

幼兒:"小、小、小。"

教師:"小朋友記住了沒有?"

幼兒:"記住了。"

教師:"那好,現在老師請小朋友來給它們分分類。大的物品放進大的紙箱子,小的物品放進小的紙箱子,好不好?"

幼兒:"好。"

請幼兒上前自主操作,激發幼兒的動手能力。

四、小結

教師:"看看,現在這個桌子上面變整齊了沒有?"

幼兒:"整齊了。"

教師:"爲什麼它變整齊了呀?"

師生:"因爲小朋友把它們都分了類,所以它變整齊了。"

教師:"謝謝小朋友。"

幼兒:"不用謝。"

教師:"今天,咱們上的這一課的題目叫做《大小分類》,因爲小朋友把大的物品和小的物品分開了並放進了大小不一樣的箱子,所以它的名字叫做《大小分類》。來,跟老師一起說--《大小分類》。"

幼兒:"《大小分類》"

教學延伸:

教師:"好,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給書上的這些物品也分分類,好不好?"

幼兒:"好"

教學反思:

根據教材在設計這個活動的時候我在想大小對於小班幼兒應該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設計了幾個環節讓幼兒通過不同的遊戲來反覆認識大小,並分類。通過實際操作我發現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

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將物品按用途進行分類。

2.能正確表述自己的分類理由。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掌握物品用途的相關經驗。

2、物質準備:若干實物,圖譜標記、實物圖片,分類盒,分類板等。

活動過程:

一、以認識物品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整理物品,讓幼兒初步學習按物品的用途分類。

1.引導幼兒將籃子裏的物品,按照它們的特點分到籃子裏的三個格子中,想想看可以怎麼分。

2.分好後和同伴說說你的分類理由。

三、師觀察幼兒操作並個別指導。

四、師幼互動交流。

師:誰來說說他是怎麼分,爲什麼要把它們分在一起?

五、運用圖譜標記幫助幼兒梳理分類經驗。

1.師:出示嘴巴、手、蘋果、積木、汽車等標記卡,引導幼兒從中選出分別代表“吃的”“玩的”“用的”的標記。

2.師引導幼兒根據標記,將自己籃子裏的物品按標記擺放好。

六、分組練習,鞏固按物品的用途分類。

1.介紹操作材料。

2.提出要求。

3.幼兒操作,師巡視指導。

活動反思:

一、活動開始我用爲“小白兔”搬家作爲引入讓我們班的孩子自由去探索“小白兔”家的物品,這樣不但可以加深他們的印象,還能更有興趣學習。雖然有興趣,但是可能我想的不夠周到,我只考慮孩子的興趣,卻完全沒有去考慮孩子們的能力水平,我提供的搬家物品(桌面玩具)類型太多了,如果我先2.3樣再慢慢增加,我想就會更完美了。

二、我在讓幼兒第一次探索時候,孩子剛開始很有興趣,也有積極參與在活動中,這讓我表示很欣慰,但是在探索活動的過程中,我發現能力強的孩子和能力弱的孩子有差別,能力強的孩子一直拿,一直再進行分類,而能力弱的孩子卻在那邊玩玩具,所以在針對這點的時候,我覺得我應該多去幫助能力弱的孩子進行活動,而不是隻顧着能力強的孩子。還有在幼兒探索完成的時候,我的小結不夠明瞭,我只是一句帶過,讓很多幼兒都懵懵懂懂,他們分玩具是要幹嘛。這點很需要反省。

三、第一次探索完接下來就是第二次探索,第二次探索的物品,我選擇的是生活中幼兒常見的水果:蘋果、香蕉、梨子這三樣水果。在環節開始時,孩子們看到一堆水果,不知有多興奮,多開心。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讓孩子先認識這3樣水果,然後再進行名稱分類,並讓幼兒學會用XX和XX放在一起。在分水果的時候,幾乎全部的孩子都能夠參與在活動當中,無論是能力強還是能力弱的,這讓我感到很開心。在操作過程中孩子們表現很棒,可是在讓他們說是怎樣分了?把XX和XX放在一起?能力強的孩子就會說,但是也沒有說的很完整,而能力弱的`孩子就不會說了,可見我們班的孩子在語言表達方面還是要更加加強的。

四、整堂課下來,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認爲如果將第一次探索和第二次探索交換一下會更好些,因爲分水果只有3樣,而且比較明瞭,桌面玩具太多,而且形狀也多,讓孩子一開始就探索比較難的會比較不合理。

總之,要上好一堂好的公開課,沒有充分的準備,充實的思考,是不能夠詮釋好一堂好的公開課的。在這次的公開課,我將反省我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成爲更優秀的一名教師。

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一定特徵給物體多次分類並統計、記錄。

2.能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分類的方法和結果。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兩種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樹葉模切卡片每人一套,分類記錄卡。

2.音樂《找朋友》。

3.幼兒學習資源3第20頁。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討論確定分類標準。

幼兒操作模切卡片,將樹葉摳下,仔細觀察,討論這些樹葉的大小、顏色、形狀有什麼不同,如果把這些樹葉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2.清幼兒給樹葉分類,並記錄分類結果。

3.彙報交流,分享成果。

(1)請2~3名幼兒給大家講講是怎麼分類的,分的結果如何。鼓勵幼兒大膽連貫講述,並進行集體驗證。

(2)引導幼兒知道同樣的樹葉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4.請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3第20頁,分類並記錄,相互交流分類的方法及結果。

5.遊戲:“我的朋友在哪裏”。

(1)玩法:幼兒站成一圈,請出6位幼兒站到圈裏找朋友。《找朋友》音樂開始,幼兒隨音樂節奏拍手,找朋友的`幼兒邊拍手邊找和自己有相同特徵的幼兒手拉手成爲好朋友,音樂結束時請幼兒說一說找到的好朋友是誰?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遊戲可進行3次,教師提醒幼兒按衣着、性別、頭髮等特徵來找好朋友。

活動延伸

1.關注生活中的分類現象,如家庭中櫥櫃的物品、超市中各種物品的擺放等

2.活動結束時,請幼兒分類收整玩具和材料。

活動反思

設計本課時,我以主題內一個故事的內容激趣引入,幼兒興致很高,在探討分類的方法時,幼兒紛紛發言,在指名板演時欲欲躍試。在操作過程中,幼兒能通過協商的方法按某一特徵把樹葉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結束時,設計送樹葉回家這個遊戲,既進一步強化了分類,又使幼兒認識“葉落歸根”的自然規律了,增長知識。整堂課,幼兒在遊戲的情境中學習,掌握了分類的方法,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學會了合作交流,享受了成功的樂趣。本課存在的不足是,對幼兒自主探索的重視不夠,如果一開始直接去撿樹葉回來就讓他們試一試分類,效果是否會更好呢?

小百科:樹葉是樹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葉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質感。葉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

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6

活動目標:

1、能根據顏色、大小的信號進行分類遊戲。

2、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樹葉(黃色、綠色若干,大小不等)

活動過程:

一、樹葉寶寶問個好,區別顏色、大小

1、今天我做樹媽媽,你們做樹葉寶寶,一起來玩遊戲,好嗎?

2、樹葉寶寶們好,(幼:樹媽媽好),我的樹葉寶寶很漂亮哦,看,(出示一片綠色樹葉)它是什麼顏色的樹葉?(綠色)樹媽媽叫它綠樹葉;(出示一片黃色樹葉)它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叫它什麼呀?(黃樹葉)

3、綠色的叫綠樹葉,黃色的叫黃樹葉,你看看自己的,你是什麼樹葉寶寶呀?(輪流介紹:我是黃(綠)樹葉)

小結:嗯,我的樹葉寶寶顏色不一樣。

4、看看,(出示大、小樹葉)樹葉寶寶還有哪裏不一樣?(大、小)大的樹媽媽叫它大樹葉,小的呢?(小樹葉)

5、你是大樹葉還是小樹葉呢?請和旁邊的樹葉寶寶比一比。

6、知道自己是大樹葉還是小樹葉了嗎?請大樹葉舉起手來和媽媽招招手;請小樹葉站起來和媽媽抱一抱。

小結:我的樹葉寶寶大小也不一樣。

二、樹葉寶寶找朋友,示範分類。

1、樹葉寶寶喜歡找朋友,黃樹葉找黃樹葉做朋友,綠樹葉找綠樹葉做朋友

2、個別幼兒上前操作,集體驗證

3、樹葉寶寶喜歡找朋友,大樹葉找大樹葉做朋友,小樹葉找小樹葉做朋友

4、個別幼兒上前操作,集體驗證

三、打扮樹媽媽,嘗試分類。

1、(出示兩棵樹),請樹葉寶寶來打扮樹媽媽,黃樹葉和黃樹葉一起打扮樹媽媽,綠樹葉和綠樹葉一起打扮樹媽媽。

2、幼兒操作、講評

3、(出示兩棵大、小樹),請小朋友們來打扮樹媽媽,大樹葉和大樹葉一起打扮樹媽媽,小樹葉和小樹葉一起打扮樹媽媽。

4、幼兒操作、講評

分類作爲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在幼兒的數學學習活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教學活動以遊戲情境貫穿始終,適合小班年齡特點。第一環節以情境談話導入活動,“我是樹媽媽,小朋友做樹葉寶寶,我們一起玩遊戲,讓孩子在感知顏色的基礎上,進行自我介紹“我是綠(黃)樹葉”;再從大小不同,將樹葉寶寶分成大樹葉、小樹葉兩類,初步感知顏色和大小,爲下一環節做好鋪墊。這個環節中孩子語言表達清楚、完整。

第二環節引導幼兒在遊戲中初步嘗試,能根據大小或顏色找朋友,並體驗遊戲的快樂。不過由於幼兒以樹葉寶寶的角色去找朋友,成爲對應的找到相同的顏色或大小,有點偏離分類的`主題。經同事們的評析,將這一環節改成大家一起打扮樹媽媽,突出分類概念。

第三環節是操作分類,自主選擇分類方法(大小或顏色),讓幼兒在操作中鞏固分類。

由於自己對分類的感念不夠清晰,導致第二環節偏離主義,我想上好一堂課不但要充分的準備,而且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細細揣摩。課堂上不但要達成教學目標,還有一定的教學機智,才能讓幼兒真正的學到更多,課堂效果纔會更好。我非常珍惜這次嘗試和鍛鍊的機會,希望自己能儘快適應數學活動,在數學活動中找到樂趣。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爲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7

【活動目標】

1、通過把同一類數量的東西放在一起,幫助幼兒建立分類的概念。

2、認識分類標記,學習同時按圖形的數量和顏色兩個特徵進行區分。

3、培養幼兒多維分類記數的能力,並初步學習記錄分類的結果。

4、學習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分類,讓幼兒體驗集與子集的關係。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細心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2、培養幼兒學習歸類、分析、綜合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

3、引用衆人熟悉的經典童話故事改編成適合幼兒課堂遊戲,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從中體驗與同伴共同學習及遊戲的.樂趣。

4、激發幼兒提高對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配樂)《魚兒魚兒水中游》;(配樂)《找朋友》

2、海洋場景一組、彩圖卡片(水果的蘋果,香蕉,葡萄各二至四個;蔬菜的蘿蔔,西紅柿,白菜各二個;禮物的珍珠項鍊,帽子,手袋各一份。)

3、蛋糕圖片一張,紅,黃,藍色碟子圖片各一個)。(長、短裙道具各兩到三條,吹泡泡水)

4、(龍蝦、烏龜、海馬頭飾各兩個、美人魚頭飾三個)。(化妝舞會用的面具紅兩副、黃四副、粉色三副)

【活動過程】

1、音樂配樂(魚兒魚兒水中游)

2、教師隨音樂帶着幼兒以魚兒在大海中暢遊的姿態入場。

3、教師邊走邊說:“在大海深處的水晶灣裏有一個富饒的美人魚國,今天是蘿莉小公主六歲的生日,國王邀請了許多小動物來參加小公主的生日化妝舞會。有海馬、龍蝦、小海龜、小美人魚等等都來了。它們來到了宮殿裏,立刻被裏面華麗富貴的豪華佈置深深吸引住了。好!我們可愛的小嘉賓們,請你們找個位置坐下來慢慢欣賞吧!

4、“原來呀!皇宮大殿裏不僅有漂亮的舞池,還在窗臺下的桌子上擺滿了可口誘人的美味佳餚。拿出備好的教具,教師問”這是什麼呀?”幼兒答“這是蘋果。”“蘋果是水果還是蔬菜呢?”“是水果。”水果是可以生吃的。而蔬菜必須煮熟才能吃。“這又是什麼呀?”“這是白菜”……。“這個呢?”“這是帽子”。“這是客人送給蘿莉小公主的生日禮物。可是呢,真糟糕!由於來參加舞會的人太多了,粗心的隨從們不小心把客人送給小公主的禮物給混在放食物的桌子上了,我們請哪個小朋友把禮物找出來,並分別把不同類別的食物也分開放在不同顏色的碟子上。”

5、請xx小朋友上臺歸類……“好的,大家看xx小朋友放的東西歸類對不對呀?”“這是蘋果,這是香蕉,這是葡萄,它們都屬於水果,可以生吃。”齊“對”。“那麼,我們請女僕把挑出來的禮物送到公主的化妝間好嗎?”齊“好的”

6、這時候,化妝間裏蘿莉小公主正在發愁?一旁的牀上鋪滿了長的短的美麗衣裙。爲什麼呀?原來剛剛小公主正在挑選裙子。她想挑一件最特別的衣裙參加舞會,小公主很愛惜自己的東西,每回挑選完衣裙後總是自己及時整理自己的衣櫥,但這次衣裙選了許多衣裙給混正放一塊了。我們能不能幫她一起擺放好漂亮的衣裙呢?公主的裙子可多了,有長的、短的,要分開擺放哦!誰願意上來幫小公主呢?好!請從左邊數起第六位小朋友上臺幫小公主把裙子歸類,我們請他把長裙子擺放在左邊,短裙子擺放在右邊”……“嗯,大家看看這位小朋友擺放得對嗎?”齊“對”這位小朋友真棒!我們鼓掌表揚他(她)好不好?棒棒棒!你真棒!耶!”好,我們已經幫蘿莉小公主擺放好衣裙後,大家帶起你們手中的面具和公主一起去參加舞會吧!

7、音樂起,(找朋友)“好!小嘉賓們找到你們頭飾相同的小夥伴,然後站在一起跳舞吧!”……“再找找,誰的面具跟自己相同的小夥伴們拉成一圈,數一數我們這一組有幾個相同的面具?”教師分別上前詢問,並把答案寫在黑板上。

活動總結

1、“好,舞會結束了,請小嘉賓們回坐自己的位子。

今天我們參加蘿莉小公主的生日化妝舞會開不開心呀?我們還分別在哪裏幫誰把什麼東西分類了?……表揚小朋友。現在我們一起爲蘿莉小公主唱生日歌好不好?……祝你生日快樂!”

2、鈴鼓聲響十一下,音樂起(魚兒魚兒水中游)夜深了,小動物們要回家休息了,大家紛紛向蘿莉小公主道別。排隊散場。

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8

活動目標

1.促進幼兒比較、辨別能力的發展。

2.學習從多種顏色的不同物體中找出同一種顏色的物體,並進行歸類。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找相同的顏色

2.紅黃綠色的門票若干,紅黃綠拱形門各一個。

教學具圖片

教學具圖片

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通過遊戲入場,感知顏色的'對應。

幼兒自由選擇門票一張,通過相應顏色的拱形門。

教師:請下朋友看一看自己的門票是什麼顏色的,你就從哪種顏色的門進入。

二、展開

1.動畫片:什麼顏色

引導幼兒觀看動畫片,尋找相應的顏色。

教師:小朋友看看海里有什麼?小魚是什麼顏色的?

讓幼兒講一講小朋友穿的什麼顏色的衣服吊到什麼顏色的魚

2.初步學習按顏色分類。

趣味練習:找相同的顏色

教師:請小朋友找一找,哪些東西是紅顏色的?哪些東西是綠顏色的?哪些東西是黃顏色的?

3.排除干擾,按顏色分類。

(1)有一顆神奇樹,上面結滿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果子,看一看都有什麼顏色的?

(2)不受形狀的干擾進行分類。

教師:請小朋友把水果放進和水果顏色相同的筐子裏。

三、結束

總結評價。表揚愛動腦筋的幼兒。

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9

▲設計意圖

小班的幼兒在已經基本認識圖形後,對於圖形的不同形狀、特點比較感興趣,能根據圖形特徵同一些事物相關聯,並在排除物體的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徵的干擾下進行分類和配對,這爲鞏固幼兒對圖形的進一步認識,解激發幼兒的想象能力及動手能力,讓幼兒進行圖形拼搭的探究很有必要。

在整個活動中讓幼兒表述自己拼搭和配對成果是兒開展圖形配對活動的重點難點。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指導語給幼兒適當的提示,引導幼兒一步步地將自己的想法表述出來,還可以採用一邊配對一邊表述的方法,讓幼兒先把想法用操作的方法表示出來,然後再用語言進行說明。

重點:在排除物體的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徵的干擾下進行分類和配對

難點:自己拼搭圖形後,能夠大膽表述自己所拼出的圖形,由哪幾種圖形組成。

▲教案目的

1、鞏固複習學過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2、引導幼兒按形狀特點對平面圖形進行分類、配對(不受大小和顏色的限制)。

3、豐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嘗試對圖形的拼搭進行表述。

▲教案准備

黑板、小動物餵食、各種圖形的卡片、人手一個圖形,拼圖七巧板。

▲教案流程

一、請出圖形寶寶

今天,我們要來和圖形寶寶做遊戲了!

(1)每個小朋友的椅子下面都有一個圖形寶寶,我們大家來把它請出來,你可以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的圖形寶寶是什麼?

(2)誰願意跟大家來說一說的?Xx,你來跟大家說一說,哦,還有誰也是圓形的,請大家來跟他碰一碰。

正方形(站起來)

三角形(拍拍手)

二、遊戲:找朋友:

大家來瞧一瞧,我的圖形寶寶是什麼樣的?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

誰跟我的是一樣的?

(1)請小朋友們按照圖形兩兩找朋友

(2)請小朋友們按照顏色找朋友

三、遊戲:喂小動物吃餅乾。

(1)原來,小朋友手裏的卡片,還是小動物愛吃的餅乾呢,我們來看一看小動物都愛吃什麼餅乾呢?

(2)引導幼兒說出(紅色的正方形、)請圓形的小朋友上來喂。

(3)出示另外2個小動物,小貓和小青蛙的肚子也咕嚕嚕的叫了,請小朋友上來喂,並由幼兒自己說出應該喂(藍色的正方形、黃色的三角形)

(4)我們來檢查一下,小朋友有沒有都喂對了呢?(將籮筐反過來,讓幼兒看一看)

四、圖形找家:

圖形寶寶真頑皮,瞧,它藏在誰的身體裏?我們來找一找,原來小魚是由三個三角形、一個正方形、兩個圓形組成的。

五、拼拼搭搭:

其實,我們的圖形寶寶還可以搭出各種不同的圖形呢,有小房子,小車子。你們也想拼一拼嗎?

提出要求:

1、老師有一個要求,拼好的小朋友要跟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拼的是什麼?是由什麼形狀組成的?有幾個?

2、請小朋友們走到桌邊進行操作。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六、鼓勵探索、大膽表述。

(1)大膽表述自己拼的圖形。

(2)用若干圖形組合成另一圖形

“拼搭的時候有時需要長方形,如果沒有怎麼辦?”舉例子(用2個正方形變成一個長方形)

七、結束

圖形寶寶玩累了,我們和他們一起去教室裏休息一下吧!

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10

 目標:

1、學習按形狀、顏色、大小、分類。

2、培養幼兒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

 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過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橢圓形等。

2、物質準備: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套;胸卡與幼兒人數相等(畫有不同顏色、形狀、大小的圖形);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奇妙的口袋”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1、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奇妙的袋子,(出示奇妙的袋子)你們想知道里面藏着什麼祕密嗎?

2、 教師邊念兒歌邊出示圖形娃娃,讓幼兒說其名稱及特徵。

(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

二、幼兒探索、操作,教師指導

1、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所以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的圖形娃娃,每一組都有,它們想請小朋友們幫個忙,幫它們找到和自己一樣的好朋友,等會兒你們輕輕地走到各自的那一組去,想想要用什麼辦法來幫助圖形娃娃找到好朋友,然後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2、 要求:

①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靜地操作,不能爭搶。

②幫圖形找到好朋友後,要說出你是用什麼辦法找到的.,用了幾種辦法。

3、 幼兒探索、操作,老師巡視,啓發幼兒說說:你是用什麼方法來幫圖形娃娃找到好朋友的?你用了幾種辦法?

三、集中交流,鼓勵幼兒將自己操作的方法大膽地告訴老師和同伴。

四、教師小結:可以找形狀相同的娃娃做爲好朋友,也可以找顏色相同的娃娃做爲好朋友,還可以找出大小一樣的娃娃做爲好朋友。

五、遊戲:《我的朋友在哪裏》

1、 以談話引入:我們也來玩找朋友的遊戲吧。

2、 介紹玩法及規則:

①玩法:幼兒每人掛一塊圖形胸卡四散站開,音樂開始,幼兒隨音樂節奏邊拍手邊找和自己胸卡上一樣圖形的幼兒手拉手成爲好朋友,音樂結束時,教師檢查幼兒是否都找對了。遊戲重新開始。

②規則:要找到形狀或顏色或大小一樣的做朋友。

3、 幼兒遊戲三次,教師指導幼兒按形狀、顏色、大小來找好朋友。

4、 小結遊戲情況。

六、活動自然結束。

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11

活動目標

感受分類活動帶來的樂趣。

能夠按照物體的形狀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牛大嬸的花店”組圖。

紙面教具:《連一連》;《分分類》;《我會分類》。

材料準備:馬克筆。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牛大嬸的花店”,引出活動主題。

——老師在來幼兒園的路上看見新開了一家花店,這花店會是誰開的呢?

——原來是牛大嬸開的花店,正好熊貓奇奇和熊貓妙妙也想去花店瞧一瞧,我們也跟着一起去吧。一進花店,奇奇妙妙發現地上全是花,原來,牛大嬸在運花的時候不小心把花全散在了地上。

——現在花店地上怎樣了?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地面恢復整潔呢?

發放紙面教具《連一連》,教師操作課件,引導幼兒按照花朵的形狀進行分類。

1、發放紙面教具,幼兒在紙面教具上進行操作。

——奇奇妙妙看見了,便幫助牛大嬸一起整理花。

——可是這些花該怎麼整理呢?牛大嬸想起自己店內還有一些空的花瓶,剛好可以放這些花。

——請小朋友們將花按形狀放進正確的.花瓶中。

2、教師操作課件,驗證幼兒的答案。

發放紙面教具《分分類》,教師操作課件,引導幼兒按照花瓶形狀進行分類。

1、發放紙面教具,幼兒在紙面教具上進行操作。

——花終於全都放進花瓶中了,可是花瓶全堆在地面上,客人都進不來了。這時,妙妙想到一個好主意,將所有的花瓶放在貨架上,這樣客人就能方便地進出了。

——可是這麼多花瓶該怎麼擺呢?(同樣形狀的花瓶擺在一起)

——請小朋友們按照貨架上的花瓶形狀將所有花瓶用連線的方式分類擺好。

2、教師操作課件,驗證幼兒的答案。

小結:牛大嬸的花店終於可以正常營業了,牛大嬸非常感謝奇奇妙妙和小朋友們的幫助。

出示紙面教具《我會分類》,鞏固幼兒對按形狀分類的掌握。

——牛大嬸的花店除了好看的花之外還有許多裝花的禮盒,請小朋友們按照禮盒形狀用連線的方式分分類。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操作區,投放3組形狀不一的卡片與收納盒,鼓勵幼兒將相同形狀的卡片放在一起。

日常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將玩具按照形狀進行分類。

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12

一、設計意圖:

二胎時代,很多家長因爲忙於工作和帶孩子,往往疏忽了家裏的整理,但也因爲沒有及時整理,造成了家裏東西經常找不到,孩子到幼兒園不願意、甚至不會收玩具的現象,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幼兒園新《綱要(試行)》第二部分第二大點——科學領域的目標的第三點指出:理解生活中的簡單的數學關係,能用簡單的分類、比較、推理等探索事物。根據幼兒的興趣和大班幼兒的數學思維發展的特點,教師設計了這個活動——按物品的共同用途整理物品。教師爲創設明明起牀來不及找襪子的生活場景,讓幼兒在生活的情景中學習數學,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分類這一數學知識來解決活動中遇到的矛盾。圍繞着清理雜亂物品的過程,通過比較——歸納——推理三個步驟,啓發幼兒在實際的動手操作過程中,一步步地明白如何把物品按共同的用途進行分類、並說出給物品分類的依據。鼓勵幼兒大膽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中領略數學的價值和意義。

二、活動目標:

1.能按物體的用途進行分類,並記錄分類標準。

2.能正確表述自己的分類理由。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分類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捷。

重點難點:把物品按照用途進行分類,並能大膽的說出分類的理由。

三、活動準備:

1.希沃白板課件;

2.區域玩具;

3.幼兒操作實物,水杯、汗巾、擦手巾、碗、筷子、勺子等。

四、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找襪子。鼓勵幼兒運用生活常識說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師:鈴……什麼聲音響了?時間到了,可是所有的物品都堆得亂七八糟的,她怎麼也找不到自己的襪子,你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幫她嗎?

師:是個好辦法,我們就試一試把東西分類整理這個辦法吧。

(二)鼓勵幼兒嘗試把物品圖片進行分類和了解類別名稱。

1.引導幼兒分組把物品的圖片進行分類。

(1)師:在分類之前,想一想我爲什麼這樣分呢?分完再跟小夥伴說一說你分的理由?

(2)分享交流:誰來說說你是怎麼分的?爲什麼把它們分在一組?

(3)師幼小結:非常感謝小朋友的幫忙,這些東西看起來清楚多了!原來物品可以按照用途來分,這些是吃的,這些是用的,怎樣可以讓別人一看就明白你們的分類方法呢?

2.幼兒操作探索物品的不同用途進行分類,並表達分類理由,學習簡單的記錄方法。

(1)引導幼兒做標誌。

引導語:這些物品他們有什麼用途呢?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標誌表示並記錄下來。

(2)幼兒分組操作,鞏固對不同用途的物品進行分類。

①一組:白板

②二組:實物

③三組:實物

(3)操作並記錄,教師巡迴觀察。

(4)師幼利用白板,分享交流探索成果。

(三)幼兒分組整理區域玩具。

1.教師引導幼兒分組整理弄亂了的區域,鼓勵幼兒把它們按照共同的用途分別放入貼有相應類別標籤的箱子裏。

師:請把有共同用處的東西放在同一個箱子裏。

2.操作結束後,幼兒互相檢查整理物品的結果。

(四)結束部分

(1)引導語:寶貝們,明明在你們整理好的服飾用品箱子裏快速地找到了襪子。

(2)教師小結:今天我們一起把物品按共同的用途進行分類,分類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好方便啊。

五、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數學區投放本節課活動材料。

家園共育:家長引導幼兒說說生活中不同用途的物品,並進行分類。

六、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材料的選擇體現了“生活化”的特點。《綱要》用“身邊事物和現象”“周圍環境”“生活經驗”等詞句明確了數學內容應取材於現實生活,適應幼兒的實際水平。教師選擇幼兒較爲熟悉的生活——“找不到襪子”創設了輕鬆、活潑的教學氛圍,使教學活動源於幼兒的生活,引導幼兒積極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去探索、去發現、去體會。

我立足於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出發,充實創設幼兒熟悉的生活情景——“找襪子”,引導幼兒從實際生活中感知,從中體驗數學知識的樂趣。教師把數學內容設計成一個生動、真實、可親身體驗的生活事件和遊戲情境,爲幼兒提供了可親身體驗的生活時間,使幼兒自然而然地與情境中的人、事物、事件相互作用,由境生情,由情促學,全身心投入數學活動,體現了一個數學內容就是一個情境、一個事件、一個情節的展開,把教材變成幼兒可操作、可感知、可表現的實踐活動。

以幼兒的直接體驗爲主,充分發揮幼兒主動性與參與性。整個教學活動教師提供給幼兒兩個大的操作時機,讓幼兒在輕鬆的活動氛圍中探究與發現,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本次活動的操作體現出教師新觀念,操作練習亦能體現“生活化”。教師緊密聯繫生活,爲幼兒創設熟悉的生活情境,讓他們在活動着的環境中操作練習,促使幼兒運用已有經驗,探索數學知識,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對數學活動感興趣。本次活動選取生活中的實物供幼兒擺弄,注重將現實生活引進課堂,讓孩子在實踐中獲得直接經驗,自己感悟數學知識以及數學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

在活動中,我努力成爲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並讓幼兒面對生活,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探索和自己與客觀事物的真實接觸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發展數學,學會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發現和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它們作爲一種知識儲備或教條。《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數學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

本次活動的內容來源於幼兒的生活,把生活中知識恰到好處的運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爲幼兒創設情境並能及時地抓住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了恰當、巧妙的指導,體現了教師先進的教育理念。活動中,教師的善於觀察、果斷決策,針對幼兒的表現,尊重幼兒的活動興趣,讓幼兒在積極互動的活動氛圍中進行探究活動,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促進了活動的順利開展。

在數學活動中,如何爲幼兒的操作過程和結果提供一個適切的交流、表達的機會?如何與幼兒一同完成歸納、小結和提升以及教師如何讓幼兒有更多思考、探索、總結的機會,都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13

活動目標:

1、能按照圖形的形狀特徵進行活動,鞏固對形狀的認識。

2、能說出自己的分類理由。

3、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過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橢圓形等圖形。

物質準備:每人一個分類盒

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材料《科學·按圖形的特徵分類》《科學·圖形組合》。

活動過程:

1、出示"奇妙的口袋、複習對平面圖形的認識。

師:這是一個漆面的口袋、裏面藏着許多東西,請大家猜猜藏的是什麼。教師一遍念"奇妙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邊請個別幼兒分別摸出正方形、角形、圓形、長方形、梯形、橢圓形的圖形讓大家辨認並說出名稱。

2、引導幼兒操作,學習給圖形分類。

師:請小朋友拿出分類盒,把一樣形狀的圖形放在一起。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操作完畢後,請幼兒將所以圖形按形狀分別放在相應的籃子裏,並互相檢查分類是否錯誤。

3、完成操作材料

請幼兒觀察操作材料《按圖形的特徵分類》《圖形組合》,看看上面的圖案分別由哪些圖形組成,數一數每種圖形的數量有幾,並分類作記錄。

活動反思:

《按圖形的特徵分類》是要求幼兒能夠按形狀、顏色特徵進行圖形分類與排隊的一次活動,爲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動的`興趣,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用幫圖形寶寶排隊的情景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學習,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慾望,在組織形式上,我採用集體活動、遊戲活動、小組操作。在活動中,幼兒的的思維很活躍,能把自己的發現主動的用語言表達出來。使幼兒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發展。在活動中我通過個別回答和集體回答提高表達的機會,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能得到發展。

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1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將各種服裝按名稱進行分類並統計數量。

2、幫助幼兒通過統計圖表比較每種服裝的數量多少。

3、對數學操作活動感興趣。

重點難點

通過統計圖表比較每種服裝的數量多少。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各種服裝的名稱已有認知。

2、教具:帽子、短袖、褲子、裙子、鞋圖片若干、標記圖表和統訁表各一張、即時貼和小統計表若干、PPT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1、故事導入,引出主題

夏天到了,森林裏要舉辦一場夏日服裝秀,邀請小朋友們一起去參加,你們想去嗎?要參加夏日服裝秀要準備各種漂亮的服裝,看看你們的凳子底下有什麼?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你拿到的是什麼服裝?

2、小結:我們準備的有帽子、短袖、褲子、裙子、鞋子。現在請拿(帽子、短袖、褲子、裙子、鞋子)的小朋友舉手。

二、引導幼兒對服裝進行分類

1、我有一個大衣櫃,(出示衣櫃)這麼多服裝,怎麼放才能看起來清楚、整齊呢?(分類放)

2、我們來看看這個是什麼服裝(標識)呢?那我們就把×放進這個隔檔裏。這個是什麼?那我們就把所有的放進這個隔檔。

3、請幼兒動手對服裝名稱進行分類。現在請這一排小朋友輕輕地上來將你手裏的'服裝分類放進衣櫃裏。

4、教師引導幼兒對分類結果進行檢查糾正。我們來看看,這個隔檔裏放的是

××,看看小朋友們都放對了嗎?(都對了,我們給自己拍拍手)(不對,它是什麼呢?我們應該把它放進那個裏面呢?我來請一位小朋友幫我把它放回去,這次對了嗎?好,我們接着看~)

三、對服裝進行統計比較

1、播放電話鈴聲(是負責服裝的小鴨子打來的,好,我們統計一下再告訴你)小鴨子想知道小朋友的帽子、短袖、褲子、裙子、鞋子各有多少件。

我有一個好辦法(出示統計表),這個是柱形統計表,統計表中的5根柱形分別代表的是五種服裝,統計表每一個格子裏只能放一件服裝,我們要從下往上放,中間能不能空格子呢?佔了多少個格子,數量就有多少。比如:帽子佔了兩格,就有兩頂帽子,那貼三格呢?

現在我來請摸到頭的小朋友上來將衣櫃中任意一件服裝放進相應的統計表中。

2、檢查統計表中幼兒的分類情況,檢查糾正。現在我們來看看小朋友們都放對了麼?那你們覺得哪種服裝是最多的呢?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呢?

3、對統計表中的服裝進行計數。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小朋友們先來數一數帽子(短袖、褲子、裙子、鞋子)有多少頂?從上邊的數卡中找出相對應的數字放在統計表的頂端。(五位小朋友一起上來)小朋友們一起數一數看看他們數對了嗎?

活動延伸:

1、接小狗的電話(小狗是管舞臺設計的,它找我會有什麼事呢?)它聽說我們小朋友會分類統計了,想請小朋友們幫它統計出橙、綠、粉幕布各有多少。

2、老師爲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紅、黃、藍三個顏色的方塊,請小朋友對這些幕布顏色進行統計。

活動總結

本節活動我用森林夏日服裝秀的情景貫穿整個活動,讓小朋友整理衣服,讓他們學習到如何分類。分類後對服裝進行統計,以柱形統計表的形式進行整理統計,讓幼兒更直觀的瞭解並比較每種服裝的數量。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分類統計,對數學活動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幼兒園數學《分類》教案15

【活動目標】

1、能按形狀給物體進行分類。

2、會用視覺、觸覺等感官感知圓形、正方形。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餅乾(圓形、正方形的小包裝),食品盤子一個。

2、幾何圖形片若干,小盤子若干(每個盤子裏有6—7個幾何圖形片),碗寶寶(嘴巴分別是圓形和正方形的)若干。

3、活動前組織幼兒將手洗淨。

【活動過程】

一、碗寶寶來作客,幼兒觀察碗寶寶嘴巴的形狀。

1、用布遮住碗寶寶,提問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們猜猜看,這裏面是什麼好玩的東西?(幼兒自由猜),那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麼呀?哦,是兩個可愛的碗寶寶,那小朋友看看這兩個碗寶寶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碗寶寶,發現碗寶寶嘴巴的形狀有圓形的,還有正方形的。)

二、碗寶寶吃“餅乾”,按形狀分圖形片。

1、觀察“餅乾”。

教師出示圖形片:碗寶寶肚子餓了,它們想吃東西了,老師這裏有許多的“餅乾”,看看這些“餅乾”是什麼形狀的?(幼兒觀察、發現“餅乾”有圓形的,還有正方形的。)

2、喂碗寶寶吃“餅乾”。

師:現在我們就來喂碗寶寶吃東西吧!這個碗寶寶應該吃什麼形狀的“餅乾”呢?(幼兒根據碗寶寶的嘴巴形狀,喂相同形狀的“餅乾”。幼兒邊喂邊說:碗寶寶,給你吃“XX餅乾”。

3、幼兒操作:喂碗寶寶吃“餅乾”。

要求:根據碗寶寶的嘴巴形狀,喂其吃相同形狀的“餅乾”。

三、幼兒吃餅乾。

1、教師出示有小包裝餅乾的盤子:請每個小朋友拿一袋餅乾,看看你拿的餅乾是什麼形狀的?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餅乾有圓形的,還有正方形的。

3、幼兒吃餅乾。

師:吃的.時候可以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句話:我吃的是XX餅乾。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爲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