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集錦七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集錦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5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集錦七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是大班小朋友,會做很多的事情。

2、能大膽地連貫地在集體面前朗誦詩歌

3、萌發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會做好小弟弟小妹妹的好榜樣。

重點、難點

1、重點:知道自己是大班小朋友,會做很多的事情。

2、難點:能大膽地連貫地在集體面前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小班新生剛入園時的哭鬧圖片或視頻資料。

2、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並交流

1、教師:“我們現在都長大了,是大班小朋友了,你覺得在幼兒園裏(大班、中班、小班)誰可以做大哥哥大姐姐?”(是我們大班小朋友)

2、交流:那我們做大哥哥大姐姐的會做那些事情

二、出示小班小朋友的圖片或是視頻

1、欣賞圖片

2、提問:在圖片中你看到了什麼?(小班的`新生哭着不肯上學)

那我們作爲幼兒園裏的大哥哥大姐姐可以怎樣區幫助他們呢?

三、學習詩歌

1、欣賞詩歌《我是大班小朋友》前半段

2、教師:“詩歌中的小朋友他是怎樣幫助小弟弟小妹妹的?請你用詩歌中話來回答。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看圖片朗誦詩歌的對老師說了什麼?(老師,老師你別誇我,這都是應該的)

5、討論:爲什麼他能夠幫前半段。

4、學習詩歌的後半段

提問:在幫助了小弟弟小妹妹之後,他又助小弟弟小妹妹做這些事情,而且還不用老師誇獎?

6、完整看圖朗誦詩歌

四、遷移經驗

1、教師:“詩歌中的這問大班小朋友會這樣幫助小弟弟小妹妹,那我們小朋友在以後的生活中你會怎樣來幫助我們幼兒園的小弟弟小妹妹呢?

2、幼兒討論交流。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交流分享中瞭解自己喜歡的動物的相關信息。

2.能按動物的特徵或習性進行分類,嘗試創編自己喜歡動物的謎語。

3.萌發喜愛動物的情感準備:

活動準備

1.0Ppt-動物

2.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出主題

1.一物長來真奇怪,肚皮下面長口袋,孩子袋裏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

(謎底 :袋鼠)

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長又長,幫人把活幹。

(謎底: 大象)

八隻腳,擡面鼓,兩把剪刀鼓前舞,生來橫行又霸道,嘴裏常把泡沫吐。

(謎底:螃蟹)

2.教師:剛纔我們猜出來的謎底它們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叫什麼嗎?(動物)

二、自由交流

1.你最喜歡什麼動物?說說喜歡的理由

2.你知道關於它的有趣的事嗎?

(幼兒結伴交流,教師巡迴指導)

三、提升經驗

1.教師展示動物圖片PPT

2.請個別幼兒講述,教師指導,提升談話經驗。

四、嘗試分類

1.引導幼兒根據空中、陸地、水生分類,或根據家養和野生進行分類。

2.引導幼兒從動物的食性(食肉、食草)、習性(溫順、兇猛)等方面進行分類,

也可以按照毛茸茸的動物、皺皺皮的動物來分五、互相交流,嘗試給自己喜歡的動物編謎語。

大班語言教案:神奇的小火車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神奇的小火車

活動

在“你變我變的”主題中,幼兒從身邊的事物中找變化的東西,圓圈可以變化成鍾、花朵、烏龜、小動物的頭等,一些廢舊的物品經過手的加工,可以變成許多有趣、新奇的東西,他們對自然界神奇的變化萌發了興趣。《神奇的小火車》充滿神奇、變化、詼諧的情節,讓孩子讀來有趣、有能引起他們的探究,因此本活動納入了這個主題。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事物的神奇變化。

2、能主動關注周圍事物的變化過程。

活動準備:

1、自制背景圖及若干小圖片

2、幼兒收集有關動植物的變化過程的資料。

活動過程:

1、發現小火車的神奇。

——出示背景圖“小火車”,猜猜這是一列怎樣的火車。

——什麼是神奇?

——教師結合故事將角色“小核桃”演示插入火車,變出一隻“桃子”。

——原來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車,它會變魔術。還有許多乘客想上火車,他們上車前和下車後相比會有那些變化呢?讓我們來聽聽故事“神奇的小火車”。

2、看看小火車會變什麼。

——完整欣賞故事一遍。誰是小火車的第一位乘客?它有什麼變化?爲什麼小桃核下車後會變成大桃子呢?你知道其中的祕密嗎?

——接着誰又上了車?它發生了什麼變化?下車的雞蛋爲什麼會變成毛茸茸、溼漉漉的小雞呢?

——小青蟲們上了車,它又變成了什麼?(重點幫助幼兒理解青蟲變成蝴蝶的過程)

——小男孩上了車,走下一位大鬍子叔叔,他是誰呢?

——原來大鬍子叔叔是小男孩變的,他喜歡這樣變嗎?那可怎麼辦呢?

——這真是一輛神奇的小火車,它能讓許多“乘客”上車後發生變化。往前開能長大,往後開就還原。

在我們周圍許多東西都在變,有的變化很快、很明顯,而有的東西是漸漸地變化的。

3、讓他們坐上小火車。

——嗚。。。。。嗚!藍色的神奇的小火車又開動起來了。你想讓誰坐上小火車?小火車會把它變成什麼?

——鼓勵幼兒講講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漸變過程,如:月亮圓缺,花兒開放、種子發芽等。

4、延伸活動:鼓勵幼兒今後在生活中仔細尋找事物的變化,獲得更多的表現。

大班語言:釣魚的一天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釣魚的`一天

活動

《釣魚的一天》是《東方娃娃》20 l O.11繪本版,這本書沒有一個字,但裏面有許多有趣、幽默的情節,我們把它投放到了圖書區後,孩子們非常喜歡。他們常常拿着書一邊翻一邊說着故事的人物,因爲故事中的情節零散,有趣的事情很多,幼兒往往不能抓住主線完整講述,爲了滿足幼兒的閱讀需求,我就圍繞該繪本設計了這節活動。以釣魚大叔爲主線,讓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內容,從而掌握閱讀的技能。

活動目標:

1、通過細節觀察,瞭解繪本內容。

2、積極主動地參與尋找和發現,感受情節的趣味性並能大膽表述,體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與繪本相關的圖片。

2、每人一本繪本《釣魚的一天》。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閱讀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看封面上有什麼?(一位大叔和一隻烏)猜猜這位大叔要去幹什麼?(釣魚)你從哪裏看出來的?(車上有魚竿和小桶)好的,那我們就稱這位大叔爲釣魚大叔吧。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釣魚的一天》,我們j起來讀一讀。(幼兒齊讀書名)

二、觀察細節,逐步瞭解故事情節

1、瞭解釣魚大叔。

師:在一個晴朗的早晨,釣魚大叔騎着自行車,帶上他心愛的魚竿和小桶,去釣魚了。一路上他遇到了哪些事情呢?請小朋友們從書中仔細找一找,告訴我是在哪一頁找到的?在看之前我有要求,看書時要從前往後一頁一頁輕輕翻。

2、幼兒自由閱讀。

師:小朋友看完了嗎?現在請你們說說釣魚大叔都遇到了哪些事情?請回答的小朋友告訴大家“請大家翻到第幾頁”。

師:請你來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1)2—3頁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第二頁。釣魚大叔騎着自行車,他的前面是誰?這位阿姨在幹什麼?她好像在追前面的公交車?她能追上嗎?釣魚大叔會怎麼做呢?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釣魚大叔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樂於助人)

(2)4—5頁

請大家一起翻到第五頁,釣魚大叔車子後面怎麼坐了一位阿姨,這是怎麼回事呢?好,你來說說看,你從哪裏看出來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哦,原來是這位阿姨在追公交車,沒趕上,釣魚大叔看到了,熱心地幫助了她。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釣魚大叔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樂於助人)

(3)6—7頁

請大家翻到第七頁。釣魚大叔在和誰揮揮手?阿姨怎麼不坐大叔的車了,她要去哪裏呢?你從哪裏看出來這是火車站的?釣魚大叔又去了哪裏?(他進了一家咖啡館)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原來釣魚大叔想喝一杯咖啡提提神。

(4)8—9頁

從咖啡館出來,釣魚大叔繼續往前趕路。他穿過街道。

(5)1 0—1 1頁

現在釣魚大叔到了哪裏?(街心公園)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6)1 2—1 5頁

釣魚大叔來到碼頭,他停了下來,他在看什麼呢?(可能是他看到小企鵝叼了一條魚,他在想自己也能釣到這麼一條大魚,也可能是被小企鵝主人的訓斥聲所嚇到)

(7)1 6—1 7頁

這次釣魚大叔到了哪裏?(漁具店)你從哪裏看出來的?他會進去幹什麼呢?(買魚餌)買了魚餌,釣魚大叔高高興興地和漁具店老闆再見。

(8)1 9—2 1頁

釣魚大叔一路前行,他來到了鐵路邊,剛好一列火車經過,他看到了誰?你覺得他心裏會怎麼想?是的,剛纔他幫助過的那位阿姨在開心地和他打招呼。小朋友,釣魚大叔和這位阿姨認識嗎?(不認識)是的,原本並不認識的兩個人,因爲釣魚大叔的熱心相助,當他們再次見面的時候已經變成了朋友。所以小朋友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多去幫助別人,這樣你就會有更多的朋友。

(9)22—23頁

釣魚大叔來到了海灘上,他看到了誰?(紅嘴鳥)這是他們的第一次見面。

(10) 24—25

終於來到了海邊,釣魚大叔開始釣魚了,紅嘴鳥在幹什麼?(靜靜地等待)你覺得他會釣到魚嗎?

(11)26—27

釣魚大叔終於釣上了一條魚,他現在是什麼心情? (高興、開心)

你是什麼心情?(爲釣魚大叔感到高興,終於釣到了一條魚)其實我還有點擔心呢,紅嘴鳥正飛了過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大班繪本故事教案:老鼠娶新娘

幼兒園大班繪本故事教案:老鼠娶新娘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故事含義,明白任何事務、人物都不是完美的,是有缺點的。

2.喜歡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長處,承認自己的短處,學習取長補短。

3.體驗婚嫁帶來的喜悅氣氛和擡轎子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歡慶音樂一段。

2.《老鼠娶新娘》系列圖畫。

3.故事背景音樂一段。

4.漢字卡片:太陽------照;烏雲------遮; 風------吹; 高牆------擋;老鼠--------打洞; 貓-------抓;

取長補短

活動過程:

1、導入:

(1)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段音樂,你來聽聽看在這段音樂里人們會在做些什麼事?

幼兒討論(高興的事、結婚)都是高興的事情,今天老鼠村也發生了一件高興的事情!

(2)_出示圖片:花轎

提問:什麼時候會坐轎子?今天老鼠美叮噹也坐上歐陸花轎,當了新娘。

2、老鼠娶新娘

(1)美叮噹要出嫁了,她要找一個世界上最強的新郎(出示循環圖)她找到了太陽、雲、風、高牆、老鼠小阿郎、貓。你們覺得他們中間誰是最強大的新郎呢?爲什麼?

(2)美叮噹到底會嫁給誰呢?我們來聽聽故事。

講故事(邊講邊演示圖片,故事背景音樂輕輕響起)

提問:你覺得在這個故事裏誰是最強的新郎呢?他有什麼本領?幼兒講到誰就出示子卡。

小結:他們都有自己最強的地方,分別是……,但是沒有人是最強的。

3.最強的你:

小朋友你們有最強的地方嗎?我們把最強的地方叫做長處,你知道自己的長處是什麼嗎?每個人都有長處,有長處,可真好,因爲長處會讓我們很棒。

4.不強的你: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強的地方,但每個人也有不夠強的地方,我們把不強的地方叫做短處,你知道你的短處是什麼嗎?請2—3個幼兒回答。你們能夠知道自己的短處,真好,因爲只有發現自己的不足,才能夠進步!

5.朋友圈:

我們都有長處和短處,今天老師帶你們來玩一個朋友圈的遊戲(用你的長處去幫助別人,你的短處請別人來幫助你,這就是取長補短)出示子卡。

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當我們取長補短,互相幫助時,就會變得很強大。

6.美叮噹的新郎。

世界上沒有最強的人,那美叮噹到底該找誰當新郎呢?(可提示:找不到最強的,但可以找最喜歡的,誰最喜歡她呢?)美叮噹嫁給了老鼠小阿郎,他們結婚了!看圖片(結婚音樂起)

7.遊戲:《擡花轎》

美叮噹坐着花轎結婚了,我們也來玩擡花轎的遊戲。

遊戲開始:選一個女孩子來當新娘,新娘拋繡球選新郎!請2個男生來擡花轎,迎親隊伍出發了!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一、初步感知“氵”偏旁的漢字,瞭解“氵”偏旁的漢字均與說有關。

二、學會仔細地觀察畫面,正確認識並運用漢字:洗澡、游泳、流汗。

三、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文字進行創作畫,會用簡單語句來描述自己的畫面。

活動準備:

教具:1、與洗澡、流汗、游泳有關的圖片和相應的漢字。

2、更多的帶有“氵”偏旁的漢字卡片。

幼兒操作材料:在16k白紙上貼有洗澡、流汗、游泳的漢字人手一份、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用故事導入,激發幼兒學習慾望。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小朋友,看看明明在幹什麼?(跑步),那跑完步就會怎麼樣呢?(流汗)明明流了那麼多的汗,那該怎麼辦呢?(洗澡)除了洗澡還可以幹什麼呢?明明洗了澡身上多舒服、多幹淨啊!教師逐個出示跑步、流汗、洗澡漢字,再逐個請幼兒表演跑步、如何會流汗、游泳的動作。

二、用肢體動作來表演如何洗澡、游泳、會流汗1、師:那還有什麼時候會流汗呢?誰來表演一下動作呢?(可以打球、騎自行車、跳繩、踢毽子等動作)。

2、師:你是怎樣洗澡和游泳的呢?(幼兒表演各種洗澡和游泳的.動作)。

3、師:我們一起來玩個“看看誰最快”的遊戲。當我出示卡片後,小朋友就要趕快做出相應的動作來,好嗎?

三、小結流汗、洗澡、游泳這些漢字都是“氵”偏旁,都與水有關。

師、這些字都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都有“氵”點水)。這些“氵”點水偏旁的漢字都與誰有關係呢?(與水有關係),在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些與“氵”點水有關的漢字呢?(幼兒說,師及時出示已準備好的帶有“氵”的漢字卡片)。

四、講述要求,幼兒創作:

1、出示幼兒操作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請幼兒給自己選擇的畫紙畫上相應的圖畫,並用一句好聽的話講述出來。

2、幼兒創作,教師指導幼兒作畫,引導幼兒講述教師個別評價,幼兒個別講述自己的畫面。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中房子變化的趣味,喜歡並嘗試續編故事結尾。

2、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到事情能夠去試着面對。

【活動準備】

圖片、無色的畫有小房子的卡、字。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發聽故事的興趣。

1、談話活動:說說有趣的房子。

師拿出“小房子”三個字,問:這是什麼字?你們認識嗎?(幼兒基本都認識,會說:小房子。)

你平時見過什麼有趣的房子嗎?(見過別墅、電視裏的灰太狼的房子……)

2、觀察熊哥哥,猜測講述。

今天,我帶來了一位朋友,它是誰呢?(出示一個手裏提着桶的小熊)

這是一隻怎樣的熊呢?(可愛的熊、漂亮的熊、它的手裏拿着一隻桶。)(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它手裏的桶)

對,熊哥哥手裏提着一隻桶,裏面裝了它最愛吃的東西,會是什麼呢?(蜂蜜。)我們跟熊哥哥打個招呼吧。(熊哥哥好!)

熊哥哥經過小樹林的時候,也發現了一棟有趣的房子,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聽聽、猜猜理解故事情節。

1、出示圖片背景,邊插問邊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講述故事,從熊哥哥熊哥哥提着一桶蜂蜜路過樹林的.時候到好聞的香味。

(1)小房子裏的香味可能是什麼?(麪包、水果)

講故事,從熊哥哥用鼻子一聞到感到不安起來。(講到把果醬舔完的時候抽掉紅色的房子。)

(2)熊哥哥的手上是什麼東西粘糊糊的?(膠水、糖……))

(3)熊哥哥吃到了這麼好吃的果醬爲什麼還要不安呢?它會怎麼辦?(如果幼兒說不出來可以引導幼兒:這是誰的房子呢?)

2、提問,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內容。

主人不在,熊哥哥把別人塗在牆上的果醬給吃了,心裏很不安。它會怎麼辦呢?(可能會逃跑。)那它要是逃跑了心裏就會安心了嗎?

小朋友想的這麼多辦法,哪個辦法是又方便又好的呢?(把蜂蜜刷在牆上。)

講故事,(熊哥哥想)從我把人家辛辛苦苦塗上的果醬吃了到準備把自己手裏的蜂蜜往牆上刷。

熊哥哥自己很喜歡吃蜂蜜,它捨得把蜂蜜塗在牆上嗎?那它爲什麼還要把蜂蜜塗在牆上呢?

講故事,熊哥哥就把自己手裏的蜂蜜往牆上刷。小房子塗成漂亮的黃色,散發出蜂蜜的香味。(抽掉無色的房子)

3、小結。

這個有趣的房子與我們平時的房子有什麼不同?

這座房子還有一個地方也很有趣,原來這座房子是什麼顏色的,現在呢?它怎麼會變的?(平時的房子是刷的油漆。這個房子是刷的果醬;會變顏色。)

熊哥哥因爲主人不在家,它把主人房子上的果醬全吃光了,心裏感到很不安,爲了彌補它把自己最愛吃的蜂蜜塗在了牆上,於是,這座房子就變顏色了。

4、完整傾聽故事前半部分,教師講述、演示圖片。

三、幼兒嘗試遷移續編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後半部分。

熊弟弟聽見哥哥說房子變成了黃色會怎麼做呢?

熊弟弟一聽房子的顏色變成黃色了,它覺得很奇怪,於是就走進了小樹林,遠遠地就看見了一座黃黃的小房子。聞一聞,哇,是蜂蜜,這可是熊弟弟最愛吃的。於是它舔啊舔啊,不一會兒,它就把牆上的蜂蜜全吃光了。熊弟弟想:讓我也給房子變一變吧。

房子又會變成什麼顏色呢?會把誰引來,它又會把房子變成什麼顏色呢?問題有點長,能記住嗎?我剛纔說了什麼?”(有意讓孩子回憶問題)

2、講解續編故事的要求:

好,我在後面的桌子上給你們準備了小房子的圖片,請小朋友想一想,畫一畫,再說一說,當聽到老師開始搖鈴鼓的時候,不管你畫沒畫好都要回來,聽明白沒?(在幼兒畫完以後,提醒幼兒回到座位上跟同伴交流自己續編的故事,老師也可以適當介入,帶着幼兒講講。)

3、幼兒嘗試續編故事,教師巡迴指導。

4、集體交流。

附故事:

熊哥哥提着一桶蜂蜜路過樹林的時候,看到一座紅色的小房子,小房子散發出一陣陣好聞的香味。熊哥哥用鼻子一聞,“嗯,好像是果醬哎!”熊哥哥邊走邊想:“多讒人啊,要是讓我進去好好聞一聞該多好啊。”於是,熊哥哥就走近小房子,發現門開着,房子裏空空的:既沒有果醬桶,也沒有罐子。果醬在哪裏呢?他剛想把頭伸進門,忽然發現一隻手掌粘在牆上了。熊哥哥拔呀拔呀,好不容易把手掌從牆上掙脫下來,一看,呀,粘糊糊的,用舌頭一舔,咦,甜甜的,原來牆上塗着的都是香甜的果醬。這下熊哥哥忍不住了,它不停地舔呀舔呀,把牆上的果醬舔得乾乾淨淨。舔完了果醬,熊哥哥突然感到不安起來:“我把人家辛辛苦苦塗上的果醬吃了,這可怎麼辦呢?”熊哥哥低下頭,它看到自己帶來的那桶蜂蜜,他笑了:“我可以把這桶蜂蜜塗在牆上。”於是,熊哥哥就準備把自己手裏的蜂蜜往牆上刷。(第二遍:小房子塗成漂亮的黃色,散發出蜂蜜的香味)

第二天,熊弟弟來看熊哥哥。熊弟弟說:“樹林裏有座塗着紅色果醬的房子!”熊哥哥笑了:“哼,我早就知道啦,不過現在這座房子是黃色的了。”

弟弟一聽房子的顏色變成黃色了,它覺得很奇怪,於是就走進了小樹林,遠遠地就看見了一座黃黃的小房子。聞一聞,哇,是蜂蜜,這可是熊弟弟最愛吃的。於是它舔啊舔啊,不一會兒,它就把牆上的蜂蜜全吃光了。熊弟弟想:讓我也給房子變一變吧。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詩歌中“爸爸、媽媽和我”的相互關係,初步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嘗試根據日常生活經驗進行仿編活動,進一步瞭解大自然中事物間的關聯。

3、體驗仿編活動帶來的成功感,增強詩歌仿編活動的'積極性。

4、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5、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黑板、粉筆。

2、幼兒用書人手一本,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A、小朋友,你們家都有誰呀?

B、你們喜歡爸爸、媽媽嗎?

C、你覺得在家裏,爸爸像什麼?媽媽像什麼?你又像什麼?

2、學習詩歌。(實物投影儀放大幼兒用書)

A、教師指圖1,提問:畫上有什麼?引導幼兒看圖欣賞詩歌第一段。在朗誦中教師採用等待、放慢速度以及指圖等暗示的方法,鼓勵幼兒參與講述。

B、採用同樣方法觀察圖2,學習詩歌第二段。

C、師生共同學習詩歌,並有表情的完整地朗誦詩歌。

3、引導幼兒仿編詩歌部分內容。

4、情景表演《爸爸、媽媽和我》

請部分幼兒分別扮演爸爸、媽媽,先表演詩歌內容,再表演仿編內容。

5、結束活動。

鼓勵幼兒在語言閱讀區繼續學習仿編,並分角色扮演仿編內容。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由於我講解的很詳細,孩子們都能動手做了操作,.一些以前不肯動手的孩子今天也嘗試了自己做,雖然他們的作業中有許多遺漏的,但至少他們動手做了,說明已經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小百科:爸爸,對指已結婚並有子女的男性(父親)的一種稱呼。該詞起源甚早。《廣雅·釋親》:爸,父也。 王念孫曰:"爸者,父親之轉"。"爸爸"並非外來詞,在上古漢語中"父"發ba音。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內容:

童話故事《去年的樹》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理解故事的能力,能聽懂故事大意。

2、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教育幼兒懂得愛護樹木。

3、教育幼兒要誠信,答應別人的事要做到。

活動重點:

發展幼兒理解故事的能力,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難點:

教育幼兒要誠信,答應別人的事要做到。對大班孩子而言,他們已經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拓展性比較大,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把"教育幼兒要誠信,答應別人的事要做到作爲難點。

活動準備:

1、準備一幅表現樹逐漸變爲樹根、工廠的細木條、火柴、一盞燈光,以及鳥兒傷心落淚的畫2、教育掛圖《語言。文學活動。去年的樹》、學習包《語言。文學活動。去年的樹》

活動過程一、導入部分:激發學習興趣,引出故事主題教師:你們還記得昨天老師和你們的約定嗎?有一隻小鳥和一棵大樹之間有一個很美的約定,你們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去年的樹》。

二、基本部分:理解故事內容,掌握學習方法。

(一)、初聽故事:深入童話中的角色,初步體會大樹和小鳥的關係調動幼兒的興趣。

不出示任何教具,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一遍,提問:

(1)故事的名稱;(2)故事中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

(3)故事裏誰和小鳥是好朋友?

(二)分段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1、老師配合掛圖有感情地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師:小鳥和大樹是不是好朋友?你從那兒聽出來的?分別的時候他們說了什麼?

2、老師配合掛圖有感情地講述故事的後半部分提問:(1)小鳥回來找大樹找到了嗎?

(2)樹樁告訴小鳥大樹到哪裏去了?

(3)工廠的大門告訴小鳥大樹變成了什麼?

(4)小姑娘又告訴了小鳥什麼?

(5)最後小鳥找到大樹了嗎?

(6)大樹變成了什麼?

(7)看到火光小鳥心情怎麼樣?它想到了什麼?

(幼兒回答時老師可出示一幅表現樹逐漸變爲樹根、工廠的細木條、火柴、一盞燈光的程序圖畫,這樣孩子就能更直觀的理解老師的問題。)(二)、再次完整欣賞故事:請幼兒邊看學習包,邊完整欣賞故事。讓幼兒對小鳥的心情不好的原因一目瞭然,並對故事內容有個較好的總結。

提問:現在你知道小鳥給火光唱歌的原因了嗎三、結束部分:情感遷移主題,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一)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一步感受誠信的意義。

提問: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答應過別人事情嗎?你做到了沒有?

(二)、我來說一說:通過播放人類行爲圖,讓幼兒對此作出判斷,表明自己的意見,使幼兒進一步明白保護樹木的重要性。

(三)、教師小結小朋友今天學的快樂嗎?你學到了什麼?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說說中,理解故事內容,能大膽想象並發表自己的意見。

2、通過拓印和身體動作再現樹葉舞蹈的場景,體驗快樂的情緒,萌發樂意幫助他人的願望。

設計思路:

本園的區級課題爲《利用鄉土資源開展幼兒園綠色教育主題活動的實踐研究》,樹葉隨處可見、隨地可取,本次活動我選擇樹葉作爲素材,不僅是因爲它夠綠色,而是此素材中寓含着一定的教育價值,樹葉碰到困難了,怎麼辦?我們的幼兒會想到去關心、去幫助,儘自己的努力讓平凡甚至有點醜陋的樹葉去完成他們的心願。同時這也與我們幼兒園所提倡的教育綠色寶寶——學會關愛、友好不謀而合。

初冬,各種各樣的樹葉還是在不斷掙脫大樹媽媽的懷抱,飄飄揚揚的飛落下來!作爲綠色花園單位的我們,在孩子們來園與離園或者在幼兒園裏最長見到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樹葉,那麼,滿地飄落的樹葉會想什麼,會幹什麼呢?這些問題似乎常在孩子們的腦海裏迴旋。《樹葉的舞蹈》正是以孩子的視角與想象出發,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這一天,樹葉們要去參加一場歡樂的舞會,可是,就當樹葉們要出發的時候,它們發現還有很多事情沒有準備好……怎麼辦?有一個本領強大的魔術師幫助了小樹葉,讓它們如願以償地參加了這場盛會。樹葉們有什麼困難,魔術師又是怎樣幫助它們的?這些懸念會一個個從孩子們的腦海裏跳出來,從而吸引他們一直仔細的聆聽下去,最終找到想要的答案。而當聽到舞會的音樂響起、當看到樹葉翩翩起舞的時候,大家一定會露出欣喜的微笑,並情不自禁地和小樹葉們一起舞動。而這,便是《樹葉的舞蹈》的魅力所在。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樹葉。

2、PPT課件。

3、炫彩棒、小毛巾、背景圖等。

活動流程:

PPT導入,引出主題——欣賞故事,分段理解——樹葉的舞蹈——延伸活動流程:

一、 PPT導入,引出主題(設計意圖:通過提問,讓孩子能夠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遷移經驗,大膽想象,結合自己對落葉的認識來進行描述。)畫面一:

1、看一看樹上還有葉子嗎?其他的樹葉去哪兒了?

2、猜一猜這些掉落在地上的樹葉會去幹什麼呢?

畫面一:

樹葉們聚在一起,在說些什麼呢?

二、 欣賞故事,分段理解(設計意圖:通過分段欣賞,引發孩子對畫面的仔細觀察,激發幼兒能關心樹葉的`變化,同時通過大膽想象樂意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畫面一:

1、這裏有幾片樹葉?

2、這4片樹葉是一家人,你能分得出它們是誰嗎?(打招呼)3、猜一猜,這一家人聚在一起會說些什麼呀?

總結:哦,原來,樹葉爸爸和媽媽在一起說:寶寶,讓我們一起去參加舞會吧!

過渡提問:剛纔大樹葉和小樹葉們去參加舞會了,樹葉寶寶一家也去了,還有誰也會去參加舞會呢?

畫面二:

這些樹葉也準備去參加舞會呢,可是你覺得它們準備好了嗎?能去參加舞會嗎?小樹葉沒有漂亮的衣服,心裏越想越難過,小朋友們,你們有什麼好辦法來幫助小樹葉嗎?

畫面三:

1、魔術師來了,"樹葉魔術師,變出新衣服,本領真正大"。

2、他是誰?他來幹什麼?魔術師的本領真大,我們也來學學他的樣子(邊說邊做動作"變、變、變")3、變了嗎?你喜歡哪件新衣服,爲什麼?

三、 樹葉的舞蹈1、老師好像聽到有誰在哭,哎,是誰呢?它們爲什麼哭呀?

2、它們也想參加舞會,可是沒有漂亮的衣服,魔術師又忙,這可怎麼辦?

3、示範:小樹葉,請你躺在桌子上,我和我的夥伴——炫彩棒一起來變衣服,變呀變,變呀變。(塗了一半)變好了,你們看,行不行?(爲什麼不行呢?)那老師就把剩下的一起完成吧,大家一起來說:變呀變,變呀變(塗好),好了好了,都好了!

4、小樹葉急急忙忙地趕到舞會,跳起了歡樂的舞蹈。你們想請其他小樹葉去嗎,那就快去請你們的小樹葉吧。

5、幼兒操作。

四、 延伸我們一起和樹葉寶寶跳歡快的舞蹈。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非常感興趣,我想優美的FLASH是一個原因,同時,對於樹葉孩子們也都不陌生,所以孩子們有話可說。本次活動的價值取向是想讓幼兒在看看、聽聽、說說、做做中體驗快樂的情緒,萌發樂意幫助他人的願望。從孩子們的熱情參與中,我感受到他們樂於幫助的情感。

當然活動總是有很多不足的:

1、難度不夠。原先我想對於我們新中班的幼兒各方面的能力還是較弱的,所以只是讓他們簡單的打扮樹葉,但是對於我們的孩子都能順利完成,所以領導反饋也感覺是否可以增加一點難度,幫助樹葉添上動態的手和腳等,這樣就更能體現出活動的"主題"——樹葉的舞蹈。我覺得非常有道理,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

2、樹葉提供比較單一。由於一些客觀原因,時間緊迫以及環境的侷限,我沒能找到多樣的樹葉,比如梧桐樹葉、杏樹葉等,下次應該提前做好準備。

3、 某些環節欠佳。活動中整理欣賞放最後有些不妥當,應該調整到第二環節最後,這樣比較更清晰順暢些。

4、 舞蹈動作美中不足。由於我自身的欠缺,對於舞蹈動作的優美性還需多加強。

5、提問的指向性。某些問題可以更具體更具有指向性,如當魔術師變出了很多漂亮衣服後,老師可以問幼兒"你比較喜歡魔術師變出的哪件衣服?"而不是"你最喜歡哪片樹葉?"應與前面相呼應。

這些不足我將在今後的活動中引以爲戒,不斷提升,不斷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