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遊戲活動教案【精】

幼兒園遊戲活動教案【精】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遊戲活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遊戲活動教案【精】

幼兒園遊戲活動教案1

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前奏 隨樂做拍手的動作

1-4小節, 隨音樂節奏做“走”的動作,並在最後一個音符時拍手。

5-6小節, 背對背扭扭屁股。

7-8小節, 面對面做鬼臉。

9-10小節, 同5-6小節。

11-12小節, 同7-8小節。

一、遊戲玩法建議

1、合樂做動作模型:幼兒自己隨樂做動作。

2、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兩名幼兒遊戲。

3.大公雞來了時(低八度音樂響起間奏):幼兒定住,擺一個造型靜止不動,“大公雞”在其中來回走動,以多種方式逗毛毛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旋律,能合樂做出“扭屁股”、“做鬼臉”的逗樂動作,並保持造型不動。

2、遷移故事情境,與同伴合作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空間方位,並創編不同的鬼臉動作。

3、享受運用肢體、表情動作與同伴玩詼諧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剪輯好的音樂、電腦播放器、幼兒人手一隻手腕花。

2、經驗準備:幼兒有站雙圈跳集體舞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創設故事情境,導入活動。

師: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蟲們在找朋友做遊戲,他們找到了一個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臉。玩得正高興,一隻愛吃毛毛蟲的大公雞來了,毛毛雖立刻一定不動,大公雞以爲是石頭就走了。

2、創編“扭屁股”“做鬼臉”的動作模型。

師:我是一隻毛毛蟲,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個人都扭一扭,還要做鬼臉,怎麼做?

3、初步感受音樂,併合樂做動作模型。

師:現在,毛毛蟲們,我們一起聽着音樂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師:毛毛蟲們輕輕起立,我們一起聽着音樂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

(1)師:毛毛蟲要和朋友背對背扭屁股,還要面對面做鬼臉逗樂。你們可以怎麼做?

(2)師:請你和你的好朋友找個空地方試一試。

(3)請個別幼兒示範。

(4)教師哼唱音樂,幼兒隨樂做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

(5)幼兒隨樂遊戲。

5、創編不同的做鬼臉逗樂的動作。

(1)師:還可以怎樣做鬼臉逗樂?請你來試試。看看他的鬼臉是怎麼做的?他的表情是什麼樣的?他的手是怎麼放的?

幼兒聽音樂變換鬼臉造型進行遊戲。

6、遷移雙圈舞的經驗,換朋友進行遊戲。

(1)討論換朋友的方法。

師:我們在跳舞時換朋友,經常用什麼隊形換朋友?

師:現在男生站在裏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動,女生換朋友,怎麼換?

師:做什麼動作的時候換朋友的?拍手時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麼呢?

(2)教師哼唱音樂,幼兒站雙圈嘗試換朋友。

(3)幼兒聽音樂完整遊戲。

7、戲劇遊戲:毛毛蟲與大公雞。

(l)師:這回啊,毛毛蟲們,可能在玩遊戲的時候真有大公雞要來做我們哦,我們要怎麼樣?能不能動?我們先試一試,我來撓撓這隻毛毛蟲,嗯,他沒動,是個小石頭,這隻呢?

(2)邀請客人老師扮演角色參與遊戲。

三、友情提示

1、在遊戲活動環節組織過程中,教師遵循團體律動的傻瓜教學流程:放事一一動作一一音樂一一遊戲(動作方位、遊戲、交換舞伴等等),採用逐步累加遊戲元素的教學策略,先引導幼兒創編、熟悉動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動作模型和音樂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探索背對背扭屁股及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接着再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鬼臉造型並遊戲,最後再加人大公雞逗引的遊戲玩法。

2、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可調整遊戲難易度,如,降低難度時,可在音樂的第2、第4小節時,不必強調幼兒在樂句句末拍手。

我的小花園

大班音樂——《我的小花園》

一、目的:1、通過圖譜教學讓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2、唱準弱拍起唱的歌曲,發展幼兒的節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優美的特點。

二、準備:1、花園情景圖一張,節奏譜若干,圖譜一張;

2、錄音機一架 ,磁帶一盒,鋼琴一架。

三、過程:(一)情境引入,激發興趣。

1、律動《新疆舞》入室

2、發聲練習《逛公園》,要求愉快地演唱並唱準弱拍起唱的樂句 。

3、節奏練習:

我 的 花 園 種 滿 了 什 麼 ? ( 鮮 花 )

0/ /0/

——————

0X / X XX X/X0

——————

這 裏 有 什 麼 顏 色 的 花 ? ( 白 花 )

0 / / 0

—— ——

0X /XXX /X 0

————

那 裏 有 什麼 顏 色 的 話 ? ( 紅 花 )

0 / / 0/

—— ————

0 X /X X X X/ X0

—— ————

(二)結合圖譜,理解內容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

2、師有表情地示範清唱一遍歌曲,表現歌曲清新、優美、舒暢的特點。

3、提問:聽了剛纔這首歌,你有什麼感覺?你好象看到了什麼?

(三)學習歌詞,掌握節奏。

1、幼兒完整跟讀。

2、分句朗誦並根據歌詞用體態節奏表示。

3、幼兒根據圖譜按節奏完整朗誦歌詞。

(四)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1、按旋律朗誦歌詞。

2、提醒幼兒注意休止符,唱準弱拍起唱的樂句。

3、認識圖譜中“”(連貫)“”(放聲唱)“”(弱拍起唱)的符號。

4 、重點練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導幼兒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幫助掌握並唱準音。

5、幼兒練唱,採用合唱、輪唱、分組唱、個別唱等形式學唱歌曲。

(五)幼兒複習舞蹈《拾豆豆》。

(六)律動《兔子舞》出室。

幼兒園遊戲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及對勞動的興趣。

2、培養幼兒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

活動準備:

戶外圓形場地,玉米種子若干,每人一個小紙盒,小雞頭飾(和幼兒人數一樣多),雞媽媽頭飾。

玩法:

1、教師教幼兒認識玉米。

2、老師戴上雞媽媽頭飾說:雞媽媽不小心把玉米撒地下了,怎麼辦?幫雞媽媽拾玉米。

3、將幼兒分成8人一組,站在圓形外面。

4、老師給孩子戴上頭飾,然後帶領幼兒念兒歌:“小小一粒米,來的不容易,小朋友們比比看,誰的小手最能幹”唸完兒歌后,幼兒立即跑進圓來進行拾玉米活動。拾得快的,多的爲勝利者。依次二、三組進行。

規則:必須唸完兒歌后,幼兒才能跑進圓內。

幼兒園遊戲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地在集體或小組中講述。

2.引導幼兒結合背景圖拼出一幅有情節的畫面,並能用一段完整、連貫的語句將畫面的主要內容有順序地表達出來。

3.使幼兒學習評價他人的講述,豐富詞彙“清晰”“連貫”等。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磁板教具,大背景圖2張,小背景圖每人一張,串珠小動物若干。

2.帶領幼兒到幼兒園的動物房,觀察小動物的家是什麼樣子的。

活動重點

幼兒大膽地在集體或小組中進行自由講述。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結合背景圖拼出一幅有情節的畫面,並能用一段完整、連貫的語句將畫面的主要內容有順序地表達出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出示背景圖導入活動

(1)出示大背景圖和小背景圖,上面有小河、森林、房子、花草樹木等場景,引導幼兒有條理地觀察。

提問:看一看圖片上有什麼?(請小朋友按照從左到右或從上到下的順序仔細觀察。)

教師小結語:美麗的大森林裏,住着一些小動物,老師一放音樂,它們就紛紛回家了。小朋友們跟着音樂想象,把這些小動物找出並放在背景圖上。

(2)播放音樂,樂曲中輕快活潑的,也有恐怖可怕、平穩舒緩、沉重緩慢的,幼兒每兩人一組,根據想象將小動物放在自己面前的小背景圖上。

(3)提問:這些動物的家在哪裏?家的旁邊有什麼?他們的鄰居是誰?

請小朋友自己先講一講。(小聲講述不影響同伴)

二、中間部分——學習講述

1.幼兒自己講述。

幼兒自由講述自己擺放的“小動物的家”,教師巡迴指導,傾聽幼兒的講述,引導幼兒圍繞“家在哪兒?家的旁邊有什麼?鄰居是誰?”等話題完整、連貫地講述。

2.學習新的講述經驗。

教師根據幼兒自由講述的情況,有重點的示範講述“小動物的家”。豐富詞彙“美麗、靜靜的、五顏六色”等。

例如:小白兔家住在美麗的大樹下,周圍盛開着五顏六色的鮮花。小鳥、小松鼠都是它的好鄰居,它們每天都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3.集中傾聽。

(1)幼兒再度擺放動物並自由講述,教師提醒幼兒運用新學的講述經驗。

(2)每組請一名幼兒到集體面前講述,並評議他們講的出色的地方,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學習。

請小朋友來試着評價一下同伴的講述。(學習運用評價語言。)

例如:xx小朋友你的講述真清晰;xx小朋友講述的.真有感情;xx小朋友你的講述很連貫、很完整、很豐富。

4.鞏固和再實踐。

每組兩名幼兒相互講述,或兩名幼兒合作講述“小動物的家”。教師提醒幼兒講述時運用想象力,講述的內容要與衆不同,詞彙更豐富、句子更完整。

三、結束部分——及時

教師與幼兒共同評議大家的講述情況,對於有進步的幼兒給予表揚鼓勵。

活動延伸:

將背景圖移至語言區,幼兒可以講述“小動物的家”,可以發揮想象,自由講述“美麗的大森林”。

教學反思:

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輕鬆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幼兒園遊戲活動教案4

目的:練習搓圓,發展幼兒的小肌肉動作,提高造型能力及對形體的感知能力。

準備:牆面佈置“小刺蝟”(餅乾內盒 十 吸管),各色橡皮泥。

玩法:將橡皮泥搓成大小不同的圓球插在吸管上。

建議:年齡小的`幼兒玩橡皮泥技能較單一,教師可創設有趣、易於體驗成功的環境。例如,用小籃子製成娃娃臉,讓幼兒將橡皮泥球串在一起給娃娃做項鍊;提供彩盤讓幼兒擺放自制“點心”等。

給小動物穿毛衣

目的:嘗試有順序地纏繞毛線,發展手部小動作。

準備:齒輪繞線板,自制動物模板(由硬紙板和指偶組合而成)。

玩法:將毛線一端嵌入紙板缺口處,有順序地由裏向外或由外向裏纏繞,熟練後要求繞密繞緊。

造房子

目的:拼搭圖形,培養觀察能力,提高空間感知力。

準備:自制立體小房子(塑料飼養盒裝飾而成),四式貼片,平面小房子,五式貼片。

玩法:將不同形狀的貼片加以組合,直到貼滿“房子”空缺處,完成造房任務。

上一篇:中班活動:小小營業員 下一篇:中班活動設計:奇妙的雙三角

本類熱門瀏覽

拼音教學教案全集

律動:手指歌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

大班表演遊戲

寶寶安全兒歌(關於交通安全、飲食安全...

小班美術教案:手工摺紙

角色遊戲<娃娃家>

孕34周胎兒發育情況

注意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