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9篇)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9篇)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並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

2.遵守遊戲規則,辯論中傾聽別人的意見,不接受時會說明理由。

3.喜歡和同伴一起參與辯論賽活動。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並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

難點:遵守遊戲規則,辯論中傾聽別人的意見,不接受時會說明理由。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1.事先有辯論賽的經驗。2.幼兒事先討論過並畫出自己的論點。3.已參加過幼小銜接活動,瞭解小學半日活動。

物質準備:ppt課件、記錄表若干、筆若干、正反標識。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圖片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播放幼兒參觀小學的照片,提出論點。

師:我們已經參觀過小學了,你們也將畢業成爲一名小學生,那麼你是更喜歡小學還是幼兒園?

師:現在請喜歡幼兒園的的小朋友坐在你的右手邊(“正”論:更喜歡幼兒園);請喜歡小學的小朋友,坐在你的左手邊(“反”論:更喜歡小學)。

二、基本部分:辯論賽

1.老師以主持人方式出現,正式開始辯論賽。

(1)師:今天我們開一個小小辯論會,辯論的題目是:更喜歡小學?還是更喜歡幼兒園?

我們的辯論賽分兩輪:第一輪,有順序的發言,老師請“正”論的一個小朋友發言講述自己的理由,再請“反”論的一個小朋友講述自己的理由。辯論的幼兒將自己的.畫貼在表格上。

(2)第二輪:駁論賽

教師請幼兒自由舉手發言,找出充分的理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反方尋找不同的觀點並提出質疑。(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重點鼓勵、引導幼兒有理有據的表達自己反駁的理由。)

2.請雙方三辯手進行最後的總結髮言。

三、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今天的辯論會,小朋友積極發言,不管是說喜歡幼兒園還是喜歡小學的小朋友都說出了自己的觀點,老師認爲都有道理。你們說了這麼多,那我們看看小學和幼兒園還有什麼小朋友沒說到的好的地方。

教師打開PPT展示學校生活的圖片。

四、活動延伸

在下節活動中繼續開展關於小學與幼兒園不同論點的辯論賽。

活動總結

在這節活動中,教師準備充分,語言簡練有趣。幼兒興趣濃厚,遵守辯論規則,都在積極動腦想出自己方的優點,但也有幾個幼兒反映出能力上的缺點,比如在口頭表達能力上和講話的儀態上,需要教師更細心的指導和提供口語表達的機會。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2

有益的學習經驗:

1.簡單瞭解婦女節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2.加深對勞動女性的尊敬和熱愛的情感。

準備:

1.掛曆一本、紅花數朵(幼兒小組活動製作)。

2.請幼兒向媽媽、奶奶等了解她們工作的情況及做出的貢獻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等。

活動與指導:

1.出示掛曆,翻到3月8日,請幼兒說說爲什麼字是紅色的?這是什麼節日?誰的節日?

2.講解“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的來歷,讓幼兒簡單知道,從前人們看不起婦女,即使她們參加勞動、幹了很多活,也得不到人們的理解和支持。她們覺得很不公平,於是在1909年的3月8日,也就是90年前的.這個日子,勞動婦女聯合起來,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遊行,爭取到了公平。從此以後,爲了紀念這次有意義的活動,就把3月8日定爲國際婦女勞動節。

3.講解什麼是勞動婦女,請幼兒議論一下誰來過這個節日?引導幼兒知道:自己的媽媽、奶奶、阿姨、幼兒園的老師、園長、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勞動婦女都要過這個節,因爲她們對社會付出了辛苦的勞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4.請幼兒誇誇自己瞭解的身邊的女性(媽媽、奶奶、老師等),說說她們在工作崗位做出的貢獻。

5.在教師的倡議下,引導幼兒給節日的女同志送花表示祝賀。

6.組織幼兒到幼兒園各部門,給園長、炊事員、老師送花表示祝賀,感謝她們爲小朋友做出的勞動。

7.晚離園帶上禮物給過節的媽媽、奶奶等。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3

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拾到東西應該還給失主,並瞭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3、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準備:動物頭飾情景

表演過程:開始部分

(一)引起興趣,引出課題。師:今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瞭解小貓丟了東西着急、難過的心情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後高興的心情。

提問:

(1)小貓丟了什麼?心裏怎麼樣?(着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麼做的?(他說了什麼?)集體練習: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着見小貓這麼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助幼兒體驗丟了東西、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情況下的不同情感。

(1)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丟過什麼?心裏怎樣?

(2)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裏怎樣?

(3)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你是怎麼做的?心裏怎麼樣?

3、情景表演,激發幼兒幫助小動物的動機,使他們體驗到幫助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看看又發生了什麼事,小動物們爲什麼難過?(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裏怎麼樣?

(1)提問:小動物們這麼難過?它們丟了東西心裏怎樣?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裏怎樣?那怎麼辦呢?我們一起幫助他們(請問,剛纔你們在哪裏玩的?)我們到走廊裏、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發現地上有東西就怎麼辦?(2)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後怎麼做呢?問問撿到東西后怎麼說?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幼兒找東西

(4)師:剛纔我們幫助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他們一定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裏怎樣?(做一做高興的樣子,笑一笑)

(5)提問:剛纔你撿到了什麼東西?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說了什麼話?

4、幼兒討論

(1)拾到了東西爲什麼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着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表揚自己)

討論: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麼辦呢?

(三)結束:

總結,今天我們小朋友幫助了小動物找東西,還給了他們,心裏非常高興,以後我們撿到了東西都要想辦法還給別人,我們要保管好自己的東西。活動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有幼兒撿到東西后引導他自己找失主或幫助他一起找失主,並給予鼓勵表揚。

教學反思:

我認爲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貫穿於幼兒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與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有着緊密的聯繫。幼兒行爲習慣的培養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教育就是培養生活習慣”。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重點是從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小事做起。所以,我們應該把行爲習慣的培養用遊戲或集體活動的形式體現出來,這樣才能使幼兒不斷進步,爲幼兒今後的人生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小百科:

東西:

1. 方位名。東方與西方;東邊與西邊;東部與西部等。

2. 從東到西。

3. 近旁,旁側。

4. 猶四方。

5. 指七、八十歲。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4

大班社會教案:

我想知道上小學的事情

活動目標:

1、能用語言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2、爲自己既將成爲小學生感到自豪。

活動重點:

用清楚、簡潔的語言講述有關上小學的事情。

活動難點:

歸納整理談話內容。

活動準備:

活動前幼兒已經與父母交談過有關小學的'話題。

活動過程:

1、表達想法:

“我們已經在家和父母一起交談了自己想要了解有關上小學的事情,你想知道些什麼?請你用清楚、簡潔的語言告訴大家。”

(1)幼兒在小組內暢談自己的想法。

(2)請部分幼兒在集體面前交流。

2、歸納彙總

“我們是否可以將大家的想法歸納爲幾個方面?”

(1)師生共同歸納整理大家的想法:

有關生活方面、有關學習方面、有關人際交往方面。

(2)依據歸納的問題,教師與幼兒一起分別做好記錄。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5

【活動目的】

通過看看、說說小圖書“有趣的衣櫥”,送送、折折衣服,滿足孩子對情感、語言、動作發展的需求。

【活動觀察】

1、在看圖書時對什麼有興趣,已有的認知經驗有哪些。

2、是否有初步的分類意識?

3、在找、折、放衣服的時候自理生活的能力如何?

【活動準備】

1、自制大圖書一本、小兒人手一份小圖書“有趣的衣櫥”(新教材132頁內容)

2、貼有衣、褲、襪標籤的繩網各一,夾子,衣、褲、襪圖片多於寶寶人數。

3、寶寶自帶衣、褲、襪一套,寶寶每人自己有一隻貼有標籤的小抽屜。

【活動過程】

1、看看說說:

(出示小圖書)這是什麼?小兒自己邊看邊說“有趣的衣櫥”。

出示大書與孩子一起看看說說:打開櫥門說說衣櫥裏有什麼,是誰穿的衣服、鞋子?

觀察小兒在看圖書時對什麼有興趣,已有的認知經驗有哪些?

2、找找、折折自己的衣服

請寶寶從一堆放亂的'衣服中找出自己的衣服,並摺疊好放回自己的小抽屜。

用兒歌指引:抱娃娃,抱娃娃,彎彎腰,抱寶寶。

觀察小兒在找、折、放衣服的過程中自理能力如何?

3、送衣寶寶回家

請小兒把衣服、褲子、襪子分類,夾到相應的繩網上。

請一個小兒示範,看好繩網上的標記用夾子夾好。

小兒送衣寶寶回家(觀察小兒是否有初步的分類意識)。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6

 活動目的:

初步學習用手勢和簡單的'語音向成人要玩具。

 活動準備:

每人一份色彩鮮豔的玩具。

 活動過程:

1.教師面前放幾件色彩鮮豔的玩具,問孩子:“你們喜歡嗎?想不想要?想要玩具就點點頭,用手指給我看,老師就把玩具給你玩。”教師發現有某個孩子表示想要的意思就請他上來。教師先問他要什麼,然後讓孩子用手指,已會講話的孩子可用嘴說,那怕孩子從嘴裏說出一個音,如:嗯、啊,說出一個詞,如:要、玩、拿等都可以。孩子說了教師一定要表揚。

2.孩子向家長要玩具。家長面前有若干玩具,孩子坐在家長的對面,孩子想要玩具時,家長要“逼”孩子指和說;“寶寶,是不是要汽車呀,你說‘要’我就給你。”每要一件玩具都是如此,如果孩子有表示一定要表揚。教師和家長也要根據孩子本身的發展情況來提要求。

注意事項:

活動中,教師和家長注意個別差異,根據孩子本身的發展情況提出要求,因人而異,區別對待。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懂得一個人在家時要注意安全。

2、知道如何應對突發事件,豐富社會安全知識。

二、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課前聽過《小兔乖乖》的動畫片,玩過《小兔乖乖》的音樂遊戲。

2、物質準備:大灰狼頭飾一個,兔媽媽頭飾一個,安全常識視頻,安全常識圖片若干,《小鬼當家》大圖表。

三、活動過程:

(一)以音樂遊戲進行情境導入

幼兒分角色玩《小兔乖乖》音樂遊戲,展開安全話題。

師:剛纔你們玩了《小兔乖乖的》音樂遊戲,我要問一問小兔子們,你們爲什麼不給大灰狼開門呢?

(二)通過觀看安全常識視頻預測事件情節

師:有個小朋友叫丟丟,他自己在家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我們來看一看他是怎麼做的?

1、播放前半段視頻

提問:

這個人丟丟認不認識?

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你們猜一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2、播放視頻後半段

驗證:這個人丟丟認不認識?

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提問:請小朋友們幫丟丟想辦法,再遇到這種事應該怎麼做?

教師彙總幼兒的分析各種辦法並進行總結:

當有陌生人打來電話時,可以把要說的`事情記下來,不能讓陌生人知道家裏就你自己,不要告訴他自己家的住址,也不要讓他到家中來。

(三)尋找家庭中的不安全因素,學習表格、圖示的歸納法

師:丟丟問了,如果一個人在家,還有什麼危險的事是不能做的?哪個小朋友能告訴他?(幼兒說,老師在圖表中進行歸納。)

(四)觀察分析圖片,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

1、觀察分析圖片

師:小朋友說了這麼多,丟丟終於知道以後一個人在傢什麼不該做的了,真是要謝謝你們,今天趙老師還帶了一些圖片,請小朋友們看一看,圖片中發生了什麼事,那樣做對還是不對。然後再給你旁邊的小夥伴講一講。

2、找個別幼兒講一講圖片內容,以此豐富孩子的社會安全知識。

(五)延伸環節:認識標誌,提高安全意識

師: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一些圖,這就是提醒我們注意安全的標誌,小朋友們看看這些標誌是什麼意思?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8

活動名稱:

我要上小學了

活動目標:

學習表現背面人的行走動態。

活動重點:

表現出背面人的動態。

活動難點:

表現出人行走的四肢變化

活動準備:

繪畫用紙、水彩筆、剪刀、油畫棒等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1、回憶參觀小學的情景:

“你在小學裏看到了哪些人?他們在幹什麼?”

2、討論:

(1)“你會買怎樣的書包?什麼式樣?什麼顏色?”

(2)教師演示背面背書包人的動作,重點是人行走的四肢變化。

3、幼兒表現:

(1)幼兒作畫,教師提醒幼兒要將人畫得大一些。

(2)幼兒用剪刀沿着人物的.外輪廓線剪下(要留白色的邊線)。

4、分享:

(1)欣賞同伴的作品。

(2)介紹作品的內容,爲即將成爲一名小學生而感到自豪。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9

活動目標:

1.主動學說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在教師的啓發下,學說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在教師的啓發下,和大家一起學說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

2.養成熱情、主動待客的.習慣。

活動準備:

排練好情境表演;遊戲用具一套,佈置好的情境;畫冊《能幹的小主人》。

活動過程:

一、出示情境,引起興趣。

1.參觀情境,提問這是誰的家?你們喜歡小朋友來你家做客嗎?如果你是小主人,你是怎麼做小主人的?

2.介紹角色,這是小紅,是主人,這是小明,是客人。你們想知道小紅是怎樣做小主人招待小明的嗎?

3.提出觀看要求:請大家看錶演《我是小主人》,看看小紅是怎麼說怎麼做的?情境表演,學說招待客人的短句。

4.觀看錶演一遍,提問這個表演的名字叫什麼?

二、幼兒觀看錶演第二遍。

1.根據表演內容進行提問。

2.幼兒學說短句。"你好,請進,歡迎你來我家玩!""請坐!""請喝果汁,請吃水果和點心!""小明,這是我喜歡的書和玩具,我們一起玩吧!""小明再見,歡迎下次再來玩!"

三、看畫冊

幼兒嘗試做小主人欣賞畫冊請幼兒分批練習做小主人,表揚扮演得較好的幼兒。

四、教師小結

我們要做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