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通用15篇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9W 次

作爲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打擊樂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通用15篇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

設計意圖:

《啤酒桶波爾卡》

是着名音樂家約翰.

斯特勞斯寫的一首世界名曲。

該曲節奏歡快。今天上課我是截取了其中的一段,並我通過《小老鼠和啤酒桶》

的故事,結合圖譜,把複雜的樂曲變得具體化、簡單化,更貼近幼兒生活便與幼兒理解,並讓幼兒嘗試用各種樂器爲樂曲伴奏,感知、理解樂曲的旋律。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樂曲的旋律,並掌握∣××∣×××∣節奏型。

2、根據樂曲旋律特點及圖譜提示,探索樂曲的配器方案。

3、能與樂隊小組的同伴共同討論,並協調地演奏。

活動準備:

1.圖譜4幅。

2.鈴鼓、沙響、圓舞板等打擊樂器若干,分組擺放。

3.鈴鼓、沙響、圓舞板圖標若干。

活動過程:

1.看圖譜聽老師講故事,理解圖譜所表達的意思。

師:這是一張圖譜,介紹啤酒桶。這個是什麼?

聽老師講一個《小老鼠與啤酒桶》的故事。

(幼兒專注地傾聽故事。)2.看圖譜聽音樂講故事,讓音樂與圖譜提示的節奏型及故事情節線索建立聯繫.

師:好了,故事講完了。有個外國的音樂家約翰.

斯特勞斯先生把這個故事寫成了一首很好聽的樂曲,樂曲的名字叫《啤酒桶波爾卡》

現在,就請小朋友來仔細聽聽這段樂曲是怎麼樣的?

(幼兒專注地傾聽音樂。)3.看圖譜在老師指揮下聽音樂拍手,感受相應的節奏型。

小朋友,你們聽了這段樂曲以後有什麼感覺?(歡快)師:

你們也來講這個故事,不過你們不用嘴巴說,用拍手來表現這個故事。

先來試一試小老鼠跳舞怎麼表現。

(幼兒練習拍打∣××∣×××∣的節奏。)師:啤酒從桶裏流出來可以做什麼動作呢?

(幼兒根據圖譜提示創編啤酒流動的動作。)師:我們跟着音樂邊看圖譜邊用拍手來表現這個故事。

(幼兒隨音樂完整地拍節奏。)

4.用打擊樂演奏,體驗集體演奏的樂趣。

(1)集體演奏,滿足演奏的願望。

師:想不想用樂器來表現這個故事?

你覺得這個樂曲可以分成幾段呢?

給圖譜分段貼樂曲圖標。

(幼兒邊看教師指圖譜,邊用樂器演奏。)

(3)爲樂曲配器演奏。

(幼兒根據自己對樂曲的理解,藉助圖譜的提示進行初步的探索。

師:

我們要成立3支小樂隊。

每8位小朋友組成一個小樂隊,然後推選一個小指揮,拿好圖譜、樂器圖標和樂器,找一個與別的小組不相互干擾的地方討論演奏方案。

(幼兒每8人自由組合成小樂隊,爲自己的小樂隊取名,並推選出小指揮。)(教師連續播放《啤酒桶波爾卡》

的樂曲,巡迴觀察各組活動情況,必要時作適當指導。各小樂隊積極討論,並作相應的試奏,小指揮根據討論結果,在圖譜上貼上樂器圖標。

教師請各小樂隊把圖譜掛在黑板上,然後請每組的小指揮根據圖譜上的配器方案指揮小組成員演奏5、師:

剛纔我們3支小樂隊的表演都很精彩,接下來讓我們去爲別的小朋友們也表演一下吧。

課後反思:

本次活動環節清晰,過程流暢,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很濃,能自然地參與活動,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從聽故事的環節中就能跟着老師拍打∣××∣×××∣節奏;在用小手演示圖譜環節也能積極開動腦筋,想出各種動作;在集體樂器演奏環節配合的很好,在最後成立小樂隊自主探究學習的環節,雖然這一環節的安排有點亂,但以小組討論的活動形式增加了幼兒發言的機會,使幼兒的思維發生碰撞,並能讓幼兒自主學習過程中的更多的與同伴互動,幼兒在活動中主動獲得音樂技能,並體驗到挑戰自我的滿足感。

不足之處:

感覺在活動的最後集體器樂演奏環節,我可以不點圖譜,讓孩子自己邊看圖譜,邊看我指揮演奏,也可以嘗試請一位幼兒當指揮。

在成了小樂隊自主討論環節,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明確要求,比如:請小朋友圍成半圓,指揮在中間,並給小指揮更多動作上的引導、示範。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夠跟隨音樂用樂器進行律動

2、能夠和同伴合作交換杯子的表演

3、能夠感受到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點:

幼兒能夠跟隨音樂進行律動表演

活動難點:

能夠和同伴合作進行律動表演

活動準備:

杯子

活動過程:

一、律動引入活動

1、你們聽出是什麼節奏了嗎?

2、我們再來聽一聽看看是不是你們說的這樣。教師幼兒邊聽邊拍手。

3、請小朋友用我們的身體和這個音樂玩遊戲。用我們身體的肩膀,手臂,腰部和音樂玩遊戲。

4、放音樂幼兒跟隨律動。

二、學習合作動作:

1、剛纔我們都做什麼動作?誰來說一說。

2、我們和旁邊的小朋友合作一起做律動哦,我們聽音樂來試一試。

3、請幼兒示範:你們兩個剛纔是用什麼動作玩的?請你們給小朋友展示下。

三、出示教具杯子

1、這是什麼?杯子,今天我們要用杯子來做遊戲了。杯子怎麼拿,怎麼放才能更穩呢?誰來說說一說,

2、在音樂的什麼地方我們要敲杯子呢?在最後的部分敲杯子。

3、教師引導:我們先拍肩膀再拍腿然後在拿杯子,我們一起聽音樂試一試哦。

4、和對面朋友交換杯子:在音樂的最後部分,把你的杯子和你的好朋友交換,看看誰能做到呢。

5、我們先練習一下,試一試。

6、幼兒聽音嘗試和同伴一起交換杯子,

7、我們在桌子上試一試,聽音樂做動作。

8、和旁邊的朋友交換杯子;先看老師和好朋友是怎麼交換的呢?

9、我們試一試學一學,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換,看誰能夠做到。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3

課題來源

活動的靈感來源於“超級瑪麗”電玩遊戲,這個遊戲情節明瞭,人物的善惡清晰,孩子們都很喜歡玩。音樂原曲名《胡西爾?休西波爾卡》,是手風琴樂曲,曲風較歡快、詼諧,樂段清晰,稍作剪輯,便呈現出ABA結構特點。我將“超級瑪麗”的遊戲情境與樂曲結合,設計出打擊樂遊戲“瑪麗波爾卡”,以“闖關”的遊戲情境吸引幼兒積極參與。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瑪麗波爾卡》,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能隨樂合拍地做“走、跳和吃蘑菇長大”的律動,能看指揮進行打擊樂演奏活動。

2.在圖譜和口令動作的暗示下,大膽匹配樂器,嘗試根據B段音樂的變化奏出“由弱變強”的音響效果.能在遊戲情節進展線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並進行合樂演奏。

3.體驗多次闖關和升級所帶來的挑戰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玩過遊戲“超級瑪麗”;圖譜和音樂;鈴鼓、圓舞板、小鈴各6副,大鼓一套。

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的段落結構,學做各角色身體模仿動作

1.提問引出超級瑪麗的話題。

師:你們玩過“超級瑪麗"的遊戲嗎?裏面有哪些好玩的?

2.出示圖譜,介紹內容,說說簡單的口令。

師:這裏有一幅圖,圖裏的瑪麗正在闖關.看看他遇到了誰?(特別強調烏龜的特徵與應對的方法)

3.傾聽音樂,匹配圖譜,感受音樂ABA的結構。

師:瑪麗闖關的時候還有音樂,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看看瑪麗是按什麼路線闖關的。

4.創編瑪麗的動作,逐步完整表現音樂。

(1)師幼創編A段“走、跳、定住”動作,並隨樂練習。

師:我們清楚了瑪麗是怎麼闖關的,誰來試一試?大家坐在椅子上學一學。(合樂練習A段)

(2)師幼創編B段“吃一個蘑菇,慢慢長大”的動作,並隨樂練習。

師:瑪麗會怎麼吃蘑菇、怎麼長大呢?誰來試試?大家向他學一學。(合樂練習B+A段)

師:我們合着音樂,把吃蘑菇和後面的走跳、放鞭炮動作試一試。

(3)完整練習(指圖+動作)。

師:跟着音樂把你們剛剛編的動作完整做一次。(合樂完整練習)

(評析:活動開始教師通過簡潔的提問將幼兒的思維喚醒,回憶出電玩遊戲中瑪麗闖關的情境。隨後教師出示相關圖譜,啓發幼兒觀察其中的事物,並使用朗朗上口的口令幫助幼兒熟知動作模型和節奏模型。最後,強調音樂的ABA結構,爲後面的活動奠定了基礎)

二、隨樂進行“超級瑪麗”律動遊戲,再次感受遊戲的樂趣

師:我們要進行闖關遊戲了,記住,烏龜來了千萬不能動哦!小瑪麗們準備好了嗎?

師:聽!闖關成功了嗎?(尾音顯示成功)

(評析:教師賦予幼兒“超級瑪麗”的角色身份進行闖關遊戲,幫助幼兒再次欣賞了音樂,並在玩中對音樂、角色、情節有了更加深刻的記憶和理解。結尾處加上代表成功的尾音,讓幼兒自己辨別成功與否,增加了趣味性)

三、探索爲樂曲匹配合適的“武器”,看指揮大膽地進行闖關遊戲

1.根據身體動作的暗示,探索用鈴鼓的不同演奏方法匹配B段音樂,用圓舞板和小鈴匹配A段音樂並分段演奏。

2.看指揮完整隨樂演奏.初步感受用樂器當武器闖關的樂趣。(第一關)

3.在遊戲情節進展線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進行合樂演奏。(第二關)

4.交換“武器”,體驗用不同的“武器”闖關的樂趣。(第三關)

(評析:此環節的遊戲性更加明顯,幼兒完全置身於闖關、挑戰的情境中)

四、完整隨樂闖關表演(終極挑戰)

1.部分幼兒做律動遊戲,部分幼兒用樂器伴奏做掩護,進行終極闖關。

師:我們要進行最後的終極挑戰了,只要你們闖過這一關就能變成超級瑪麗!請每隊的前四位小瑪麗先上來闖關,其他超級瑪麗在座位上用“武器”爲他們做掩護。如果他們過關了,一會兒再掩護你們闖關。

2.表演與演奏的幼兒交換,繼續闖關。

(評析:部分幼兒在場地中間表演律動遊戲,部分幼兒用樂器當武器演奏,雙方協助闖關,增強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和藝術表現力)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樂曲的旋律和結構,嘗試用鈴鼓玩奏樂遊戲《泰國之旅》。

2、通過遷移律動中的身體動作,探索鈴鼓的不同演奏方式(敲擊鼓面、鼓邊、搖奏)。

3、在傳遞鈴鼓的遊戲過程中,體驗合作帶來的歡樂。

活動準備

1、鈴鼓人手一個、PPT、幼兒圍坐成圓圈

2、幼兒右手貼標記、對泰國美食和景點有一定了解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2、學習基礎動作模型,學習遊戲的基本玩法。

(1)教師示範動作模型,幼兒觀察律動的基本動作並學做。

(2)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嘗試完整跳“歡迎舞”。

3、根據故事情節,加入鈴鼓演奏,進一步豐富歡迎舞的內容。

(1)教師示範傳遞鈴鼓的基本動作。

(2)討論傳遞鈴鼓的方法,並隨B段音樂嘗試傳遞鈴鼓。

(3)加入鈴鼓完整律動。

4、豐富遊戲情節,隨樂完整遊戲。

(1)配班做客人,豐富遊戲情節,幼兒觀察並學習新的遊戲規則。

(2)幼兒做“客人”,完整遊戲。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5

一、活動目標

1。感受A段音樂的歡快B段音樂的優美,體驗共同演奏的樂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動作,以及演奏時樂器的配置方案。

3。討論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案,根據樂曲的變化設計配器方案,學習用不同的樂器來表達音樂的不同情緒,能夠用鈴鼓、碰鈴、圓舞板、雙響筒等樂器演奏歌曲。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會唱歌曲《郊遊》。

2。鈴鼓、碰鈴、圓舞板、雙響筒等樂器。

三、活動過程

1。複習歌曲,進一步感知歌曲結構的情緒。

(1)這首歌有幾段?哪幾段是一樣的?第一、第三段音樂聽起來怎麼樣?

(2)第二段音樂怎麼樣?

2。創編動作。

(1)在引導幼兒觀察操作卡片畫面進行講述後,鼓勵幼兒探索用什麼動作表示手拉手、很高興去郊遊的情景。

(2)鼓勵幼兒探索怎樣表演第二段音樂中表現的優美景色。

(3)老師根據幼兒想象的動作組合成歌表演,並進行集體練習。

3。討論配器方案,爲歌曲伴奏。

(1)請幼兒思考用什麼樂器演奏音樂優美部分?

B段的比較抒情,可以延長的,適合用什麼樂器?

(2)請幼兒思考用什麼樂器演奏音樂大家歡快地去郊遊的部分?

提示幼兒A段腳步的適合用雙響筒

(3)請幼兒看老師指揮做現用樂器的模仿動作,用樂器看指揮演奏。

(4)請幼兒和小夥伴交換樂器看指揮演奏。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6

活動目標:

1、根據圖譜拍出相應節奏型,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熟悉音樂結構。

2、樂曲前四句句末,隨音節奏邊拍|×× ×|念“恰恰恰。

3、學習看指揮進行演奏。

活動準備:

1、鈴鼓、碰鈴、圓舞板等打擊樂器人手一件。

2、圖譜、音樂

3、幼兒對印尼的風情民俗有所瞭解。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回憶有關印尼的風俗民情。重點說說有哪些好吃的水果。

二、幼兒看圖譜,說出圖譜上的物體名稱。重點了解“木瓜”。

三、幼兒欣賞

音樂一遍。提問:樂曲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國家的曲子?

四、結合圖譜,幼兒再次欣賞音樂。

1、教師隨音樂幫助幼兒熟悉圖譜。

2、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示圖譜中的水果,並進行拍奏。

(1)教師示範。提問:老師做了哪些動作?菠蘿、櫻桃、木瓜分別是用什麼動作表示的?

(2)幼兒隨音樂用身體動作表演。

3、念拍“恰恰恰”幼兒在教師引導下聽出前四句音樂每一句末的“×××”節奏,並隨樂練習念、拍“恰恰恰”。

4、幼兒分聲部練習。

1、在教師放慢速度演唱歌曲旋律聲中,根據教師面對不同小組的動作,幼兒學習迅速、準確地用相應節奏動作表示。

2、在錄音伴奏下,幼兒根據教師指揮迅速作出節奏動作反應。

五、指導幼兒根據預定的節奏方案設計出配器方案。

1、出示鈴鼓、碰鈴、圓舞板。聽聽哪種樂器的聲音最高?可以用來表示什麼物體?

1、“菠蘿”處可用什麼樂器演奏?“木瓜”處可用什麼樂器演奏?

2、“帶飄帶的果藍”處可用什麼樂器演奏?

3、“櫻桃”處可用什麼樂器演奏?

六、組織幼兒分聲部進行樂器演奏。

1、在錄音伴奏下,教師指揮,幼兒演奏。

2、個別幼兒上來指揮,集體練習打擊樂器演奏。

3、個別幼兒即興指揮,集體演奏。

4、全體幼兒自由選擇,交換樂器演奏。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串鈴、圓弧板演奏| * — * — | * * * — |的節奏型。

2、根據指揮的手勢演奏樂器。

3、愛護樂器,學會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件打擊樂器,串鈴和圓弧板各一半。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郊遊》

1、齊唱歌曲,唱出歌曲的歡快活潑和連貫優美。

2、學習接唱,教師先唱兩小節,幼兒接唱兩小節,並以此類推,最後四小節師生齊唱。

3、幼兒先唱,教師接唱,全體幼兒分兩部分,互相接唱。(接唱過程中,注意觀看手勢暗示或指揮動作)

二:學習打擊樂《剪羊毛》

1、幼兒隨樂曲兩拍一下地拍手。

2、邊聽音樂邊拍| * — * — | * * * — |的節奏型。

3、比較前、後節奏的快慢,並隨樂曲練| * — * — | * * * — |的動作。

4、學習分聲部做動作。

把全體幼兒分成兩部分,請一半幼兒拍手,另一半幼兒拍腿,並隨樂練習(教師用相同的動作進行指揮)

5、幼兒用打擊樂器演奏。

要求幼兒輕輕地把樂器放在腿上。

學習看指揮。“教師面對串鈴劃拍子就是指揮你們演奏,面向圓弧板劃拍子就是指揮你們演奏。”

隨樂看指揮演奏打擊樂器。

6、輕輕有序地在音樂聲中把打擊樂器放到指定的地方。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8

活動目標:

1、通過整體舞蹈表現,並學習用打擊樂器隨樂進行演奏。

2、在教室演奏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改變指揮方法,豐富演奏效果。

3、能注意自己的演奏效果與同伴的演奏協調一致,培養節奏感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打擊樂器、圖譜;

2、音樂《拔根蘆柴花》和《化蝶》;課件《蘆葦》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化蝶》進入教室,教師帶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二、複習歌曲《柳樹姑娘》

1、有表情的唱。

2、簡單進行兩聲部合唱。

三、聯繫生活,引導幼兒感受生活中的“節奏”。

1、教師模仿小狗的叫聲,提問:小狗是怎樣叫的?有什麼特點?

2、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叫聲是有節奏的?(青蛙、小貓、小雞……)

3、生活中還有那些聲音是有節奏的?(切菜、走路、門鈴……)。

4、出示節奏譜,讓幼兒練習節奏。

我們除了用手拍之外還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現節奏?

四、讓幼兒聽音樂、看課件,理解感受音樂。

1、播放樂曲《拔根蘆柴花》,提問:聽完這首樂曲你有什麼感受?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提問: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麼感受?

教師小結:我們看到的植物是蘆葦,它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蘆柴花,主要生長在蘇北地區,好聽的樂曲是蘇北民歌《拔根蘆柴花》,這首樂曲就是人們看到很美的蘆柴花才編的,所以叫拔根蘆柴花,後來人們也用這首樂曲表達豐收時的喜悅之情。

五、出示樂曲節奏圖譜,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

1、教師引導幼兒熟悉節奏並練習動作。

2、將幼兒分成兩部分,師指揮練習節奏動作。

六、組成“小小樂隊”,用樂器爲樂曲伴奏。

1、教師出示三種樂器,請幼兒討論配樂方案。

2、幼兒自由選擇樂器,教師指揮幼兒進行樂器演奏。

3、交換樂器看教師指揮練習樂器演奏,也可以請個小指揮。

七、請“小小樂隊”面向觀衆演奏。演出結束,請“小小樂隊”退場。

活動反思:

我記得在中班聽老師上打擊樂《楊柳青》時,孩子對於節奏圖上的節奏型認識比較模糊,所以這次在活動中當我出示節奏圖時,沒有問:“圖上有哪些不同的節奏。”而是請小朋友找找一樣的節奏,這樣的效果比較好。

缺點:

1.變化節奏的地方強化的不夠,孩子掌握的不夠好。可能是連我自己到哪裏變化節奏也不夠清楚,更加不能準確地哼唱出來。

2.最後的表演一直是我指圖孩子練習,沒有脫離圖譜讓孩子們嘗試。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9

活動目標:

1.根據樂器的音色特徵,找出相應的圖形,並用嘴巴模仿樂器發出的聲音。

2.學習協調一致地看指揮輪流演奏。

3.通過演奏圖譜認識作品ABA的結構,體驗樂曲輕鬆詼諧的情緒特徵。

活動準備:

1.圖形卡片,圖形樂譜

2.碰鈴、鈴鼓、圓舞板、鼓

3.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碰鈴、鈴鼓、圓舞板。

師:誰想來玩一玩這些樂器?

2.出示圖形卡片你覺得哪一種樂器發出的聲音像哪一幅圖?

教師依次敲擊樂器,請幼兒說出這種聲音像哪幅圖。

3.辨別音色你能學一學這些小樂器發出的聲音嗎?

(教師請幼兒用自己的嗓音模仿每件樂器發出的聲音,然後選取容易發音,音色接近樂器的聲音,碰鈴——叮,圓舞板——答,鈴鼓——沙啦啦啦啦啦。)

4.熟悉圖形譜

(1)師出示圖形樂譜,播放音樂。

師隨音樂指圖形譜,並有節奏地用模仿性語言朗誦圖形譜。

(2)鼓勵幼兒輕聲跟誦。

5.帶領幼兒邊朗誦邊做相應的樂器演奏模仿動作。

師:誰來學碰鈴唱歌?(提示幼兒要邊做動作邊朗誦)

6.看指揮分聲部練習。

幼兒分成三組,每組各模仿一種樂器的聲音,看指揮聽音樂模仿演奏。

7.樂器演奏

(1)幼兒手持樂器看指揮分組演奏。

(2)聽音樂邊朗誦邊演奏。

8.完整演奏。

附:樂曲分析《土耳其進行曲》,本曲全稱爲《"土耳其進行曲"主題變奏曲》,這是一首以"土耳其進行曲"爲主題而馳名世界的變奏曲。實際上,本曲的主題本身並非具有純正的土耳其風格,正如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一樣,只是反映了當時流行的一種"東方風格",而在現代人看來,本曲幾乎沒有什麼東方味道。但是由於它具有十分通俗而流暢的旋律,故與莫扎特的同名作品齊名,成爲不朽的古典小品。

樂曲的主題簡潔而極其節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貫的節奏,加上十六分音符來提高活潑感,全曲表現出一種帶有童貞般的單純。像這種快活的節奏,在貝多芬的作品中屢見不鮮。各個變奏並不着力渲染技巧,但樸實有力,而又不陷於單調,是一種巧妙的關聯。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0

歡樂邀請舞

【活動目標】

1、根據樂句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學跳邀請舞。

2、積極參與活動,表現大方,體驗共同舞蹈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不同顏色的彩紙4張、記號筆

2、舞蹈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

1.欣賞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的歡快、活潑。

師:今天我們初次見面,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禮物,這份禮物需要用你的耳朵去聽。(幼兒欣賞音樂)師:喜歡麼?聽了有什麼感覺?

2.聽辨樂句,在每一樂句的句首處拍一下手。

師:我們在樂句的第一拍拍一下手,找找有幾個樂句。(教師邊拍手邊有語言輕輕提示)師:拍了幾下手?也就是有幾個樂句?

師:請你們自己試着在樂句開始時拍一下手。

(二)創編動作

1、幼兒聽音樂自由表演,老師選擇動作進行記錄。

師:現在請你們在這裏找個空的地方,讓老師看到你們每個人的動作。跟着音樂讓自己的身體動起來。(播放前半部分音樂,教師記錄幼兒的動作)

2、幼兒根據圖譜學習舞蹈動作。

師:這個動作怎麼做?應該注意什麼?像在做什麼?(教師哼唱譜子)師:讓我們邊做動作邊走起來吧,前奏的時候我們要做好準備。(手背後面,點頭)(第一遍:他走的特別神氣,我們再來試一試;第二遍教師語言提示)3、聽音樂表演舞蹈動作師:剛纔我們是看着圖譜做動作的,如果我們不看圖譜能記下這些動作麼?(需要給你們一點時間去記一記嗎?)(幼兒轉身記憶動作)

(三)跳邀請舞

1、討論並學習做邀請的動作。(坐在椅子上討論)師:今天我們跳的是邀請舞,應該要有邀請的動作,你會怎樣邀請朋友呢?請你來試一試?我們今天就先用這個寶貝的邀請動作!(教師示範,作提升:動作到位,一樂句做一次邀請)師:邀請朋友應該有禮貌,眼睛應該看誰?去找個朋友試一試邀請的動作。(關注眼神的交流)

2、老師完整表演邀請舞,引導幼兒初步瞭解跳邀請舞的方法。

師:我先來做邀請者,你們在圈上做什麼動作呢?

師:你們看,我在什麼時候把朋友輕輕地請進來的?現在邀請者變幾個了?我們兩個現在去邀請啦。(2變4)師:現在有幾個邀請者啦?1個變2個,2個變成幾個啦?猜猜4個會變成多少個呢?8個呢?邀請者越來越多,到最後就全被邀請完了,這樣的邀請舞喜歡嗎?(如果發現到邀請時還沒有找到朋友,應馬上引導:我們應該在哪個樂句就應該找到朋友?)

3、幼兒學跳邀請舞,在舞蹈過程中引導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師:讓我們繼續跳舞吧。(老師離開至旁邊用語言提示,3個開始邀請)師:跳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什麼?應該怎麼解決呢?(如果多人找一個朋友,應該及時調整)4.集體跳邀請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樂。

師:跳的開心嗎?想再來一次嗎?(3--6--12--24)

【活動延伸】

師:朋友都邀請完了,音樂還有好多,還可以怎麼跳呢?那試試吧!

師:今天學的開心嗎?原來大家一起跳舞是件這麼快樂的事情,讓我們把快樂帶給更多的人,好嗎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1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曲調的基礎上,嘗試用自制樂器演奏樂曲。

2.訓練幼兒的節奏感,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自制的打擊樂器一套(筷子每人兩把,每把筷子由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茶杯、雪碧瓶做的搖鈴、易拉罐做的響筒各一個),“單簧管波爾卡”音樂節奏圖,寫有三種節奏型的大白紙一張。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進教室

幼兒集體聽音樂,跳舞蹈進教室,坐在座位上一起拍手至音樂結束。

二、複習已學過的節

出示寫有節奏型的卡片,讓幼兒徒手練習打節拍。

(節奏讓幼兒動腦筋,可用古詩“靜夜詩”、“憫農”等念出這種節奏型)

三、新課――打擊樂“拔根蘆柴花”

1.師:小朋友節奏拍得真好!下面請你們聽一首音樂(放“拔根蘆柴花”音樂)。

提問:這首音樂好聽嗎?(好聽)

這首音樂叫什麼名字?(拔根蘆柴花)

師:現在請小朋友再聽一遍音樂,聽一聽這首音樂是幾拍子的節奏?聽起來有什麼樣的感覺?(放“拔根蘆柴花”的音樂讓幼兒邊聽音樂邊自由的做動作)

提問:這首音樂是幾拍子的節奏?(2/4拍)

這首音樂聽起來有什麼樣的感覺?(活潑、快樂,就像過年一樣的熱鬧、舒服……)

2.師:今天老師教小朋友演奏這首音樂,先聽這首曲子的第一部分。(放第一部分的音樂)

提問:哪個小朋友能拍出這段音樂的節奏?(讓個別幼兒練習拍節奏×××|×××|)請某小朋友上來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拍節奏。(放第一部分的音樂讓幼兒練習)

師:繼續聽音樂的第二部分,聽聽我們拍什麼節奏?(放第二部分音樂)聽完音樂後讓幼兒拍出×× ××|×× ××|節奏,請一個幼兒上來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拍節奏。(放第二部分音樂)

師:大家一起聽音樂的第三部分?聽聽拍什麼樣的節奏?(放第三部分音樂)聽完音樂後讓幼兒拍出××|××|××|節奏,請一個幼兒上來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拍節奏。(放第三部分音樂)

師:小朋友節奏拍得真好!老師把你們拍的三種節奏型寫在紙上,現在請小朋友拿起我們喜歡敲的筷子跟着音樂演奏一遍。(放“拔根蘆柴花”音樂,出示圖――老師指揮幼兒看三種節奏型演奏)

師:演奏得真好,下面看一看這是什麼?(出示茶杯,自制的響筒、搖鈴,讓幼兒說出自制樂器名稱)

師:對了,這是我們自己做的響筒、搖鈴。這是我們經常用到的小茶杯,今天就用我們自己做的小樂器演奏這首音樂,幼兒聽音樂分別用響筒、搖鈴、小茶杯演奏第一段音樂。

師:第二段音樂我們要分組演奏,先用響筒演奏音樂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用茶杯演奏,第三部分用搖鈴演奏,最後兩小節大家合奏。

師:我們學會了合奏,分組演奏,現在我們完整演奏這首曲子,第一段音樂合奏,第二段音樂分組演奏,第一部分用響筒演奏,第二部分用茶杯演奏,第三部分用搖鈴演奏,第二段音樂最後兩小節大家合奏。

讓幼兒練習演奏兩遍。

四、跳“單簧管波爾卡”舞。讓幼兒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示音樂節奏強弱、快慢

師:我們一起跟着音樂跳舞吧!請你們用自己想出來的動作學一學這些美麗的花和枝條在音樂聲中跳舞的樣子,音樂一樣的地方做一樣的動作,音樂不一樣的地方做不一樣的動作。(最後,老師同幼兒一起隨歡快音樂出教室)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2

【教材分析】

《吉祥三寶》是一首一家三口對答式的蒙古歌曲。曲調簡單,歌曲中一家三口溫馨幸福的對唱傳達出來的家庭和諧與美好,很打動人。歌曲中的太陽,月亮、星星、花兒、果實、爸爸、媽媽和孩子,雖然是造化使然,但其中的親情與至愛卻唯獨人類所獨有。樂曲別緻的編曲和 RAP 的蒙語開場,讓人耳目一新,溫馨和諧的美好氛圍,讓幼兒感知親情,用打擊樂的形式表達親情對孩子來說更富有吸引力。

【活動目標】

1.感受一家三口唱歌的快樂,能隨音樂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節奏。

2.引導幼兒根據節奏圖譜進行演奏,並能看指揮用樂器進行打擊樂演奏。

3.享受用樂器爲歌曲伴奏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奏的快樂和成功。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每人一套樂器(碰鈴、串鈴、哨子)、課件(圖譜)。

2.經驗準備:已熟悉碰鈴、串鈴和哨子三種樂器的使用方法。

【活動建議

1.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歌曲歡快的旋律,瞭解樂曲結構。

(1)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歌曲歡快的旋律。

導入語:今天老師爲你們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聽完後你要告訴我你的感覺是怎麼樣的?這首歌曲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再次完整欣賞音樂,瞭解樂曲結構。提問:歌曲裏共有幾段?每一段是誰問誰答的?三段中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

小結:這是一首蒙古族的問答歌,音樂節奏歡快,體現一家三口在一起的幸福場景。

2.分段欣賞歌曲,根據圖譜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不同的演唱。

(1)欣賞第一段,用不同的動作爲歌曲伴奏。提問:女兒來了用什麼動作表示?爸爸來了用什麼動作表現?那麼女兒爸爸一起來的時候用什麼動作表現?

(2)欣賞第二段,創編不同角色的動作。提問:第二段是誰問誰答呢?媽媽的聲音可以用什麼動作來伴奏呢?

(3)同樣方法欣賞第三段。

(4)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完整地拍打身體的節拍演奏這首歌曲。

3.自由選擇樂器進行演奏,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奏的快樂和成功。

(1)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嘗試樂器的正確演奏方法。

(2)幼兒能根據圖譜並會看老師指揮進行演奏。

(3)交換樂器,請幼兒指揮進行演奏,體驗合作演奏的成功與快樂。活動延伸:區角中交換樂器繼續演奏《吉祥三寶》。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3

說教育活動背景

這節課我們是結合自己班級主題活動進行開展的,秋天到了,孩子們一家郊遊的比較多,所以我們結合主題設計了本次教育活動,同時我們還結合了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剛要要求進行了參考,提升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而且孩子們在平時活動中也喜歡參與打擊樂的活動,所以我們也融入了打擊樂的內容。

說教育活動目標:

本次活動我的目標有:

1、瞭解歌曲內容能夠哼唱歌曲。

2、對於目標的設計我緊緊的圍繞了綱要指南,從孩子的能力範圍以及需要進行設計,幼兒能夠完成本次活動的目標,同時又能夠有所提升,在最後的目標中,我更強調幼兒的參與性及快樂情緒,因爲音樂活動就是要給予幼兒美的感受。綱要中也指出,藝術活動就是要讓孩子們能夠感受到美,發現美等感受。

說教育活動準備

教育活動準備主要分爲了幼兒已有經驗的準備以及物質準備兩種,所謂幼兒經驗準備就是幼兒在平時生活中參與過音樂活動,同時具有使用打擊樂的經驗和常規要求,其餘的就是爲了滿足本次活動所用的物質準備了。

說教育活動過程

本次教育活動主要分爲7個部分,首先是開始部分,教師和幼兒共同商量音樂活動中爸爸、媽媽、寶寶的代表動作,同時鞏固練習幼兒對動作的認識。第二部分主要是聽音樂感知音樂內容及動作,更重要的是瞭解除了幼兒知道的動作外還有什麼動作,讓幼兒初步感知了解音樂內容。第三個環節主要是和老師一起做動作感知音樂,瞭解每個動作都代表具體的歌詞內容。第四環節也是本次教育活動的重要之處,就是會看圖譜,瞭解圖畫中所代表的意思,可以聽音樂看圖譜完成音樂表演,同時教師還要強調最後一張粉色的紙張代表的意思,讓幼兒指導粉色的紙張代表的是小朋友一起合唱。最後就是完成對角色表演,分組演奏等。

說教育環節

在每個教育環節中,我都緊緊圍繞目標有層次的設計每個環節,開始是對動作的認識,到對圖譜的認識,再到分角色表演,再到分角色演奏,一步一步緊緊圍繞目標而實施,幼兒能夠跟隨教師一步步的完成每個環節,到最能夠看圖譜進行打擊樂,每個環節都缺一不可。

說教育活動中重點語:

在活動中我的重點語言有:“爸爸是什麼動作、媽媽是什麼動作,寶寶是什麼動作”讓幼兒瞭解對角色的認識,還有“圖譜上爸爸在哪裏,媽媽在哪裏,音符代表什麼?”讓幼兒鞏固對圖譜的認識。除了重點語言,老師的動作帶動也是很重要,能夠讓幼兒直觀的模仿瞭解音樂節奏等。

說教育活動的優點:

本次活動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在最後能夠運用打擊樂完成對歌曲的表現,在活動中老師的環節設計很有層次能夠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而且老師的指導語言很到位,緊緊圍繞目標進行提問,讓幼兒能夠明白活動的重難點,層層突破。

說教育活動缺點:

在活動中的前半部分幼兒一直坐在小椅子上沒有動起來,可以在活動形式設計上在有些調整,讓幼兒能夠積極的參與進來,同時幼兒張嘴唱的也不夠,沒有積極的調動幼兒唱歌的慾望,最後環節還可以讓幼兒進行打擊樂表演,還可以給客人老師進行表演等等。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4

目標:

1、進一步熟悉歌曲4|4拍的音樂節奏,並學習運用碰玲、鈴鼓、串鈴、沙錘進行打擊樂;

2、初步學習看歌曲圖譜敲打樂器;

3、能積極參與演奏,初步瞭解集體演奏的基本常規。

準備:

樂器:碰玲、鈴鼓、串鈴、沙錘,人手一件。

《小星星》歌曲錄音帶;歌曲的圖譜

過程:

一、進一步欣賞《小星星》的旋律,感受4|4拍音樂節奏,“我們一起聽着音樂拍拍手――”和老師一起隨着節奏拍拍手。

二、複習歌曲:

1、這首歌的名字是什麼?我們來當快樂的星星寶寶一起來唱一唱。

2、演唱歌曲《小星星》;“星星寶寶快樂的唱起了歌。聽――”

3、怎樣唱出小星星一閃一閃的樣子?重點示範和運用手勢配合引導幼兒鞏固跳躍的唱法表現小星星一閃一閃的樣子。

4、幼兒看圖譜並運用手勢,再次演唱歌曲《小星星》;

三、初步學習聽着音樂的旋律,用樂器演奏;

1、“聽到小朋友好聽的歌聲,小樂器也想來唱一唱――”“誰來介紹一下你的小樂器叫什麼名字?”(進一步熟悉各種樂器的名稱)

2、現在讓小樂器聽着音樂和我們一起唱一唱――鼓勵幼兒聽旋律大膽演奏;

3、請個別幼兒到前面聽音樂演奏,“我們來聽一聽,這幾位小朋友的小樂器唱的可好聽了,它是怎樣唱的?”

“我們跟着它也來學一學――”(重點練習節奏X-X-)

4、幼兒齊奏《小星星》。“讓我們的小樂器聽着好聽的音樂,一起唱一唱。”

四、結束。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5

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及演奏,讓幼兒充分感受樂曲高低起伏的旋律,掌握樂曲的節奏。

2、通過身體模仿動作的練習,熟悉節奏,學習看圖譜演奏。培養幼兒對打擊樂器的興趣。

3、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及演奏,讓幼兒充分感受樂曲帶來的活潑、歡快的情緒。

教學難點:

通過身體模仿動作的練習,熟悉節奏,並選擇適當的打擊樂器爲樂曲伴奏。

活動準備:

節奏譜、提示圖片若干、CD、多媒體、打擊樂器若干。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學解放軍進教室。

2、教師談話,引出課題《我愛北京天安門》。

二、基本部分

1、教師與幼兒共同複習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調動幼兒已有學習經驗。

2、欣賞音樂,播放CD。

聽後提問:

A這首樂曲是幾拍子的?

B樂曲的節奏感怎麼樣?

C聽了這首樂曲你想幹什麼?

3、教師引導幼兒通過演唱學習拍節奏。

4、出示圖譜,教師引導幼兒看圖譜分聲部練習拍節奏。,!來源:屈,老,師教、案網"2/4 X X|X X|X X|X — ||

2/4 X —|X — |X — |X —|XXX|X — ||

5、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圖譜選擇樂器演奏樂曲。

(1)完整看節奏譜用手拍出節奏型

(2)教師指着示意圖譜並放慢速度,讓幼兒嘗試演奏。

(3)教師指導幼兒看指揮完整演奏樂曲。

6、自選打擊樂器看節奏普進行演奏。

7、看指揮用樂器演奏一遍。(提醒幼兒要注意看老師的指揮)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總結:這首原本就很快樂的樂曲讓我們用打擊樂器配上伴奏,顯得更加熱鬧、活潑起來,生活多美好啊,小朋友高不高興啊?

2、收拾用具,下課休息。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次家長開放日活動,孩子們在家長面前顯得更爲興奮,併爲自己的表現而自豪,使我們的本次活動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得到了交流。

節奏樂活動雖說平時進行得不太多,但爲什麼在今天的活動中孩子們將看譜子打節奏的技能掌握的如此輕鬆呢,我認爲,這與節奏譜的設計有很大關係。我在展示完自己打節奏的方式後,問幼兒老師爲什麼這樣打,幼兒很快就能認識到“因爲老師在譜子上畫了太陽和月亮,還有汽車,太陽就要拍手,月亮就要休息,而汽車就要拉長”。這種直觀的教學符號我們平時應多受啓發,可用於多種活動之中。

最後的互動環節孩子們和家長都很興奮,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孩子們打節奏時反應比家長還快,雖然是一次打擊樂的新授活動,孩子和家長是一起開始進行的這次活動,通過一節課的時間,孩子們已經掌握得遊刃自如,可家長們卻手忙腳亂的,看來“學”和“不學”就是不一樣。活動結束後,我還開玩笑地告訴家長,回去一定要請孩子們當你們的“小老師”,由此看來,我們都要在學習中共同成長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