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我會變》及教學反思[範文大全]大班美術我在變教案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我會變》及教學反思[範文大全]大班美術我在變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我會變》及教學反思[範文大全]大班美術我在變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我會變》及教學反思[範文大全]大班美術我在變教案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我會變》及教學反思[範文大全]大班美術我在變教案1

活動意圖:

學前期是兒童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之一,是培養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良好時機,教師必須抓住這一時機,遵循教學的四性原則,採取正確的教育手段,實施有效的策略,發展學前兒童的創造力。創造力發展的策略亦可概括爲六個字:激發、創設、鼓勵。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開展了此次活動。欣賞各種會變的動作,產生不同感受,並能用語言完整講述。

活動目標:

1、感受身體動作的多樣變化和特徵。

2、畫出屬於自己的不同姿勢。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人形圖片若干,範畫一張。、活動手冊美術第一頁、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幼兒交流對身體的瞭解

1、你們的雙手雙腳能怎樣?身體能做出那些動作呢?

2、說說看法,將動作用身體表現出來。

二、我會變

1、肯定幼兒動作。

2、請一幼兒用身體擺出各種姿勢,師幼共同在黑板上畫出該動作。

3、在幼兒想象的基礎上,教師結合範畫圖案加以引導。

4、鼓勵幼兒想出更多不同動作,以記錄的方式在黑板上做標記。

5、結合已知動作,感知手腳的多變。

6、將想出的動作畫下來,看看誰的動作“變”得最多,與別人的不一樣。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繪畫要求:應運用圓形(表示頭)、長方形(表示手和腳)進行作畫。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動靜交替,層層遞進。從整個活動的效果來看,幼兒興致比較高,較好的實現了這次活動的教學目標。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激發了幼兒的聯想,幼兒雖然年齡小,但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此活動引導幼兒聯繫已有的經驗探索求知,想象、表現各種有趣的身體動作,鼓勵幼兒將自己動作一繪畫形式表現出來。不僅鍛鍊了幼兒的繪畫技能,更培養了幼兒愛觀察、有思想、敢創造、會表現的能力。

大班美術活動教案《我會變》含反思這篇文章共2295字。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我會變》及教學反思[範文大全]大班美術我在變教案2

大班下學期美術教案《我會變》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嘗試多種角度欣賞作品,產生不同感受,並能用語言完整講述,勾畫不同的身體姿勢,運用線描的方式進行裝飾,並用拓印的方法爲作品創作背景,會用協商的辦法解決問題,合作完成作品,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下學期美術《我會變》含反思教案吧。

設計意圖:

幼兒視美術活動爲遊戲。畫筆、顏料和紙張就是他們的玩具,在“創作”的過程中,他們或因其造型、色彩帶來新的變化,或因這個變化的過程和結果而感受到情感的滿足和情緒的宣泄,由此也會給他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和成功的自信。所以“睜大眼睛看世界、閉上眼睛想世界,拿起筆來畫出童心世界!”是我們在美術教學中追求的目標。

本次活動我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通過小組合作進行身體輪廓的勾畫、內部的裝飾、背景的印畫,完成美術作品的創作。在創作中,我圍繞“我會變”這一線索,通過觀察、想象、講述,不僅鍛鍊了幼兒的繪畫技能,更培養了幼兒愛觀察、有思想、敢創造、會表現的能力,並通過分組操作給了他們協商、合作的機會。

活動目標:

1.勾畫不同的身體姿勢,運用線描的方式進行裝飾,並用拓印的方法爲作品創作背景。

2.嘗試多種角度欣賞作品,產生不同感受,並能用語言完整講述。

3.會用協商的辦法解決問題,合作完成作品。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已學習《行走和停止》的律動。

2、已有線描畫的基礎。

物質準備:

1、音樂《行走和停止》;

2、1K白紙5張,勾線筆;

3、彩色顏料及各種印畫材料。

活動過程:

一、和節奏、擺姿勢,感受動作的多樣。

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玩個《行走與停止》的遊戲吧!

教師:你們的身體做出了哪些動作呢?(請幼兒將自己的動作用身體表現出來。)

二、擺姿態、畫線描,表現身體的形態。

1.介紹不同畫法,激發興趣小朋友用身體變化出了很多動作,今天黃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大大的畫紙,請一個小朋友躺在紙上擺出各種姿勢,其他小朋友用筆沿着他的身體的輪廓勾畫,畫好輪廓後用線條裝飾輪廓的內部。

2.交代繪畫要求,進行協商(1)個別示範講解請一個小朋友來試試看。(動作一)看一看,他現在的姿勢像什麼?(動作二)再看看又像什麼了?講解要求:擺好姿勢後,不能移動,其他小朋友就可以畫輪廓了。

(2)講解操作要求今天我們要進行分組合作,一共分成五組,四個小朋友一組,大家協商一下,一個小朋友在紙上擺姿勢,其他三個小朋友把他的身體動作畫下來。

(3)自由結對協商

3.擺出各種姿勢,描畫輪廓。

4.分塊面畫線描,裝飾身體。

“小朋友,輪廓畫好了嗎?我們要進行裝飾了,一個小朋友先把頭部輪廓勾出來,畫上五官,其它小朋友把身體部分分成幾個大塊面,再用各種線條、花紋進行裝飾。”幼兒自由選擇進行裝飾。

5.小結初步作品,交代要求評價兩個方面:

(1)線條和花紋;

(2)人體的各種姿態變化。

小結:“作爲一幅完整的美術作品,我們看看還缺了些什麼?”(背景)

三、選材料,畫背景,完成作品裝飾。

1.交代背景畫法

2.幼兒添畫背景

四、展作品,賞作品,評價本次活動。

“小朋友,我們的作品完成了。誰來說說,現在畫上的人又給你什麼感覺呢?”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動靜交替,層層遞進。從整個活動的效果來看,幼兒興致比較高,較好的實現了這次活動的教學目標。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激發了幼兒的聯想,幼兒雖然年齡小,但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此活動引導幼兒聯繫已有的經驗探索求知,想象、表現各種有趣的身體動作,鼓勵幼兒將自己動作一繪畫形式表現出來。不僅鍛鍊了幼兒的繪畫技能,更培養了幼兒愛觀察、有思想、敢創造、會表現的能力。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我會變》及教學反思[範文大全]大班美術我在變教案3

【活動目標】

1.瞭解媽媽生養自己的辛苦,懂得感恩。

2.發現自己在成長變化,體驗成長的快樂。

3.探索身體動作的變化,嘗試用身體進行造型。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一:我從哪裏來?

【活動目標】

1.瞭解自己在媽媽肚子裏的生長過程,體驗生長的快樂。

2.瞭解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西遊記》第1集;活動室牆上張貼着有關胎兒生長(從受精卵開始到出生)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錄像導入,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播放《西遊記》動畫片,讓幼兒欣賞“石猴出世”畫面,瞭解孫悟空的來歷。

2.引導幼兒討論:我從哪裏來?

二、自由探索,發現胎兒的生長變化過程。

1.幼兒自由結伴去看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探究: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是怎麼一天天長大的?

2.啓發幼兒想一想:除了圖片上的,你還知道些什麼。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

三、交流分享,瞭解胎兒的生長變化過程。

1.請幼兒說說自己所知道的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的一些祕密。

2.鼓勵幼兒質疑,教師直接回答或把問題反拋給幼兒進行討論。

3.教師結合圖片介紹胎兒的生長變化過程。

四、肢體表現,體驗生長的快樂。

1.鼓勵幼兒想像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呆了10個月都在幹什麼。

2.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現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的動作及生長變化:

3.教師小結,讓幼兒瞭解媽媽懷胎十月及分娩的辛苦,懂得要愛媽媽。

【活動延伸】

1.製作小禮物送媽媽。

2.學唱歌曲《我的好媽媽》

活動二:我長大了

【活動目標】

1.探索成長的祕密,發現自己在成長變化。

2.感受成長的不易,體驗成長的快樂。

3.學習按順序排列物品。

【活動準備】

1.教師從小孩到大人的一組照片。

2.收集幼兒小時候的照片、穿戴過的衣服鞋帽等。

3.製作幼兒成長課件,水粉顏料,樹和小路形狀的紙。

【活動過程】

一、遊戲“猜一猜”,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1.出示一張教師小時候的照片,請幼兒猜一猜照片上的小孩是誰。

2.逐一出示教師從小孩到大人的照片,引導幼兒發現人是慢慢長大的。

二、觀看幼兒成長錄像,引導幼兒感知、討論成長的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討論、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

2.啓發幼兒想一想、說一說自己身體(身高、體重等)的變化。

3.鼓勵幼兒講一講自己在生活自理及知識經驗積累等方面的變化。

三、利用舊物、照片排序,讓幼兒瞭解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

1.引導幼兒按時間順序,擺放個人照片,幼兒間互相觀看、議論。

2.組織幼兒將收集的小時候的衣服鞋帽等物品和照片,按時間順序進行排列,並在教師的幫助下,佈置“我在變”的主題展板。

四、肢體表現,體驗生長的快樂。

1.鼓勵幼兒想像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呆了10個月都在幹什麼。

2.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現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的動作及生長變化:

3.教師小結,讓幼兒瞭解媽媽懷胎十月及分娩的`辛苦,懂得要愛媽媽。

【活動延伸】

1.製作小禮物送媽媽。

2.學唱歌曲《我的好媽媽》

活動三:身體變一變

【活動目標】

1.探索身體動作的變化,嘗試用身體進行造型。

2.學習合作並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一個雜技小人偶,一根魔法棒。

2.多媒體教具。

3.“行爲藝術”作品錄像片。

【活動過程】

一、雜技表演,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操作雜技小人偶進行表演,引導幼兒觀察、發現:雜技小人偶每個身體動作的變化,會變出一種有趣的身體造型。

二、幼兒嘗試人體造型創作。

1.幼兒自由動動自己的頭、手、腳及各關節,嘗試擺出幾種模擬造型。

2.快速變形:教師手執魔法棒扮演魔法師,口中念:“魔法魔法變變變……定!”此時魔法棒指向哪位幼兒,該幼兒就要快速擺出一種人體造型。

3.分享交流:說說擺出的造型名稱和變動的身體部位。

4.鼓勵幼兒繼續探索採用站、蹲、坐、躺、彎腰、屈膝等姿勢變化進行人體造型創作。

三、賞析“行爲藝術”作品。

播放“行爲藝術”作品錄像片,引導幼兒欣賞成人的人體造型藝術創作,感受人體造型藝術的魅力。

四、幼兒自由分組,嘗試合作創作人體造型。

1.幼兒自由結成合作小組,共同討論、協商、合作擺出造型,教師用數碼相機將幼兒各組的造型拍攝下來。

2.利用視頻轉換儀欣賞幼兒的作品,並請各組介紹作品的構想及名稱。

活動四:表情變變變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人的各種表情,知道不同的表情表達不同的情緒。

2.關注他人的表情變化,學會關心他人的感情。

3.體驗積極的情緒,鍛鍊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佈置一間“表情屋”:在舞蹈室內的牆鏡上貼一些表現快樂、生氣、悲傷、驚訝、害怕、緊張等表情的大圖片。

2.表情小圖片若干。

3.動畫片《毛毛生氣了》、《表情歌》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情景激趣。帶幼兒進入“表情屋”,認識不同的表情和情緒。

1.引導幼兒欣賞牆鏡上的表情大圖片,與同伴說一說表情圖片所表達的情緒,並在鏡子前模仿各種表情動作。

2.組織幼兒交流:這些人的表情是怎麼樣的?你認爲他們現在心裏的感覺是什麼?你什麼時候會有和他們一樣的表情?當你和他們有同樣感覺的時候,你會怎樣做?

二、播放動畫片《毛毛生氣了》,引導幼兒學習識別他人的情緒變化和調節自己情緒的方法。

1.觀看動畫片,觀察毛毛生氣的原因和表現。

2.請幼兒說說自己曾經爲了什麼原因生氣?感覺是怎樣的?怎樣表示?

3.教師小結:人很多時候生氣只是因爲一些小事情,人生氣時心情就不快樂,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利,而且會影響到他人的心情。

4.組織幼兒討論讓自己或他人不生氣的辦法。

三、遊戲《表情變一變》。

1.根據教師出示的表情圖片,集體做出相應的表情,比比誰的反應快。

2.猜表情:請個別幼兒上前抽取表情圖片,並根據所抽的圖片做出相應的表情、動作,請大家猜他所抽到的是哪一種表情圖片。

3.翻牌遊戲,讓幼兒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玩法:幼兒兩人一組,各種表情圖片牌隨意蓋住,一人一次翻牌機會,隨機翻出一張表情圖片牌,對方說出並做出相應表情,說錯做錯的讓“翻牌人”刮一下鼻子,說對做對的刮“翻牌人”一下鼻子。

四、播放歌曲《表情歌》,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各種表情所表達的情緒。

大班主題活動設計——《我會變》

1.幼兒聽歌曲自由照鏡子做“變臉”遊戲。

2.鼓勵幼兒運用肢體語言配合臉部表情來表達不同的情緒。

【活動延伸】

在活動室一角創設“心事傾訴屋”,引導幼兒對着自己喜愛的玩偶訴說心事,緩解不良情緒。

活動五:七彩的心情

【活動目標】

1.在音樂中感受各種情緒。

2.嘗試用肢體動作和繪畫的形式來表達情緒。

【活動準備】

1.不同類型的音樂錄音磁帶。(節奏舒緩、明快、喜氣洋洋等各種音樂)

2.佈置“七彩心情谷”,裏面有不同內容的場景。(佈滿星星的夜空、春暖花開的山野、喜慶中國民俗年、熱鬧的森林等)

3.圖畫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一、參觀“七彩心情谷”,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帶領幼兒參觀“七彩心情谷”,引導幼兒參觀各種場景。

二、表達體驗“七彩心情”。

1.引導幼兒傾聽音樂,感受音樂的情緒。

2.鼓勵幼兒根據音樂自由選擇場景,在場景中用肢體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三、分享交流“七彩心情谷”的經歷。

1.引導幼兒與同伴分享:我在七彩心情谷裏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做了什麼。

2.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一段音樂和場景。

四、畫一畫七彩心情。

1.播放音樂,讓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根據自己的心情畫畫。要求每聽一段音樂,就畫一張新的圖畫,直到音樂播放完畢爲止。

2.分享交流: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繪畫作品:畫的是哪一段音樂,心情是怎樣的?用什麼形象或顏色來表達的?

活動六:未來的我

【活動目標】

1.願意用美術創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展現未來的自己。

2.體驗長大的快樂,對未來的自己充滿憧憬。

【活動準備】

1.“哆啦A夢”和“時光機器”玩具。

2.一間操作室,有用來裝扮角色的半成品材料。

3.多媒體教具。

【活動過程】

一、出示動畫人物“哆啦A夢”,激發幼兒興趣。

鼓勵幼兒交流:“哆啦A夢”有許多寶貝,這些寶貝有什麼用?重點引導幼兒說說“時光機器”的作用——可以看到未來的自己。

二、幼兒討論,展望未來。

1.假如坐上“哆啦A夢”的“時光機器”到達未來,看到長成大人的自己會是什麼模樣的,可能做什麼工作。

2.講講未來自己的服飾、工作環境、工作用品等。

三、坐上“時光機器”——扮演“未來的我”。

1.幼兒圍成圓圈轉動,模仿“時光機器”的運行到操作室。

2.幼兒選擇半成品材料裝扮自己(如:配套的服飾和工作用品)。

3.佈置工作環境,扮演角色,進行“我是××,我在……”的遊戲。{教師用數碼相機將幼兒的扮演遊戲情況拍攝下來}

4.“哆啦A夢”提醒幼兒時間到,坐上“時光機器”,卸裝變回原來的自己。

四、分享交流:

1.利用視頻轉換儀讓幼兒看看他們的扮演遊戲。

2.隨時定影,讓畫面上的幼兒介紹“未來的我”。

【教學反思】

首先,是體育課中的一些基本的隊列和口令及手勢沒有很規範和明確,幼兒在排隊時有一些混亂。這一點也可能是平時訓練的不夠多,或者不夠正規,孩子們在聽到老師排隊的口令後出現不同的列隊方式。他們大多是按照平時散步或者外出活動的排隊方式,或者是三兩個好朋友站在一起的方式。

其次,在遊戲環節中孩子們還是缺乏一定的細心觀察和總結的能力。在練習轉圈和玩“風車轉轉轉”遊戲時,我要求孩子們觀察別人的動作,通過對比總結哪一種轉圈的方法好,試圖讓他們自己總結出轉圈要求的動作要領,但是在實操中孩子們雖然能區分誰的方法好,但是卻不能自己獨立用語言組織說出動作要領。這一點跟老師的語言引導有很大關係,很多時候重點讓幼兒觀察某一個部分可能會更快得到答案。

再次,對課程的遊戲部分的預知和估計不足。遊戲中出現孩子們轉圈數不清,旁邊的小朋友亂數的情況,往往要求轉5圈,每個孩子都只轉了4圈就停止了,我在上課的時候發現了這一點的,但是卻沒有很好的方法去解決,只能老師在旁邊數圈數。而且在遊戲中,幼兒在找圖方面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因爲着急,很多孩子對圖片的指認能力下降,找一幅圖片需要很長時間,這也可能是跟圖片擺放的位置和圖片的色彩有關,如果我把相同圖片分開在兩張桌子上,並且每張圖片打印成彩圖可能會有所改善。

回想這節課,孩子們的表現也有很多讓我很欣慰的地方。我特意選了兩個比較調皮的小朋友去參加課程,本來擔心他們會搗亂,但是一節課下來,我感覺他們的表現還比較好,對遊戲也很感興趣,勝負心很強。在比賽的時候兩次都是紅隊和藍隊打成了平手,因爲好勝孩子們都還要繼續比賽,甚至有兩個孩子在輸掉比賽之後激動的要哭了。其實平局對大家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好,反而是激發了孩子們對接下來的比賽更有信心和慾望了。孩子們能在轉完5圈後依然能完成走獨木橋、奔跑等動作,讓我對他們刮目相看。這次的課程中的遊戲是他們能力內的挑戰,大班的孩子向我們展示了他們旺盛的精力和豐富的體能,讓我的體育課堂活力四射。

本文擴展閱讀:變,bian,從絲從言從攴。本義:彈琴時手指在不同琴絃間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