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通用15篇)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9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通用15篇)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知傻小熊熱情、講信用的形象。

2、通過看圖講述和討論活動,豐富相關詞彙,增長種植蘿蔔的經驗。

3、積極參與講述和討論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傻小熊種蘿蔔》。

2、語言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出示蘿蔔圖片(只出示上面的葉子,下面的蘿蔔遮住)。

1、師:你看到了什麼?它們是長得什麼樣子的?(請幼兒用語言、動作來表現)我們一起用動作來把它表現出來。請你猜猜裏面種的是什麼?誰種的?

2、師:現在我們一起到圖片中中去尋找答案。

(二)逐頁看圖講述,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教師逐個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分段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圖片3,師:小熊拾到一包種子,它做了什麼?(……講述到在風中搖擺着綠色的小腦袋)師:我們一起來學學“撒”的動作。

師:種子撒在地裏之後,這些小苗又是怎麼長出來的呢?我們來一起學着小苗鑽出來的樣子鑽一鑽。(豐富詞彙:嫩嫩的)教師:小熊知道自己種的是什麼種子嗎?(不知道)你從哪裏看出來的?(撓頭、頭上有問號……)

(2)出示圖片三(講到原來我種了這麼一大片蘿蔔啊)。

師:現在小熊知道那是什麼種子嗎?什麼種子呀?誰告訴他的呢?多久能吃到蘿蔔了呢?

師:小熊知道自己種了一大片蘿蔔之後,它的心情怎麼樣?你從哪裏看出來的?那它接下來會怎麼做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3)出示圖片四(講到請朋友兩個月後來吃蘿蔔)。

師:小熊在做什麼?你覺得它會在信裏寫些什麼呢?(感知小熊熱情的性格)

(4)出示圖片五(講到說話得算數啊)。

師:兩個月過去了,小熊現在心情怎麼樣?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它爲什麼很着急?(教師講述故事)它是怎麼想的?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小熊是一隻怎麼樣子的小熊呀?(守信用)教師:你有什麼好辦法來幫助小熊兌現對朋友的承諾嗎?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熊是怎麼做的?

(5)出示圖片六(講到系在了蘿蔔的葉子上)。

(講述故事)師:小熊把這些蘿蔔乾什麼了呢?你們覺得這個方法好嗎?好在哪裏?爲什麼好?(不是它自己中出來的)師:我們小朋友都說得很有道理,那我們來看看小熊的朋友們看到這些蘿蔔會有些什麼反應?

(6)出示圖片七(講到……都笑了)。

師:它的朋友們看到這些蘿蔔怎麼樣呀?爲什麼笑了?小熊的蘿蔔地裏一個蘿蔔真都沒有長出來嗎?

師:那小熊種的蘿蔔在哪裏?(請個別幼兒講述)教師小結:大家知道蘿蔔應該長在泥土裏的,覺得小熊很傻,都笑了。

(7)出示圖片八(講到蘿蔔原來是長在地下的啊),教師:小動物們在幹什麼?

師:這時小熊才知道原來蘿蔔的果實是長在泥土裏的。

師:小熊看到大蘿蔔說了句什麼話?

教師:想一想,小熊看到這麼多的蘿蔔,它的心裏感覺怎麼樣?

啓發幼兒運用“開心、高興、喜歡、驚奇、快樂、興奮、驚訝”等詞彙,表達小熊的心情。

(三)看圖完整欣賞故事。

教師按故事情節完整地講述故事。

(四)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討論對故事中小熊的看法。

1、師:你喜歡小熊嗎?爲什麼?

2、教師小結:小熊勤勞、熱情、講信用是好的,我們要向它學習,但是,小熊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不知道向別人請教,還做出了可笑的事情,這一點可不能向它學習。傻小熊只要勤學習、多請教,就一定能變成一隻聰明的小熊。

(五)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師:看圖說說,傻小熊種了什麼?哪些蔬菜是長在地下的?(出示圖片土豆、番薯、洋蔥、花生……)

師:小朋友,你還認識哪些植物?它們生長在哪裏?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在科學區中提供生長在不同地方的植物,讓幼兒進行分類,匹配活動,如水裏有藕、菱角、地下有蘿蔔、紅薯、土豆、花生、地上有青菜、包菜、大蒜,藤架上有絲瓜、黃瓜、西紅柿等。

2、家園共育: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種植物發那個面的圖片或圖書資料,帶到幼兒園來和同伴一起分享。

資料附錄

童話:傻小熊種蘿蔔

小傻熊拾到一包種子,他把種子撒在門前的空地上,一場春雨過後,嫩嫩的小苗鑽出來,在風中搖擺着綠色的小腦袋。

有一天,小狐狸從小傻熊門前經過,他羨慕地說:“小傻熊,你有一個好大的蘿蔔園呀,兩個月以後,你就有吃不完的蘿蔔啦!”小傻熊真開心:原來,我種了這麼一大片蘿蔔呀,小傻熊給每一個朋友寫了一封信,告訴他們自己有一個蘿蔔園,請他們兩個月後來吃蘿蔔。

兩個月過去了,小傻熊的蘿蔔園裏連一個蘿蔔也沒長出來。小傻熊急壞了,怎麼能說話不算數呀?小傻熊跑到蔬菜店,買回一大堆蘿蔔,有紅蘿蔔、白蘿蔔、胡蘿蔔,然後一個一個地用細線系在蘿蔔的葉子上。

朋友們來了,看着那花花綠綠的蘿蔔園,都笑了。朋友們一起拔蘿蔔,從地下拔出那麼多白白胖胖的蘿蔔,就像一羣胖娃娃。

小傻熊又驚訝又歡喜:啊,蘿蔔原來是長在地下呀!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2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喜歡閱讀並體驗閱讀的快樂。

2.培養孩子的觀察、猜想及表達能力。

3.讓孩子通過體驗懂得擁抱能給他人帶來溫暖、快樂,多給身邊的人“愛”的擁抱。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重點:

通過逐步引導讓孩子學會看圖,爲表達作必要基礎。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介紹玩具,猜想導入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本書,想不想看?

2.書名先保密,我只能告訴你這是一本有關玩具的書。書中都有哪些好玩的玩具,咱們來看看吧!

3.你知道小憨是哪種玩具嗎?猜猜看!

(藍色讓孩子產生幻想!通過幻想、猜想,讓孩子產生強烈的閱讀願望。)

二、閱讀繪本,感知情節。

過渡語:小憨到底是什麼玩具?老師也不知道,我們往下看吧,說不定看了以後就知道了呢!

1.播放課件,教師配樂講述故事1-7頁。

(老師聲情並茂的講述示範引領孩子,適當的提問幫助孩子理解繪本)

2.玩具熊艾德有什麼本領,你能看出來嗎?小憨會嗎?玩具熊怎麼幫小憨的,請你講給大家聽聽!

(老師的步步引導讓孩子明白:講故事並不難,仔細觀察就能看懂圖意,就會講了。)

3.播放課件,讓孩子們猜想故事情節並嘗試講述。

(把閱讀的自主權交給孩子,孩子纔是閱讀的主人!)

三、音樂律動“愛的抱抱”,體驗愛的力量。

1.老師擁抱孩子,讓孩子感受老師的愛。

2.師幼律動並情境表演,讓孩子體驗擁抱能給人帶來溫暖、快樂。

(現場體驗,孩子的感受會更直接,更深!給孩子提供真實的情境,孩子的體驗會更豐富、飽滿!)

四、教師講述故事21-22頁,引導孩子要多給身邊人“愛”的擁抱。

1.故事講完了,你現在知道小憨是一個什麼玩具嗎?

2.每天給你的家人一個大大的“愛”的抱抱吧!他們一定會非常開心的!

(在幼兒充分閱讀後知道了小憨的特別之處,它愛幫助人,能給人愛,孩子們的內心會由喜歡昇華至模仿,多給身邊的人以愛和溫暖。)

五、教師引導孩子給故事起名字,並激發閱讀期待。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3

教學目標:

知道專心聽講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好習慣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

導入

糊塗的小白兔畫好了畫,卻忘記了帶彩筆,沒有給這些畫塗顏色,她想請小朋友們幫助她,你們願意幫幫她麼?

生:願意師:好,真是些樂於助人的好孩子,可你們能找到小白兔要的顏色麼,生:

能師:讓我看看,先拿出紅色彩筆給老師看看,綠色,那藍色,黃色能找到麼(生依次舉起紅色,綠色,藍色,黃色彩筆)好,那現在就幫小白兔來找到她說的姐姐,塗上對應的顏色師:

現在所有的小朋友都要注意聽老師說話了,這樣才能幫助到小白兔留着長頭髮、揹着挎包的姐姐穿紅色的衣服。

留着長頭髮、穿着長褲的姐姐穿綠色的衣服。

留着長頭髮、戴着眼鏡的姐姐穿黃色的衣服。

戴着眼鏡、揹着挎包的姐姐穿藍色的衣服。

(生依次找到對應圖畫塗上對應的顏色)師:

小朋友們來舉起你們的書讓老師看看,來誇誇自己做的真棒,來誇誇你旁邊的小朋友師:

但是呀,我看到有些小朋友沒有找對,這就是沒有認真聽老師說話才找不對的,老師手裏現在是小白兔送來的感謝禮物,我要把這些小紅花分給做對的小朋友,沒有得到下次要注意聽老師的說話和要求了。好了,下課

教學反思:

1.適度的獎勵可以增強小朋友的競爭意識和參與積極性

2.運用故事模式可以增強趣味性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4

【活動目標】

1、欣賞並初步學習朗誦童謠,感受作品詼諧幽默的風格。(重點)

2、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要發揮自己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難點)

【活動準備】

1、背景音樂、《老鼠嫁女兒》故事幻燈片。

2、太陽、烏雲、大風、圍牆、老鼠、貓咪圖片、頭飾、花轎。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興趣。

1、欣賞喜慶音樂,教師提問。

師:“小朋友們,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麼感覺?什麼時候會用這個音樂?”

(如:過年、開業、結婚等。)

師:“那今天會是誰的婚禮呢?”

2、出示花轎圖片。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麼?是幹什麼用的?轎子裏的新娘會是誰?”

師:原來是老鼠家裏要辦喜事,有個女兒要出嫁,這麼漂亮的鼠新娘,她的新郎會是誰呢?

師:“老鼠新娘說,她要找一個世界上最強的新郎,小朋友們幫她選選,她可以找誰做自己最強的新部?”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想想。

二、傾聽故事,理解內容。

1、教師藉助幻燈片,講述故事。

師:“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新郎就藏在故事裏。”分段講述故事。

2、設計如下提問:

老鼠新娘不知道嫁給誰,老屬夫婦是怎麼商量的?

老鼠夫婦都找了誰?太陽、烏雲、大風、圍牆、老鼠、貓味,它們對老鼠夫婦說了什麼?最後鼠新娘爲什麼要嫁給貓味?到了貓咪家後發生了什麼?

3、幼兒討論,教師小結。

師:“你認爲誰是最強的'新郎?爲什麼?”

小結:世界上沒有誰是最強的,每個人每個事物都有自己強的一面和弱的一面。

三、完整欣賞,學說童謠。

1、師;“小朋友們,老師把剛剛這個故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童謠,我們來聽一聽。”

2、幼兒根據圖片,學說童謠。

3、師:“你覺的哪一句最有趣,是怎麼說的?請小朋友們選擇角色,分別學習他們與鼠女的對話。”

4、幼兒隨教師朗讀,加深對童謠的理解。

四、交流討論.明白道理。

1、理解童謠的內涵

師:老鼠爸爸,媽媽聽到女兒被貓吃了,他們會怎樣?(會哭,會很傷心)爲什麼他們會非常傷心呢?因爲每個爸爸媽媽都會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的,老鼠爸爸媽媽爲什麼還要把女兒嫁給貓呢?(因爲他們太糊塗)是不是最厲害的人就一定能當新郎呢?

2、總結交流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我們以後可不要像鼠女一樣,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要有主見

五、延伸。

請小朋友回到家把童謠說給爸爸妨媽聽,並講一講其中的道理。

課後反思

《老鼠嫁女兒》這本有趣的書本里,說的是老鼠夫婦給女兒選婿的故事,小朋友對故事非常感興趣,回答問題也比較積極,活動氣氛非常活躍。在《老鼠嫁女兒》第二階段的活動過程中,我把故事換成了童謠,讓幼兒用童謠的話展開表演,豐富更多情節。引導幼兒設計道具.分角色排練表演故事。讓幼兒在遊戲學,動中說,動靜結合,並在愉快的活動中親身體驗各種事物相互制約關係。但因爲故事講述太多,所以在表演中出現了孩子只會表演而不會說的問題。

在以後的課堂中,怎樣引導幼兒深入瞭解主要內容並表演好,是需要我不斷地學習和探索。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5

活動目標:

核心經驗:

1、感受故事的趣味性,體驗猜測所帶來的樂趣。

2、能用較連貫的語句,大膽地在同伴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3、懂得同伴間要互相體諒,遇到困難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活動準備:

課件、碗、小老鼠、狗熊的頭飾

環境準備:

椅子排成圓弧形。

活動流程:

一、引出故事

1、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樣東西,是什麼呢?(出示大碗)請幼兒用手摸摸、說一說自己的感覺。

2、師:這隻大碗今天要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精彩的故事,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要請小朋友仔細聽,故事裏有誰?然後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它們碰到了誰,最後怎麼了?

教學建議:

1、引導幼兒用手摸一摸,並能說說碗的特點。

2、鼓勵幼兒學說新詞:光溜溜

二、分段剖析故事(看課件)

1、發現蜂蜜。(開頭至這碗光溜溜的,一爬就滑下去了——怎麼辦呢?)

師:(1)故事裏有幾隻小老鼠?它們來到了一個怎樣的地方?

(2)甜膩膩的會是什麼?

(3)小老鼠吃不到,怎麼辦小朋友你們來想辦法幫幫它們吧?

教學建議:

(1)引導幼兒學習新詞:湛藍湛藍

(2)鼓勵幼兒大膽猜測,豐富幼兒有關甜食的常識。

2、意外得蜂蜜。(教師繼續講述故事至"大狗熊看到四隻小老鼠偷吃自己的蜂蜜")

(1)師:大狗熊發現小老鼠偷吃了自己的蜂蜜,它會對小老鼠怎麼樣呢?你覺得狗熊會怎麼做?

(2)看課件並小結:讓幼兒懂得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要像狗熊大叔那樣寬容對待和體諒別人。

(3)請幼兒根據故事的情節來表演大狗熊與小老鼠的對話。

教學建議:

(1)引導幼兒在猜測狗熊大叔的態度時,能用肢體語言來表達。

(2)表演時可以給幼兒提供頭飾,鼓勵幼兒能用不通的語氣來表現狗熊和小老鼠。

3、造碗屋(繼續講述故事至"小老鼠們在倒扣的碗上挖了四個洞——")出示倒扣大碗圖

師::想想他們會把這個倒扣的大碗幹什麼用呢?究竟老鼠們是做什麼的呢?(繼續把故事講完)

三、這個故事講完了,誰願意來爲這個故事取個名字?

四、再一次完整欣賞課件。

(1)師:小老鼠和大碗之間發生了這麼多有趣的事情,讓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吧。

(2)提問:你喜歡故事裏的誰呢爲什麼?你做過寬容的事嘛嗎?

小結:能寬容別人,你會有很多好朋友。讓我們都做一個願意寬容別人的好孩子。

教學建議:

進行經驗遷移,寬容別人,會有很多好朋友。

評價指引:

幼兒角度:幼兒在活動中有哪些表現令您印象深刻?爲什麼?

教師角度:您認爲在本次活動設計與組織中,什麼元素是至關重要的?

預期目標1.感受故事的趣味性,體驗猜測所帶來的樂趣。

2.能用較連貫的語句,大膽地在同伴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3.懂得同伴間要互相體諒,學會寬容。遇到困難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環境與材料

1、課件《碗屋》、電腦、投影儀。

2、碗、小老鼠和狗熊的頭飾。

重、難點引導幼兒大膽猜測狗熊大叔發現老鼠偷吃他的蜂蜜時的態度,並能用肢體語言來表達。體驗寬容別人的愉悅。

活動指導

一、引出故事

1、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樣東西,是什麼呢?(出示大碗)請幼兒用手摸摸、說一說自己的感覺。

2、師:這隻大碗今天要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精彩的故事,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要請小朋友仔細聽,故事裏有誰?然後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它們碰到了誰,最後怎麼了?

教學建議:

1、引導幼兒用手摸一摸,並能說說碗的特點。

2、鼓勵幼兒學說新詞:光溜溜二、分段剖析故事(看課件)

1、發現蜂蜜。(開頭至這碗光溜溜的,一爬就滑下去了——怎麼辦呢?)師:

(1)故事裏有幾隻小老鼠?它們來到了一個怎樣的地方?

(2)甜膩膩的會是什麼?

(3)小老鼠吃不到,怎麼辦小朋友你們來想辦法幫幫它們吧?

(引導幼兒學習新詞:湛藍湛藍,鼓勵幼兒大膽猜測,豐富幼兒有關甜食的常識。)

2、意外得蜂蜜。(教師繼續講述故事至"大狗熊看到四隻小老鼠偷吃自己的蜂蜜")

(1)師:大狗熊發現小老鼠偷吃了自己的蜂蜜,它會對小老鼠怎麼樣呢?你覺得狗熊會怎麼做?

(2)看課件並小結:讓幼兒懂得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要像狗熊大叔那樣寬容對待和體諒別人。

(3)請幼兒根據故事的情節來表演大狗熊與小老鼠的對話。

(引導幼兒在猜測狗熊大叔的態度時,能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表演時給幼兒提供頭飾,鼓勵幼兒能用不通的語氣來表現狗熊和小老鼠。)

3、造碗屋(繼續講述故事至"小老鼠們在倒扣的碗上挖了四個洞——")出示倒扣大碗圖師::想想他們會把這個倒扣的大碗幹什麼用呢?究竟老鼠們是做什麼的呢?(繼續把故事講完)

三、這個故事講完了,誰願意來爲這個故事取個名字?

四、再一次完整欣賞課件。

(1)師:小老鼠和大碗之間發生了這麼多有趣的事情,讓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吧。

(2)提問:你喜歡故事裏的誰呢爲什麼?你做過寬容的事嗎?

小結:能寬容別人,你會有很多好朋友。讓我們都做一個願意寬容別人的好孩子。

活動反思:

在生動形象的媒體課件故事畫面的啓迪下,幼兒對故事中的細節掌握很好。

在重點環節"引導幼兒大膽猜測狗熊大叔發現老鼠偷吃他的蜂蜜時的態度"中,幼兒思維活躍,踊躍發言,有的孩子還能能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有的孩子能列舉一些自己寬恕別人的事,有效體驗了寬容別人的愉悅,較好的達到了預期目標。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6

活動目標:

1、在聽聽、看看、議議、講講中熟悉理解故事內容。

2、學習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說出故事裏的對話。

3、明白幫助別人的道理。

活動準備:

1、故事動物卡片一套;四把小傘卡片。

2、多媒體教學軟件一套。

3、故事動物頭飾若干;獎盃、花、蘋果的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好嗎?聽的時候可要仔細了,因爲,聽完了,我要來考考你們的。”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師完整生動地講述故事一遍。

(二)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1、師:“故事講完了,你們都聽到故事裏說了什麼呢?”讓幼兒自由講述,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動物的卡片,並讓四位幼兒操作小傘卡片,加深對故事角色的印象。

2、師:“小動物除了可以用雨傘來幫助大象,還可以怎麼做呢?”……

3、師:“你們都想得很好,說的也很好,讓我們再來聽一聽,看一看故事,小動物在幫助大象的時候說了什麼?”

(三)播放多媒體動畫,輔助教學。

1、學說故事對話。

師:“誰能告訴我小動物在幫助大象時說了什麼?”(利用電腦畫面的幫助,讓幼兒學說對話,想是個別提問,後是集體學說。)

2、擴展語言,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師:“如果是你們看見了大象在被雨淋,你們會去幫助它嗎?你會怎樣對大象說呢?”…..

(四)遊戲“傳電話”

幼兒戴上動物頭飾,分爲四隊,傳一句幫助大象的話,看哪隊傳得又快又對,適當地給幼兒評獎。(運用電腦聲音、圖象和獎盃、花、蘋果的卡片完成。)遊戲玩兩遍。

活動結束:

在遊戲發獎中,愉快結束活動。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7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有感情的朗讀兒歌並用動作表現兒歌

3、理解字詞(海上、草原、冒、森林)

【活動重點】

理解兒歌會朗讀兒歌

【活動難點】

用動作表現兒歌

【活動準備】

兒歌磁帶、字卡、掛圖、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趣味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字卡“太陽”,讓幼兒認讀並表演太陽是怎樣升起來的。出示掛圖,讓幼兒觀察上面除了太陽還有什麼?讓幼兒說說這些森林、山村、大海漂亮嗎?爲什麼?聽聽兒歌中是怎樣說的?

2、聽錄音、兒歌欣賞

A:完整欣賞兒歌一遍(小聲跟讀)

提問:兒歌中都說到了那些地方?

B、分句欣賞(知道太陽是怎樣升起來的)

提問:在海上,太陽是怎樣升起來的?

在草原,太陽是怎樣升起來的?

在山村,猜猜太陽是怎樣升起來的?

在森林吶?

C、複述兒歌

教師根據出示的字卡把兒歌完整的複述一遍

3、朗讀、理解兒歌

教師:“這首兒歌真好聽,我們一起用最好聽的聲音把它讀出吧!

4、兒歌表演

教師:“剛纔小朋友讀兒歌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我們一起表演一下我們的心情吧。

5、做識字遊戲

教師:“剛纔小朋友表揚的真棒,咱們的字寶寶都做不住了,讓我們一起來和字寶寶做遊戲吧!

6、活動結束

教師:“小朋友今天玩的高興嗎?字寶寶都回家了,咱們聽着音樂把書寶寶也送回家吧!

活動反思:

我覺得整個活動達到了預先設計的目標,甚至比預設的效果要好。通過活動,不僅培養了孩子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也很好的學習了兒歌,認識字詞甚至學習了用動作表現兒歌。

整個活動的氣氛比較活躍,過程也比較完整,幼兒的參與性很高。活動中,幼兒並不是單調的學習兒歌,而是通過逐漸出示字卡,之後採用了兒歌表演,讓幼兒在熟悉到鞏固的環境中,進行“無意”的學習,同時也增加了趣味性。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整個活動的亮點,因爲大班幼兒喜歡比賽性質的活動,所以我設計了“爭棋子”的遊戲,讓整個活動在幼兒情緒高漲中結束。

但活動中也有不足之處,比如在活動中提問問題時,並沒有面向所有幼兒,如果能讓多點幼兒來做回答,那樣會更好。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8

活動目標

1.發展觀察自然變化的能力,熱愛大自然。

2.能圍繞主題中的詞語學習使用語言。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並且能夠認真傾聽同伴講述。

活動準備

1.教師:選擇典型的景物拍成照片,製作字卡春天、的、美麗、植樹、播種、桃花、燕子、小草、柳樹、放風箏,輕音樂磁帶、錄音機、雙面膠帶,活動室的環境佈置預留一個板塊。

2.家長:帶幼兒去野外郊遊,觀察春天的景象並拍照,或蒐集春天的圖片;帶幼兒植樹,點種。

活動過程

1.導入。教師彈琴,幼兒唱歌:“春天天氣真好,花兒都開了,楊柳樹枝對着我們彎彎腰;蝴蝶姑娘飛來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兒一跳一跳又一跳。”

2.主體部分

(1)組織幼兒談論各自觀察、蒐集到的圖片。教師可將拍的照片分給沒有資料的幼兒。

師:小朋友們,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哦,春天來了,那麼小朋友們覺得天氣變得怎麼樣了(變暖和了,很舒服)?你們出去玩了嗎?都看到了什麼,拍到了什麼?

(2)依次出示字卡,引導幼兒用字卡上的詞說話,然後將字卡與相應的圖片粘貼在預留的板塊處。

師:剛纔小朋友們講了那麼多有趣的事情,也帶來了很多漂亮的照片,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朋友,你們想不想見見他們(出示字卡)?喏,就是這些可愛的字寶寶。聽!字寶寶們在說話呢,他們說你們給他們拍了照,他們來找他們的照片來了。那麼咱們先看看有哪些字寶寶,再來幫他們找照片好不好?

①出示字卡“小草”

師:咱們先認識一下這個字寶寶,它叫什麼?找找誰有小草的照片?你是在哪兒拍的這張照片?那的小草是什麼樣的,給大家說說好嗎?還有誰有小草的照片?也來說說。咱們把小草和它的照片貼在一起。

②出示字卡“植樹”

師:再來認識一個字寶寶“植樹”,誰知道植樹是怎麼回事?怎麼樣植樹呢?植樹有什麼好處呢(引導幼兒樹立環保意識)?再把植樹字寶寶和它的照片貼在一起。

③出示字卡“播種”

師:看這個字寶寶小朋友認不認識,誰有“播種”的照片?那這是誰在播種?農民伯伯爲什麼要播種?如果不播種會怎麼樣?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引導幼兒熱愛勞動,愛惜糧食)?

④依次出示字卡“柳樹”“桃花”“燕子”“放風箏”,組織幼兒談論,並粘貼。

⑤師:咱們的字寶寶都找到了自己的照片,你們看他們像不像一個大家庭啊!咱們給這個家起個好聽的名字吧(引導幼兒說出“美麗的春天”,出示字卡“美麗的春天”並粘貼)!

3.結束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用肢體語言描述春天。

師:字寶寶把咱們的活動室打扮得真漂亮啊!他們把春天帶給了我們是不是?咱們怎麼感謝他們呢?老師有個建議,咱們給他們跳個春天的舞好不好(放音樂)?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蹲下,埋頭,你們就像是一粒粒種子睡在溫暖的土壤裏。啊!溫暖的春風吹來了,種子鑽啊鑽出了地面,張開了眼睛,伸直了腰身,高興地招着手。啊!春天多麼美麗!小草長出了綠葉;桃花露出了笑臉;柳樹隨着微風歡快地跳着舞;可愛的小燕子也從南方飛了回來,她們排着整齊的隊伍,跟着媽媽飛啊飛(教師帶領幼兒學小燕子飛到活動室外)……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9

設計意圖:

《夢幻曲》是德國作曲家舒曼的名曲,旋律婉轉柔美。而童話《梨子小提琴》選自省版大班教材主題三《多彩的秋天》次主題二《秋情》中教學活動六,故事語言通俗優美,情節生動有趣,充滿了詩情畫意,因此我選擇《夢幻曲》作爲背景音樂設計了本節語言活動。

活動目標:

1、能安靜的傾聽故事,感受故事中溫馨、寧靜、友好的情感。

2、體會優美、寧靜的音樂給自然界帶來的和平和快樂。

活動準備:

梨,小提琴,自繪大圖書,切開的梨、吸管若干份,課件活動過程:

1、出示梨,提問:

(1)這是什麼?如果你有一個梨,你想幹什麼?

(2)有隻小松鼠也撿到了一個梨,想知道它是怎麼做的嗎?

2、出示小提琴,提問:

(1)你們見過真正的小提琴嗎?小提琴的形狀和梨子的形狀相似嗎?

(2)你們聽過小提琴演奏的聲音嗎?

3、播放《夢幻曲》,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麼感覺?你想到了什麼?

4、幼兒欣賞課件。提問:

(1)是誰在演奏音樂?是用什麼演奏的?

(2)小提琴是用什麼做的?

(3)小松鼠用這把梨子小提琴演奏出了怎樣的音樂?

(4)狐狸聽到優美的琴聲,它對小雞說了什麼?

(5)獅子聽到優美的琴聲又是怎麼做的呢?

(6)狐狸和獅子爲什麼不捉小雞和兔子呢?

5、這個故事好看嗎?老師將這個故事畫了下來,做了一本圖書,先聽老師來講一講。(配上《夢幻曲》)6、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講述故事。(配上《夢幻曲》)7、引導幼兒討論:

(1)小提琴上掉下來的是什麼?真的是音符嗎?

(2)樹上結了許多梨子,爲什麼都被做成了梨子小提琴呢?

(3)你覺得這個故事好聽嗎?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4)小提琴的聲音好聽嗎?還有誰會來聽音樂?他們又會怎麼說?

8、結束部分:

(1)引導幼兒討論:假如你有一把小提琴,你想讓琴聲傳到什麼地方?爲什麼?

(2)故事中的小動物每人都有一把梨子小提琴,你們想做一把梨子小提琴嗎?(每人拿梨子做一把小提琴跟着音樂演奏)小朋友想不想把自己的琴聲送給小朋友,送給所有關心、愛護你的人?

活動評析:

活動中,我利用課件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將《夢幻曲》作爲背景音樂貫穿其中,引導幼兒感受音樂和童話的的意境美。通過聽、看、想、做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幼兒想象故事情節,幫助幼兒理解文學作品。讓每個孩子充分運用自己的思維去想象,極大地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進行創造性的想象和講述,促使幼兒大膽創編故事,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

2、培養幼兒大膽表達的習慣,提高幼兒口語的連貫性與完整性,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遊戲表演。

4、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二、活動準備

各種形狀的山楂餅每人一個盤子、一條手帕、示範圖一張

三、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

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禮物,它不但能吃,還會講故事呢!

2、會變魔術的山楂

(1)出示圓形的山楂,請幼兒看一看、想一想它像什麼?

(2)出示方形的山楂,請幼兒看一看、想一想它又像什麼?

(3)將圓形和方形的山楂隨意並在一起,讓幼兒看看像什麼?

(4)請幼兒將圓形和方形的山楂分別咬一口以後,看看像什麼?

讓幼兒充分想象和討論交流。

3、創造性講述活動:吃出來的故事

提供山楂,請幼兒拼出各種造型,並充分發揮想象,編講一個與衆不同的故事。

(1)教師出示示範圖,編講一個短小的故事。

(2)幼兒吃吃、編編、講講,並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同伴聽。

(3)利用多媒體幻燈機,請幼兒出來講述自己編的故事。

(4)請幼兒互相交流,分享同伴的作品和故事。

活動反思:

活動實施下來,總體感覺,效果非常好,活動很順利,幼兒非常喜歡,非常投入,活動的微調非常有必要,不但使幼兒能在生動、有趣的遊戲情境中體驗了愉悅,而且,也使每個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都獲得了經驗的提升和語言能力的提高。同時,也爲活動能順利、有序的開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通過活動,也感覺到,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有一些方面要有待提高和培養。如:學習習慣的培養。當有一個幼兒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其他幼兒應耐心等待,認真傾聽;當你知道問題答案的時候,要養成舉手發言的好習慣。如:遊戲規則的建立和遊戲意識的培養。如在遊戲“悄悄話”中,要認真仔細地聽,聽清楚了,再按遊戲規則進行傳話,這樣遊戲就能順利進行了。除此之外,在以後的遊戲活動中,都要注意遊戲規則的建立和遊戲意識的培養。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11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青蛙與蛤蟆之間深厚的友誼。

2、瞭解、認識生活中各種送信的交通工具。

活動準備: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節:

1、最近我遇到一件難過的事情,我的好朋友很久沒給我打電話了,我覺得沒人關心我了?

2、你們有難過的時候嗎?爲什麼難過?請你說說你難過的事情?

3、天老師給你們帶來的故事裏的主人公也遇到了一件難過的事情。

二、欣賞、理解故事的前半段,初步感受青蛙和蛤蟆之間的友誼:

1、欣賞故事圖片1—3,提問:孩子們,知道了吧,蛤蟆爲什麼難過?你就得青蛙這個時候會怎麼做呢?

2、欣賞故事圖片

4、5,提問:“青蛙急急忙忙跑回家,他回去幹什麼呢?”

3、故事圖片6,青蛙爲什麼要寫信呢?你就得青蛙在寫信的時候心裏在想些什麼呢?

4、欣賞故事圖片7。

三、師幼互動、孩子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感受朋友之間美好的情誼:

1、剛開始的時候有小朋友說了他令他難過的事情,誰能想想辦法,讓他開心一點呢?

2、我們都有難過的時候,老師給你們兩分鐘的時間,請和你的朋友說說令你難過的事情,而你作爲他的好朋友,你會對他說些什麼、做些什麼來讓他開心起來呢?我剛纔也說了我難過的事情,有什麼相對我說的呢?

3、幼兒討論。

小結:你們說的都很好!好朋友之間就是應該這樣互相關心,在朋友需要什麼的時候,我們就給予他這方面的幫助,幫他趕走難過,帶來快樂!

四、欣賞理解故事至結尾,進一步感受朋友之間深厚的友誼:

1、出示圖片8:那蛤蟆會收到青蛙的信嗎?他收到信時真的像青蛙想的那樣開心嗎?(欣賞故事至圖片16)

2、青蛙這個時候爲什麼要把寫信的事情告訴蛤蟆呢?現在告訴他不就沒有神祕感了嗎?

3、小結:哦!原來青蛙不願意看到他的朋友焦急等待信時不開心的樣子!

4、欣賞故事至結尾,提問:你們覺得蛤蟆幸福嗎?爲什麼?說說你的理由。

總結:蛤蟆很開心、很幸福,因爲他不僅收到了信,而且還擁有一位青蛙這麼好的朋友。青蛙看到蛤蟆因收不到信而傷心難過,他就想法設法的陪着他、給他寫信、並和他一起等信,他們是一對真正的好朋友。

5、這個好聽的故事名字叫《寄給蛤蟆的信》

五、認識各種送信的交通工具:

1、蛤蟆的信是誰送來的呢?用了多長時間?

2、小蝸牛送信得速度是不是太慢了,在我們的生活中,你知道哪些送信的方式呢?(出示各種送信的交通工具的圖片)

3、孩子們,你們馬上就要畢業了,你們有沒有想對你的小夥伴或者老師說些什麼呢?把你想說的話寫在信裏,然後送給你的朋友或者老師好嗎?(結束)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12

活動目標:

1、知道廣告的作用及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2、嘗試爲自己喜歡的產品做廣告。

活動準備:

商業廣告和公益廣告各一段、各種物品。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價值分析:知道生活中廣告處處能見,廣告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並給人們帶來方便。

1、今天我們來說說廣告,你在什麼地方看到過廣告?

小結:哦,原來廣告到處都有,廣告就在我們身邊。

2、(播放廣告)你從這段廣告裏看到了什麼?

小結:原來這種介紹商品的,吸引大家都去購買它的廣告叫“商業廣告”。

二、說說我喜歡的廣告

價值分析:願意學學、唱唱廣告語,能大膽表現自己。

1、教師說自己喜歡的廣告。

2、我們的身邊有那麼多的廣告,你有喜歡的廣告嗎?說說喜歡的理由。

3、學學廣告:學一學廣告語、唱一唱廣告歌。

小結:原來好看的畫面、好聽的音樂、有趣的語言都是我們喜歡廣告的理由,而且廣告讓我們瞭解到許多商品的信息。

三、設計廣告

價值分析:通過合作自編廣告,鍛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激發幼兒創編廣告的慾望。

1、今天老師有幾樣商品要賣出去,請你們來做做廣告,好嗎?

2、出示實物,幼兒設計廣告。

3、分享交流。

四、公益廣告

1、除了向大家介紹、推銷商品的商業廣告外,還有什麼廣告?

2、(播放公益廣告)剛纔你看到了什麼?這個廣告和我們看到的商業廣告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這是“公益廣告”,公益廣告是不介紹產品的廣告,而且是有教育意義的。

活動反思:

首先,這是一節語言活動,所以我對孩子的前期經驗豐富了許多。有了知識經驗的準備,孩子們對活動的興趣提高了,想說的慾望也增加了。

其次,在說到孩子自己喜歡的廣告時,我預設的東西過多,導致孩子在表演時沒有激情。

最後,在創編環節有的孩子顯得有點單板、拘束,知識單純地創編了廣告語,沒有放開,這時教師應該及時啓發幼兒,讓幼兒大膽地表達表現。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習朗誦詩歌,嘗試運用合適的詞語表現秋天的水果。

2、積極調到自己的相關經驗參與創編活動。

3、知道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活動準備:

1、"字寶寶樂園"教學掛圖(字詞:豐收)。

2、蘋果一個,詩歌裏出現的水果圖片一套。

3、水彩筆和繪畫紙。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農民的圖片,啓發幼兒講述。

教師:小朋友,看看這幅圖片的人,他是什麼樣子的?猜猜這個人是幹什麼的?你們覺得他的心情怎麼樣?他爲什麼這麼高興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理解詩歌的內容,初步學習朗誦詩歌。

1、幼兒觀察蘋果。

教師:這是什麼?它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學習說詩歌的第一句。)

2、繼續觀察畫面,學習用合適的詞語表現圖片上的水果,引導幼兒根據第一句的經驗進行描述。

教師:看看圖片上還有什麼,誰能用好聽的詞語說一說它是什麼樣子的?

3、欣賞教師完整的詩歌。

教師:下面請小朋友仔細聽老師朗誦詩歌,看看詩歌裏是怎麼說的。

4、幼兒看圖朗誦詩歌。

5、幼兒不看圖朗誦詩歌,知道並理解詩歌的名字。

6、教師:這些水果都是在什麼季節成熟的呢?現在你們知道農民爲什麼高興了吧。

三、嘗試用合適的詞語創編詩歌。

1、調到幼兒已有經驗進行講述。

教師:你知道秋天還有那哪些水果嗎?

2、嘗試繪畫創編。教師引導幼兒用繪畫的方法表現自己創編的內容,並學習用合適的詞語說一說。

3、先創編好的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創編的內容。

四、發幼兒繼續創編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還可以繼續瞭解秋天的水果來創編詩歌,也可以問問你們的爸爸媽媽,看看他們會用什麼好聽的詞語。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14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藉助教師提供的圖片,學習詩歌並遷移生活經驗進行詩歌的紡編活動。

3、積極參與紡編活動,體驗紡編後的成功感。

活動準備:

詩歌內容圖片抒情樂曲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

1、出示“家”的背景圖,嘗試討論:圖上有哪些景物?它們是誰的家?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整首詩歌。

二、學習作品

1、傾聽配樂詩歌《家》,要求幼兒傾聽時想像詩歌的畫面。

2、教師指圖朗誦,幼兒輕聲跟念。

3、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每段句子中事物之間的聯繫。

三、幼兒表現、創作

1、表演遊戲

教師放錄音,幼兒戴讓自己喜歡的頭飾自由表演,通過嘗試自身的動作表演,提高幼兒對詩歌的感受力。

例:當詩歌裏說“藍藍的天空是白雲的家”時,扮演白雲的幼兒便可想像白雲回家的動作,飄呀飄地回到藍藍的天空上去。(注:藍天也由幼兒扮演)

2、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詩歌裏說:“藍藍的天空是白雲的家,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

藍藍的天空除了是白雲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密密的樹林又可以是誰的家?

(幼兒自由發言後,教師對幼兒的仿編詩句進行組合,並把詩歌念給小朋友欣賞)。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15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圖書,樂意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圖畫的理解。

2.知道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

3.能專注地傾聽故事,樂意表演故事。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

電教課件、故事讀本人手一冊.頭飾[青蛙、野鴨、小豬、山羊]

活動過程:

一、感知活動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們猜個謎語。大眼睛,闊嘴巴,說起話來呱呱呱,游泳捉蟲人人誇。

幼:青蛙。

師:對了,是青蛙[點擊青蛙的圖片]

師:你們喜歡青蛙嗎?

幼:喜歡

師:爲什麼?

幼:因爲青蛙可愛

幼:因爲青蛙會游泳

幼:因爲青蛙會捉蟲,會跳躍。

師:小朋友們都喜歡小青蛙。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們聽一個關於青蛙的故事。有這麼一隻青蛙,原來也非常喜歡自己,可是發生了一些事情,讓小青蛙改變了對自己的看法。究竟是什麼事情,我們一起聽聽這個故事吧。 [評析]孩子個體的、零散的經驗,需要教師進行梳理,這樣才能引起孩子們對這節課的興趣。

[放錄音,聽故事]

二、自主閱讀

師:故事真有趣。小朋友們想不想看一看究竟在小青蛙身上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呢?請小朋友們把書打開仔細的觀察書中的畫面,自由的說一說圖上都有些什麼,它們在幹什麼?也可以與同伴交流。

師:請小朋友們把書合上。老師發現小朋友們在看書的時候都非常認真,都在相互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評析]教師設計這一教學環節,主要的是引導孩子仔細觀察並理解畫面,能根據畫面運用較連貫的語言進行大膽的描述,激活孩子的思維。

三、共同閱讀。

1、[放課件,點擊第一幅圖]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上的青蛙在幹什麼呀?

幼:在看水中的倒影。

師:他喜歡自己嗎?

幼:喜歡。

師:他喜歡自己的什麼地方呢?[實錄]

幼:喜歡自己身上漂亮的綠色。

幼:他喜歡自己會游泳。

幼:他喜歡自己會跳躍。

師:小朋友們說的可真好。一隻青蛙坐在荷葉上,欣賞着自己的倒影,他是怎麼說的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點擊課件]請小朋友用欣賞的語氣學一學青蛙的話。

師:青蛙很喜歡自己,看見自己的倒影都在自我欣賞,他很高興。咦,誰聽到了青蛙的話了?[邊說邊點擊第二幅圖]

幼:野鴨。

師:野鴨聽到了說[點擊課件]野鴨優雅地飛了幾圈,落在草地上,得意地離開了。

師:當野鴨離開後青蛙心裏是怎麼想的呢?

幼:我也想學飛翔。

2、師:[點擊第三幅圖]青蛙又是怎麼想做的呢?

幼:青蛙爬上高坡。

幼:青蛙扇着手臂向前飛。

師:青蛙學會飛翔了嗎?

幼:沒有。

師:爲什麼青蛙不能象野鴨一樣飛翔呢?

幼::因爲青蛙沒有翅膀。

師:青蛙沒有學會飛翔,他又會怎麼想呢?青蛙想[點擊課件]

師:我想請小朋友發揮你的想象力說一說青蛙沒有學會飛翔,他很傷心,他可能會怎麼辦呢?[實錄]

幼:青蛙很傷心,可能會去找媽媽。

幼:青蛙很傷心,可能會去告訴朋友。

幼:青蛙很傷心,可能會到商店去買翅膀讓自己飛。

幼:青蛙很傷心,可能會和朋友一起做翅膀。

師:青蛙到底會怎麼辦呢?是不是和你們說的一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下一幅圖。[評析]引導孩子圍繞青蛙自我意識的發展爲線索,並讓孩子們自由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想法。

3、[點擊第4,5幅圖]它來找誰了?

幼:小豬。

師:青蛙很傷心,就去問小豬,小豬是怎麼說的呢?

幼:你要知道,青蛙是不會飛的。

師:當小豬說我也不會飛時是什麼表情?

幼:它在笑。

師:小豬不會飛,爲什麼還在笑呢?

幼:因爲小豬會做世界上最好吃的蛋糕。

幼:因爲小豬很喜歡自己身上的粉紅色。

師:小豬很自信,小豬說:[點擊課件]當青蛙聽了小豬的話之後[放課件的第6幅圖]青蛙想:[點擊課件]青蛙傷心極了,它又會去找誰呢?[放課件第7幅圖]

幼:山羊。

師:青蛙又想學什麼本領呢?

幼:它想去借書,讓你變的聰明些。

師:[放課件第8幅圖]它學得怎麼樣?青蛙把書打開,可是一個字也不認識,看了很久,他一點也沒變聰明。青蛙想:[點擊課件][放課件9幅圖]青蛙把書還給山羊說了些什麼呢?

幼:我不會飛,不會烤蛋糕。

幼:不認識字,什麼都不會。

師:小朋友說的可真好。[放課件10幅圖]小青蛙很傷心,山羊安慰它說[點擊課件]

4、師:既然青蛙什麼都沒學會,那麼他後來爲什麼又會那麼高興呢?請你動小腦筋想一想。[放課件11幅圖][實錄]

幼:因爲它聽了山羊的話。

幼:因爲它知道自己會游泳,會跳躍。

幼:因爲它知道是一隻可愛的綠青蛙。

幼:因爲它知道自己會捉蟲。[評析]故事中的山羊循循善誘,用愛的溫暖和欣賞的目光幫助青蛙恢復了自信,這一情感交流有利於拓展孩子們的生活經驗。

師:小朋友們說的可真好。我們一起來看看青蛙在河邊幹什麼?

幼:欣賞自己的倒影。

師:從倒影中,它發現了些什麼呢?

幼:發現自己是一隻穿花格子泳褲的綠青蛙。、

師:對了,它很自信地說[點擊課件]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學學這句話。小朋友們學的可真好[點擊12幅圖]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上的青蛙,從它表情中我們可以知道什麼呢?

幼:可以知道它很高興。突然,青蛙感到非常愉快[點擊課件]青蛙跳了一下,那是一個很大的青蛙跳,他感覺自己就在飛。

師總結:儘管青蛙沒有野鴨小豬山羊那樣的本領,但是他會游泳,會跳躍,會捉蟲,這些都是它特別值得自豪的本領,而且青蛙還有一羣和你們一樣關心他的朋友,青蛙就變得快樂了,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優點,要學會欣賞自己,要對自己有信心。[評析]從這一環節中,讓小朋友們根據小青蛙從欣賞自己到不喜歡自己,然後羨慕他人、模仿他人到發現自己、肯定自己、又重新樹立自信心的經歷來認識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其特別之處。

四、完整欣賞: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把書取下來,請你左手扶書,右手翻書,把書翻到第二頁,我們一起來劃指朗讀故事。

[評析]教師設計這一環節,是讓小朋友們學習獨立閱讀的方法,有濃厚的閱讀興趣。

活動反思:

在我就是喜歡我這課中,以青蛙自我意識的發展爲線索,敘述了一隻小青蛙從欣賞自己到不喜歡自己,然後羨慕他人、模仿他人到發現自己、肯定自己、又重新樹立自信心的經歷。讓小朋友們從這個故事中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其特別之處。要學會欣賞自己,對自己有信心。進一步培養孩子們的情感發展。活動主要分五個環節。第一個環節開始,我利用猜謎語的方式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主要的是爲孩子們初步瞭解青蛙有哪些本領作鋪墊。這個環節的設計非常直接,自然而又吸引孩子們,使孩子們很快進入故事情節。因此,孩子們在活動中積極性較高,注意力集中。第二個環節,我通過猜一猜、看一看、說一說,真正培養孩子們良好的閱讀能力。第三個環節,共同理解故事內容,以青蛙自我意識的發展爲線索,並充分發揮孩子們的思維能力,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獲取對故事的理解。同時學會發現自己、肯定自己、對自己有信心。第四環節,讓孩子們進一步完整的欣賞故事並規範的朗讀。第五環節,指導孩子們正確運用語言、動作、表情,來進行故事表演,同時也鼓勵孩子們在表演中大膽創新,合理想象。

孩子們在積極參與、自由交流、共同理解故事中充分表達個人的認識,這不僅提升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使孩子們感受到了愛的溫暖和欣賞目光的魅力,萌發了關愛他人的情感。

總的來說,整個活動達到了教學目的,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充分體現了活動的主體性。

小百科:喜歡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xǐ huan ,也作喜愛,一指愉快;高興,二指喜愛,即對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