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進行律動,並能大膽創編展示自我。

2、樂於參與活動,感受律動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黑貓警長、孫悟空(圖片)

重點

能隨音樂進行律動並創編,自我展示。

難點

能用動作、眼神、表情、肢體方位表現角色。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動畫城去闖關,只要成功闖過三關,就能得到獎勵。

2)聽闖關成功的音樂。

2、第一關“變身城堡”

1)提問:聽一聽,我們要變成誰?

2)聽闖關音樂,教師示範變身黑貓警長。

提問:是誰?想一想,黑貓警長要幹什麼?

3)聽音樂變身黑貓警長

4)聽音樂變身孫悟空

提問:我是火眼金睛的孫悟空,不是什麼樣的孫悟空?

5)聽音樂一起律動變身。

3、第二關“鏡子城堡”

1)分角色

2)交代要求:如果你聽到跟你角色一樣的音樂,你就站到中間紅點,照鏡子變身。坐下來的朋友你就是鏡子,你就跟着中間的朋友學一學。

3)聽音樂進行變身“照鏡子”遊戲。

提問:這是誰?

4)聽音樂進行律動

師:我們看看哪個黑貓警長最帥?哪個孫悟空最機靈?

5)聽闖關成功音樂,恭喜闖關成功。

4、第三關“移動城堡”

1)教師示範律動

提問:我是怎樣在移動城堡移動的?

2)幼兒嘗試跟隨教師隨音樂做律動

3)再次嘗試移動律動

4)幼兒聽音樂嘗試完整進行律動

5)幼兒聽音樂進行律動表演

6)聽闖關成功音樂,恭喜闖關成功。

5、活動結束。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傾聽AB段進行曲,融入情境,扮演小螞蟻做划船、青苔走路、躲避蜘蛛以及傳送糧食等動作。

2、通過傳遞遊戲以及創編青苔走路和躲蜘蛛的動作發展幼兒節奏感以及藝術表現力。

3、在尋找糧食、營救小蜜蜂的過程中培養幼兒團結努力,樂於助人的良好品質。

活動重點:傾聽音樂旋律,能融入情境,扮演小螞蟻青苔走路、躲避蜘蛛、划船以及傳送糧食等動作。

活動難點:通過傳遞遊戲以及創編青苔走路和躲蜘蛛的動作發展幼兒節奏感以及藝術表現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截好的音樂、紙板做的房子、石頭、草地,小蜜蜂裝飾等。

經驗準備:幼兒玩過傳遞遊戲,並且會排成一隊走路。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小螞蟻找糧食過冬。

教師情境導入:冬天快到了,螞蟻們需要儲存過冬的糧食了,小螞蟻們,你們願意跟着螞蟻班長一起去找糧食嗎?

二、感知並學習小螞蟻青苔走路、躲避蜘蛛、划船以及傳送糧食等動作。

1、教師第一遍跟隨音樂做律動。

提問:在找糧食的過程中做了哪些事?

師幼共同跟節奏做划船、青苔走路、躲避蜘蛛、傳遞糧食等動作。

2、教師第二遍做律動,幼兒跟隨教師做。

師:我先做了什麼動作?

3、師幼練習傳送一個、兩個糧食。

師:你們會傳糧食嗎?我們一起試一試把。

4、師幼進行第三遍律動練習傳送多個糧食。

5、教師請小朋友做螞蟻班長運糧食,師幼第四遍律動。

師:這次誰願意來當小班長爲我們搬運糧食呀?

6、師幼站起來進行第五遍律動,並反思評價。

師:你們發現了什麼問題?你們有什麼解決的好辦法呢?

三、幼兒進行律動遊戲活動:小螞蟻運糧食

1、創編青苔上滑,站不穩的動作。

提問:我剛纔走在青苔上做什麼動作的?你可以做一個和我不一樣的動作嗎?

2、遊戲:螞蟻班搬運糧食。

(1)教師帶領幼兒找尋糧食。

師:小螞蟻們的本領都學到了,我們準備出發找糧食咯,你們猜猜糧食藏在哪裏呢?

師:有沒有呢?班長帶隊,小螞蟻們一個跟着一個排好隊,一起去看看吧。

(2)幼兒帶隊找尋糧食,教師退位,不做動作,只語音提示。

(3)幼兒帶隊找尋糧食,教師完全退位。

3、教師小結:哇!我們找到這麼多糧食,看來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團結在一起就能獲得成功哦。

四、情境遊戲:救助小蜜蜂。

1、配班老師扮演小蜜蜂求救。

2、幼兒創編救小蜜蜂的動作,幼兒進行律動活動。

3、教師出示小蜜蜂帶給大家的蜂蜜麪包。

五、教師總結,帶隊回班。

師:我們螞蟻班的小螞蟻們團結努力不僅找到了許多糧食,還救了小蜜蜂,得到了好吃的蜂蜜蛋糕,團隊的力量大不大?那麼我們以後遇到困難,也要齊心協力,共同面對哦,我們回班一起品嚐好吃的蛋糕吧。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風格,嘗試用身體動作隨樂表現A段豆豆歡快跳躍的狀態,B段豆豆連續翻滾的狀態。

2、根據遊戲的情境線索,遷移生活經驗相互學習並探索動作表達的多樣性及有序性,嘗試隨樂完整遊戲。

3、在遊戲過程中,體驗根據音樂信號扮演“豆豆”創造性律動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1、塑料圈人手一個;

2、完整音樂、A段音樂、B段音樂;

活動過程:

一、調動原有經驗,喚起有關豆豆的經驗。

師:你見過豆豆嗎?

調皮的豆豆會幹什麼呢?(會動,會怎麼動?)

二、篩選豆豆的兩個動作(跳、滾),聽辨A段B段音樂性質,嘗試匹配。

三、熟悉A段音樂,探索豆豆跳的動作並嘗試有序表達。

1、探索手扮演豆豆,在身體各部位隨樂跳。師:可以怎麼跳?可以在身體哪些地方跳?

2、探索手扮演豆豆,在身體各部位有序地隨樂跳。師:一會兒在這跳,一會兒在那跳,記不住怎麼辦?

3、師給A段動作結構,幼兒觀察並調動已有經驗解釋動作意義。

(跳、跳、跳、跳 搖----呀 哈哈哈)

4、熟悉A段,理解意義後的完整隨樂表達。

四、熟悉B段音樂,探索豆豆滾的動作。

1、傾聽B段音樂,探索豆豆滾的動作。師:豆豆喜歡跳。還喜歡滾呢?可以怎麼滾?

2、探索身體其他部位扮演豆豆隨樂轉動的動作。

師:音樂有四句,我們可不可以選身體的四個地方表現豆豆轉動。

五、完整隨樂表現。

1、創設情境,散點在大圈內遊戲。

2、創設情境,拓展B段遊戲玩法,散點在小圈內遊戲。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4

遊戲及動作建議:

前奏一一一“找朋友”遊戲:第1-8小節,教師持錘依次在幼兒頭上點,做“找朋友”狀,至第9小節前一拍小錘停在一幼兒頭上,做“找到一個好朋友”狀:

A段一一一“交朋友”遊戲:弱起小節教師持錘邀請,幼兒快速抱錘。

第1-3小節:3拍抱錘走、3拍抱錘轉;第4小節退回原位,至最後弱起小節快速將錘送至另一位幼兒:

第5-16小節:同第1至4節,每一樂句交換一幼兒做遊戲。

B段一一一“捶你嘍”遊戲:教師持錘在“嘣”處捶擊幼兒屁股,被錘幼兒隨即跑向圈上任意位置,重複玩7次;

教學目標:

1、隨樂合拍地與小錘玩“身體接觸”遊戲。

2、能在“說唱”部分的“嘣”處做出捶、跑的快速反應。

3、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始終,充分享受捶擊遊戲的愉悅和逗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音樂剪輯:教學用“充氣錘”一個。

2.經驗準備:幼兒有站圓遊戲的體驗(如吹泡泡、大皮球遊戲)。

活動過程:

1.激趣導入

(1)幼兒猜猜、教師逗引表現出對錘子的興趣。

(2)小錘“找朋友”遊戲,在音樂聲中與幼兒互動,感受與小錘接觸的樂趣。

2.引逗遊戲

(1)小錘“交朋友”遊戲,幼兒在小錘的邀請下做“抱住小錘跟我走”。

(2)幼兒“抱錘轉圈”遊戲,在教師的哼唱中練習“轉個圈回去啦”,退回原位。

(3)完整隨A段音樂遊戲。

(4)聽辨B段音樂,模唱“CD嘣”。

(5)“捶你嘍”遊戲,幼兒在被捶、自捶、捶她的引逗遊戲中鞏固練習“嘣”處節奏。

(6)完整隨B段音樂遊戲。

(7)坐在座位上完整遊戲。

3.挑戰遊戲

(l)站在圓上完整遊戲,變換捶擊的部位,感受小錘捶屁股的逗樂。

(2)加入遊戲規則:在“嘣”處一錘即跑(被捶幼兒跑向圓上任意位置)。

(3)圓上完整遊戲,嘗試請有興趣的幼兒持錘玩B段遊戲。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5

幼兒園中班音樂韻律活動1:小雪花

活動目標:

1.用優美柔和的聲音,初步學唱歌曲。

2、通過聆聽和表演,感受、表達歌曲的音樂情感。

重點:

學唱歌曲,唱出優美柔和的聲音。

難點:

用身體動作和歌聲表現小雪花飄落的情景。

活動準備:

雪花圖片、動畫小雪花課件

活 動 過 程

一、師幼隨音樂《小雪花》進入活動場地。

1、孩子們你們快樂嗎?有一羣神祕的小精靈,和我們一樣快樂與幸福。瞧!他們來了。

2、放課件---動畫小雪花。

3、從天上落下來的是什麼?

4、引出歌曲《小雪花》

二、教師範唱,幼兒理解、學唱。

1、教師清唱歌曲第一遍,

提問:歌裏問是誰在敲着窗戶?它發出了什麼樣的聲音?

2、小雪花是怎麼回答的?

3、小雪花從天空中飄下來,告訴我們(你、她)什麼?(引導幼兒學唱)

4、完整學唱。這首歌真好聽,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5、在鋼琴的伴奏下,幼兒跟唱。

6、引導幼兒用優美的聲音學唱。

7、分角色演唱歌曲:師幼對唱、幼幼對唱。

三、表演唱歌曲。

1、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雪花飄落的樣子。

2、邊唱邊表演。聽,快樂的歌聲響起來了,小雪花們一起來跳舞吧。

四、結束部分。

幼兒隨着《小雪花》音樂,做雪花飛舞的動作出活動室。

隨音樂做動作,進入藝術情景。

動畫再現下雪的情景,引出歌曲。

理解歌曲內容,產生初步的演唱興趣。

在學唱過程中,幼兒充分體驗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詞美,從而產生愉悅的、美好的情感。

多形式演唱,幫助幼兒熟悉歌曲,並能用優美柔和的聲音演唱。

通過肢體動作表現小雪花飄落的情景,感受小雪花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音樂韻律活動:嫩芽長出來

幼兒園中班音樂韻律活動2:嫩芽長出來

活動目標:

1、據音樂想象嫩芽初錠和生長新葉的情狀。

2、結合音樂感受和想象。並用肢體動作大膽表現。

活動重點:

用肢體動作表現嫩芽初錠情狀。

活動難點:

結合音樂大膽表現。

活動準備:

象徵嫩芽的手飾。用嫩綠的皺紙栓在手上。

活動過程:

一、芽怎樣長。

1、春天來了,樹枝上的嫩芽長出來了,你們知道樹枝上的嫩芽是怎麼長出來的嗎?它是怎樣長成綠葉的?

2、啓發幼兒想象自己是一個芽苞苞,用動作表現發芽的過程。教師以肢體和充滿活力的神情,引導幼兒表現。

二、綠綠的嫩芽長出來。

幼兒聽教師彈奏一遍音樂,告訴幼兒這段音樂講的就是嫩芽長出來的事情。

我們再仔細地聽一遍音樂,想一想芽苞苞怎樣長成嫩芽,又怎樣長成一片新的綠葉?

聽了音樂,我們好象看見:芽苞苞長出來,一點一點長成了嫩芽。嫩芽擡起頭,太陽照着它,暖陽陽的。嫩芽又仰起頭喝雨水。就這樣嫩芽慢慢長成了一片綠綠的新葉子。

我們再仔細聽一遍音樂,想想嫩芽生長的樣子。

引導幼兒感受音樂,注意樂曲前半段和後半段的不同,教師用語言、動作提示幼兒注意音樂的變化。

引導幼兒帶手飾,根據音樂的變化表現嫩芽的生長過程。

請一些表現力較強的幼兒商定用哪些動作進行表現,並進行表演。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6

活動目標:

1、隨音樂基本合拍做剁餡、擀餃皮、包餃子的動作,學習從小圓到大圓的隊形。

2、創編餃子在鍋裏沸騰的動作,表現歡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餃子沸騰的視頻、地面的圓圈貼圖。

2、經驗準備:熟悉包餃子的過程,知道餃子沸騰時的樣子。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以音樂形式導入播放兒歌《包餃子》,聽之前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聽一聽兒歌裏唱了什麼?老師隨音樂做動作。

(引導幼兒說出包餃子的過程:剁餡——擀皮——包餃子——煮餃子)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包餃子的舞蹈。

2、教師帶領幼兒學習剁餡和擀餃皮部分(a段)

(1)引導幼兒做出做餡的動作:單手切——炒餡——雙手切——炒餡師:小朋友們想一想,餃子餡是怎麼做出來的?

(2)教師引導幼兒做出擀餃皮的基本動作:單手擀餃皮(左手作拳頭狀表示麪糰,右手錶示拿擀棒)。(包餃子,包餃子,擀擀擀)有四個樂句,前兩個樂句做餡,第三個樂句擀餃皮,第四個樂句雙手自然攤開彎腰向後退(小麪糰變成大餃皮)。

3、教師帶領幼兒學習包餃子部分(b段)

(1)幼兒先創編包餃子的動作(師:小朋友想一想包餃子該怎麼包?)

(2)教師示範動作:先一隻手攤開表示麪皮,另一隻手"抓餃子餡",然後兩隻手包餃子。(包餃子,包餃子,捏捏捏)

(3)師幼跟着音樂共同學習。

4、教師引導幼兒創編餃子在鍋裏沸騰的部分:

(1)教師出示餃子沸騰的視頻,幼兒觀察餃子在鍋裏"跳舞"。

師:小朋友們,我們先來看看餃子是怎們跳舞的?

(2)幼兒創編餃子餃子跳舞的動作師:小朋友們,剛纔的視頻裏面餃子是怎麼跳舞的啊?我們一起來學學餃子跳舞的動作吧。

(3)師幼共同歸納總結,創編舞蹈動作。

師:剛纔小朋友們的表演都很棒!餃子自轉的動作是這樣的,四處遊動是這樣的,向上跳的動作是這樣的。

(運用已有經驗並結合圖片創編出"自轉"、"四處遊動"、"向上跳"等動作。)

(4)師:餃子是放進鍋就會沸騰的嗎?(引導幼兒說出餃子在鍋裏是先沉在鍋底,再慢慢浮上來,最後才"跳舞"。)

(5)教師和幼兒一起聽音樂(a段)學習小餃子跳舞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跟着音樂將餃子跳舞的樣子表演出來。

5、將動作連起來,完整練習。

師:現在我們把剛纔學過的動作都連起來完整地表演一遍。

6、圓圈隊形上跳舞:

(1)幼兒面向圓心手牽手圍成一個圈,向中間靠攏

(2)調整到適當位置做做餡的動作,擀麪時面向圓上做動作,逆時針走動。

(3)後退時雙手攤開彎腰小碎步向後退。

(4)餃子煮時的動作是沉在鍋底(蹲在地上),慢慢浮上來(幼兒慢慢起來),餃子沸騰(自轉,向上跳,四處遊動)。

7、自然結束活動:在餃子沸騰後老師扮演廚師,撈出熟的餃子。

師:(音樂a段快結束時)餃子熟了,吃餃子嘍—

反思:

1、由於喜洋洋這首音樂節奏比較快,幼兒很難把握節奏,可以沒有用到音樂時當做背景音樂,不干擾教師講解情況下幫助幼兒熟悉音樂。

2、我的情緒表達不夠,包餃子是很開心的一件事情,配上喜洋洋的音樂,應該是很歡快的,需要適當加上一些輔助的語言(如"我要給誰包餃子啊,我該怎麼報啊?""餃子皮要捏緊,別破皮羅!"等等。)

3、在餃子沸騰環節,開煤氣—關煤氣在幼兒熟悉後可以改成開煤氣—煤氣關小—煤氣開大—關煤氣,讓活動更有趣。

4、餃子煮好後,幼兒有的說粘鍋了,有的黏在一起了,我應該抓住時機解決這一問題,在餃子沸騰中充當鏟子,鏟一鏟粘鍋的餃子,把粘一起的餃子分開,聞一聞餃子的香氣,"這隻餃子真香啊!"等。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7

目標:

1、學習律動,隨音樂有感情地表演捉雞燒菜的過程。

2、在教師小幅度動作的提示下,記憶動作,積累學習動作的策略。

3、與同伴共享動作表演的空間。

準備:

1、回家觀察家長燒菜。

2、打擊樂器:鈴鼓、碰鈴、圓舞板若干。

3、幼兒會場歌曲《殺雞宰鴨》

過程:

一、音樂活動:小看戲

——教師:過年了,大家快樂看戲吧!

——帶領幼兒拿出椅子下面的樂器,引導幼兒一起演奏《小看戲》

二、歌唱活動:殺雞宰鴨

——教師:快過年了!咱們殺雞宰鴨,快樂地在一起好嗎?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歌唱《殺雞宰鴨》

三、通過教師的語言,引導幼兒創編表演動作。

——教師:加入你面前有一隻雞,你怎樣才能捉住它?燒雞湯之前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怎麼把雞放進鍋裏?怎麼蓋上鍋蓋和打開鍋蓋,怎麼做聞香味的動作?怎樣品嚐自己燒的雞湯?

——請個別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討論動作元素,練習表演相應的動作。

——教師和幼兒共同隨音樂做動作。

在表演動作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關注老師的動作和提示,表演殺雞宰鴨的動作。

四、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表演的更好呢?

——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和演示動作。

——教師帶領幼兒表演唱歌曲《殺雞宰鴨》

附動作建議:

(1)小節:找雞(鴨)

(2)小節:抓雞(鴨)

(3—4)小節:每拍做一下殺雞(鴨)的動作。

(5—6)小節:雙手按| x x x x | x x x x |的節奏輪流做拔毛的動作。

(7)小節:把雞(鴨)放進鍋裏。

(8)小節:蓋上鍋蓋。

(9)小節:打開鍋蓋。

(10)小節:聞香味。

(11)小節:吃雞(鴨)。

(12)小節:做出表示滿足、高興的動作。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8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探索用綠毛蟲吃東西、蠕動、蛻皮等動作來表現音樂結構,體會其情趣。

2、藉助圖片及語言的提示創編相應動作,並學會等待最後一拍時靜止造型給別人帶來驚喜。

3、初步體驗用身體動作表現動物的生長過程,體驗自我成長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綠毛蟲》。

活動過程:

1、幼兒傾聽音樂,自由想象音樂所表現的現象。

教師引導幼兒傾聽音樂,自由猜想音樂所表現的動物形象。

——我們一起來聽聽、猜猜,今天我們將和哪個動物一起玩遊戲?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

——我們來看一看,是哪個小動物最先跑來和我們一起玩的?

2、幼兒在教師引導下理解圖的內容,並創編動作來表現圖的內容。

教師逐幅出示小圖,引導幼兒觀察、瞭解其中內容,並創編相關動作。

——你發現這個故事裏有什麼事情?綠毛蟲在幹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你能學一學綠毛蟲的動作嗎?

教師在引導幼兒做出蛻皮動作時,有意識地說:還差一點,還差一點、、、、、、直到音樂最後一拍時,用誇張的動作使勁將粘在身上的“皮”用腳踹下,讓幼兒體驗成長必須經過的努力,激發幼兒期盼並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按順序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瞭解綠冒充變蝴蝶的音樂情節。

——綠毛蟲們,我們今天要聽音樂變蝴蝶了!

3、幼兒用動作參與,進一步感受並表現音樂。

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聽音樂用動作表現綠毛蟲。

——綠毛蟲們,我們今天要聽音樂變蝴蝶了!

4、幼兒創編蝴蝶造型。

教師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不同蝴蝶。

——我們比比哪隻綠毛蟲變的蝴蝶最漂亮。

幼兒吸納他人做的蝴蝶動作,再次表演。

——剛纔你發現哪隻蝴蝶最漂亮?這次請你來學她(他)的蝴蝶動作。

5、教師和幼兒共同,體驗用身體動作邊縣小動物的快樂。

——我們今天是和哪個小動物一起聽音樂、玩遊戲的?原來我們的身體也可以表演綠毛蟲變蝴蝶的過程。下次我們還會和其他小動物一起玩遊戲。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9

活動目標:

1、根據音樂想象嫩芽初綻和生成新葉的情景。

2、結合音樂感受和想象,並用肢體動作大膽表現。

 活動準備:象徵嫩芽的手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前帶幼兒觀察過樹枝上的嫩芽。

(二)嫩芽是怎樣長出來的?

1、春天來了,樹制枝上都長出了什麼呀!(嫩芽)

2、嫩芽是怎樣長出來的?(幼兒回答,並可用動作表示)

3、啓發幼兒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芽苞苞,用動作表現發芽的過程。

(二)學習律動《嫩芽長出來》

1、教師彈奏音樂一遍,告訴幼兒這段音樂講的就是嫩芽長出來的事情。

2、再次聽音樂一遍,想一想芽苞苞是怎樣長成嫩芽,又長成了一片新葉子的。

3、引導幼兒感受音樂,想想嫩芽生長的樣子,注意樂曲前半段和後半段的不同,教師用語言、動作提示幼兒注意音樂的變化。

4、引導幼兒戴上手飾,根據音樂表現嫩芽生長的過程。

5、請一些表現力較強的幼兒聽音樂表演,並與幼兒共同商定選用哪些動作來表現。

6、幼兒聽音樂完整地表演。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10

設計意圖:

《杜鵑圓舞曲》是挪威作曲家約翰?埃曼努埃爾?約納森的作品。樂曲以模仿鳥鳴聲爲音調和輕鬆的三拍子,爲聽衆描繪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樂曲的第一段,節奏感強,以歡快的鳥鳴聲起始,不斷重複,結構規整;而第二段旋律優美,似行雲流水般輕盈流暢,前後兩段音樂對比明顯,節奏簡單明快,適合小班幼兒進行欣賞。

但樂曲從弱拍開始的特點,無形中對幼兒熟練掌握節奏提出了新的挑戰。根據小班幼兒與同伴合作意識加強的特點,我巧妙地將幼兒和同伴遊戲時的日常用語,創編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你好,你好,伸出小手××”和樂曲第一段完美契合。並創設了花園場景,用邊念兒歌邊玩遊戲的方法,幫助幼兒準確有效地掌握節奏和旋律,豐富了幼兒的音樂經驗。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感知音樂,能用“你好,你好,伸出小手××”的韻律兒歌及動作與樂曲節奏相匹配。

2.傾聽音樂,嘗試找同伴面對面遊戲並創編各種身體動作。

3.願意遵守簡單的遊戲規則,喜歡和同伴玩律動遊戲。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玩過“找朋友”遊戲,並能聽口令快速找到夥伴。

2.材料準備:

(1)《杜鵑圓舞曲》前兩段音樂,音樂播放器一個。

(2)花若干、蝴蝶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佈置鮮花,設置花園場景,初步感知音樂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到花園玩一玩好嗎?看小貓、小狗在歡迎我們呢!(播放音樂,在音樂A段每個樂句的最後一拍學叫“喵喵”和“汪汪”聲。)

師:花園到了,這麼多漂亮的花,我們輕輕地走過去,聞一聞花香。

[評析]幼兒對遊戲充滿了熱情,以到花園玩一玩的提議導入活動,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參與活動的慾望。教師帶幼兒有節奏地學小動物叫,不僅增添了活動的趣味性,更爲下一環節按節奏做動作做了鋪墊。

二、傾聽A段音樂,玩“蝴蝶找夥伴”的遊戲

1.幼兒嘗試在“你好,你好,伸出小手××”的兒歌提示下,合拍地做動作。

(1)教師示範並提問

師:這麼多漂亮的花,把蝴蝶吸引過來了。看它在跟我們打招呼呢。(教師邊做動作邊隨樂曲輕聲說出:你好,你好,伸出小手拍拍。)

師剛纔蝴蝶是怎麼跟我們玩的?(教師說兒歌提示動作順序)

(2)巧用蝴蝶玩偶創編動作

師:蝴蝶又飛到哪裏?(蝴蝶任意停在1名幼兒的肩、腿、腳等身體上)

(3)幼兒邊說兒歌邊做身體動作2遍(如:你好,你好,伸出小腳跺跺。)

[評析】蝴蝶玩偶的出現極大地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他們興味盎然地和蝴蝶打招呼,當蝴蝶玩偶飛到幼兒身上時,更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他們饒有興致地玩着拍擊身體的遊戲,一點都不覺得枯燥乏味,從而鞏固了動作和節奏相匹配的熟練度;教師在遊戲時隨樂輕聲地說出韻律兒歌,不僅讓遊戲的情境性更強,還起到了提示幼兒動作順序的作用。

2.嘗試和夥伴面對面遊戲並創編身體動作。

(1)教師和幼兒示範並提問

師:小蝴蝶還想跟我們玩,這次它想找夥伴一起玩。只要轉過身就能找到好朋友了,小蝴蝶旁邊的好朋友是誰?(師幼在椅子上隨音樂示範擊掌動作,並提示:先伸出小手,再擊掌)

(2)幼兒創編身體動作,玩遊戲2~3次

師:我們除了和夥伴做擊掌的動作,還可以和夥伴做什麼動作?(鼓勵幼兒想出和夥伴有交流的動作,如抱抱等,併到場地中間遊戲)

[評析]教師針對小班幼兒注意力易分散的特點,採用坐在椅子上的方法完成遊戲示範,有利於集中幼兒注意力,領會遊戲要領;教師用遊戲的口吻,在不經意間將在椅子上找朋友的方法示範給幼兒,既沒有說教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傾聽B段音樂,學蝴蝶自由地在花叢飛舞

1.教師示範並提問。 師:小蝴蝶一下子交了那麼多好朋友,開心極了,你們看,它還在花叢中跳起了舞。(教師邊示範邊用語言提示:飛一飛,聞一聞花香。)

師:剛纔蝴蝶是怎麼跳舞的?音樂停,蝴蝶就怎麼樣?你們想不想變成蝴蝶在花叢中飛一飛,記住音樂停就要飛回來。

2.幼兒聽音樂學蝴蝶飛舞,教師提醒幼兒音樂停時找椅子。

【評析】B段音樂優美流暢,重在讓幼兒感知AB段音樂的不同和能隨音樂學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對音樂的節奏不作要求,這樣的安排做到了重點突出,難易適度。

四、完整欣賞樂曲,玩“蝴蝶找花(即搶椅子)”的遊戲

1.聽音樂完整做動作,初步瞭解遊戲規則。

師:現在我們完整聽音樂,玩“蝴蝶找花”的遊戲。(教師偷偷將自己的椅子藏起來)

師:咦,我的花不見了。原來,在音樂停的時候就要馬上找到一朵花(找一張椅子坐下),要是太慢了花就躲起來了。

2.完整地玩“蝴蝶找花”的遊戲2~3遍。

師:如果找不到花怎麼辦?(爲增加遊戲的趣味性教師提議:誰沒有找到花,就幫所有的花兒澆澆水。)

五、結束活動,玩“給花澆水”的遊戲

師:你們想不想給自己的花澆水?我們聽音樂一起玩一玩吧。(教師和幼兒一起站在花旁邊做動作,並提示:你好,你好,伸出小手澆澆。)

【評析】教師用遊戲的口吻,在情境中讓幼兒熟悉“找花”的遊戲規則,幼兒更易掌握;在結束環節,教師提議玩“給花澆水”的遊戲,巧妙地將身體動作的創編過渡到對生活動作的模仿和創編上,拓展了幼兒的思維。

活動延伸:

在班級表演區,提供音樂、打擊樂器及豐富的圖片,鼓勵幼兒聽音樂創編出更多更有趣的動作。

活動反思:

1.以遊戲情境貫穿始終。

《3~6歲兒童發展與學習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爲基礎,在遊戲和生活中進行的。教師將幼兒的座位設計成花園的場景,以逛花園的情景導入,開啓了一段趣味盎然的遊園之旅。並以“蝴蝶找夥伴一蝴蝶飛舞一蝴蝶找花”的遊戲貫穿活動始末,巧妙地和活動目標相互融合,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玩中學。“蝴蝶找花”其實是傳統的搶椅子游戲,音樂結束就是“找花”的信號,在想要快速找到花的動力驅使下,幼兒自覺地保持高度集中聽辨音樂的狀態,這樣的設計讓幼兒變無意注意爲有意注意,極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2.以韻律兒歌表現音樂。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感知A段音樂節奏,在每小節的第四拍快速地做兩次動作”,對於小班幼兒來說這是有難度的,爲了化解難點,教師創編了一首朗朗上口的韻律兒歌“你好,你好,伸出小手××”來表現音樂,幫助幼兒迅速有效地準確感知節奏,使幼兒更加投入和享受活動的過程。兒歌的內容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它隨着幼兒動作的改變而變化,給幼兒帶來了極大的樂趣,如:幼兒將“伸出小手拍拍”創編成“伸出小腳跺跺”“睜大眼睛眨眨”等。

3.以精巧教具激發興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的藝術領域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小小的蝴蝶教具製作精巧逼真,在幼兒的期盼聲中悄然出現,吸引了他們的眼球,都爭着和小蝴蝶交朋友,“你好,你好"的問候聲發自肺腑。小蝴蝶還有神奇的魔力,它會在不經意間飛落在某個幼兒身上,和大家玩拍擊身體某個部位的遊戲,結果的不確定性賦予動作的變化,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隨着流暢優美的B段音樂響起,蝴蝶優雅地在花叢中飛舞,造訪每一朵花的情境,激發了幼兒活潑好動、好模仿的天性,他們迫不及待地變成小蝴蝶在花叢中跳起了快樂的舞蹈。小蝴蝶玩偶既是玩伴,又是活動的發起者和推動者,在活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活動中,幼兒始終保持高漲的積極性,輕鬆愉快地邊聽音樂邊準確合拍地做動作,部分能力強的幼兒還能嘗試和夥伴商量,共同創編出獨特的動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11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觀摩與討論)概要PPT課件這個PPT共20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知識回顧,呈現觀摩要求,呈現大班韻律活動《田納西搖擺舞》活動目標,觀摩幼兒園教師組織的大班韻律活動《田納西搖擺舞》,呈現討論的主題,小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總結性發言,作業佈置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兒園韻律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觀摩與討論

一、知識回顧

(一)幼兒園韻律活動的年齡階段目標(大班)

(1)能跟隨音樂的節奏較準確地做各種稍複雜的基本動作、模仿動作和舞蹈動作組合。

(2)喜歡參加集體的韻律活動和音樂遊戲,喜歡自發地隨音樂自由舞蹈。

(3)進一步豐富舞蹈動作語彙,在掌握一些基本的舞蹈動作和集體舞基礎上,學習含有創造性成分的稍複雜的舞蹈組合。

(4)能積極體驗用動作、表情和姿態與他人交流的方法和樂趣,並在合作表演中嘗試用創造性的動作大膽、主動地表現。

(5)能夠在動作表演過程中學習選擇並較熟練地使用道具。

(二)幼兒園韻律活動的選材

1.音樂的選擇

2.動作的選擇

3.道具的選擇

(三)幼兒園韻律活動的一般模式

1.第一種:示範→模仿→練習

2.第二種:引導→探索→創編

(四)以創編爲主的韻律活組織

1.在即興創編活動中,教師應注意以“反饋”和相互展示、交流、學習的方式來豐富幼兒的創編思路。

2.在引導創編活動中,教師應主要以提問和提供思考線索、提供改善建議的方式來豐富幼兒的創編思路。

二、呈現觀摩要求

1.記錄詳細的教學過程。記錄過程中不僅要注意教師的實施,更要關注幼兒的表現,促進幼兒的發展纔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2.參考方案實施分析要點,對教學精彩部分作上記號,以便今後學習借鑑。

3.參考方案實施分析要點,對教學中需要完善的地方作上記號,以便討論時進行探討,並提出改進建議。

三、呈現大班韻律活動《田納西搖擺舞》活動目標

1.學習集體舞,感受和表現樂曲輕鬆、愉快的情緒。

2.藉助簡單的節奏型,探索豐富的動作表達,並在遊戲情境中,建構完整的舞蹈結構。

3.享受集體舞蹈中探索、交流、變化的快樂。

4.請同學們重點關注問題:教師在韻律活動中怎樣培養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隨樂性、表現性等能力的?

四、觀摩幼兒園教師組織的大班韻律活動

《田納西搖擺舞》

五、呈現討論的主題

1、該活動中音樂、動作、道具的選擇材料是否符合韻律活動選擇的要求?

2、改活動目標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說恰當嗎?請說明理由。

3、在活動過程中目標是怎樣達成?這個活動的難點是什麼?老師是怎麼來解決難點的?

4、活動導入用了什麼方法?活動過程的設計是怎樣體現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等原則?

5、該活動的哪些環節運用了示範法?效果如何?請舉例說明

6、在輪流當領頭人的環節中教師是怎樣有效的保證每個領頭人都能順利的完成任務,從而體會到成功的快樂的?

7、在創編照鏡子的動作時,教師是怎樣一步一步深入有效地引導幼兒來進行創編的?

8、這個韻律活動中,幼兒的韻律或活動的常規怎麼樣?爲什麼這個活動中幼兒能夠至始至終興致很高?

9.爲什麼要在活動中加入客人老師和孩子們一起遊戲的環節?有什麼特別的作用嗎?

六、小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總結性發言

(一)所觀摩活動總結點評

七、教師總結性發言

(二)歸納韻律活動的常規

1.活動開始和結束時的常規

(1)聽音樂信號起立和坐下

(2)聽音樂的信號開始活動和結束活動

(3)在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活動後自己找空位子就坐

(4)活動結束時自己收拾道具和整理場地

(二)歸納韻律活動的常規

2.活動進行時的常規

(1)在規定的範圍內活動

(2)在沒有隊形要求的情況下,找比較空的地方活動

(3)在自由移動的情況下,不與他人或場內的障礙物相撞

(4)在自由結伴的活動中,迅速、安靜地在規定時間內尋找、選擇和交換五班,分組和分配角色。

(5)能熱情而有節制地與舞伴交流、合作。

(三)聯繫課例,學習幼兒韻律活動能力培養策略

1.發展幼兒的動作協調性

(1)創造輕鬆的學習氛圍

(2)選擇漸進的學習序列

(3)採用最適宜的.動作速度

(4)從幼兒的自然動作開始過渡

(5)採用模仿的方法

(三)聯繫課例,學習幼兒韻律活動能力培養策略

1.發展動作的隨樂性

(1)鼓勵幼兒自己邊唱邊做動作

(2)用音樂跟隨幼兒的動作

(3)讓幼兒跟隨較熟悉的音樂做動作

(4)讓幼兒注意動作和音樂相協調

(5)動作組合應便於記憶和表現

(四)幼兒韻律活動能力培養策略

1.發展幼兒動作的表現性

(1)向幼兒提供模仿的榜樣

(2)鼓勵幼兒觀察,表現真實事物

(3)讓幼兒從美術、文學作品中獲得啓發

八、作業佈置

1、上交觀摩活動記錄表

2、去課程網站進行學習交流

3、作業佈置(瞭解孩子情況,小組合作討論教師給定的方案,並做一些適宜化調整,下週試教。)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12

活動要求

通過多媒體這個先進、新穎、有趣的教學手段,對幼兒形成多種感官的刺激;同時,通過老師遊戲的口吻,引導幼兒欣賞歌曲《醜小鴨》,激發幼兒參加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

激發幼兒欣賞歌曲的興趣,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響板(幼兒人手一個)、光盤、醜小鴨玩具、磁帶

活動過程:

一、律動《醜小鴨》

要求:幼兒能跟着老師,在音樂的伴奏下,做各種模仿動作。

指導語:今天啊,老師想和你們做個遊戲,我做鴨媽媽,你們就做我的鴨

寶寶,我們一塊兒到河邊去玩好嗎?

二、欣賞歌曲《醜小鴨》

(一)引起興趣

指導語:老師今天還給你們帶來一位朋友,它的名字叫:“醜小鴨”.

我們一起來把它叫出來好嗎?(醜--小--鴨---)

要求:教師用念兒歌的形式來介紹醜小鴨.

(我來啦!我來啦!呱、呱、呱呱呱,醜小鴨、醜小鴨、我叫醜小鴨、腿兒短短腳掌大,長長脖子扁嘴巴,走起路來搖搖搖,愛到河邊去玩耍,喉嚨雖小聲音大,可是隻會呱呱呱 )

電腦操作:準備播放歌曲《醜小鴨》兩遍

指導語:醜小鴨今天還給大家帶來一首有趣的歌,歌曲的名字就叫《醜小鴨》,我們來聽聽歌裏唱了些什麼?

 (二)欣賞第一遍

提問:誰來告訴我,歌曲的名字叫什麼?

你聽到歌裏唱了些什麼?

電腦操作:準備播放歌曲兩遍.

歌裏還唱了些什麼呢?我們再來聽一遍.

電腦操作:播放歌曲兩遍.畫面定格.

 (三)欣賞第二遍

提問:你聽到歌裏唱了些什麼?

醜小鴨真可愛,老師也想來唱唱它.現在請小朋友聽我來唱一遍.

等會兒請大家來講講看你最喜歡聽歌裏唱的那一句.

電腦操作:播放歌曲兩遍,畫面定格,準備進入教唱功能,分句播放.

 (四)欣賞第三遍

提問:你最喜歡聽那一句?

要求: 重點教唱“呱呱呱呱呱”

聽聽電腦是怎麼唱的.(分句欣賞)

指導語:剛剛老師聽到有個小朋友說最喜歡聽小鴨子呱呱的叫聲,

我們現在就再來聽聽電腦是怎麼唱的?

電腦操作:進入教唱功能,分句播放該句

提問:

1、小鴨子是怎麼叫的,我們一起來學學

2、我這裏正好有一樣東西,大家看看它是什麼?

你看響板他它一張一張的,多象誰的嘴巴呀?

那它叫起來的時候聲音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來聽一聽.

節奏練習:我們小朋友也來用響板學學小鴨叫好嗎?

電腦操作:準備播放歌曲一遍

 (五)幼兒表演

電腦操作:. 播放歌曲一遍

要求: 幼兒能跟着老師一起表演,並懂得在小鴨叫的時候,配上響板.

也可請個別幼兒示範.表演.

電腦操作:準備播放《洗澡歌》

三、歌舞表演《洗澡歌》

指導語:今天我們又欣賞到了一首好聽的歌,歌曲的名字叫什麼呀?

現在讓我們跟着醜小鴨一起到河裏去洗個澡好嗎?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13

活動目標

1、感受中國風音樂和中華武術的精神,合拍表現音樂結構及少林拳法的動作。

2、通過觀察模仿學習少林五形拳的基本動作,藉助圖譜的提示佈陣。

3、在“佈陣法”遊戲中鍛鍊偷快接受挑戰的信心和膽量,並做到團結協作、快速反應。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觀看少林功夫視頻

物質準備: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孩子們,你們看老師穿了一套什麼服裝?(少林武術服),今天我是少林師父,你們看看這是哪裏呢?(少林寺大門),想進到少林寺學武功嗎?今天師父教你們一套五形拳,學會了這套拳

就能進入少林寺,請你們仔細看看這套拳法中表現了哪五種動物?

二、熟悉樂曲結構,傾聽樂曲,感知五形挙動作。

初步感知音樂結構,熟悉動作。

師:師父剛剛打了哪些拳法呢?

觀察學習佈陣方法,嘗試隊形並運用合作的方式表現。

師高僧告訴我們,藏經閣裏有108本武功祕籍,這是每一個少林弟子都希望能得到的。學會佈陣就能得到提示,知道經書隱藏的地方。

層級一:出示“陣法圖"”,自主觀察並嘗試根據“陣法圖”按空間方位面朝圓心佈陣。(2遍)

師:我們來看看,高僧給了我們第一張陣法圖,圖上有什麼?

小結:陣法圖告訴我們,所有人要變成一個圓,臉朝圓上,在走的時候開始轉動。

反思性評價

師:我們已經學會了佈陣的方法,現在合着音樂一起來佈陣吧。

小結:剛剛佈陣很成功,高僧給出了提示。(幼兒按提示找到拼圖)

層級二:出示“陣法圖2”,自主觀察並嘗試根據“陣法圖”按空間方位面朝圓心移動佈陣。

師高僧被你們的團結和努力感動,決心要幫助你們,又給了第二張陣法圖,看看是什麼樣子的?

師:那我們開始合着音樂佈陣,記得要移動交換位置。

小結:佈陣挑戰成功,看看高僧給了我們什麼提示?(幼兒集齊拼圖,找出祕籍)

欣賞視頻《少年功夫》

師:少林武術是中華文化之寶,練武可以強身健體,還能保家衛國,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們要把中國武術的文化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孩子們,你們願意嗎?我們一起歐賞一段武術表演吧。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14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強悍、有力的氣勢,學習按節奏做出馬步、弓步、掌、拳等武術動作。

2.能根據圖示大膽探究武術動作,嘗試創編象形拳,會用動作表現音樂的特點。

3.體驗方陣舞的整齊壯觀,感受成功與自信。

活動重點:感受音樂強悍、有力的氣勢,學習按節奏做出馬步、弓步、掌、拳等武術動作。

活動難點:能根據圖示大膽探究武術動作,嘗試創編象形拳,會用動作表現音樂的特點。

活動準備:

1.課前學習活動設計:請幼兒在生活中瞭解一些常見的武術動作,瞭解李連杰、成龍、李小龍等中國的功夫明星,觀看武術表演的視頻,聽一些可用於武術表演的歌曲,如屠洪剛的《中國功夫》、成龍的《醉拳》、周杰倫的《雙節棍》等,感受音樂的特點並大膽表達,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2.教學課件:包括武術表演視頻、動作圖示、圖片。音樂、場地準備、大鼓。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感受音樂強悍、有力的氣勢,激發幼兒用武術動作表

現音樂的特點。

1.出示成龍圖片,引出歌曲《男兒當自強》,感受音樂的特點。

提問:聽了這首歌曲,我們會有種什麼樣的感覺?

提問:這是什麼聲音?鼓聲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鼓聲讓音樂更加的雄壯有力。

這首歌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男兒當自強》,什麼叫自強?

2.引發幼兒用武術動作表現音樂的願望,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自由表現。

你想用什麼動作來把歌曲的有力、有氣勢表現出來?站起來,找個空地方,用你會的動作表現。

小結:咱們中國武術很厲害,動作很有力,用武術動作表現這首歌曲是最合適的。

3.從幼兒的動作中,梳理主要動作,如掌、拳、馬步、弓步。

誰能把你的武術動作展示給大家看?用跟小師傅學習,以及教師示範的方法,梳理出掌、拳、馬步、弓步等武術基本動作。

小結:剛纔,你們做的武術動作看起來很強壯。中國武術在很久以前就有了,它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武術動作除了跟師傅學,還可以自學。

二、根據圖示,幼兒自主探究武術動作,表現音樂的特點。

1.出示圖示,觀察尋找規律,重點分析結束亮相的動作。

出示武林祕籍一,提問:有幾個小孩?你看出有什麼規律?二、四一樣,第一、三幅動作相同,方向相反。先往哪個方向?先左後右。

接着往下看武林祕籍二和三,好多圖,沒關係,都有規律。看出來了嗎?

最後一幅,這幅圖是什麼意思?亮相,兩個連貫的動作,站起來,試試。

2.幼兒自主探究動作,教師巡迴指導。

一會兒要舉行武林大會了,誰能把武林祕籍的動作都學會,就可以參加舞林大會。小師傅是怎麼做的?請你按照順序把每個動作都試一試。(幼兒四散站)

找三個小師傅帶大家做。

誰來做做武林祕籍一?你們當裁判,看他做的對不對?不對就糾錯。

對了就大家一起跟着師傅學。

誰來試試中級的武林祕籍二?誰來挑戰高級的武林祕籍三?亮相,有氣勢。重點練習馬步、隔擋以及結束亮相的動作。

3.聽音樂完整做。

剛纔做了動作,沒配上音樂,到底哪個節拍換動作呢?在音樂的伴隨下,全體幼兒跟屏幕上的小師傅一起完整做一遍。注意在小師傅出來的時候,換動作。你們通過自學,就把動作學會了。

4.出示小拳頭,這幅圖多了什麼?增加小拳頭,哪個動作的時候出小拳頭?幾下?試試。

這次加上小拳頭的動作,完整練一遍,我和你們一起。

如果武林祕籍二隔擋的動作再有力量就更好了。重點練習隔擋。

5.爲了讓動作更有氣勢,進攻和隔擋的時候,可以發出什麼聲音?這次在進攻和隔擋的時候加上聲音,更有力量。

三、啓發幼兒創編動作,練出神功。

1.出示圖片,觀察瞭解象形拳。

剛纔我們用拳、用掌做的這些武術動作叫拳術。我們中國人很有智慧,他們還模仿動物的本領和外形研究出了象形拳。看,這是什麼拳?猜猜看像哪種動物。

2.啓發幼兒做出各種象形拳。

除了這些,你還會模仿哪種動物做出象形拳?我們看這幅圖,問號,可以做什麼拳呢?啓發幼兒做出各種象形拳。我們在音樂的伴隨下,集體彩排。

四、感受方陣舞的整齊壯觀,體驗成功與自信。動作都會了,用什麼隊形能讓我們的武術表演更有氣勢?請看一段武林大會的視頻,看看他們的隊形是什麼樣的?

幼兒表演方陣舞,提醒幼兒,最後要變出象形拳。大鼓來助威。你有什麼樣的感覺?你覺得你自己怎麼樣?

爲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練中國武術呢?有什麼有用處?

五、知道武術是我們的國寶,願意繼續學習武術,引發做中國人的自豪。

2008 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我們中國的武術表演,爲什麼要表演我們中國武術?讓全世界人都知道我們中國力量,學習我們中國武術。武術是我們的國寶。

除了今天我們的拳術,還有好多種武術。刀術、棍術、槍術。你們回去慢慢學,成爲中國功夫的高手,把我們中國武術傳下去。

課後延伸活動設計:

武術動作的拓展方面,還可以讓孩子根據圖示自主探究難度更大的武術動作,如:華山祕籍、少林祕籍、武當祕籍。

隊形方面也可以進行變化,如:可以變成圓形,以及方陣舞兩隊之間的交叉、互動等。也可以進行兩隊之間,一組進攻、一組防守的遊戲,激發幼兒武術表演的興趣,願意在生活中學習武術,強身健體,努力向上。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活動反思:

《男兒當自強》是一首旋律和歌詞都極具氣勢的歌曲,給人以奮發向上的動力。這首歌曲配以剛勁有力的武術動作進行表演,更會給我們帶來力度與氣勢的震撼,激勵我們自強不息,感受成功與自信。在武術表演中培養孩子努力向上的良好意志品質,體驗方陣舞的整齊壯觀,進而感受中國力量,萌發做中國人的自豪。我在不斷嘗試中組織了此活動。

一、借用動物形象,創造表現象形拳。

蒙臺梭利說過:“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性的。他們好玩好動、喜歡模仿。思維具有直覺行動性的特點。所以是動作思維在前,然後是形象思維,再到抽象思維。在組織本次活動中,爲了激發幼兒大膽地表達表現,我對教材進行了創新,結合幼兒的年齡和學習特點,請他們觀察瞭解象形拳,併爲幼兒提供想象和創造的空間,啓發他們模仿動物的外形和本領,做出各種象形拳,激發了創造的火花,很受孩子們的喜愛。

二、巧用活動的圖示,幫助幼兒掌握按照節奏變換動作。

我製作了可以“飛入的小師傅”課件,在音樂的伴隨下,通過提

問:“哪個節拍換動作呢?”提醒幼兒集中注意力,觀察小師傅的出現,

播放“飛入的小師傅”課件,在潛移默化中,巧妙地幫助幼兒掌握按音樂的節奏變換動作。

三、遞進疊加原則,讓幼兒獲得挑戰的成功。

結合最近發展區理論,我在活動設計的時候,由易到難,幫助幼兒

層層疊加,完成武術表演。從最初的看圖示找規律,自主探究動作;到跟着小師傅學習動作;再到出示小拳頭進攻;再到進攻和防守時候的喊聲助威;最後變出象形拳練出絕招。《綱要》指出:“使幼兒在生活、學習、遊戲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識。”幼兒時期逐步形成了創造表現的意識,所以要給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請幼兒在觀看少林武術表演中感受到方陣舞的整齊壯觀,最後與同伴擺出方陣,一起合作,用剛勁有力的動作表現音樂的特點,感受成功與自信。幼兒一步步,由易到難,遞進疊加,逐漸掌握完整的武術表演,完成教學重難點,獲得了挑戰成功的快樂。

此外,在活動設計中創造性的設計趣味遊戲方面、觀察幼兒表現能力方面、師幼互動等方面我還需要在實踐中鍛鍊,爭取不斷提高教育的智慧,使孩子們受益。我國偉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學相長”,教師教的過程,也是自己提高的過程。我要走進孩子們的童心世界,研究他們、瞭解他們,孩子會教給我教育成功的奧祕。做教育的有心人,不斷學習,在理論和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把幸福帶給孩子們。謝謝!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歡快的節奏,並能用相應動作表現。

2、樂意參加活動,有表演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小圍裙、廚師帽、音樂、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一)律動“買菜”:

師:今天媽媽不在家,我們來當會小廚師,幫媽媽做飯,好嗎?讓我們開着汽車出發吧!(開車——買菜)讓我們帶着菜回家吧!

(二)學習律動“快樂的小廚師”

1、學洗菜

提問:剛纔你買了什麼菜?小廚師們準備先做什麼呢?(洗菜)想一想用什麼動作表示洗菜呢?請你來表演一下(雙手搓),還可以怎麼洗呢?(幼兒自由做)

總結: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是洗得什麼菜呢?(師帶領幼兒邊做邊念兒歌:兩手搓搓洗青菜,手臂伸長洗蘿蔔)

A聽音樂,師做洗菜動作,幼兒做菜隨音樂扭動

我洗菜洗得乾淨了嗎?你們想不想也來洗一洗?

B那我們一起聽音樂來洗菜吧!(坐)

媽媽洗菜時是在哪兒洗的?(水池)我們來變成個大水池吧!(幼兒圍圓)

C我們這一次把菜放在水池裏洗一洗

2、學切菜

師:洗好菜,該做什麼了呢?切菜需要用什麼?刀在哪裏?可以怎麼做?五個指頭併攏很鋒利喲!你是什麼做切菜動作的?誰來做一做?

今天廚房裏可真熱鬧,聽,傳來了好聽的聲音,請你聽一聽,猜一猜,切得什麼菜?(師聽音樂發出當——當——噹噹噹,嘿——嘿的聲音)剛纔你聽見了什麼聲音?噹噹的時候在切什麼?嘿的時候在切什麼?是怎麼切的,請你做一做,我們一起來學着切一切,

A聽音樂做切菜動作

B圍着砧板切一切

3、學炒菜

洗好菜,切好菜,該做什麼了呢?(炒菜)

誰來做炒菜的動作,都會做的,真是能幹,那我們先炒個什麼菜呢?(師帶領幼兒集體學炒——炒——炒青菜)

嚐嚐味道看,恩,淡的,怎麼辦?(灑點鹽、味精)誰來做撒鹽的動作呢?(個別幼兒做好,再集體做——放點鹽,撒一撒放點味精撒一撒)嘗一嘗味道好極了!

我們一起聽着音樂來炒菜吧!(圍成大鍋子)

上菜了,請你做和最美的姿勢來上菜(幼兒擺出各種造型)

4、穿上服裝,整體表演

今天本領學得真好,讓我們打扮一下,穿上圍裙,戴好廚師帽,一起來做飯吧!(二遍)

5、結束:媽媽回來了,我們把菜端到餐廳讓媽媽品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