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精華】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跳房子》

適合年齡段:

大班幼兒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單雙腳跳的快樂,學習單雙腳連續跳格子房子。

2、喜歡參與體育活動,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帶來的快樂。

3、發展幼兒的彈跳能力,培養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感受跳格子房子的樂趣。

4、鍛鍊腿部力量,有良好的動作協調性、靈敏性。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已掌握雙腳、單腳跳的方法。

2、畫有四種不同形狀格子房子的場地一塊。

3、錄音機、磁帶、小紅旗一面。

玩法過程

一、 熱身運動幼兒隨音樂練習各種走的動作,(高人走、矮人走、腳尖走、腳跟走、腳內外側走等)

二、合作探索,嘗試練習

1、師:小朋友,請看場地上畫有格子房子,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玩這些不同形狀的格子房子?

(幼:單腳跳、雙腳跳、跨跳、分並腿跳、單雙腳交替跳等。)

2、請幾個幼兒示範創意玩法。(教育幼兒在活動過程中不要互相碰撞,學會保護自己和同伴,學會商量合作、交往,規則是不踩到格子房子的邊緣線。)

3、教師小結:請幼兒輪流演示自己的玩法及分享合作的創意玩法。

(1)師:你剛纔和誰一起玩的?你們是怎樣跳格子房子的?鼓勵幼兒介紹不同形狀的格子房子的玩法或一種方式多種玩法。

(2)你還能想出什麼樣的跳法來?你還能想出什麼形狀的格子房子呢?

4、教師爲幼兒示範連續彈跳的技巧,然後組織幼兒集中練習1--2次。

(1)講解連續跳的方法、技巧、規則和安全事項:從第一個房子起點開始,逐格單腳跳躍到終點。走到第二個房子起點,逐格雙腳跳躍到終點。走到第三個房子起點,逐格跨跳到終點。走到第四個房子起點,逐格單雙腳交替跳。跳躍時,要求跳到格子中間,不能踩到邊緣線。

(2)幼兒玩跳格子游戲,重點指導幼兒在連續跳的過程中不踩邊緣線。

三、 遊戲:爭奪紅旗

1、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組跳房子,完成四種方法,在同一時間內速度快的一組奪得紅旗獲勝。

2、規則:跳房子的時候不能踩邊緣線,踩到線的幼兒須退回起點重跳。一種跳法完後,依次從旁邊繞開,接着隊伍繼續第二種跳法。

3、幼兒開始比賽。

4、教師小結比賽情況。

四、結束

幼兒擦汗,隨音樂做放鬆運動。

五、活動延伸:

在戶外活動時間讓幼兒繼續練習跳房子游戲的多種玩法。

 反思:

幼兒在開展民間遊戲活動時,對遊戲充滿了好奇感,十分感興趣。幼兒由於自身能力發展所限,少部分幼兒身體平衡掌握較差,在單腿跳中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身體,經常出現雙腳着地或是身體失去平衡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採取了不同的措施進行指導。對於平衡差的幼兒,除了用言語鼓勵外,在他們行進的過程中,教師也在一旁進行保護行進。在反覆多次的遊戲後,孩子對平衡能力掌握自如時,再加大難度,以達到遊戲的要求。

小百科:跳房子,也叫跳飛機,是一種世界性的兒童遊戲,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體育遊戲之一,趣味性、娛樂性極強,曾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相當普遍,在有些兒童遊樂場、公園和小學操場等都會有跳房子的位置。有時就算在一塊空地上,只要有一根粉筆或樹枝,小朋友亦會在地上畫起“跳房子”的九個格,然後一起玩。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在自由活動中,常常看到孩子們擺弄書、筆、玩具,把它們豎起來,又倒下。孩子的這種無意識擺弄,引發了我設計這個活動。生活中有許多東西,有的可以站起來,有的不能站起來,當孩子發現這一現象後,再讓他們想辦法讓站不起來的東西也站起來,這樣使原來無意識地擺弄,變成了帶有問題去探索。本次活動的源泉來自於孩子,材料取自於生活,充分調動起孩子在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

《幼兒園教育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我在組織大班科學活動“站直了,別趴下”時,引導幼兒親歷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讓孩子們在操作、探索、交流中獲得進步,獲得有關周圍物質世界及其關係的經驗的過程,使幼兒獲得樂學、會學這些可持續發展的長遠教育價值,較好地實踐了《綱要》的精神。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激發幼兒探究物體直立平衡現象的興趣,體驗探索活動的樂趣。

2、知道有的東西站得穩,有的東西不能站起來,初步感知物體直立平衡現象。

3、大膽嘗試讓站不起來的東西也站起來,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揮創造性。

活動重點:

知道有的東西站得穩,有的東西不能站起來,感知物體直立平衡現象。

活動難點:

大膽嘗試讓站不起來的東西也站起來。

活動準備:

1、厚的書、薄的書、鉛筆、可樂罐、娃娃、一次性筷子、捲筒紙芯、葉子、玩具梳子、雞蛋、吸管等。

2、輔助材料:橡皮泥、夾子。

活動過程:

一、幼兒遊戲《直立的木頭人》進場。

二、第一次探索,找找能站住的東西,感知物體直立平衡現象。

1、引導幼兒自由探索

教師:今天我帶來了很多東西,等會請你們一起玩,但玩的時候要找找哪些東西可以站起來?

2、幼兒探索,教師觀察。

3、幼兒表述探索結果

教師:請你們告訴大家,你讓什麼東西站起來?是怎麼讓它站起來的?

4、教師小結:……

三、第二次探索,大膽嘗試讓站不起來的東西也站起來,發揮創造性。

1、鼓勵幼兒想辦法大膽嘗試解決問題

教師:現在請你們動動腦筋,讓站不起來的東西,也站起來。

2、幼兒探索,教師觀察發現。

3、幼兒表述探索結果

教師:誰成功了?告訴大家,你是怎麼讓它站起來的?

四、第三次探索,鼓勵幼兒再次大膽創造【添加輔助材料】

教師:老師今天還爲你們準備了一些東西,有橡皮泥、夾子你們可以請他們來幫忙,再試試看,用和剛纔不一樣的方法讓站不起來的朋友,站起來。

1、幼兒操作,教師鼓勵個別幼兒。

2、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

教師:誰願意告訴大家,你是用什麼辦法讓站不起來的東西站起來的?

教師:誰用其他不同的方法也讓它站起來了?

3、教師小結:你們想了很多方法,讓站不起來的東西站了起來。以後,我們再去找找,還有哪些東西也能站起來。

活動延伸:

回家找找我們家裏還有那些東西能站起來,哪些東西不能站起來?有什麼辦法讓不能站起來的東西也站起來?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體驗合作,及遊戲帶來的快樂。

2、發展雙手向各個方向的伸縮能力及協調性。

活動準備:

1、小方巾若干

2、場地準備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小朋友,現在是秋天了,樹葉寶寶都從樹上飄落下來了,快和老師去追樹葉玩吧!(帶領幼兒進行跑跳活動)

2、玩了那麼久,真熱呀,樹葉寶寶想慢慢走,我們跟着樹葉寶寶走吧。

3、看這裏有個漂亮的澡盆,我們一起洗個澡吧,來我們先伸一隻腳過去,然後再伸一隻腳,小心,別把盆裏的水給灑出來。

二)洗澡過程:

1、小朋友戲水

這裏有好多水呀,真好玩,(各種戲水動作,手腳,互相潑水)

我們身上都溼了,趕快洗洗澡吧,我們從頭上開始洗,先洗洗頭,洗洗臉,洗洗胳膊,再洗洗身子,還有別忘記我們的腿。

還有拿我們沒有洗過呢?(背上)

2、重點介紹洗背環節

小朋友試試自己用毛巾來洗洗背吧!(幼兒自由操作)

我教你們一個洗背的好辦法吧!(教師示範)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體驗合作

1、我發現自己洗還有地方沒洗乾淨,請小朋友來幫我洗洗吧!(幼兒幫老師洗背)

2、我發現有人幫我洗背可真舒服,你們也去找你的好朋友幫你洗洗背吧!(幼兒合作洗背)

3、我發現躺着洗澡也很舒服呢!你們快試試!(幼兒再次合作)

4、結束部分

今天的澡洗的可真舒服!不但自己會洗澡,還有小朋友幫着洗澡,我來聞聞,那些小朋友洗的香噴噴了,現在我們幫小毛巾也洗個澡吧!(幼兒模仿洗毛巾),並晾曬好!

我們現在洗完澡了,再和我去別的地方玩玩吧!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4

幼兒園在戶外新建了主題體育遊戲懸垂區,孩子們非常好奇,都喜歡到這裏來,圍觀的幼兒很多,可是真會玩的卻不多。有的望而卻步,有的拉着繩子跑,還沒來得及擡腿就到了盡頭。怎麼樣才能幫助幼兒克服困難,更好地完成這個遊戲呢?在查閱資料後我得知這項體育運動叫做懸垂擺,懸垂擺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能夠發展上肢力量和手的握力,培養勇敢頑強的品質。

通過觀察幼兒的懸垂活動,我發現孩子們遇到困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1.幼兒上肢臂力和雙手抓握能力較弱,重心向下;2.幼兒懸垂擺的基本動作不連貫,找不到起跳點;3.幼兒心生畏懼不敢擡腳,心理因素造成了不敢嘗試。

爲了幫助幼兒克服畏難心理,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取了以下三個措施:1.利用孩子們喜歡的小猴子形象創設遊戲情景,讓孩子們在輕鬆歡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忘掉害怕;2.活動設計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小步遞進;3.結合大班幼兒喜歡競技遊戲、願意接受挑戰的特點,設計各種比賽,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勇氣

本次活動的目標設定爲:1.通過遊戲學習懸垂擺的基本動作,發展幼兒向上懸垂的能力;2.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積極思考的習慣;3.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培養勇敢不怕困難的品質。

我採取分步實施體育遊戲活動的方式,幫助幼兒逐步學習掌握懸垂擺的動作技能。

活動1

我是小猴子

幼兒對懸垂繩索又想玩又不敢玩的主要原因是因爲新器材有難度,幼兒沒有原地懸垂的經驗,上肢手臂、手腕力量較弱,加之又是動盪的繩索,自然會有恐懼感。因此孩子們需要從簡單的材料開始遊戲,逐漸加深難度。

我們搜索場地,發現大型玩具可以幫助我們。我們創設了“我是小猴子”的遊戲情景,讓孩子們試着雙手抓住大型玩具,做原地懸垂的動作。孩子們很喜歡,在上下午的戶外活動中時常來玩,從短時間懸垂慢慢延長,從老師抱着抓握到自己跳起抓握,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孩子們的上肢力量得到了有效的鍛鍊,畏難心理得以克服。

一段時間後,有幾個男孩子經常提出要求:“老師,我們在大型玩具上比賽,我們贏了。他們要在繩索上比賽看誰堅持的時間長,我們想比一比。”孩子們感到自己的力氣變大,對自己充滿了自信,抓住幼兒的自信與興趣,我們開始探索繩索上的原地懸垂。

活動2

爬繩子的小猴子

孩子們興致勃勃來到繩索前,開始學習在繩索上原地懸垂。可是當繩索握在手中時孩子們發現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抓握點,抓高了彈跳不起來,抓低了使不上勁。我們運用老師和同伴示範的方法,請幼兒進行重點觀察和集體討論。孩子們在討論時說:“我看見小雨剛纔成功了,他的手抓繩子時,上下分開有距離。”小久說:“他的手臂開始是伸展開,很直的。懸垂跳起時手臂和腿一起變彎曲。”甜甜說:“我看見,他的腳很用力地蹬地跳!”我問:“他是怎樣跳的?”子玉說:“小雨像猴子一樣,使勁蹬地就跳起來了!”皮皮說:“我也成功了,我的手很用力地抓住繩子,就不會掉下來了!”小雨自己說:“我的屁股和腿都很使勁地夾緊繩子!”我說:“你們觀察的都很仔細,那麼在繩索上懸垂,先要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做什麼呢?”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將看到的說出來。

最後我們一起總結了原地懸垂的基本動作要領:首先手臂伸展雙手抓緊,然後用力蹬地,最後屈腿、雙臂雙腿夾緊,並注意儘量使身體重心向上。孩子們很靈活,在反覆實踐與觀

察中,漸漸掌握了基本要領,並慢慢延長懸垂的時間。最後孩子們如願開始組隊進行比賽。看到孩子們各個咬牙堅持到勝利的場景,聽到孩子們歡快的慶祝聲,想起他們的話“小組要是因爲我輸了,多沒面子呀”,心中有不捨得也有喜悅。這樣的活動不僅增強了幼兒的體魄,也培養了幼兒堅定的意志和團隊合作意識。

活動3

小猴子越過小河

隨着孩子們上肢力量的不斷增強,原地懸垂已不能滿足孩子們的興趣,我們開始玩“小猴子越過小河”,讓幼兒開始嘗試懸垂擺,初步學習懸垂擺的動作。爲使幼兒感知懸垂擺的運動方向,每當小猴子抓住樹上的藤蔓(繩索)、雙腳離地後(原地懸垂),猴媽媽輕輕推小猴子,小猴子藉助繩索上的滑輪和猴媽媽的推力,滑到索道的另一邊跳下,小猴子便成功越過小河。如果小猴子中途掉下來或者滑回來,就失敗了。在遊戲中繩索有時會因重力影響而輕微自轉,幼兒要自行調整重心,判斷跳下的地點。孩子們覺得遊戲新奇又刺激,特別有意思。戶外活動中,這裏充滿了歡聲笑語。

孩子們嘗試一段時間後各個覺得不過癮,果果說:“老師,我不用推,自己能過!”我驚訝地說:“你能行嗎?好吧!你試試吧!”這時,站在旁邊的孩子們紛紛說:“老師,我也想自己過!”“老師!我也想試試!”孩子們躍躍欲試,我說:“哦,原來小猴子們的膽量越來越大了,本領越來越強了。好的,那你們就自己過吧!”

於是我請孩子們自己想辦法,用自己的方法使繩索滑行起來。孩子們興致濃厚,各個自信十足,紛紛抓着繩索嘗試。只見前幾個孩子只是原地懸垂,繩索沒有滑動;後面幾個孩子見狀,抓住繩索跑了幾步,繩索滑動了,但很短很慢。幾次嘗試後,我問幼兒:“爲什麼小久擺得遠?”孩子們說:“他有助跑,就像助跑跨跳一樣,還要跑得快。”“好,那我們也像他一樣試試看。”孩子們帶着新經驗開始嘗試。子玉拉着繩索使勁跑,快到終點才擡腳,結果繩索滑動很快,但距離短。甜甜跑了兩步就擡腳,繩索滑動很慢,停在了中間。幾次嘗試後,只聽小寶喊:“哎呀又忘擡腳了!”

通過觀察發現,孩子們已經瞭解了基本技能,但起跳點把握不好。什麼材料能夠提示起跳點呢?什麼材料孩子一看到就擡腳不踩,但又安全可移動呢?經過討論,我們決定投放塑料草坪。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教育幼兒要愛護花草,所以幼兒都有意識地不踩草坪;而且草坪安全、輕便、可拼接、可移動,可以根據遊戲難易進行調整,幫助幼兒設立起跳點。投放草坪後,孩子們在助跑時就以草坪爲標準,目測好距離,定點起跳,成功擺越,一系列動作順利完成。有了草坪(一塊)的幫助,很多孩子成功了。我們聚在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並及時總結懸垂擺的動作要領:助跑、雙手抓緊、用力蹬地、收腿、雙臂雙腿收緊。

活動4

飛躍小勇士

孩子們對懸垂擺的興趣濃厚,每次遊戲都是意猶未盡,總是希望自己能夠擺越得距離遠些。瞭解到孩子們的願望,我設計了“飛躍小勇士”的競賽活動,幫助幼兒練習並掌握有距離的懸垂擺。活動以小勇士闖關爲情景,每個小勇士要獨立練習並同團隊合作完成任務。

在開始的熱身環節,我先帶着孩子們玩“小勇士過河”,通過泳前準備和各種泳姿的模仿,鍛鍊上肢大肌肉及關節的靈活性;接着分組比賽原地懸垂的持久力,進一步幫助幼兒活動軀幹,拉抻幼兒上肢,鍛鍊肩肘柔韌性,使身體發熱。在這個環節幼兒能夠複習總結過的懸垂動作要領,爲接下來的懸垂擺越做準備。

做好充分的準備後,孩子們見到自己熟悉的草坪,只是草坪由原先的一塊增爲兩塊,但孩子們沒有害怕,各個躍躍欲試,信心百倍。能力強的幼兒搶站在前面,一聲哨響,只見前兩排的幼兒齊刷刷地一個個擺越過去。膽怯的鑫鑫在同伴的鼓勵下抓起繩索,從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堅強。只見她抓緊繩索,助跑,蹬地,起來了!繩索慢慢地滑着,眼看要停在沼澤上,我決定幫她一把,輕輕推了一下,鑫鑫成功了。體驗到成功的鑫鑫更加自信了,第二次嘗試時鑫鑫放大了膽子成功擺越。

看着他們自信的笑容,我投放了四塊草坪,問:“草坪又長了!你們敢挑戰嗎?”孩子們齊聲喊:“敢!”哨聲響起,前幾個嗖嗖嗖地擺越過去,速度很快。後面的孩子就慢下來了,有幾個停在草坪上。我召集孩子們觀察擺越距離遠的幼兒的動作,引導幼兒找出擺越又快又遠的原因。最後我們共同總結梳理動作要領:助跑要快,跳起時用力蹬地,擺越草坪時手要用力抓緊。通過總結經驗和教訓,更多的孩子擺越成功。

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是“奪旗”遊戲。爲了照顧孩子們不同的懸垂擺越能力和水平,我們分別設置了四條路線,四條路線中的草坪有長有短。勇士自由組隊,自選道路擺越草坪,爬上奪旗島,歸隊。在遊戲中,我看到了小寶嗖一下襬越四塊草坪的滿足,也看到了鑫鑫擺越兩塊草坪的自信。

在活動中隨時強化幼兒的安全意識非常重要。當時一名幼兒擺越後,隨手將繩索扔回,我趕緊抓住回落的繩索,使後面等候的幼兒免於被繩索刮蹭。我當即暫時停止遊戲,重申了遊戲的規則,提醒幼兒注意安全,懂得保護自己和同伴。

在整個懸垂擺的活動探索中,我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根據幼兒的現有水平,積極調整活動內容,及時觀察幼兒在遊戲中遇到的困難,積極地分析,並引導幼兒自行解決,與幼兒共同完善了懸垂擺的遊戲活動。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5

活動意圖:

跳房子是一種傳統的遊戲活動,對於六七十年代的人來說,是一種並不陌生的遊戲,可是對於現代的孩子,各種各樣的電子玩具充斥着他們的世界,戶外活動已是現代孩子的嚮往,跳房子的遊戲,簡單安全。在遊戲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序數的排列,而且學會了指物點數,在遊戲的過程中,需要同伴的合作才能達到一定的級別,培養了孩子的合作意識,鍛鍊了孩子的合作能力,使孩子的身心得到了愉悅和發展。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雙腳跳、單腳跳的能力。

2、培養幼兒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培養了孩子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沙包、用粉筆在地上畫的房子圖形。

活動過程:幼兒隨音樂做熱身運動,踢腿、伸手、彎腰、點頭。

活動規則:

1、不能跨格或者是數遊戲者字跳,必須按順序1、2、3、4、5、6、7、8、9。

2、單腳跳的途中,如果其中一隻腳落地了,就算輸,罰下場,等候第二輪比賽。

遊戲一:

幼兒分組,每組三人,或者是自己組合,幾人均可。幼兒把沙包扔進標有數字“1”的長方形方格里面,然後雙腳夾起沙包把它扔到標有數字“2”的長方形格子裏面。依次進行,直到沙包被扔到“9”時,幼兒彎腰把沙包撿起,跳出房子。第二名幼兒再重新開始。

遊戲二:

幼兒把沙包扔進數字“1”裏面,再單腳跳進“1”,然後單腳包沙包踢進“2”,依次進行。最後把沙包踢進“9”後,幼兒單腳站在數字“8”裏面,彎腰把沙包撿起來。第二名幼兒再開始。

遊戲三:

玩的方法同“1”或“2”,如果第一名幼兒沒有失誤,就可以再第二輪比賽中直接把沙包扔進“2”,如果還是沒有失誤,就可以再直接

把沙包扔進“3”。第二名、第三名幼兒進行時也同樣。

活動反思:

本遊戲的玩法自由靈活,簡單安全。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幼兒隨時都可自由玩耍,並且對幼兒的認識數字,排列序數,指物點數都有一定的幫助,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是幼兒在遊戲過程中體驗了活動的快樂,愉悅了身心。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運用滑板鍛鍊幼兒的我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

2、使幼兒能勇敢積極地參與活動,提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幼兒在遊戲中感受到快樂。

二、活動準備:

1、人手一塊滑板。

2、自制松果若干。

3、場地佈置。

三、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帶領幼兒爬到松樹上作睡覺狀。

2、松鼠寶寶們,天亮了,我們爬出來做遊戲吧!

3、幼兒聽音樂做律動,自由表現松鼠的生活情景。

(二)、提供材料進行練習

1、寶寶們,我們一起去散步吧!瞧!這裏有河、有橋、有馬路。咦?河對岸是什麼呀?(松果)聞起來真香呀!可是這條河又寬又深,我們怎麼過河呢?

2、這裏有一件寶貝(滑板)可以幫助過河。請你們每次搬一顆糖,看看誰能又快又安全地回到媽媽身邊。

3、幼兒自由選擇路徑,把滑板想象成交通工具過河。

4、小結交流:小松鼠真聰明,你們把滑板變成了什麼?(汽車、輪船、自行車等)你是怎麼過河的.?

5、有的小松鼠搬回來的松果很美味,可有的小松鼠不小心把松果掉到河裏了,你有什麼好辦法不讓松果掉到河裏呢?(可以將松果背在身上、夾在腋窩下、抓在手裏、放在滑板上等。)

6、討論:你剛纔是怎樣搬松果的?你覺得這個辦法好不好?

7、小松鼠真聰明,請你們繼續開動腦筋,用不同的方法,選擇不同的路線(從橋上、馬路上、河面上)運松果。

(三)、放鬆活動

我們來嘗一嘗松果的味道,然後搬回家給好朋友嘗一嘗吧!幼兒聽音樂做律動,結束。

四、活動評價

教師針對幼兒的表現給予不同的評價。使幼兒獲得成功感和愉快感,並照顧到那些能力相對弱的幼兒,增強其自信心。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小動物的家中,通過自主探索各種器械的不同玩法,體驗身體運動的樂趣,發展幼兒平衡、跳躍、鑽爬、跑、投擲等多種基本動作。

2、培養幼兒自由結伴、自主遊戲的能力,進一步激發幼兒參加體育遊戲的主動性、創造性。

重難點:

重點:發展平衡、跳躍、鑽爬、跑、投擲等基本動作,體驗運動的樂趣。

難點:幼兒能自主地參與,並探索不同的玩法。

設計思路:

區域性體育活動它是一種把運動場地區域化並以區域爲基礎開展的體育活動,它改變了傳統的活動方式,變以集體活動爲主爲以分散活動爲主,讓幼兒獲得更多的自主活動的機會,體現了開放性、交互性和創造性,使幼兒在與環境、材料、同伴的互動中得到更充分的發展。整個活動中我爲幼兒提供了足夠的自選空間、充分自由的活動氛圍,開設了小馬、小兔、小狗、小猴、小貓五個不同活動區域,引導幼兒自由地選擇區域和運動器械、自由結伴、自主運動,從而發展平衡、跳躍、鑽爬、跑、投擲的基本運動能力以及探索和創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代表五個區的動物標誌(馬、兔、狗、猴、貓)。

2、器具:墊子、塑圈、平衡木、沙包、輪胎、繩子等。

3、輔助材料:毛絨玩具、小桶、鵝卵石、橡皮筋、椅子、小揹包等。

活動流程:

調動身心:做準備活動觀察區域環境:幼兒認識標誌、區域基本活動:分散自主活動放鬆活動:收拾器械

活動過程:

(一)調動身心:做準備活動

師引導小朋友,我們一會兒要去練本領,先讓我們聽着音樂活動活動筋骨好不好呀?(幼兒隨音樂做身體運動)

(二)觀察環境:幼兒認識標誌、區域

1、師引導今天小馬、小兔、小猴、小貓、小狗邀請我們去它們家玩,每個家都有許多玩具,你們想去嗎?

2、師帶領幼兒到每個家認識標誌、區域及玩法,提出要求:看看誰去小動物家裏玩的最好。

(三)基本活動:分散自主玩。

1、第一次到小動物家玩

鼓勵幼兒在不同的小動物家嘗試多種玩法,並引導選用輔助物玩,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多樣性。

觀察要點:各個活動區內幼兒的創新玩法有哪些?是否合理地使用輔助物配合玩?

2、交流分享:讓幼兒講解示範剛纔到哪個小動物家玩的?玩了什麼玩具?怎麼玩的?

3、第二次到小動物家玩(交換場地玩)

師剛纔我們玩得真好,現在能不能換一個小動物家去玩呢?比比誰的玩法跟剛纔不一樣,比比誰的玩法多。

觀察要點:幼兒有無更換不同區內玩?幼兒又有哪些創新玩法?

(四)放鬆活動:收拾器械

1、再次交流分享

師剛纔你們又到哪裏去了?怎麼玩的?,以參觀式評價方法進行,並鼓勵表揚各區幼兒不同的創新玩法。

2、收拾器械

師剛纔我們在小動物家玩得很累了,現在讓我們回家休息一會兒,請你們一起幫小動物整理好器具再回家好嗎?

師幼一起收拾器械回活動室。

活動自評:對於該活動,幼兒很喜歡也很投入,他們自由發揮,想出各種玩法,並能和同伴一起合作。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大膽的探索輪胎的多種玩法, 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樂趣。

2、發展走、跑、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訓練幼兒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3、培養幼兒與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識,能與其他幼兒共同遊戲,樂意與他人交流、分享不同的玩法,。

活動準備:

輪胎10只、小紅旗1面音樂

活動重點和難點:

創造性的玩輪胎,通過各種玩法發展走、跑、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熱身運動:小朋友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啊,我們到外面鍛鍊鍛鍊身體吧!幼兒隨音樂做熱身運動

二、自由玩輪胎

幼兒自由在操場四周玩輪胎並探索輪胎的各種玩法。

1、師: 我們現在來進行"輪胎玩法大比拼"活動,現在小朋友先自己嘗試一下輪胎有哪些玩法?

2、幼兒和老師一起探索輪胎的不同玩法。在探索的過程中,鼓勵幼兒互相交流與別人不同的有創意的玩法,不斷激發幼兒的創造興趣和熱情。

教師觀察:

孩子們有哪些玩輪胎的方法, 誰最會玩,及時地反饋玩的方法和技巧。

指導重點:

①引導幼兒相互學習, 及時糾正動作。

②指導幼兒滾、走、跳輪胎時, 要注意自我保護。

三、集體練習

大家共同體驗輪胎的各種新玩法,並引導幼兒之間相互合作,傳授經驗,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

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輪胎有幾種玩法, 怎麼玩, 然後幼兒分成 小組練習。

玩法一: 滾輪胎。單手或雙手向前滾輪胎(設置小紅旗作獎勵)

玩法二: 走輪胎。輪胎一個挨着一個平放在地上, 踩着輪胎兩端走過去。

玩法三: 跳輪胎。輪胎平放在地上, 從輪胎外跳進輪胎中心。

四、競賽遊戲:

極限挑戰幼兒分紅綠兩組,進行比賽。先跳輪胎--走輪胎-鑽輪胎,然後跑回,拍第二個幼兒的手並跑回隊伍最後。

五、和輪胎互動放鬆,談話結束

師:比賽結束小朋友是不是也有點累了,我們找一個輪胎坐好休息一下。

邊做放鬆運動邊談話:今天我們想出了很多玩輪子的方法,老師也跟小朋友學到了很多,老師特別高興,你們高興嗎?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像輪胎這樣的廢舊物品,只要我們動腦筋,就能玩到好多的有趣的遊戲,希望小朋友想到時別忘了告訴老師啊!好,滾動我們的輪胎,我們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