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合集六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合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2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合集六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分割的方法裝飾蝸牛螺旋形的殼。

2、學會用漂亮的彩筆以及簡單的點、線、圈等花紋裝飾蝸牛。

3、感知分割裝飾的風格,產生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範畫一張。

2、彩色筆人手一盒。

活動過程:

1、聽謎面,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揹着房子走。

你知道它是什麼動物嗎?

2、欣賞範畫,學習用分割的方法給蝸牛殼裝飾花紋。

-出示範例,建議教師這樣引導:

(1)小朋友,小蝸牛的房子漂亮嗎?

(2)怎樣才能使小蝸牛有一個美麗漂亮的房子呢?

(3)請你說說:畫面上蝸牛的殼是什麼形狀的?

(4)你知道怎樣打扮小蝸牛的房子嗎?

-引導並啓發幼兒想出用線條分割法螺旋形切割成若干塊,再用圓、點、線或簡單的圖形在每一個空格中裝飾各種圖案或花紋。

3、交代繪畫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豔麗的色彩給蝸牛房子和長長的身體塗色。

4、展示幼兒作品,結束活動。

表揚大膽作畫的幼兒,對大膽分割圖形,認真裝飾畫面和色彩和諧的作品給予讚賞,引導幼兒看一看,比一比,誰的蝸牛房子最漂亮。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作品的藝術風格,大膽表達對作品的認識和感覺。

2.能以變形、誇張的手法,大膽地想象繪畫。

3.體驗作品及創作繪畫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前組織幼兒進行狂歡節巡遊,作品《哈里昆的狂歡》4幅,狂歡節的

照片若干,4開畫紙4張,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聯繫生活,感知狂歡時有趣的氛圍。

二、幼兒欣賞名作《哈里昆的狂歡》,感受作品的風格,表達自己的認識。

1.介紹作品、畫家。

2.幼兒分組欣賞、討論,教師巡迴指導。

3.集體交流對作品的感受和認識。

(1)引導幼兒從畫面造型上欣賞,感受作品誇張、變形的手法。

(2)從作品色彩上欣賞體驗作品的感覺。

三、幼兒分組繪畫,進一步表現對作品的感受。

1.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創作意向。

2.幼兒進行小組合作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要求:將物品誇張變形;最想畫的部分畫得要大一些,把畫面佈置得豐富一些;小朋友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四、引導幼兒分享交流,體驗創作的樂趣。

1.引導幼兒小組內交流繪畫的內容。

2.集體交流,教師提升經驗。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處於對映像和符號認知的象徵期,他們的繪畫特點不是再現客觀,而是表現主觀化的客觀。這幅作品是符合幼兒的美術認知特點的,所以幼兒對作品會產生濃厚的興趣,總有說不完的感想。活動中,幼兒通過語言、繪畫等方式,自主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採用小組繪畫的形式,將幼兒的想象集合起來,表現出夢境般的構圖形式,幼兒作品中表現的狂歡節熱鬧氣氛也與作品《哈里昆的狂歡》的構圖方式、表現形式相類似,使幼兒產生成功的喜悅心情。

附:米羅《哈里昆的狂歡》賞析:

《哈里昆的狂歡》是米羅嘗試超現實主義的初期作品,遠遠看上去,好像上面擺滿了許多奇怪的玩意兒,散亂地擺放在上面,傳統的構圖法則在這裏已經蕩然無存了。室內舉行着狂熱的集會,只有人類是悲哀的,那人帶有頗爲風雅的鬍子,叼着長杆的菸斗,憂傷地凝視着觀者。圍繞着他的是各種各樣的野獸、小動物、有機物,全都十分快活。畫家充分地描繪了一種輝煌的夢幻形象。畫面瀰漫着“狂歡”的氣氛,連桌布也想滑下來加入,樓梯也想跳動,各種形狀古怪的精靈都在忙碌着,在破壞着一切,如:點燃炸彈。他們相互嘲弄着,而人類則顯得無奈,鼓着眼睛哭喪着臉。整個畫面洋溢一種純真的、快樂的、充滿幽默的氣息。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能畫出人物的主要特徵及坐、走、跑等基本動態。

2、大膽想象進入小學後的情境,進一步增強進入小學的光榮感。

二、活動準備

已經多次欣賞過小學生活動的照片或已參觀過小學。

三、活動過程

1、談談對小學生活的印象。

提問:你在參觀小學時,看到小學生都在幹什麼呀?

2、想象自己做小學生的摸樣。

教師:我們長大了,做小學生了,想象下自己的樣子,你的小夥伴在做什麼?根據幼兒的回答繪畫範例。

3、大膽展開想象,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理想。

提醒幼兒自己的模樣特徵要畫明顯,人物形象稍微畫大一些,簡單畫出人物走、坐、跑的基本動態,並注意要將畫面安排的合理、豐富。

4、舉辦"我是小學生"的展覽會。

鼓勵幼兒努力學習,做一名優秀的小學生。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根據手形的變換聯想各種事物,並嘗度用自己的小手變出各種生動的圖案。

2、體驗手形畫帶來的樂趣,啓發幼兒大膽想象。

3、激發幼兒對繪畫產生興趣。

4、培養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摺紙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乾淨。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根據手形的變換聯想各種事物,並將它變成生動圖案,體驗到手形畫帶來的樂趣。

2、難點:大膽發揮想象根據手形變換來聯想相關的事物。

活動準備:

1、若干手形圖

2、學具:記號筆、油畫棒、鉛畫紙

活動過程:

一、引題

伸出你的手,你的手能變什麼?

二、出示範畫手開圖

1、這是我的手形(圖一)你們能不能把我的手變成其他東西。

2、出示範畫(圖二):這是我變的孔雀,你會變什麼?

3、可以這樣豎着放,也可以橫着放。(圖三)他可以變成什麼?

4、我又變了一隻雞,你會變什麼?

5、我們除了伸直手指放,還可以任意彎曲幾個手指。看我可以這樣放。(圖四)

6、這是我變的小花,你會變什麼?(圖五)

三、示範、講要求。

原來我們的小手這麼能幹,這些手形都是怎麼變到紙上去的呢?

老師來示範一遍,講解注意點。

四、幼兒作畫

教師指導,開始作畫,拿到紙的小朋友,先在紙的右下角寫上自己的號次。

五、展示幼兒作品

活動反思:

活動最初源於孩子一次散步中玩的"手影遊戲",教師及時地抓住了教育契機,開展了一系列豐富有趣的活動。

手影表演一直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將科學領域與語言領域融於幼兒生活中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本次活動的設計旨在通過讓幼兒探索手影,讓幼兒瞭解影子與光的奇妙關係,激發幼兒對手影遊戲的好奇與興趣。本次活動源於孩子的"興趣點",又給孩子充分發揮和表現的機會,深受他們的喜愛。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樹葉、瓦楞紙製作實物版畫的方法。

2、能用多種顏色的油墨拓印出瓶花。

3、體驗用各種樹葉拼、印瓶花活動的樂趣。

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衣服和畫面的整潔。

【活動準備】

1、各種紋路各種造型的樹葉、油墨、磙子、瓦楞紙、拓印紙、剪刀等。

2、範畫一幅。

【活動過程】

一、欣賞範畫,交代課題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幅非漂亮的瓶花畫,這幅畫不是畫出來的,你們能猜出它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嗎?老師告訴你們:這叫實物版畫,花瓶是用瓦楞紙、花是用不同的樹葉拼成,再磙上油墨印出來的。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製作實物版畫——瓶花。

二、講解示範製作過程。

1、構思定稿和製版

“怎樣製作花瓶呢?”——在瓦楞紙上畫出自己喜歡花瓶的形狀,用剪刀沿着外形輪廓剪下。然後再選擇自己喜歡的樹葉拼在花瓶上,拼出自己想要的畫面。

2、拓印

(1)在瓦楞紙有楞的一面推上油墨,推得時候可以上下推、還可以左右推,每個地方都均勻的推上顏色;然後將選好的樹葉選取自己喜歡的顏色再推上油墨,注意在樹葉紋路清晰的一面推上油墨,注意顏色的搭配,最後把推好油墨的樹葉和瓦楞紙按照剛纔構思好的畫面重新擺好。

(2)之後端正地蓋上拓印紙,用平底茶杯或手掌用力均勻的磨壓,打開就是一幅漂亮的實物版畫-瓶花。

3、幼兒操作。

(1)介紹材料: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各種形狀的樹葉和瓦楞紙,有的葉子可以適當修剪。

(2)鼓勵幼兒拼不同造型的瓶花。

(3)提醒幼兒要注意衛生,不亂丟垃圾,拓印時保持衣服和畫面的整潔。

4、作品展評。

(1)現場及時抓拍孩子製作的作品。

(2)通過視頻展示現場抓拍的孩子作品,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交流、評析,幼兒相互參觀、學習,說說是怎麼印的?好不好?好在哪裏?加深對實物版畫製作方法的理解,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孩子再學習的興趣。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課後繼續觀察、尋找,還有哪些實物可以拼印瓶花。

2、在美工區投放印製實物版畫的材料,供幼兒自主探索實物版畫的製作方法。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砂紙在日常生活中作爲打磨工具出現幼兒並不陌生,但在砂紙上作畫卻是第一次,大班幼兒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動手能力教強,喜歡嘗試探索,結合這一特點,選擇這個活動,激發幼兒大膽常識作畫,感受砂紙畫與紙畫畫的不同,掌握在砂紙上作畫的技能。

活動目標:

1、探索嘗試用砂紙作畫,充分想象畫出與衆不同的自己喜歡的.畫面。

2、掌握畫砂紙畫的技能,能用不同的力度和色彩表現畫面的主次層次。

3、感受畫砂紙畫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油畫棒、試塗顏色的砂紙、人手一件半成品砂紙賀卡、作品展示區

活動過程:

一、出示砂紙畫賀卡激發幼兒興趣。

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禮物?(出示半成品賀卡)

二、幼兒觀察砂紙的特點,砂紙和白紙的不同之處。

砂紙和白紙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引導幼兒大膽講述砂紙與白紙的不同之處。

(白紙光滑、塗上顏色鮮豔,砂紙底色深、粗糙、上面有小沙礫、對油畫棒的着色力較好。)

畫畫時用什麼樣的方法塗色呢?師幼共同用手指撫摸手背的方法感受力度的輕重。

(塗底色時用油畫棒平貼在砂紙上輕輕的掃過。畫主要景物時要用力,象手指重重的按在手背上。)

你喜歡什麼顏色?

引導幼兒大膽在砂紙上試塗各種顏色,探索發現適合砂紙畫選用的顏色。

(白色、粉色、黃色、天蘭色、桃紅色、淺綠色、紫羅蘭等一些色彩豔麗的顏色,還可以讓幼兒試用先塗白色打底,再塗紅色、深藍、綠色等顏色。)

三、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賀卡準備送給誰?(這麼美麗的砂紙畫賀卡你想送給誰?)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想要送給什麼人。

你想在賀卡里面畫些什麼內容?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想要畫的內容。

四、教師示範背景色和主要景物的塗色方法,提出要求。

背景色:時將油畫棒橫過來平貼在砂紙上輕輕的一下一下塗,塗完以後不要再塗。

主要景物:主要景物畫的大、下筆用力。

要求:

1、作畫時大膽想象畫出與衆不同的畫。

2、先塗背景色再畫主要景物,主要景物要突出。

3、要選鮮豔的顏色,注意畫面衛生。

五、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鼓勵能力弱幼兒大膽作畫。

六、作品展覽,幼兒互評。

從畫面的主次層次表現情況、顏色的選擇、內容的表現的情況。

活動分析:

幼兒在學習砂紙畫時表現出非常高的興趣,畫畫的過程中既滿足了幼兒的探索欲,又學習了砂紙畫的方法。在處理難點上採用在手背上用手指輕輕撫摸,用力按的方法來表現不同力度,幼兒在輕鬆有趣的活動中掌握難點,在評價過程中幼兒饒有興趣的進行互評,幼兒能根據要求從畫面主次層次、顏色、內容方面進行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幼兒的體驗了成功,感受了畫砂紙畫的樂趣,從而提高了幼兒的自信心,幼兒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爲,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啓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