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皮膚的作用,知道保護它們的衛生常識和正確方法。

2、對探究人體奧祕很感興趣。

活動準備:

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人體模型、X光片,《知識百科》音像資料等活動過程:

一、認識皮膚。

1、幼兒互相觀察,看看身體的哪些地方有皮膚。

2、幼兒在放大鏡、顯微鏡下觀察皮膚,看看皮膚上有什麼(有紋路、毛孔、汗毛等)。

3、幼兒摸摸自己的皮膚,說說有什麼感受。

4、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

二、皮膚的用處。

1、提供冰水、熱水、絨毛玩具、砂紙、綢布、海綿、鋼絲球等材料,讓幼兒逐一觸摸或用身體不同部位的皮膚感覺材料的冷熱、粗糙、光滑、軟硬等特性。

2、請當醫生的家長結合圖片及具體事例,向幼兒介紹皮膚保護人體的重要性。

三、保護皮膚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討論皮膚的正確方法:

經常進行戶外鍛鍊,保持皮膚的清潔,使用適宜的護膚品,防止皮膚凍、裂傷及損傷,皮膚受傷或被蚊蟲叮咬應及時處理,防止感染。

四、活動延伸

1、提供不同人種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瞭解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有着不同的膚色。

2、與家長比一比,看看自己的皮膚和他們有什麼不同。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筷子,體驗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小手的靈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培養幼兒小肌肉活動能力。

活動準備:幼兒人手一雙筷子、盤子21個碗21個、豆子多個、糖多個

活動過程:

一、律動:手指操

二、教師出示筷子引入,並介紹它的來源和用途,激發幼兒操作筷子的慾望

提問:

1、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

2、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3、誰還見過用別的材料製作的筷子?

4、那用它來做什麼呀?

5、你們都會用筷子嗎?

6、那咱們班誰會正確使用筷子而且夾東西又快呢?

三、學習活動。

1、師:小朋友下面一起來做一個《夾豆子比賽》。教師發給幼兒每人一雙筷子、一個盤子、裏面十10粒豆子、一個空碗,讓幼兒進行比賽。看誰夾豆子最快。

四、教師講解正確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

(一)實踐活動後進行小組討論:

1、爲什麼有的小朋友能迅速地用筷子夾東西,爲什麼有的小朋友夾得很慢?因爲他們不會正確的使用筷子對不對?怎樣才能會正確的使用筷子呢?

(二)正確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右手五指自然彎曲,大拇指尾部、食指和中指夾住一根筷子,大拇指底部和無名指夾住另外一

根筷子,小拇指自然彎曲。夾東西時,食指和中指向內彎曲,使第一根筷子靠緊第二根筷子。(發給幼兒一人一雙筷子裏操作用)

五、進行鞏固遊戲,培養幼兒使用筷子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幼兒小肌肉活動能力,落實了目標中的第二第三要求。

1、遊戲《傳糖比賽》幼兒接力的形式進行比賽。

2、遊戲《看誰是勝利者》幼兒夾糖和豆子進行比賽。幼兒分組在規定的時間裏看誰把糖和豆子夾得多。

3、每組評出夾得最多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平時多練習使用筷子。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3

一、會飛的娃娃

材料與工具:各色塑料袋、色卡紙、繩子、雙面膠、剪刀。

製作方法:

1.用色卡紙將塑料袋裝飾成娃娃、怪獸等模樣。

2.用繩子繫住袋口(不能紮緊袋口)。

玩法:手拉繩子迎風快跑,塑料袋灌進風后就會飛起來(圖一)。

特點:美觀、製作簡便,像個簡易小風箏

二、好長的毛毛蟲

材料與工具:各色塑料袋若干、色卡紙、鉛絲、雙面膠、剪刀。

製作方法:

1.將幾隻塑料袋剪去口和底(其中一個不剪底)。

2.用雙面膠帶將塑料袋一個個粘起來,使之形成一個長長的袋子。

3.用色卡紙將袋子裝飾成毛毛蟲(也可裝飾成龍、魚等)。

4.將鉛絲做成有手柄的圓環,將袋口套在鉛絲上並固定。

玩法:手持圓環迎風快跑,長長的毛毛蟲就會鼓起,在空中搖曳(圖二)。

特點:在空中搖曳的毛毛蟲非常有趣,能營造一種歡樂熱鬧的活動氣氛。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禽蛋。

2.會給煮熟的蛋剝殼。

教學準備:

1.煮熟的雞蛋、鴨蛋、鵪鶉蛋若干。

2.有各種圖案的畫紙、糨糊、抹布。

3.教師和幼兒都洗淨雙手。

教學過程:

一、遊戲《奇妙的口袋》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請每一個小朋友在神奇的口袋裏摸一摸、猜一猜,是什麼?

二、出示實物蛋認識、比較各種蛋。

教師:你摸到的是什麼蛋?它們有什麼一樣?有什麼不一樣?

教師小結:這些蛋都是橢圓型的。鵪鶉蛋寶寶個子最小,穿着花衣服。雞蛋寶寶個子中等,穿着有一點點紅的粉色衣服。鴨蛋寶寶個子最大,穿着有點綠有點白的衣服。

三、幼兒相互討論,交流剝蛋的方法。

教師小結:先將煮熟的'蛋敲裂,用大拇指撥開蛋殼,連着蛋殼內的膜一起剝掉。

四、讓幼兒品嚐剝好的蛋,提醒幼兒要多喝水。

五、蛋殼拼貼

讓幼兒在畫好的輪廓上貼上蛋殼。

效果反饋:

本活動與孩子們吃點心的環節銜接,剝好的雞蛋作爲點心提供給孩子們品嚐。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究黃豆與豆製品關係的慾望和興趣。

2、引導幼兒初步認識黃豆及其製品,並瞭解其營養價值

3、培養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辨別黃豆並區分豆製品的能力。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幫助幼兒瞭解黃豆及其製品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難點: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方式辨別黃豆,區分豆製品。

活動準備:

黃豆、紅豆、綠豆等各種豆子,各種豆製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圖片"黃豆爺爺"。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請幼兒品嚐豆製品,引出認識黃豆的課題。

2、教師與幼兒邊品嚐邊互相交流。

3、教師提問:這些食物都是用什麼做的?

(二)基本部分:(重點、難點部分)

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及討論辨別出黃豆,掌握其外形特徵,瞭解其營養價值,並能運用所學知識區分豆製品。

1、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嘗試性地尋找出黃豆。(教師提供黃豆、綠豆……請幼兒看、摸,並運用經驗找出黃豆。)

2、認識黃豆外形特徵。

(1)幼兒相互交流,掌握黃豆外形。

(2)教師引導幼兒總結出黃豆外形特徵。

教師提問:

a.黃豆是什麼顏色的?

b.黃豆是什麼形狀的?

c.黃豆上有什麼?

d.黃豆摸上去有什麼感覺?

3、認識豆製品,瞭解它們的營養價值。

(1)幼兒利用已有經驗,理解黃豆與豆製品的關係。(教師講解什麼是豆製品。)

(2)引導幼兒通過生活經驗,說出豆製品。

(3)教師提問:你還吃過哪些豆製品?

(4)幫助幼兒瞭解豆製品具有的豐富營養價值。

4、引導幼兒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區分出豆製品。

(1)出示各種豆製品及非豆製品食物。

(2)通過遊戲"豆寶寶找爺爺"讓幼兒在衆多食物中找出豆製品。

(三)結束部分:

1、觀察豆芽,激發幼兒探索豆芽生長過程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豆芽。

3、引起幼兒探究黃豆變豆芽的慾望。

(四)延伸活動:《發豆芽》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開心快樂。

2、與他人共同分享快樂,培養樂觀、向上的性格。

活動準備:

1、製作一實物"快樂口袋"

2、自己喜歡的照片

3、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問問-----通過展示實物教具"快樂口袋",提問並導入

教師:"老師這兒有一個神奇的口袋,"引導幼兒觀察口袋上有關快樂的畫面。老師取出袋內照片,請小朋友說說自己的照片。照片裏都有誰?當時你在做什麼?你的心情怎麼樣?還能用什麼方式表現你的快樂呢?(請幼兒唱歌或跳舞)

教師:小朋友帶來的都是開心、快樂的照片,那除了開心的笑,還有什麼表情呢?(還會哭、會生氣)生氣的時候什麼樣子,請幼兒表演一下。

二、聽聽------幼兒欣賞故事,體驗作品經驗。

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講故事,講完故事後進行層層遞進地提問,使幼兒對故事有初步的瞭解。

教師:"故事裏有誰對着口袋說了快樂的事?""是什麼讓小動物們又重新快樂起來的?"

小結:

是快樂口袋讓小動物們想起了以前許多快樂的事,大家又重新快樂起來。小朋友們平時肯定也會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那我們要像故事裏的小動物一樣想辦法解決它,多想一些開心的事,你就會變得很快樂。

教師:小朋友平時也會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故事裏用了哪些方法是自己快樂起來,除了這些還有那些方法?

小結:

1.可以獨自呆一會消消氣

2.可以對別人傾訴

3.爲別人想一想

4.輕輕地哭一哭,睡一覺,看看書

三、 玩玩-----把快樂告訴口袋,鞏固經驗。

1、教師:"故事中的小動物有那麼多快樂的事兒,你們平時遇到過快樂的事兒嗎?""我們來做個遊戲---把快樂告訴口袋,你們能像小動物一樣也把自己的快樂對着口袋說說嗎,讓大家一起來分享。"

2、請幼兒講快樂的事情。

3、老師講快樂的事。

教師:小朋友講了那麼多快樂的事,老師也有快樂,老師也來講一講。

教師小結:小朋友有快樂的事,老師有快樂的事,相信在座的客人也有他們的快樂。原來快樂屬於每一個人,快樂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天,所以我們要經常保持快樂的心情,每天都帶着微笑來幼兒園和小朋友們玩,把你的快樂講一講,說一說,讓我們一起來發現快樂、分享快樂。

四、結束活動

1、教師:現在讓大家一起來跳個舞吧,用跳舞來把我們今天的快樂表現出來。

2、一起跳《如果感到快樂你就拍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