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彙編七篇

關於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彙編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彙編七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我是父親節的小精靈

活動目標:父親節快到了,幼兒能自發組成小組並選擇某個主題進行商討。

活動準備:

1、爲幼兒準備各種顏色的彩色紙。

2、記號筆若干、幼兒園父親節教案。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出活動主題:

教師:父親節快到了,作爲小記者,你有什麼打算呢?

2、幼兒分組商討採訪主題

效果分析:對於父親節的話題,孩子的想法真是太多了。

他們的打算有:

1、採訪爸爸,瞭解爸爸的有關信息。

2、採訪爺爺奶奶,瞭解爸爸小時侯的信息。

3、採訪整個大班的爸爸,統計出爸爸“打呼嚕”的有關情況。

4、採訪媽媽,瞭解媽媽眼中的爸爸。

5、採訪爸爸的工作,並進行統計。

6、採訪小朋友,瞭解小朋友眼中的爸爸。

7、瞭解父親節,孩子想送給爸爸的禮物。

8、收集爸爸的照片,並舉行“爸爸照片展”。

9、比帥(把爸爸小時侯的照片和小朋友比比,看誰帥。

接着,孩子開始自由組合,分組並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話題,而後,小記者開始行動了。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我們都是好朋友

活動目標

1. 加深友誼,瞭解一些交朋友的方法,增強交往能力。

2. 初步形成熱愛集體的情感。

環境創設

班級集體照片。

活動過程

一、說說我的好朋友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我們現在是大班的孩子了,我們從小班到中班已經兩年了,現在小朋友已經越來越喜歡到幼兒園來了。除了我們要學本領之外,還因爲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朋友,請你們說說你最好的朋友。

幼兒自由討論。

二、情感激發

你們是怎樣交到好朋友的呢,老師先告訴你們我和我最好朋友的故事,然後請你們來說說你們是怎樣交到好朋友的。

教師總結,原來可以有很多交朋友的方法。

三、爲朋友畫像

(1) 現在,請你們仔細地看看你的好朋友,他長得有什麼特別讓你一眼能夠認出他?

(2) 現在你們已經熟悉朋友的長相了,去爲你的朋友畫張相吧,我們的牆上有很多照片,還有我們的集體照,你們可以看着畫,也可以看着朋友畫。

四、展示

猜猜他們是誰?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衆所周知,中國曆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講文明、用禮儀,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徑。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我們在否定傳統弊端的同時,也丟掉了一些傳統的美德。作爲祖國未來支柱的學前期幼兒,具備了會思考、會學習、接受信息快等素質,卻也滋長了一些作爲獨生子女而引發的不良習氣,例如:不懂尊重父母、長輩,與人交往不懂謙讓,不講禮貌,公共場所不講秩序等,養成了唯我獨尊的品性。"少若成天性,習慣成自然"。許多科學研究都證明:幼兒期是接受品德教育的最佳期。爲此,我設計了大班社會活動--《粗魯的小老鼠》,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故事,讓幼兒懂得不尊重他人的行爲是不對的,加強幼兒講文明、懂禮貌的意識。

活動可視幼兒接受情況分成一或兩課時。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引導幼兒學習正確與人交往的方法,懂得初步的交往禮儀。

2、通過遊戲,增強幼兒講文明、懂禮儀的意識。

3、培養幼兒觀察、分析和探索的能力。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學習正確與人交往的方法。

2、難點:使幼兒掌握初步的交往禮儀。

活動準備:

1、故事《粗魯的小老鼠》課件。

2、小老鼠、蝸牛、小魚、小豬的頭飾各一個。

3、幼兒日常行爲(包括文明的和不文明的)圖片若干,即時貼做的哭臉、笑臉幼兒人手各一個。

4、自制的"文明小天使"胸貼若干。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中的兒歌《小老鼠》,導入課題。(計劃用時4分鐘)(老師帶領幼兒隨兒歌的節奏,做身體律動進入活動室,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提問:

1、兒歌中說的是誰?(小老鼠、小貓)

2、小老鼠平時喜歡幹什麼?(偷吃別人的東西;挖別人的牆角····)

3、小老鼠見了貓會怎樣?(會害怕,然後逃跑,是個膽小的傢伙。)

小結:一般的小老鼠比較膽小,見到有動靜就趕快逃跑。可是有一隻小老鼠可不是這樣,它總覺得自己了不起,結果吃到苦頭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隻小老鼠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

二、播放課件《粗魯的小老鼠》,引導幼兒瞭解故事內容。(計劃用時8分鐘)提問:

1、故事中的小老鼠是什麼樣的?(自以爲了不起,說話粗魯,對別人很不禮貌。)

2、小老鼠是怎麼對蝸牛的?(兇巴巴地讓蝸牛滾開,並一腳把蝸牛踢得很遠。)

3、小老鼠對河裏的小魚做了什麼?(用石頭扔小魚,把小魚嚇跑了。)

4、小老鼠後來碰到了誰?(小豬)小老鼠的腳怎麼腫起來了?(小老鼠踢到了硬硬的豬蹄上。)

5、小老鼠爲什麼低下了頭?(小老鼠知道自己對別人不禮貌,結果嚐到苦頭了,覺得自己做錯了。)

小結:小老鼠自以爲了不起,說話粗魯,對人很沒禮貌,最後得到教訓了。

三、展開故事,分角色扮演,引導幼兒懂得正確與人交往的方法。(計劃用時8分鐘)小朋友們,你們有過對別人不禮貌的行爲嗎?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很有禮貌地對待蝸牛、小魚和小豬?

(教師分別依次請出蝸牛、小魚和小豬,引導幼兒探索正確與人交往的方式。)

1、你碰到正在慢慢爬行的蝸牛,應該怎麼做?(可以這樣說:"對不起,請讓一下可以嗎?我想先過去!")

2、你想喝水時,有小魚在游泳時怎麼說比較好?(這樣說比較好:"小魚,你好!我口渴想喝水,你能等我喝完水再過來游泳嗎?")

3、小豬睡覺擋住了你的去路,你該怎麼辦?(應該這樣做:先叫醒小豬,然後對它說:"打擾一下了,小豬,你睡在這裏可不好,別人過路會不小心踩到你的,你還是換個地方去睡吧,你說呢?")

4、如果小老鼠很有禮貌地對待別人,那它的腳會不會受傷?(不會,你不去傷害別人,別人也不會傷害你的。)

5、在生活中,我們還應該怎樣做個文明懂禮的人呢?(鼓勵幼兒暢所欲言。如:不要瞧不起別人,要學會謙讓;別人有困難時要出手相助;和朋友要友好相處等等。)

四、遊戲:《我是小法官》,增強幼兒講文明、懂禮儀的意識。(計劃用時5分鐘)遊戲規則:將幼兒分成五組,每組八人,五組依次進行。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判斷對錯,對的在圖片上貼笑臉,不對的貼哭臉。

五、總結:(計劃用時1分鐘)小朋友們從小要學習文明禮儀,和別人說話時要輕聲細語,不要說髒話、粗話,做人要謙虛,可不要象小老鼠那樣,自以爲了不起,最後吃虧了才後悔。只有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活動延伸:

1、幼兒根據自己所知道的交往禮儀,自編兒歌。

2、家長可以請朋友或同事來家做客,讓幼兒學習待客禮儀。

活動反思:

本此活動中,通過生動形象的課件播放,讓幼兒懂得故事中的小老鼠的做法是錯的,特別是看到小老鼠踢到豬蹄,腳腫起來的時候,表現得非常開心。在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大大的激發了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表現力,如:他們在扮演小老鼠看到小魚時,會想到友好地和小魚握手,說明他們對平時生活的觀察是很細緻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一直扮演着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和幼兒共同完成整個活動過程,同時又引導幼兒從活動中得到啓發,達到了預訂的教學目標。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綱、齧齒目、鼠科的齧齒類動物,俗稱“耗子”,繁殖方式是胎生,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全世界有鼠類大約480種,無論室內、野外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足跡。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目標:

簡單的方位知覺

材料:

鏡子、圖片。

過程:

1.幼兒站在盥洗室的鏡子前,幼兒邊照鏡子,邊指認自己五官的名稱和位置。

2.教師說出五官的名稱,幼兒快速地在自己的臉上指點。

3.學說“眼睛在鼻子的上面、鼻子在中間、嘴巴在鼻子的下面”。

建議

1.活動區周圍可以佈置幼兒的照片,讓幼兒看看認認自己和同伴。

2.在活動中念兒歌《真是漂亮的好孩子》。

3.活動後,可進行寶寶自己會整理的練習,感知簡單的歸類。

附兒歌:真是漂亮的好孩子(鴿翔)

寶寶有面小鏡子,每天用它照自己,

小臉乾淨頭髮直,真是漂亮好孩子。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體會與老師、同伴擁抱的親切感。

活動準備:

1.故事《想要抱抱的小豬》。

2.曲調溫馨的錄音帶。

活動過程:

1.體會與老師抱一抱的親切感。

提問:誰願意和老師抱一抱?(如果幼兒不想抱抱,不可以勉強)

2.欣賞故事《想要抱抱的小豬》。

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提問:小動物爲什麼不願意和小豬抱一抱?

3.討論:抱抱的感覺。

你喜歡跟什麼人抱抱,不喜歡跟什麼人抱抱。

抱抱需要運用身體哪些部位。

4.遊戲:大家來抱抱。

幼兒聽背景音樂,自由地與自己喜歡的同伴親親、抱抱。

建議:

幼兒念兒歌“我叫X X,我叫XX,點點頭,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大家樂陶陶,樂陶陶。”唸完最後一句找個好朋友擁抱在一起。

1.離園時可跟老師或小朋友互相擁抱,說再見。

2.提供故事《想要抱抱的小豬》。

評價:

樂意和老師、同伴擁抱。

(附) 故事

想要抱抱的小豬

有一隻小豬,它長着圓圓的腦袋,大大的耳朵,小小的眼睛,翹翹的鼻子,就在泥坑裏滾來滾去,滾得身上都是泥漿。

一天,小豬想去找朋友玩。他走着,走着,看見前面有隻小白兔,長着長長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紅紅的眼睛,白白的毛。真好看! 小豬高興地叫:“小白兔,我和你抱一抱好嗎?”小白兔回頭一看是小豬,全身髒兮兮的,轉身就跑。小豬走着,走着,走到草地上,碰到一隻小白鵝。小白鵝,真美麗,紅紅的帽子,白白的羽毛。小豬高興地說:“小白鵝,我想和你抱一抱好嗎?”小白鵝一看是小豬,全身髒兮兮的。連忙說:“走,我帶你到河邊去洗個澡吧!”小豬用清清的水洗呀洗,洗得乾乾淨淨的。小白鵝高興地說:“小豬變乾淨了,我們一起抱一抱吧!”小白兔看見小豬變乾淨了,也來和他抱一抱。小豬和朋友們玩得可高興啦!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引起幼兒對穿鞋的興趣。

2、瞭解小手本領大,初步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爸爸、媽媽、小朋友的'鞋若干雙。

2、環境佈置:鞋屋。

重點難點:

幼兒對穿鞋有興趣,能自己嘗試穿鞋。

活動過程:

一、 帶幼兒參觀鞋屋,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導語:今天,我們一起到鞋屋去玩,高興嗎?

二、 通過嘗試,讓幼兒體驗穿不同鞋的感覺。

1、幼兒觀察各種鞋。

教師導語:讓我們來看一看,鞋屋裏有些什麼鞋子呀?

幼兒自由回答:皮鞋、旅遊鞋、涼鞋。

教師導語:這些鞋都是誰穿的?

幼兒自由回答:這是媽媽穿的鞋的這是爸爸穿的鞋這是媽媽穿的鞋;這是爸爸穿的鞋;這是小朋友穿的鞋。

2、第一次嘗試,幼兒穿上爸爸的鞋。

教師導語:寶寶穿上爸爸的鞋子有什麼感覺,誰來試一試?

幼兒嘗試、回答:走路很慢、我不會走路了、要拖着走;教師導語:怎麼會這樣的呢?

幼兒嘗試回答:爸爸的鞋太大了。

3、第二次嘗試,幼兒穿上媽媽的鞋。

教師導語:穿上爸爸的鞋,一步一步走得慢,那試一試媽媽的鞋,看看有什麼感覺?

幼兒嘗試、回答:我不會走路了,我走的時候摔了一跤,媽媽的鞋子太高了…..

教師小結:穿上媽媽的鞋,搖搖晃晃容易摔跤。

4、 第三次嘗試,幼兒穿自己的鞋。

教師導語:寶寶穿自己的鞋走走跑跑有什麼感覺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幼兒嘗試:不大也不小正好,很舒服,穿自己的鞋跑得快……5、 幼兒小結、教師歸納:穿鞋真有趣,穿上爸爸的鞋,一步一步走得慢;穿上媽媽的鞋,搖搖晃晃容易摔跤;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所以平時我們不要去穿爸爸媽媽的鞋子,因爲不舒服,也不安全。

三、幼兒嘗試,迅速穿上自己的鞋子。

1、請個別幼兒表演穿鞋。

教師導語:寶寶的小手呢?小手有什麼本領呀?(幼兒自由講述。)誰會用小手自己穿鞋子的?

(請一個寶寶上來試一試。)

2、全體幼兒穿鞋,表揚鼓勵好的寶寶。

老師導語:現在我們來比一比誰的本領大,鞋子穿得又快又好?

(集體脫鞋、穿鞋比賽。)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活動角嘗試穿不同的鞋子。

教師導語:(出示嬰兒鞋、寶寶鞋)看,這是什麼鞋子?寶寶一定很想試一試,等會兒進行角落活動時我們再試,好嗎?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口香糖對環境的污染,掌握正確處理口香糖的方法。

2、合作策劃和製作有關公益廣告,宣傳保護環境。

3、激發愛護環境的情感,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有關口香糖污染環境的新聞報導錄像及圖片。

2、各種口香糖和泡泡糖。

3、製作公益廣告或宣傳畫的材料。

4、其他公益廣告錄像和宣傳畫。

活動過程

1、口香糖知多少。

(1)讓幼兒觀察、欣賞各種形狀、包裝不同口味的口香糖和泡泡糖,讓幼兒說出是什麼?激發幼兒瞭解口香糖的慾望

(2)談論口香糖:喜歡吃口香糖嗎?爲什麼喜歡?吃口香糖有什麼好處?在什麼壞處?讓幼兒知道口香糖對清潔牙齒有好處,可以帶來口氣清新的感覺。但是,如果處理不當,對保護環境不利。

提示幼兒:想想你以前是怎麼處理吃過的口香糖?這樣處理好不好?

2、口香糖的危害真不小。

(1)讓幼兒看圖片,觀察圖片上的小朋友處理口香糖的行爲,說一說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爲什麼?

3、幼兒討論:如果將口香糖亂吐,會帶來什麼樣的不好後果?說一說口香糖爲什麼很難清理?

(2)放錄像,看新聞報導“天安門廣場地面被口香糖污染了”,讓幼兒知道亂吐口香糖可不是件小事,清潔工人要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清理,給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4、處理口香糖

讓幼兒任意選一種口香糖或泡泡糖,說說口感,吹一吹泡泡。然後,想出正確的辦法處理吃過的口香糖(或泡泡糖),交流你是怎麼處理的?爲什麼這樣處理?

5、廣而告之

(1)引導討論:我們用什麼方法讓更多的人知道,隨便吐口香糖對環境的不良影響?知道正確處理口香糖的方法?引起幼兒做廣告的興趣。

讓幼兒欣賞中央曾放過的公益廣告錄像,以及其他宣傳廣告畫,啓發幼兒策劃公益廣告。

(2)以“不許口香糖污染環境”爲題策劃公益廣告。分組討論講出自己的廣而告之的辦法。策劃出多種形式的廣告,如:廣告宣傳畫,廣告表演等。

提供製作廣告的材料,分組製作或排練表演,教師指導(提示幼兒可利用口香糖的包裝紙)。

(3)欣賞每組的公益廣告(表演形式的可配上音樂)。

活動延伸

1、帶領幼兒製作的宣傳廣告張貼在活動區,活動室明顯位置及幼兒園大廳,提醒大家不要亂吐口香糖,防止口香糖的污染。

2、在科學區域,在有口香糖的土壤和沒有口香糖的土壤裏,同時種植花草,看有什麼結果?體驗口香糖對環境的污染。

設計意圖

一天,午睡起牀後,有一女孩發現自己頭上有口香糖,頭髮被粘在一起,怎麼也弄不下來,沒辦法只好大哭起來,經過詢問得知是另一小朋友午餐後吃口香糖,上牀後,覺得好玩,把口香糖放在女孩頭上。由於口香糖洗不掉,只能把粘上口香糖的頭髮剪掉。口香糖污染環境的事情在我們身邊經常發生,抓住這個機會,設計此活動,讓幼兒知道在物質給我們帶來享受的同時,也會給我們的生活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帶領幼兒走進環保,感知環境保護的重要。培養孩子從小做起,從我做起,養成文明的好習慣,增強環保意識,願意保護環境,通過豐富的教育活動,讓環保深入幼兒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