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集錦10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集錦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13K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集錦10篇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籃子的多種搭法,學習用助跑跨跳的方法跨過障礙物,有勇敢精神。

2、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4、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律動音樂,人手一個籃子。

2、在幼兒身上分別貼好數字1、2、3、4,以便將幼兒分成1、2、3、4隊。

3、場地佈置:起跑線(1、2、3、4)。

【活動過程】

一、準備動作“籃操”。

師:今天小朋友們每人都有一個籃子,接下來就讓我們用籃子來做做運動吧!

二、基本部分“我學劉翔來跨欄”

1、師:小朋友們你們認識劉翔嗎?劉翔是什麼運動項目的運動員呀?

2、你見過劉翔叔叔跨欄,是怎麼跨的呢?

師小結:原來劉翔叔叔跨欄是先要跑步,跑欄架的時候跨過去繼續跑,再跨過,再繼續跑,這樣子的。

3、那我們能不能用籃子來練習像劉翔叔叔一樣跨欄呢?(可以)

師:可以的,好那待會你們就可以去試試看,不過在去練習之前,老師還要提醒小朋友們我們這麼多人,練習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找空地方,小心和旁邊的小朋友撞起來)

師:恩,對的,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找好空地方,小心碰撞。

4、幼兒分散練習。

(1)幼兒分散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2)集合講解、練習。

師:剛纔你們是怎麼練習跨欄的?

A、一名幼兒練習跨過橫向的籃子,他是怎麼練習?

教師小結:要先把籃子放在地上,然後跑過去,看到籃子就跨過去,再往前跑。

B、(所有的幼兒在隊形上練習助跑跨跳)我們其他小朋友也來試試看。

C、一名把籃子豎過來跳的幼兒,你是怎麼練的?

D、她的想法也很好,把籃子豎過來,這樣子我們跨過去的時候腳要擡的更高,跨得更遠一點。

E:請兩個人合作的出來介紹。

師:我剛纔看到你們兩個人和別人的練習方法都不一樣,來把你們的方法介紹給大家看看。

師:你們看見了嗎?他們兩個人是怎麼練習的呀?你們想試試看兩個人合作練習的方法嗎?(想)

5、幼兒合作練習跨欄。

(1)師要求:接下來也請你們都去找一個好朋友把兩個籃子搭在一起試試看,搭籃子的時候小朋友們也可以動動腦筋,想出不同的搭籃子的方法。等一會我也會請練得好的好朋友過來給大家介紹。

(2)幼兒合作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3)有目的的請三對幼兒介紹。

(4)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想出了這麼多不同的方法,看來一次跨過一個欄架的方法已經難不倒你們了,這樣吧接下來我們就用你們想出的搭籃子的方法來搭四條跨欄跑道。

6、排隊跨欄

(1)介紹跑道及隊伍。

(2)幼兒分組討論搭欄方法。

(3)幼兒搭欄。

(4)幼兒排隊跨欄。

師:現在跑道都搭好了,等一會小朋友們就可以像劉翔叔叔一樣去跑一跑了,你跑過第一條路,回來,你可以去試一試另外的幾條路。

(5)教師小結:剛纔我們有挑戰了不同的路,等我們長大了也要像劉翔叔叔一樣去參加運動會。

7、跨欄比賽

(1)師:接下來我們要來一場跨欄比賽了,你們看見劉翔叔叔比賽的時候,跑道是怎樣的?(一樣的)。

師:對了,這樣才公平,我們把跑道變成什麼樣呢?(幼兒商量)

(2)每隊請兩名幼兒來搭。

(3)你們看見劉翔叔叔在比賽的時候,裁判喊各就各位預備的時候要做一個什麼動作。(請一名來示範)。

(4)所有幼兒在兩排上練習一個各就各位預備的動作。

(5)幼兒排成四排就位。

(6)每排第一名就做好預備動作,(老師喊預備跑),跑回來以後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就可以出發了,最後哪一隊先跑完就勝利了,加油!

(7)教師小結:剛纔我們學習了劉翔叔叔參加了跨欄比賽,雖然我們今天跑的不是真正的110米欄,但只要你喜歡,等你長大了也一定可以去參加運動會的。

三、聽音樂整理放鬆運動。

師:現在我們可以聽着音樂一起做做放鬆運動,放鬆一下我們的身體。

【活動反思】

一、意識的創新性

在我之前的設計中,是以老師的“教”爲主導,忽略了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教學顯得比較傳統。蔡老師直言不諱地提醒我,按照課標的理念和思路,學生應該成爲課堂的主人,只要老師善於引導,就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一節課,不應是老師唱主角,要給學生留有餘地去發揮,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能通過自己知識體系去解決學習中的困難,所以,在與蔡老師討論後,將欄側、欄上練習環節設計成小組合作探究形式,通過學生自主選擇練習方式、小組展示和評價,達到掌握基本動作要領的目的。在本次課上,這個設計得到了貫徹於實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形成了互幫互學的場景,而我也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與輔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二、架構的嚴謹性

一節課的設計,從準備活動到主教材的實施到課課練的內容,都應該是相互呼應的,一節課的設計應從學生實際出發,而不是隨意而爲。經過認真的思考和構思,我從準備活動、主教材的實施、到身體素質練習部分都緊緊抓住跨欄跑教學的動作技術要點,在熱身動作環節設計了障礙跑,讓學生在準備部分無意識地就開始跨跳準備,然後又有意識地讓學生自由體驗跨越障礙,爲順利進入主教材的教學做好鋪墊。在主教材教授環節,緊緊抓住跨欄跑的技術要領,層層深入遞進,引導學生從模仿練習到自主合作練習、到學會評價技術動作,將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整節課教學過程儘可能地嚴謹有序。

三、落實的有效性

學生是否真的學會了技能,是否落實到位,應具有可檢測性。賺學生練習後,通過引領,指導學生學會對技術動作的評價,同時又通過技術評價幫助學生更進一步掌握技術動作,學會掌握技能的方法。

四、過程的安全性

很多老師評課都不約而同提出要多提醒安全問題,這也是體育課最該重視的。所以,我在以後的教學中,會時時提醒學生注意安全,並真的做到讓學生安全上課、安全下課。另外,隊伍的整頓、隊形的變化也時時存在安全隱患,我會爭取在這些細小的方面做到完美無缺,務必保證學生的安全。

小百科:跨欄跑是在一定距離內,跨過規定的高度和數量的欄架、技術性較強的短跑項目,屬田徑運動中徑賽的一種。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形式多樣的民間體育遊戲中,發展彈跳力和身體的協調能力。

2、同伴之間互相合作,分享合作的快樂。

3、樂意參加體育活動,感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4、樂於參與體育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5、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活動準備:

幼兒園器材呼啦圈、擺設場景

活動流程:

1、介紹場地情景,老師帶着幼兒跳,讓幼兒初步體驗

2、講解跳房子的基本方法。

4、老師巡視指導。

5、小姐幼兒自由練習,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擺設是否需要改進?

6、遊戲:

遊戲:比比--跳房子

1、解活動的玩法,規則。

2、四組,比一比,那組最棒!

3、結束活動:在音樂的伴奏下,放鬆全身。

活動反思:

1. 本次活動課是根據我們孩子的年齡特點接受能力來設計的,由於我們班幼兒沒有玩過類似的遊戲,因此我在設計時先從簡單的開始,讓幼兒掌握遊戲規則,孩子們非常喜歡這個遊戲。

2. 本次活動我由易入難的推進活動進程在幼兒掌握一種玩法規則後再擴充其他玩法。

3. 從活動情況看孩子都能清楚遊戲的規則。

4. 不足的是,由於較少開展類似活動,所以孩子們在單腳跳格踢串珠時容易失去平衡。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利用繩子想出各種各樣的玩法,並且進行鑽、跑、跳等動作的練習。

2.通過教師的示範和對同伴經驗的借鑑掌握循環鑽繩子的技能。

3.在練習時努力控制自己與他人合理分享有限的空間。

活動準備:

人手一根繩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跟着音樂做繩操。

(一)幼兒自己找空地方站好。

每個人找一個能看見老師又不會擋住別人的地方站好。

(二)做操:上肢運動踢腿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跳躍運動。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在場地上自由玩繩,教師觀察孩子有哪些玩法。

每人拿一根繩子找空地方去玩,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

2.幼兒示範。

誰能把自己的方法介紹個大家?

3.幼兒借鑑別的小朋友的方法再次嘗試玩繩的不同方法。

4.進行循環鑽繩的練習。

請2、4、6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繩子放進筐子裏。然後去找一個有繩子的人做朋友。看誰最快找到朋友。

場地:兩個幼兒拉一根繩子蹲在場地上,整齊排列。

○○○○○○○○現在請每兩個小朋友拉緊自己的繩子,可以把繩子舉得高一點。這樣的話後面的小朋友就可以從下面鑽過去。最後面的兩個人先往前鑽,鑽過最前面的一根繩子後就在隊伍的前面繼續排隊。等到鑽出來的人排好隊伍以後,後面的人才能繼續往前鑽。

5.教師在提要求後幼兒再次練習。

三、結束部分。

(一)音樂遊戲"邀請舞"。

(二)請值日生收拾繩子。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4

設計理念(或教材分析):

《打造班級一小時戶外體育活動的實踐與研究》是一項貫穿於每日活動的課題研究,從體育活動的多維效應、多種角度出發,有計劃地建構了班級幼兒戶外一小時體育活動的組織模式。研究中發現追逐跑是一項深受大班幼兒喜歡的戶外體育活動,它簡單易行、玩法豐富,可以加入各種各樣的情景與角色,讓幼兒身臨其境發展其身體動作,有利於促進幼兒下肢力量、躲閃能力和靈敏協調能力的發展。遊戲中,教師不再是示範者,而是參與者和引導者,還是遊戲氣氛的營造者和孩子潛能的激發者。遊戲“你追我趕”取材於民間遊戲“官兵捉強盜”,爲了體現正能量,我將角色進行調整,以“戰鬥”模式邊遊戲邊商討,逐漸形成適合幼兒玩耍的遊戲規則,真正體現幼兒在遊戲中的主體地位。

【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的追逐跑玩法,發展身體的靈敏協調能力。

2、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3、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4、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重點難點】

1、重點:玩追逐跑遊戲,體驗跑的樂趣。

2、難點:商討遊戲規則,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哨子,自制獎章,一個配班老師。

2、場地佈置。

【活動過程】

一、小兵操練。

1、扛槍操練:原地踏步、弓步衝刺、左右掃雷、鎖定目標。

2、掃雷行動。陣地→雷區→陣地

●面對雷區掃雷。(折返跑)

●背對雷區掃雷。(提醒轉身)

二、衝鋒陷陣。

1、佈局。

大本營(安全區)、敵營(禁區)

2、衝鋒。

聽哨行動:一聲長哨“衝鋒”,兩聲短哨“警報”。

●出現一名敵人,提高警惕。

●出現多名敵人,緊急躲閃。

3、營救。

●嘗試救援,冒險營救同伴。

●商討策略,合作營救同伴。

三、凱旋而歸。

1、嘉獎歡呼。

爲勇敢者頒發優秀士兵獎章,齊聲歡呼。

2、扛槍返程。

【活動反思】

從這節課中,可以開出學生在課堂中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敢於發言,富有創造性。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上的主體,這也正是上一節課的關鍵。?

一. 玩中學習

從上面的教學可以看出,學生的年齡小,在有限的?40?分鐘內,不僅讓孩子們學到知識,而且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同時也看到孩子們的求知慾望高,而且表現慾望,創造性都表現的很突出,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興趣的重要性以往的填鴨式教學已不適應學生的發展,啓發學生,引起興趣,這是學生所需要的。我也發現孩子們有了興趣,做起事情來,非常認真。老師並不需要爲課堂紀律所煩惱,而是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帶動他們圍繞興趣進行學習。

二.引導的藝術

1.在這節課中,我並沒有講過過多的關於本課的內容。而是欣賞動畫人物,並且伴隨優美的歌聲,來認識。

2.老師、學生分別扮演了導遊和參觀者的角色。

3.大家一起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

老師成爲學習的組織者,師生共同來體驗學習中的快樂。在教學中,學生由有趣——樂趣——志趣,是我最開心的事情。在基礎教育新的課程體系的推行中,使我獲得了一個任何時候也無法相比,充分發揮的空間。老師對每個學生應充分了解,成爲很好的朋友。在藝術課中,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想象力,創造力,提高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是多學習素質教育理論,鑽研課程改革的內容,讓學生都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讓我們的課堂真正的動起來。

小百科:追,漢語漢字,讀音:zhuī。動詞,本義是追趕。引申爲回溯過去,補做過去的事。出自唐代詩人杜甫《宴王使君宅題二首》寫道:“漢主追韓信,蒼生起,謝安”。、《水滸全傳》:“庫藏糧餉,都是民脂民膏,你只顧侵來肥己買笑追歡,敗壞國家許多大事。”。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練習走螺旋隊形,敏捷反應及快跑能力得到發展。

2.能及時調整自己的`位置與步幅,保持一定的隊形。

3.知道放鞭炮是我國節日的習俗,體驗放鞭炮的快樂。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5.讓幼兒瞭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活動準備:

1.請幼兒互相交流自己放鞭炮的經驗,並在活動區用彩紙卷制鞭炮。

2.瞭解放鞭炮是我國人民的節日習俗,有條件可安排幼兒觀看節日放鞭炮等熱鬧場面的有關資料。

活動過程:

一、模仿動作:動物模仿操。

二、幼兒練習卷鞭炮。

1.幼兒分小組活動(分成4-6個小組),引導幼兒探索捲成一個鞭炮的方法。

2.幼兒集中交流捲成"鞭炮"的方法,教師引導幼兒重點討論:全組幼兒要站成一橫隊,須以排頭幼兒爲軸心,排尾幼兒帶領全隊按螺旋形圍繞排頭幼兒走,這樣"鞭炮"會卷得又快又好。

3.幼兒再次練習卷"鞭炮"。

三、遊戲:放鞭炮。

1.幼兒捲成"鞭炮"後由教師"點火",幼兒一個接一個發出"茲"聲,不能間斷,直至排頭幼兒發出"啪"的聲音後,幼兒四散跑開,排頭幼兒去追,捉住一幼兒後遊戲結束。更換排頭重新遊戲。

2.全體幼兒分兩組輪流玩"放鞭炮"遊戲。

教師注意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點燃後依次發出"茲"聲,當排頭幼兒發出"啪"的聲音後再跑開。

四、聽音樂做放鬆活動。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學習雙腳立定跳遠,距離不少於55cm。

2、豐富圈的多種玩法,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3、提高幼兒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

二、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隻圈,自制害蟲若干,青蛙頭飾一隻,橡皮筋,筐,錄音機,磁帶等。

三、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幼兒人手一隻圈斜背在身上,在操場一角呈四隊站好。

師:今天啊,老師來做青蛙媽媽,你們呢做小青蛙。媽媽要帶你們學本領,你們一定要仔細聽,認真學。好,現在我們出發了。

(1)隊列練習:一個大圓——走成一豎排——左右開花走——找朋友走成二豎排——走成二個小圓——走成五排。

(2)做圈操:蓋圈,翻圈,套圈,轉圈,跳圈。

2、基本部分:學習雙腳立定跳遠。

(1)師:小青蛙們,到媽媽這裏來,媽媽帶你們煉本領了。讓圈呀我們練習跳的本領好嗎?等一會,媽媽要看看哪隻小青蛙最愛動腦筋,想出各種跳圈的方法來。好,找空的地方去練一練。

(教師以青蛙媽媽的身份注意觀察新的跳圈方法,及時相互交流。)

(2)集體練習:集合幼兒成一個大圓,請幾隻小青蛙示範跳法。

師:媽媽想請小青蛙到這裏來,把剛纔練的本領跳看看,誰願意來表演。一起跟着做。(向圈裏、圈外跳,前後左右跳,併攏分開跳……)

(3)師示範:媽媽也有一種跳圈方法,是從圈的一邊跳到圈的另一邊,跳的時候不能碰到圈。我們一起來練一練,跳。爲了跳的遠一點,跳前先要膝蓋彎曲,用力擺臂,再跳一次。自己再練練。

(4)遊戲“小青蛙捉害蟲”(佈置場景)

師:我們有了許多本領,媽媽帶你們到田裏去捉害蟲好嗎?先把圈放到邊上去,然後到媽媽這裏來排好隊。你們看,田裏有那麼多害蟲等着我們去捉,這裏有一條田溝,你們先要跳過田溝,然後跳到田裏去捉害蟲,每隻青蛙捉一條害蟲,放進筐子裏,再跳過田溝回來,媽媽的話聽明白了嗎?跟着媽媽捉害蟲了。(練習二遍)

3、結束部分:小青蛙你們本領真大,看,捉了這麼多害蟲,高興嗎?天不早了,拿一個圈排好隊,媽媽帶你們回家了。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活動中,較多重視的是幼兒體能的發展和動作的創新能力,忽視了教學活動要素中音樂給孩子所帶來的樂趣,在我所從事的藝術特色幼兒園中,孩子對音樂的敏銳性較強,在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涉及到了音樂,體育鍛煉也不除外,如:晨間活動中的背景音樂能激發孩子的活動興趣。

戶外遊戲中音樂給孩子帶來的情感體驗。因此,我在組織體育活動中就大膽的嘗試了用音樂的節奏來激發幼兒的鍛鍊興趣以及提高幼兒的技能水平。

下面向大家展示的是我的活動設計及一些說明。

活動目標:

1、根據音樂節奏,踩着小腳印變換跳躍的動作,發展幼兒動作的創造性靈活性。

2、通過鍛鍊增強幼兒腳的控制能力及跳躍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所想的動作,體驗合作跳躍所帶來的樂趣。

4、樂於參與體育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5、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遊戲,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自制的跳舞毯(每人一個),音樂磁帶《幸福拍拍手》

2、場地佈置

活動重難點:

1、重點:藉助跳舞毯來創造性的變換自己跳躍的動作。

2、難點:跟着音樂有節奏的進行跳躍。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教師:今天天氣非常的好,我們到外面玩玩吧!

在奇妙的音樂聲中帶領幼兒做一些準備活動,主要針對下肢各部位進行鍛鍊。

(鍛鍊下肢主要是爲“跳”來做準備服務的便於幼兒在活動中能夠自如的發揮)

(二)基本活動:

1、通過遊戲石頭、剪子、布引入課題。進行幼兒的第一次的嘗試跳

教師:

“小朋友,你們會玩石頭、剪子、布的遊戲嗎?”

“平時你們是用什麼來玩這個遊戲的?”

“今天,我們就用腳來玩這個遊戲,試試看吧。”

2、出示跳舞毯,引導幼兒想出跳的不同動作。

(幼兒藉助小腳印進行第二次的嘗試)

(1)教師:原來,我們的小腳很能幹,他除了走路、跑步外還會玩遊戲呢!

其實小腳他有一個本領,就是會跳舞。今天老師帶來一張神奇的跳舞毯,我們一起來看看。

(2)教師出示跳舞毯,讓幼兒嘗試在跳舞毯上可以怎樣踩着腳印跳舞。

師:跳舞毯上畫着什麼?

(大班幼兒對各種新奇的事物較感興趣,對物品的認知能力也較強,通過物品的投放,孩子鍛鍊的積極性會很快的被調動上來)

師:現在我請小朋友試試到跳舞毯上來跳舞,但是我有一個要求,就是每次跳完後兩隻腳都要踩在腳印上。

3、集中幼兒展示嘗試效果教師:剛纔你們都在跳舞毯上試過了,你是怎樣跳的?

教師:請個別幼兒上來展示,(2—3名幼兒)

4、加入音樂《幸福拍拍手》讓幼兒跟着音樂的節奏進行練習,進行跳躍的第三次嘗試。

活動反思:

1、設計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以發展幼兒各種姿勢的跳躍動作爲主,提高了幼兒的彈跳能力、靈敏性、協調性。

2、發展了幼兒的創造性、探索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3、該活動是在幼兒基本掌握跳躍動作的基礎上,再進行結組一起跳的練習,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4、本次活動能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做到動靜交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高,合作較好,並能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5、注重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教師和孩子之間不再是師生關係,而是成了孩子們遊戲的合作伙伴和朋友,更親近了孩子,走進了孩子們的世界。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探索球的多種玩法,發展動作靈活性和協調性。

2、幼兒願意參加玩球的活動,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3、鍛鍊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4、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皮球若干個。

活動過程

1、球寶寶做早操——熱身運動。

(1)教師提問:一星期有幾天?我們一起來做星期球操吧。

(2)幼兒每人拿一個球,隨教師的口令做球操,包括頭部、上肢、下蹲、踢腿、跳躍等動作。

2、設計球的玩法。

(1)教師提出任務:每個星期有五天上幼兒園,每天讓幼兒創編出不同的玩球方法,並知道怎麼玩。

(2)教師每天要關注幼兒創編的情況,對於想不出玩法的幼兒,可以進行啓發,如想一想,身體的哪個部位還可以玩球?還可以幾個人一起玩?

(3)啓發幼兒左右兩手中的球可以交替着拍。

3、放鬆活動,教師點評活動的情況。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活動《好玩的球》,幼兒們都能體驗到一起玩球的樂趣。在開始部分幼兒們做運動的過程中,幼在選擇喜歡的材料來玩球時,幼兒們積極性非常高。但各別幼兒由於性格內向、接受能力差,所以不能自己去選擇材料,需要老師的幫助,老師需要加強練習這方面的知識,爭取面向全體,要使每個幼兒都能全面發展。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樂於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2、學習助跑跨跳過不小於寬50釐米的平行線,掌握助跑跨跳的方法。

3、增強合作,提高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瞭解有關的災情及給災區小朋友獻愛心的新聞事件。

2、物質準備:弓形門(山洞)、平衡木(橋)、服裝、地板革(河流)、輪胎(井)、塑料方磚(土堡)、皮筋(農田)。

3、場地準備:如圖。

活動重點:

通過遊戲中的兒歌引導幼兒嘗試探索助跑跨跳。

活動難點:

學習正確的助跑跨跳障礙物,掌握助跑跨跳的方法。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跟隨音樂旋律做各種身體動作,充分地活動身體。

2、學習遊戲“愛心橋”。

(1)教師講解示範正確的跨跳步。

(2)學說兒歌,掌握跨跳的動作要領。

(3)幼兒分組練習,掌握跨跳方法。

3、進一步引導幼兒學習助跑跨跳步的方法,糾正不正確動作。

(1)糾正幼兒容易出現的錯誤動作,強調動作要領。

(2)分組練習:兩人相互觀察並糾正不正確動作,最後選出跨跳高手。

4、遊戲:“愛心橋”。

(1)教師講解遊戲的玩法及規則。

規則:必須跨跳過水井、小河、土堡和農田。

每個幼兒每次出發後只能拿一件衣服。

(2)幼兒玩“愛心橋”遊戲:繼續鞏固助跑跨跳步,教師及時糾正個別幼兒的助跑跨跳動作。遊戲進行兩次。

(3)第二次遊戲河流加寬。

(4)第三次遊戲,土堡加高。

5、放鬆遊戲:“小轉椅”放鬆身體各部位,使幼兒情緒穩定。

活動:

本次活動幼兒能較好地掌握跨跳的基本動作,並完成了預定的目標。這節體育活動的基本部分是圍繞助跑跨跳進行的基本動作訓練,教師將動作難點以兒歌的形式呈現給幼兒,採取示範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動作要領。目的是爲了讓幼兒更快地對基本動作的理解和掌握。

通過開展“愛心橋”的遊戲,教師既能幫助幼兒鞏固助跑跨跳的正確方法,有培養了幼兒關心幫助有困難的人的情感。此活動遊戲性較強,結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加入了一些競賽的形式——比一比哪組幼兒送得最快,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平衡控制能力,學習單腳連續向前跳。

2、體驗遊戲的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地上畫有格子圖,積木

活動過程:

一、一起運動

1、開始部分"今天天氣真好,老師帶你們出去活動活動吧!"我們一起來做做運動吧。

2、動動手,踢踢腿,跳一跳,跳過來玩一玩。

二、學習單腳連續向前跳

1、誒,這是什麼?像房子一樣的,有許多的格子,每個格子裏還有數字呢。可定很好玩,,你們想玩嗎?那我先來試一試你們看老師是怎麼玩這個格子游戲的。按數字的順序一個一個跳,跳的時候不能踩到線。你們會嗎?那先請你們來玩一玩,玩好了之後來告訴老師你們是怎麼玩這個遊戲的?

2、你們剛纔是怎麼玩的?今天老師也要教你們一個本領就是單腳連續向前跳的辦法來玩這個遊戲。跳的時候用一隻腳來跳,另外一隻腳不能踩到地上去,那樣就算犯規了。

3、請幼兒示範。師幼一起來跳一次。

三、比賽

1、小朋友真厲害,現在我們來進行一場比賽,看看哪隊最先把積木運回,自己這組的籃子裏,哪隊就算勝利了,得到冠軍的那組小朋友每個人獎勵一個紅蘋果,但是在跳的時候,積木不能掉到地上去,要是掉到地上就算犯規,那一組就不能得到冠軍。

2、我們現在開始比賽。

四、放鬆運動

給你們的好朋友捶捶背,捏捏腿,放鬆放鬆。我們也玩累了,一起去喝口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