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集合8篇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集合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集合8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曲子,掌握曲子優美、飽含深情的基調。

2、瞭解和熟悉曲子中的後十六分音符和倚音,能跟着旋律基本找到曲子中的每個音。

活動準備:

笛子、曲譜、圖片、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察圖片,激發幼兒情感。

1、師:你晚上有出去賞月嗎?爲看到了什麼?

2、示圖片:圖片上畫的是什麼情景?你覺得美嗎?

二、欣賞音樂。

提問:你聽了的心裏是什麼樣的感覺?

3、再次欣賞音樂錄音,引導幼兒從欣賞中感受曲子優美、飽含深情的基調。

三、學習曲子

1、剛纔我們聽的這首曲子好聽嗎?聽上去是怎麼樣的?它的名字叫《彩雲****》,如果我們能用笛子吹出來,會更好聽的!

2、播放音樂錄音,教師跟着音樂將曲子完整地吹一遍,請幼兒再欣賞。

3、出示曲譜,引導幼兒學唱曲子。

(1)教師完整地彈唱一遍。

(2)教師彈琴,幼兒輕聲跟唱。

(3)教師帶領幼兒集體唱兩遍。

4、引導幼兒進行找音練習。教師彈琴,請幼兒在笛子上找出每個音。

5、教師重點講解曲子中比較多的後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和倚音,教師示範吹給幼兒聽一聽。

6、教師再次完整吹一遍,請幼兒欣賞。

四、聽音樂幼兒有秩序地放笛子。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感知樂曲的結構,感受音樂的歡快和幽默

2.能根據音樂的變化,用簡單的符號、動作、表情及嗓音創造性地表現音樂。

3.體驗、參與和表演創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螞蟻和蟈蟈的特點有一定的了

2.物質的準備:音樂,ppt課件,螞蟻和蟈蟈的圖片,、螞蟻和蟈蟈的頭飾若干張,英文子母卡ABA、大沙帶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起幼兒欣賞的樂趣,

1.以律動《郊遊》進入活動室,引導幼兒坐好。

2.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

二、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的特點和內容

1.完整欣賞音樂,欣賞完了以後向幼兒發出啓發性的提問:"聽了音樂後你有什麼感受?"允許幼兒自由發揮想象表述對作品的理解。

2.對孩子的回答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並引出活動課題"你們真聰明,小耳朵真靈",這首音樂的名稱就叫《歡樂頌》,它裏頭有着一個有趣的故事

3.結合課件,有表情的像幼兒講述故事(講述故事:秋天到了,果樹成熟了,住在樹下的三隻蟈蟈可高興壞了……..)從而激起幼兒的感知慾望

三、再次欣賞音樂,採用圖譜教學法,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獲得對樂曲的經驗。

1.再次欣賞音樂,教師利用圖譜幫助兒感知樂曲結構,提出思考性的問題"小朋友,聽完音樂你們知道這個音樂有幾段嗎?

2.運用對比欣賞法,引導幼兒感知AB樂段的不同, 提問"A段和B段有什麼不同,A段是怎樣的,B段是怎樣的""你認爲那一段是螞蟻,那一段是蟈蟈"3.教師引導幼兒用聲勢或律動來表現音樂的形象"我們用拍腿拍手錶現蟈蟈號還是表現螞蟻好呢?"四、嘗試遊戲表演,加深對音樂的記憶1.鼓勵幼兒根據音樂內容自願擔當角色表演,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在遊戲的過程中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對能力較弱的孩子及時予以幫助2.熟悉遊戲以後,把幼兒分成2――3組同時遊戲

活動結束

評價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

活動延伸

1.學習用打擊樂爲樂曲伴奏2.在角色扮演區分角色表演3.在歌唱活動中學唱這首歌曲的歌詞版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三個和尚》的故事,孩子們都很熟悉,這首歌曲的歌詞內容和故事內容相匹配,念起來琅琅上口。歌曲旋律優美、歡快、動聽。樂曲中的“嘿嘿、咿咿”使歌曲變的詼諧、有趣,深得孩子們喜愛;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我認識到音樂課不僅僅是教會幼兒學會唱這首歌,還應在幼兒會唱的基礎上發展幼兒多方面的音樂素質,於是,在我設計了 “以動畫片配歌曲爲主線,以三個闖關形式,引導孩子們不僅學會唱這首歌,並且培養孩子用對唱的形式表現歌曲,體驗唱歌獲得的快樂”。

教學目標:

1.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學唱歌曲。

2.根據歌詞內容的變化用不同的對唱形式表演歌曲,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3、教育活動中滲透品德教育。

活動準備:

《三個和尚》動畫課件、圖譜、禮物盒、禮物、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引起活動興趣。

《柳樹姑娘》使幼兒能夠用“哼唱”、“啦”、 “唱詞”等不同方式練習發聲。

二、看動畫引入主題,學說歌詞。

1. 利用闖關的形式激起幼兒活動興趣。

2. 用不同形式學說歌詞,進入闖關第一環節。

① 示範唱歌曲(要求幼兒說出其中部分歌詞)。

② 分析圖譜,有節奏讀念歌詞,強調弱拍起的“嘿嘿、咦咦”的法《三個和尚》。

③ 幼兒和老師進一步熟悉歌詞。

④ 老師宣佈:

剛纔由於小朋友們的團結努力,你們順利地通過了第一關(打開神祕禮盒第一層),想不想把第二層也打開呀?那就進入咱們今天的下一個環節——學唱環節。

三、用不同一形式學唱歌曲。

⑤ 試聽《三個和尚》音樂,讓幼兒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節奏。

⑥ 試跟老師唱一遍(糾正不足之處)。

⑦ 配旋律唱,注重節奏感培養。

⑧ 提出更高要求,給動畫片配唱歌曲時的表情、聲音、節奏等。

5.配動畫片演唱。

6.老師宣佈第二關順利通過(找一名幼兒打開神祕禮合的第二層)。

四、用對唱地方法表現歌曲。

1. 請幼兒想一想還可以怎樣唱能把歌曲唱得更加好聽?(幼兒回答)。

2.老師與幼兒試着對唱。

3.老師、幼兒對唱(完整一遍)。

4.男女分組、交換對唱(糾正不足之處)。

5、幼兒用對唱形式進行表演唱,爲動畫片配音。

6、老師宣佈:順利通過第三關。

五、結束部分老師總結:

1.幼兒商量:一個和尚有水喝,而三個和尚爲什麼又沒有水喝了?怎樣纔能有水喝呢?

2.老師小結:小朋友說的都很好,我們不能學習三個和尚的懶惰,只有團結、合作纔會有水喝,今天由於我們小朋友的團結合作,纔會很好地完成交給你們的任務。

3、發禮物結束活動。

教研點評:

這一教學活動選材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孩子們非常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教師在活動導入時,結合春天裏柳樹發芽自然導入發聲練習,接着,教師採用多種方式,讓幼兒理解、記憶歌詞,並用教學課件、闖關、對唱、配音、討論等形式,不斷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熱情,突出了教學重點完成了教學目標,使幼兒在本次活動中受到了藝術的薰陶,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也使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發展,教學效果好。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民歌“花兒”,感受“花兒”曲調熱忱、奔放的特點。

2、學習用“填詞”的方式改編和演唱“花兒”。

3、嘗試用自制樂器——葫蘆爲“花兒”伴奏,進一步體會“花兒”旋律的特點。

4、培養幼兒對民族音樂的愛好,激起對故鄉和少數民族的酷愛。

【活動預備】

1、活動前,讓幼兒觀看“花兒演唱會”、故鄉風景及特產等圖片,瞭解圖片內容並相互交換。通過在自制葫蘆樂器上繪畫,爲學唱“花兒”奠定基礎。

2、自制小葫蘆樂器7個、回族小白帽若干個、民族服裝1套。多媒體教學裝備DVD碟機一臺、投影裝備一套。鋼琴伴奏教師一位。

【活動過程】

活動一:欣賞民歌“花兒”《左面是黃河右側是山》

1、教師穿民族服裝進進活動室,引進課題。

師:我今天穿這麼漂亮的衣服是爲了給小朋友演唱一首民歌“花兒”,這首民歌的名字叫《左面是黃河右面是山》,現在請小朋友們仔細聽。

2、教師演唱花兒《左面是黃河右面是山》第一遍,同時播放黃河及羊皮筏子的DV畫面。

發問:從這首歌中,你聽到了甚麼?想到了甚麼?(幼兒講感受,教師可引出歌詞。)

3、幼兒與教師一起學唱襯腔詞:普嚕嚕嚕嚕、啪啦啦啦啦、噌楞楞楞楞、嗆啷啷啷啷啷。

4、幼兒聽伴奏再次學唱襯腔詞,並與教師合作演唱(教師唱前面三句歌詞,到襯腔“普嚕嚕……”請幼兒幫唱)。

5、請助理教師演唱《左面是黃河右面是山》,幼兒與教師一起唱幫腔“噢喲”。

6、小結:我們今天聽的這類歌曲演唱叫“花兒”。“花兒”是少年的意思。“花兒”是一種山歌,也叫“山曲”、“野曲”,是西北獨特的一種民歌,有對唱、領唱、齊唱等情勢。“花兒”主要流行在西北的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廣大少數民族地區。

7、播放MTv,完全欣賞歌曲。

活動二:引導幼兒爲“花兒”填詞並演唱

1、播放MTV讓幼兒再次欣賞“花兒”《左面是黃河右面是山》。

師:我們上一次唱了故鄉的黃河和山,故鄉還有很多的特產、小吃,讓我們都來誇一誇。

2、出示牛肉麪的圖片,請幼兒根據已有經驗並結合圖片從色彩、味道、品種、外形幾方面講一講牛肉麪。

3、重點引導幼兒從色彩進手創編,如辣椒紅,蒜苗、香菜綠,蘿蔔、牛肉麪白等。

4、教師做填詞範唱:紅紅的辣椒(嘛)噢喲。

5、與l導幼兒嘗試填詞並演唱。

如:綠綠的香菜(嘛)噢喲;白白呀蘿蔔(者)香呀;牛肉麪(者)好吃(嘛)噢喲。

6、教師整理歌詞與幼兒一起演唱。(請一名老師伴奏)

7、小結:小朋友們剛纔編的詞很有特點,用歌聲唱出了我們故鄉蘭州的美麗。

活動三:表演“花兒”並嘗試用自制樂器伴奏

1、出示故鄉的特產葫蘆,教師簡單示範演奏方法。

讓小朋友用葫蘆當樂器爲“花兒”伴奏。

2、請幼兒自由選擇角色,分4組進行表演。3個小組幼兒演唱花兒(其中一組唱詞、一組幫腔、一組襯腔),1個小組幼兒伴奏。給部份男孩戴上小白帽。

3、幼兒分小組練習,教師指導後,幼兒按角色整體表演唱2遍。

4、幼兒分男女情勢進行對唱,部份幼兒繼續伴奏。

【活動延伸】

在音樂天地投放演唱“花兒”的服裝及道具,如:頭巾、扇子等,讓幼兒自己學習合作表演。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和音樂提供的線索初步瞭解作品的結構和內容。

2、探索用表演動作和表情等來表現音樂。

3、體驗想象、創造和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自編故事一個。

2、音樂文件。

3、獅子、金絲猴、大象、小白兔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受樂曲。

師:"小朋友們好,我姓楊,你們可以叫我楊老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音樂,我們先來聽聽看。"(播放樂曲)師:"音樂聽完了,你們覺得這首音樂怎麼樣?"(雄壯、有力,輕快、活潑)師:"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你就會明白的。"(講故事)

二、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

師:"故事聽完了,這個故事裏有誰?"(獅子、金絲猴、大象、小白兔)師:"那你們聽到故事裏有哪些聲音?"(號角、獅子的吼叫)"那小動物們聽到獅子的吼聲,心裏是什麼感覺?"(害怕)"可是當獅子說我今天我生日不吃大家時,動物的心情又是什麼樣的?"(高興)"誰來學學他們的樣子?"(師語言提示害怕與高興的樣子)

三、結合故事,再聽一次音樂。

師:我們現在知道了獅子正準備過生日,那我們請小朋友們,豎起你們的小耳朵,仔細聽一聽獅王是如何出場,小動物們是如何給他慶祝的好不好。

四、讓幼兒完整欣賞一遍樂曲,通過故事情節來幫助幼兒理解樂曲性質。

師:那音樂從頭到尾都一樣嗎?(不一樣)我們根據故事,把音樂分成幾段來欣賞。

師:那這首音樂哪一段是獅王出來樂隊歡迎他,哪一段是獅王大聲吼叫,哪一段是小動物們圍着獅王跳舞呢,請大家再完整地聽一聽,變聽可以邊用聲音、動作表演。(教師語言提示)

五、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結束本次音樂活動。

教師戴上獅王頭飾,請其他三位老師各帶金絲猴、大象、小白兔頭飾,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站到對應的老師後面,跟隨音樂完整表演。

附:《獅王的生日》

在密密的'森林裏,住着獅王和許多小動物。這一天,森林裏格外熱鬧,原來森林之王獅子的生日晚會就要開始了。

你們聽!樂隊吹響了號角,迎接獅王的到來。威武雄壯的獅王大搖大擺、威風凜凜地走了過來,神氣極了!它一邊走,一邊大聲吼叫着,吼聲一聲比一聲響亮。聽到第一聲吼聲,小動物們有點害怕。聽到第二聲吼聲,小動物們很害怕。聽到第三聲吼叫聲,小動物們害怕極了,嚇得渾身發抖。獅王吼聲震撼了整個森林。

獅王來到寶座前坐下,對小動物們說:"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很高興,所以不吃你們了。不過,你們每人都給我表演一個節目。"小動物們聽了,高興極了,跳起了歡快的舞蹈,祝獅王生日快樂:金絲猴抓耳撓腮跳起了滑稽的猴子舞;大象甩着長鼻子,跳起了可愛的大象舞;小白兔晃動着長長的耳朵,左跳跳右跳跳……看到節目這麼精彩,獅王高興極了,忍不住大吼了一聲。這一吼可不得了,所以的小動物都嚇得找個地方躲了起來,再也不敢出來了。獅王只好掃興地回家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遷移手指、手影遊戲經驗,把形物體創編歌詞進行創造性演唱。

2、變化手與手指的組合,並用相應的歌詞邊唱邊用手指表演。

3、體驗在集體中勇於自我表達的快樂。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5、啓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並演唱。

活動準備:

玩過手指手影遊戲。

人手一件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1、複習《幸福拍手歌》。

2、玩手指遊戲在教師的口令提示下幼兒用雙手組合成一物體,並與教師和同伴們交流、欣賞。

取一種姿勢,教師示範創編歌詞,如:兩手五指併攏,手背相靠,手指上下飛舞。教師編歌詞:兩隻小手做蝴蝶,蝴蝶蝴蝶真美麗,飛呀飛,飛呀飛,飛呀飛呀飛飛飛。

教師與幼兒邊說歌詞邊玩手指遊戲。

3、熟悉歌曲旋律,主動學唱。

幼兒邊傾聽旋律,邊配歌詞並默唱。幼兒跟隨琴聲,輕聲學唱。

幼兒練習,逐步做到邊唱邊進行手指表演。

變化手與手指的組合,創編新歌詞。

由幼兒提出創編對象,教師參與共同探索第二段歌詞。並對提出創編內容者拍手祝賀。

邊唱邊用動作表演 例如:"拍 拍∣我用 小手∣拍拍 拍∣"後面三個"拍"字唸的速度加快一點,使幼兒在邊說邊做的過程中,增加對識字活動的興趣。也可以引導幼兒用"拎拎, 我用小手拎籃子","拍拍, 我用小手拍皮球"等。

4、音樂活動《小手歌》。

教師:我們用小手除裏能做許多事情,還能變出蝴蝶呢!

幼兒邊隨音樂邊唱《小手歌》邊表演動作,啓發幼兒仿編歌詞中的動作。

教師:我們除了用小手變蝴蝶,還可以用小手變什麼?

複習打擊樂活動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對蘭花草的看、聽、學來體驗《蘭花草》這首作品的音樂美。

2、在看和聽的基礎上學生通過自己的能力來學習演唱這首作品。

3、在會唱《蘭花草》這首作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表現這首作品的美。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5、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會用正確的演唱方式表現表現這首作品。

難點:學唱時把握跨度較大的音程活動準備自制圖譜、教學PPT、鋼琴

活動過程

一、教學導入

1、小朋友們有一種很美麗的草本植物叫做蘭花草,你們知道嗎?

2、(點擊PPT:蘭花草)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蘭花草的圖片請大家看一看。

3、蘭花草好看嗎?蘭花草長得是什麼樣的?

4、小結:蘭花草別名爲竹葉草、鴨跖草

二、聽賞歌曲

1、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有一首歌,歌的旋律也像蘭花草一樣美,你們想學嗎?

2、好!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歌曲就叫《蘭花草》。

3、老師先請大家聽一聽蘭花草這首歌的旋律。

4、(播放《蘭花草》)這首歌好聽嗎?

5、(再聽《蘭花草》)這首歌非常好聽,那麼誰能跟老師說說,它的好聽、它的美表現在哪些方面啊?

6、(第三次聆聽《蘭花草》)接下來,老師再請小朋友聽一聽。不過,在聽的時候注意聆聽這首歌的旋律、歌詞,有什麼特點?

三、學唱歌曲

1、這首歌曲這麼好聽我們來完整的學習一下這首歌。

2、(出示譜曲)能看懂嗎?能來說一說這些圖譜講的是那句歌詞,你們能來唱出來嗎

3、(多種形式學唱)大家的表現真不錯,下面我們一起來用

(1)分句學唱:教師唱一句,幼兒學一句。

(2)師生接唱:教師唱第一句,幼兒接唱第二句,然後互換。

(3)完整學唱: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敲節奏,然後配樂完整

4、誰願意當小老師上來唱一唱呢?(請個別幼兒來演唱)

四、音樂表演

1、我們都學會這首好聽的歌曲了,下面請你們用自己的身體語言去表現這首歌,好嗎?

2、嘗試表演:試着自己請音樂邊唱邊表演歌曲內容,表現出米粒跳躍的不同力度。

教學反思: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儘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複,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複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唱準跨度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結構。

2、感受新年的熱鬧,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鼓、鈸、鞭炮的聲音。

活動過程:

1、練聲

根據5 3 3|1 5 |5 3 1 |6 0|幼兒先聽,然後用“啦”來唱出來。

2、理解歌詞,學習歌曲。

教師:“前幾天我們過的什麼節日啊 ?爲什麼要過這個節日呢?”(幼兒討論)

教師總結:

因爲是新的一年由開始了,人們心裏很高興,爲了慶祝所以要過元旦這個節日。

教師:“你知道人們是怎樣慶祝的呢?”(引導幼兒說出敲鼓、放鞭炮)

教師播放放鞭炮的聲音,用鼓敲歌曲中的節奏。讓幼兒模仿聲音。

教師:“爲了慶祝這個節日,老師還準備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呢!想不想聽聽啊?”

(教師示範完整的唱一遍)

教師:“你感覺老師唱的哪個地方象剛纔的聲音?你來學一學!”(幼兒說)

教師:“那我們再來完整的聽一遍!這一遍你又聽到了什麼?”(幼兒回答)

教師帶領幼兒根據歌曲的旋律說歌詞,2――3遍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來唱歌。集體合唱。

3、體驗歌曲的快樂情緒

教師:“你在唱這首歌的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那我們在唱的時候應該怎樣唱呢?”(幼兒說)

教師:“那我們根據你說的,我們一起來唱一遍,我們的臉上要怎麼樣?”(教師帶領幼兒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活動結束:

教師:“我們一起去鞭炮吧!”(教師帶領幼兒做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