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遊戲活動設計主題教學教案

幼兒園遊戲活動設計主題教學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遊戲活動設計主題教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遊戲活動設計主題教學教案

幼兒園遊戲活動設計主題教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引發幼兒對球的顏色、形狀、大小等的關注興趣

2、喜歡玩球,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球、筐兩個、音樂

活動過程:

一、用球做律動,引出學習內容,激起學習興趣

二、說球,比較球的不同

1、這裏有兩個筐,請你給球找個家,讓它回去休息一下(幼兒放球,教師觀察)

2、提問:這是誰的球?你爲什麼把它放在這個筐裏?你的球是什麼樣的? (提問2、3個幼兒)

3、比較小朋友和老師的球:這兩個球一樣麼?一樣在哪裏,不一樣在哪裏? (做做動作)請你給它也找個家,爲什麼把它放在這個筐裏?

4、這個家裏還有很多球寶寶,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小結:雖然這些球不是一模一樣的,但是他們都可以住在這個家裏

5、還有誰沒有拿到球?數數有幾個人,他們的球在哪裏? (幼兒拿回自己的球)

6、跟同伴交流,說說自己的球

三、玩球幼兒自由玩球,說說:我是怎麼玩的

四、遊戲

我是球寶寶教師當拍球人,幼兒用身體做球,邊念兒歌變做動作“球寶寶,(哎)。讓我先來檢查下球的氣夠不夠,這個球的氣兒足不足,這個有點癟,給它打點氣兒,皮球都變大嘍。好,我要開始拍球啦,輕輕拍,跳的低;重重拍,跳的高;拍一下,跳一下;拍着球兒轉一圈;皮球滾掉拉;皮球回來拉。”

活動反思:

球對孩子來說並不陌生,本次活動借用球這個媒介,通過遊戲比較感知大小、顏色、形狀等,在體驗遊戲快樂的同時說出自己的感受。由於孩子的年齡較小,所以他們對自己帶來的物品有很大的親切感和歸屬感,願意在集體面前說說自己的東西,所以在介紹自己的球的時候很積極,有強烈的說出“我和他的不一樣”的願望。對“爲什麼把球放在這個筐裏”充分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如:因爲球和筐的顏色是一樣的;因爲球和筐顏色不一樣,這樣好找;因爲我喜歡這個顏色;因爲這個筐大能放很多球,等等。孩子喜歡做遊戲,遊戲帶給他們許多快樂,在遊戲中學習各種知識和能力,因此怎樣用遊戲貫穿整節活動始終是我們進行託班教學需要考慮的問題。

幼兒園遊戲活動設計主題教學教案2

活動設計:

小班幼兒年齡小,他們的平衡力、協調性較弱。我利用幼兒常見的鞋盒和舊報紙,做成幼兒玩耍的體育器材,來發展幼兒的平衡力。

活動目標:

1.幼兒練習拖物走,能保持身體平衡。

2.培養幼兒身體協調性及耐心、細心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3.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4.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紙球、紙框人手一份。

觀察與指導:

一.出示紙球。

1.老師:寶貝們,我這兒有好多紙球,想不想和紙球玩遊戲,我們就在這塊地上玩。你想和紙球玩什麼遊戲呢?方法很多,每個寶寶可以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

2.看哪個寶寶和別人玩得不一樣。

3.引導幼兒玩一玩特別的玩法。

二.出示紙框

1.老師:看紙球玩得開心,紙框也想參加,你們歡迎它參加嗎?

2.紙框和紙球怎麼玩遊戲呢?

3.寶貝們,去玩一玩。

4.老師和幼兒一起玩一玩。

5.重點引導幼兒練習用紙框拖紙球的玩法。

三.老師總結玩法,特別講解拖物走。

1.寶貝們,我們來學___的玩法。紙框拖紙球走。如果紙球跑出來了,你們該怎麼辦呢?怎麼拖,才能不讓紙球跑出來呢?

2.寶貝們試一試。

3.幼兒練習拖物走。

4.寶貝們,今天玩得開心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把幼兒生活中熟悉的物體運用到遊戲中來,幼兒感到親切不陌生,能主動積極,很樂意參加此活動;幼兒在玩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和發現,創新出多種玩法,老師和幼兒一起遊戲並給予一些建議,幼兒非常開心;在活動中,幼兒的走、跑、跳、投擲、平衡的能力都得到了發展,整個活動體現了幼兒主體性和創造性。

幼兒園遊戲活動設計主題教學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在玩、數中比較5以內的數。

2.通過剝一剝、玩一玩提高動手能力感受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花生(大小不一);每人一張白紙;

2、幼兒有剝花生的經驗,有一定的動手能力。

3、PPT

三、活動過程:

1.出示花生,引出課題

(1)教師出示花生問,小朋友看,這是什麼?你知道里面有什麼嗎?(花生寶寶)你猜裏面有幾個花生寶寶?

師小結: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的花生,每個花生裏面都有可愛的花生寶寶。

(評析:讓幼兒帶着疑問和好奇心進行第一次操作,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通過讓幼兒剝花生,數一數花生寶寶,感知5以內的數量教師提出要求:請每個幼兒剝剝,看看裏面有什麼?再數一數裏面有幾個花生寶寶?

幼兒操作,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將花生寶寶剝出來,一邊剝一邊數有幾個花生寶寶。提問幼兒:你剝到了幾個花生寶寶?好,請你們把盒子放在椅子底下。

(3)通過故事“大比拼”對比5以內的數字師:在“花生王國”裏面也有許多的花生,他們是花生先生和花生小姐,今天在國王的宮殿裏面要舉行一場“大比拼”的活動,他們要比一比誰生的花生寶寶多,參加比賽的有:胖胖、美美、帥帥還有多多,準備就緒,裁判員說:誰先來生花生寶寶,胖胖說:我先來,只聽到“啪啪啪”的一聲(播放PPT,提問幼兒:胖胖生出了幾個花生寶寶?),緊接着誰來了,帥帥也來了,聽“啪、啪、啪、啪”的聲音。(提問:這是誰生的花生寶寶?生了幾個花生寶寶?)“你們好了那就瞧我的,“啪、啪、啪、啪、啪”(是誰?生了幾個花生寶寶?)接下來該誰上場了“啪、啪、啪、啪”(提問:是誰在生花生寶寶,生了幾個?)下面我們來當小裁判幫他們比一比。

提問:

(1)用你們的小眼睛仔細的看一看誰和誰生的寶寶是一樣多的?

(2)誰生的比美美和帥帥少?有幾個?

(3)誰生的比美美和多多多?有幾個?

多多在這次比賽中得了第一名,後來又有許多的花生先生和花生小姐去找他比式誰也贏不過他,他成了“花生王國”裏的花生王。

2.串花生串,通過串串進一步感知比5小的數量。

師:你們想不想當花生王,請你們把花生一個個貼在這張白紙上,然後數一數,再和你們一組的小朋友比一比,誰的花生多誰的花生少,看看你們一組誰是花生王。(4人一組)

3.送花生串

教師:看看你的花生串和誰生的花生是一樣多,老師和多多是一樣多的,有5個,我就把花生串送到多多身邊,現在也請你們來送花生串,作爲比賽的獎品。(提出要求:送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數清楚,你是和誰一樣多的)

4.結束活動

師:多多爲了慶祝自己得了冠軍,請我們一起去參加舞會呢,你們想去嗎,那我們出發吧。

幼兒園遊戲活動設計主題教學教案4

活動背景

作爲愛吃野菜的南京人,我們的餐桌上經常會出現各種美味的野菜。野菜有其特殊的營養價值,但幼兒對這些有着特殊氣味的野菜並不特別喜好,常常想出各種方法拒絕吃。爲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瞭解三種常見的野菜,知道其名稱、外形、主要特徵及營養。

2.樂意品嚐不同口味的菜,願意接受野菜菜餚的特殊口味。

3.能運用多種感官進行探索,增強觀察、比較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已瞭解常見蔬菜的名稱和主要營養價值。

2.物質材料:野菜標記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營養圖標;幼兒操作材料;蘆蒿、菊花腦、小簍子若干。

3.燒好的蘆蒿炒香乾、清炒菊花腦、涼拌馬蘭頭,小碗、勺子、夾子、毛巾若干。

4.電腦,視頻展示儀,展板。

活動過程

1.野菜寶寶開火車進場。

幼兒佩戴野菜標記,扮演成三種野菜寶寶隨着音樂開火車進場。

2.玩遊戲“找朋友”,認識野菜的名稱和外形特徵。

(1)幼兒圍坐成圓,運用多種感官觀察並介紹自己野菜寶寶的名稱和外形特徵。

教師:小火車上這麼多菜寶寶,你們是誰呀?請你們介紹一下自己,你是誰?長得什麼樣?聞起來是什麼樣的氣味?這裏有和你長得一樣的朋友嗎,找找看。

(2)觀看圖片瞭解蔬菜和野菜生長環境的不同,學習新詞彙“野菜”。

①教師:我們以前認識的蔬菜寶寶生長在菜地裏,今天認識的這三種菜寶寶是生長在哪裏呢?

②教師出示野地圖片,引導幼兒觀察野外環境與菜地環境的不同,知道這三種菜生長在野地裏,不需要人專門照料,這樣的菜有個專門的名字叫“野菜”。

(3)玩“找朋友”遊戲,鞏固對這三種野菜名稱和外形特徵的認識。

玩法:音樂停,持花的小朋友就站起來向大家介紹自己,並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寶寶在哪裏?”和他同樣的菜寶寶就站起來:“___________寶在這裏。”

3.玩“猜猜看”遊戲,瞭解野菜的營養價值。

(1)教師出示圖標,請幼兒猜猜馬蘭頭、菊花腦、蘆蒿的不同功效。

(2)幼兒把自己的野菜寶寶與相應的功效圖標匹配。

4.分組遊戲,進一步瞭解野菜。

(1)找找我的家:請小朋友幫蔬菜寶寶和野菜寶寶找找適合它們生長的環境,把菜寶寶小圖片放在底圖上。

(2)廚師小幫手:學摘蘆蒿、菊花腦。

(3)美食會:品嚐蘆蒿炒香乾、炒菊花腦、涼拌馬蘭頭。

5.幼兒相互交流和野菜寶寶玩遊戲的感受,進一步激發幼兒對各種野菜的喜愛。

活動反思

在幼兒園健康教育中,比較重視對幼兒飲食營養認知和習慣的培養,其實,兼顧食物和進餐的生理及文化意義,拓寬飲食營養教育的視野也是幼兒園健康教育中可以挖掘的一個內容。因此,在這節健康活動中,教師希望幼兒對飲食的瞭解更廣泛,讓飲食文化融入日常的健康教育中。

健康認知。“野菜寶寶玩遊戲”側重於讓幼兒在實踐體驗中提高健康認知水平,通過對蘆蒿、馬蘭頭、菊花腦這三種常見野菜的特點的認識,瞭解野菜對身體保健特有的價值,從而豐富幼兒已有的食物經驗,激發幼兒品嚐各種食物的興趣。

健康行爲。幼兒對食物的喜好是有原因的。在健康教育中,教師要針對行爲產生的原因,採用生動有趣的形式幫助幼兒真正接受各種食物。如有些幼兒覺得野菜有種特別的氣味不願意接受它,活動中通過野菜娃娃自我介紹的環節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自己的野菜,因爲是“自己獨有的氣味”,幼兒心理更容易接受這種味道,原本的牴觸心理巧妙地轉化爲接受心理。在品嚐時,幼兒也不會因爲野菜的氣味而拒絕了。活動更注重於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通過操作、品嚐、討論等多種方式的參與、互動,激起幼兒的食慾,真正樂意接受野菜這種特別的食物。

健康態度。在幼兒飲食營養教育中,健康態度的情感作用是連接健康認知和健康行爲的關鍵一環,是提高層次的催化劑。教師通過遊戲的貫穿推動幼兒對野菜寶寶的認識,幼兒以一個野菜寶寶的身份參加活動,在多種感官幫助下了解了“自己的特點”。“找朋友”的遊戲進一步激發了幼兒瞭解野菜的興趣。 “猜猜看”的有趣形式則幫助幼兒積極參與討論,正確理解粗淺的飲食營養知識。三個分組遊戲從各個角度進一步豐富了幼兒對野菜知識的瞭解,通過品嚐、操作等遊戲,讓幼兒願意主動地和野菜交朋友。樂在其中是這個健康活動最大的特點。

健康認知、健康行爲、健康態度三者的有機結合,正是健康教育特色的體現。健康的飲食營養教育要抓住時機,抓住教育難點,增加幼兒來自多方面的健康經驗,使幼兒健康體驗由一個範圍擴散到另一個範圍,在實踐體驗中提高健康水平。

幼兒園遊戲活動設計主題教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切西瓜遊戲,體驗在遊戲中飛躍、追逐的愛好。

2、能按照指令做響應的舉措。

3、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4、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已熟悉西瓜,相識西瓜的形狀特性。

2、吃過西瓜。

活動過程:

一、回憶西瓜的形狀特性

1、西瓜長得什麼樣?

2、我們想個什麼好辦法,讓大家變成一個大西瓜?

二、手拉手變成大西瓜

1、變成一個大西瓜。(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

2、釀成一個小西瓜。(幼兒手拉手,碎步朝圓心走,釀成一個小西瓜)

三、遊戲:切西瓜

1、幼兒圍成圓圈,師幼配合有節拍地念童謠:“切、切、切西瓜。我們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開來。”與此同時,老師邊走邊有節拍地在幼兒拉手處做切西瓜狀。童謠唸完時,老師的手逗留在哪兩位小伴侶中間,這兩位小伴侶就把手鋪開,拉着別的小伴侶的手往圓心跑,暗示西瓜被切開了。此時,各人做吃西瓜狀。

2、遊戲多玩幾次後可由幼兒自己來玩切西瓜遊戲。

活動反思:

在進行這個遊戲中,一開始時候需要小朋友拉起手來,但是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一些突發狀況。當我要求小朋友拉手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很好的拉手。但是當我要求小朋友把這個“西瓜”變得小一點的時候,小朋友發現他們可以拉手可以變大也變小,於是,小朋友就開始幾個幾個的玩起遊戲來。對於我所講的遊戲規則和內容也?注意了。而且,當我要求小朋友不需要再變大變小的時候,小朋友也沒有很好的安靜下來。後來,知道老師告訴我,可以對小朋友說,小樹苗要在土裏長得牢牢的類似的話來讓小朋友站好。等我按照老師的方法實施後,發現小朋友相對於之前已經好了很多。不再是自己顧自己跑來跑去的了。但可能是由於是戶外遊戲活動,因此小朋友的秩序還是有些亂的。以後在遊戲活動中要多考慮到這一點。

還有就是小朋友對遊戲的規則的理解有些困難,因此在這個遊戲中,小朋友對於自己往哪個方向跑不是很明確,在跑的過程中總是會出錯。在這點上應該給小朋友再詳細一點的講解,有利於遊戲活動的進行。

幼兒園遊戲活動設計主題教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的競爭能力,促進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2、體會集體合作遊戲的快樂。

3、與同伴合作進行的搭建遊戲。

4、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活動中的靈活性和協調性的培養鍛鍊。

難點:幼兒對活動參與的積極性以及個別幼兒協調性的培養。

活動準備

四個小凳子、五張卡片、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開始:老師:我們現在一起做個遊戲好嗎?遊戲的名字“搶凳子”

2、遊戲規則:五位小朋友一組,每人張卡片,活動室中間放四個小凳子,老師說開始童幼一起打節或放音樂五位幼兒要按節開始走,再說停的時候搶到自己的位置。如果搶不到主要被淘汰出局領讀手中的卡片或說一句愛老師的句子。遊戲繼續執行,每組玩三邊

3、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1、中班幼兒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有他特有的年齡特點:有意性行爲開始發展;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活動中學會交往;動作發展更加完善,體力明顯增強。這些表明這一時期的幼兒更需要教師對他們進行引導。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幼兒在活動中大部分能主動參與進來,個別甚至能主動協助老師完成活動;有些幼兒在活動能自主創造一些動作,使得整個活動能很好的開展下去;幼兒的身體靈活性和協調性得到了鍛鍊;一些平時不合羣的幼兒也能參與進活動中,孤僻的行爲有所改觀。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由於他們入園我就是班主任,所以對班上幼兒的情況比較瞭解,對他們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徵都有一個比較全盤的掌握。也因此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活動中個別幼兒對老師的指令理解不清時,我親自到其身邊進行解釋和示範,對個別不能達到要求的幼兒降低對其的要求。大部分幼兒都能配合老師的指令進行活動,因此活動也得以順利開展。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整個活動幼兒的參與度較高,但是對一些發展較快的幼兒來說,活動相對交簡單,因此出現了個別幼兒的熱情持久度不高的現象,在今後的活動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到這一方面,以使得所有的幼兒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

4.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更加細緻的考慮活動的各個環節,在基本活動的過程中適時的提高一些活動的要求,讓發展較快的幼兒能全程投入到活動中來,比如:讓他們來發號指令,指揮幼兒的活動節奏等。

設計背景:

中班幼兒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發展,但他們的動作協調性以及靈活性都還需要加強鍛鍊。本班個別幼兒在平時的活動中不合羣,性格比較孤僻。爲了鍛鍊幼兒的動作靈活性和協調性,引導離羣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設計了本次活動。

幼兒園遊戲活動設計主題教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在指偶的幫助下,理解歌曲的內容,學習演唱歌曲,並嘗試邊唱邊做動作。

2.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萌發與同伴相親相愛的情感。

3.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遊戲表演。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紅、藍顏色的小鳥指偶若干。

2.小鳥的叫聲、伴奏音樂。

3.卡紙剪成的大樹若干並貼在小椅背上。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去樹林裏玩一玩吧。

(播放背景音樂,師幼愉快地走進活動室)1.聲音引出兩隻小鳥。

師:哇,小樹林裏可真美呀!猜猜還有誰會來這裏玩呢?我們來聽一聽吧!

(1)聽上去像是誰來了呀?

(3)再來聽一聽是不是小鳥呢?

(4)真的是小鳥的聲音哦,我們請他們出來好嗎?(依次出示紅鳥、藍鳥)其間提問:這是隻什麼顏色的小鳥?(紅色),哦,又飛來一隻,這只是什麼顏色的呀?

認識兩隻小鳥的名字:

師:紅色的小鳥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丁丁,和丁丁打個招呼。

師:藍色的小鳥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鼕鼕,和鼕鼕打個招呼。

二、幼兒欣賞理解歌曲

1.今天丁丁和鼕鼕要到這裏來玩捉迷藏的遊戲,捉迷藏是什麼意思?

咦,它們躲到哪裏去了?來把它們喊出來吧!

2.現在我變成一棵大樹,丁丁和鼕鼕要在樹上玩遊戲,看清楚它們是怎麼玩的哦?

(1)教師配上動作完整朗誦歌詞。

提問:看清楚他們是怎麼玩的嗎?先是兩隻小鳥坐在哪裏呀?(教師手勢)它叫?它叫?誰先飛走了?然後誰飛走了?小樹好孤單,它對小鳥說什麼?(丁丁回來吧,鼕鼕回來吧,快快回來吧!)請幼兒幫助大樹一起喊小鳥回來。(教師配上動作)

(2)幼兒跟着教師邊做動作邊朗誦歌詞。

好玩嗎?我們也來玩一玩吧,現在你們變成一棵大樹。準備好,兩隻小鳥來了。

重點練習那句"快快回來吧!"

小結:兩隻小鳥回到樹上了,又見面了,他們相親相愛地在一起,真快樂。聽,他們又開始玩遊戲了。

3.教師隨鋼琴音樂慢速地演唱歌曲一遍。

4.再次演唱歌曲一遍。

三、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幼兒慢速演唱,同時用教具演示提示幼兒,鼓勵幼兒用動作提醒自己記憶歌詞。

2.幼兒按意願扮演丁丁和鼕鼕,分別站在老師的右手和左手邊。教師帶領幼兒演唱歌曲,重點是對歌詞的理解記憶。

3.教師再次帶領幼兒演唱歌曲,重點是演唱的聲音。

四、幼兒套上指偶表演歌曲

1.每位幼兒套上指偶,明確角色。(配上伴奏音樂)

2.師幼演唱歌曲一遍。

3.師幼完整連貫演唱歌曲一遍。

4.幼兒獨立演唱歌曲一遍。

五、教師引導、小結。

1.你們喜歡丁丁和鼕鼕嗎?爲什麼?

2.小結:丁丁和鼕鼕這兩隻小鳥真懂事,聽見大樹的一聲呼喚,就馬上飛回來了,而大樹也會在下雨天爲小鳥撐起一把小傘,他們會你關心我,我關心你,相親相愛在一起,以後我們小朋友也要象兩隻小鳥一樣相親相愛。現在我們飛到小樹林外面去玩玩吧!

3.幼兒聽音樂做小鳥飛動作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爲幼兒創設了情景表演,讓幼兒在遊戲表演中學唱歌曲,學會和同伴結伴遊戲。在表演過程中,很多小朋友都很開心,知道要根據歌詞的內容有禮貌地按要求進行表演,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性和主導地位。

教材的選擇:《兩隻小鳥》是一個韻律比較歡快的音樂。以幼兒感興趣的故事情節導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通過提問:兩隻小鳥坐在哪裏?它們分別叫什麼名字?兩個好朋友爲什麼會各自飛走?幫助幼兒理解歌詞。並且結合自身的動作暗示,讓幼兒在第一次傾聽的過程中,在理解的基礎上學說歌詞。這個環節中,我發現這首歌曲的歌詞對小班孩子而言是有一定的體驗的,所以在學的時候,孩子很樂意去說、去唱。這次活動很符合小班幼兒的實際,也很能抓住小班孩子的興趣。

教法的安排:在學習《兩隻小鳥》的時候,我巧妙地運用了示範,第一次我用兩隻小鳥的手偶進行情景表演,讓幼兒在觀看的同時理解好朋友之間應該相互謙讓,沒有朋友會很孤單,同時激發幼兒學唱歌曲。這一環節中,幼兒的注意力很集中,能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大膽地猜測故事的發展情部。最後引導幼兒自主表演,讓孩子更好地感知了根據歌詞來做動作,讓孩子更好地,更直觀地感知歌詞。

本次活動總的來說比較成功,思路清晰,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但在過程中還是有所欠缺,特別是最後孩子們自己帶上紙偶完整演唱歌曲時,手上紙偶的角色分工不是很明確,邊唱邊做動作有點顧不過來,所以顯得有點亂。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吸取經驗,將教學活動組織得更好。

幼兒園遊戲活動設計主題教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掌握鑽、觸物跳的動作,發展身體的協調性、敏捷性。

2、體驗模仿動物本領的樂趣。

3、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跳繩、拱門四個綵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學一個新的本領,你們以前看過小動物表演節目的情景嗎?

請幼兒回憶並互相說說觀看動物表演的經歷。

2、請幼兒模仿一下山羊走鋼絲、熊貓鑽圈、海豚頂球的動作。

二、基本部分:

1、學習"海豚頂球"——發展身體的協調性。

小朋友先看看老師是怎樣學海豚頂球的。

幼兒觀察,並說出自己看到老師是怎麼做的。

老師仔細講解:首先站到球的下面,屈膝半蹲,然後向上起跳,用額頭觸碰頭頂上的小球。

2、幼兒嘗試學習現在請小朋友來練習海豚頂球的動作。看哪隻小海豚先學到本領。

小朋友真棒,本領學的太快了,這次老師藥增加難度,請小朋友根據老師指定的顏色進行頂球練習。

3、遊戲:小小馬戲團

(1)老師介紹遊戲的玩法和規則。

(2)組織幼兒體驗一次遊戲。

(3)設置情節進行遊戲--小海豚這次要注意安全啊,要注意大鯊魚來攻擊。增加遊戲情趣和運動強度。

(4)幼兒分組進行接力比賽。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學本領真棒,小海豚可喜歡大家了。咱們來和海豚跳個海豚舞吧?

四、活動延伸:

活動中鼓勵幼兒自由模仿自己喜歡的馬戲表演,如狗熊投籃,小猴騎車等。課根據幼兒的想法一起創編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