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錦集九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錦集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錦集九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嘗試用胡蘿蔔、藕、辣椒等蔬菜的橫截面,蘸上顏料進行印畫,初步感知印畫的方法。

2、通過蔬菜印畫,感受這種特殊畫法的樂趣,豐富幼兒的想象。

3、培養幼兒認真作畫並保持畫面整潔、乾淨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材料:藕、蘿蔔、胡蘿蔔、花菜、蔥頭、辣椒等蔬菜,顏料若干,棉花若干,盤子18個,籃子6個,紙若干,擦手帕6張,範畫2張。

2、經驗:能認識常見的蔬菜

活動重點:

感受印畫的樂趣。

活動難點:

感知印畫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豐富幼兒對蔬菜的認識

1.今天有很多蔬菜寶寶和我們做遊戲、學本領,你們願意嗎?我們來看看是那些蔬菜寶寶來了呢?

2.蔬菜寶寶們今天帶來了一個小魔術,他們能把自己變成小花、小動物,你們想看嗎?(出示範畫)你們能猜出都是那些蔬菜寶寶變的嗎?

二、老師示範

1.蔬菜寶寶變的的魔術真好玩,你們想知道他們是怎麼變的嗎?

2.選一個蔬菜寶寶,蘸上顏料,貼在紙上,用手用力按壓,蔬菜寶寶的魔術就變出來了。(示範蘸不同的顏色就有不同的印跡)

三、幼兒操作

1.初次操作,探索印畫方法

(1)孩子們,你們想幫蔬菜寶寶變魔術嗎?那我們也輕輕回到位置上幫蔬菜寶寶去變一下吧!

(2)老師觀察情況和問題提取“個案”

2.老師講解印畫的方法

(1)孩子們,你們看看我們的印畫,現在是什麼樣子?畫面乾淨嗎?畫面上有畫嗎?(展示“個案”)爲什麼會這樣?怎樣印畫才能讓畫面乾淨、漂亮?

(2)幼兒回答

(3)老師小結:印的時間要留長一些,並且要用力壓,不能將顏色重疊印,印完一個要等它晾一會兒,不碰到它。

3.幼兒再次嘗試,學習印畫方法

(1)教師巡迴知道,告訴幼兒不要混色,可以挑選多一些的蔬菜寶寶老印,一次可以多印一些,來豐富畫面。

(2)引導有困難的幼兒想象。

四、展示作品,小結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嘗試將塑料袋變成風箏的過程中提高觀察、模仿能力,探索讓塑料袋飛起來的方法。

2.用恰當的語言描述自己喜歡的風箏,體驗自制“風箏”進行遊戲的快樂。

3.激發幼兒對放風箏活動的興趣。

4.鍛鍊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活動準備

l、人手一個塑料保鮮袋,雙面膠、剪刀,彩色皺紋紙條若干,不同長短的細線若干。

2、放風箏的錄像,音樂磁帶。

3、選擇一塊寬敞、平坦的場地,便於遊戲時的來回跑動。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播放“放風箏”的錄像。

他們在做什麼?你們誰放過風箏?你放的風箏是什麼樣子的?(顏色、形狀、大小)你是怎樣讓風箏飛上天的?

(評析:談話內容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興趣。在春天裏,已經有許多孩子有過放風箏的經驗。風箏顏色、形狀的豐富多樣對小班幼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師能抓住教育契機,引導他們對風箏的形狀、顏色有初步的瞭解,將如何讓風箏在天上飛起來並呈現多種姿態,作爲活動的切入口,激發了幼兒交流的慾望。)

2.請小朋友幫忙滿足塑料袋的“心願”――飛上天。

塑料袋娃娃看見風箏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可羨慕了!她想和風箏一樣,穿上漂亮的衣服,飛上藍天,小朋友快動動腦筋,幫忙想想辦法吧!

二、猜想讓塑料袋“飛”的方法

1.你有什麼好辦法,讓塑料袋飛上藍天呢?(引導想象)

2.出示範例,並即興唱兒歌:身上彩帶飄呀飄,五顏六色真漂亮;肚子鼓鼓胖娃娃,還有一條長尾巴。

3.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塑料袋娃娃哪些地方變了呀?她變成了一隻風箏就能飛上天了。(引導幼兒觀察後講述)

(評析:活動中教師能以幼兒爲主體,尊重幼兒的想法。幼兒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中得到了支持和鼓勵,在與老師、同伴的語言交流中體驗着交往的快樂。通過讓看看、想想、說說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三、探索“風箏”的製作法

1.粘綵帶。教師示範:剪一條雙面膠粘在塑料袋下面合適的位置,然後將幾根彩色皺紙條粘在雙面膠上,引導幼兒觀察綵帶的顏色和數量:老師粘了幾根綵帶啦?是什麼顏色的呢?

幼兒操作粘綵帶,教師指導、幫助。

2.變胖娃娃。探索學習讓塑料袋鼓起來,變成胖娃娃。

誰來試一試?你有什麼好辦法?爲什麼裏面的氣很快就逃走了呢?提示要領:裝氣後手要很快抓住袋子的嘴巴。

再讓孩子們試一試,體現自主學習。強調難點部分的要領:使袋子的嘴巴張開,上下晃動,l、2、3抓住嘴巴,擰一擰,不要讓氣逃走哦!

3.長出尾巴。教師操作,幼兒觀察:拿一根細線的一端,在塑料袋擰緊的嘴巴處繞幾圈,然後繫牢(繞線並繫牢對小班孩子來說有難度,小朋友可以試一試,不行的活由老師幫忙)。

(評析:採用自然習得的方法鼓勵幼兒勇敢地試一試,孩子們非常樂意接受這種方式,嘗試起來也信心十足。活動環節過渡自然,突出了重點、難點,給孩子提供了充分學習和探索的機會。)

四、製作“風箏”

幼兒自由分組,製作風箏,教師巡迴觀察,提醒幼兒在遇到困難時可以相互幫助,也可以請老師幫忙。

五、放“風箏”

1.孩子們,我們來放風箏吧!

幼兒自由玩。集中:你的風箏飛起來了嗎?你是怎麼讓風箏飛起來的呢?誰的風箏飛得最高?我們請他來飛一次!

2.小結要領:於舉高,跑得怏,風箏就能飛得高!

3.幼兒再放風箏,比一比誰的風箏飛得高。

(評析:引導幼兒在積極的跑動中、在相互比較中自己認識到手舉高、跑得快,風箏就會飛得高;能力強的幼兒還發現,線的長短也會影響塑料袋的飛行。這種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了幼兒繼續探索的強烈慾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搖籃曲的安靜、溫柔,能夠在搖籃曲的情境中輕輕地哄寶寶睡覺。

2.熟悉歌曲旋律,爲歌曲創編動作。

3.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個布制玩具,一個搖籃。

2.《搖籃曲》、《黑貓警長》主題曲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你們知道這是誰嗎?他是我的小娃娃。咦,小娃娃在說話:我要睡覺!我要睡覺!

師:小寶寶有點累了,要睡覺了。你們睡覺的時候,爸爸媽媽是怎麼哄你們入睡的呢?(幼兒講述並模仿)

師:剛剛有小朋友說爸爸媽媽是讓他們聽音樂入睡的,那我們今天也來試試用這個方法來哄娃娃睡覺吧

二、選擇欣賞樂曲,通過比較理解搖籃曲的特點。

1、播放兩段不同的音樂,供幼兒選擇。

老師這裏有兩首好聽的樂曲,選哪一首呢?

2、播放幼兒選擇的音樂。

師:聽一聽這首樂曲合適嗎?爲什麼?(根據幼兒的選擇放樂曲。)

師:我們再聽一聽另外一首怎麼樣?

師:我們應該選哪一個呢?

三、創設情景,完整欣賞樂曲。

師:好的,讓我們就選這首安靜、優美的搖籃曲給寶寶聽吧。

教師抱娃娃進行表現,使幼兒進一步感受、理解搖籃曲的風格特點。

四、根據幼兒講述的感受,老師介紹搖籃曲的`特點。

師:聽了這首樂曲娃娃已經快睡着了。爲什麼娃娃聽了這首樂曲就安靜了,想睡覺了?

小結:這種很優美,很安靜地音樂叫搖籃曲,搖籃曲是專門哄寶寶睡覺的曲子,你們小的時候,媽媽一定也唱着搖籃曲哄你們睡覺的。

五、幼兒跟音樂展開聯想,進行表現。

師:在你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是這樣唱着歌哄你們入睡的。今天,我們也來做爸爸媽媽哄寶寶入睡吧。你們的寶寶都在小牀上等你們呢。

寶寶們都睡着了嗎?噓,不要吵醒她們,輕輕把娃娃放到牀上去,幫他們蓋好被子吧。爸爸媽媽們都去外面吧,讓寶寶好好睡覺吧。

活動反思:

在小班上學期我想讓孩子接觸到比較典型的曲子,例如搖籃曲、進行曲等,讓他們初步瞭解音樂有不同的類型,在音樂的活動中能夠有稍深一點的探索。

而在這節活動中,我們發現:孩子能夠分辨什麼樣的曲子纔是適合睡覺的曲子,而小班的幼兒也特別容易進入情境,能用入境的語言、動作帶娃娃睡覺。活動的目標很容易達成。

不足的是在環節的設置上還不夠流暢,哄娃娃睡覺的時候想輕柔的語言、動作和情景有些不匹配,最好在孩子自然地抱娃娃聽音樂入睡地時候觀察他們的自然表現,在之後的環節中加以提煉。

小百科:搖籃曲,原是母親撫慰小兒入睡的歌曲,通常都很簡短。旋律輕柔甜美,伴奏的節奏型則帶搖籃的動盪感。許多大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寫有這種歌曲。由於音樂平易、動人,常被改編爲器樂獨奏曲。此外也有專爲器樂寫的搖籃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在開展主題活動“大與小”的過程中,幼兒對於量的比較有了初步的知識經驗。圖畫書《阿比比一比》通過角色遊戲將大小、多少、長短等量的比較蘊涵其中。在小班後期爲使幼兒進一步複習、鞏同相關知識經驗,通過閱讀活動充分挖掘圖畫書在科學領域的教育價值,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教師設計了講述與實物操作交替進行的活動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書中內容,感受閱讀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實物的探索性活動,理解書中蘊涵的比較關係,感受從不同角度比較結果的不同。

2、能自主翻看圖書,理解畫面和故事內容,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實物梨和李子、帽子和圍巾;圖畫書人手一本;故事課件、電腦、投影儀。

2、經驗準備:幼兒對比較大小、多少、長短有一定的經驗。圖畫書《阿比比一比》投放在閱讀區供幼兒自由翻閱。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和感受。

難點:自主翻看圖書,瞭解故事內容,理解從不同角度對事物進行比較,其結果不同。

活動過程:

1、邊講故事邊演示幻燈片,並出示實物引起幼兒閱讀的興趣。

(1)閱讀故事《阿比比一比》,着重觀察人物的表情和語言。引發幼兒思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想法並進行演示。

(2)幼兒操作實物梨和李子(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引導幼兒進行討論。

教師:這是誰的梨和李子?他們要比一比誰多誰少?他們會怎麼比?請幼兒將實物按自己的想法擺放好。

教師:小朋友是按一個梨一個李子這樣擺的,那誰多誰少?

幼兒:李子多。因爲李子還有呢。

(3)出示實物帽子和圍巾,引發幼兒討論,大膽演示自己的想法。

教師:圍巾和帽子怎麼比?你們覺得是帽子大?還是圍巾大?

幼兒:圍巾大,帽子小,圍巾能把帽子蓋住。

教師:那帽子還能把圍巾扣住呢?到底誰大呢?

幼兒:就是圍巾大。

2、幼兒閱讀圖書,瞭解書中人物的比較方法和結果。

教師:請小朋友自己看看,之後他們又比了什麼?

幼兒自主翻閱圖書。教師指導幼兒有序翻閱,通過看圖尋找答案。引導幼兒說說在書中發現了哪些不同的比較方法,鼓勵幼兒進行嘗試。

幼兒:小貓的尾巴長,小兔子是拿線比的,小兔的尾巴短。

教師:小貓和小兔子用他們的身體比長短,小朋友可以用什麼地方比長短?我們來比比誰的長誰的短。

幼兒:用手,用腳,用頭(與同伴用身體部位進行比較)。

3、延伸活動。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幼兒感興趣的問題並生成相關的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會前鼻韻母en,讀準音,記清形,正確書寫。

2、學習前鼻韻母與聲母組成的音節,並結合日常物品或常用語準確拼讀音節。

3、能夠根據音節拼讀詞語和短語,進行看圖說話,並表演。

活動準備:

拼音卡片一套、猴子頭飾、蘋果形狀的卡紙若干、森林掛圖一副、針、花盆、作業本(就地取材)等物品。

活動過程:

一、複習導入

1、用猜猜我是誰的遊戲、依次出示已學過的前鼻韻母卡片ai、ei、ui、ao、ou、iu、an。學生開火車連讀。

2、師:時間過得真快,我們已經認識這麼多拼音寶寶了,並跟它們成爲了好朋友,其他的拼音寶寶也都耐不住了,都想早點認識你們呢,今天,拼音王國裏又來了一個新朋友。

二、認讀拼音en及四聲。

1、出示拼音en的卡片

(1)師:這個新朋友是誰呢?你們認識嗎?部分學生讀出en的音。師:孩子們真棒,老師還沒有介紹就知道了

(2)小朋友們伸出大拇指一起摁一摁桌子,讀一讀,感受en的發音。

(3)師:假如有人突然喊我們,我們怎麼回答呢?男孩子們?生:嗯?女孩子們?生:嗯?強化en的發音,分別用en的四聲回答一遍。

三、拼讀en的音節。

1、師:韻母寶寶跟誰是好朋友呢?生:聲母!師:韻母en說我一個人太孤單了,小朋友們幫我找找小夥伴吧。激發幼兒的尋找興趣

(1)出示作業本,引出(ben),引導小朋友找出教室裏的花盆(pen)花下面的根(gen),門(men)。

(2)師:我剛剛趁小朋友們不注意在黑板上藏了個小東西,小朋友們找找看?找出之前放在黑板縫裏的針(zhen)師:我西服裏面穿的是什麼?生:襯衣(chen)。

2、師:小朋友們真不錯,幫en找了那麼多好朋友,可是en說我們要做遊戲呢,朋友還不夠呀,我們一起去森林裏找找看吧。

(1)出示森林的掛圖

師:森林裏面空氣好不好,一起深吸一口氣。早晨(chen)空氣好。(sen)

師:找找看,森林裏還有什麼?花,花兒香不香?引導幼兒欣賞盛開的花朵,春天發芽的柳樹,感受春天的氣息,跟老師齊讀花兒吐芬芳(fen),柳枝發嫩(nen)芽

3、師:森林逛完了,我們一起去公園看看吧。

(1)打開書本,找到en的那一課,公園裏有什麼?有誰?都在做什麼?幼兒自由回答

(2)連成短文,描述公園場景,學會看圖說話。早晨空氣好(chen),柳枝發嫩(nen)芽,噴(pen)泉噴的高,百花吐芬(fen)芳,嬸嬸伸伸(shen)臂,公園真熱鬧。

4、我們一起來表演一遍好不好?由老師帶領,把短句編成動作,邊做邊讀。分男女生練習一遍.

三、遊戲環節。

1、出示貼滿蘋果卡紙的小黑板(卡紙背面寫有聲母)。

師:孩子們,蘋果都熟了,紅彤彤的,想不想吃?可是,蘋果不是給你們的哦。

2、老師戴上猴子頭飾:小朋友們好,我是豆豆。互相問候。

師:孩子們,我想跟你們一起玩,可是我好餓呀,想吃蘋果,你們願意幫幫我嗎?樹上的蘋果被巫婆施展了魔法,只有把蘋果後面的聲母與en拼讀正確了纔可以吃,不然,蘋果就是有毒的,你們幫幫我吧。

3、分別找小朋友進行遊戲,全班齊讀,鞏固所學內容。

結束活動:小朋友們互相角色扮演,玩《小猴子吃蘋果》的遊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由來

在日常活動中,我發現班上的孩子缺乏推小椅子、愛護小椅子的方法和意識。雖然教師也採用了隨時指導和提醒等方法,但收效不大。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希望通過活動使幼兒能夠將推椅子這一常規要求由被動服從變爲主動實行,最終內化成習慣。

活動目標

1.知道離開位子要推好小椅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爲習慣。

2.掌握用雙手輕輕推小椅子的方法,知道要愛護小椅子。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推椅子的常規要求,有刷畫的經驗。

2.材料準備:椅子2把(1把外觀上比較完整,l把外觀破損),魔法紙(畫有笑臉和哭臉的白色蠟筆畫),刷子、水彩。

活動重點

掌握用雙手推椅子的方法,知道自身行爲是和椅子的“表情”相聯繫的。

活動難點

能根據自己小椅子的“表情”,自覺地調整行爲。

活動過程

1.導入環節。

(1)以擬人化的形式把“椅子客人”介紹給幼兒,引導幼兒比較並說出兩把椅子在外觀上的區別。

(2)分別將畫有笑臉和哭臉的兩張魔法紙貼在兩把小椅子上,並用施展魔法的形式。用刷子蘸上神奇的藥水(有色顏料)刷在魔法紙上,將兩種表情刷出來。

(3)提出問題:爲什麼一把椅子笑了,一把椅子哭了呢?

分析:在這個環節,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在“小椅子的外觀”和“小椅子的表情”之間建立一定的聯繫,這樣既可以提高幼兒的興趣和探知慾,支持幼兒專心傾聽,也有助於他們對後面故事情節的理解。另外,爲了易於幼兒後面的操作,教師在此環節還要讓他們直觀地看到刷表情的過程,瞭解其中的方法。

2.情境故事。

(1)情境一。

外觀破損的椅子(哭臉):我的朋友離開位子時忘記把我送回家,把其他小朋友絆倒了,我很傷心。

外觀完整的椅子(笑臉):我的朋友離開位子,就會把我推到桌子下。(教師示範)

(2)情境二。

外觀破損的椅子(哭臉):我的朋友用力推我回桌子,身上撞出很多傷,好痛啊!

外觀完整的椅子(笑臉):我的朋友會用雙手輕輕地把我推回家(教師示範),我現在還是這麼漂亮。

分析:兩把椅子前後的對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情境的設置是爲了引導幼兒在“小椅子的表情”和“小朋友的行爲”之間建立聯繫。活動中,對話要簡潔明瞭,易於幼兒理解和比較。教師可以利用動作和語言,對如何正確地推椅子進行強化性的示範和講解,以鞏固幼兒正向的行爲。

3,提出問題。

(l)小朋友應該怎麼做,小椅子纔會笑?

(2)想想自己的小椅子是哭了,還是笑了?

分析:在這個環節,教師通過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翱感受等方法,幫助幼兒歸整思路,加深理解。但因爲這種邏輯性的語言表達對小小班幼兒有難度,所以教師還可以在幼兒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後,進行適時的引導和強化。

4.親自體驗。

(1)幼兒按桌到老師處領取魔法紙。

(2)教師觀察幼兒離開位子時推椅子的行爲表現,發給相對應的表情畫。 (適當進行提示)

(3)幼兒刷畫,看錶情。

預想及指導策略:對刷出笑臉的幼兒,教師肯定其行爲,給予鼓勵;對刷出哭臉的幼兒,教師引導其反思自己的表現,嘗試正確的方法。

(4)提問:我們的小椅子爲什麼在笑?

分析:教師要注意對幼兒的行爲表現進行隨機觀察,一方面要觀察幼兒接受理解的情況;另一方面,還要根據幼兒所反映出的問題,給予再次的提示和引導,使幼兒的常規行爲意識得到進一步強化。特別是針對“推”這個動作,一定要讓幼兒在具體的操作中去體驗。

同時,幼兒在刷畫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引導,進一步幫助幼兒感知畫中的表情與自身行爲的直接關係。指導幼兒調整自己的行爲,肯定幼兒積極的表現,使他們對遵守推椅子的常規產生興趣,進而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5.結束環節。

(1)將椅子放在一起,比比誰的笑聲最大。

(2)請幼兒將椅子搬回原位,去盥洗室。

分析:此環節是爲了讓幼兒感受快樂,肯定自我,並培養幼兒將所學的本領遷移運用到實際的活動中去,鞏固他們在活動中取得的新經驗。

活動點評

在小小班進行有效的常規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這對幼兒今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那麼,如何搭建適宣的支架,使幼兒變被動爲主動,進而去自覺地理解、接納並遵守相應的規則呢?

教師在本次活動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使幼兒在玩情境遊戲的過程中,學習、理解、感受和掌握新經驗。小椅子擬人化的設計手法,加上適宜的情境支持,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教師通過賦予小椅子以感情,從情感入手,嘗試通過笑臉和哭臉兩種幼兒喜歡並能夠理解的形象,引導幼兒在自己的行爲與小椅子的表情之間建立一定的聯繫。這樣的方法對於幼兒從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要求,變爲因產生情感共鳴而去主動地愛椅子、去自覺地調整自己的行爲等方面,都是十分有效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按指令迅速且正確地調整自己的行爲。

2、發展思維的靈敏性。

3、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協調性。

4、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活動場地上畫有紅色綠色的兩個圈。

2、幼兒每人貼一個紅色或綠色的標記。

【活動重難點】

根據指令進入對應的圈中。

聽指令能迅速調整自己的行爲。

【活動過程】

1、遊戲,請朋友進圈。

按指令調整行爲。

師:“請男孩進入紅色的圈中,請女孩進入綠色的圈中。”

“請貼有紅標記的小朋友進入紅色圈中,請貼有綠色標記的小朋友進入綠色的圈中。

“請貼有紅標記的幼兒進入綠色圈中,請帖有綠色標記的幼兒進入紅色圈中。”

遊戲反覆進行幾次。

2、遊戲,躲貓貓

分配角色,全體幼兒扮演“老鼠”,教師扮演“貓”。

和幼兒一起一邊念兒歌,一邊在圈外隨意走動,當兒歌唸完後,“老鼠”趕緊根據自己身上的顏色或自己的性別躲進相應的圈中。沒有被“貓”逮住者爲勝利。

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躲得對不對。

小百科:跳是說水平距離有變化,跳着過去。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兒歌,有表情地會朗誦兒歌。

2、通過觀察圖片、手指等遊戲瞭解兒歌。

3、感受同伴之間的遊戲樂趣。

4、領會故事兒歌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手指畫一張。

2、幼兒用書一套。

3、磁帶。

活動過程:

通過講述故事的形式來引導幼兒的趣味性,然後提問幼兒故事中所包含的幾個問題。

如:故事中講述的手指媽媽有幾個寶寶,寶寶的名字叫什麼。

展示幼兒圖書,手指畫面提問有關手指的問題。

如:第一幅小孩指的哪個手指,手指叫什麼名字。

通過簡筆畫,加深幼兒對手指的認識。

如:畫個手指畫,提問幼兒手指的名字。

通過場景、變換等魔術等形式來引導幼兒玩遊戲、念兒歌,反覆練習。

放磁帶讓幼兒伴讀,之後一邊伴讀一邊作動作。

幼兒與幼兒之間分角色表演,爲鞏固幼兒對手指的認識,以至於達到會說會唱兒歌的最終目的。

仿編兒歌。

如:小手指一起伸,看看手上幾個寶。

1、2、3、4、5。

寶寶寶寶真可愛,媽媽緊緊把手摟。

大拇哥最懂事,二拇弟、四小弟都聽話。

小妞妞最淘氣,認爲自己是老小。

總是欺負大拇哥、二拇弟、四小弟。

媽媽就是中三娘,每天摟着寶寶唱兒歌去看戲。

手心手背心肝寶貝。

教學反思:

一節課上下來孩子們基本已掌握了兒歌的內容,並能邊念兒歌邊用動作表示。從這一活動中我覺得,對於小班的孩子,可在教育中使用一些擬人的手法,多利用一些教具,多采用一些遊戲的形式。因爲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及方式,讓孩子們喜歡、接受,學起來也更加的輕鬆。體現一個在學中玩,玩中學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名稱、主要角色及對話。

2、能用連貫語言講出角色間的對話。

3、教育幼兒同伴間要互相團結。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下雨天》FLASH動畫;頭飾小白兔,小雞,小貓和葉子。

活動過程:

一、出示葉子,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瞧!這是什麼呀?幼兒:葉子。

教師:你們知道葉子有什麼用嗎?幼兒回答。

教師:小朋友都很棒,知道葉子有這麼多的作用。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我們來看看故事中的葉子有什麼用?

(評析:在活動中,我準備了一張大葉子,讓幼兒猜猜它的作用,因爲幼兒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一開始就紛紛猜測葉子的作用,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 幼兒欣賞FLASH動畫。

教師提問,幼兒回答。(結合圖片)

1、老師講述第一段

教師: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什麼?誰在草地上玩呀?故事中的葉子有什麼用呀?幼兒回答。

2、過渡語:小白兔把葉子當作雨傘,繼續向前走,它會遇到誰呢?(看動畫)

教師:它遇到了誰?幼兒:小雞。

教師:小雞被雨淋的怎麼叫?(學一學)小白兔看見小雞被雨淋得嘰嘰直叫的時候,它是怎麼做的?幼兒回答。我們和小白兔一起來叫。

教師:小雞又是怎麼說的?幼兒回答。小雞還真有禮貌,還會說謝謝你,我們也和小雞一起來說一說。

(老師當小兔子,你們當小雞,小雞小雞快到葉子底下來吧?你們怎麼回答我呀?)

3、過渡語:小白兔和小雞一起頂着葉子, 繼續向前走,它們又會碰到了誰呢?

教師:後來小白兔和小雞又碰到誰了?那看到小貓的時候,小貓被雨淋得怎麼叫?(學一學)(2)小兔子和小雞看見小貓被雨淋得“喵喵”直叫時,它們是怎麼做的呢?小貓是怎麼回答的?(你們當小兔子和小雞,老師當小貓,你們對我說什麼呀?)

4、過渡語:後來又怎樣了呢?

教師:後來雨停了,三個好朋友在做什麼呢?他們玩的開心嗎?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主要是讓幼兒通過細心的觀察畫面來講一講看到的畫面內容。並讓幼兒能用連貫語言講出角色間的對話,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情語言、口頭語言來表達角色間的對話。在活動中,我爲了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我說:“我們一起大聲一點說,否則小雞聽不到我們的叫聲。”幼兒在我的鼓勵下,都能積極參與,且能大聲連貫的講出角色間的對話。我通過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學一學,提高了他們的觀察力、口語表達能力、模仿能力。)

三、幼兒完整欣賞FLASH。

教師:這個故事真精彩,老師想請小朋友再認真的看一次,想想這個故事裏一共有幾個小動物,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

過渡語:故事看完了,小朋友,你知道故事裏有哪幾個小動物?你最喜歡哪一個小動物呀?爲什麼呢?(教師引導幼兒知道小白兔會關心、幫助同伴。)

教師:老師也很喜歡小白兔,因爲小白兔會關心、幫助它的好朋友。 那你們在幼兒園裏是怎樣關心幫助你的好朋友的呢?

過渡語:好,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來把這個故事表演給大家看。

(評析:這個環節是本活動中的難點,就是讓幼兒遷移感情,明白同伴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我首先對幼兒進行提問,讓幼兒說說他們喜歡的小動物,爲什麼會喜歡它。然後讓幼兒明白只有幫助別人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歡,最後讓幼兒聯繫實際生活,講講自己在幼兒園裏是怎樣關心幫助小朋友的,從而讓幼兒達到情感的遷移。)

四、嘗試角色表演。

第一遍:老師戴小白兔頭飾,進行故事表演。

第二遍:請幼兒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過渡語:小朋友們表演的真精彩!

評析: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因此在本環節中我讓幼兒進行角色遊戲表演,在遊戲中不僅學會了互相合作表演,而且還能用邊貫的語言把角色間的對話說出來,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幼兒的合作意識。)

五、結束部分。

我們回去表演給其它小朋友看吧!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下雨天》這個故事的內容非常生動、有趣,我通過設置懸念,讓幼兒猜猜葉子的作用,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另外,儘管在活動中有時幼兒表達的意思不一定正確,但他們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我對幼兒的回答都給予了一定的肯定和表揚。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用連貫語言講出角色間的對話。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我運用課件爲幼兒營造了一個豐富的動態語言環境,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連平時寡言少語的幼兒也不由自主地回答了我的提問,幼兒的注意力能投入到活動中來。

小百科:下雨是一種自然景象,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陽光的照射後,就變成水蒸氣被蒸發到空氣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