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彙編八篇

有關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彙編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彙編八篇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 根據提供的平衡臺進行遊戲,並且完成一定的任務。

2. 發展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及集體的合作精神。

3.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5.培養幼兒邊玩邊記錄的學習技能,並能夠用自己簡短、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記錄的意思。

活動準備:

平衡臺、擦汗毛巾、各種輔助材料、球、網球

活動過程:

一、 幼兒與教師一同做準備活動。

1.繞場跑(越過不同的障礙)。

2.自己選擇平衡臺做各種動作。

二、

1.故事情節:夏天到了,西瓜也成熟了,可是瓜地周圍是一條小河,我們要想辦法把西瓜運出來

2.進行一些準備練習:站立傳西瓜(引導幼兒多種方法)

3.擺木樁進行遊戲,開始運西瓜。(講一些要求)

4.加大難度運網球

三、遊戲評價。

1. 表揚有突出表現的和能大膽嘗試新方法的幼兒

2. 鼓勵全體幼兒要主動學會想辦法克服困難。

活動反思:

通過此次活動既發展幼兒的體育技能,提高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又能增進幼兒對家鄉西瓜的喜愛之情。隨着情景:勤勞的小豬們要把西瓜運回家,可是要走過窄窄的獨木橋還要鑽小小的圈,途中還會有大灰狼出沒,小豬們要格外小心,碰到了狼要趕快蹲下,等狼走了才能繼續往前走,歷盡艱難險阻,小豬們終於把西瓜成功運回家。幼兒會發現原來可愛的新倉西瓜不僅能吃,還能做遊戲呢。

在這次《小豬運西瓜》上得很輕鬆,我語言表達簡單明確,用心的去講解與示範,讓幼兒能夠更深入的明白。

首先把隊伍整理好了,左邊小朋友舉起手,其他小朋友伸手打開,接着給幼兒們做熱身運動,回憶動作,加起了兒歌一起做準備運動,然後介紹材料,提出要求,讓幼兒們自由練習拍球,兩人一組,再集合回來老師請個別幼兒上前來示範剛剛你們是怎麼玩的(踢球、滾球、拋球等)從中引出了運西瓜,老師邊示範邊講解運西瓜的方法,幼兒兩人一組,練習運西瓜,最後遊戲,老師介紹遊戲的規則與示範,先練習後背夾球,看看幼兒們是否練習的方法正確了,然後再次示範講解運西瓜的方法,接着分組進行遊戲比賽,一組太陽隊,一組西瓜隊,老師與幼兒一起做運西瓜的示範,讓幼兒明白是怎麼玩的,才能進行遊戲,老師先帶頭開始遊戲,比賽結束後,老師評價比賽結果及表揚幼兒,同時並鼓勵沒有贏的幼兒下次再努力和做得好的地方,最後做放鬆運動,老師比手勢集合整理隊伍,回教室。

對於活動內容,孩子是非常感興趣的,也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活動任務,尤其是摘西瓜和追西瓜的環節,孩子們都完成得很棒,但是在送西瓜的環節中,很少有孩子是跨過小河,很多都是踩着過河的,因此教師可讓孩子分批去送,使前面的孩子對後面的孩子起示範作用。

體育是鍛鍊身體和增強體質的一門課程之一,在體育活動中對幼兒的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幼兒上體育遊戲能培養幼兒良好的體育課習慣,同時培養幼兒的集體與合作意識。孩子們特別愛做體育遊戲,《小豬過瓜地》的遊戲讓孩子們體會到了身體靈活性是很重要的!

小百科:西瓜(學名: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tsum. et Nakai)一年生蔓生藤本;莖、枝粗壯,具明顯的棱。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2

一、抓小雞接龍:

遊戲規則:首先選出一個老鷹,然後開始做遊戲,老鷹拼命地去追其他的人,其他人四散逃跑。凡是被老鷹摸到的人立刻和老鷹手拉手去追其他人。追人的老鷹達到了4個後,可以分成兩組繼續做遊戲。而在"梯子游戲(又稱圍攻遊戲)"中老鷹就不能分組,老鷹們要手拉手地包圍逃的小雞,並抓住他。

二、開火車

(1)全班幼兒圍坐一圈,教師請6個幼兒(3男3女)到中間,按一男一女的順序站好,引導幼兒觀察這列火車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男孩和女孩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幼兒回答正確後,請大家按照這列火車排列的順序接着往後站,站好後,火車開動(大家作開動動作"嗚、轟隆隆、轟隆隆……)

(2)教師請5個幼兒到中間,按一個坐,一個站,一個坐,一個站的順序排好,引導幼兒觀察這列火車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坐着和站着的比,誰多?誰小?還是一樣多?幼兒回答正確後,請大家按照這列火車排列的順序接着往後站,站好後,火車開動。

教師可不斷改變火車的排列規則如:一個站、一個蹲、一個站、一個蹲……或一個直立雙手下垂,一個直立雙手前舉,一個直立雙手下垂,一個直立雙手前舉……等等)

三、《袋鼠媽媽》

目標:

1、通過遊戲模仿懷孕時的媽媽,發展幼兒跳的動作;

2、喜歡參與遊戲,能與同伴輪換玩具玩遊戲;

準備:

4個不同顏色的大布口袋(裏面裝着沙子)、平衡木、

過程:

1、準備活動:動物模仿動作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同的四隊,每一隊排頭的幼兒繫上大口袋當袋鼠媽媽,走過平衡木,跳到呼拉圈裏,再跳回來把口袋交給下一名幼兒;規則:當袋鼠媽媽必須要跳着完成遊戲;沒跳的幼兒要重新開始。

分散活動:大口袋,指導幼兒帶着大口袋模仿袋鼠媽媽的動作,扮演角色進行袋鼠媽媽跳跳跳的遊戲。

四、老貓睡覺醒不了

活動目標:

1、練習輕輕的走和跑。

2、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準備一個老貓頭飾一個,小貓頭飾若干。在場地周圍放些障礙物供幼兒躲藏。活動前學習遊戲中的兒歌。

幼兒園小班遊戲教案體育遊戲玩拖拉車一.活動目標練習向指定方向走,培養正確的走路姿勢

活動準備

1.場地準備一條起點線,一條終點線,相距6米。

2.帶小輪子的動物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遊戲玩法每個小朋友都用線牽拉着一件小動物玩具,站在起點上.老師說:"預備------走!"小朋友們拉着小動物向前走,到達終點後,可領着小動物到終點線右邊的草地上"吃草",或拉着小動物在附近自由走動。老師說:"小動物,回家吧。"小朋友們拉着玩具往回走。

2.注意事項

(1).做遊戲時應注意,只有聽到"預備-----走"或"小動物,回去吧"的指令,小朋友才能開始向前或往回走。

(2).在走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碰到別的小動物。

2.幼兒活動,教師觀察教師要觀察幼兒走路的姿勢,及時糾正不正確的姿勢。

3.活動自然結束小班遊戲:滾鐵罐目的:追着跑,撿起東西。前提:會慢跑,停止時不向前摔倒。

方法:在一個小鐵罐內,裝1~2顆小石子。家長在空地上將鐵罐滾在地上,石子使空罐發出響聲招引孩子迫鐵罐,到鐵罐停止處,彎下身子將鐵罐拾起。注意要用帶蓋的小鐵罐,不能用打開過的鐵罐頭,以防開口處刺傷孩子。如果孩子跑步還不會停止,可將罐滾到牆邊或有柵欄處,讓孩子一手扶牆或柵欄以方便停止和蹲下。多練習後,孩子就會在夠着東西之前減速,學會自己停穩,不必扶物投得遠。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跑、跳等基本動作;

2、發展幼兒的身體韌性及動作靈敏性;

3、培養幼兒堅強勇敢及競爭的意志品質。

4、有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並能勇敢的嘗試各種挑戰。

2 幼兒園大班跳體育教案: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鍛鍊幼兒跑、跳等基本動作。

活動難點:

有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並能勇敢的嘗試各種挑戰。

3 幼兒園大班跳體育教案:活動準備

1、短繩若干、羊角球4個、跨欄4個;

2、教師在課前爲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準備;

3、運動場地及教學PPT課件準備。

活動過程

1、活動準備(熱身)師:(組織小朋友到操場後,進行隊列練習及進行相關動作練習,幼兒聽口令做動作。)所有幼兒按早操隊形站好,立正、轉成兩路衆隊,原地踏步,轉成早操隊形,立正,向左轉、向右轉。

2、基本部分

(1)分組師:今天我們要玩的遊戲是分組分項目玩的,所以現在老師來分組,總的分爲三組(人數均衡),每組選一名組長負責相關事情。

(2)介紹本次活動項目師:項目一是跳短繩(每人跳15個);項目二是羊角球跳(從始點都終點跳一次);項目三是跨欄,小朋友要跨過跨欄,不能把跨欄弄倒了。每一組在進行某個項目時,都是在組內輪流進行。

三個小組輪着進行這三個項目,首先是第一組進行第一個項目,第二組第二個,第三組第三個。之後各組去選擇此時上一組已經完成的那個項目,各組的組長宣佈項目開始及組織大家進行活動。

(3)項目開始師:好了,各組去指定的地方開始活動吧,組長要組織好各組的.小朋友進行平衡活動。如果老師吹了3聲哨子就代表可以開始換項目跳了。組長一定要起到提醒的作用。

3、結束部分師:小朋友按早操隊形集中,跟老師做一些放鬆動作(拍拍腿、揉揉肩、壓壓腿、擴擴胸)。(之後老師和幼兒一起收拾器材,把器材放到指定位置)。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響罐的不同擺放方式及玩法,增進創造性運動思維。

2、能愉快地參與活動過程,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及跳躍能力。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4、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遊戲。

活動準備:

1、響罐若干。

2、場地佈置。

活動流程:

活動身體——分散探索——集體遊戲——放鬆活動

活動過程:

1、活動身體:墊腳走、蹲着走、慢慢走、快速走、慢慢跑、快速跑。

2、分散探索:

(1)幼兒自由嘗試響罐的多種玩法,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玩法。

(2)幼兒嘗試各種玩法,老師注意觀察幼兒活動情況,給予動作及安全上的指導、提醒。

(3)組織全體幼兒交流各種玩法,並選取具有一定鍛鍊價值、安全係數較高的動作進行集體練習。

師:誰願意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玩法?大家最想學哪種玩法?

3、集體遊戲:“小兔運蔬菜”。

(1)幼兒扮小兔,自由選擇一條路,把蔬菜運回家,練習一次。

(2)遊戲開始,幼兒從起點線出發,依次運蔬菜回家。

(3)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必須雙腳跳過小河(響罐);每次只能送一個蔬菜回家。

(4)小結。

4、放鬆活動。

小小響罐變變變。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幼兒對操作、探究很感興趣,通過操作——遊戲的形式讓幼兒體會了探究的過程和快樂。在活動中,孩子在製作的同時,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注意力、聽覺。他們特別喜歡玩遊戲,因爲在遊戲中可以使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沒有絲毫的壓力。對於個別能力弱的孩子,我採用集體與個別輔導的形式,並在日常生活中給他們提供機會,讓能力弱的孩子不會爲此而產生畏懼的心理;對於幼兒的新觀點新發現,我總是鼓勵和尊重幼兒的觀點,並共同分享。如:有的幼兒認爲罐寶寶吃飽了可以喝水,我肯定了幼兒的想法,並引導幼兒聽一聽罐寶寶肚裏的水聲,拓展了幼兒的視野與經驗。

這次活動的不足是:師幼互動少了一些,在活動中可以在遊戲中穿插一些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這樣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創造性的玩球,進一步提高幼兒對球類活動的興趣。

2、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幼兒學習換拍球的玩法。通過玩球,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意識。

3、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皮球,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幼兒與老師隨音樂抱球入場。

熱身運動:師生在《加油操》中做球操!

2、花樣玩球

(1)看誰玩得花樣多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玩球嗎?你平時都是怎樣玩的?

生:單手拍球、左右手交替拍球、轉身拍球、跨腿拍球、兩腳夾球前後跳、自拋自接、反彈接等。

師:剛纔這些都是我們一個人玩球。那如果是兩個人合作,是不是又會有許多的新玩法呢?那現在我們就自己找朋友試試吧?

幼兒兩兩合作玩球,教師進行指導。(在活動中,幼兒開始有意識的合作,教師的提醒拓寬了幼兒玩球的思路)

(2)合作玩球:搭火車玩球聽口哨聲集中!好了,孩子們,剛剛你和你的夥伴都是怎樣玩球的?誰願意上來說一說?

幼兒說一說,並表演不同的玩球方法。有一對幼兒的玩法很新穎:兩名幼兒同方向前後站立,後面的幼兒用左手搭住前面幼兒的肩膀,邊右手拍球邊往前走。

師:你們剛剛是怎麼玩的?再表演一次可以嗎?(幼兒表演了一遍。)師:你們這樣玩真有意思,能不能再讓多一些小朋友參加呢?

幼兒又去邀請其他幼兒的加入,這時很多幼兒都想參加,人數發展成了4個、5個多個,孩子們都高興極了,並把這種拍球的方法稱爲搭火車拍球。

(3)換位接球發現有兩名幼兒面對面站立,拍球后將球拍傳給對方,對方接住球。但是由於步調的不同意,不能連續進行下去,幼兒有點煩躁,失去了信心。

師:我們同時接球進行不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幼:有的人拍的一下,有的人拍兩下,不統一,顧不過來!

師:那小朋友們想一想怎樣才能同時接到球呢?我們和身邊的朋友討論一下!

幼:都拍兩個或者是三個再同時傳!

師:那按你們想的方法試一試吧!

結果還是有的孩子傳的快,有的孩子傳的慢,教師適時介入,我們可以用數數的方法,拍兩個球數兩下,邊拍球邊數:在說“接”的時候把球傳給對方。

用這樣的方法,兩人的步調達成了一致,換接球可以連續進行了,幼兒的興趣大增,都雙雙結合,玩得很高興,有的幼兒還自發的三個人一起玩。

師:能不能讓更多的人蔘加進來呢?

生:可以師:爲什麼會亂呢?這是什麼原因呢?

幼:傳球時沒有想到傳給誰,就出錯了!有的時候兩個人都傳給同一個人!球打架了!

師:那有什麼辦法讓我們大家都能參加,而且又不亂呢?

幼:提前定好傳給給就不亂了!

幼兒實驗,結果還是很亂,怎麼辦?孩子們都想不出好方法。

師:我們剛纔兩個人傳球,是讓球換地方,但是拍球的人沒有動,如果,我們的球不換地方,還要接住別人的球!那應該怎樣玩?

幼兒都試了起來,有一組幼兒發現可以人動球不動(在喊口令“一、二、三,接”時球不往外傳,人迅速向同一方向移動一個位置,繼續接住相鄰幼兒的球)師:那我們其他小朋友想不想也來試一試?

幼兒很快掌握了在口令的支配下,進行了人動球不動的換拍球遊戲玩球的場面很熱烈!

師:剛纔我轉了一圈發現好多好朋友都基本掌握了這種換接球的方法,相信我們以後多多練習,肯定能又快又準地接到旁邊小朋友的球的!好了,我們玩得也有點累了,球兒也有些累了,我們坐在球上休息一下吧!

3、結束 在輕鬆地音樂聲中,幼兒隨教師坐在球上做放鬆運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能基本學會各個樂句的動作,但是在學的過程中,一些轉向並做動作的地方掌握的比較慢,因爲要跳又要拍手,難度較大,練習的次數較多。個別幼兒沒有學會,要在遊戲時在單獨教他們練習幾次,也有部分幼兒不僅動作學會了,而且在配上音樂時很有感覺。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鍛鍊上下肢力量,提高對物體的控制能力和動作的協調性。

2.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帶來的快樂。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4.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活動準備】

滑板車,軟包若干,粘球衣20套,百變繩若干。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沿塑膠跑道慢跑一圈,站成四路縱隊,和教師一起做熱身活動

二、探索體驗1.幼兒探索材料的多種玩法。

(1)幼兒兩人一組共用一個滑板車,用滑板車合作玩遊戲,看哪組幼兒的玩法多。

(2) 幼兒相互交流、討論不同的玩法,個別幼兒展示,其他幼兒模仿和學習,體驗滑板車活動的樂趣。

2.動作指導: 推、拉滑板車。

(1)教師示範和講解推、拉滑板車。

推滑板車:一名幼兒俯臥在滑板車上,雙手用力抓住滑板車邊緣,兩腿伸直併攏,推滑板車的幼兒要握住俯臥在滑板車上的幼兒的腳腕,雙手用力推俯臥在滑板車上幼兒的雙腿,兩人配合好同時前進。

拉滑板車:一名幼兒盤腿坐在滑板車中央,雙手扶住滑板車前方的兩側,拉滑板車的幼兒將百變繩穿入滑板車的圓洞,雙手抓緊繩頭,注意前方的路,掌握好方向,兩人配合好同時前進。

(2)幼兒以推或拉的方式合作進行練習。

三、集體遊戲遊戲: 撿豆豆。

1,教師介紹遊戲玩法,幼兒開展遊戲。

幼兒兩人一組,一名幼兒身穿粘球衣,俯臥在滑板車上或盤腿坐在滑板車上,另一名如兒以對應的推或拉滑板車的方式,幫助同伴將場地裏散放的"豆豆"(絨布球)撿起來,撿到"豆豆"的幼兒將"豆豆"粘在身上,直至所有的"豆豆"都被撿完,"豆豆"多的一組幼兒獲勝。一輪遊戲後,交流如何快速檢到更多的"豆"。每組的兩名幼兒交換位置,開展第二輪遊戲。

2.幼兒相互之間進行交流和分享。

四、放鬆活動【安全提示】

1.活動前教師要帶領幼兒做充分的熱身運動。

2.注意行進中的路徑安排,不要發生碰撞。

【活動反思】

幼兒在這次體育活動中興趣很濃,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幼兒在分組遊戲時發現個別幼兒還不能很好的推車,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認真觀看其他幼兒成功的祕訣,後面推的幼兒要站在兩腳的中間提前面同伴的兩腳腳踝處,慢慢向前推。在最後部分比賽遊戲時,要求幼兒在比賽後互相交換位置。讓他們更好的得到鍛鍊。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迅速辨別教師口令的差異和按要求做出相應的動作,提要反應能力。

2、通過反覆循環的相關動作練習,培養堅持性和身體的耐力。

3、鍛鍊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4、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

活動重點:

聽、看不同信號提示快速第做出相應的身體動作。

活動準備:

口哨、錄音機,快慢節奏的音樂,不同人唱的歌曲的錄音光盤。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成一路縱隊進入場地,先圍繞場地進行走、跑交替運動,繞場3圈後,指令幼兒進入場地中進行自由分散小跑,教師提醒幼兒注意速度和互相避讓。

2、教師在場地中央,幼兒分散在場地上面對教師,師生一起做準備活動操:搖頭、伸懶腰、吸氣呼氣、甩臂、扭腰、彎腰、踢腿蹬腿、蹲下跳起等。

二、教學與練習部分:

3、聽音樂換動作

(1)教師:緩慢,四散走;

輕快,四散小跑。

(2)幼兒聽音樂進行走、跑交替鍛鍊。

4、聽歌曲變換動作。

(1)教師:小朋友唱,學小兔雙腳跳;

大人唱,單腳跳。

(2)幼兒聽歌曲聲進行雙腳跳、單腳跳鍛鍊。

口哨聲代表運動時速度的改變,如由快變慢,由慢變快。

5、聽口哨變換動作。

(1)教師:哨音長而響亮,按順時針方向在場地上轉圈中速跑;

哨音連續短促的時,幼兒就轉身逆時針方向跑。

(3)幼兒聽口哨聲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圍繞場地跑。

6、看教師手指揮的方向變換前、後、左、右方向,看教師手勢做動作(走、雙腳跳、單腳跳、四肢着地爬)變化動作。

(1)教師站立在場地一側邊緣,幼兒站在場地中。

(2)教師:我手指着你們身後方向並做出動作,大家就按示範的動作和所指的方向進行運動。

(3)幼兒看教師的動作和指示方向進行身體運動。

7、在音樂聲中,幼兒和教師隨意在場地上自由地做舒緩、輕鬆、柔軟的放鬆動作。

8、教師進行活動總結後,帶領幼兒離開運動場。

活動反思:

在體育課教學中,注重讓幼兒成爲活動的主體。在活動中給幼兒以充分的自由,使他們自身能量儘可能地發揮出來,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教師在一旁註意發現動作符合教學要求的幼兒,一經發現,就以其爲榜樣,引導其他幼兒觀摩學習,並給予表揚與肯定。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8

體育活動:小青蛙跳田埂

活動目標:

(1)在原有的基礎上,準確地練習跳的動作。

(2)教幼兒學習跳過25-30釐米寬的平行線,發展幼兒跳躍能力。

(3)讓幼兒知道小青蛙是益蟲,能保護莊稼,大家都要愛護它。

(4)通過遊戲,培養幼兒的靈敏,協調性及遵守紀律的良好品德。

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跳過25-30釐米寬的紙板(雙腳併攏,兩臂擺動同時屈膝半蹲,蹬地向前跳過紙板,輕輕落地)這次活動主要練習跳的動作要領,所以是重點。

難點:動作協調地跳過25-30釐米寬的紙板。在掌握好跳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定的寬度,孩子的動作要做到協調自然是不容易的,所以定爲難點。

活動流程: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約3分鐘):引起孩子的活動興趣,要求精神飽滿,積極愉快地參加活動,通過隊型練習和紙板操。使幼兒上下肢

及軀幹部大肌肉羣,關節,韌帶得到活動,爲基本部分做好準備。

(2)基本部分(約17分鐘,幼兒實際練習時間10分鐘):經過開始部分的準備,孩子的情緒已經比較投入,所以此時進行動作分解練習效果最

佳。教師要保證有1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幼兒充分地,自主地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增加幼兒練習的機會,同時注意掌握好

運動的強度、密度,控制活動量適中,脈搏指數爲1.5—1.6。

(3)結束部分(約3分鐘):遊戲後讓大家一起分享勞動的喜悅,讓幼兒在優美和諧的音樂聲中慢慢放鬆身體,使原來興奮的神經逐漸恢復到

相對安靜的狀態,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結束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