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5篇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5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能抓住螃蟹的特徵製作螃蟹,併爲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

2、在手工活動中,喜歡探究,專注,想象力豐富有信心。

活動準備:

材料操作包人手一份、手工工具:剪刀、固體膠等等。

活動過程:

一、導人活動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邀請了兩位小客人你們看它們是誰:"(螃蟹)

師:"前幾天我們已經認識了螃蟹和它們作朋友,這兩隻螃蟹和我們以前看到的真螃蟹和圖片上的螃蟹一樣嗎?"

師:"這是老師做出來的你們仔細看看螃蟹有哪些部分組成的?"

二、探索製作的方法。

1、首先用剪刀沿着黑線把螃蟹的輪廓剪下來。

2、"螃蟹彎曲的小鉗子是怎麼做成的?"

小結:通過筷子、鉛筆等物體彎曲螃蟹的鉗子,這樣就可以設計出螃蟹好玩的形象了。

3、我們可以在螃蟹的身體上裝上橡皮筋,這樣就可以做好看的頭飾戴着了。

三、幼兒製作

1、介紹材料

2、啓發幼兒如何運用材料製作螃蟹。

3、幼兒探索製作,教師提醒幼兒拼一拼擺一擺然後再作。

四、展示作品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瞭解水仙花外形的基礎上學習用水墨畫形式繪畫水仙花。

2.初步掌握勾線填色的方法來表現水仙花的形態。

3.激發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

 活動重點:

掌握勾線填色的方法來表現水仙花的形態。

 活動難點:

用毛筆作畫時線條大膽流暢,能初步運用留白方式。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瞭解水仙花的基本部位特徵。

2.宣紙、毛筆、墨、顏料、水桶、抹布若干。

3.ppt課件、示範畫。

 活動過程:

一、回憶導入

師:(出示水仙花圖片)小朋友,我們都認識過水仙花,那你能說說水仙花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嗎?它們分別是長什麼樣子的呢?(請個別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水仙花有圓圓的球莖,彎彎長長的根,綠綠長長的葉子,還有白白的六瓣花。

二、學習勾畫水仙花的外形

1、介紹作畫材料

師:今天,我們就來畫畫水仙花。看看老師爲你們準備的材料。(毛筆、墨汁、顏料、宣紙和毛巾)

小結:今天我們就要用水墨畫的方式畫水仙花。

2.出示範例,討論繪畫方法

(1)師:你看我們應該先畫什麼呢?(引導幼兒按照生長規律進行繪畫:先畫球莖)

(2)師:水仙花球莖像什麼?(引導幼兒說出像大蒜頭一瓣瓣)

教師示範畫出水仙花球莖。(邊畫邊說出蘸墨及握筆注意點)

(3)師:球莖上慢慢長出什麼?(細細長長的根和綠綠長長的葉子)我先請一位小朋友來畫畫水仙花的根和葉子(幼兒嘗試)

(4)老師也想來畫畫的,看好老師和他畫的方法一樣嗎?(教師示範)現在我們一起來把剩下的葉子畫一下吧,我們要把毛筆豎起來輕輕的畫哦。

提醒:你們要記住了哦,畫葉子的時候要用一筆完成,這樣纔可以把水仙花變得更加漂亮。

(5)師:最後再畫上水仙花的花朵,水仙花的花朵是什麼樣的呀?(水仙花由圓圓的花心和6片花瓣組成的)

教師小結:我們按照水仙花的生長方式從球莖、根、葉子和花朵,現在我們把畫好的水仙花裝到花盆裏吧。(教師添畫花盆)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一.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用藝術來表達情感是藝術的價值之一,是學生應掌握的,也是學生學習美術的意義之一。

二. 教學背景分析:

1.本課知識點在知識體系中的空間位置:

本課是在原有人像攝影知識技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羣像攝影的知識。

2.學生的學習基礎與認知能力:

學生已掌握了人像攝影的技能,本課是在此基礎上學習羣像攝影。

3.教學設計思想、 教學方式及教學手段:

本課是在原有人像攝影知識技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羣像攝影的知識。因此,要從舊知識的複習入手,在通過欣賞作品,學習羣像攝影的知識,嘗試拍攝畢業照。

三.教學目標:

1.學習羣像攝影的拍攝知識。

2.能運用所學知識拍攝一組畢業留念照片。

3.激發學生對母校的熱愛之情,培養美好的生活情趣,能主動用攝影的形式記錄生活。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學習羣像攝影的拍攝知識。

(2)能運用所學知識拍攝一組畢業留念照片。

2.教學難點:

(1)學習羣像攝影的拍攝知識。

五.教學媒體:他人的集體畢業照。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其他學校畢業照,談話:一張小小的畢業照,寄託了多少回憶 ,即將畢業了,我們也該照張畢業照。

(二)複習: 人像攝影以前我們學過,畢業照也是人物攝影,想想拍攝應注意什麼?

提問:今天我們要拍的人很多,又應該注意什麼?(補充背景應選擇有代表性的。)板書:排列、背景等。

(三)學習技法:談話:除了同學們說的這些以外,還有很多小技巧,學會了這些你就能拍出更出色的照片。

打開課本24頁,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一 攝影家的照片在人物安排上有什麼突出之處?

問題二 25頁上邊人物有什麼不同?爲什麼?

問題三 有時候光線不好,應怎樣辦?

小組研究,班上交流。

教師補充、講解。講解順光、逆光。板書: 順光、逆光。

(四)分組活動。

佈置任務:以組爲單位活動,選擇地點、安排人物、動態、光線。

小組活動,教師輔導。

(五)總結: 總結活動中的問題。

復備及反思

(一)導入:

出示學生以前在學校的照片。

談話:一張小小的畢業照,寄託了多少回憶 ,即將畢業了,我們也該照些照片作爲留念。

(二)複習:

畢業照其實就是人物攝影,人像攝影以前我們學過,想想拍攝應注意什麼?學生談談。(光線、人物動態、背景)

提問:今天我們要拍的人很多,又應該注意什麼?(補充背景應選擇有代表性的。)板書:光線、人物動態、排列、背景、構圖等。

(三)學習技法:

談話:除了同學們說的這些以外,還有很多小技巧,學會了這些你就能拍出更出色的照片。

打開課本24頁,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一 攝影家的照片在人物安排上有什麼突出之處?

問題二 25頁上邊人物有什麼不同?爲什麼?

問題三 有時候光線不好,應怎樣辦?

小組研究,班上交流。

教師補充、講解。講解順光、逆光。

板書: 順光、逆光。

(四)分組活動。

佈置任務:以組爲單位活動,選擇地點、安排人物、動態、光線。 小組活動,教師輔導。

(五)總結:

總結活動中的問題。

八.板書設計:

校園合影

取景:背景;

人物動態;

排列;

光線:順光、逆光。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摺紙畫:奇妙的圓

活動目標:

1、在圓形上聯想出簡單的物體,並表現其主要特徵。

2、感受圓形變化的美。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奇妙的圓”、各種大小不同的圓、圖畫紙、記號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感悟活動。

1、魔術遊戲,出示課件,看看這些圓形變成了什麼?

2、探索圓形的變化。

(1)幼兒與同伴討論、把圓形變成什麼?

(2)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想把圓形變成什麼?

教師用語:你們真是一個聰明的魔術師,會把圓形變成這麼多可愛的東西。

(二)嘗試製作,進行圓形聯想。

1、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製作。

2、注意畫面的合理安排。

(三)展出幼兒的作品

請幼兒介紹自己把圓形變成了什麼,並把它編成一個好聽的故事。

活動目標:

1、在圓形上聯想出簡單的物體,並表現其主要特徵。

2、感受圓形變化的'美。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奇妙的圓”、各種大小不同的圓、圖畫紙、記號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感悟活動。

1、魔術遊戲,出示課件,看看這些圓形變成了什麼?

2、探索圓形的變化。

(1)幼兒與同伴討論、把圓形變成什麼?

(2)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想把圓形變成什麼?

教師用語:你們真是一個聰明的魔術師,會把圓形變成這麼多可愛的東西。

(二)嘗試製作,進行圓形聯想。

1、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製作。

2、注意畫面的合理安排。

(三)展出幼兒的作品

請幼兒介紹自己把圓形變成了什麼,並把它編成一個好聽的故事。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工具和材料:

長方形卡紙一張,直尺一把,鉛筆一枝,雙面膠一卷,介紙刀一把,線繩一根。

製作過程:

第一步:量距離

在準備好的卡紙上面,按1cm爲間隔,從卡片的一端開始,劃分出若干等距離的線,並用鉛筆描繪出來。

第二步:切卡紙

用介紙刀沿着剛纔劃線的地方切開,注意,不能切得長短不一,不然做出來的燈籠會很不勻稱。

第三步:卷卡紙

在切好卡紙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卡紙卷一下,呈現一個弧形。做到這一步呢,燈籠的大致輪廓就出來了。

第四步:剪垂穗

我們都知道燈籠下面都有一些很很飄逸的穗穗,現在我們就來剪出這些穗。用剛纔卡紙的邊角料,間隔着剪,要密集一些,這樣穗纔會飄逸好看。最後將剪好的穗貼在弧形卡紙下面的一週上。

第五步:貼線繩

成敗在此一舉了。在已經對貼好的燈籠上面,在水平角度上各貼上線繩,記住,線繩之前應該先裁剪成兩段,長度要一直,不然提燈籠的時候就無法保持平衡了。

結束語:

燈籠完成啦。過程不是很複雜,只要靜下心來,一步一步地跟着做,就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小燈籠。

小百科:燈籠,又稱燈綵,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工藝品。起源於20xx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