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10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10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第四周教案(3月21日——3月25日)

活動一:牆飾製作(3月21日星期一)

活動內容:《美麗的春天》

活動二:數學(3月22日星期二)

活動內容:《8的減法》

活動目標:

1.能利用實物和圓點卡片進行8的減法運算。

2.願意參加減法運算的學習。

活動準備:

實物卡片若干,算式卡。

活動過程:

一、遊戲“手心手背”,複習8的分解

1.請8名幼兒到前面來玩遊戲“手心手背”。

2.請其餘幼兒說出每一次遊戲過程中手心手背的結果。教師將8的分解組成書寫在黑板上。教師帶領幼兒大聲讀出8的分解組成。

二、創設情景,學習8的減法

1.教師:雞媽媽有8只雞寶寶,雞寶寶們出去捉蟲子了,回來了1只,雞媽媽想知道有幾隻沒有回來?請小朋友幫雞媽媽算一算。8-1=7

2.引導幼兒列出另一個減法算式,8-7=1

3.教師:小兔種了8個蘿蔔,它送給朋友了2個,請小朋友幫它算算小兔還剩幾個蘿蔔?8-2=6

4.引導幼兒列出算式8-6=2。

5.教師:小猴有8個桃子,它吃掉3個,還剩下幾個桃子呢?根據以上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總結出8-3=5,8-5=3。

6.老師有8顆糖,送給小朋友了4顆糖,老師還剩幾顆糖?8-4=4

7.幼兒朗讀算式。

三、練習鞏固

1.教師在黑板上根據圖卡給幼兒出題,幼兒根據圖卡在括號中填上合適的數字完

整8的減法算式。

8-()=7,8-()=1,8-()=6,8-()=2,8-()=3,8-()=5,8-()=4。

四、8的減法應用題創編

1.鼓勵幼兒根據每個8的減法算式進行應用題的創編。

2.對能力強的幼兒教師給出8的減法算式鼓勵幼兒進行創編。

3.能力弱的幼兒教師引導其觀察圖卡根據圖卡表示的意思進行應用題的創編。

五、活動延伸

1.利用閒暇時間教師帶領幼兒進行8的減法複習鞏固。

2.引導家長在家利用家裏的實物對8的減法進行鞏固。

活動三:手工(3月23日星期三)

活動內容:《小豬打鑔》

活動四:建構遊戲(3月23日星期三)

活動內容:《螺絲扣》

活動五:美術(3月24日星期四)活動內容:《快樂的春遊》

活動目標:

1.感受春天的美麗景色,嘗試用畫筆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2.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把春遊中最難忘的情景表現出來。

3.樂於與他人分享自己愉快的經歷。

活動準備:

1.範例及引導幼兒發現春天大自然的變化和動植物的變化。

2.美術本、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和幼兒一起回憶春遊時看到的美麗景色,發現春天大自然的變化

1.小朋友你們看到大自然有什麼變化?幼兒分組討論、交流,鼓勵幼兒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的變化用語言描述出來,引導幼兒教詳細地描述動植物的細微變化,如:小草是嫩綠色的,小螞蟻出來活動了等等。

二、幼兒介紹自己春遊時的見聞,和同伴、老師一起分享。

1.以“快樂春遊”爲主題進行小組討論,把自己在春遊時遇到的最難忘的一件事介紹給大家。

2.引導幼兒抓住事情的主要情節,清楚、完整地描述事件。

3.鼓勵幼兒大膽擺姿勢,把自己當時快樂的心情用動作表現出來,如:高興得跳起來,手朝上揮舞等。

三、引導幼兒繪畫春遊時一件難忘的事情

1.在表現人物時,鼓勵幼兒把人物當時的心情表現出來,引導幼兒通過人物的動作來表心情。

2.把自己看到或想到的春遊情景畫在畫面上。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在溼畫法中用鹽進行作畫,感受其所產生的奇妙效果。

2、讓幼兒用油畫棒想象作畫,體驗玩色的樂趣。

3、培養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活動的樂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帶領幼兒熟悉海洋中生活的動物,豐富幼兒對生活在海洋中的動物的外觀上的認識。

2、油畫棒、排筆、水粉顏料、鹽、紙、盛水桶、抹布、範例一副、吹風機兩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小朋友,今天上午老師和你們一起欣賞了生活在海洋中的動物的漂亮的圖片,你們喜歡它們嗎?那你最喜歡哪一種動物呢?能不能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們它的樣子?(說出自己喜歡的動物的外形特徵)

2、你們想不想和你喜歡的海洋中的動物一起來玩個遊戲呢?

但在玩遊戲之前,請小朋友先把你喜歡的動物畫下來,而且老師呀要給你提一個要求,要先用油畫棒畫出它的輪廓,好嗎?

3、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

畫完後,幼兒到老師跟前來。

二、講解師範、幼兒作畫:

1、待幼兒畫出自己喜歡的動物的輪廓時出示範畫。(簡單的油畫棒形象)

瞧!老師呀,最喜歡海豚,所以就畫了一隻海豚,看,我的海豚在海里玩得多開心呀!你們看,我的海豚還沒有穿上漂亮的衣服呢?我呀,要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可是,穿衣服之前,必須先給它洗一個澡。(強調,必須要先洗澡,用排筆蘸清水打溼畫紙,教幼兒怎樣拿排筆)

2、洗完澡可得趕緊幫海豚穿上衣服,我最喜歡綠色,就給它穿一件綠顏色的衣服吧!

3、穿衣服時動作要快,不然海豚會着涼感冒的!(上色)

4、剛洗完澡、穿好衣服,調皮的海豚又跳到水面上去玩了。這時候天空下起了雪,海豚高興得跳起來喊:“下雪啦,下雪啦,白白的雪多漂亮呀!”

完成後

5、提問:

孩子們,我來看看誰小眼睛最亮,你們看見剛纔老師下的雪是什麼呀?

對了,是鹽,(如果,有的幼兒說糖,可讓他品嚐一下)原來我們日常生活中炒菜的鹽也可以拿來作畫,這種用鹽作畫的方法,就是撒鹽法。

6、向幼兒介紹撒鹽法:要求用三個手指抓起少量的鹽,均勻地撒在畫面上。

那撒鹽法的效果怎麼樣呢?會發生什麼事兒呢?你們很快就知道了。

7、出示一副完成的撒鹽畫:

孩子們看,這就是一幅漂亮的撒鹽畫,引導幼兒觀察“鹽撒過的地方有什麼變化?像什麼?爲什麼會這樣?而且,畫面亮晶晶的。(鹽會吸水,被鹽吸過的地方就留下了雪花、蒲公英狀的痕跡)。

孩子們,你們呀,已經畫了自己喜歡的動物,你們也用撒鹽法給它們穿上亮晶晶的衣服好嗎?(向幼兒強調穿衣服之前,必須先洗一個澡,然後給它穿上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衣服)

8、幼兒作畫,師巡迴指導:

正確使用排筆,控制好水分。

上色動作要快,注重色彩的銜接。

撒鹽要均勻且少量。

三、欣賞交流作品:

1、把做得快的幼兒的畫,用吹風機吹乾,

2、把幼兒作品平鋪在一塊大kt板上展示。

3、請幼兒自己來評價作品: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動物?爲什麼?

4、咱們今天畫的畫真漂亮,咱們把它送到大五班,也教教大五班的小朋友怎樣用鹽畫畫吧。帶領幼兒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想象力、創造力,拓展對美麗家園的無限憧憬及遐想。

2、會用學過的或想象的繪畫知識裝飾天空、房屋、樹木等。

3、充分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重點:

激發幼兒想象力、創造力,拓展對美麗家園的無限憧憬及遐想。

活動難點:會用學過的或想象的繪畫知識裝飾天空、房屋、樹木等。

三、活動準備:

1、看電視報道,讓幼兒瞭解地震後滿目瘡痍的家園,以激發幼兒強烈的創造慾望

2、人手一份繪畫紙和油畫棒。

3,教師範畫《我的家》一幅。

四、活動過程:

1、談話激趣。

師:"孩子們,地震了,我們偉大的祖國媽媽遭受了巨大的災難,人們都佷難過,災區的小朋友也沒有了家,好可憐,小朋友想不想幫他們建造一個美麗的家?……''(通過談話,讓小朋友瞭解災區受災情況,同時喚起幼兒對災區小朋友的同情心,並將同情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轉化爲對災區人們的無限愛心。)

2、引導幼兒討論:《我夢中的家》。

(1)師:那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夢中的家園是什麼樣子的?

( 夢中的家園在太空中,那裏遠離災害,沒有污染; 夢中的家園沒有難聞的氣味,河水是清澈的,聽不到機器的轟鳴聲;我夢中的家園空氣清新,藍天白雲,綠草地,還有許多小動物一起玩。)

(2)激發幼兒說出自己想象中的家的樣子。

(通過討論《我夢中的家》,爲幼兒展示一個神祕夢幻的美好世界,拓展了幼兒的思路)。

3、自主性繪畫活動--"我的家",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1)教師出示範畫,引導幼兒觀察.

師:老師也把自己想象中的家畫出來了,想請小朋友們看一看。小朋友們說一說,房子上是用什麼裝飾的?房子前面、後面及後上面是怎麼裝飾的?(引導幼兒說出房子的基本畫法,並給予想象力弱的幼兒基礎的思維開拓)

(2)引導幼兒大膽想象並作畫。

師:小朋友想不想把自己想象中的家畫出來呢?

( 教師引導幼兒利用繪畫表現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環境,教師適時指導,使幼兒設計出的畫面內容豐富、新穎獨特。)

(3)邊播放輕音樂邊引導幼兒繪畫。

4、展示幼兒作品,傾聽幼兒的構思。

(1)幼兒相互介紹,講述作品內容。

(2)請部分幼兒進行交流,講述自己的設計意圖。

(3)教師對幼兒作品進行總結,並對幼兒提出希望。

5、活動延伸。

與爸爸媽媽一起用簡單的摺紙折出房子或粘貼房子,與同伴一起分享。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目的:

1、通過冷暖兩種色調對比,學習用冷色來表現夏天的夜晚,從色彩入手,培養孩子繪畫的表現力。

2、嘗試用噴刷做畫的遊戲方法繪出美麗的夜色,感受色彩的變化美,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準備:

1、做畫工具牙刷,廢塑料筐殘片剪成的噴刷用具每人一個,三色水粉(藍、綠、青)、剪紙若干份,顏色卡幼兒人手一份,教師示範用紙、錄音機、磁帶各一。

2、課前讓幼兒認識剪影並觀察美麗的夏夜。

過程:

1、引出課題:放音樂《夏夜》將幼兒帶到夜暮降臨、萬物寂靜的特定環境中,提問:

①請小朋友聽一段音樂,你在音樂中聽到了什麼?這段音樂表現的是什麼時候?(如小蟋蟀叫、月亮、星星出來了等、晚上)

②夏天的夜晚是什麼樣的?(從周圍的環境和色彩兩個方面引導),(如月亮出來了、藍藍的、靜悄悄的、忙碌了一天的人們都已進入了夢鄉、花睡了、寶寶睡着了、小星星也睡着了等等)。

2、同時出現冷暖色調的顏色卡,讓幼兒選擇適合做夜色的顏色,然後按冷暖分開,對比與思考,加深對冷暖色彩的理解和認識。

紅色背景,顏色鮮豔、熱烈、使人興奮、激動、高興。

黃色背景,暖和,明亮,鮮豔奪目。

綠色背景,安靜、使人的眼睛舒服、富有夢境。

藍青色背景,冷、寧靜、安靜。

3、我們來畫一幅美麗的夜色,教師不完整示範,只講清噴刷做畫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並且讓1-2名幼兒試試:

4、繪畫遊戲,教師給幼兒提供一些冷色,要求幼兒噴刷美麗的夜色。

①啓發幼兒考慮好畫面的整體佈局,注意物體之間的前後關係。

②在幼兒做畫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並提醒幼兒做畫時的衛生習慣。

5、感受:欣賞作品,讓幼兒體驗美麗的夏夜,(夜深了,寶寶已睡得很香了,小朋友們互相看看,看誰的寶寶睡的最香,輕輕走出活動室)

活動評析:

1、從構思上,突出表現兩點,審美性和遊戲性

在這節課上,採用我國傳統的民間剪紙藝術,如夏日的荷花、酐然入睡的嬰兒,手拿搖扇在躺椅上乘涼的的老爺爺和趴在地上打瞌睡的小貓兒,樹上一對相依相偎的小鳥、夜色中的樓房建築、以及夜空中眨着眼睛的星星和月亮,構成了一幅完美的夜色剪影圖,給幼兒以充分的視覺享受。另外,在幼兒噴刷做畫過程中,伴隨一曲《漁舟唱晚》,古箏聲聲,情色融融。在這裏,教師給幼兒創造了一個美的空間,把幼兒帶到了美的意境中,這樣,情景交融,融情於景,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培養了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在噴畫中,採用遊戲的形式,幼兒手拿牙刷,在噴刷用具上做“下小雨了”的遊戲,一邊噴刷,嘴裏邊發出“沙、沙、沙”的聲音,孩子們或站着,或坐着,不拘形式,整個教學過程,孩子們沉醉在藝術酒吧中,似工匠,又象是藝術家,興趣非常的濃厚,圓滿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2、在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

①、不完整示範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進行完整的示範,只講明噴刷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而對教學中的精彩部分--“噴刷的效果”採用設埋伏的方法,給孩子留有想像的空間,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剪影藝術的美,當一幅幅美麗的夏夜圖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時,一聲聲的驚歎聲,把整個教學推向了高潮。

②在冷暖色彩的對比思考中,

教師則從幼兒身邊的東西,如對暖色調的理解,教師從你看到紅色想到了什麼來啓發引導幼兒,如太陽,紅綢子、小紅花等等,然後從太陽和太陽光帶給人的感覺,如紅綢子表現的是節日的熱鬧場面,給人的感覺很熱烈,使人興奮和激動,太陽光則很亮、很刺眼,來加深對暖色的理解。綠、藍、青色則是草地、大海、冰雪、夜空、湖泊的顏色,從它們帶給人的感覺來啓發引導幼兒,加深對冷色的認識。

②、在課後不進行作品評析,讓幼兒自由欣賞作品,去感受和體驗美麗的夏夜。幼兒三個一羣,五個一簇,象是在欣賞藝術作品,又象是在觀賞美景,有身臨其境之美。

④、在爲幼兒選擇操作材料時,教師沒有根據個人的情趣和愛好去限制孩子的想法,而是給幼兒多種剪紙材料,讓他們自由佈局,給他們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現的機會,這樣,有利於激發幼兒的表現欲和創作慾望。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自主選擇材料,大膽地進行面具裝飾活動。

2.在活動中不斷髮展創造想象及動手操作能力。

3.充分體驗成功後的欣喜。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1.空白麪具人手一個,範例3個。

2.裝飾材料、剪刀、雙面膠若干。

3.道具:絲巾、彩棒、花蓮、小傘、扇子若干。

4.背景圖一幅,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出示背景圖,小朋友們猜一猜這是什麼地方?

(2)放音樂,小朋友們聽一聽,人們在俱樂部裏幹什麼?

(3)小結:新的一年開始了,欣欣俱樂部正地舉辦一臺別開生面的化妝舞會呢,人們有的戴上漂亮的花仙子面具、有的戴上可愛的兔子小姐面具、還有的戴上奇怪的怪獸面具,大家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可以自由自在的唱歌、跳舞,玩得可開心了。瞧,錢老師也收到了主持人寄來的請帖,你們說我帶哪個面具去好呢?爲什麼?

2.介紹材料,激發興趣。

(1)小朋友想和老師一起去參加迎新年化妝舞會嗎?你想做個什麼樣的面具呢?

(2)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粘紙、吸管、雞毛等材料,你想用哪些材料來打扮面具呢?

3.幼兒製作面具,老師巡迴指導。

(1)講解操作要求:小朋友可以自主地選擇喜歡的材料來打扮面具,活動中注意謙讓,不影響他人,活動結束後要主動整理物品。

(2)指導並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3)提醒先完成的小朋友,跟好朋友講講自己做的是什麼面具,用了哪些材料。

4.活動評價。

(1)你做的是什麼面具,用了哪些材料,它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2)互相介紹各自的面具。

5.跳“化妝舞”。

(1)時間不早了,我們選擇一樣最喜歡的道具去參加化妝舞會吧!2)音樂起,師幼共同舞蹈。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我首先出示了自己的作品,我製作了兩個不同表情的面具引出活動,激發幼兒的參與的積極性,在同時又出示了製作的材料用幼兒來製作。讓幼兒說說自己的五官長在什麼地方,來引導幼兒去觀察不同面具的不同特徵。我在材料裏準備了不一樣的眼睛,不一樣的嘴巴,不一樣的耳朵和鼻子和不一樣的眉毛。去讓幼兒大膽地想象做一個能誇張的表現人的表情的面具。當幼兒戴上自己做的面具後,幼兒的那種開心之情真是不言而喻。整個活動雖然幼兒熱熱鬧鬧的講、做顯得很次序井然,但是還是有許多的問題:

1、講解於操作方法可以更童趣點、合理點。

我重點講解了五官的擺放位置,特別是眼睛和鼻子擺放正確的位置。可以讓幼兒在擺放時和自己對比等等。

2、注意幼兒已有經驗的整合。

3、對幼兒相互合作引導不夠。

活動中一些能力相對差一些的幼兒可以請求已經完成作品的幼兒的一些幫助,教師沒有安排快速的幼兒幫助他們,以至於動作快的幼兒很快,而慢的幼兒則一堂課下來,什麼也沒有貼好的情況發生。

4、幼兒操作的時間過於簡短。

在活動的第一環節,由於教師給幼兒的提問過多,導致幼兒操作的時間有限,應該減少提問的時間,多一點讓幼兒探索的機會。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有關恐龍圖片,瞭解恐龍不同的外形特徵。

2、在認識和了解恐龍的基礎上,抓住不同恐龍的個性化特徵進行表現。

3、大膽表現自己想象中的恐龍。

活動準備

1、幼兒對恐龍有初步的認識。

2、各種恐龍圖片,如霸王龍、蛇頸龍、翼龍、劍龍等。

3、勾線筆,畫紙,油畫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識恐龍。

教師:你們知道它們是什麼恐龍嗎? (霸王龍、蛇頸龍、翼龍、劍龍等)

2、觀察圖片,瞭解恐龍不同的外形特徵。

(1)引導幼兒觀察霸王龍的特徵。

教師:這是什麼恐龍? (霸王龍)霸王龍最明顯的特徵是什麼? (滿嘴都是尖利的牙齒,可以撕咬任何食物)它的頭部是什麼樣子的?像什麼?它的身體是什麼樣子的?可以用什麼線條來畫呢?

(2)引導幼兒觀察劍龍的特徵。

教師:這又是什麼恐龍? (劍龍)在它的外形上有個最明顯的特徵是什麼你們知道嗎?(身上長着劍一樣的骨質板,從頭到尾都是)這些“劍”是什麼樣子的?它的身體是什麼樣子的?像什麼呢?

(3)引導幼兒觀察另外幾種恐龍,把握恐龍的外形特徵。

教師小結:恐龍一般身體大,尾巴粗而長,後腿粗壯,從頭至尾線條像山坡一樣,它們都有鋒利的牙齒,有甲、劍等生長物。

3、教師提出要求,幼兒大膽作畫。

(1)教師:今天我們要用線描裝飾的方法來畫恐龍,可以先在紙上將恐龍輪廓畫出來,再用不同的線條和花紋進行裝飾。

(2)教師:恐龍畫好後,還可從添畫上我們上次畫過的蕨類植物,來豐富畫面。

4、展示幼兒作品。

活動建議

☆環境創設 ①開闢“恐龍博物館”,引導幼兒蒐集、展示各種形態不同的恐龍玩具。②設置“恐龍創意空間”,展示以幼兒繪畫形式表現的各種恐龍想象創意作品。

☆家園共育 ①與幼兒共同蒐集關於恐龍的圖片或玩具,讓幼兒瞭解各種恐龍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性。②可開展親子活動,請家長利用節假日帶幼兒到恐龍園去玩一玩,讓幼兒親身去感受恐龍的兇猛、恐龍的巨大。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大膽表現人物頭部、軀幹與四肢傾斜的動態。

2、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3、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油畫棒,各色水粉色。

活動過程:

1、欣賞與討論

(1)爲什麼小朋友都愛玩海洋球?

(2)在海洋球池裏走和跳和平時有什麼不一樣?

(3)觀察教師範例:哪些小朋友在活動?哪些小朋友沒有活動?將作品上的人物編號,引導幼兒從人物頭部、軀幹、四肢是否傾斜區分辨。

2、操作與思考

請幼兒嘗試用傾斜的方法畫各種不同方向的頭髮,教師變化成不同的髮型、五官。

3、創作要求:

畫一畫我們來玩海洋球,看誰玩得最開心。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要點

(1)想象玩海洋球的情景

(2)用髮型、五官和服裝表現不同人物特徵。

(3)鼓勵表現簡單的重疊,海洋球的重疊。

5、引導評價

6、小朋友是不是都在玩海洋球?(從動態上分辨誰在玩,誰在看。)

活動反思:

本學期我園進行了“同題異課”的活動,就是幾個人上同一個題目。這次我們中班根據我園的科研課題選擇了一節健康課《好玩的海洋球》。我是第一個上的,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嘗試和考驗。課結束後,問題也出來了,開始部分很呆板,方式不靈活,讓幼兒固定在位置上玩海洋球,這種方法不可取。應讓幼兒自由站,自由玩;比賽時,沒有限定時間,這讓幼兒沒有競爭意識,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在語言上,沒有注意語言上的精煉,出現了口誤。在今後的教科研活動中,我會注意各個環節,把每一節課上得更完善、更到位。

小百科:海洋(SEA),地理名詞,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爲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爲海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內容:大班美術活動—有趣的石頭畫

活動目標:1.學習運用各種材料來裝飾石頭,體驗石頭畫的樂趣。

2.能大膽運用石頭,創造出新穎的形象。

3.喜歡參加美術活動,體驗作品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PPT石頭畫圖片、顏料、毛筆、泡泡泥、毛線、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觀察各種石頭,瞭解石頭的顏色、形狀、大小區別與不同。

2. 老師小結石頭外形特點。

二、基本部分:

1.欣賞石頭畫,討論石頭畫製作方法。

(一)教師出示各種石頭範畫,請小朋友集體欣賞、討論。

(二)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喜歡哪個石頭畫作品?爲什麼?分析你喜歡的作品是怎樣做成的?用了哪些材料?

(三)教師講解三種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及製作方法

a.用顏料在石頭畫上裝飾方法及注意事項。

b.選用石頭後用輔助材

料裝飾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c.啓發幼兒利用各種石頭,創造不同造型,不同風格的作品。

2.幼兒選取石頭,大膽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結束部分

1.請小朋友將自己的作品貼上姓名標籤,擺放在展覽區。

2.小朋友互相欣賞同伴作品,並討論。

美術教研組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對利用廢舊物品做做玩玩感興趣

2、會根據各種廢舊物品的特點製作螃蟹

3、能大膽地表現各種動態的螃蟹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點難點:

1、能選用合適的材料做螃蟹

2、正確表現螃蟹的身體與腳的連接

活動準備:

1、瞭解螃蟹的特徵

2、範例、各種廢舊物品及輔助材料,積木搭的蟹塘

活動過程:

引導幼兒觀察“蟹塘”,激起興趣

1.請幼兒說說螃蟹的外形特徵。

2.欣賞範例,並組織幼兒討論:可以用哪些材料做螃蟹?

二、交代活動的要求

1.先選好材料,看看哪些材料適合做螃蟹的身體或腳;

2.螃蟹身體和腳連接要牢固;

3.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同伴之間可以共同完成作品。

三、幼兒製作,教師指導

1.啓發幼兒選用合適的材料有機的結合,大膽的表現。

2.適當的`指導螃蟹身體和腳的連接的方法。

四、作品講評

1.請幼兒把作品放在“蟹塘”,相互欣賞,並互介紹自己的材料。

2.請幼兒說說誰的螃蟹做的最好,用的材料最巧妙?

延伸活動:

將剩餘的材料放在美工區供幼兒平時製作。並經常添置,製作其他手工品。

活動反思:

一、設計思路

幼兒帶來的廢舊物品很多,有的很象螃蟹的身體,我便選擇了這些材料來製作螃蟹。在組織活動之前,讓幼兒觀察螃蟹的外形特徵和動態。在活動中,讓幼兒討論選用的材料,使幼兒提高對廢舊物品的利用意識,再進行操作。爲了體現幼兒的主體作用,讓幼兒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材料,從而使幼兒進一步瞭解廢舊物品可以再利用的道理,激發幼兒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情感。

二、效果分析

一次性快餐盒、各種瓶子是幼兒平時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廢舊物品,用這些東西製作螃蟹,幼兒的情緒很高。通過此次活動,幼兒用這些東西做出了形態各異的螃蟹,有的用橢圓形的糟餅盒和廢塑料棒做,有的則用飯盒和吸管做,……用的材料很豐富,效果很好。幼兒對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的滿意,滿足了他們創作的慾望。而且,通過這些廢舊品的利用,也培養了幼兒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情感。

小百科:螃蟹(páng xiè)屬軟甲綱,十足目,是甲殼類動物,身體被硬殼保護着,靠鰓呼吸。在生物分類學上,它與蝦、龍蝦、寄居蟹是同類動物。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用單色筆勾勒毛毛蟲的身體形象,特別是面部表情地細節描寫,並用遮擋的方式表現畫面。

2。能細緻觀察畫面,並進行大膽想象。

3。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紙製毛毛蟲一個,比毛毛蟲體形大的綠色、黃色、紅色樹葉各一個。

2。幼兒繪畫用紙、彩筆、記號筆、油畫棒每人一套。

3。生活環節已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③第8頁。

活動過程

1。教師邊操作“毛毛蟲”和“樹葉”邊講故事,引發幼兒興趣。

故事:秋天來了,地上飄落了許多樹葉,紅的、綠的、黃的,真是好看。一隻毛毛蟲出來散步,看到這麼多漂亮的樹葉,高興極了。它一會爬到綠色的葉子上走一圈,一會又爬到黃葉上轉一轉,最後來到紅葉子上,這時太陽暖暖地照下來,葉子也曬得暖暖的,就像一張大牀。毛毛蟲不由得停下腳步,趴在葉片上,美美地睡着了。

2。 通過觀察學習遮擋法。

(1) 教師反覆出示整張葉片和毛毛蟲在樹葉上的兩種情景,請幼兒仔細觀察,說一說毛毛蟲趴在葉片上該怎麼畫。回憶幼兒學習資源中有關毛毛蟲的畫面,總結遮擋的畫法,即給葉片塗色時,遇到毛毛蟲就要擡起筆跳過它的身體再塗。

(2)請幼兒說一說當毛毛蟲趴在暖暖的葉片上,它的心情會怎樣?表情又會是什麼樣?與鄰近的小朋友學一學毛毛蟲的表情,尤其注意眼睛、嘴巴的表現。

3。 教師將紙製的毛毛蟲和樹葉固定在黑板上,供幼兒參考。請幼兒以“樹葉上的毛毛蟲”爲題繪畫,教師巡迴指導,重點指導遮擋部分的正確塗色。

提示:

(1) 先畫毛毛蟲,再在外圍畫出樹葉,畫面要大,儘量佔滿整張紙。

(2) 塗色。先塗毛毛蟲,再塗樹葉,注意顏色不交叉。

(3) 根據想象畫出毛毛蟲的神情,可以在大葉片外添畫各種顏色的小葉片。

4。 教師有選擇地將幼兒的作品進行展覽,請幼兒從畫面佈局、塗色均勻程度、遮擋部分的塗色情況、毛毛蟲的表情細節處理、添畫情況等方面點評,將全班幼兒作品佈置在班裏。

活動反思:

秋高氣爽的季節馬上就要結束了,在這落葉繽紛的季節裏,我們一起學習了好多關於秋天的知識。其中,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就是《葉片上的毛毛蟲》了。我們在這一天,讓幼兒用自己的太空泥製作了五彩毛毛蟲,還用摺紙做了一片美麗的樹葉。看看這些“葉片上的毛毛蟲”,是不是都非常的漂亮。看到這些毛毛蟲,誰會想到是小朋友做的呢?

這也說明,我們的小朋友現在各方面都在飛速地發展,手部的精細動作也開始向更高的水平發展了。但是在這些衆多漂亮的毛毛蟲之間,你會發現,也會有幾個不是很漂亮的毛毛蟲,而且毛毛蟲的身體做的不是特別地好。即使這樣,也抵擋不住小朋友製作的熱情。

在進行《葉片上的毛毛蟲》這節活動課之前,我曾看過一篇這樣的文章《幼兒園繪畫比賽“最醜作品”驚醒了誰?》。看完這篇文章,我受到很大的觸動。作爲一名幼兒老師,不能僅僅只看幼兒最後的作品及成果,還要考慮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的成長。文章中的老師,就因爲一名小男孩畫的兔子不如其他小朋友畫的像,而找到他的父母,說小男孩畫畫不認真。但是家長回覆說:這幅畫是孩子自己完成的,家長沒有給予任何的幫助。而且孩子在家爲了畫一隻兔子,畫了半個小時,非常地認真,這就是他心中的兔子。好一個“認真”、“心中的兔子”,這些話一句句地觸動着老師的心,所以老師在得到這樣的答覆的時候纔會非常吃驚。這也正是我深受感動的地方。幼兒畫畫不僅僅是讓他們畫的像,而是讓他們先享受畫畫的過程,考慮他們在畫畫過程中的專注力的培養。這些對於幼兒來說纔是更重要的。

正因爲讀了這篇文章,所以在組織《葉片上的毛毛蟲》這節活動課的時候,我也比平時更注意幼兒興趣和專注能力的培養。當我看到小朋友們做出一個又一個漂亮的毛毛蟲的時候,也是爲幼兒的進步而感到高興。但是幼兒的發展是不平衡的,這不僅僅表現在一名幼兒的不同方面,更表現在不同幼兒在同一方面發展的差異性。

也正是因爲了解這些,所以當一個小朋友拿着一個綠綠的毛毛蟲(左圖最右邊)問我:“老師,你看,我做的毛毛蟲漂亮嗎?”的時候,我纔會對她說:恩,原來你喜歡綠綠的毛毛蟲呀,很不錯!你製作毛毛蟲的時候也非常地認真,很努力,要繼續加油哦!當聽到我的回答後,小女孩非常開心的跳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

可能有的老師會說,我在撒謊。但我想說的是,我保護的是幼兒那顆積極向上的心。因爲他們不可能每個方面都能達到同一個水平,我們不能採用“一刀切”的理念來教育他們。只要他們肯努力,認真學習,再加上老師的適時鼓勵與認可,相信他們一定會像文章中的小男孩一樣,成長爲一個健康、快樂、富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