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錦六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錦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3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錦六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唱三拍子歌曲《小雨點跳舞》。

2、創編小雨點落在不同物體上的歌詞內容。

3、看圖譜完整演唱歌曲,體驗合作演唱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自制卡片式圖譜,其中?4個,小雨點4種各2個,彩虹2個。

2、音樂《小白船》。

3、三個大薯片盒子,四個小瓶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隨音樂《小白船》做律動。

二、練聲:

師:剛纔我們跳的小白船非常美,誰知道它是幾拍子的歌曲?——三拍子。

師:誰告訴我三拍子歌曲的強弱規律是什麼:強弱弱。一起告訴我吧。

出示道具薯片盒子、小瓶子,按強弱弱,強弱弱規律排列。

1、教師示範練聲嘀嘀嘀,嗒嗒嗒,啦~~(5315315—)(鋼琴伴奏一遍)

2、示意孩子們練聲嘀嘀嘀,嗒嗒嗒,啦~~(5315315—)(鋼琴伴奏兩遍)

3、提示幼兒聽鋼琴練音階練聲。從低到高,再從高到低教師按強弱規律指揮。

師:這一遍我們注意聽鋼琴的高和低。(鋼琴伴奏發生音階一遍到G調上、下行)

三、學習副歌部分,探索用象聲詞表現小雨點跳舞的聲音

師:大家唱的真好聽,今天啊,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兩位好朋友,我們來看看是誰呀。

1、(出示彩虹和綠雨點圖片)彩虹——“彩虹會唱歌”。還有呢小雨點——“小雨點會跳舞”。

2、教師邊指圖邊範唱,帶領幼兒學習彩虹唱歌。

師:這是彩虹,它會唱歌,彩虹是怎麼唱歌的,請你仔細聽。

(教師範唱:466.6︱466-︱355.5︱355-︱)(鋼琴伴奏一遍)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師:一起來(幼兒隨樂演唱,教師指揮圖譜)。(鋼琴伴奏一遍)

師:唱的很好聽,彩虹坐滑梯是連續的,所以我們的聲音要連貫。彩虹還想再做一次滑梯,我們再來一次好不好。

(幼兒演唱。(鋼琴伴奏一遍)

3、教師引導幼兒探索小雨點跳舞的聲音,並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習演唱歌曲的後半部分。

師:剛纔小雨點在幹什麼啊,那一個小雨點跳舞多孤單呀。我還請來了紅雨點,黃雨點和藍雨點(依次出示圖片小雨點)小朋友在跳舞的時候都得有好聽的音樂來伴奏,小雨點在跳舞的時候也得有好聽的音樂來伴奏。

師:小雨點從天上落到地上,它們跳舞的時候會發出什麼聲音呢?-(滴答滴答)我們來聽一聽。

教師範唱:

646464|535353|424242|

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

31—|31—‖

滴嗒!滴嗒!(鋼琴伴奏一遍)

師:一起來。幼兒隨伴奏演唱。(教師指揮圖譜)。(鋼琴伴奏一遍)

師:提問1、我們發現了,這些小雨點跳舞的聲音一樣嗎?——不一樣。

2、那什麼顏色的雨點跟他們的聲音不一樣。(綠色)

3、你感覺哪裏不一樣?(幼兒回答)——引導幼兒知道節奏不一樣。

師:那你們會不會爲小雨點伴奏啊?請你們一起來。(幼兒演唱)。(鋼琴伴奏一遍)

4、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演唱歌曲後半段。

師:這一次我們把彩虹唱歌和小雨點跳舞的音樂連起來唱一唱。會不會呀。

師:我們唱彩虹唱歌的聲音要怎麼樣啊——連貫。那小雨點跳舞的聲音要怎麼樣——跳躍,那小朋友在唱歌的時候要用你的聲音表現出來。

幼兒隨鋼琴伴奏演唱

466·6|466—|355·5|355—|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646464|535353|424242|

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

31—|31—‖

滴嗒!滴嗒!(鋼琴伴奏一遍)

師:小朋友唱的很好聽,這一次小雨下的又大了一點,我們應該怎麼表現自己的聲音呢?(聲音大一些)。

5、再次隨音樂演唱。(鋼琴伴奏一遍)

四、完整學唱歌曲

1、教師隨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的含義,並學唱歌曲前半段。

師:今天我還帶來了許多小圖片,你們想不想看一看?、

教師隨前半段音樂把圖譜貼在黑板上(一個?一個綠色雨點)

355·5|65·1|21—|31—|31—|

小雨點在哪裏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42—|42—|42—|

小雨點在哪裏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76—|1。6—|1。6—|

小雨點在哪裏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21—|31—|31—|

小雨點在哪裏跳舞?滴嗒!滴嗒!

2、幼兒欣賞教師完整範唱歌曲的前半段。

師:你們發現了什麼呀?他們是按什麼規律排列的?你們知道小問號在問什麼嗎,請你來聽一聽(教師隨音樂範唱前段歌曲)

(鋼琴伴奏一遍)

師:小問號在問什麼——小雨點在哪裏跳舞,你們會不會問。我們一起來試試。

3、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的前半段。(鋼琴伴奏一遍)

4、師:這一次小指揮不指揮了,你們自己來可不可以。幼兒隨音樂完整演唱。(鋼琴伴奏一遍)

五、嘗試用動作創編前四句歌詞,探索雨點落在不同地方發出的聲音

1、師:小雨點究竟會在什麼地方里跳舞呢。下雨的時候小雨點會落在哪裏,想一想。

(幼兒回答)

2、教師根據幼兒創編演唱歌曲。(鋼琴伴奏一遍)

請幼兒用動作表示小雨點會在哪裏跳舞,自己想讓小雨點在哪裏跳舞就用動作表示出來,其他孩子根據示範動作把歌詞替換掉。完整演唱歌曲。(鋼琴伴奏一遍)

六、看教師指圖,完整演唱歌曲

1、師幼問答式合作演唱歌曲。

師:剛纔小問號我們沒有唱到,這一次有問號的地方我來唱,你們來回答我,好嗎?記住在我唱完四句話後你們再唱,行嗎?

2、教師更換幼兒創編歌詞,幼兒完整演唱歌曲。(鋼琴伴奏一遍)

3、把幼兒分成兩組,第一組小朋友來問,第二組小朋友來答,我們來比一比哪一組小朋友的聲音最好聽,唱歌的時候我們要站直了,聲音纔會非常好聽。教師指揮。(鋼琴伴奏一遍)

4、反過來演唱,比一比哪一組小朋友歌唱的表情最好,不僅要歌唱的好,表情也要好看。(鋼琴伴奏一遍)

5、今天我們來跟爸爸媽媽比一比,是我們唱的好聽還是爸爸媽媽唱的好聽,你們來問,爸爸媽媽來回答。爸爸媽媽唱的好不好聽啊,給他們鼓鼓掌吧。(請家長參與音樂活動結束)(鋼琴伴奏一遍)

《會跳舞的小雨點》

1=C3∕4

355·5|65·1|21—|31—|31—|

小雨點在哪裏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42—|42—|42—|

小雨點在哪裏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76—|1。6—|1。6—|

小雨點在哪裏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21—|31—|31—|

小雨點在哪裏跳舞?滴嗒!滴嗒!

466·6|466—|355·5|355—|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646464|535353|424242|

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

31—|31—‖

滴嗒!滴嗒!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圓錐體的特徵,正確說出圓錐體的名稱。

2、初步感知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的特徵並能準確說出幾何形體的名稱。

3、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以及對幾何形體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認識圓錐體並瞭解其特點。

活動難點:能準確的區分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

活動準備: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各一個、幾何形體課件、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老師:小朋友們,老師帶來一個神奇的袋子,袋子裏裝的是什麼呢?小朋友都很想知道吧。請一個小朋友來摸一摸,猜猜袋子裏到底是什麼。(請小朋友來摸一摸並說說摸到的是什麼樣的東西。)介紹球體(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溜溜的,而且它的哪一面都能滾動,這樣的幾何形體叫球體)、圓柱體(上面一圓,下面一圓,兩個圓一樣大,中間一樣粗,只有放倒才能滾動的形體叫圓柱體)、正方體(幾何體6個面,都是正方形,這幾個正方形一樣大)、長方體(由6個面組成兩兩相對的兩個面大小、形狀一樣,這樣的幾何體叫長方體)。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新的幾何形體朋友——圓錐體。

二、認識圓錐體,感知圓錐體的特徵

1、老師:哪位小朋友願意來摸一摸圓錐體,看看它有什麼特點,有哪些地方與我們之前看到的幾何形體不一樣的地方。重點講解圓錐體的底面是圓形,上面是尖形。這就是我們要認識的新朋友——圓錐體(播放圓錐體課件,讓小朋友們說出圓錐體的名稱)。

2、請小朋友比較圓錐體與圓柱體的不同,上面一圓,下面一圓,兩個圓一樣大,中間一樣粗,只有放倒才能滾動的形體叫圓柱體,圓錐體是底面是圓形,上面是尖形,不一樣粗。

3、小朋友想一想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和圓錐體很像如:冰淇淋、聖誕帽、路錐等等。請小朋友回答之後播放課件爲小朋友介紹生活中的圓錐體。

三、感知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的不同

老師進行三段式教學提問如:請你把圓柱體舉起來,哪一個幾何形體不見了,它叫什麼名字,請你抱一抱圓錐體等等,請個別小朋友回答問題。

小朋友們都很棒,爲了獎勵小朋友們下面我們進行遊戲——幾何形體蹲與蘿蔔蹲遊戲的規則相同,請小朋友記住自己的幾何形體的名字,開始遊戲。

四、發展幼兒觀察力,完成記錄表

每位小朋友一張記錄表,請小朋友觀察課件並準確的做好記錄。

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圓錐體,請小朋友回家後找一找有哪些物品和圓錐體一樣的。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樂曲《侗鄉之夜》初步瞭解傣族音樂的風格特點.

2.通過現場欣賞巴烏等樂器演奏及隨音樂舞蹈多通道感受樂曲柔美、流暢等特點.

3.積累合作舞蹈的智慧體驗其中的樂趣.

4.認真傾聽並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樂器(巴烏、葫蘆絲、笛子、陶壎)錄音帶.

2.教師用的少數民族服裝幼兒用的.自制羽毛腕飾.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一起隨音樂進入活動室完整欣賞錄音樂曲第一遍感受樂曲的美妙、動聽.

教師:老師有一首好聽的曲子,請小朋友一起來聽聽

2.幼兒欣賞樂曲第二遍教師引發幼兒注意聽辨主奏樂器--巴烏.

教師:這首曲子好聽嗎?你聽出這首曲子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嗎?

3.教師播放用笛子、陶壎、葫蘆絲、巴烏分別演奏的樂曲請幼兒分辨樂曲中的主奏樂器.

教師:請小朋友來聽聽這首曲子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

4.教師用巴烏現場完整演奏樂曲.

教師:老師把巴烏帶來了呢,想不想聽老師現場給你們演奏曲子啊?

5.教師與幼兒討論樂曲的相關信息如雲南、傣族、以及曲名等.

教師:聽了這首曲子,你覺得他是哪個少數民族的?你還聽過什麼曲子?我們一起來觀看雲南傣族人民生活和歌舞的錄像資料

6.男女教師穿上傣族服裝合作舞蹈.

第一在男女教師表演雙人舞之前如果教師能預先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兩位教師是如何配合的具體有哪些動作或造型表演之後教師再組織幼兒交流和嘗試那麼幼兒即興跳雙人舞的效果可能會更好。

7.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帶上腕飾參與表演分別進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蘆絲表演教師提示幼兒跟隨音樂旋律、節奏做不同動作.

8.幼兒分角色兩兩組合隨音樂完整表演1-2遍.自我反思活動以音樂欣賞爲主線用整合的手段營造了一個審美的藝術氛圍藉助巴烏、陶壎、笛子、少數民族服裝、孔雀舞、教師現場演奏等多種與樂曲相關的要素幫助幼兒全面感受、理解樂曲.幼兒通過多通道的參與發展審美能力.男女教師共同執教爲幼兒雙人舞表演提供了模仿的榜樣.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爲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小百科:江南,中國地理區域,廣義上是指長江下游之南,一般多指長江下游南岸區域。先秦時期,江南屬漢地九州。江南以才子佳人、繁榮水鄉、教育發達等著稱。江南是一個人傑地靈、山清水秀的地方,從古到今"江南"始終代表着美麗富饒的水鄉景象,現今也是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資源豐富、商品生產發達、工業物鏈齊全,是中國綜合水平最高的發達地區。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音樂《雲》

重點難點

1.初步感受音樂表現音樂。

2.學習用輕聲演唱。

教學目標

1.感受3/4拍歌曲的節奏特點,學習用輕聲演唱歌。

2.培養幼兒初步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形象的能力。

組織形式

集體活動

教學準備

兒童

經驗基礎

感受雲前進的速度

環境準備

場地、磁帶、鋼琴、圖片。

過程與策略

一、鋼琴伴奏,在旋律的伴奏下,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室,進一步感受旋律的特點。

二、幼兒觀看圖片中的內容,理解歌詞內容並有節奏地說歌詞。

1.看完圖片後並提問。

2.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歌詞內容,熟悉歌曲。

3.並根據圖譜有節奏的根據3/4排的節奏有節奏地說歌詞。

三、學唱歌曲。

1.教師範唱,幼兒可以合拍子。

2.隨音樂學唱歌曲。

有 效 語 言 設 計

1.我們一起聽着音樂入場吧!

2.那我們一起來發音練習。

3. 你看到了什麼?白雲和藍天各市什麼顏色的?並說歌詞。帆船裏面裝了什麼?爲什麼走得這樣慢?雨點落下來以後可以幫我們做什麼?

環境輔助

主題的引入

出示圖片

理解歌詞

學唱歌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感知樂曲的結構,感受音樂的歡快和幽默

2.能根據音樂的變化,用簡單的符號、動作、表情及嗓音創造性地表現音樂。

3.體驗、參與和表演創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螞蟻和蟈蟈的特點有一定的了

2.物質的準備:音樂,ppt課件,螞蟻和蟈蟈的圖片,、螞蟻和蟈蟈的頭飾若干張,英文子母卡ABA、大沙帶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起幼兒欣賞的樂趣,

1.以律動《郊遊》進入活動室,引導幼兒坐好。

2.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

二、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的特點和內容

1.完整欣賞音樂,欣賞完了以後向幼兒發出啓發性的提問:"聽了音樂後你有什麼感受?"允許幼兒自由發揮想象表述對作品的理解。

2.對孩子的回答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並引出活動課題"你們真聰明,小耳朵真靈",這首音樂的名稱就叫《歡樂頌》,它裏頭有着一個有趣的故事

3.結合課件,有表情的像幼兒講述故事(講述故事:秋天到了,果樹成熟了,住在樹下的三隻蟈蟈可高興壞了……..)從而激起幼兒的感知慾望

三、再次欣賞音樂,採用圖譜教學法,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獲得對樂曲的經驗。

1.再次欣賞音樂,教師利用圖譜幫助兒感知樂曲結構,提出思考性的問題"小朋友,聽完音樂你們知道這個音樂有幾段嗎?

2.運用對比欣賞法,引導幼兒感知AB樂段的不同, 提問"A段和B段有什麼不同,A段是怎樣的,B段是怎樣的""你認爲那一段是螞蟻,那一段是蟈蟈"3.教師引導幼兒用聲勢或律動來表現音樂的形象"我們用拍腿拍手錶現蟈蟈號還是表現螞蟻好呢?"四、嘗試遊戲表演,加深對音樂的記憶1.鼓勵幼兒根據音樂內容自願擔當角色表演,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在遊戲的過程中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對能力較弱的孩子及時予以幫助2.熟悉遊戲以後,把幼兒分成2――3組同時遊戲

活動結束

評價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

活動延伸

1.學習用打擊樂爲樂曲伴奏2.在角色扮演區分角色表演3.在歌唱活動中學唱這首歌曲的歌詞版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爲動畫片配背景音樂,瞭解影像中音樂的作用。

2.初步嘗試簡單的樂曲創作,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剪輯動畫片《三打白骨精》片段(時間約五分鐘,消音)。

2.各種樂器。

活動過程

一、欣賞動畫片《三打白骨精》

1.邊看邊討論:片中的人物可能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2.告訴幼兒影片中每個主要角色即將出場或有事情發生時都會有一段獨特的背景音樂,音樂可以使人們知道馬上就有重要事情發生,並能增加視覺效果。

二、將動畫片分成四段討論配樂

1.第一段: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出來時可以用什麼樣的音樂來表現?(引導幼兒分析人物的不同特徵)

2.第二段:白骨精出現時應該是什麼樣的音樂?孫悟空與白骨精第一次打鬥時應該用什麼樣的音樂來表現?

3.第三段、第四段:第二次、第三次打鬥應該分別用什麼樣的音樂來表現?(引導幼兒知道三次的打鬥音樂應該一次比一次強烈)

三、幼兒自行分成四組分別爲四段動畫片配樂

1.引導幼兒討論可以用什麼樂器來配樂。例如孫悟空與白骨精打鬥時可以用架子鼓來烘托打鬥氣氛;唐僧念緊箍咒時可以配上碰鈴刺耳的聲音等等。

2.各小組分別進行樂器合成練習。引導幼兒根據情節選擇合適的樂器以及注意各樂器合成時的和諧。

3.啓發幼兒想象除了用樂器來配樂,還可以用什麼來配樂?(例如自己的嗓音、教室中的器具等。)

四、將動畫片與配樂合成。

第一次,讓幼兒自己選出幾位同伴對白,其他的進行配樂。第二次配樂時錄音,製成配樂音帶,讓幼兒邊欣賞動畫片邊聽聽自己的配樂,找出不和諧的地方,再進行第三次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