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總五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總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總五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該歌曲,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2、繼續學唱2/4拍子的歌曲,並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3、歌唱時能夠發音自然、動聽,音調準確,吐字清楚。

4、懂得愛護圖書,珍惜圖書。

5、藉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6、啓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並演唱。

【活動準備】

鋼琴、音樂錄音《開火車》、《快樂的動物園》、一本撕破的小人書。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聽樂曲《開火車》,一個跟着一個平踏步入場。

2、隨樂曲做律動:聽音樂進行節奏練習。(拍手、轉身拍肩、自選動作)。

3、發聲練習:師生齊唱。

二、基本部分:

1、出示一本破的小人書,以擬人的語氣講述故事:“我是幼兒園裏的一本小人書,閱讀時被小朋友給撕破了,嗚嗚嗚,我真難受。這時候,一個小朋友走過來了,看到我在哭,就對我說,你別哭了,我來給你補好吧。我聽了以後,心裏真是高興,很快就把我身上壞的地方給補好了,我很感謝幫我補好的小朋友,‘謝謝’我對他說。希望小朋友在閱讀書的時候要小心,珍惜每一本圖書,愛惜每一本圖書,這樣每位小朋友才能讀到我們,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你們說是不是?”引出歌的名字《小人書你別哭》,討論並總結小人書不哭的方法。

2、帶着問題聽歌:“聽一聽這首歌都唱什麼了?它怎麼了?爲什麼哭?”教師範唱一遍,表演歌曲大意。演唱完後請幼兒回答。

3、帶領幼兒分句學唱歌曲,請幼兒跟着老師學唱,熟悉歌詞。(說歌詞、一句跟一句學唱、整段跟唱三步學習)

三、結束部分:

1、複習音樂遊戲“伸出你的右手擺一擺”。

音樂第一段結尾處女孩子繞着男孩子走一圈,第二段結尾處男孩子繞着女孩子走一圈。

2、欣賞樂曲《快樂的動物園》。(爲下節課做準備)

3、邊聽《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樂邊唱並做踵趾小跑步一個跟一個出活動室,活動結束。

小百科:連環畫又稱連環圖畫 、連環圖、小人書、小書、公仔書等。連環畫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在宋朝印刷術普及後最終成型。以連續的圖畫敘述故事、刻畫人物,這一形式題材廣泛,內容多樣,是老少皆宜的一種通俗讀物。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1、音樂欣賞活動比較枯燥,很難激發幼兒的興趣發揮幼兒的創造力,小動物的形象比較適合幼兒的品味,能加深幼兒對樂曲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2、老鼠它給人以一種好動的感受,幼兒他本身就具有好動,好模仿的特點,活動也比較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3、以往的音樂欣賞活動,基本是論幼兒反覆聽音樂,瞭解其結構爲主,這無意中,扼殺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活動中配以故事、形象生動的畫面,直觀而形象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提高了幼兒對活動過程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根據老師的講述,初步理解"玻璃瓶裏的小老鼠"的內容

2.聽辯音樂ABA段結構,能根據音樂創編出小老鼠跳舞,吃東西,着急的樣子發展想象力與創編能力。

3.能夠在一定範圍內控制自己的動作。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圖片、鈴鼓。

2.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幼兒跟隨教師聽着歡快的音樂進場。

(注:帶給幼兒一個輕鬆愉快的氛圍。)

二、欣賞故事,並能理解故事的內容。

教師:"你們知道貓最愛幹什麼?(抓老鼠)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關於小老鼠的故事。"

(注:小朋友對於貓和老鼠並不陌生,而且還比較感興趣,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1.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

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玻璃瓶裏的小老鼠》

提問:"小老鼠在草地上幹什麼?它們看到了什麼?小老鼠怎麼會鑽到玻璃瓶裏去的?小老鼠爲什麼會鑽不出來?"(注:《玻璃瓶裏的小老鼠》這個故事比較有趣,幼兒第一遍聽這個故事會感到好奇,因此爲下面的活動打下了基礎。)

2.再次欣賞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並配以畫面。

教師出示多媒體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注:運用多媒體教學富有吸引力,能夠讓幼兒緊緊的跟着活動思路走。)

三、要求幼兒聽辯音樂ABA段結構。

教師:"老師給這個故事配了一首好聽的曲子。聽完後請小朋友告訴老師樂曲有幾段?聽起來有什麼感覺?"

1.欣賞樂曲

(注:這裏音樂出現,讓幼兒初次感受樂曲的旋律。)

2.出示圖片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ABA段。

教師:"第一和第三段一樣,我們就用小老鼠做遊戲的圖片來表示,第二段就用小老鼠鑽進瓶出不來的圖片來表示。"

(注:形象的圖片更加能夠幫助幼兒形象記憶。)

3.結合圖片再次欣賞。

四、根據音樂創編出小老鼠跳舞,吃東西,着急的動作。

1.幼兒創編出小老鼠在草地上做遊戲、跳舞的動作。

(注:這一環節,讓幼兒邊聽音樂邊創編動作。一方面讓幼兒再次感受A段音樂,另一方面,提高幼兒的表現力,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2.學會在一定範圍內控制自己的動作。

教師:"小朋友把小凳子反過來當作小瓶。"

3.幼兒在"瓶子"裏創編小老鼠吃東西,着急的動作。

4.聽到鈴鼓聲表示瓶子破了,小老鼠從小凳子裏跳出來,做跳舞動作。

(注:讓每一位幼兒都參與,做到面向全體,同時也讓幼兒感受了B段音樂,體現了教育的連續性。)

五、合着音樂完整的進行表演。

(注:進一步完整的熟悉樂曲,要求幼兒適當地控制自己的動作和情感。)

六、結束部分

放小貓的音樂,引導幼兒說一說小貓來了該怎麼辦。

活動反思:

這節語言活動是學而樂中的一個故事,根據新課改的理念,我設計了這樣一節幼兒遊戲活動方案。通過活動,能過使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故事裏的對話,發展了語言,啓發了幼兒的想象力,並能用清晰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整個活動主要圍繞重點,突破難點。從幼兒的表現上看,本次活動的目標還是達到了,只是對幼兒的發散性思維的發展還是有待加強。

教學過程中第一部分我改變以往故事教學的教師一人說,幼兒聽,而是先讓幼兒對這個故事有個自己的'猜想,並且鼓勵幼兒說跟別人不一樣的,體現獨創性。沒有聽故事內容之前,讓幼兒通過看看,聽聽,想想,猜猜,說說,故事的內容,使幼兒對本次故事活動有個耳目一新的感覺,雖說幼兒不習慣這樣,但是通過這樣的活動,給幼兒樹立了自信:瞧,我也可以猜故事,說故事,編故事。

通過幼兒邊猜邊說邊看,理解故事的內容,哦,原來是這樣的,同時說,誰和故事裏一樣,他們就會有種自豪感,更重要的是和故事裏的不一樣我們更應該保護他們的積極性,並且鼓勵他們的想法。

通過層層推進,幼兒已經能複述整個故事內容,不僅開動了腦筋,還從故事裏學習了規範正確的語言。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第二大部分是遊戲,幼兒通過角色扮演,滿足了想說的慾望,創造了機會讓他們大膽地說,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

如果讓我再重上這一次這節課,我會鼓勵幼兒更大膽地說,大膽地演,充分發揮他們的發散性思維,快樂每一節課,開心每一天。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嘗試根據旋律的特點創編歌詞及動作,體驗身體造型帶來的美。

2、初步感受音樂優美、抒情的情緒,嘗試用柔美、舒展的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3、在結伴表演中進行情感交流,體驗合作的樂趣,進一步練習肢體動作上的默契配合。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着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活動準備:

1、音樂活動室(兩面牆裝有大鏡子);哈哈鏡3面;(凹面、凸面、波浪面各一)。

2、相關音樂CD及CD播放音響。

3、康加鼓一個;塑料盤(圓形、橢圓形、方形)8個;紙巾筒16個。

活動過程:

一、在歡快的音樂伴奏下,小朋友發揮想象,自由創編動作進入音樂活動室。

二、節奏遊戲"哈哈鏡"。

1、請幼兒來到哈哈鏡前照一照,並說說哈哈鏡裏自己變成了什麼模樣,然後再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出來。

2、介紹遊戲"哈哈鏡"的玩法:老師當哈哈鏡,幼兒邊自由走動邊拍手念兒歌:"大鏡子、小鏡子、圓鏡子、方鏡子。"接着老師念:"我是一面怪鏡子,把你變成大胖子(高個子、怪樣子)",幼兒停下來做出相應的表情和造型。

3、教師藉助康加鼓的節奏和幼兒共同遊戲。(啓發幼兒可自己造型,也可以兩人或多人造型,教師還可以變化自己念兒歌的聲音來增加幼兒遊戲的興趣)

三、體態韻律活動"照鏡子"

1、照鏡子。

師:"剛纔小朋友照的是哈哈鏡,那你們每天照得最多的是什麼鏡子呢?"(梳妝鏡)。"請小朋友到鏡子前照一照,做一做各種表情和動作,看看鏡子裏的你是怎樣的。"(幼兒自由回答)

2、學唱歌曲。

教師當鏡子外面的人,邊唱邊做動作,請個別幼兒做鏡子裏的人來模仿,然後再請幼兒集體模仿。

3、創編歌曲動作。

(1)當幼兒很熟悉歌曲旋律後,教師可更換動作再邀請幼兒模仿。然後提問:"誰來幫我想想,還有哪些動作可以做?"請出個別幼兒當鏡子外面的人,其他幼兒當鏡子裏的人做動作模仿。

(2)請每位幼兒自由找一位夥伴玩"照鏡子"遊戲,可以和教師教的一樣,也可以不一樣,教師觀察。

(3)分別請出2-3組幼兒上來表演。

4、配合音樂"照鏡子"。

(1)播放優美、抒情的音樂,教師配合音樂做一些柔美、舒展、連貫的動作,幼兒集體模仿。

(2)請個別幼兒上來帶領其他幼兒模仿。(啓發幼兒變換不同的動作和姿勢,可以站立、坐下、躺下、彎腰等等,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造)

(3)幼兒自由組合表演。(第二次交換角色)

四、節奏遊戲"會唱歌的鏡子"。

幼兒兩人一組,A幼兒拿塑料盤子做鏡子,B幼兒手拿紙巾筒。音樂前奏做準備,第一個8拍按節奏自由走步,第二個8拍停下,A幼兒將"鏡子"擺在自己喜歡的身體部位,B幼兒用紙巾筒去敲擊"鏡子",可敲出不同的節奏。(反覆數次)

活動反思:

照鏡子是一項既簡單又有趣的活動。照鏡子時產生的各種有趣的現象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促使他們認真觀察,從而發現鏡子能照物體影像的原理。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注重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活動時教師讓幼兒說說自己觀察到了哪些有趣的現象,並比一比誰的發現多。這個設計不僅有效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也發展了幼兒的語言。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以《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爲宗旨,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貫穿始終,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開心地玩,快樂地學。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三拍子音樂寧靜、柔和的氣氛,讓幼兒在聽聽、講講中熟悉歌詞。

2、根據音樂和歌詞內容,創造性地運用身體動作表現對歌曲的感受。

3、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4、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5、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熟悉樂曲的旋律節奏。

2、音帶

活動過程:

一、律動《魚遊》進活動室。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到池塘裏看看小魚吧!

二、練聲:和小魚問好。

師:靜靜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魚們在池塘裏快活地游來游去,好象在歡迎我們小朋友的到來!讓我們跟小魚問個好吧!

1=C—F 3/4拍1— 2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l、引導幼兒體會、感知歌曲中優美,富有幻想的意境,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激發幼兒主動參與音樂課教案的興趣。

2、啓發幼兒根據歌曲的旋律、節拍,唱出優美、舒緩的韻味,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3、通過學習演唱3/4拍歌曲,使幼兒初步瞭解朝鮮族歌曲的特點。

[活動準備]

歌曲課件、音樂教學磁帶、錄音機、自制長鼓、朝鮮族服裝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請幼兒聽兩段不同的音樂(曲一:活潑歡快的二拍子歌曲;曲二:《小白船》伴奏音樂),自由表演動作。

二、展開:

(一)幫助幼兒掌握歌曲節奏特點、熟悉歌曲旋律。

l、提問幼兒:剛纔的兩段音樂有什麼不同?哪段音樂是三拍子的?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三拍的強弱規律。

2、組織幼兒跟隨歌曲音樂練習三拍子節奏。

(二)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內容並學習歌詞。

l、教師介紹歌曲名稱並示範演唱歌曲。

2、通過提問及課件演示幫助幼兒理解歌詞。提問:這首歌曲叫什麼名字?歌曲裏唱到的小白船和我們平時見到的小船有什麼不一樣?歌裏還唱了什麼?

3、幼兒看課件完整欣賞歌曲。要求幼兒記住歌曲中最喜歡或是最優美的歌詞。

4、根據幼兒分別說出的歌詞,結合課件,引導幼兒學習歌詞。

(三)通過不同的演唱形式,引導幼兒學習演唱歌曲。

1、請幼兒用自然的聲音小聲完整跟唱歌曲。

2、幼兒集體完整演唱歌曲。

3、通過提問,引導幼兒進行反思,並有重點地練習演唱:我們還有那句唱得不夠好,還需要再練練?

4、通過歌曲接龍的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歌曲。

5、爲幼兒提供場景和“小船、小兔”等道具,分組演唱,激發幼兒的演唱興趣。

6、請幼兒集體完整地把歌曲演唱給客人老師聽。

(四)通過觀察朝鮮族服裝和欣賞朝鮮族舞蹈,引導幼兒瞭解《小白船》是一首朝鮮族民歌。

1、啓發幼兒通過教師身上的朝鮮族服飾,初步認識和了解朝鮮族,知道《小白船》是一首朝鮮族民歌。

2、請幼兒欣賞教師表演的朝鮮族舞蹈。

三、結束:

請幼兒背上“長鼓”,伴隨小白船的音樂,與教師一起載歌載舞。

附:教材分析:

《小白船》是一首3/4拍子的朝鮮族民歌。它的旋律優美、舒緩,整首歌曲由四個樂句組成。歌詞把彎彎的月亮形象地比喻成小白船,在銀河裏飄呀飄。把神話傳說中月亮上的桂花樹、小白兔情景化、動態化,彷彿把人們帶到一種夢幻、優美的意境中,歌曲的內容生動形象、富有幻想,易於理解,符合幼兒園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這首歌曲的重點是引導幼兒學會正確演唱3/4拍子歌曲。難點是啓發幼兒感受並演唱出歌曲優美、舒緩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