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總7篇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總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總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劉謙的魔術表演,引起轟動,魔術成了大家經常議論的話題。孩子們也把劉謙視爲自己的偶像,整天議論他是多麼的神奇。由此,使我受到啓發,我從孩子所感興趣的事物出發,設計了本次活動內容,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們在輕鬆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即在玩中學,學中玩,真正體現《綱要》倡導的精神。

活動目標:

1、學會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一句完整的話。

2、在活動中激發幼兒大膽想象、表現的慾望,培養幼兒的語言表現力和觀察力。

3、爲幼兒提供故事的主題、人物及主要情節,初步調動個人經驗即興創編故事。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魔術棒

3、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看錄像,引出主題

播放劉謙變魔術的錄像,教師引導幼兒觀看。

二、學習表述故事主題。

1、遊戲:魔術師變魔術。

師:我來當魔術師,你們當我變出來的東西,我的魔術棒一指,你們就變,想變成什麼就變成什麼。

幼兒在魔棒指揮下做動作變出各種造型,並用一句完整的語言進行表述。

2、觀看課件,豐富幼兒學習材料。

師:魔術師的本領可大了,他什麼都能變出來,咱們再來看看魔術師還能變出什麼?(播放課件)

師:原來,他還能變出我們想不到的東西呢!咱們再來合作一次,看看這次你們能不能變的和剛纔不一樣。

幼兒再次在魔棒指揮下做動作變出各種造型,並用一句完整的語言進行表述。

3、通過做、看、說,請幼兒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說一句完整的話。

4、看了魔術師精彩的表演,請小朋友用語言、動作表現觀衆的反應,再次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表述。

三、播放課件內容,學習編構完整的故事。

1、教師講故事,引導幼兒發現故事主題、表述主要情節線索,並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進行講述。

2、請個別幼兒創編故事,教師隨機指導,學習分享。

3、分角色表演遊戲,再現故事主要內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準確快速接收並傳遞同伴發出的信號。

2、體驗與同伴合作取勝的快樂。

3、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4、提高幼兒的競爭能力,促進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活動準備】

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站成一排或者一個圓圈。

【活動過程】

1、遊戲玩法:教師小聲地將電報數字號碼告訴每組的第一個幼兒,不能讓其他的幼兒知道,然後聽信號拍電報。第一個小朋友將右手在第二個小朋友左手心按老師說的數目點幾下(例如電報數字是5就用手指輕輕點5下),依次往下進行。由最後一個小朋友報出電報的號碼,看看哪組的電報拍的快、拍的準確。

2、遊戲規則:當老師發口令後,各組幼兒按傳遞的指令,開始拍電報。最後一個幼兒得到電報後要舉手,並把數字寫在紙條上。

3、遊戲可進行2至3次。

【活動反思】

一:做好示範引領。

有一句話說得好“教師應該具有演說家的口才,相聲家的幽默,導演家的素質。”在這一節課中何老師就是充當好了“導演”的角色。引導說“想象聽到的聲音”時,何老師說“我曾看見過一句話:我想聽見花開的聲音。這句話可真美,充滿着詩意。請大家也模仿着這句話,展開你的想象,用你的“心”去傾聽,說說:我想要聽到什麼聲音。”學生一下子就說出別具一格的句子來。又如:擬題時,當學生說的題目大多是《用心傾聽》時,何老師立即舉例,讓學生猜一猜《打虎記》寫的是什麼?當然《打虎記》不是打老虎而是打壁虎。是的,正如何老師說的“文好一半題。”在老師的引領下學生就展開思路,寫下更有趣的作文題目。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也是爭取做個積極的“引路人”。

二:要求真實具體。

由於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特別是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嚴重影響,寫作教學陷入了“一切爲了升學,一切爲了考試,一切爲了分數”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於是便有了專事章法、技巧的作文指導,有了“一湊、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徑,便有了千人一面、千文一腔、千篇一律的作文。我認爲,敢於和善於突破已經形成的誤區,弘揚“真實”的寫作教學思想,應是當務之急,也是對症之藥。何老師有多年的作文教學經驗,在這節課中,他也非常強調這一點。他始終要求學生要把你看到的記錄下來,不要你的胡編亂造,哪怕是一個數字也要正確。又如他讓男女生各兩隊上來玩“拍‘數字’電報遊戲”,嚴肅認真地補充要求:“回去寫作,這個環節絕對不能杜撰,要如實地記下這個過程。”這要求的當然是寫的是真實的事。學生採訪後,何老師提出更高要求:“剛纔這個同學的作文只有骨架,只能算是一篇作文,還不能算好作文。說說怎樣讓作文有血有肉?”瞧,何老師對學生的作文不僅強調了真實更重視具體。爲此還再和學生表現一次,爲學生提供更全面的“血肉”。

三:不忘滲透寫法。

多年來,我有這樣一種體會,就是在上課時即使對學生多次強調,寫作時要真實要詳細,寫人要注意人的表情,心理,等等這類要求後,而學生的作文仍然是枯燥無味。這次聽了幾節作文課(於永正老師的《馬虎的“四毛”》《記實與想像作文》、何捷老師的《拍數字“電報”》)後,發現他們都能在輕鬆的交談或遊戲中教給學生寫作方法,學生接。如今天在這節課中,告訴學生三個詞語(震耳欲聾、輕聲細語、心有靈犀),把排列起來肯定是一篇有趣的作文。又如:說描寫“場面”時,其實有些學生是分不清,這時何老師馬上結合現場指導,“比如燈光,臺下的老師等都是可以來襯托作文的”。這樣學生就不會一知半解,無所適從了。還有邊做遊戲邊讓學生記錄關鍵環節和別人精彩的話語,還告訴學生這些就是寫作的素材。可想而知,這些學生的作文不再是“無米之炊”。

另外,還佩服何老師課堂上的教學機智和對學生的關注,及時時傳來學生“嘻嘻”的笑聲。真是值得慢慢回味和深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北漍話朗誦童謠,感知家鄉方言的特點。

2、能有節奏地朗誦並伴隨童謠節奏結伴遊戲。

3、體驗問答式童謠及結伴遊戲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圖片、認識一些草字頭的漢字、音樂:楊柳青、橡皮筋。

活動過程:

一、感知差別:

1、還記得前兩天我們學的一首數鴨子的童謠嗎?我們一起來朗誦一遍(拍手朗誦)。

2、你們朗誦的時候爲什麼要拍手?童謠就是要這樣很有節奏的朗誦的。

3、今天老師又帶來了一首新的童謠,想聽嗎?我來朗誦給你們聽,請你們聽一聽,這首童謠和以前學過的童謠有什麼不一樣?

4、老師示範朗誦。(邊拍手)

5、你聽出來有什麼不一樣?你們朗誦童謠用什麼話?老師朗誦童謠是用什麼話?(土話,我們北漍的話,北漍話,家鄉話。)

6、這首童謠裏說了什麼?我們再來聽一聽。再次朗誦。

(幼兒說兒歌內容)你聽到了些什麼?你會不會用北漍話說?(用童謠裏的語言講。)

7、幼兒集體、個別學說。(有序擺放圖片)(同時出示兩張圖片)解釋:“啥個”在普通話裏是怎麼說的?“你”在普通話裏怎麼說?“?”問號,表示問人家、問問題,下面是回答,這樣一問一答的方式就叫問答歌。(童謠裏還講了什麼?小耳朵聽仔細了)朗誦,可以在空擋過後一點點就停下來,缺的地方可着重朗誦。這一段有沒有缺什麼?

8、老師來完整朗誦一遍。(我們一起來朗誦吧。)

老師考考你們,我問,你們答。(拍手)

(交換)你們問,我來答。(運用圖片、身體語言回憶內容)

二、感知風格

1、這首童謠還能兩個朋友一邊問答一邊玩遊戲呢。想玩嗎?看我和費老師是怎麼玩的?

兩位老師示範一段,誰來說一說老師是怎麼玩的?(對拍,練習對拍。)

2、配上童謠,老師在前面指着圖片,幼兒一邊朗誦一邊打節奏。

3、跟你旁邊的朋友一起來玩吧。(背景音樂楊柳青)

找個空地方玩一玩,兩個人商量一下,誰是問,誰是答?商量好了嗎?(朗誦)

4、還可以做什麼動作?

再去找個新朋友,兩個好朋友商量一下可以做什麼動作?誰問誰答?

5、帶着你的好朋友坐到椅子上。今天我們用北漍話學了一首童謠跟以前學的童謠聽上去有什麼不同?用北漍話朗誦童謠就好象在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說話,很親熱,很柔軟、也很溫和,所以北漍人脾氣好。

6、(出示橡皮筋)這是什麼?老師會用它來玩跳皮筋的遊戲,老師小時侯還會一邊玩跳皮筋一邊朗誦童謠呢。(示範一段)小朋友想學嗎?來,我們到外面去玩吧。

教學反思:

活動中,教師應當尊重幼兒,讓幼兒始終做活動的主人,自己的角色定位爲他們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愉快、親切的氛圍,教師主要引導幼兒去做什麼,接下來就是實踐與即興創作,讓幼兒似乎感到是在“玩”,在置身於“玩”的過程中去感知音樂的內涵,去產生人與人之間的在情感上的溝通與聯繫,在“玩”中增強合作意識和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這是以後每一堂課都需要追求的目標。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探索興趣,對提出的疑問喜歡動腦筋探究

2、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去探索發現“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試着總結出“聲音是通過物體的震動而產生的”這一理論。

3、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參與小組和同伴的討論,闡明自己的觀點。

活動準備:

科學發現室、實驗記錄本、筆

活動建議:

1、教師提出問題,引起幼兒想去探究的興趣

2、教師提出要求,大家一起做實驗,並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要求:

1)以每個小組爲單位,每組有一個負責的組長,把組員觀察發現到的問題和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可用圖來表示。每個組的成員要積極的動腦筋找答案,配合組長。

2)用驗法來摸一摸、做一做、聽一聽、想一想,找一找聲音到底是怎樣產生的,什麼樣的物體可以發聲。並把它們記錄下來。

3、大家交流自己探索發現到的結果,找到的答案。

小結:小朋友們說了那麼多,其實啊,聲音是物體通過震動而產生的,我們如果不去敲打它,不去碰它,物體自己在那是不能發出聲音的。知道了這個原理以後,我們可以再去試試哪些物體可以發出好聽的聲音,也叫樂音;哪些物體發出來的聲音很刺耳,讓人聽了很不舒服,這叫做噪音。

4、活動可以繼續延伸,讓幼兒帶着問題去進一步探索,讓幼兒對聲音產生濃厚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主動探索磁鐵的特性,體驗合作快樂。

2、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磁鐵,知道磁鐵的基本特性--磁性。

難點:利用磁鐵的基本特性將物體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磁鐵和釘子、針、塑料、紙片、硬幣、木塊)。小貓頭飾

2、小魚卡片(帶曲別針的和不帶的兩種)、繫着磁鐵的魚竿。

3、多媒體課件。

一、活動過程:組織教學。

導入:釣魚遊戲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① “今天的天氣真好呀,貓媽媽想帶着貓眯寶貝去釣魚,你們想去嗎?

②請幾位貓寶寶上來釣,看誰釣得多。要求下面的小朋友們注意觀察。

③發魚竿,開始遊戲。

二、教學環節。

《一》探索磁鐵的磁性。

1、 提問:爲什麼我們不用彎彎的魚鉤就能很快就釣上魚來呢?

(因爲在魚的嘴上有鐵做的曲別針,我們的'魚竿上繫着一塊磁鐵,當我們用繫着磁鐵的魚竿去釣魚時,帶曲別針的小魚就被釣上來了)可爲什麼有些頑皮的小魚總是釣不上來呢?拿着小魚看一看,你發現什麼了?(有的魚沒有曲別針的就釣不上來)(對比兩種魚)

2、釣魚的遊戲,我們知道磁鐵可以吸住鐵製的曲別針。

3、磁鐵真好玩呀,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好玩的磁鐵。

《二》操作探索,瞭解磁鐵的磁性:

1、探索一:磁鐵可以吸住什麼東西?

①玩遊戲,“幫磁鐵找好朋友”

②介紹袋裏的小東西,如果想知道誰是磁鐵的好朋友,你就用磁鐵吸吸看。

③實驗之前提幾個要求,跟老師讀讀:

(課件出示:1、小組員之間要互助互愛,不爭不搶東西。2、用磁鐵去吸引各種小東西,把能被磁鐵吸住的東西放一邊,不能被吸住的放另一邊,分成兩類擺放3、做完後請舉手)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動作最快。

④幼兒玩磁鐵,老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每樣都去吸一吸。

⑤活動反饋:提問:你都幫磁鐵找到好朋友了嗎?已經完成的小組請舉手(獎勵完成快的小組)你剛纔用磁鐵吸住哪些東西呢?誰會說?請你用這樣一句話來告訴我們(課件出示:我會說“我用磁鐵吸住了××。”“磁鐵不能吸住××)(實小結:原來磁鐵吸住了鐵釘、針、硬幣等等……

2、討論活動:

①、爲什麼有的東西能被吸住,有的東西不能被吸住?

②、被吸住的東西是什麼做的?(鐵做的)

③、小結:鐵製品能被磁鐵吸住。所以磁鐵又有另外的名字——吸鐵石。

3、請小朋友把東西收到袋子裏放好。看哪組的小朋友動作最快。(獎勵動作快的小組)

《三》延伸活動。

(1)磁鐵在生活中的運用。

①、磁鐵有吸鐵的本領,請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可以用到磁鐵?

②、(課件出示圖片)

(2)磁鐵遊戲

1、鐵給我們生活提供了很多幫助,利用磁鐵還可以玩很多好玩的遊戲呢。(出示圖片)

2、你還會用磁鐵怎麼玩呢?現在你們可以自由玩玩。讓幼兒自由玩磁鐵.

三、總結下課。

今天我們知道了磁鐵的能吸祕密,你們開心嗎?磁鐵的祕密還有很多,以後小朋友再慢慢去發現,看誰發現的更多,好嗎?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活動,感知磁鐵的兩極,初步瞭解磁鐵指南北的性質,感知磁鐵的兩極以及磁性強弱。

2、發展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感受科學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磁針一個,條形磁鐵7個,記錄表6張,ppt課件,回形針若干。

活動過程:

一、實驗,認識磁針。

1、師:(1)小朋友們,今天我帶來了一件神祕的東西,瞧!就是它,兩端尖尖的,猜猜看它是什麼?(幼兒猜測)2、回形針做實驗,引出磁針。

師:回形針是它的好朋友,是好朋友會怎麼樣呢?(吸在一起)對,它就是磁鐵,而且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磁針。

語言創設情境:磁鐵有很多的祕密,今天我們就要做小小科學家來探索磁鐵的祕密,好嗎?

3、實驗,瞭解磁針指南北的性質。

(1)師:有一次,老師和幾個好朋友一起去爬山,走了很遠的山路,突然和朋友走散了。我不認識回家的路,只知道我們家在山的南面。這可怎麼辦呢?小科學家們,你們能幫幫我嗎?(教師請幼兒說)大家說的都很好,可是我的揹包裏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個磁針。

(2)教師用手輕輕撥動磁針兩次,讓幼兒瞭解磁針指南北的性質。

師:如果我用手輕輕撥動磁針,停下來後它會怎麼樣?磁針始終指向教室的門和窗(指向門的那邊就是北面,指向窗戶的那邊就是北面)原來磁針像指南針一樣有指南北的本領呢!

二、用雪花片做實驗,瞭解磁鐵的指南北性質。

1、用雪花片和回形針做實驗(1)師:你能用什麼方法把雪花片和回形針分開?(幼兒說)我們能不能用它來試試,瞧,回形針被吸出來了,它是什麼呀?(磁鐵)(2)磁針有指南北的本領,那麼磁鐵有嗎?它靜止下來是指向南北的嗎?小科學家們,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2、教師講解實驗要求,幼兒操作找南北。

(1)師:一會呀,就請小科學家們找兩個夥伴,看看磁鐵也是指向南北方向的嗎?

(2)教師介紹記錄表。

瞧,這就是記錄表,如果磁鐵停止的方向是這樣的,那麼我們就畫上下兩個箭頭,說明箭頭所指的就是南北方向。如果磁鐵停止的方向是這樣的,那我們就畫什麼樣的箭頭?(左右)。

(3)小科學家們,你們說說看,科學家要成功找到南北的話,要注意些什麼?(一定要耐心地等磁鐵停下來)3、教師實驗,揭示實驗結果。

師:怎麼樣,你們的磁鐵都靜止下來了嗎?大家仔細看看,磁鐵指的方向和磁針一樣嗎?是不是指向南北兩極?

教師總結:小科學家們現在知道了一個磁鐵的奧祕----磁鐵有指向南北的本領。

三、第二次實驗,感知磁鐵的兩極磁性強,中間磁性弱。

1、教師提問:我有個問題要考考小科學家們,磁鐵是可以吸鐵的東西,但是磁鐵的兩邊和中間吸的東西都是一樣多的嗎?誰來說說看。

2、教師提出實驗要求。

(1)大家的意見都不同哦,那麼就請小科學家們再次動動腦、動動手,用磁鐵和回形針做做實驗看,到底吸的回形針是不是一樣多或者誰多誰少。

(2)先請大家用磁鐵的中間去吸,再用磁鐵的兩端吸,看看是磁鐵的中間吸得多,還是兩端吸的多。

(3)提問:磁鐵的中間和兩邊比誰吸的回形針多?教師請個別幼兒說。

3、幼兒實驗,教師巡迴指導。

4、教師實驗,揭示磁鐵的兩極磁性強,中間磁性弱。

四、 結束。

師:小科學家們,我們今天瞭解了磁鐵的兩個祕密,是什麼呀?(磁鐵所指的方向是南北方向和磁鐵兩邊的磁性強,中間的磁性弱。)而且,我們也知道了這些祕密給我們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其實呀,磁鐵還有許多的祕密,自然界也有許多的祕密,老師希望大家能好好學習本領,將來做個真正的科學家,爲人類造福,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2、能畫出人物正面、側面的幾動態。

3、發展幼兒相信想象力與創造力,提高幼兒繪畫技巧。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你能飛嗎?

2.彩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動畫片引入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指導語:小朋友有一個很好看的動畫片叫《你能飛嗎》,想一想哪些動物能飛呢?

1.請小朋友看一看動畫片裏有誰?誰會飛呢?

2.它們是靠什麼飛上天的?

二、激發幼兒想象,拓展幼兒思維。

1.想一想,能飛上天的有什麼?

(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講述)

2.鳥類爲什麼能飛上天?它們靠的是什麼?

(幼兒討論,發言)

3.飛機沒有翅膀,爲什麼也能飛上天?

(飛機有螺旋槳)

三、幼兒想象作畫

1.小朋友,你想飛上天嗎?你可以藉助什麼飛上天?

(讓幼兒用動作學一學怎樣飛,啓發幼兒橫着飛、豎着飛。可以藉助飛機,氣球等。)

2.幼兒作畫,教師交代要求。

(1)可以畫天上的人物、小鳥等其他東西。採用不同的東西使自己飛上天,

如:翅膀、氣球、螺旋槳等,並畫出人物的不同姿態。

(2)啓發幼兒利用遮擋的關係畫出許多的房子和動物等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四、作品欣賞

1.教師重點講評有創意的作品,鼓勵幼兒把自己的想法講給大家聽。

2.幼兒互相觀賞作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圖畫書帶來的樂趣,喜歡上圖畫書,並嘗試運用語言將猜測閱讀的內容表述出來。

2.初步培養幼兒的觀察、理解和想象能力。

3.引導幼兒感受圖畫中表達的友誼、勇氣、分工合作的精神,激發幼兒互愛、互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小黑魚》PPT

2.海浪聲

【活動過程】

一、看圖猜測畫面

1、看一看“你覺得它是什麼?”(猜測故事中三幅圖)

2、聽一聽

“這是什麼聲音?”(播放海浪的音樂,引導幼兒說出海浪的聲音)

師:剛剛我們看到的,都是住在大海里的生物,今天老師帶你們去看一個發生在大海里的故事。

二、感知故事內容

師講述故事內容,幼兒邊聽邊看圖(部分章節採用猜測閱讀,進行語言表達訓練和想象思維訓練。)

1.看PPT

“噓!小聲點,我們已經到了,不要驚跑大海里的小動物喲!”(播放PPT圖1,老師做一個“噓”的動作,提醒幼兒安靜)

你看到什麼了?(鼓勵幼兒大膽發言,教師給予恰當的肯定)

“小黑魚和小紅魚,在水裏自由自在、快快樂樂的游來游去,做遊戲喃!

2.聽一聽?

(播放PPT圖2)“在大海的一個角落裏,住着一羣快樂的小魚。他們都是紅色的,只有一條是黑色的,黑的就像淡菜殼。他比他的兄弟姐妹們遊得都要快,他叫小黑魚。”

(播放PPT圖3)“發生什麼事了?”(請幼兒回答)

“一個可怕的日子,從海浪裏突然衝出一條又快、又兇、又餓的金槍魚。他一口就把所有的小紅魚都吞的肚子裏,只有小黑魚逃走了。”

3.想一想,說一說

“請我們小朋友把眼睛閉起來體會,感受一下,如果你是小黑魚,你所有的好朋友都被兇惡金槍魚吃掉了,現在只剩下你一個人了,你的心情怎樣?你會怎麼做喃?”(引導幼兒說出害怕、孤獨、恐慌、傷心以及會怎麼做) (播放PPT4)“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黑魚他是怎麼做的!小黑魚他逃到了大海的

深處,既害怕,又孤獨,傷心極了。”

(播放PPT5)“大海里到處是各種各樣的奇妙生命。小黑魚遊呀遊,碰見一個又一個奇蹟。於是,他又高興起來。他看到了,水母像彩虹果凍?

“小黑魚怎麼一下子又高興起來了”(引導幼兒說出:a大海還有許多的朋友,小黑魚不再覺得孤單了;b認識了新朋友他很開心等)

5.小結:小黑魚他很勇敢,當他失去了朋友時,雖然很害怕,帶着傷心的心情他沒有退縮,而是勇敢的繼續向前遊.

6.猜一猜

“我們先不往下看,請你來猜一猜,小黑魚還會遇到誰喃?(指名幼兒回答自由發揮想象,教師給予恰當的評價) “是不是和你們想的一樣呢,我們接着往下看吧。”

(播放PPT圖6)“小黑魚遇到了大龍蝦,大龍蝦走起路來像水下行走的機器??”

三、觀察圖片,理解故事情感

1.看一看,說一說

(播放PPT圖8)“哇!多美的一副海洋景色!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嗎?” “你喜歡他什麼,說來聽聽?”(引導幼兒說出:a長得像森林一樣的海草我喜歡;b五顏六色石子我喜歡等)

2.邊聽邊看

(播放PPT圖9)“小黑魚又游到了一個新地方,他看到了森林似的海草長在糖果般的礁石上??”

3.說一說

“看一看,小黑魚再次遇到誰了?”(老師的語氣充滿驚喜,啓發幼兒說出對朋友的友好情誼播放PPT12) “再次遇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小黑魚是怎樣的心情喃?他會和好朋友說些什麼喃?”(指名幼兒回答,老師給予恰當的評價)

5.感受友誼

“我們來看看小黑魚是怎麼說的。”

(播放PPT圖13)“後來,他看到了一羣和自己一樣的小魚,躲在礁石和海草的影子裏。”

“來遊吧,一起玩,到處看看!”他快樂的說。

“不行,”小紅魚說:“大魚會把我們通通吃掉的!”

“可是,你們不能老躲在那兒吧?”小黑說:“我們一起想想辦法。”

6.猜一猜

“如果你是小黑魚,你會想出一個什麼樣的好辦法,把大魚嚇走?”(幼兒猜測閱讀,拓展幼兒的思維,引導幼兒說:“如果我是小黑魚,我會??”)

7.體會勇氣

“我們來聽聽小黑魚,想的什麼好注意。”

(播放PPT圖14)“小黑魚,想呀,想呀,想呀。”

突然,他說:“有了!”

“我們可以遊在一起,變成海里最大的魚!”

8.師小結:“小黑魚和我們小朋友一樣都愛動腦筋,這個辦法真不錯!”

9.感受合作成功的快樂

(播放PPT圖15)“小黑魚教他們各就各位,緊緊地遊在了一起。”

“小朋友們,好好看着喲!,一件偉大而奇妙的事情就要發生了!”(播放PPT圖16)

“小黑魚喃?”(引導幼兒說出最神奇的一幕,小黑魚變成大魚的眼睛了)

“等他們可以遊得象一條大魚了,小黑魚說:‘我來當眼睛’。”

“小朋友們想知道接下來又發生了什麼神奇的事了嗎?”(引導幼兒說出成功的感受)

(播放PPT圖17)“小黑魚和他的朋友們在清涼的早上游,在陽光燦爛的中午遊,把大魚都嚇跑了。”

四.完整欣賞故事(完整看圖畫書,聽故事)

體會朋友之情,昇華情感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這本小黑魚這個故事嗎?”

“你們喜歡小黑魚嗎?爲什麼喜歡他,說來聽聽?”

“你們認爲小紅魚又可愛的地方嗎?說來聽聽?” (引導幼兒說出,小紅魚他們給小黑魚配合的很好,很默契) 小結:小黑魚他很聰明,當他遇到困難遇到難題的時候,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它.最後終於靠大家團結合作的力量,把金槍魚給嚇跑了,不管我們遇到怎樣的困難,朋友之間要相互幫忙,相互鼓勵??!

五、遊戲: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