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三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三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意圖:

每個人都是與衆不同的。在教育活動中引導幼兒從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區別與任何人的獨特個體,形成獨立意識,進而嘗試用各種方式來表現自己在外形、名字、個性、能力等方面的獨特性。利用漫畫形式誇張地表現自己的特徵。

活動目標:

1、感受每個人都是與衆不同的。

2、大膽、誇張地介紹自己的特徵。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爲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5、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本班的幼兒照片兩張。

2、活動材料書。

活動過程:

1、我們一樣嗎?

自己和小朋友長得一樣嗎?哪裏不一樣?

教師出示自己照片,這是誰?怎樣看出來的?

出示本班幼兒照片,是誰?怎樣看出來的?

2、特別的朋友

翻看幼兒活動手冊第一冊第7頁的照片,有三位朋友都說自己很特別,你們看出來沒有?聽聽他們是怎樣說的?

教師按畫頁上的文字用誇張的語言描述人物特徵。

這三位小朋友哪幾位有畫像,你能找到嗎?給照片與書上的漫畫像連線。

3、畫一個特別的我

找一找自己特別的地方。

仔細觀察比較,發現自己頭部的特徵;

以漫畫手法畫自己畫像,誇張的表現自己的特徵。

4、自我描述

與同伴交談,說說自己特別的地方。

展示自由畫像,燕採用“我很特別,因爲我……”的表述方式自我描述。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觀察的重點從粗略引向細微,既是對幼兒觀察能力更進一步的要求,也有利於幼兒感受個體的多樣性。通過這次活動使幼兒對自己和同伴有了更多的瞭解,也發現了孩子身上更多的閃光點。教學活動讓孩子們收穫了,更讓我收穫了。

不足之處:

繪畫時,應強調將自己的特點畫的誇張一些,多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使其共同提高。

小百科:特別是一個漢語詞彙,讀作 tè bié 。具體意思:1、不一般;與衆不同。2、格外。3、特地;特意。4、尤其。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中班美術《可愛的花奶牛 》

(重點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1、學習用簡單的圖形畫出不同形態的`奶牛。

2、大膽添畫與奶牛相關的景物,使畫面飽滿、豐富。

活動準備:1、ppt圖片奶牛、示範畫分解圖、不同形態奶牛簡筆畫。

2、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15頁《花奶牛》,作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奶牛本領大

1、小朋友,我們每天喝的牛奶是從哪裏來的?(奶牛身上擠下來的)(出示ppt圖1)

奶牛它吃什麼?(草)。花奶牛,花奶牛,吃的是草,擠的是奶,給我們小朋友補充營養,讓我們一起謝謝它吧!“謝謝你花奶牛”。

2、奶牛長得什麼樣子的?

3、奶牛在哪裏生活?(奶牛場、草原上、草地上)

4、(出示ppt圖2)這些奶牛在幹什麼?(奶牛有的在草地上吃草、有的到河邊喝水、

有的站着、還有的趴在地上休息)

二、瞭解花奶牛的形態特徵,感受奶牛真可愛。

1、奶牛的形態真有趣,我們伸出食指念着兒歌畫一畫奶牛吧!(師手指拼成的奶牛圖書空畫)。(出示四幅畫

扁扁圓圓大鼻子,兩個鼻孔圓又圓,鼻子下面有張嘴,最愛吃的是青草。

鼻子上面一拱門,左邊右邊中間分,兩邊臉頰一雙眼,圓圓大大真有神。

頭上一對彎彎角,牛角上面有條紋,牛角下邊兩耳朵,半圓形狀兩邊分。

方方身體高又大,四條腿兒有力量,大**房細尾巴,黑白斑紋真有趣。

2、這是一隻站着的奶牛,你猜猜它可能會做什麼事?草原上還有許多奶牛它們在幹什麼?出示簡筆畫(不同形態的牛奶圖)。ppt圖3

3、奶牛各種各樣的形態很可愛,可畫面上只有一隻奶牛看上去很單調,怎樣使畫面變得飽滿豐富呢?(添畫景色)

三、幼兒繪畫:學習用簡單的圖形畫出不同形態的奶牛。大膽添畫與奶牛相關的景物,使畫面飽滿、豐富。

1、小朋友你想不想把可愛的奶牛畫在紙上?你想畫什麼形態的奶牛?

2、提作畫要求:

(1)請你把奶牛畫在紙的中間,畫的大些;

(2)要畫出不同形態的奶牛,還可以添畫奶牛生活的地方。看看誰畫的奶牛最有趣。

3、幼兒作畫,老師重點輔導能力差的幼兒作畫。

四、展示欣賞作品,體驗大膽想象的樂趣。

1、幼兒介紹自己畫的奶牛。(你畫的奶牛是什麼樣子的,在哪裏,在幹嘛?)

2.你覺得哪幅畫的花奶牛最有趣?爲什麼

3.向同伴介紹自己畫的花奶牛的故事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創作和想象的興趣,體會合作的快樂。

2.發展幼兒表達與表現的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創作,畫出不同形態的貓。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貓”拼圖若干(大範例一套,小拼圖幼兒每人一套)。

2.長卷畫紙、彩筆、雙面膠。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引發幼兒興趣。

(1)教師一邊演示拼圖,一邊講故事的開頭:“有一隻貓,過着幸福的生活,早上起牀,貓先伸個大懶腰,[拼圖:貓四肢伸展,頭略歪]然後洗洗臉[拼圖:上肢彎向臉部]、就出門找快樂了。它走啊走……[拼圖:貓走路,尾巴上揚]

(2)教師停頓,啓發幼兒繼續創編“發生了什麼事?它看見了誰?它說什麼?”並請1~2名說得好的幼兒來邊講邊拼擺貓的動作。

2.幼兒創造性拼擺操作並講述。

(1)教師啓發:後來又發生了什麼?貓做了些什麼?是怎麼做的?

(2)[請每個幼兒從信封中取出小拼圖]請你來擺一擺、講一講。

3.幼兒分組合作繪畫。

(1)教師鼓勵幼兒將貓的故事畫下來,“貓的故事太有趣了,我們把它畫出來好不好?”

(2)嘗試合作畫長卷畫。[出示長卷畫紙]“我們一起合作,畫一幅長長的畫,再一起編一個長長的、有趣的故事吧。”

(3)請幼兒取彩筆,分組選擇喜歡的位置進行繪畫。

(4)教師巡迴指導。給與幼兒適時適當地幫助。

(5)鼓勵先畫完的幼兒串編故事並進行適當地添畫。。

4.作品展示,講評。

(1)過程講評,幼兒繪畫中進行隨機講評與鼓勵。

(2)請幼兒合作將畫紙粘貼到展示牆上。

(3)自由欣賞,鼓勵幼兒發表評論。

(4)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串編好的故事。

(5)幼兒自由編講故事。

5.延伸活動:繼續編講故事,並邀請小班幼兒參觀,把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