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教案集合15篇

幼兒園中班教案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教案集合15篇

幼兒園中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瞭解“小尾巴”的真正含義。

2、通過表演及學做不同的事情,理解幫助爸爸做事情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3、通過表演活動,感受做事情的快樂,樂意參與各種勞動。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共同建構故事內容

教師和幼兒共同閱讀幼兒用書,共同建構故事。

1、教師講故事至:“好吧!我就來當一次你們的小尾巴”時問:你們猜猜小尾巴是什麼呢?

2、教師講故事至:“用長刷子刷起牆來”時問:你們猜小豬會做什麼呢?

3、教師講故事至:“修修枝葉”時問:你們猜猜小豬會做什麼呢?

4、教師講至:“想在院子裏歇一歇”時問:你們猜小豬會做些什麼呢?

5、教師繼續講故事到結束。

二、幼兒理解“小尾巴”的含義

1、你知道小尾巴是什麼意思嗎?

2、你們願意做小尾巴嗎?

3、你們在家裏會幫爸爸媽媽做什麼樣的事情呢?

三、教師與幼兒邊講述邊表演動作

1、教師與幼兒共同講述故事,邊用動作學做不同的事情。

2、幼兒學做不同的事情。

3、玩遊戲:說說做做。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佔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遊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採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於人的感官才能發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

幼兒園中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推測判斷人物的心理狀態,樂意用較連貫的語句在集體面前講述畫面內容。

2、初步理解作品內容,知道只有辛勤的付出纔會有收穫的道理。

3、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自制圖書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農夫、樹、兔子圖片)提問:農夫、樹和兔子之間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可能是什麼事呢?

過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理解故事,感受寓意。

(一)觀察圖片,分段理解

1、(第一天)提問:

(1)(圖1)農夫在做什麼?他心裏可能在想些什麼?

小結:鋤地可真累呀!種田可真辛苦!

(2)(圖2)你看到了什麼?爲什麼兔子會撞到樹上呢?農民看到了這隻兔子,他是怎麼想的?他會怎麼做?

小結:農民白白撿了一隻兔子,他特別高興。

2、(第二天)(圖3)提問:農民在做什麼?他心裏可能在想些什麼?

小結:農夫照舊到地裏幹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麼專心了。他幹一會兒就朝草叢裏瞄一瞄、聽一聽,希望再有一隻兔子竄出來撞在樹上。

3、(第三天)(圖4)提問:這個人在幹什麼?他爲什麼不去種田?

小結:農夫再也沒有心情種地了,坐在樹旁,專門等待野兔子竄出來。

4、討論:你覺得他會等到兔子嗎?爲什麼?

(1)根據幼兒出現的情況分組討論:a、能等到,b、等不到,雙方說出自己的理由。

教師及時總結,突出重點: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終於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最後還是沒有等到野兔,他到底有沒有等到野兔呢?我們繼續往下看(播放課件)

(2)他等到了嗎?爲什麼等不到呢?

(3)他沒有等到野兔,反而怎麼樣了?

教師總結,重點突出:他坐在樹樁旁邊等呀等,莊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後一隻野兔也沒有等到。“守株待兔”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經過努力和辛勤勞動,是不會獲得成功的。

三、完整欣賞,提升經驗。

1、爲什麼農夫會成爲大家的笑話?

2、你認爲他應該怎麼做呢?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幼兒園中班教案3

圖形遊戲

活動目標 1、複習鞏固各種圖形的特徵。

2、通過動手操作,發展幼兒空間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3、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圖形

2.趣味練習:各種各樣的形狀

3.大的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各一個,小箱子一個(裏面放圖形若干,紙做的小鳥一隻),

3.每人一套幾何圖形(有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半圓形,圓形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起興趣 今天我帶來了幾位圖形寶寶,這些圖形寶寶可真有趣,它們會變魔術,變成另外一個圖形寶寶呢。

二、複習鞏固幾何圖形

1.課件

請小朋友看看有哪些圖形,並說說。

2.教師從小箱子摸出圓形,請幼兒猜猜圓形會變成什麼?有幾個?

3.請兩位幼兒上來從小箱子裏分別摸出正方形、三角形,並猜猜分別會變成什麼?

4.教師出示小鳥,請幼兒說說這隻小鳥是用哪些圖形拼成的?

三、遊戲“圖形變變變”

1.請你們來試試用兩個三角形寶寶能拼成什麼圖形?

(教師觀察幼兒拼的結果,並在黑板上演示給大家看)

2.我們來比賽,用四個三角形寶寶拼一個正方形,看誰拼得最快。

四、幼兒操作活動

請你們用小筐裏的幾何圖形,給小鳥造一間漂亮的小房子,小房子旁邊要有樹,

比比誰設計的小房子最漂亮。

五、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並說說自己設計的房子用了哪些圖形?

幼兒園中班教案4

設計思路:這個活動來源於我在馬路邊的子主題中的一個點:“小明上學”

在設計“小明家到幼兒園的路線圖” 時,我把教材上的圖進行了改編,設計成不同長短的三條路,引導幼兒通過觀察來發現到一個地方可以有不同的路線,以及路程的遠近。而設計第三個環節的目的則是讓幼兒的在行動中加以驗證前面得出的結論。我們前面開展過“老鴨的店不見了嗎?”“問路”等活動,對幼兒園的一些地方也都觀察過並用標誌式的方法記錄、繪畫過。另外,我們開展過“我是小司機”的活動,就是按標誌提示學司機開車,幼兒對看標誌有一定的經驗,也很感興趣,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就設計了看標記找路的環節,但是增加了幼兒的合作,這一方面是爲了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也是爲了讓能力差的幼兒能在能力強的幼兒帶動下完成任務,獲得成功的體驗。通過這個環節幼兒能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感知到:到一個地方可以有不同的路線,以及路程的遠近。獲得更直接的經驗。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試試中發現到達一個地方可以有不同的路,並能比較路的遠近。

2、嘗試和同伴合作按標記找到目的地,體驗找路的樂趣。

活動準備: 線路圖一張,小明圖片一張;三個信封裏面有找路的要求,分別有出發地點和終點及紅、藍、綠線路圖。

活動流程:

一、問題導入

介紹小明。引導幼兒打招呼。

小明最近搬了新家,他第一天7點出發去上學,可是當他到幼兒園時,卻遲到了。

第二天他也是7點去上學,當他到幼兒園時沒有遲到,正好。

第三天小明還是7點去上學,可是當他到幼兒園時還很早,小朋友們還沒有來呢。請你們猜猜這時怎麼回事呢?

幼兒自由討論。

二、觀察討論

老師出示線路圖

看看圖上有什麼?從小明家到幼兒園可以怎麼走?一共有幾條路?

小明第一天上學走了哪條路?

第二天走了哪條路?第三天走了哪條路?你是怎麼知道的?

老師把小明三天走的路線用不同的顏色的箭頭表示出來,第一天是紅色的線;第二天是藍色的線;第三天是綠色的線。比較三條路的長短。

教師總結:原來到同一個地方可以走不同的路,只不過有的路遠,花的時間多;有的路近,我們花少的時間就可以到了。

三、感知體驗

今天我們也來試試不同的路能不能到同一個地方。

1、 看,這是什麼地方?(幼兒園的動物房)

這就是我們要到的地方。老師這裏有三張線路圖,按裏面的線路走就能到達動物房。

2、 請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到老師這裏領線路圖。

提出要求:只能走,不能跑;要按線路圖走;要一組上小朋友同時到。

3、幼兒分組按線路圖的指示從不同的路線到達動物房。

4、比較哪組先到,哪組最後一個到,找找原因:爲什麼從同一個地方出發到同一個地方會有的先到,有的慢到?

感受不同路線的遠近。

四、延伸活動

我們還可以試試從幼兒園的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有哪些路,哪條路近,哪條路遠,可以記錄下來,做成地圖貼在幼兒園裏,這樣可以幫助其他的老師和小朋友快點到達他們要去的地方。

幼兒園中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2.初步瞭解同種物體,由於數量的多少,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聽覺能力。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易拉罐4個,米、紅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

 二、探究活動一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罐寶寶和我們小朋友們玩一個好玩的遊戲。你們聽這裏有聲音嗎?怎樣才能讓它發出聲音呢?

提問:你們聽,這個罐子有聲音嗎?它發出的聲音像什麼聲音?

師:那小朋友們再來聽一聽這個罐子又是什麼聲音呢?和剛纔那個罐子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提問:爲什麼同樣的罐子裏裝上東西發出的聲音卻不同呢?

師:那我們來看看這兩個罐子都裝的什麼?(倒出大米和紅豆)

小結:原來同樣的罐子裏裝着不同的物體發出聲音也是不同的。

 三、探究活動二

師:我還有最後一個罐子沒拿出來呢?我們來聽一聽它發出的是什麼聲音?請你們猜一猜這裏面裝的是什麼?

倒出罐子裏的大米,證實小朋友的猜想並提問:爲什麼兩個都是大米發出的聲音卻不一樣呢?

小結:同種物體,不同量,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實驗,感受各種物體發出的聲音。

幼兒園中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五星紅旗是中國的國旗,代表我們的國家,有熱愛祖國,尊敬國旗的情感。

2.掌握詞:五星紅旗國旗尊敬

3.能熱情、愉快地演唱抒情、歡快風格的歌曲。

  活動準備

歌曲圖標:國旗、紅日、白雲、小朋友敬禮等。

活動過程:

1.讓幼兒找出我國國旗,激發幼兒的興趣。

出示各國國旗的圖片,讓幼兒找出我們國家的國旗。

2.觀察、認識五星紅旗,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們國家的國旗。

國旗是什麼顏色的?(紅色)上面又什麼?(有五角星)有幾顆大五角星?幾顆小五角星?

討論:爲什麼要有國旗?國旗代表什麼?

回憶:你有沒有看到過升旗?(有,奧運會上運動員得獎牌時就有升旗的;還有小學的哥哥姐姐們早上也要升旗的,他們是敬禮的)是怎麼樣的?(他們都是看着國旗的,一動也不動的……)在什麼地方見過國旗?(在電視上面,在小學裏面……)

3.模擬升旗活動,知道升國旗時要立正,不講話,向國旗行注目禮。

4.學習歌曲《國旗多美麗》

教師演唱,幼兒欣賞。

出示歌曲圖標,理解歌曲內容。

聽音樂拍節奏。

幼兒看圖標學唱。

5.幼兒根據歌曲內容邊做動作邊演唱。

歌曲:國旗多美麗

國旗國旗

國旗國旗

多美麗,天天升在朝霞裏,

多美麗,五顆星星照大地,

小朋友們愛祖國,向着國旗敬禮

祖國前進我長大,我向國旗敬禮

敬個禮。

敬個禮。

幼兒園中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 嘗試用肢體動作大膽表現小豬的各種動作。

2、 在情景感受小豬的可愛形象,體驗模仿的樂趣。

3、 探索、發現生活中豬的多樣性及特徵。

4、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豬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豬活動視頻、農場裏背景圖、音樂、裝扮飾物

經驗準備:幼兒會唱《在農場裏》,有模仿小動物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在農場裏

1、呈現媒體情境“在農場”

——寶貝們,我們來到了哪裏?(播放“在農場裏”的伴奏)

2、歌表演:在農場裏

——農場裏有許多可愛的動物朋友,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學一學(師幼一同進行歌表演)。

:農場裏真熱鬧!小動物們相親相愛在一起好開心。

  二、可愛的小豬

1、小豬來了(教師用簡單道具裝扮成小豬)

——農場裏又來了位可愛的動物朋友,是誰?你們怎麼看出來的?

(1)欣賞音樂

——讓我們一起來聽段音樂,猜一猜小豬可能在幹什麼?

(2)結合視頻欣賞、感受小豬的可愛形象

——除了你們說的小豬在睡覺、在吃飯……小豬還在幹什麼?(一起做遊戲、扇扇大耳朵、扭扭短尾巴、在鍛鍊等)

2、模仿小豬

(1)幼兒隨樂自由模仿、表現小豬的可愛形象,教師觀察。

(2)個別演示、集體模仿(挑選較典型、形象的動作,教師作適度提升)

重點關注:動作的多樣性、創造性,如:小豬睡覺(扇耳朵、搖尾巴等),問:還可以怎麼表現?

(提示:教師在動作設計時可設計成一個系列或是用情境來貫穿,如:睡覺——升個懶腰起牀——走路、練本領——和朋友一起玩等,這樣更有力於幼兒表達表現)

  三、小豬的舞會

1、幼兒裝扮成小豬(各自挑選喜歡的飾物裝扮)

——過幾天呀,農場裏要舉辦化妝舞會,豬媽媽也收到了邀請函,邀請我的小豬寶貝們一起參加,快快打扮起來吧。

2、小豬練本領(隨樂完整模仿、表現小豬的各種動作)

——教師觀察、提示小豬們可以學學朋友的動作。

3、小豬來表演(來到舞臺上完整表演1-2遍)

——寶貝們,演出開始啦!

——一起爲小豬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

小百科:豬,雜食類哺乳動物。身體肥壯,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較長,體肥肢短,性溫馴,適應力強,繁殖快。有黑、白、醬紅或黑白花等色。

幼兒園中班教案8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轉印的方法畫出倒影。

2、能用水粉畫出風景,並根據自己的想象大膽添畫、表現水中的相關情景。

3、樂意與人交流,體驗印畫的樂趣,產生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4、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願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水粉色、圖畫紙、毛筆、抹布、套袖、塑料袋背心。

活動過程

1、出示風景圖片,請幼兒欣賞。導入活動名稱。師:“小朋友,你看到這些圖片,感覺是怎樣的?”“你從圖片中都看到了什麼?水中有什麼?”引導幼兒比較觀察並說出倒影的特點。

2、出示範例,引導幼兒欣賞並討論:“老師也畫了一幅有倒影的圖畫。”“倒影是怎樣畫出來的呢?”

3、教師演示做畫布驟與印畫方法並提要求:

①先將畫紙短邊對短邊摺好。注意要壓平。

②輕輕將紙展開,豎着放好,在折線以上的畫紙上用毛筆蘸水粉顏料畫出風景。注意換色時要換筆,別弄髒畫面,

③將另一半紙由下向上對摺過來,將畫好的風景印畫上去。注意用你的掌心按下去,不要揉搓。

④大膽想象,添畫水中的情景。

4、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在水中添畫水波紋、小蝌蚪、小魚、小鴨子等。指導能力一般的幼兒認真印畫,完成作品。教師隨機評價幼兒的作畫過程。

5、幼兒交流展示,互相評價作品。

6、教師小結。

幼兒園中班教案9

正文:中班教案:買菜

音樂:買菜

活動目標:

1、唱清歌詞、唱準曲調,初步表現歌曲的說唱風格。

2、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合着旋律唱出來。

3、在愉快的音樂聲中體驗唱歌的快樂。

活動準備:圖譜、磁帶《開汽車》、小籃子、錄音機

活動過程:

1、進入場地

教師戴上眼鏡,彎着腰,慢吞吞的走來,用粗粗啞啞的聲音說到:“我是誰呀?(奶奶)奶奶說:“小朋友好!”小朋友說什麼啊?你好,你好,奶奶好!看那是什麼地方呀?(菜場)我們怎樣去菜場呢?“茲,菜場到了,哇!菜場裏的菜多不多呀?(多)你們想不想買一些菜呢?看看奶奶在幹什麼啊?(買菜)這兒的雞蛋真多呀!我們來買一些。這兒的青菜真新鮮呀。(我們來買一些)恩,買的差不多了。我們該回家了,哎喲,哎喲,好重呀!拎也拎不動了。

2、教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奶奶在菜場裏都買了些什麼呀?

雞蛋長的什麼樣子啊?

看,青菜是什麼顏色的啊?

母雞還會怎麼樣啊?

魚的本領是什麼啊?

3、範唱歌曲

1、教師:今天我們小朋友和奶奶買菜開不開心啊?今天老師還把我們菜場裏的事情唱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買菜》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提問:歌曲裏唱了些什麼?歌曲裏唱到了今天天氣怎麼樣啊?

2、完整讀一遍。

教師:買了這麼多的菜,裝也裝不下,拿也拿不下,你們會發出什麼聲音呢?

3、和着節奏譜讀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看着節奏譜來讀一讀。

4、學唱歌曲

教師:好,我們跟着音樂來唱唱看!

教師:小朋友唱的真好聽,你發現這首歌曲和我們平時唱的歌曲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再來用有趣的聲音唱一唱好嗎?請女小朋友來唱一唱說的`部分,男小朋友當說的部分。

5、結束部分《辦家家》

教師:今天 我們買了這麼多的菜,你想請誰吃呢?今天娃娃家的娃娃肚子也餓了,沒人做飯給他吃。我們一起去娃娃家做飯給他吃好嗎?

幼兒園中班教案10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用完整的語句講述圖片內容。學習詞:乘客、連忙、讓座。

2、教育幼兒關心、尊敬老人。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掛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小朋友,你們坐過公共汽車嗎?說說你坐公共汽車的故事吧。(幼兒自由講述)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並講述圖片內容。

1、這是什麼地方?你從哪裏看出來這是在車上?(引導幼兒從車門、扶手、座位、售票員等來肯定這是在車上)

2、車上有些什麼人呀?(教新詞:乘客,引導幼兒講出車上有許多乘客,售票員阿姨在售票)

3、車到站了,上來了一位什麼樣的乘客?

4、小姐姐看見白髮老爺爺上車來,她怎麼做了?又怎麼說?(教新詞:連忙、讓座,並教幼兒集體說:“老爺爺,請這兒坐!)

5、她爲什麼要這樣做呀?

6、老爺爺見小姐姐給他讓座,心裏怎麼樣?說什麼了?(教幼兒集體學說:“謝謝,謝謝好孩子!”)

7、車上的乘客見了,都怎麼樣了?還說了些什麼?

三、老師完整小結圖片內容。

四、幼兒集體講述。

五、個別講述。

六、情境表演。

幼兒園中班教案11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熟悉遊戲音樂,能根據音樂的強弱變化來變現相應的動物。

2、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創想各種強弱不同動物的動作。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4、能跟着節奏打節拍。

活動重難點:

能區分音樂的強音和弱音

根據音樂創編動物的動作

活動準備:

音樂《強音和弱音》

動物課件:頭飾,老虎,大象,熊貓,小兔,小貓,青蛙,蝴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熱身運動《身體音階歌》

二、基本部分

1、請欣賞音樂,猜動物的名稱,並用動作表現出來。

2、引導幼兒根據音樂強弱來表現不同的動物,儘量每次表現的動物要有所不同。

3、師幼共同整理創編動作。

4、總結剛纔模仿的那些動物,誰是強的?誰是弱的?

三、幼兒分角色表演

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並清楚知道這種動物是強或者弱,聽到相應的音樂開始做動作,不是自己的音樂就停止不動。

2、邀請其他老師一起進行音樂遊戲。

3、老師分析樂曲,有A和B兩種音樂。

(1)的音樂比較沉重,恐怖的聲音。

(2)的音樂比較清脆、動聽。

四、結合音樂《強音和弱音》使用了不同的樂器進行配樂。

1、認識樂器並共同探討分別用什麼樂器表現強音和弱音。

2、合作使用樂器演奏樂曲。

五、結束部分

1、引導孩子有序地收回樂器。

2、用好聽的節奏說再見。

幼兒園中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仔細聽散文,理解內容,感受散文的意境美、語言美。

2、萌發幼兒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4、理解散文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準備:

1、配班教師念旁白,大班小朋友表演,背景音樂。

2、動物、太陽等頭飾若干、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

師:小朋友們,聽過雷聲、雨聲、風聲嗎?

師:什麼季節你能聽見雷聲、雨聲、風聲,它們有啥不同的表現?

2、我們來聽個故事。教師邊講故事邊出示圖“太陽像一個大火球……歌唱夏日的美景。”

3、提問:

(1)太陽像個什麼,掛在什麼地方?

(2)樹葉怎麼了,小草怎麼了,花兒怎樣了?

(3)我們來看看小狗是怎麼做的,小狗的舌頭有什麼作用?

師:對了,因爲他們的舌頭都有自己的用處。

(4)蜘蛛怎麼了?知了呢?螞蟻在幹什麼?小魚、小燕子、蜻蜓它們都在幹什麼?

4、幼兒完整看課件再來欣賞一遍散文詩。

5、教師總結結束。

師:通過欣賞你們知道夏日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奇怪的自然現象嗎?如果你們去發現的話會怎麼想呢?

反思:

《夏日》講述了夏天利益連貫的奇怪的自然現象。散文的句子優美、散文情節生動、有趣,耐人回味。讓我們體驗了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愉快心情。

以情境式表演引起幼兒興趣,以這種講述的形式,生動地展現了生動的情境。爲幫助幼兒熟悉散文內容,教師設計了層層遞進式的提問,將幼兒的注意導向對市局的表層信息和深層信息的感知和理解,通過生動有趣、層層遞進的散文句子。調動了幼兒討論的積極性。幼兒認知得到了擴展,情感得到了培養,語言的理解力得到了提高。

幼兒園中班教案13

在實際生活中幼兒亂放物品的現象屢見不鮮,通過故事引導幼兒養成做事認真、有條理的良好生活習慣是非常有效的。良好的生活行爲習慣對孩子們來說不僅是小學階段而且是一生都需要具有的。在大班幼兒即將升入小學之際,爲了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儘快適應小學的生活,進行本次活動,引導幼兒從中領悟正確的行爲要求――做事有條理才能快又好。由於幼兒用書中圖畫較多,不方便閱讀,我就在網上搜索了相關的三幅圖片,每幅圖片中都有醒目的時種。大班幼兒已認識了時種,他們在觀察時種能一下子被吸引。當出示幻燈片,提問:“這是什麼時間?你怎麼知道的?莎莎在幹什麼?這時媽媽說什麼了?莎莎又是怎樣做的?媽媽爲什麼又叫她?誰來說說莎莎現在應該怎樣做?”讓幼兒觀察圖中的文字時,幼兒認識其中的張、的、莎。對慌字幼兒還不認識,我沒有立即告訴幼兒,給幼兒留一個迷。在觀察和認識時間時,幼兒說出是六點半,再討論莎莎此時應該做什麼,而莎莎又是怎麼做的?幼兒能清楚地表達出來。

第兩幅圖出示時,問幼兒:“莎莎起牀了在幹什麼?一開始她就找到了嗎?爲什麼?她的襪子在哪裏?莎莎找到了襪子又在找什麼?在哪找到的,莎莎是怎樣找的?”在這裏,我讓幼兒模仿了莎莎的動作及媽媽着急的語氣,讓幼兒體驗到了莎莎的慌張和媽媽的生氣。接下來讓幼兒想像:“莎莎慌慌張張的穿好了襪子和鞋,她準備好要上學去了嗎?爲什麼?那莎莎的書包應該什麼時候整理?”“整理好書包,現在莎莎可以上學去了嗎?她還有什麼沒準備?媽媽是怎麼說的?爲什麼沒有時間吃早飯?”“莎莎帶上早飯和媽媽出門了,她還有什麼事情沒做?莎莎到了學校會怎麼樣?小學生能遲到嗎?爲什麼?”然後告訴幼兒,剛纔我們講的是一個故事,問幼兒故事的名稱。因爲有了前面的鋪墊,幼兒不加思索地說出故事的名稱:《慌慌張張的莎莎》.

再讓幼兒討論:晚上莎莎脫下來的襪子和鞋都放在哪裏?爲什麼要那樣放?她爲什麼花了那麼長時間才找到呢?如果你是莎莎,你會怎麼做?最後師幼共同小結:每天睡覺前應該把第二天需要的東西都整理好、準備好,需要的時候一找就能找到。

最後一環節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續編故事。提問:誰來告訴莎莎,以後應該怎麼做,上學時纔不會慌慌張張呢?幼兒很快得出以後莎莎要把自己的物品都提前備好、整理好,她就不還會東翻西找,慌慌張張嗎?那她會是一個什麼樣的莎莎?

接下來讓幼兒和我一起邊做動作邊講述變得做事有條理的莎莎。幼兒邊講述邊表演動作,活動也帶給以後的生活經驗:養成做事認真、有條理的良好生活習慣。同時有個幼兒還表達出了媽媽快樂的心情,媽媽高興地抱了抱莎莎。真的感謝孩子的天真爛漫。讓活動在孩子們的擁抱中得到昇華。

總之,本節次活動利用了多種形式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參與活動,充分體現出幼兒的主體性。通過課件及視頻儀運用,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採用跟進式提問,充分激活幼兒的思維,環環緊扣,層層遞進,使幼兒充分理解故事內容。創設情境,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讓幼兒對整理書包、衣物進行討論:這些東西應該什麼時候整理纔不會慌慌張張?爲下一步的續編做了一個自然的過渡。

最後的續編是一個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的小結,老師給幼兒提供一個開放的空間,放手讓幼兒大膽講述的莎莎是怎樣做事情的,同時讓幼兒明確了方向,知道今後我上學要怎樣做,怎樣整理自己的物品。

幼兒園中班教案14

 活動目標:

1、萌發探索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2、初步瞭解光被物體擋住會出現影子的現象.

3、通過參與實踐操作活動,感知影子的特徵,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找影子卡片難易兩份。

2、粉筆若干,爲活動延伸中畫影子做的準備。

3、白紙、手電、各種玩具等若干。在第二環節探索物體的特徵用。

4、多功能教室開着幻燈機。爲第一環節幼兒在光束前走過出現影子用。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

帶領幼兒從開着的幻燈機旁走過,出現自己的影子,讓幼兒在前面做做不同的動作,感知影子的有趣,激發幼兒探索影子的興趣。

提問:你們剛纔看到了什麼?(影子)如果幼兒說不出就請

一幼兒再次上來演示,其他幼兒觀察。向幼兒介紹這個黑黑的就是他的影子。再次提問:爲什麼會有影子呢?如果幼兒回答不出,就請一幼兒走到另外一邊,讓幼兒看看牆上有沒有影子,讓幼兒進行對比,有了對比幼兒很快就會明白:有了光,物體擋住光纔會產生影子。

“老師還請來了一位好朋友,你們認識它嗎?手電打開的時候,你看到了什麼?”教師在牆上演示一下,出現亮的光。

2、自由探索。

提供探索材料,幼兒操作。

幼兒通過擺弄操作材料,讓手電與物體之間產生影子,發現影子的特徵,引導幼兒從觀察影子的顏色、影子的形狀來觀察。

3、幼兒介紹、集體講評,讓幼兒獲取影子的經驗。提問:“在玩的時候你發現了什麼?你是怎麼玩的?”請個別有不同發現的幼兒來演示。

總結出:原來影子是黑色的,它只是一個輪廓,有好多東西在影子上看不到。

4、鞏固練習。

進行找影子的練習,鞏固幼兒對影子的認識。操作材料分成難易兩份:一份是不同影子連線;另一份是在兩種相似的影子中圈出與前面的圖一模一樣的影子,它可以提高幼兒觀察能力和形態認知能力。

小動物要和影子做遊戲,可是他們不知到自己的影子在哪裏?你們願意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影子嗎?講解操作卡片做法。

教學反思:

要上好科學活動,就要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也要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究的對象,更要讓幼兒自我探究、自我發現、自我提高。

幼兒園中班教案15

活動目標:

1.觀察綠豆生長髮芽的過程。

2.總結綠豆生長環境。

3.體驗種綠豆的快樂。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已有觀察植物的經驗。

2.綠豆發芽過程圖片。

3.綠豆、水、盤子。

活動過程:

一、看圖觀察

每張圖片有什麼不同呢?(有的豆豆有葉子,有的豆豆沒葉子)

爲什麼綠豆能長出葉子?(小豆豆在花盆裏,我們給它澆水了)

二、合作思考

綠豆在什麼環境下可生長髮芽?(幼兒思考討論,教師給予啓發)

察教事先準備好的已經發芽的綠豆(水生,土生)。

綠豆“躺”在哪裏?(有的在水裏,有的在土裏)

綠豆要生長,除了土和水,還需要陽光。

三、動手操作

分組,合作種綠豆。

將綠豆放在盤子裏,均勻放平。倒水,最後搬到有陽光的地方。

以後的日子隨時觀察綠豆,渴了澆水,綠豆才能生長,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