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植樹教案模板合集6篇

幼兒園植樹教案模板合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植樹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植樹教案模板合集6篇

幼兒園植樹教案 篇1

活動時間:

植樹節(3月12日)

活動要求:

1、以三月份植樹節爲契機,在全體老師和幼兒中開展形式多樣的護綠行動和植物種植實踐體驗活動,做到人人蔘與,宣傳與實際行動相結合,從而令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加對植物生長的瞭解,增強環保意識,生態意識,以達到爲班級、幼兒園增添綠色,淨化、美化環境的目的。

2、引導幼兒觀察形形色色的樹種,瞭解樹的名稱、形態、特點、生長規律等。

活動準備:

宣傳活動口號:行動起來,爭做護綠小天使。

活動過程:

升起儀式後齊唱“小樹苗”、“小松樹”、“大樹媽媽”、“小樹葉”、“柳樹姑娘”等歌曲;

朗誦與植樹護綠有關的詩歌

爲幼兒園的小樹澆水、捉蟲、除草、鬆土,圍着小樹唱歌,和小樹說起了悄悄話。

1。植物種植全園播種行動:

幼兒園在升旗儀式後向全體老師和幼兒發出號召:人人蔘與植樹節護綠、養綠系列活動,爲美化、淨化環境盡一份力。

幼兒自帶種子進行動手種植的實踐,如:牽牛花、黃豆、綠豆等的種子發芽。

2。環保護綠行動:

按照護綠小隊,認養校內綠化植物,開展揀垃圾、落葉、擦花壇、養護綠化等活動。各班級製作護綠卡片,統一懸掛。

3。“我知道……”植物生長知識交流活動:

4。“自然角”的設計評比:

充分發揮教師和孩子們的創新能力,將小盆栽植物放置在教室中成爲一種環境創設。

小班:我和小樹同長高:

1、撿垃圾、落葉活動(小1)。

2、給小樹澆水(小2)。

中班:我是樹的好朋友。

1、上街發相關的宣傳材料。(中1)

2、園內外擦花壇活動。(中2)

大班:植樹活動。

1、在園內進行種植活動。(大1、大2)

2、給小樹鬆土等,讓樹快快長。(大1、大2)

幼兒園植樹教案 篇2

教案目標:

1、初步掌握製作樹葉書籤、標本和保存樹葉的基本方法。

2、引導幼兒觀察形形色色的樹種,瞭解樹的名稱、形態、特點、生長規律等。

3、進一步增進幼兒對樹的認識,理解人與樹的內在聯繫。

4、通過對樹的認識和探究,激發幼兒愛樹、護樹的情感,培養其環保意識。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6、讓學生了解節日的習俗。

教案准備:

1、與家長取得聯繫,爭取家長的大力支持;

2、教師準備一些市區綠化的錄像帶、照片等資料。

教案安排:

1.綠化植物知多少:老師、家長和孩子一起調查瞭解幼兒園和幼兒園周圍有多少種綠化植物,並攝影,瞭解這些植物的生長特性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問題。

2.樹葉探趣:家長和孩子一起到幼兒園、公園、植物園等實地觀察樹葉的形狀、顏色,採集樹葉標本,製作樹葉貼畫、樹葉標籤,……

3.樹木護養:老師和家長一起教給孩子一些有關養護植物方面的常識。

4.綠化植物攝影作品展和樹葉貼畫作品展。

教學設計

明天就是植樹節了,當我們看到路邊的參天大樹的時候,是不是也在想,綠色的環境給我們的人類帶來了無限的生計呢?這是春天帶給我們的希望,這是環保意識逐漸增強的人類帶給自己的希望。植樹節愛樹活動開始了,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們瞭解更多的環保意識,從小培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意識。

拓展:

近代植樹節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荒蕪的平原,樹木稀少,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當時州農業局通過決議採納了這一提議,並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後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爲植樹節。此後的16年間,又先後植樹6億棵,終於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爲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爲每年的植樹節,並放假一天。後來經商議,於1932年發行了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爲兩個兒童在植樹。

幼兒園植樹教案 篇3

一、活動主題:一年種一棵樹,綠化我們的幼兒園

二、活動時間:3月14日(星期一)8:40——9:30

三、集合地點:幼兒園操場

四、植樹地點:幼兒園南圍牆

五、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美化環境的情感,建立幼兒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2、通過此次活動增強幼兒動手能力和團隊的協作能力。

3、讓幼兒瞭解植樹與環境的關係及植樹方法。

4、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六、活動準備

1、植樹場地和植樹物資(樹苗、植樹工具等)。

2、大班和中班年級組每班從西到東認領一棵小樹。

3、小班每班爲幼兒準備水桶和澆水的工具。

4、幼兒園每班製作活動宣傳牌及標語牌"我們和小樹一起成長"、"綠化環境,美化家園"等。

5、活動前老師或家長爲孩子準備心願卡片,卡片上寫上自己的祝福和願望。

6、活動前園方在植樹地點挖出樹坑,方便種植。

7、植樹活動前通過科學和社會課程讓幼兒瞭解植樹節的意義和所種植的樹木對於環境的重要性。

8、每班準備相機等設備,爲活動留下照片資料。

七、活動流程

1、升旗儀式

2、國旗下講話

3、種植樹苗

(1)植樹物資提前到達種植場地,做好準備。

(2)負責老師講解瑞豐幼兒園之前種的樹的名稱

(3)邊植樹邊講解植樹過程:

A、在標記的地方挖好一個標準樹坑

B、大班每班各選派一名幼兒和老師一起把樹苗種在樹坑裏,並填好土、澆水

(4)每班依次把心願卡掛在樹上。

4、各班活動結束後組織相應宣傳,各班也可以組織幼兒搞一些後續活動,例如:爲小樹澆水施肥,寫生等。

5、活動完畢,師生合影留念或在認領的樹前合影

幼兒園植樹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植樹節快到,三月的天空溫暖和很多,路邊的大樹在隨風舞動,植樹節的日子快到,這是春天的氣息,這是大地母親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植樹節的'味道越來越近,每年我們的小朋友都會到郊區植樹,爲城市的綠化做出自己小小的義務。義務植樹已經成爲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也是全球人類的義務。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並懂得在植樹節裏我們要幹什麼。

2.解樹和人類的重要關係,知道如何愛護花草樹木。

3.體驗種樹、澆樹保護環境的樂趣。

活動準備:

沙塵暴的圖片、小水桶、小鏟子

活動過程:

一、認識沙塵暴的危害

1.教師出示沙塵暴的圖片,幼兒自由討論在沙塵暴的天氣裏的自身感受。

2.比較沙塵暴與綠色環境的不同,並說出喜歡哪一種環境,爲什麼?

二、切入植樹節主題

1.教師請幼兒猜猜今天是什麼節日?(教師適當提醒是有關於樹的一個節日)。

2.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在植樹節裏我們該幹什麼?怎樣愛護小樹?(澆水、施肥、鬆土等等)。

三、我們一起行動在植樹節

1.教師帶領幼兒去戶外活動,並帶上工具(水桶、小鏟子、舀水的容器)。

2.教師組織幼兒澆樹,邀請兩個或三個小朋友一組把水舀到樹坑裏,或者拿小鏟子給樹鬆土,要求全體幼兒都參與到其中,體驗植樹節的樂趣。

3.教師拿照相機記錄幼兒在植樹節的活動。

四、活動延伸

教師要求幼兒從家帶盆栽,放到教室裏,教會幼兒如何照顧好花草樹木。

幼兒園植樹教案 篇5

目標:

1、通過鏟沙,拍沙等動作,促進幼兒上肢動作的發展。

2、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3、在玩沙中讓幼兒自由結伴,培養幼兒合作遊戲的能力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5、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難點:想出各種辦法堆沙山。

準備:

l、幼兒每人一頂帽子,一雙拖鞋。

2、玩沙工具(鏟子、小桶)

3、每人自制插塑小樹若干。

過程:

(一)引題

1、師講故事:小鳥住在樹木林裏很快活......,後來樹林被人砍光了。

2、提問:樹被砍完了,小鳥能生活在樹林裏嗎?

3、激發幼兒再造樹林的願望。

(二)交待玩沙要求

1、使用鏟子要小心,顧前又顧後,鏟子別舉太高,以免沙子揚起,落到小朋友身上。

2、沙子若丟入眼睛中,不要用手揉,要請老師幫忙。

3、玩好以後要清理身上沾上的沙子,才能出沙池。

(三)幼兒玩沙,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自由結伴,用不同的工具玩。

2、想出各種堆沙山的辦法,如鏟沙,用手捧沙,用手兜沙,再把沙拍得緊緊的,不會塌下來。

3、在造好的山上種樹木,變成樹林。

(四)結束部分

1、表揚幼兒的造樹林行爲,體驗爲小鳥做好事的自豪情感。

2、整理衣着回教室。

幼兒園植樹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感受大自然,體驗植樹的快樂。

2、體驗同伴間團結合作的樂趣。

3、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參與節日遊戲。

二、活動準備

1、樹苗及植樹工具。

2、出發前的安全教育及準備。

三、活動過程

1、組織好孩子,進行出發前的安全規則教育。

2、給幼兒分組植樹,教師在旁協助。

3、完成植樹,整理隊伍並清點人數後返回。

四、活動延伸

繪畫《我去植樹》。

五、設計反思

樹,不僅供給我們生活所需,也帶給我們美好的童年回憶。一棵樹就是一個小小的生態區,它容納、孕育了許多其他的生命。我們組織的《拜訪大樹》活動中,提供了一個讓孩子們親切樹、認識樹甚至愛上樹的機會。讓孩子們有從容和樹相處的時間,讓幼兒用他們天生的好奇心與敏銳的觀察力去看樹、聽樹、聞樹、模樹,去發現樹的種種樣貌與內涵,讓孩子們用語言和動作表達對樹的美好情感。總之,該活動不僅讓幼兒親身探索了大自然中的各種樹,而且讓他們以自己喜歡的藝術形式去表達對樹的認識和喜愛,真正和大樹做朋友。

這個主題的開展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並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比較深入、細緻的研究。教師和家長始終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爲幼兒創設了想說、敢說、願意說的寬鬆環境,激發了幼兒進一步活動的願望。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每個幼兒自主地參與,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爲感興趣,所以幼兒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