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教案集錦九篇

【必備】幼兒園教案集錦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K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幼兒園教案集錦九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古詩,理解古詩的意境。

2、通過各種不同方法的學習,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學準備:三角形、圓形、長條形各一個,多媒體。

幼兒園課件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圖

出示一個三角形提問:“小朋友這是什麼?”

出示一個圓形提問:這是什麼呢?

老師把它們拼成一幅圖猜一猜象什麼?(用三角形、圓形、長條形拼成一個人在釣魚的圖片)

老師看了這幅圖就想起了唐代大師柳宗元寫的一首《江雪》你們想聽嗎?

2,出示圖片,講述冬天的山,雪花的形狀。

3、老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江雪》

4、這首古詩還有一幅美麗的畫呢,我們一起來看。(出示:江雪的圖片)

(1)你看見了什麼?這幅畫上是什麼季節?冬天會怎麼樣?山上都是雪,小鳥怎樣了?(千山鳥飛絕)

(2)路上也沒有行人,天氣寒冷人們怎樣了?(萬徑人蹤滅)

(3)江面上有什麼?船上有誰呢?他穿着什麼?帶着什麼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幹什麼?(獨釣寒江雪)

4、我們一起來看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古詩)

(1)小朋友,請你找一找在這首古詩中你認識哪個字寶寶?

(2)幼兒跟老師朗誦古詩2—3遍。(不同的方法朗誦)

(3)我們聽着音樂來讀一讀這首古詩。

三、結束部分

1、幼兒操作:畫出這首古詩中你認識的字寶寶,畫出來給後面的老師讀一讀,你讀的對不對,然後朗誦給老師聽,你會得到一顆星星。

2、總結

老師: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什麼?

可以把學會的古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麼?

出示打印稿件: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中班語言活動:蝸牛搬家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蝸牛與朋友的對話。

2.知道蝸牛因爲害怕困難,所以搬家沒有成功。

活動準備:

1.課件《蝸牛搬家》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蝸牛與朋友的對話。

難點:知道蝸牛因爲害怕困難,所以搬家沒有成功。

活動過程:

一、 通過提問,導入活動

提問“小朋友你們可以告訴我你們的家住哪裏嗎?(請3、4名幼兒說一說)嗯,小朋友的家都住在美麗的小區裏,那你們想不想知道蝸牛的家住在哪裏呢?

二、分段欣賞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學說角色對話

(1)傾聽故事第一段

1.蝸牛住在哪裏?他住得舒服嗎?(住在池塘邊的石縫裏,周圍光禿禿的除了石頭也沒有,每天飽受風吹日曬,只有陰天下雨,他才從殼裏探出身子喘口氣)

3.他聽到蜻蜓和螞蟻說小山坡是個好地方,他打定主意想幹什麼呢?

4.猜一猜,蝸牛搬家成功了嗎?

(2)傾聽故事第二段

1. 蜜蜂來幫蝸牛搬家,天氣怎麼樣?蝸牛怎麼說?教師與幼兒分別扮演蜜蜂和蝸牛,練習對話(蜜蜂:“我來幫你搬家”。蝸牛說:“今天我不能搬家,太陽會曬着我的。”)

2. 蝴蝶來幫蝸牛搬家,天氣怎麼樣?蝸牛怎麼說?(幼兒交換角色扮演蝴蝶和蝸牛,練習對話)

3. 青蛙來幫蝸牛搬家。天氣怎麼樣?蝸牛怎麼說?(讓幼兒分別扮演青蛙和蝸牛,練習對話)

(3)傾聽故事第三段

1.你們覺得蝸牛的家會搬成了嗎?(讓幼兒猜想)好,那蝸牛的家到底搬沒搬成,我接下去聽故事。

2、故事聽完了,蝸牛的家搬成沒?爲什麼?

三、完整傾聽故事 ,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那我們再一起來完整的聽一遍故事,看看蝸牛到底爲什麼沒有搬成家?我們在聽的時候還可以一起跟着故事學說蝸牛的話。

四、討論

4.如果你是小蝸牛,你會因爲太陽曬、颳風、下雨就放棄搬家嗎?你會怎麼做?

5.小朋友在上幼兒園時,有沒有遇到太陽曬、颳風、下雨?你們是怎麼做的?你們都是不怕困難的好孩子。

活動反思:

本人在拿到這個教學活動,看了故事以後發現,故事中的很多語言都太過書面化,不夠通俗也不利於中班的孩子理解,所以我在故事的語言上做了一些改動,還根據故事內容自己動手做了課件。(課件、原來的故事和改動的故事附在教案後面請大家指點)在環節的設計上我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第一環節我通過提問讓幼兒來說說自己的家在哪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出故事題目《蝸牛搬家》,因爲幼兒以無意注意爲主,因此,在活動中幼兒的注意力很快的吸引過來了。然後分段理解故事內容。我把第二環節作爲重點,學說故事中的對話,不僅豐富了“細皮嫩肉”這個比較有難度的新詞,還把原來故事中的“天潮地滑“改爲”雨天路滑“這個比較易於幼兒理解的詞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我是以提問後,幼兒個別回答,

再到分組角色集體學說對話,一遍又一遍的進行練習,主要運用了講述法和練習法,在集體教學中注重個別差異。第三環節進行完整地傾聽故事,學說故事中的對話。起到了複習鞏固的作用,尊重幼兒的個別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練習,所以這裏我採用的是集體學說對話的形式。第四環節,是一個經驗遷移的環節,通過討論,讓幼兒明白蝸牛沒搬成家是因爲害怕困難,從而教育幼兒要做勇敢的、不怕困難的好孩子,堅持天天上幼兒園,從而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我覺得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是教學材料的設計上,課件設計還有不足之處,以至於在操作上有些不方便。

原故事《蝸牛搬家》

蝸牛住在水池邊的石縫裏,周圍光禿禿的連個遮攔也沒有,他每天飽受風吹日曬之苦。只有陰天下雨時,蝸牛才從殼子裏探出身來喘口氣。

一天,蜻蜓、螞蟻來看蝸牛。

蜻蜓說:“前邊有個小土崗子,那兒可是個好地方:有密密的叢林,有鮮花野果,旁邊還有一條清清的小河……。”

螞蟻說: “蜜蜂、蝴蝶、青蛙、蚯蚓他們也住在那裏。蜜蜂釀蜜,蝴蝶傳播花粉,青蛙捕捉害蟲,蚯蚓翻鬆泥士,大家快活極啦!”

蝸牛送走了蜻蜓和螞蟻的話,很高興。他沒想到前面的小山崗是個好地方,也沒想到蜻蜓他們生活的那麼快樂,他打定主意,也要搬到小山崗去!

過了兩天,蜜蜂來幫助蝸牛搬家。蝸牛看看頭頂上的太陽,就有點猶豫了,他說;“只是今天不能搬家,太陽會曬着我的。”

過了兩天,蝴蝶來幫助蝸牛搬家。蝸牛看看天上颳着風,他說:

“今天不能搬家,我這細皮嫩肉,禁不住這風吹!”

又過了兩天,青蛙來幫助蝸牛搬家。這天,天空下着小雨,既沒有太陽,又沒有風沙,可是蝸牛望望那濛濛細雨,又有些猶豫了,他說:

“今天不能搬家,天潮地滑,小土崗的斜坡爬起來很吃力的。“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來幫蝸牛搬家了,蝸牛的家也一直沒有搬成,天氣越來越冷了,他總是望着小山坡,低聲的嘆息:“都是怕這怕那,要不我早在那邊過着愉快的生活了。”

改變過課件資料故事《蝸牛搬家》

蝸牛住在水池邊的石縫裏,周圍光禿禿的除了石頭也沒有,每天飽受風吹日曬,只有陰天下雨時,蝸牛才從殼裏探出身來喘口氣。

一天,蜻蜓、螞蟻來看蝸牛。

蜻蜓說:“前邊有個山坡,那兒樹林、有草地,還有一條彎彎的小河……。”

螞蟻說: “蜜蜂、蝴蝶、青蛙、蚯蚓他們也住在那裏,大家在快樂極啦!”

蝸牛聽了蜻蜓和螞蟻的話,很高興。他打定主意,也要搬到小山崗去!

過了兩天,蜜蜂來幫助蝸牛搬家。蝸牛看看頭頂上的太陽,就有點猶豫了,他說;“只是今天不能搬家,太陽會曬着我的。”

過了兩天,蝴蝶來幫助蝸牛搬家。蝸牛看看天上颳着風,他說:

“今天不能搬家,我這細皮嫩肉,禁不住這風吹!”

又過了兩天,青蛙來幫助蝸牛搬家。這天,天空下着小雨,既沒有太陽,又沒有風沙,可是蝸牛望望那濛濛細雨,又有些猶豫了,他說:“今天不能搬家,雨天路滑,爬起來很吃力的。“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來幫蝸牛搬家了,蝸牛的家也一直沒有搬成,天氣越來越冷了,他總是望着小山坡,低聲的嘆息:“都是怕這怕那,要不我已經和朋友一起過着快樂的生活了。”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誰和誰好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誰和誰好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嘗試爲生活中各種常見的事物找關聯。

2、能遵守遊戲規則,體驗競賽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誰和花兒好?”圖片或照片、卡片若干(柳樹、鳥、錄音機、電話、太陽、牛奶等)。

活動過程:

遊戲一:誰和花兒好?

玩法:幼兒爲花兒找十個不同的朋友。找對了,每一片花瓣的顏色就會變,最後成爲一朵美麗的花。

規則:

1、幼兒給花兒找好朋友,每講出一樣和花兒要好的東西,花瓣的顏色就會變,如果幼兒能講出十樣和花兒要好的東西,它就會變爲一朵美麗的花,你們就贏了。

2、幼兒爲花兒找到的朋友不能重複,而且要講出這些東西和花兒要好的理由。

重點:引領幼兒大膽想象,尋找不同的事物和花兒做朋友。

遊戲二:誰和誰好?

玩法:幼兒分成兩隊比賽,看哪一組能在卡片中尋找到多種關聯,得卡片數多的隊爲贏。

規則:

1、每組派一個代表選擇兩張能做好朋友的圖片,用優美好聽的話說出它們做好朋友的理由。

2、答對者將圖片放在排頭幼兒的旁邊。

3、找到的兩個好朋友不能和別人的重複。

4、遊戲輪番進行,最後圖片得數多的一隊獲勝。

重點:

能用完整的語句表達各種關聯。

附兒歌: 誰和誰好?

誰和誰好? 藤兒和瓜好,

它們手拉手, 不吵也不鬧。

誰和誰好? 蜜蜂和花好,

蜜蜂來採蜜, 花兒仰臉笑。

誰和誰好? 我和小朋友好,

大家唱起歌, 一起上學校。

中班語言——樹媽媽的信

語言——樹媽媽的信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語言美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加深對秋天基本特徵的認識,感受秋天的美麗

設計意圖:這則童話清新、自然、富有童趣。故事中通過樹媽媽請葉娃娃幫忙去送信這條線索,讓幼兒理解秋天的基本特徵——天氣變涼、樹葉掉落、變黃等等。童話中美麗的語言對幼兒也是一種薰陶。童話中的內容也符合現在的季節特點,因此設計此活動。

活動流程: ——談話引出主題——講述故事並理解故事內容——仿編及表演故事——延伸活動:創作樹葉畫

活動準備:掛圖一套、音樂、小樹葉

活動過程:1、幼兒模仿落葉進入活動室,通過談話引出正題

(1)我們剛纔模仿的是誰?

(2)你發現現在的小樹葉都怎樣了?

(3)你都在那裏見過這些落葉?

(4)小樹葉爲什麼離開樹媽媽了呢?

2、出示掛圖、配樂朗誦故事,並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在什麼天氣裏樹媽媽讓葉娃娃去送信?

(2)寫完信,葉娃娃變成什麼樣了?

(3)信寫好後是誰帶葉娃娃發的?

(4)葉娃娃把信送給了誰?

引導幼兒模仿故事中的對話

3、模仿創編故事: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增強幼兒口語表達

引導幼兒想象並創編小樹葉還可以落在哪裏?

如:有的小樹葉落在小房子上,小房子說:樹媽媽來信了,秋天到了….

4、故事表演

引導幼兒扮演小樹葉,邊複述故事對話邊表演

討論:你喜歡秋天麼?爲什麼?

5、延伸活動:樹葉畫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水的用途和重要性,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

2、通過實踐活動,創新感知污水通過多層毛巾過濾可以變乾淨。培養幼兒觀察、分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3、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重點、難點:

幼兒能結合自己的甚或經驗在操作、講述活動中創造性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幼兒大膽思維創新的'意識。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

刀砍沒有縫,槍打沒有洞,斧子劈不開,沒有牙齒也能咬。(謎底是水)。

2、幼兒討論水有什麼用:啓發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發現大膽地講述問題水給我們帶來的用處。(水能洗衣服、澆花、養魚、洗澡、洗臉、水能做湯、煮稀飯??)3、擴展幼兒知識面:放錄象,有關廢水的排放和再利用。

4、幼兒想象思維,創新新的節水方法: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怎樣節約用水?(如:洗衣服的水沖廁所、洗菜、水果的水來澆花、關好

水龍頭、安裝新型的節水器等。)5、認識水的重要性:人類、動植物都離不開水,所以我們大家要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

6、創新操作活動探索:探究實驗水如何會變乾淨,出示一盆很髒的水,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使水變乾淨?

幼兒討論:

(1) 我用紗布把髒東西撈出來。

(2) 我用海綿把水吸上來就乾淨了。

(3) 我用毛巾把水弄乾淨了??試一試,怎樣把水變乾淨。

(2) 我把紗布放在空瓶口上,把髒水倒進去,瓶子裏的水還是很髒,紗布上也有點髒。

(3) 我把海綿放在空瓶口上,把髒水倒在海綿上,流到瓶子裏的水有點變乾淨了。

(4) 我把一條幹淨的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髒水倒進去,水變乾淨一點但毛巾變髒了。 說一說,爲什麼實驗結果不一樣。

(1) 紗窗和紗布的眼太大,髒水一下子都漏過去了。

(2) 海綿眼小,能把水變乾淨一點。

幼兒園教案 篇3

隨着冬季的到來,幼兒逐漸感受到了肌膚的寒冷,從而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氣候的變冷。孩子們發現幼兒園裏的大樹飄落了許多樹葉;綠綠的草地變黃了;地上結冰了;早上出門,爸爸媽媽都要給自己帶上帽子、手套、口罩,繫上圍巾,還要穿上厚厚的羽絨衫。在孩子們自身感知和體驗的過程中,主題“冬天來了”也隨之悄悄應運而生。讓我們滿懷欣喜迎接冬天,並把它作爲引導幼兒主動發展的機會吧!

一、內容與要求:

1、初步感知冬季明顯的季節特徵,願意參加暖和身體的活動。

2、愉快地參加遊戲活動,感受新年的歡樂氣氛,知道自己過了年長大一歲了,變得更能幹了。

3、通過各種活動,感受長大的變化,看到自己的進步,萌發自信心。

4、鼓勵幼兒在音樂中盡情遊戲,並試着遵守遊戲規則。

二、主題環境的創設:

 (一)提供一些活動器具,鼓勵幼兒去室外活動、遊戲。

  (二)去小區看一看冬天裏人們的各種活動,利用幼兒園這學期提供的韋你軟件《冬天來了》《過新年》開展活動。

 (三)牆面環境一:

“冬天裏暖寶貝”(親子收集保暖用品)。

小畫廊“冬天來了”。

雪花傘。

張貼“冬天裏不怕冷的人”照片。

牆面環境二:

牆面佈置幼兒從小到達成長變化的照片,使幼兒清晰地看到人的成長過程。

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中不同大小的事物,比較,感受大小的相對性。

與家庭密切配合,鼓勵幼兒自己吃飯,走路,收拾玩具,穿衣疊被等,培養幼兒的生活獨立能力。

在主題牆面上佈置一幅媽媽的照片,題爲“我給媽媽送甜蜜”以幫助幼兒建立初步的寶寶長大了,會幫助媽媽做一些事情的願望。

娃娃家增添角色扮演的內容,提供各種材料供幼兒扮演成人角色,滿足其模仿成人活動的需要。

 (四)區角環境:

共同生活:

提供冬天的服飾,爲娃娃、小動物們改變衣着。

給小兔、小貓穿毛衣(繞毛線)

放入一些現成的或自制的成人用品,如帽子,眼鏡,領帶,圍巾等,滿足幼兒扮演成人的願望。

點心吧:在自助點心屋中,利用立體的環境,大塊面的環境,製作成立體的“點心吧”的環境,在環境中引發幼兒自主選用餅乾,自助點心的願望。

表達表現:

小畫廊“冬天來了”

提供各類有關冬季特徵的圖書。

提供冬季特徵的貼絨小圖片,供幼兒貼貼說說。

提供一些能明顯看到長大變化的,並易於養育的植物,小動物。如:蔥,蒜,小兔子等。

探索世界:

提供冬天的保暖用品,供幼兒觀察比較。

不同大小,種類的畫筆。

提供放大鏡及羽毛,樹葉,花生等小物品,供幼兒觀察,感受物體由小變大。

分類放置鈕釦,回形針,貝殼等小東西,供幼兒排序。套筒:讓幼兒從小到大排列或按序套合。拼擺小動物卡片等。

  (五)家園共育:

多帶孩子到陽光下活動。

選個易結冰的日子,家長和孩子一起拿一個容器盛上水放置室外,第二天結冰後一起來玩一玩。

鼓勵孩子天冷也要堅持上幼兒園,天氣好時堅持戶外鍛鍊

提供護手霜等,切實做好防寒防燥工作。

孩子穿戴過多會活動不便,過少則會着涼,請家長根據孩子體質,合理調整着裝,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親子收集保暖用品。

在家中儘量給予孩子自主選擇的機會,使他體驗“我長大了,我真行”等感受。能看到孩子的長處,並給予肯定與鼓勵,從而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注意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要包辦代替,應給予他們獨立做事的機會,如自己穿脫衣服,整理玩具等。

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大”和“小”的事物以及由小變大的事物,有意識地讓孩子觀察氣球吹大,蝦片膨脹地過程。

幼兒園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按照皮亞傑學派的觀點,對數的認識屬於兒童邏輯—數理經驗,這類經驗來源於動作,而非物體本身,具體來說幼兒對於書概念的認識來源於計數活動。

我們經常看到在平時幼兒能熟練地唱數,他們會唱:“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等兒歌,但會唱數並不等於他們已經理解數量,如數到“5”,報出的總數常常會是“6”,其實這是幼兒不明白數數時最後一個數詞所代表的是集合的總數,不理解數字表示的實際意義。

幼兒學習某些概念是在反覆練習的過程中逐步領悟和理解的,而不是靠老師教會的。所以我依據班級孩子的實際情況結合正在開展的“好吃的食物”主題,設計了“聽聲音數糖”的活動。爲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我採用的默數的方法,同時通過反覆練習讓孩子明白數數時最後一個數詞所代表的實際意義。

在活動中更添加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環節——“多一”或“少一”,並根據幼兒在活動中的實際表現進行開展。這也是此活動中的一個創新點。

二、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提高幼兒對數的實際意義的認識,知道最後一個數詞代表集合的總數。

2、通過“聽聲音”默數10以內的數,並能找出相應的數字,嘗試着瞭解“多一”或“少一”的數概念。

3、鼓勵幼兒積極、大膽的參與遊戲活動。

重點:讓幼兒在遊戲中反覆感知最後一個數詞代表集合的總數。並能在遊戲中嘗試着瞭解“多一”或“少一”的數概念。

難點:對於孩子來說,第二個遊戲是有難度的,因爲要把默數的結果記在心裏然後再去站闆闆是有一個過程的,老師要注意觀察是否有孩子錯了,如果遇到有錯誤可以當場驗證,幫助孩子理解站闆闆的意思。

三、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1、闆闆6——8塊,上面寫有數字;

2、糖罐子一隻(最好是鐵罐);糖果若干。

經驗準備:

在此次活動前孩子們要知道什麼是默數,並有過練習作爲基礎。

四、活動過程

玩法一: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糖罐和許多糖果,我們一起來玩“聽聲音數糖果”的遊戲。小朋友分成兩組:南南組和西西組,我們要比比看哪組的孩子最棒。

小朋友必須用手矇住眼睛,豎起耳朵仔細聽,老師往糖罐裏放了幾顆糖,聽完後不能馬上說出答案,待老師請到才能大聲站起來大聲告訴大家。(聽到放進的是幾顆糖,並要及時驗證)

五、遊戲規則

1、一定要矇住眼睛,不能看的哦。

2、聽完後不能馬上說出答案,待老師請到後才能大聲站起來回答

【此遊戲主要是讓孩子熟悉遊戲玩法和規則,學習默數,並在遊戲中通過檢驗,反覆感知和理解最後一個數詞是代表一個集合的總數】

玩法二: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的闆闆,上面有數字哦,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幾呀?”

(老師一邊放闆闆,一邊讓孩子認認闆闆上的數字)

“這次遊戲和剛纔的不一樣了,小朋友矇住眼睛,豎起耳朵仔細聽聽,老師往糖罐裏放了幾顆糖果。聽完後不能馬上說出答案,等老師說開始,小朋友就去踩有這個數字的闆闆。

遊戲規則:

1、一定要矇住眼睛,不能看的。

2、老師說“開始”,幼兒才能離開座位去踩闆闆。

3、踩闆闆時不能擁擠,用腳碰到就可以了。

【默數是中班上期孩子不常用的數數方法,但因爲其具有“神祕性”,所以幼兒非常喜歡這樣的方式。聽完數字後不能馬上報出答案,而是要捂住嘴巴等到命令後才能去踩相應數字的闆闆,小小的一個動作既幫助幼兒遵守遊戲規則,又讓他們沉浸在遊戲情節中。】

玩法三:

接下來我們再來玩一個更加有難度的遊戲,也要豎起耳朵仔細聽,老師往糖罐裏扔了幾顆糖,聽完後等老師說開始,小朋友要跑道比這個數字多一的闆闆上,站對的孩子老師要來抱一抱她哦。還有好吃的糖果獎勵。

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玩“少一”的遊戲。

遊戲規則:

1、一定要矇住眼睛,不能看的,用耳朵仔細聽聲音。

2、老師說“開始”,小朋友才能離開座位去踩闆闆。

【第一則玩法讓孩子熟悉了規則和玩法,第二則玩法讓孩子進一步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那是否可以在第三種玩法中讓孩子嘗試體驗“多一”或“少一”的概念。整個活動貫穿着“形式不變內容變”的設計原則,讓孩子反覆練習卻不感到枯燥乏味。】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難點

學習用不同的 語氣和典型動作表現故事情節和角色特徵。

活動目標

欣賞童話劇《三隻羊過橋》,能連貫地講述三隻羊是怎樣過橋的,理解聰明和勇敢的關係。

學習用不同的語氣和典型動作表現故事情節和角色特徵。

活動過程

一、 聽故事錄音,欣賞童話劇。

提問:童話劇的名字是什麼?您喜歡聽這個童話劇嗎?爲什麼?

童話劇表現了一件什麼事?

二、使用幼兒用書,結合畫面欣賞童話劇。

欣賞圖1提問:三隻羊爲什麼要過橋?他們碰到了誰?

欣賞圖2提問:小山羊要過橋,大灰狼想幹什麼?小山羊是怎麼對大灰狼說的呢?

欣賞圖3提問:是誰來過橋了?中山羊是怎麼對大灰狼說的呢?

欣賞圖4提問:是誰來過橋了?大山羊是怎麼過橋的?大山羊爲什麼要這樣做?

三、討論:三隻三羊中誰最勇敢?爲什麼?想一想勇敢還需要什麼?(教師小結)

四、學習角色對話,指導幼兒用不同的說話語氣和動作大膽表現不同角色的特點。

1、教師完整朗讀。(請幼兒觀察教師是怎樣表現三隻羊和狼不同的語氣的)

2、學習用不同的語氣表現三隻羊和狼的對- (分別請兩個幼兒表現小山羊、中山羊和大山羊的對話)。

3、分組表演角色的對話。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 願意傾聽媽媽講述養育孩子的辛苦和快樂,體會媽媽對寶寶的關愛。

2. 感受自己成長的快樂

3. 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4. 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活動過程:

1. 激發幼兒的興趣

請小妤媽媽先蓋上頭巾:“猜猜是誰?”

教師交代活動要求:

媽媽今天給我們帶來很多故事,有趣的物品,要和我們一起分享。

2. 媽媽講故事

請媽媽講述養育孩子中的辛苦和快樂,並展示一些嬰兒用品。請孩子一起說說:“這是什麼時候用過的?”

出示照片,講述照片的故事。

3. 媽媽和寶貝的事情

說說寶寶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媽媽在幹什麼?

寶寶出生後,媽媽又在幹什麼?

4. 表達媽媽的愛

媽媽養育我們這麼辛苦,你想對媽媽說什麼?想對媽媽做什麼事情呢?

  活動反思:

這次週末活動非常有意義,小結幾點:

1. 結合“三八”婦女節,結合主題活動。

2. 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讓家長參與活動中。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圖書和童話劇表演,理解故事的內容。

2、根據教師所給的閱讀線索,仔細進行閱讀並講述。

3、感受好朋友之間誠摯而深厚的情意。

4、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字寶寶樂園"教學掛圖(字詞:月亮)。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感受小田鼠毛毛的情緒變化。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第一幅圖片):這是一隻小田鼠,它的名字叫毛毛,你們看毛毛的心情怎麼樣?它爲什麼不開心呢?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第二幅圖片):毛毛看到了誰?(介紹小灰鼠託託。)這時候他的心情怎樣?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第三幅圖片):毛毛和託託在做什麼?看了這幅圖,你覺得毛毛這時候的心情怎麼樣?

4、教師:到底發生裏什麼事情,讓毛毛會有這些不同的心情呢?我們來看看,在書中找一找答案。

二、根據閱讀線索進行閱讀,理解故事內容。

1、幼兒自主進行閱讀。

2、集體討論選擇性閱讀。

3、教師:爲什麼一開始小田鼠毛毛會不開心?站在門外的小灰鼠託託是什麼樣子的?毛毛看到託託做了什麼?託託是怎麼做的?

4、幼兒再次閱讀,邊看邊聽教師講述故事或傾聽教學CD。(教師講述時,注意在語氣上表現毛毛的不同情緒。)5、圍繞話題進行講述。

三、瞭解故事所表達的感情。

1、教師: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覺?爲什麼?

2、講述自己與朋友之間令人感動的事情。

3、教師:你和好朋友之間有沒有過讓自己很感動的事情,說給大家聽一聽。

4、鼓勵幼兒兩兩結伴,模仿股市的內容進行簡單的表演,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故事的內容,感受故事表達的感情。

教學反思:

從本次活動的整個開展情況來看,對幼兒對傳統節日文化中秋很感興趣,瞭解了中秋要團圓,並能夠教育幼兒在節日時獻給爸爸媽媽自己製作的禮物。

小百科: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爲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爲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國旗、國歌等代表着我們的國家,是國家的標誌。

2、爲對國家作出傑出貢獻的人感到高興,萌發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3、能用清楚完整的語言回答問題,並能發揮想象力畫出中國的標誌。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國微、國旗、長城等的圖片,國歌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放國歌。幼兒專心聽。

教師提問:這是什麼歌?你們還在哪裏聽到過?爲什麼這些時候都要放國歌呢?唱國歌的時候我們要做什麼?大家一起唱一遍。

2、師:唱國歌的時候我們是不是還要升國旗呢?

教師出示一面小國旗,請幼兒回答國旗是什麼顏色的,它上面有什麼,這些顏色代表了什麼?還有什麼時候要奏中國國歌,升五星紅旗呢?國旗、國歌代表什麼呢?

3、激發幼兒做中國娃的自豪感,有爲國爭光的願望。

提問:當我們看到我們國家的運動員獲得冠軍,站在領獎臺上升國旗,奏國歌時,心裏感到怎樣?我們小朋友現在要好好學習,多學知識、本領,長大了爲國家爭光!

4、拓展經驗,感知多種代表國家的標誌。

提問:還有那些東西也可以代表祖國?你什麼時候見過,在哪兒見過?(龍,長城,國徽,天安門……中國結,中國畫、熊貓、絲綢、書法、太極、中國象棋、陶瓷、四大發明、臉譜、功夫)請大家在紙上畫一幅你覺得能夠代表中國標誌的圖案,也可以是剛纔沒有說過的。

5、將大家的作品展示出來。

活動反思:

1、表述不夠準確。

不能說那??東西代表中國,而應該說是中國比較著名的東西。當我這樣提問的時候,他們只能回答國旗國徽等,而不能把思維擴展到其他方面。我設計的本來是他們講出一種我就出示一張圖片,後來只能變成我出示圖片像大家介紹。

2、特別標誌未詳細介紹。

像太極、青花瓷等等這些在幼兒生活中並不是十分常見的物品,沒有對它們進行詳細介紹,幼兒仍然對它們不夠了解,也不知道爲什麼它們能夠成爲祖國的標誌。應該對這些再介紹一下,使幼兒加深印象,擴展生活經驗。

3、總結的時候太過簡要。

總結的時候我只是把畫的比較好的稍微點評了一下,差的就沒有點評到,這也是考慮到了時間的關係。這樣做沒有考慮到每個幼兒的感受,應該把大家的畫都貼到牆上,同類的放在一起,有比較性,讓他們知道自己畫得哪裏不好別的幼兒哪裏更好可以學習。

4、 可以有適當延伸。

可以讓幼兒回去之後再收集關於祖國的標誌的物品,拓展生活經驗。

5、 說話不夠抑揚頓挫。

說話的時候可以語調再豐富一點,要足夠吸引幼兒注意力。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內容:

比較9以內數的多、少、一樣多

活動目的:

通過各種感官感知9以內的數,不受物體大小、排列方式、顏色的影響,比較物體數量的多、少、一樣多。

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鈴一副、數字卡片一套、幼兒按小組人數每人一套學具:有數量分別爲5-9的物品,數字卡片若干張,分組操作活動的作業、印泥、印章、筆。紙偶“小熊”、三組“泡泡”。

活動過程:

  一、操作活動“比一比”

1、教師提出活動要求:每四人一組,請小朋友取出桌上的一個小碗,數一數小碗裏的物體有幾個,並找出相應的數字卡片。找好後,比一比你的這兩個物品哪樣多,多幾個?哪樣少,少幾個?還是一樣多?

2、 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 組織幼兒回答、提問後發幼兒說出多少、一樣多。

  二、不受物體大小、排列方式、顏色的影響,感知9以內的數。

1、出示貼絨教具“小熊吹泡泡”引入活動

小熊吹泡泡,吹了三組“泡泡”(泡泡的顏色、排列形式均不同,見下圖),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每組“泡泡”的數量,比一比哪組多?哪組少?

綠色 紅色 藍色

2、幼兒回答後,教師請幼兒點數每組“泡泡”的數量,並貼上相應的數字。

3、請幼兒說出7比8少1,8比7多1,8比9少1,9比8多1。

  三、通過感官感知9以內的數

1、出示背景圖,發幼兒觀察圖中物體的數量,並說出相應的數字,比較9以內數的多、少、一樣多。

2、教師敲小鈴,幼兒拍手,拍手的次數要與鈴聲數相同,同時啓發幼兒說出小朋友拍的數與教師敲小鈴的數一樣多。

3、教師出示數字卡片,請幼兒按比數卡片多1或少1的次數拍手,同時發幼兒說出小朋友拍的數比數字卡片的數多1或少1。

  四、分組操作

1、教師講解每組的作業要求:

第一組幼兒在帶數字的卡片上畫上相應的數量的物體,如:5。

小百科:9,是8與10之間的自然數,是一個正整數,是奇數和合數。9是一個簡單的阿拉伯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