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精選15篇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作爲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精選15篇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四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學習莫泊桑前兩次拜師,弄明白莫泊桑的疑惑所在,讀懂福樓拜的話,知道福樓拜是個怎麼樣的老師。

3、明白要想寫出好作品來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4、讓學生感受到莫泊桑的勤學好問,並能自覺以漠泊桑爲榜樣,做一個勤學好問的好學生。

教學重點:

1、弄明白莫泊桑的的疑惑所在,讀懂福樓拜的話,知道福樓拜是一個怎麼樣的老師。

2、明白要想寫出好的作品,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本課採用開門見山導課法。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20課《莫泊桑拜師》,看老師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生字的預習。聽寫由本課生字組成的四個詞語。設計意圖:課標指出,高年級的學生應該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此舉意在檢查同學們的獨立識字能力如何,同時也在督促獨能識字能力不夠強的學生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1)概括主要內容。先出示以下詞語:

孜孜孜不倦、焦急萬分、一無所獲、萬般無奈、全神貫注、勤奮努力。

先讓學生仔細讀一讀想一想這些詞語是寫誰的。然後讓學生選用這些詞語說一說《莫泊桑拜師》這個故事。這樣做的意圖是既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又讓學生明白抓文章中的關鍵詞語是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好方法。

(2)理清文章脈絡。

A、讀最後一自然段,板書“名著”。

過渡: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文中寫了莫泊桑幾次拜師(三次)這三次拜師的結果是(大屏出示最後一自然段,全班齊讀。)

莫泊桑把老師的話牢牢記在心頭,更加勤奮努力。他仔細觀察,用心揣摩,積累了許多素材,終於寫出了不少有世界影響的名著。

生讀完後師邊總結邊板書“名著”二字。

B、請同學們再看看莫泊桑第一次拜師時帶去的是什麼,第三次拜師時帶去的又是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師在“名著”二字前面板書“文章、作品”,最後形成這麼一行板書:文章→作品→名著。

C、請同學們仔細看看這三個詞語,說說你從中發現了什麼(在老師的指導下,莫泊桑的寫作水平越來越高。)是啊,莫泊桑寫作水平的提高,離不開他的拜師經歷,離不開老師福樓拜的悉心指導。

三、精讀莫泊桑前兩次拜師的內容。

(一)走進莫泊桑第一次拜師。

1、哪裏寫的是莫泊桑第一次拜師的內容,請找出來。(2——5自然段)

2、默讀這一部分文字,思考:莫泊桑是帶着怎樣的困惑去拜師的

3、根據學生回答,大屏出示莫泊桑的話,他坦白地說:“老師,我已經讀了很多書,爲什麼寫出來的文章總感到不生動呢”

4、仔細琢磨這句話,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莫泊桑的困惑到底是什麼(先讓學生自由發表看法,如果學生說的不太準確,就用以下填空的方式幫其梳理清楚:老師,都說讀書破萬卷,我已經讀了很多書,按理說我應該,但是,這是爲什麼呢?

5、聆聽大師的教誨。

聽了莫泊桑的疑惑,福樓拜是怎麼說的呢

(1)根據學生回答,大屏出示福樓拜的話。“這個問題很簡單,是你的功夫還不到家。”

(2)琢磨福樓拜的這句話。然後用自己話說說你的理解。(老師說莫泊桑雖然在寫作方面有了一定的功夫,但功夫還不夠。學生能理解到上面這層意思就行。)

(3)福樓拜老師承認莫泊桑在寫作方面已經下了一定的功夫了,那麼就請同學們聯繫前文想一想,莫泊桑在哪些方面下了功夫了。

他從小酷愛寫作,孜孜不倦地寫下了許多作品,他已經讀了很多書,學生會從前文讀到這些內容,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多讀勤寫。

(4)讀了許多書,寫了很多文章,福樓拜老師說,只有這些功夫還不夠,那麼,還要做些什麼呢默讀第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福樓拜老師告訴莫泊桑了些什麼。

(告訴莫泊桑要肯吃苦,勤練習;要天天站在家門口看馬車;要把看到的情況都記下來;要記詳細,還要堅持長時間記下去。)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邊總結邊板書:要天天看,也就是要天天觀察(板書觀察)原來,要想寫出生動的文章,不僅要在讀書、寫作方面肯吃苦,勤練習,還要在觀察方面肯吃苦,勤練習啊。

(二)走進莫泊桑第二次拜師。

莫泊桑得到老師的真傳,興沖沖地回到家,老老實實在按老師說的去做。

1、指名讀莫泊桑怎麼做的句子,感受莫泊桑的肯吃苦、勤練習的精神,體會他一無所獲的莫泊桑萬般無奈的心情。

2、莫泊桑第二次拜師又是帶着怎樣的疑惑去的呢?

(1)讀莫泊桑的話。萬般無奈的莫泊桑只得再次來到老師的家,一進門就說(生一齊讀莫泊桑說的話:我按照您的教導,看了幾天馬畫,沒看出什麼特殊的東西,那麼單調,沒有什麼好寫的。)

(2)理解莫泊桑的困惑。

認真讀讀莫泊桑的話,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的理解。

(馬車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很單調,沒什麼好看的,也沒什麼好寫的。)(看馬車太沒意思了,太無聊了,您爲什麼要讓我看馬車呢?)

(3)針對莫泊桑這樣的困惑,福樓拜老師又是如何指導的.呢(指名讀福樓拜老師的話,學生讀完後大屏出示這段話。)

(4)品味這段話。

A、用心讀一讀這番話,細細品一品,想一想,福樓拜老師想通過這番話告訴莫泊桑什麼。這裏要放開讓學生暢所欲言。(告訴莫泊桑馬車不單調,很有看頭)(告訴莫泊桑看馬車不是無聊的事,看馬車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想告訴莫泊桑馬車裏也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有的馬車富麗堂皇,有的馬車裝飾簡陋。)(告訴莫泊桑即使是同一輛馬車在不同的路上走表現也不一樣,上坡時跟下坡時不一樣,在馬路上走跟在土路上走不一樣。)(想告訴莫泊桑即使是同一輛馬車在不同的天氣情況下表現也不一樣,烈日炎炎下一個樣,狂風暴雨中一個樣。)

B、根據自己的體會讀好福樓拜老師的話。聽了福樓拜老師的話,我們才發現,原來馬車有這麼多值得看的地方!福樓拜老師讓莫泊桑看什麼,寫什麼呢讓我們再來用心地讀一讀福樓拜老師的話吧!

C、注意這段話的形式。再用心看看福樓拜老師的話你會發現,這段話很特別。(老師的話全是問句!)

數一數一連用了幾個問號(九個)

D、體會這種形式的好處。

老師爲什麼要這樣說呢?(老師問,學生纔會動腦想。老師這樣說是爲了讓莫泊桑好好想一想。)

(5)走進莫泊桑的內心。

A、是啊,老師的每一問,都在莫泊桑的心裏激起了很大的波瀾,那麼,他會想些什麼呢

(學生暢所欲言。)

B、師生對讀,體會福樓拜的話對莫泊桑產生的巨大影響。

不,不不!怎麼能說沒什麼東西好寫呢(那麼單調的馬車,就是沒什麼好寫的嘛。)那富麗堂皇的馬車,跟裝飾簡陋的馬車是一樣的走法嗎(我還真沒注意)烈日炎炎下的馬車是怎樣走的(真不好意思,沒太仔細看,我還真說不出來。)狂風暴雨中的馬車是怎樣走的(我剛看了三天,還沒遇上颳風下雨天呢)上坡時,馬怎樣用力(不知道)車下坡時,趕車人怎樣吆喝(我以爲只用眼看就行了呢,怎麼吆喝根本沒聽。)他的表情是什麼樣的(我只顧傻瓜兮兮的看馬車了,沒看人。)這一些你都能寫得清楚嗎(您說的這些我都沒看到,怎麼能寫清楚呢)你看,怎麼會沒有什麼好寫呢”(現在我知道了。馬車竟然有那麼豐富的內容,有那麼多可看的,可寫的。以後,我一定按您的教導去做,用心看,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這樣,我就一定會有東西可寫了。)

(6)你們看,聽了福樓拜這樣一指點,莫泊桑恍然大悟。請你說說,福樓拜是一位怎麼樣的老師(很會教育學生。教育有方。循循善誘……)

(7)理解“滔滔不絕”的意思,讀出滔滔不絕的感覺。

這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一口氣說出了九個問題,用書上的一個詞來形容就是——滔滔不絕。請同學們滔滔不絕地再讀一讀福樓拜老師的話,讓他的教誨也深深地留在我們的腦海中吧。

四、課堂小結。

老師的這次教誨莫泊桑銘記在心,回去後他在觀察方面更加肯吃苦,勤練習了。於是他寫出來的東西終於可以稱爲“作品”了。那麼,要想寫出“名著”來,還需要有哪方面的功夫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五、板書設計:

20、莫泊桑拜師

多讀文章。

勤寫↓

觀察作品

名著。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的:

1.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10. 太 陽 (3課時) 】。初步瞭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關係,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3.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4、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料以及自己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讀懂課文,瞭解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教學難點對太陽的有關知識的科學道理的瞭解

教具準備計算機、錄像

課時分配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朗讀課文。理解“繁殖”的意思;“蒸汽”與“蒸氣”的區別。

2、初步瞭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關係,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3.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提出問題自學課文,尋找答案。

歸納每節主要意思,板書,理清課文層次。分段,說出段意。

一.出示課件,創設情景。

同學們,在廣袤的宇宙中,我們居住的地球只是一個小小的星球,它與恆星太陽有着密切的關係。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太陽的知識。(板書課題)。

要研究一個事物,首先要提出問題。(板書:“?”)現在你們面對太陽,想知道什麼呢?

(學生提問。估計學生對太陽的.大小、遠近、溫度等均會提出問題。)教師鼓勵學生,給問題分類。

你們提的問題怎樣去尋找答案呢?

一是從課文《太陽》中找,二是課外自己去閱讀有關資料進一步瞭解,三是有的現在我們人類還沒有得出結論,要靠你們去研究,去發現,去解答。

二、自學課文,尋找答案。

1、欣賞課文。2、自學課文。3、交流收穫。(歸納每節主要意思,板書,理清課文層次。分段,說出段意。)

三、彙報預習成果。

1、正音:2、生字:3、生詞:“繁殖”的意思;“蒸汽”與“蒸氣”的區別。(課件)4、質疑。

(學生收集的課外資料很多,可以進行一次小小的展覽。)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2初步瞭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關係,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太陽》一課。大家打開書,誰能說說本課的分段情況。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介紹遠大熱

關係

二、交代目的:本節課,我們主要研究這兩個問題,學習相關的知

識,並解決上節課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0. 太 陽 (3課時) 】》。

三、學習第一段

1、太陽有多遠?多大?多熱呢?大家快速讀一讀課文的第一段,從中找到答案。

⑴生讀,找答案。⑵教師板書:一億五千萬公里遠、一百三十萬個地球、六千度(三千倍)

2、課文怎樣介紹這三方面內容的呢?結合一個句子來學習。

3、出示1句:一人填空,大家判斷,對了齊讀。出示改句,對比談不同,(研究爲什麼用數字就顯得準確明瞭?)

板書說明方法。小結:列數字是一種說明方法,使用這種方法會使說明的問題準確,更有說服力。朗讀第一句,能不能讀出“太陽離我們可真遠啊”這個意思。個人,指名讀,齊讀。

4、從作者介紹太陽的這一段中,作者還用了哪些方法呢?我們還能發現什麼呢?同學們一邊讀一邊仔細地想,看誰的新發現最多。

5、交流思考成果。(見右側)軟件配合。出示後兩句。

6、小結:作者以傳說引起話題接下來又用了數字、比較、比喻、等說明方法介紹太陽的特點,清楚明瞭,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學習第一段,大家把讀書思考結合起來,一邊讀一邊想,並善於總結這是非常好的讀書習慣,大家要發揚。

7、朗讀第一段。?

四、學習第二段

太陽與人類的關係怎樣密切呢?下面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爲單位研學習第二段。你們可以先研究太陽和人類哪些方面有關係,再想有着怎樣密切的關係?你們可以畫,可以批書。做得好的到黑板來寫。

2、討論,找快的到黑板板書。(1——2人)

3、研究板書是否合理。補充,歸併、精練,理順。

4、研究太陽究竟與人類關係怎樣的密切呢?對照板書講一講。(生存需要、生活條件、直接關係)(準:質疑

5、看軟件。軟件中有一些人類與太陽關係的科學道理的介紹,想看哪一個?哪位同學願意給大家講解。

6、小結:這一段列舉了這麼多內容,是有順序的介紹。通過交流知道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與太陽的關係太緊密了。

7、朗讀。

第三教時:

教學目的:

1、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2、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料以及自己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7、出示最後一節。⑴自讀,有無疑問。⑵選擇你最拿手的方法練習背誦

小結: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要保護環境。作者這句話寫的多麼嚴謹啊!

五、總結:課文內容我們基本理解完了。關於這篇課文誰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準)質疑,解疑。

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一些關於太陽的最基本的知識。隨着科學

技術的發展,人類又發現了太陽的許多奧祕。老師收集了一些圖片,同學們如果有給大家介紹的可以舉手。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藉助發明的天文望遠鏡歷來實現的。後來有了航天飛機和人造衛星。通過他們拍攝到了浩瀚宇宙的許多圖片。

這是銀河系。這是銀河系內的太陽系,九大行星正圍繞着太陽運動。地球。太陽。太陽上的黑子。太陽能是一種可供利用的新型能源,可以用來一……總之,太陽有着無窮的魅力,它他正等者我們去進一步探索。

誰還有要跟大家介紹的知識?

如果你是一位科學家,你想把這些知識介紹給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3

一、設計理念:

利用傳統媒體作引子,揭示重點,圍繞重點學習。體現學生主體在閱讀實踐中自讀、精思、討論、交流、感悟、吸納,有序地思維學習過程,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

二、教學目標 :

1、利用學生自瀆自問自答的方式,理解課文重點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2、學習挑山工一心向着目標,腳踏實地,一個勁兒往前走的精神;

3、在學習過程中相機理解心悅誠服、意味深長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重要段落。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誦讀課題,啓動思維

1、齊讀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

2、根據預習用原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話說一說挑山工

(評析:此環節從整體入文檢查學生綜合,概括能力,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直接用原文的句子而基礎較好自己的認識自由發揮,體現出層次。)

(二)圖揭重點,激活思維

1、文中具體描述的一位挑山工,作者把他畫下來,請大家看一看。(把圖端端正正掛在黑板中央)

2、找出與圖相對應的小節。

3、根據預習,自由選擇情感朗讀

(評析:此環節利用傳統媒體掛圖,揭示重點,直達課文的中心內容,摒棄了繁瑣的分析,爲學生後面的學習創造時間條件,並根據學生不同理解自由選擇情感朗讀,體現了學生個體差異。)

4、讀完這一節你們對作者的這種作法有疑問嗎?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1)泰山美景那麼多,爲什麼畫這樣一幅畫?

(2)爲什麼一直把他掛在書桌前?

(3)我到底需要什麼?┅┅

(評析:根據小節內容,自由思考,自由提問,教師只做整理、排序、篩選,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三)潛心會文,主動思維

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由果索因。教師提供以下三個問題,供學生自學小組討論:

1、我遇到挑山工是什麼樣的?他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引導學生:①看書說;②看圖綜合說;③自己感受說;④指導讀書。

教師相機點撥:印象深是作者善於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等特徵。

2、我見挑山工幾次超過我們,爲什麼感到驚訝?

引導學生聯繫前文找出挑山工與遊人的不同點,並相機板書。(見板書設計 )

3、爲什麼挑山工能常常跑到我們前頭呢?

引導學生着重理解挑山工說的那段話,並用投影展示那段話。

4、擬出關鍵詞並板書。(一個勁兒往前走、東看西看、玩玩鬧鬧)

5、我從挑山工的話裏聽出了什麼?

相機理解:心悅誠服、意味深長。

(評析:此三個問題圍繞學生的疑問設計,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求索。)

(四)延伸表達,超文思維

1、自我檢測自己的問題;

2、聽了挑山工的'話有何想法,對你有何啓發?

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或聯繫曾經看過的寓言、童話。

3、激情總結:

其實,不僅那位作家需要這幅畫。老師以及在坐的所有同學都需要這幅畫。請你用一句話表達一下你的需要?

(評析:此設計在理解前文內容的基礎上,聯繫自己的實際,以及以有的認識,由表及裏,內化爲自我認識)(評析:此設計在理解前文內容的基礎上,聯繫自己的實際,以及以有的認識,由表及裏,內化爲自我認識)

4、作業 設計

1、找出描寫挑山工外貌的句子,抄寫下來。

2、填空:

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爲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評:這篇文章篇幅較長,寓意較深。按部就班的講解務必浪費大量的時間,且使文章支離破碎。根據高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我作了大膽取捨,即用傳統媒體掛圖揭示重點直達學習中心內容,爲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時間條件,並採用由果索因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自問、自索、自答、自悟,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附板書設計 :

挑山工 負重 緩慢 路長

(一個勁兒朝前走)

(東看西看玩玩鬧鬧)

遊人 輕鬆 輕快 路短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4

教材分析

《釀》這篇課文記敘了一位語文老師在上課時,由於誤讀“醞釀”的“釀”字所引發的故事,讚揚了一位小學生劉東東真誠地幫助老師糾正錯誤和語文老師知錯就改的坦誠品格。

學情分析

我是一位剛剛從校園裏走出來的新老師,所以在教這一課的時候有着特殊的情感。我所教的這個班級裏,大部分學生都很活躍,想象力豐富。但就是欠缺耐心和細心,做事很馬虎。所以在教學中,我的重點是放在學習人物品質上,聯繫實際生活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認識10個生字,能正確書寫1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耷拉、朗誦、照例、橡皮筋、練習、煥發、醞釀、肅穆、氣氛、皺眉、搗亂、缺乏、沒精打采、平心靜氣、柔和悅耳、不可名狀”等詞語。

2. 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 幫助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做人要坦誠,對人要真誠的道理,並受到感染。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通過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做人要坦誠,對人要真誠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審題質疑導入

1.“釀”這個字該怎樣讀?

2.你能用“釀”字組個詞嗎?

3.看到這個題目,你想了解什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再想想哪幾個自然段可以合併成一個結構段。

三、深入學習課文

1.指名讀,東東心理變化的句子。

2.東東的.心理有什麼變化?(惋惜—懊惱—擔心—緊張—高興)

3.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4.爲什麼東東的心中流淌着暖流呢?(承認錯誤,受到表揚)

5.聽了劉老師的話,你對她有什麼新的認識?(知錯就改)

四、總結全文,體會人物性格

1.你最喜歡文中的誰?爲什麼?

2.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五、作業佈置

請你和家人說說學完這篇課文的感受。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抓文章主人公與課題的關係,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聚焦直接描寫軍需處長的段落,在對比中感受軍需處長捨己爲人的精神,深入理解“豐碑”的含義。

3、抓住描寫將軍神態、動作的語句,瞭解側面描寫的方法,並體會其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聚焦直接描寫軍需處長的段落,在對比中感受軍需處長捨己爲人的精神,深入理解“豐碑”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揭題,瞭解“豐碑”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課文,讀題——

2、理解“豐碑”意思

“碑”:看字形,和什麼有關?(石頭)所以碑的意思是?(石碑)

“豐”:高大

理解“豐碑”:高大的石碑

3、再讀:讀出高大的氣勢

二、初讀,瞭解主要內容

1、文中的“豐碑”指什麼?文中哪句話告訴你的?請用“~~~~”劃出來。

2、PPT出示: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3、從這句話中,我們知道了什麼是豐碑?

4、軍需處長的身體怎麼會成爲一座晶瑩的豐碑呢?快速讀課文,用簡潔的話說一說。

5、學生交流

6、小結方法:有時候我們在概括主要內容時可以抓住文章的主人公與課題的關係來進行概括。

三、解讀“軍需處長”,瞭解“正面描寫”,進一步理解“豐碑”

1、文章的主人公是軍需處長,哪個自然段對他進行了詳細地描寫?(第7段)這軍需處長怎麼了?(凍僵了)

2、爲什麼會凍僵?這件事情發生在怎樣的環境中?快速瀏覽,找出相關的語句。

預設一:環境惡劣

1、(學生找到第一段)PPT出示

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裏艱難地前進。嚴寒把雲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

2、當時的環境怎麼樣?板:環境惡劣。從哪些詞語看出來?

3、你能通過朗讀讓我們感受當時這惡劣的環境嗎?(指名2生讀)

4、狂風呼嘯、大雪紛飛,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戰士們可能?可能?他們前行的道路變得?

讓我們一起用朗讀讀出這樣的情景吧!

預設二:衣服單薄

1、軍需處長被凍死僅僅是因爲環境惡劣嗎?

2、你從哪些語句看出來?“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爲什麼作者要用這個“貼”字呢?(衣服少、被雨雪打溼了,更冷)

3、你能用朗讀讀出軍需處長衣服單薄嗎?一路上冰天雪地,狂風呼嘯,在這樣的環境中,如果我們正常人穿這麼少,會覺得怎樣?而軍需處長呢?板書:鎮定安詳

4、在這裏,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軍需處長?板書:捨己爲人(先人後己)

5、學到這,你對課題中“豐碑”的含義有新的理解嗎?文中的“豐碑”僅僅指軍需處長的身體嗎?(精神,捨己爲人的精神)

6、讓我們一起朗讀這段話,感受軍需處長的精神。

四、解讀“將軍”,瞭解側面描寫的方法及作用

1、文中除了寫軍需處長,還寫了誰?快速默讀,用“——”劃出描寫將軍的語句。

2、PPT出示:描寫將軍神態、動作的句子。

將軍愣了一下,什麼話也沒說,快步朝前走去。

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着。忽然他轉過臉向身邊的人吼道:“把軍需處長給我叫來!爲什麼不給他發棉衣?”

他紅着眼睛,像一頭髮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

“聽見沒有,警衛員?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將軍兩腮的肌肉抖動着。

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裏。他的眼睛溼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位跟雲中山化爲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3、老師也找到了描寫將軍的一部分語句,這些都是描寫將軍的`?(神態、語言、動作描寫)在閱讀文章時,我們往往可以通過人物的言行來體會他們的內心。同學們讀讀這些語句,這個過程中,將軍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4、交流:驚訝、憤怒、感動、敬佩。

5、PPT出示:將軍的情感由驚訝、憤怒、感動、敬佩,這就是將軍的整個情感變化。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合作讀讀這些語句,老師讀藍色部分,你們讀描寫將軍的紅色部分,看看你們能不能通過朗讀把將軍的情感變化表現出來。PPT出示5——12段(紅、藍兩色字)。

6、這篇文章明明是寫軍需處長的,爲什麼用了這麼多筆墨來寫將軍呢?

PPT出示右:寫將軍的段落。再次出現左:寫軍需處長的段落;像這樣通過寫其他人的言行來襯托(突出)主人公的特點或精神品質,這樣寫法叫“側面描寫”,副板書。左邊這段直接寫軍需處長來突出其精神品質的寫法就叫“正面描寫”,副板書。我們在以後的寫作中也可以嘗試這樣的方法。

五、進一步理解“豐碑”

1、這位軍需處長爲了戰友們永遠長眠於雪山之中。他的戰友能走出雪山、走向勝利嗎?哪兒看出來?

2、PPT出示:將軍什麼話也沒說,大步走進漫天的風雪中。他聽見無數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那聲音似乎在告訴人們: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呢?

3、隊伍之所以能勝利,是因爲?(軍需處長、將軍、千千萬萬個像他們一樣的戰士們)

4、現在,你對課題“豐碑”又有新的理解了嗎?

5、再次朗讀,結束這節課。

板書設計:

豐碑

環境惡劣鎮定安詳

衣服單薄正面描寫

側面描寫

捨己爲人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咀嚼”,領會“嚼”字在口語與書面語中的不同讀法;通過教師範寫,學生書空與練寫結合的方法,牢記“嚼”字字形。

2、通過反覆朗讀、分角色朗讀,體會文章描寫的細膩,感受小英子的天真可愛。

3、在反覆朗讀與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對童年生活的思戀,體會她對第二故鄉北平的苦念。

教學重點:

通過反覆朗讀、分角色朗讀,體會文章描寫的細膩,感受小英子的天真可愛。

教學難點:

在反覆朗讀與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對童年生活的思戀,體會她對第二故鄉北平的苦念。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走進童年的記憶

1、談話激趣:

師:童年是一首優美的小詩,是一支動聽的歌,是一幅斑斕的畫,隨着時間的悄悄流逝,我們的心中肯定也留下了許多童年美好的回憶,那麼在你的心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音樂)

2、小結談話,引出課題:

師:的確,一個玩具,一隻狗,一個人,一件事,都能喚起我們美好的童年記憶,這些記憶由於一顆閃光的珍珠永遠地珍藏在我們的心中,時而閃發着耀眼的光芒。然而不同的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點,帶給我們的童年記憶也是不一樣的。有一個臺灣女作家,她叫林海音,她的童年是在老北京城度過的。後來去了臺灣,於是她把自己在城南生活的童年故事寫進了一本書,這本書叫《城南舊事》。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這本書的序言——《冬陽·童年·駱駝隊》

3、想像情境:

師:冬陽、童年、駱駝隊,這三個詞語組成了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的題目,此時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副怎麼樣的畫面呢?

師:同學們腦海中留下的畫面,其實也同樣在林海音女士的腦海中無數次的浮現。你看,冬日下的駱駝隊緩緩地走來,響着悅耳的駝鈴聲,童年的往事再次重臨“我”的心頭。

(二)、初讀課文,感受童年的美好故事

1、師:請同學們輕聲地讀一讀這篇課文,並根據提示思考相關問題。

投影出示:自由讀課文,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童年的哪些往事重臨作者的心頭?

2、交流:

師:童年的哪些趣事重臨作者的心頭呢?

(三)、再讀課文,深深體會童年的美好回憶

1、師:童年的故事就如同美麗的畫卷時刻會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而林海音的童年故事也那麼有意思,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幾十年前的老北京城南,去感受她那有趣的童年故事。請同學們細細地讀課文,劃出讓你覺得最感興趣的句子,然後在句子的旁邊寫寫你的感受。

2、交流:

師:我剛纔看到大家讀得很投入,找得也很認真,有的同學劃了一處,有的劃了多處。我想第一次劃下來的地方肯定是你們認爲最有趣的地方。誰想先說?(隨機出現相關句子)

生:1)“我”看駱駝咀嚼(課件出示下列句子)

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它們吃草料咀嚼的樣子,那樣醜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後來磨去,大鼻孔裏冒着熱氣,白沫子沾滿在鬍鬚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了起來。

師:你爲什麼覺得這個句子很有意思呢?(指3名學生自由的說說,並讓他們讀讀)

假如你就是林海音,你現在就站在駱駝的面前,你正在看駱駝是怎樣咀嚼草料的。請閉上眼睛,老師把這段文字讀一讀,你想象駱駝的樣子,想象駱駝在咀嚼的時候,牙齒是怎樣在動的。

(師朗讀“我站在駱駝的面前……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這一段文字。生閉上眼睛想像當時駱駝咀嚼草料的樣子)

師:同學們,你們看見了什麼?

生答

師:林海音就這樣一直被那駱駝吃草料的樣子深深地吸引了,就這樣一直看着看着,看的時間久了,太入神了,覺得太有趣了,所以就看得呆了。看着看着,她好象就忘記了什麼,覺得自己就是什麼?

生齊答:駱駝。

師:現在你就是那不斷咀嚼着草料的駱駝,一起來感受那份樂趣。

師:林海音忘記了周圍的一切,覺得自己就是那頭駱駝,所以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了。那麼同學們,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讓自己入神、發呆的情境?

師:我想你們的童年趣事和林海音一樣帶給老師太多美好的回憶,現在,就讓我們和童年的林海音一起再來感受駱駝咀嚼的樂趣吧!

師:各種原因使得已是成年的我對這種事情已經不感興趣了,儘管我也是從兒童時代走過來的。林海音女士在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四十二歲了,比老師的年齡還要大十幾歲,你覺得她在寫下這段往事的時候,她還會去學駱駝咀嚼嗎?生齊答:不會。

師:正如作者在文章的最後一部分寫到:“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請讀一讀這段文字。

出示下列文字,生齊讀,課件出示: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過渡:雖然,現在作者不會再去做這樣的傻事了,但就是這樣有趣的童年往事才帶給我們帶多的回憶,那麼除了“我”看駱駝咀嚼這件事外,還有其他的趣事嗎?

2)我”關於駱駝系鈴鐺的想象(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現相關的句子)

課件出示:

我的幼稚心靈中卻充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對爸爸說:“不是的,爸!它們軟軟的腳掌走在軟軟的沙漠上,沒有一點點聲音,你不是說,它們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聲不響地咀嚼着從胃裏反芻出來的食物嗎?一定是拉駱駝的人類,耐不住那長途寂寞的旅程,所以纔給駱駝帶上了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交流:談談你爲什麼說這段話比較有意思?

師:那麼爸爸對駱駝掛鈴鐺是怎麼解釋的?你贊同誰的說法呢?爲什麼?

師:當爸爸聽了“我”當時的想法,他想了想,笑了笑說:“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此時,爸爸在想些什麼呢?又爲何笑呢?

其實爸爸也已經贊同了女兒的想法。想的那麼天真,那麼充滿詩意,現在讓我們一起感受作者這份充滿詩意而童真的情感。

師:爸爸的那句“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讓現在的林海音時常回憶起那美麗的往事,可童年那美麗的想法從現實的眼光來看可能不再有了,這就像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也已經不會再做了。就像她說的那句話: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過渡:童年學駱駝咀嚼的傻事、兒時天真的想法帶給現在的我美好的回憶,同樣還有另外一些事也讓我難忘,那就是(看駱駝脫毛的情景)。

3)“我“看駱駝脫毛情景

課件出示:

冬天快過完了,春天就要來,太陽特別地暖和,暖得讓人想把棉襖脫下來。可不是麼?駱駝也脫掉它的絨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塊一大塊地從身上掉下來,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們剪一剪,因爲太不整齊了。拉駱駝的人也一樣,他們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脫下來了,搭在駱駝背的小峯上。麻袋空了、

師:請1名學生讀這段話,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像從這段話的描寫中,你覺得有趣在哪裏?

師:如果你就是林海音,你會有這樣的想法嗎?爲什麼?

師:現在已是中年的林海音女士,她還會有給駱駝剪不整齊的毛的想法嗎?(學生自由交流)此時的她已經不會再有當時的想法了,就像是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也不會再做了。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出示,學生齊讀:

過渡:還有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4)“我”懷念駱駝隊

課件出示:分角色朗讀

從這段話中,你看出了什麼?

師:是呀,怪不得媽媽說“總是問,總是問,你這孩子!”那麼,小時候的林海音到底問了些什麼呢?

師:是呀,此時的她可能已經不會再問了,就像文中所寫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不會做了,滿腦子的童年時代的問題也不會問了。

課件出示,學生齊讀: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師:同學們,雖然林海音早已身居臺灣多年,可是50多年後的她,卻依然固執地保留着北京口音,有朋友說她比北京人還北京人,你們知道這是爲什麼嗎?她懷戀的僅僅是童年嗎?生命都在那裏度過。快樂與悲哀,歡笑和哭泣,那個古城曾傾瀉我所有的感情,春來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裏的季節啊!

出示:《苦戀北平》相關語句:

不能忘懷的北平!那裏我住得太久了,像樹生了根一樣。童年,少女,而婦人,一生的一半

這一切,在這裏何處去尋呢?像今夜細雨滴答,更增我苦念北平。

生讀。

師:就這樣,每一景每一物,只要是碰到與北平相似的,都會令她觸景生情,勾起她對故土的思戀,以至於一發不可收拾。正如文中所說的(生讀):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同學們,這本書裏記錄了林海音在北平城南悠悠的回憶、淡淡的感傷,希望大家能去讀一讀。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7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作家蕭紅用富有詩意的語言,寫了《祖父的園子》。在這座園子有樹、有花、有菜、有莊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螞蚱、有小鳥,有風、有雨,還有太陽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座園子。齊讀課題

二、感受我之快樂

1、師:在這座園子裏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請你自由朗讀課文,看看課文寫了哪些事情,你覺的哪件事最最有趣?

生自讀自悟,教師巡迴。

2、交流:

重點抓住以下幾件趣事:

⑴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當祖父下種,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後邊,把那下了種的土窩,用腳一個個地溜平。哪裏會溜得準,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單菜種沒被土蓋上,反而被我踢飛了。

你體會到什麼?淘氣、調皮。特別從哪個詞體會到?有時不但菜種被我踢飛了,甚至連鞋子也跟着一起踢飛了。

通過男女生分讀體會我和祖父的親密。

⑵祖父鏟地,我也鏟地。因爲我太小,拿不動那鋤頭杆,祖父就把鋤頭杆拔下來,讓我單拿着那個鋤頭的頭來鏟。其實哪裏是鏟,也不過爬在地上,用鋤頭亂勾一陣就是了。也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韭菜當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當作穀穗留着。

你彷彿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畫面?是不是特有趣?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體會天真,傻的可愛。)

⑶當祖父發現我鏟的那塊滿留着一片狗尾草時,他問我:這是什麼?

我說:穀子。

祖父大笑起來,笑得夠了,把草摘下來問我:你每天吃的就是這個嗎?

我說:是的。

我看着祖父還在笑,我就說:你不信,我到屋裏拿來你看。我跑到屋裏拿了鳥籠上的一頭穀穗,遠遠地就拋給祖父,說:這不是一樣的嗎?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過去,講給我聽,說穀子是有芒針的,狗尾草則沒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祖父雖然教我,可我並不仔細看。一擡頭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跑過去摘下來,我又去吃黃瓜了。黃瓜還沒有吃完,又看見了一個大蜻蜓從旁邊過,於是丟了黃瓜又去追蜻蜓了。跑了幾步就又去做別的了。

(聯繫小貓釣魚小猴子下山體會有趣,你討厭她嗎?)

⑷玩膩了,又跑到祖父那裏去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搶過來澆。不過我並不往菜上澆,而是拿着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指導朗讀,下雨了!下雨了!體會快樂。你又看到怎樣的情景?可她還是拿着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師:過渡:園子裏發生了這麼多有趣的事情,在這樣的園子裏作者是怎樣的心情呢?

三、融情於景,體會寫法

師:僅僅是我在園子裏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嗎?還有什麼也是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請你在文中找一找。

交流:

重點句子(園子的):

1、我家有一個大園子,這園子裏蜂子、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黃蝴蝶。這種蝴蝶極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帶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蜂子則嗡嗡地飛着,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圓圓的就跟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

出示圖片:

你最喜歡什麼?作者更喜歡啦,這不她正得意地向你炫耀呢!

指名讀,你不得意,你爲什麼這麼得意?(美、生機勃勃)一起美美地讀。

2、根據回答出示第13自然段:

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飛上天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謊花,就開一謊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從牆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又從牆頭上飛走了一隻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

哪些都是自由的?還有哪些是自由的?

出示: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

出示圖片。

引讀:

我就是倭瓜,我願意______就______;我就是玉米我願意_____就_____;我就是黃瓜,我願意______就_______。

出示組圖:

我就是______,我願意______就_______

再讀: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

練說:

我也是自由的,我要______就______(願意______就______)。

再讀: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園子裏一切景物的自由都在傳達着我的自由呀!這種寫法叫借景抒情、融情於景呀。

3、出示畫面,播放背景音樂:

師:噓!我玩累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着了。此時她正做着甜甜的美夢呢,她夢見了______

師:讀到這裏,你們的心是否也癢癢的,有什麼話想說嗎?

師:多麼渴望這樣的園子裏的生活呀,這哪裏是一座園子,分明就是作者童年的樂園

板書:

樂園

四、品悟祖父之愛

那麼是什麼給了我這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呢?請找找文中描寫祖父的句子,想一想這是一位怎樣的爺爺?

(勤勞──培育莊稼,慈愛寬容──從不責備。)

師:文章中有好幾處寫到了祖父的笑,請看課文插圖你從祖父的笑中讀到了──。

(笑中的慈愛、包容、呵護。)

師:是呀,有了祖父的愛,這座園子纔會充滿生機,充滿樂趣,所以在我眼裏──-再讀: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

這是一座樂園,更是一座愛園。

板書:

愛園

五、總結

蕭紅一生悲苦,8歲喪母,父親因她是女孩歧視她,繼母更不喜歡她,她是在可憐的陰影中長大的。但她從祖父那裏享受到了快樂的童年,享受到了什麼是愛。無論她經歷怎樣的逃亡和飢餓,無論她面對怎樣的不幸與苦難,祖父的愛就象一束陽光溫暖着她,她在《呼蘭河傳》裏深情地寫下了從祖父那裏,知道了人生除了憎惡與冰冷之外,還有溫暖與愛。所以我就向這溫暖與愛的方面,懷着永遠的憧憬和追求。

讀着這句話,有什麼東西深深地觸動了你嗎?

這是一座愛園,更是一座精神的家園。這祖父的園子怎不令她難忘呢?

板書:

家園

課後請繼續走進蕭紅,走進她的《呼蘭和傳》,下課!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鞏固複習所學的生字詞語,積累“譬如”等詞語,積累名人名言。

2、瞭解常見的說明方法。

3、閱讀短文《火箭爲什麼能飛行》。

4、習作: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爲題寫——篇習作。

5、學寫毛筆字“歧”跑”“站”。

教學難點:

1、瞭解說明文的特點,掌握常見的說明方法,並能夠正確地運用。

2、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象要大膽、合理。

教學安排: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教學語海拾貝以及自主閱讀部分。

教具準備:

1、詞語卡片。

2、蒐集到的火箭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詞語超市

1、學生自由讀“詞語超市”中的詞語。

2、教師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

3、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再強調。

字音:“譬”讀作“bì”,不是“bì”;“善”“屬”“鼠”“罩”“質”“宙”是捲舌音,“嗇”“藻”索”是平舌音。

4、學生再讀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

5、學生動筆抄寫要求寫下寫的詞語,教師巡視輔導。

6、用喜歡的詞語說幾句話。

二、金鑰匙

1、指名讀文中的語段。

2、指名反饋:金鑰匙中爲我們介紹了什麼知識?(說明事物的時候,可以運比較、列數字等方法)

3、教師以文中的句子爲例,引導學生體會運用說明方法說明事物的好處。(更加地形象、生動)

4、教師小結:我們在介紹某些事物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地運用這些說明方法

5、練習:運用比較,列數字等方法向別人介紹我們的學校或學校的大操場。

三、名人名言

1、學生自由讀,把句子讀準確、讀通順。

2、教師出示下列字詞,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耐心 才智 淳樸 謙遜

3、學生再讀。

4、教師引導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每句活給我們的啓示。

5、指名反饋。

6、教師小結:同學們,這些名人名言言浯簡潔卻蘊涵着深刻的哲理。希望同學們能夠熱愛科學,時常懷有—顆好奇心、耐心,謙遜地待人待事。

7、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熟讀成誦。

8、所說你平時還積累了哪些名人名言,最欣賞哪一句。

四、自主閱讀

1、教師展示火箭升空、飛行的圖片或者錄像。

2、教師導:同學們,好奇心造就科學家和詩人。看着火箭升空、飛行,你們有什麼疑惑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大人膽質疑)

3、教師小結:同學們想知道的東西很多很多,今天,我們就來子解一下火箭爲什麼能飛行。

4、學生自讀課文,思考,火箭爲什麼能飛行?

5、指名反饋。(氣體同樣也有反衝作用,火箭就是靠燃氣的反衝作用前進的。燃氣向下噴的時候,火箭就向上升) 。

6、教師引導:同學們,爲了把這個問題說明白,作者是怎麼做的'呢?(引導學生閱讀“閱讀提示”,從中受到啓發)

7、指名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地把問題說清楚的呢?(作者先提出問題,然後藉助生活中我們所熟悉的相類似的事物進行推理、說明)

8、學生選擇自己員感興趣的段落讀一讀。

五、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同學們,科舉就是這樣神奇,科學家不僅發明了飛機、火箭,還把人類送上了月球。同學們把自己對事物的好奇心作爲起點:不斷地努力,爲科學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六、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超市中要求抄寫的詞語。

2、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0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會寫14個生字,通過結合生活實際和講述,瞭解“幔子、調度、水寨、擂鼓、吶喊、丞相、都督、軍令狀、翎毛、膠漆”等名詞術語,結合課文,採用推測、換詞等方式,瞭解“推卻、遲延、探聽、私自、支援、自有妙用”等詞語,通過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理解“才幹、妒忌、神機妙算”等詞語的意思。

2、練習抓住故事的主要情節特徵(反應諸葛亮神機妙算的主要情節)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3、練習結合全文內容和詞語之間的聯繫,來深刻理解“才幹、嫉妒、神機妙算”幾個詞語並體會七對錶現人物所起的作用,體會作者對諸葛亮敬仰、讚美的思想感情。

4、體會文章“處處伏筆照應”、“人物對比”“諸事情發展一切由諸葛亮自己掌控的特殊順序”的表達方法和思路對錶現諸葛亮“計謀神妙”的作用,深入體會“神機妙算”的含義和作者對諸葛亮敬仰讚美的情感。

課前預習:

1、要求學生自學生字,認準讀音;找到文中的一些介紹古代官職、器物名稱的詞語,通過詢問、揣摩、結合影視劇回憶等方式,瞭解他們的意思;讀課文,嘗試着通過結合上下文、查字典等方式,來理解文中一些其他讀不懂的詞語的字面意思。

2、反覆講課文讀幾遍,力爭將課文讀通順,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

3、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怎樣的故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本文跟我們學過的其他課文不一樣,除了小說內容是古代故事,文章一些言語也還帶有古代的文言文的痕跡,我們先來認真讀懂這些帶有文言色彩的文字。

二、檢查預習。

1、認讀生詞,糾正易錯讀音。(強調擂鼓助威的“擂”字讀音,區分多音字。)

2、讓學生介紹自己課下了解到的課文中寫古代官職、器物詞語的意思。在學生不能介紹清楚的情況下,教師介紹“丞相、都督”,順便向學生交代清楚“三國魏蜀吳、曹操的丞相、諸葛亮這個丞相、周瑜這個都督”的官職和他們之間的關係。

3、請學生介紹自己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情況,結合“才幹、妒忌”的理解,介紹小說第四十五回周瑜設計殺曹操水軍頭領被諸葛亮看破而生嫉妒之心,要殺害諸葛亮的緣由,結合理解“神機妙算”的字面意思,幫助學生理解本文寫周瑜要害諸葛亮,最終沒害了,周瑜不得不服了諸葛亮。

4、檢查讀書情況,指導分段讀課文,指導學生把課文讀通順。

三、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彙報自己對課文的瞭解:草船借箭講了怎樣的故事?要求抓住主要情節來介紹。

指導學生抓住課文中“周瑜做事的目的(前因)、諸葛亮的應對、諸葛亮的作法及做法的特點、結果(包括周瑜長嘆)”,用簡單但是能明白把主要情節、做法主要特徵介紹清楚的話,表述主要內容。

指導要點:看看學生是否把上面的要點介紹清楚;語言是否簡練。針對存在問題,讓學生跟重複說,一直到說清楚,符合要求(班上百分之八十的學生能說清楚)。

(意圖,通過抓住主要情節概括、表述,基本讀懂課文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

導入:上節課,我們瞭解了這個故事,知道了諸葛亮用怎樣巧妙的方式來“造出”了十萬支箭。周瑜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回憶神機妙算的意思:神、妙:形容高明;機、算:指推測。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計謀。在本文,諸葛亮的什麼計策是巧妙地?那些機智是驚人的?(回憶課文內容)

好,那麼,我們換個詞:說,諸葛亮“足智多謀”,我這比不上他。這樣換行不行?

(可能有結果。如果有結果,就是:足智多謀,沒有高明、神奇、巧妙的意思,表現一個人的聰明才智的程度不如神機妙算高。如果學生有結果,那就順着學生的結果往下進行:好,那麼,我們來研究一下,作者是如何把這種高明、神奇、巧妙的程度寫出來的。

如果沒結果:好,我們來看看,作者是如何把“神機妙算”的特點表達出來的,看看換了到底行不行。)

一、研讀本文相互照應的特點,體會其對錶現人物的作用,體會諸葛亮的計謀的“神妙”所在。

1、教師佈置任務:本文寫作上很有特點,那就是我們讀文章的時候,一邊讀一邊會產生一些疑惑,一直讀下去,疑惑解開,一直讀到事情做完,疑惑才全部解開。

請同學們讀課文,用筆勾畫出那些讓我們疑惑的地方,表上序號,再用不同顏色的筆勾出疑惑解開了的地方,標上上同樣的.序號,看看我們能夠找出多少這樣的地方。

2、學生自己讀書,做對應性勾畫。

3、學生相互交流。(可以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也可以不採用)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讀書,感受文章伏筆照應的地方,初步感受伏筆照應)。

相關要點:

(1)周瑜要諸葛亮造箭,諸葛亮答應,並且說只要三天,還立了軍令狀(——爲什麼答應人們都做不了的事情?而且立了軍令狀?能完成嗎?爲諸葛亮擔憂),結果:草船借箭,借來了十萬多支。

(2)諸葛亮不用造箭的材料,只要船隻、草把、軍士,能夠造箭嗎?(——莫名其妙)去“草船借箭”才明白。

(3)魯肅是周瑜的人,諸葛亮不讓魯肅告訴周瑜準備船隻草把軍士的事情。(萬一告訴了怎麼辦?)魯肅果然“沒提”。

(4)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白天,都沒動靜。諸葛亮不用做準備(因爲開始我們並不知道他要草船借箭)。到了出發才明白,諸葛亮要等大霧。

(5)到曹營陣前擂鼓吶喊,(曹兵出來怎麼辦——才二十條船,六百軍士啊,魯肅替我們提出了擔憂),諸葛亮斷定曹操不敢出來,(真的嗎?)曹操果然沒出來,只是射箭。

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注意提出來:爲什麼不到這裏不明白了,困惑了,甚至擔憂了。

3、討論,認識諸葛亮對所有事情都“胸有成竹”

我們不明白的這些事情,魯肅明白嗎?周瑜明白嗎?曹操明白嗎?他們分別不明白什麼?

但是,諸葛亮明白嗎?他都明白什麼?(對應上面所有的疑惑,一條一條的體會)

周瑜肯定不會給他造箭的材料,他必須另想辦法(教師總結:知道周瑜的害人之心);明白三天後有大霧,可以去草船借箭,曹操多疑不敢出兵(教師總結:知曹操、知天文);明白魯肅這次一定不告訴他借船的事情(教師總結:知魯肅)。

教師引導思考:這麼多事情,文中的其他人物不明白,只有諸葛亮自己明白,所以,一些事情都按照諸葛亮的設計,順利發展、實施,最終成功。你們說,諸葛亮“草船借箭的計謀”怎麼樣?

神機妙算!

用足智多謀行不行?

不行!

諸葛亮太神奇了,說是什麼事情都聊得到——這叫料事如神!

正因爲諸葛亮知道一切,所以,“三天,造十萬支箭”這事情嗎,對諸葛亮來講,可以立軍令狀嗎?既然可以,說明諸葛亮覺得這事情怎麼樣(提示:他是劉備的丞相,軍師,還得幫助劉備打天下呢!)?(非常容易,很有把握!)

所以,諸葛亮在整個過程中,他都表現得非常輕鬆,用一個詞語來講叫舉重若輕。

讀課文,看看諸葛亮的言行、語言中,哪些詞語突出了諸葛亮的舉重若輕。

學生讀書,再勾畫。

(只要三天!原立軍令狀。甘願受罰。自有妙用。保管。曹操一定不敢出來,只管飲酒作樂!),指導學生朗讀有關部分,讀出諸葛亮的胸有成竹,舉重若輕。)

4、認識對比寫法對錶現人物的作用。

回憶第一課時,文中人物的官職:(順便介紹魯肅的官職:參軍校尉,相當於部隊的參謀長),想象:這些人都是傻瓜嗎?

但是,在諸葛亮面前,他們顯得怎麼樣?(弱智一般)

介紹小說的特點:很多情節爲想象出來的,而不是現實中真實的存在。在《三國志》(介紹《三國志》),其實是沒有“草船借箭”這件事情的),情節是虛構(介紹虛構的概念)出來的。作者爲什麼在這個故事中,將周瑜、曹操、魯肅這些政治家、軍事家寫成這個樣子呢?(爲了表現諸葛亮,諸葛亮做事,這些人都被矇在鼓裏,而諸葛亮卻知道他們所思所想,實在太神奇了!)

老師總結:這就叫做對比襯托,是爲了更好的突出諸葛亮的神奇啊!

5、研究開頭結尾的特點:首尾照應對錶現人物的作用。

教師提出問題:文章開頭寫了周瑜,結尾又寫了周瑜。我們看結尾:周瑜長嘆一聲,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結合全文來思考,這一嘆,嘆出了周瑜當時怎樣的情感態度?

佩服、惱怒、心有不甘、無可奈何!朗讀這段話!讀出周瑜的感嘆中的“無奈、佩服、惱怒、心有不甘”來!

二、佈置拓展閱讀

本次諸葛亮給了要加害諸葛亮的周瑜不小的教訓,此後的教訓還多着呢。《三國演義》中,有的情節“諸葛亮三氣周瑜”,怎麼氣的?氣到什麼程度?請同學們去讀三國演義,找到有關章節,一睹爲快!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0

教材簡析: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講述了一個幽默機智的九歲小男孩用巧妙的語言應答客人的故事。篇幅雖小,但是精煉,出色地展示了小男孩語言的精妙,有利於學生初步接收文言文。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讀懂讀準課文。

2、正確理解和書寫生字詞。

3、根據註釋,理解課文大意,體會文章語言的精妙之處。

4、能在生活中發現精妙的語言,並加以應用。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體味文中語言的精妙。

2、在生活中運用精妙的語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講個關於語言的小故事,大家想聽嗎?

繁華的街道上有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家。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樣伸手向過路行人乞討,而是在身旁立一塊木牌,上面寫着:“我什麼也看不見!”很多行人看了木牌上的字都無動於衷便離開了。後來一位法國著名詩人也經過這裏。他看了看木牌上的字,問盲老人:“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給你錢嗎?”

盲老人嘆息地回答:“我,我什麼也沒有得到。”說着,臉上的神情非常悲傷。

詩人聽了,拿起筆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幾個字,就匆匆地離開了。

晚上,詩人又經過這裏,問那個盲老人下午的情況。盲老人笑着回答說:“先生,不知爲什麼,下午給我錢的人多極了!”詩人聽了,摸着鬍子滿意地笑了。

同學們,你們知道爲什麼下午給錢老人家的人多了呢?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麼也看不見!”這富有詩意的語言,產生這麼大的作用,就在於有非常濃厚的情感色彩。當人們想到這個盲老人,一生中竟連萬紫千紅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對他產生同情之心呢?

你們說詩人的'語言是不是很精妙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語言也是同樣精妙的古文,也叫文言文————《楊氏之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根據注音自由朗讀課文,初步體會課文。

2、抽讀,指名讀,齊讀,引導學生讀準課文。

樑國/楊氏之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爲/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三、理解課文,加深認知

1、小組討論,根據註釋,說說自己對課文的理解

2、學習理解生字詞

3、重點講解文中與今義相差較遠難理解的詞語

(1)其父:他的父親。其,他。

(2)爲設果:小兒(楊氏之子)爲他擺出水果。設,擺設,擺出。

(3)以示兒:以便給小兒看。以,來,以便。

(4)此是君家果。此,這;君,您,古代對對方尊敬的稱呼。

(5)未聞:沒有聽說。未,沒有;聞,聽。

(6)夫子家禽:您家的鳥。夫子,先生,您,對人尊敬的稱呼。禽,鳥類。

4、請說說人物語言的巧妙性,你更喜歡哪個人物的語言?爲什麼?

(孔夫子“此是君家果”;楊氏子“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讓學生充分體味語言的風趣幽默)

四、有感情品讀課文,背誦課文

1.帶感情美美地讀全文。

2.小組互相背誦全文。

五、課堂表演

小組內用白話文表演課文的劇情,請一些同學上臺表演,演出人物語言的風趣。

六、拓展

同學們,生活中有很多像課文這樣精妙的語言運用,如:一些提示語、廣告詞、幽默故事、諺語等等。你還知道哪些,小組內討論交流一下。

七、作業:

1、默寫課文。

2、 收集整理一些生活中關於語言精妙的例子。

《楊氏之子》同步練習題

一、讀拼音,寫詞語。

liáng guō cōng huì zào yì nǎi xiōng kǒng zǐ yuē

()()()()()

jiā qín

()

二、選詞填空。

愛慕愛惜珍惜

1、桃子、石榴、蘋果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之心。

2、我們要()今天的幸福生活。

3、我們要()糧食,()農民用汗水換來的勞動成果。

三、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聞:

(1)聽見;

(2)聽見的事情、消息;

(3)有名望的;

(4)用鼻子嗅;

(5)姓。

1、你號,今天有幸能見到你本人,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啊!()

2、西湖是全國聞名的風景區。()

3、你知道嗎?今天晚間的新聞真讓人尋味。()

4、你聞出這是什麼味了嗎?()

5、聞家的人都拌到外省去了。()

四、認真讀短文,理解下列詞句。

1、聰惠:

2、此是君家果:

3、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五、請用“/”標出下列句子朗讀時的恰當停頓。

孔子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父子家禽。”

六、你認爲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裏?

《楊氏之子》閱讀練習

一:閱讀古文,回答問題:

樑國楊氏(sì shì)子九歲,甚(shèn shèng)聰惠。孔君平詣(zhǐ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爲(wéi wèi)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īng yì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

1選自朝的,該書是一部

2、爲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

3、解釋下列加點字意思:

甚聰惠()

孔指以示兒()

4、標註句子停頓:

孔指以示兒曰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5、翻譯文中最後一句話

6、孔君平與楊氏子的對話很精妙,妙在何處?

《楊氏之子》閱讀練習二:《楊氏之子》

樑國楊氏子九歲,甚。孔君平其父,父不在,呼兒出。爲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 。”

1、按原文填空,並解釋最後一句話的意思。

(楊氏子立刻回答說:“從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2、字詞理解解釋:

甚:惠:

詣:乃:

示:禽:(見課本)

3、聯繫上下文填空:

(1)爲設果。

(2)孔指以示兒曰。

(楊氏子爲孔君平設果。)(孔指楊梅以示兒曰)

3、結合閱讀體會,我認爲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認爲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他能委婉地反用孔君平的姓氏,巧妙地反駁孔君平,又不失禮貌。)

4、孔君平聽了楊氏子的回答後,會有怎樣的反應?請從人物的動作、神態、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通過品讀上文,我們感受到語言的精妙。試着讀讀下面的話,你能否像楊氏之子一樣用精妙的語言回答。

阿凡提騎着驢,來找本城的法官。法官望見了,就大聲招呼道:“歡迎你們兩位一同光臨!”阿凡提不慌不忙地說:“ 。”

(阿凡提回答說:“我的驢跟我糾纏個沒完,要我帶它出來找它的朋友,我就決定帶它來找您了”。)

《楊氏之子》隨堂練習題

一、仿照下面句子,以四季的水果作內容寫兩個句子。

春天的楊梅吮吸着甘露,在雨水中歡笑。

夏天的西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橘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整體感悟

1)楊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與楊氏子很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象一下,孔君平聽了楊氏之子的回答會怎麼想?寫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喜歡孔君平說的話還是楊氏之子說的話?爲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能力拓展題

下面的句子可以用不同的標點表達出不同的意思,試試吧。

1)上海隊打敗了北京隊獲得了冠軍。

2)哥哥說我是好青年。

3)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四、趣味閱讀題

主考的批語

——摘自《幽默與智慧》

古時候科舉考試,考官要在卷面上加評語。相傳唐朝時,一次歐陽修做主考,有位考生名字竟與他相同。在當時盛行爲尊者諱,歐陽修看了便有點不悅,在評批後加了一聯,語曰:“司馬相如藺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不想此考生接卷後立即對曰:“長孫無忌魏國無忌人無忌我亦無忌。”對仗工整,情趣盎然,歐陽修看後也拍手稱絕。

請把故事裏的對聯抄下來,並加上正確的標點。

【參考答案】

一、示例:

夏天的西瓜敞開了火熱的胸懷,滋潤人們燥熱的心。

秋天的橘子急不可耐地搖晃着身體,等待着人們將它採摘。

二、

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從孔君平來拜見孩子的父親一事看,兩家的關係很好,常來常往。所以當得知孩子的父親不在時,孔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叫出了這個孩子。可見,孔與孩子很熟。

2)孔君平發自內心地感覺到這個孩子的聰明,心中讚歎不已。

3)此題沒有標準答案,意在考察學生對於課文中的這一問一答是否真正理解,答案無論是喜歡“孔君平”的話還是楊氏之子的話都可以,只要能說出爲什麼以及話的意思即可。

三、

1)上海隊打敗了,北京隊獲得了冠軍。

上海隊打敗了北京隊,獲得了冠軍。

2)哥哥說:“我是好青年。”

哥哥說我是好青年。

3)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四、

司馬相如、藺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長孫無忌、魏無忌,人無忌,我亦無忌。

1、選擇正確的讀音,打“√”。

樑國楊氏(sì shì)之子九歲,甚(shèn shèng)聰惠。孔君平詣(zhǐ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爲(wéi wèi)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īng yì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

2、先解釋帶點詞的意思,再解釋整句話的意思。

(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3)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3、將這個故事講給小夥伴聽。

4、翻譯下列句子:

(1)三人行,必有我師。 (2)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3)溫故而知新。 (4)學而時習之。

5、選擇《世說新語》中有趣的故事閱讀,並與夥伴交流。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9個認識的字,學會多音字“嚼”。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從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四個片斷中,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童年時對駱駝的喜愛,感受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

3、背誦喜歡的段落。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小說《城南舊事》。

教學重難點

能從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幾個片斷中,通過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童趣,感受作者的懷念之情。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走近林海音。

1、時光悄悄流逝,但它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你還記得小時候哪些有趣的事呢?

過渡:剛纔大家談了很多小時候有意思的事。一個人,一件玩具,一次遊戲,都能夠喚起我們對童年的記憶,這些記憶將成爲我們一生的財富和珍藏。板書課題《冬陽·童年·駱駝隊》,這裏是什麼喚起了作者對童年的回憶呢?

2、讀題。這個題目與我們平時學過的課文題目有什麼不同?

3、老師讀題,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在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畫面多麼充滿詩情畫意。今天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在她腦海中久久難以忘懷的畫面吧。再讀課題。

4、“冬陽下的駱駝隊”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記憶最深刻的一個畫面。關於作者林海音我們已不再陌生,我們曾在上學期學過她的作品《竊讀記》,在那裏我們看到了一個酷愛讀書的林海音。在這裏,林海音女士要向我們展示什麼呢?

5、知道了作者,瞭解了寫作背景,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讀懂課文,請讀讀課後資料袋,說說你從中讀懂了什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然後想一想,課文按什麼順序記敘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憶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幾個片斷,分別在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1)學詞:咀嚼慢慢地嚼倒嚼

(2)交流:板書:學咀嚼談鈴鐺想剪毛問去處

2、讀讀小標題,你發現了什麼?

(寫的都是關於駱駝的事,看起來寫的事情很多,卻都是圍繞着駱駝隊來寫的。駱駝隊給作者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作者藉助駱駝隊來表現自己童年的生活。)

3、再讀課文,覺得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讀幾遍。

三、深入閱讀,品悟童年。

1、看圖,說說這是作者童年時看到的哪個情景?(看駱駝咀嚼)請找到這一段,大聲地讀一讀,想想你體會到了什麼?

2、指名讀這一段,談談讀了這段後的印象。

預設:

(1)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想一想,你小時候有沒有看東西看呆的時候呢?你們能想象得到當時的神情嗎?一個“呆”字,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英子?再指名讀這句話。

(2)那樣醜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

這個排比句讓我們感覺駱駝的臉真的`很醜,它的牙真的很長,它的態度真的很安靜。師朗讀,讀出對駱駝的厭惡之情,說說,這樣讀對不對?

(3)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裏冒着熱氣,白沫子沾在鬍鬚上。

指名讀,從朗讀中,我們不但感覺到了駱駝是在慢慢地嚼,還能體會到什麼?指導朗讀。

3、我們讀書的時候,也應該像駱駝一樣,靜下心來,仔細地閱讀,慢慢地體會,這也叫咀嚼。讓我們也像駱駝一樣咀嚼一下課文。

請三位同學分句朗讀課文,你有什麼新的發現嗎?作者觀察仔細,寫得條理清楚,讀起來顯得格外自然、親切,讓我們產生身臨其境地感覺。我們平時寫作時也應做到這樣。

4、齊讀這段話。背一背。

5、同學們,這是發生在作者五歲時的事情。請你想一想,當她長大時,還會不會再去學駱駝咀嚼呢?正如文章結尾所寫(齊讀)“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四、作業: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

2、仿照第四自然段寫寫自己觀察小動物的一個場面。

第二課時

一、複習。

課文回憶了哪幾個片斷?背背第四自然段。

二、繼續品讀,感悟童年。

1、童年過去了,但童年時的一個個畫面卻在作者的腦海中經常浮現。我們來看其他三個片斷,請你仔細咀嚼,再在書上寫下你讀後的體會。

讀後交流:你覺得哪兒有趣?預設:

(1)談鈴鐺

A、“充滿”讓我們體會到童年時的林海音特別好奇。

B、讀這個片斷,說說這對話與平時的對話有什麼不一樣?我們來分角色讀一讀好不好?可是爸爸的話沒有直接寫出來,你們能猜到爸爸是怎麼說的嗎?分角色說說爸爸和我對駝鈴不同的想法。

C、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英子?

D、爸爸當時聽了我的想法,笑笑說“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你知道,爸爸在笑什麼?

E、回顧“夏天過去,……我也不會再做了。”

(2)想剪毛你覺得哪裏特別有意思?

(3)問去處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對話分角色朗讀。

三、再憶往事,體會真情。

1、當作者人到中年,當她身在臺灣,可能會產生更多的人生感觸。比如,當她再一次想起自己學駱駝咀嚼的情景,當她再一次想起那掛在駱駝脖子上的鈴鐺,當她再一次想起那垂在駱駝肚皮底下的長長的毛,當她再一次想起童年時那滿腦子的問題,她可能會怎麼說?將作者想說的話寫下來。

2、學生寫話。

3、交流:說說你在寫這段文字時,當時的心情。(體會淡淡的感傷及深深的懷念。)

4、師生合作讀這一段。

5、1990年,72歲高齡的林海音終於重回北京,時間已經過去了42年,

當她看到北京的一切時,她又會想起什麼呢?(冬陽童年駱駝隊)是的,這一切已深深地烙在了她的心頭,此時此景,怎能不讓她懷念?怎能不讓她感傷?讓我們一起讀——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又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又聽見緩緩悅耳的駝鈴聲。童年重臨我的心頭。

四、拓展延伸,珍惜童年。

1、寫一段自己童年中最有趣的事情。

2、推薦閱讀《城南舊事》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2

教材分析

本文講述了德國小姑娘烏麗娜在麗江的故事,帶給我們回味無窮的審美感知。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並運用。

2、聯繫語境理解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從”我”和烏麗娜數橋這件事中,想象”水”和”橋”給麗江帶來的美,體會烏麗娜對麗江古城的熱愛以及”我”和烏麗娜的友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都說是水給麗江帶來了美麗……”這一段。

教學重難點

從具體的詞句中體會麗江的美,體會烏麗娜對麗江古城的熱愛。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1、同學們,金色的讀書年華,留給我們無數美好的珍藏,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有許許多多的同學,還有同桌。在這些同學中,你和誰的友情最深,能簡要地談談嗎(引領學生以難忘的友情爲主題,進行口語交際)

2、齊讀課題,引導學生對課題質疑(“我”和烏麗娜怎麼樣,課文講了”我”和烏麗娜的什麼事,從這件事中能體會到什麼……)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並運用。

2、初讀課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出示自學指導一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

2、本課的生字,新詞不少,相信同學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本課的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自學生字,詞)

3、檢查學習生字的情況。

學習生字,從音,形,義三方面指導。

①音:注意區分平翹舌音,如”酥”“詫”“捶”“宅”。

注意多音字”娜”。

②形:注意區分”宅——詫”的字形。

③義: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師生共同解決。如果與課文理解緊密相關就留到後面隨文學習。

四、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出示自學指導二

再讀課文,說說文章講述了什麼事?並試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1、引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初步解決下面的問題:課文講了”我”和烏麗娜的什麼事古城麗江給”我”和烏麗娜最深的印象是什麼?

2、概括主要內容。

五、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聽寫生字詞。

2、說說文章主要寫了什麼?

二、出示學習目標

1、聯繫語境理解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從”我”和烏麗娜數橋這件事中,想象”水”和”橋”給麗江帶來的美,體會烏麗娜對麗江古城的熱愛以及”我”和烏麗娜的友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都說是水給麗江帶來了美麗……”這一段。

三、品讀課文,解疑感悟

(一)回顧課文講了”我”和烏麗娜的什麼事?

(二)從課文對”我”和烏麗娜數橋這件事的敘述描寫中,你體會到什麼?

1、體會麗江的美。勾畫出描寫麗江的句子,在朗讀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讀。

老師點撥以下幾點:

(1)整體描寫。

①扣住”依山而建”“高高低低”“錯落有致”體會古城富有情趣的佈局美。

②扣住”一千多年的歷史”和”四方街的.建築特點”體會麗江城的古味。

(2)局部描寫。

“水”和”橋”給麗江帶來的美。

①”水”:水的特點是什麼

清亮:扣住”倒映着白牆灰瓦,還有那在水邊浣洗……特別好看”理解。

活躍:扣住”流下來”“冒出來”“嘩嘩譁”“汩汩汩”“穿行”等詞語理解。

②”橋”:橋的特點是什麼(林林總總)”林林總總”什麼意思(形容繁多)

橋林林總總體現在哪些方面

數量多:354座。

樣式多:石板橋,木板橋;石拱橋,木拱橋;單孔橋,雙孔橋,多孔橋。

材料多:石頭,木頭。

雕刻豐富:有東巴象形文的吉祥語,有東巴神舞,還有各種鳥獸花木。

(3)總結過渡。

這”水”和”橋”給麗江帶來了什麼又給”我”和烏麗娜帶來了什麼

2、從具體詞句中朗讀體會”水”和”橋”給”我”和烏麗娜帶來的快樂。

如”我們流連在水邊,有時候快樂地欣賞着絨絲線似的青苔隨着水波柔柔地搖擺……”

3、小結:麗江的”水”和”橋”給”我”和烏麗娜帶來了無限的快樂,從這快樂中也讓我們體會到烏麗娜對美麗的麗江古城深深的熱愛,這種熱愛在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也能看出,找出具體詞句朗讀體會。

4、學到這裏,你覺得烏麗娜是個怎樣的孩子

小結:這樣的孩子誰都喜歡,”我”更是與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分別一年後的今天,當”我”看到《麗江古城》的郵票,決定給烏麗娜寫封信,把郵票寄給她時,想一想,在信中”我”會對烏麗娜說些什麼

四,感悟表達,積累背誦

1、課文在敘事中寫景,在內容上是怎樣安排的。

2、背誦”都說是水給麗江帶來了美麗……特別好看”。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習題。

2、預習《天上的星星》。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寫本課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福樓拜的善教和莫泊桑的勤學。

教學重點:

抓住人物的'語言感受福樓拜的善教和莫泊桑的勤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詞。聽寫。

2、交流人物資料。

三、理清文章脈絡,整體感知。

1、幾次拜師?分別在哪裏寫到?

2、簡單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四、學習第一次“請教”

1、自由讀2——5自然段,看看莫泊桑怎樣請教的,福樓拜如何指導的?

2、通過莫泊桑的話體會他的困惑到底是什麼。

3、抓住福樓拜關鍵的話“功夫還不到家”,品味大師第一次指導的針對性。

4、福樓拜認爲怎樣做才能使功夫到家呢?體會福樓拜就是指導莫泊桑在觀察方面肯吃苦,勤練習的。

5、感受莫泊桑“萬般無奈”的心情及困惑。

五、學習第二次“請教”

1、抓住人物的語言特點,感受福樓拜的善教。

2、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六、小結。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4

學習目標:

1、啓發學生細心觀察生活,動腦思考,大膽地提出問題。

2、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3、培養學生表達的自信心。

學前準備:

蒐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可以是讀書時遇到的,也可以是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學習過程:

一、導入。

師:課文中說,童年是在一串串問號中長大的,我們也來提出自己的問題吧!

師:我們可以提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提讀書時遇到的問題,或者是你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要求:在提問題的時候要注意把問題說清楚,說完整,聲音要洪亮。

二、開始活動。

1、在小組內提出自己的問題,小組成員互相解答問題。

2、向全班學生提出在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其他同學幫助解答。

3、在提問解答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發言,即使糾正語病和錯誤讀音。

三、課後延伸。

讓學生觀察生活,提出問題,並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1、找資料。

2、去圖書館。

3、問老師。

4、問家長。

5、上網查找。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深入理解課文,瞭解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爲了實現革命理想堅強剛毅、勇於戰勝一切困難的偉大精神。

2、通過自讀、自悟、討論,瞭解文章是怎樣通過細緻的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展現人物性格,表達思想感情的;學習和理解課文是如何運用反襯等寫作方法突出人物性格的。

3、熟讀課文,體會作者在語言運用上的妙處,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交流預習,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三年級我們曾學過一篇課文《千里躍進大別山》,你們還記得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嗎?

生:這篇課文主要講了1947年劉鄧大軍在挺進大別山時遇到了困難,劉伯承司令員果斷地下達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命令,我軍遵照命令勝利挺進了大別山。

師:對!正是由於劉伯承司令員的出色指揮,我軍勝利完成了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戰略行動,在中國革命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今天我們就再來學習一個關於劉伯承的故事,第11課《軍神》。(板書課題:11、軍神)

師: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那文章中的“軍神”指誰?

生:課文中的“軍神”是指劉伯承。

師:課文講了有關劉伯承的什麼事?

生:這篇課文講了劉伯承的眼睛被土匪打傷了,醫生給他做手術,他怕打麻藥傷害腦神經,就沒有打麻藥,沃克醫生誇他爲軍神。

師:沃克醫生是怎樣贊劉伯承的,誰能讀一讀那句話?

生:(讀)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

師:同學們都來讀讀這個句子(出示這句話),你們有什麼要問的嗎?

(學生自由讀這句話)

生:沃克醫生爲什麼說劉伯承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板書疑問:會說話的鋼板?)

生:沃克醫生爲什麼稱劉伯承爲“軍神”?(板書疑問:軍神?)

師:除了這些疑問外,預習時你還有哪些地方沒讀懂?同學們可以先在小組內交流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每小組選一個代表,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各小組討論交流)

師:現在就把你們小組認爲最難解決的問題提出來。

生:一開始,劉伯承爲什麼不說自己的真名?

生:我能解答。因爲那時劉伯承已經非常出名了,如果告訴他真名,沃克醫生就不敢用刀子使勁割他的眼睛,這樣劉伯承的眼睛就不會好了。

師:你是這樣理解的,有沒有不同的理解?

生:因爲當時劉伯承是個革命者,都想抓他,他怕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不用自己的真名。

師:其他小組還有哪些疑問呢?

生:劉伯承爲什麼要數刀數?(板書疑問:數刀數?)

生:劉伯承爲什麼要勉強一笑?(板書疑問:勉強一笑?)

生:課文中說:“他愣住了,藍色的眼睛裏閃出驚疑的神情。”沃克醫生藍色的眼睛裏爲什麼會閃出驚疑的神情?(板書疑問:驚疑的神情?)

師: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你會用什麼方法來解決?

生:我會先自己讀讀課文,然後再聯繫上下文理解。

生:我們還可以進行小組討論。

師:(小結)對!自己讀書是一種學習方法,小組合作交流也是一種學習方法。今天我們就繼續運用這些方法來探究大家提出的問題,並在學習過程中繼續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佈置作業

1、學習課文中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自主探究,讀書感悟

師: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從哪兒到哪兒講了有關手術的事?(學生默讀思考)

生:課文從“沃克醫生的目光柔和了”到“七十二刀”講了有關手術的事。

師: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生:我覺得應該是從“沃克醫生的目光柔和了”到“您過獎了”。沃克醫生稱讚劉伯承的.話也是有關手術的事。

師:同學們想一想,誇讚劉伯承的話是不是有關手術的事呢?

生:我覺得是,因爲劉伯承在手術過程中表現得非常勇敢,所以沃克醫生纔會誇獎他。

師:說得有道理。那手術之前發生了什麼事?請同學們先來讀文章的第一部分,看看能從中體會到什麼。

生:我知道了沃克醫生是怎樣斷定劉伯承是軍人的。

師:沃克醫生是怎麼判斷出來的?你能讀讀書中的句子嗎?

生:(讀句子)我當過軍醫,這麼重的傷勢,只有軍人才能這樣從容鎮定!

(板書:傷勢嚴重、從容鎮定)

師:你是從哪裏體會到了他傷勢很嚴重?

生:我是從這兒體會到的:“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壞死的眼珠,把爛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師:你又是從哪裏體會到劉伯承非常從容鎮定呢?

生:從“病人微微一笑”可以體會到劉伯承非常從容鎮定。

師:是啊,傷勢這樣嚴重,他卻職此從容鎮定,所以沃克醫生斷定他是一個軍人。 (板書:軍人)

師:可後來爲什麼又稱讚劉伯承爲軍神呢?畫出描寫沃克醫生和劉伯承表現的句子,多讀幾啓遍,想一想,你能從中體例到什麼?(學生讀書體會)

師:在準備時,他們各有表現?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生:從“沃克醫生的眉毛揚了起來”,“他走進手術室,生氣地說:年輕人,在這裏要聽醫生的指揮!”體會到病人傷得嚴重,他怕病人不用麻藥會在手術過程中昏過去,所以很生氣。

生:“沃克再一次愣住了,竟有點口吃地說:你,你能忍受嗎?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壞死的眼珠,把爛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從這些話中,我體會到這樣的手術一定非常疼痛,非常危險。而劉伯承明知道把爛肉割掉會非常疼痛,但他還是說“試試看吧”,我從這兒體會到他非常堅強。從這裏我體會到劉伯承非常珍惜自己的大腦,他想自己以後要有一顆清醒的大腦來指揮戰鬥。

師:對!爲了保留一顆清醒的大腦,他寧願忍受疼痛,拒絕麻醉。(板書:拒絕麻醉)

生:從這一句話還可以看出劉伯承非常愛國。如果他不愛國,就不用帶兵打仗,也就不必忍受那麼大的疾苦來保留一顆清醒的大腦了。

師:正是由於劉伯承強烈的愛國之情,所以他才忍受這樣的巨痛,才表現出了這樣堅強的意志。

(學生自由感情朗誦劉伯承的話)

師:是啊!手術是多麼的疼痛,劉伯承又是多麼的堅強!你們能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嗎?試試看!

(學生自由感情朗讀“病人一聲不吭”一段,然後指名感情朗讀)

師:繼續談,你還從哪裏體會到了什麼?

生:“手術檯上,一向從容鎮定的沃克醫生,這次雙手卻有些顫抖,他額上汗珠滾滾……最後他忍不住對病人說:′你挺不住可以哼叫。'”從這裏我體會到了這次手術不一般。

生:“病人臉色蒼白。他勉強一笑,說:′我一直在數你的刀數。′”“七十二刀。”從這裏我體會到劉伯承非常勇敢堅強。

師:剛纔我們抓住了重點詞句體會到了劉伯承的意志,以後我們就要繼續運用這種方法進行閱讀。學到這裏,你知道沃克醫生爲什麼稱讚劉伯承是“軍神”了嗎?同學們可以再來讀讀這句話(出示稱讚劉伯承的話)。

生:沃克醫生從來沒見過做手術不打麻藥的,他看見劉伯承手術中一聲不吭,而且清楚地數着手術的也數,所以沃克醫生稱他爲“軍神”

師:(小結)對!在手術過程中,劉伯承表現出了鋼鐵般的堅強意志,這是我們普通人,甚至是一個普通軍人都難以做到的,所以沃克醫生才讚歎他說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堪稱“軍神”。

(板書:堅強的意志、軍神)

師:好,就讓我們一起用讚歎的語氣來讀讀這句話。

(生齊讀沃克醫生稱讚軍神的話)

師:同學們,如果當時你也在手術檯旁,親眼目睹了這次手術,你會怎樣稱讚劉伯承呢?

生:你真堅強!我長大後也要像你一樣堅強!

生:我會稱讚他:你真不愧爲軍神!你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師:正是由於劉伯承的堅強意志,他爲自己保留了一顆清醒的大腦,使他成功地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出色地指揮了一次又一次的戰鬥。你知道劉伯承曾揮過哪些戰鬥嗎?誰來簡單說一說。

生:(略)

師:(出示文字)對!劉伯承曾參與領導、指揮了有名的南昌起義、第四、五次反“圍剿”及百團大戰、淮海戰役、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戰鬥,如果同學們感興趣,課下還可以繼續查找有關這些戰鬥的資料。

師:(小結)同學們,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不公感受到了劉伯承那鋼鐵般的堅強意志,也領悟到了文章的一些表達方法,以後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就應該多留意作者的寫作方法,並這些方法運用到我們的寫作中去,只有這樣,讀書學習纔會讓我們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