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小學五年級語文《孔明智退司馬懿》教案範文

小學五年級語文《孔明智退司馬懿》教案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小學五年級語文《孔明智退司馬懿》教案範文1

  一、簡介人物,激趣導入

小學五年級語文《孔明智退司馬懿》教案範文

師:三國演義當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歇後語,同學們我們今天來學習三國演義裏面非常經典的一段。

生齊讀課題

師介紹司馬懿

【課件出示】司馬懿,字仲達,足智多謀,三國時期魏國傑出政治家、軍事家,魏國大都督。多次率軍對抗諸葛亮。

師:這個人(諸葛亮)不用我介紹了吧?你用一兩句話介紹一下他。

生1:我覺得諸葛亮知天時知地理知人和,這就是諸葛亮.

師:你對諸葛亮太瞭解了,把他全部優點都肯定了,你真棒!

生2:我覺得諸葛亮是個足智多謀的策略家,是個高瞻遠矚的政治家,是個腳踏七星,呼風喚雨的道家。(下面老師讚歎不已)

師:你太厲害了,一口氣能說出那麼多的詞語,叫我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我是說不出來的。

生3:諸葛亮,字孔明,是蜀國的軍師,在三顧茅廬之後,多次率軍打敗,爲吳與周瑜合力指揮的軍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式。

師:夠詳細的了,這裏老師要交給大家一個小常識,古代的時候,一般人有名有字,這裏孔明是他的字,複姓諸葛,名亮。還有一個小常識,一般來講,如果兩人初次見面,稱對方字的表示對對方的尊重。

  二、初讀課文,藉助題眼,創設統領性問題

1、自讀自學課文

師:剛纔同學們介紹的諸葛亮已經非常詳細,一個足智多謀,一個神機妙算,那麼都兩個厲害的角色在一起的時候,肯定有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發生,打開課本,第182面,快速讀課文,

要求:讀通句子,難度的字詞句多讀幾遍,碰到難理解的詞語可以藉助課後註釋或聯繫上下文猜猜他的意思,最後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生自由讀課文

2、自讀檢查

師:好,精神狀態非常好,檢查一下,這幾個句子當中,你選擇幾句把他讀好

【課件出示:你能把這幾個句子讀通順嗎?

1、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2、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3、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生選讀第二句

師:讀的非常通順,在這句話中有兩個非常偏僻的字,他都讀得非常準確,披(鶴氅)戴(綸巾),很好,誰再來讀

指名讀1人次

師:讀得很流利,在這句話中有幾個字的意思與現在的不一樣【不同顏色出示:引、於、敵樓、憑】,你能猜猜是什麼意思嗎?

生說意思,師指正:敵樓是指,抵抗敵人的城樓。

師:這個時候諸葛亮就坐在最顯眼的地方,把自己暴露在敵人的眼皮底下。

生選讀第一、三句,師評價

師:課文已經讀得很通順,看樣子大家預習的非常充分,接下來考大家第二個問題,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生1:諸葛亮先派二千五百軍士去搬運糧草,這時候突然有一個軍士來告訴諸葛亮,司馬懿帶十五萬軍望西城蜂擁而來,諸葛亮身旁只有一幫文官,他就用了空城計,司馬懿的兵盡皆退去。

師,這位同學概括的非常詳細,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他在概括的時候能抓住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來概括,這個方法很好,但是有一個小毛病,就是太長,誰能把他說的精簡點。

生2:當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望西城來的時候,諸葛亮擺出了空城計,讓司馬懿起了疑心,於是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都退走了,西城縣得到了救助

師:誰使西城縣得到了救助?

生2:諸葛亮使西城縣得到了救助。

師:說的非常好,這位同學就在剛纔那位同學的基礎上把話說得更精煉了,其實說了起因、經過、結果能概括這篇課文外,我覺得還有一個辦法,比你們的還要好,我們來看課題,其實這個課題已經把課文內容告訴我們了,把這個課題稍微補充一下就已經是答案了,試試看

師:誰?

生:孔明

師:用什麼?

生:空城計。

師:退去了

生:司馬懿

師:多少大軍

生:十五萬。

師小結:其實有時候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很多,大家可以選擇最好的辦法。

3、藉助題眼,創設大問題

師:剛纔,同學們講到,孔明用空城計退去了司馬懿十五萬大軍,空城計本身就點出了課題中的哪個字?

生:智

  三、聚焦“空城計”,探究孔明的“佈局精妙”

1、 默讀課文,找句子理解

師:孔明是個智者,大家是深信不疑,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找一找,劃一劃,孔明的智體現在哪裏?同學們,默讀課文,要求:找出最能體現孔明之智的,【教師圈出“智”字,並在上面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也就是說“空城計”的內容,用“波浪線”劃出來,並在旁邊做上讀書筆記。

生默讀,師巡視

師:關於空城計,課文是怎麼來描述的?

生:用課文中的這一段: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師:在他的這段話中,你有沒有聽明白孔明要求他的手下做到哪幾點?【根據生回答,出示內容,標明序號】

生:孔明要求他的手下扮作百姓,在城門前打掃街道,並在魏兵到來是不得隨意走動,也不準大聲說話,並且在魏兵來之前也不能亂走。

師:還有誰補充

生:還要把旗子隱藏起來

師:用課文中的話就是

生:將旌旗盡皆隱匿

師:“將旌旗盡皆隱匿”,這是第一點,第二點

生: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

師:不得(高言大語),者的意思是(什麼什麼的人),第三點

生: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

師:第四點就是(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這是不是就是“空城計”的全部內容?

生:不是

師:這只是空城計要求(士兵)的,空城計還要求(他自己),你把他找出來【生回答後出示】

生: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師:還有補充嗎?

生:正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手捧寶劍,右有一童手執塵尾

師:同學們看看,這兩句話,內容好像有些相似,既然有些相似,我們把兩句話配合成一句話,怎麼樣?

生:能

師:這麼有信心,這可是白話文,很難並的,有沒有信心把他並好(能),我們來合作試試,說到合作,我要跟大家提個醒,我覺得,如果要並的話,可以把第二句中的某些內容併到第一句中,大家看一看,哪些內容可以並上去【課件: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一童在左,手捧寶劍——————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師生合作完成

師:真不錯,能把白話文並起來,看看並好後的成果,說說看,孔明要求自己做到些什麼?

生:沉靜、冷靜

師:用課文當中話來講,要做到什麼?

生:笑容可掬

生:焚香操琴

生:披鶴氅,戴綸巾,而且還要坐在敵樓上,焚香操琴

2、佈局的用意

師:這些就是空城計的全部內容,說實話,當我第一次看到這些內容的時候,我是搞不懂,孔明爲什麼要這樣做,看了這些之後我終於明白了,你們明白了嗎?(明白)那我考考你們【課件:孔明——空城計內容——是爲了什麼?】孔明這樣做是爲了什麼?

生: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是爲了讓司馬懿起疑心

師:爲什麼孔明這樣做,司馬懿就會起疑心?

生:因爲孔明平生十分機智,不會冒這樣的險,所以他認爲裏面有計。

師:孔明在彈琴,又穿着鶴氅,這一般是什麼情況下的?(比較悠閒的)

生:孔明令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是爲了使司馬懿有疑心的這一優點變成缺點,讓他退兵。

師:你看老白姓都在幹什麼?現在那麼多敵人在面前。老百姓還能夠(打掃街道),爲什麼呀?(因爲裏面有計),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孔明也是這麼想的。

生:孔明令將旌旗盡皆隱匿是爲了讓司馬懿上他的當。

師:你們剛纔所講的要用一句話來概括,你可以怎麼樣概括呢?【課件:孔明這樣做是爲了————。】

生:孔明這樣做是爲了擊退司馬懿,讓他退兵。

師:擊退可以換個詞,迷(惑)

生:孔明這樣做是爲了讓司馬懿中他的計

生:孔明這樣做是爲了保住西城縣的安危

師:保住西城縣的安危,最主要的是保住自己以及城中那些兵的(安危)

生:孔明這樣做是爲了能隱退司馬懿並且保住西城縣,能化險爲夷

師:化險爲夷用的太好了,孔明不僅“將旌旗盡皆隱匿”,更重要的是他將城中的一切一切,和心中的一切一切也盡皆退去,這空城計用的真是(妙)

指導朗讀【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指名讀

生讀得很有信心、氣勢,師點評:讀得胸有成竹

生讀得疙疙瘩瘩,沒信心,師點評:丞相說話語速很慢,神色慌張,看來,丞相心中沒有退兵辦法,此番我等命休矣

師範讀

生讀自信,胸有成竹,堅定,師點評:丞相說話,胸有大謀,氣定神軒,他定有退兵辦法,我等儘可放心。

齊讀

師:同學們,孔明的空城計佈置的怎麼樣?

生:惟妙惟肖

生:天衣無縫

生:萬無一失

生:妙不可言

師:是啊,佈置得真是巧妙極了【板書:巧妙】。

四、聚焦“起因、結果”,再探孔明之智

師:同學們,空城之計大智大勇,這是對諸葛亮智慧最直接的描述,那麼除此之外,課文當中還有哪些間接描寫,也體現了孔明之智,默讀課文,用“橫線”找出來

生默讀

生:第一自然段: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兒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訖,只有二千五百軍在城中。衆官聽得這般聲息,盡皆失色。孔明在這麼危急的時刻還鎮定自若,與盡皆失色的文官相比,真的不愧後人給他的美譽。

師:這位女同學,分析問題多麼到位,真棒。當時孔明的情況是非常危急,課文當時怎樣來描寫情況危急的?

生:忽然十餘次飛報馬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風擁而來。

師:有個數字,多少(150000,板書)這是敵軍的力量,還有一個我方的力量,(2500,板書),除一下,多少?(1比60)是以一抵六十,看到這個敵我力量對比的算式,你想用哪些詞語或句子來形容一下?

生:兵力懸殊

生:必死無疑

生:背水一戰

師:以卵(擊石),兵力懸殊是在是(太大了),怪不得,那班官員看到這般情景後就怎麼樣?(盡皆失色)

怪不得,探聽敵方軍情的探子是怎麼樣來報?誰來報一報這萬分緊急的情景?

指導朗讀: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風擁而來

師範讀在前加 :報,讀出緊急 指名讀——範讀——指名讀——齊讀

師:面對敵我力量如此懸殊,衆官員盡皆失色,探子是十餘次飛馬來報,孔明是怎麼樣的.?

生:面不改色

生:臨危不亂

…… 【選擇其一板書】

師:這又是孔明的智慧的體現,除了這裏,還有哪裏也能體現孔明的智慧?

生: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

師:談談體會

生:有人說過: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孔明就是這個樣子的,從司馬懿說的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司馬懿已經中了孔明的空城計了,說明孔明的這個計是成功的,這也能看出他十分聰明。

師:你分析的很到位,還有補充嗎?

生:卻說司馬懿前軍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遇到此情景,孔明臨危不亂,他保持着沉着冷靜的心態,反倒讓敵軍你感到恐慌

師:也讓敵軍的探子感到恐慌,這裏我們可以把矛頭或者說把焦點,聚集到司馬懿身上

生:司馬懿的疑心的有點變成缺點

師:司馬懿自以爲自己瞭解孔明,按理說這是一個優點,但是沒想到,反被孔明利用,自己中了孔明的圈套,那麼換句話講,是誰諒解誰更多一點?(孔明瞭解司馬懿),孔明料到司馬懿多疑,最重要的是他料到了司馬懿會怎麼做?課文中的四個字概括一下。

生齊答:盡皆退去

師:司馬懿的多疑,孔明料到了,空城計的結果,孔明也料到了,你覺得孔明在這裏又體現出了哪些智

生:料事如神【板書】

師:其實我覺得可以改一個字,可以把事改一改,你覺得改什麼?

生:改計。料計如神

生:懿,司馬懿的懿,料懿如神

師:說得好!

五、拓展延伸

師:孔明這一切都料到了,當大軍將近的時候,當衆官失色的時候,孔明臨危不亂,他佈置空城計的時候,佈置巧妙,最後的結果,又是他所料到的,這個時候我覺得,我們應該把黑板上的這個問號給擦掉,這個空城計真的是用的太絕太妙了,太神了。這個時候有一個人最痛苦了,是誰?(司馬懿),想一想,當司馬懿聽到事情的真相後,司馬懿臉上會有怎樣的表情,又會說些什麼?

生:臉上的表情可能是大驚失色

師:最好能用一句話來說

生:司馬懿當時可能不僅是大驚失色,還可能羞愧難當,可能會說:亮更勝我一籌,我實不如他也

師:下一個同學說,可以說:司馬懿————

生:司馬懿啞口無言,說: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

生:司馬懿可能會氣的七竅生煙,然後說:諸葛亮卻是比我聰明,我確實不如他。

師:甚至氣得七竅生煙,說不出話來,如果不會,可以這樣說

-------

師:想不想知道羅貫中是怎麼樣寫的,其實和剛纔以爲同學說的很像,【課件出示:懿悔之不及,仰天長嘆曰:“吾不如孔明也!”】

師範讀——生齊讀

師:足智多謀的司馬懿,可是碰上了料事如神的空城計。用今天所學的內容,不上這兩句歇後語

孔明用空城計——( )

司馬懿見空城計——( )

師:關於孔明的智慧的故事,在三國演義中還有很多,這裏我找了幾個章節,第三十九回,第四十三回,第八十四回,第九十回,都寫到了孔明的智慧,課後,用今天所學的方式去讀讀這些章節,我相信,你們認真的讀完之後,在坐的很多同學都能成爲真正的“諸葛粉絲”!

小學五年級語文《孔明智退司馬懿》教案範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掌握閱讀歷史故事的方法,知道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理解古文中一些重點詞的方法。

2、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通過學習體會孔明的足智多謀,對孔明由衷地產生敬佩之情。

3、激發閱讀我國古典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體會孔明的足智多謀。

一、談話揭題

1、同學們,你們讀過《三國演義》,讀過《三國演義》請舉手。

2、你對《三國演義》瞭解多少。

3、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三國演義》裏的一個故事。

題目——《孔明智退司馬懿》

4、齊讀課題。

5、讀了這個課題,你知道課文主要是寫什麼的?

師:從課題就知道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的命題方法就是以事件來命題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想想孔明是在什麼情況下智退司馬懿,結果怎麼樣?

(起因 兵力懸殊)

(結果 兵皆退之)

2、這篇課文總共才兩個小節,剛纔我們還沒有讀到的地方看起來是事情的經過部分了。(板書:經過)

誰來讀讀這個部分。(指名3生)

重點指導:(1)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師:這句話讀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難讀的部分在於老師畫線的這部分,這句話斷句斷在哪裏呢?誰會讀?

①“/” ②讀

(2)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①劃線部分該怎麼讀呢?先理解一下意思。於:在到

②誰能說說劃線部分的意思?

③理解了意思就知道斷句斷在哪兒了。

④誰來讀一讀。

⑤讓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好嗎?

三、再讀文本、感受形象

1、同學們剛纔已經較好的說出了課文的大意,這大意在課文的題目就已經做了精煉的概括。再讀課題,你們覺得題目中哪個字最爲關鍵?(圈“智”字)

2、孔明之智到底體現在哪些地方呢?再讀文本,找找劃劃。(在“智”字下打個大問號)

3、交流學習,隨機通過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4、找到句子,朗讀、討論形成板書。

5、朗讀孔明佈局的整段話。

四、整體感知、昇華情感

1、孔明的空城佈局實在巧妙而周密,課文中除了這體現孔明的“智”,還有哪也能反映這個智”字嗎?請讀讀課文的結尾,再次找找劃劃。

2、交流,出示句子,談談感受,板書(料事如神知己知彼)3、同學們如此精妙的空城計,諸葛孔明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想出來的?讀讀開頭幾句話,我們會再次看到他的智慧。

4、交流學習,分析形勢、雙方軍力對比,衆官驚慌神色與孔明冷靜對比(盡皆失色臨危不亂)

五、總結:

這篇課文就是通過孔明的語言、動作的直接描寫、間接描寫突出孔明的智。孔明之所以能夠智退司馬懿,是因爲他紀律嚴明,臨危不懼,知己知彼,膽識過人。

六、作業:孔明足智多謀,膽識過人的故事在《三國演義》裏還有很多,你知道還有哪些?那你們趕快去讀讀這些故事吧,去感受一下羅貫中筆下的藝術魅力吧。

  板書設計:

孔明智退司馬懿

↗ ↑ ↖

沉着冷靜 巧妙佈置 料事如神

↑ ↑ ↑

盡皆失色 盡皆隱匿 盡皆退去

課堂練習: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出古文的韻味。

小學五年級語文《孔明智退司馬懿》教案範文3

  教學目標:

1、通過自讀、交流,學習課文生字詞,讀通、理解課文;

2、概括人物特點,合作交流,把握人物形象,學習彼此對應、對比映襯的寫法;

3、試寫空城計用意,轉化語言,推薦名著,激發閱讀興趣。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前一段時間我們學習了《草船借箭》這篇文章,見識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諸葛亮在歷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歷來被看做是智慧的化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和他有關的故事。  板書課題:孔明智退司馬懿  齊讀

二、檢查課前預習

1、檢查閱讀

同學們在課下都自學了這個故事,我們首先進行朗讀展示,爲了一會兒展示得更精彩,再來認真地練讀一遍課文吧!  學生自由讀。  誰想給大家展示一下?(指一排學生讀)

師適時解決學生在朗讀中出現的問題,並根據學生的朗讀作出恰當的評價。

2、檢查大意過渡:同學們知道嗎?學習文言文的難點就是理解文章的大意。我們已經學了三篇文言文了,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大家在自學時都採用了哪些方法理解了課文大意的呢?

生可能會從以下幾方面回答: 看課釋、多讀幾遍、查資料、聯繫上下文等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自學的收穫,採用一人主說,其他三個同學用心傾聽,隨時補充。 小組交流(質疑、解疑)

三、理解重點句子

過渡:大家到底理解得怎麼樣,是否字字句句理解的都很到位呀,老師挑幾個難理解的句子考考大家,怎麼樣? 1、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縣搬運糧草。

2、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君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你想象一下,十五萬大軍兵臨城下,衆官都驚慌失措,諸葛亮會怎麼表現,這幾句話該怎麼讀?自由讀,指名讀2、齊讀)

3、再來看第三句:3、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 誰來講? 這裏邊的“汝輩豈知?”是一個什麼句?反問句該怎麼讀,誰來讀讀試試?讀全句。一起來讀讀。

師小結:這麼難的句子大家能理解的那麼到位,還能讀得這麼好,看來呀,同學們都在用心品讀這個故事了。大家有沒有發現,整篇文章都是圍繞哪個字來寫的?(學生不難說出全文是圍繞“智”字來寫的。)

四、品析人物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再次快速默讀課文,看看諸葛亮的“智”都體現在哪裏?(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書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跡,批批劃劃)

生可能會從以下幾點評賞

1、衆官“盡皆失色”和孔明的登城望之。(臨危不亂)

2、“教旌旗盡皆隱匿……吾自有計”(佈局周密)

3、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且笑容可掬。(鎮定自若)

4、“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神機妙算)

師小結:是啊,諸葛亮的“智”就是體現在了臨危不亂、知己知彼、佈局周密上,靠自己的智慧化險爲夷。這就是歷有名的空城計。

空城計是《三國演義》裏一個特別精彩的故事,歷來爲人們津津樂道,多次被藝術家們搬上了熒幕,大家,想不想看一看這個電視片段啊?

這個片段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學生再次走進諸葛亮,體會他的大智大勇。)

好書不厭百回讀,文言文更應該如此,現在,在這錚錚的古琴聲中,就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領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點古琴曲)在古樂聲中美美地讀一讀全文。

五、拓展延伸

其實,在《三國演義》中還有很多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故事。你知道嗎?

誰能給大家講一個?(三氣周瑜、木牛流馬、火燒赤壁、錦囊妙計等等)指生講故事

除了諸葛亮以外,《三國演義》中還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你都知道哪些呀?

指生結合課下積累談一談

師小結:我建議同學們課下再讀《三國》,去領略更多人物的英雄本色。我希望大家儘量讀原着,真正地去親近經典,感受經典的魅力

小學五年級語文《孔明智退司馬懿》教案範文4

  學習目標:

1.能通過反覆朗讀、藉助註釋、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粗淺讀懂文言文的大意。

2.通過認真品讀文本,感受孔明的“智”。

3.通過文本的閱讀,感受《三國演義》的魅力,激發閱讀經典的興趣。

課前準備:閱讀《馬謖拒諫失街亭》,預習課文。

  教學流程

【課前談話】:

課前請大家閱讀了上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我們來分享一下各自的閱讀感受吧。請生隨意說。

師引入課文。

一、故事導課、激發興趣

1、剛纔我們大家談的故事是出自《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上部分內容即馬謖拒諫失街亭,正是失了街亭這一咽喉之路,所以孔明安排撤兵。

也就有了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

2、板書課題:孔明智退司馬懿。司馬懿的“懿”筆畫很多,大家不妨跟着數空一下。它是一個書面用語,現在只有在名字中用到或者是皇太后下的旨叫“懿旨”。(生齊讀課題)

二、粗通文本、瞭解大意

1.這是六百多年前的古白話文,預習了嗎?

請生讀詞:

旌旗、隱匿、笑容可掬

綸巾、鶴氅、麈尾(看圖理解)

2.在讀的過程中,你發現哪些句子比較難讀,難懂?

一般來說故事都分爲起因、經過和結果,你能不能每一個環節都用一兩句話概括,然後串起來說說故事大概講了什麼?

現在能說說大概講了什麼內容嗎

三、緊扣題眼、品讀文本

(一)找出句子

1、同學們剛纔已經較好的說出了課文的大意,這大意在課文的題目就已經做了精煉的概括。再讀課題,你們覺得題目中哪個字最爲關鍵?(圈“智”字)

2、孔明之智到底體現在哪些地方呢?請你再讀文本,找出有關的句子。想想理由。

3、交流。

(二)聚焦“計”。

1、出示句子:

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2、請生讀,斷句。

3、你能借助下面的註釋,讀懂這段話嗎?用自己的話說說

4、孔明說“吾自有計”,板書:計,那他究竟是怎樣設計的呢?他第一步做的是什麼?師生一起標出第一步:①將旌旗盡皆隱匿,板書:隱匿旌旗。接下來幾步又是什麼呢?請自己讀一讀,標一標,概括一下。

5、你明白諸葛亮每一步的意圖嗎?請再讀讀這段話,聯繫下文想一想,完成練習。

A、孔明將旌旗隱匿,叫諸軍各守城鋪,嚴明軍紀是爲了

B、孔明大開四門,叫軍士扮百姓灑掃街道,自己在城樓焚香操琴是爲了

6、集體交流:

將旌旗盡皆隱匿——①旌旗指什麼?a、代表一個部隊的方號,部隊的人數有多少。b、爲什麼要盡皆隱匿?——爲了迷惑敵人,讓司馬懿摸不清虛實。

諸軍各守城鋪——按兵不動,不讓司馬懿發現,也爲了做好最後一搏的防範。

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妄行出入,高言大語者”,就是高聲說話者,擅自出入的人。——爲了不漏破綻,保證計劃順利進行。

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爲了讓司馬懿起疑。

孔明正襟危坐、焚香操琴——也是爲了引起司馬懿的懷疑。

7、小結:同學們,你們看孔明佈下的這一計,他是將(自己的兵力)隱匿,將(一座空城)展現在司馬懿面前。孔明是想告訴司馬懿:我只有一座空城。你信還是不信?

“好個我自有計”, 孔明這是唱得什麼計啊? (板書:空城)

8、孔明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佈下這一計的?

出示:

忽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往西城蜂擁而來!” 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衆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

你看到的情況是——(十萬火急、千鈞一髮、命懸一線)

力量懸殊——十五萬對二千五百,且是文官。

衆官盡皆失色——笑容可掬

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諸葛亮?(板書:臨危不亂)

師:孔明設下空城計,如此周密的佈局課文僅用了短短百十來個字,可謂字字珠璣。這也是古典文學的魅力所在,語言極其凝練。

再讀孔明佈局的整段話。

(三)聚焦“人”

1、孔明爲何敢如此設計?

2、出示:

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

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

出示:“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晉書 · 宣帝紀》”

意思是說:司馬懿此人心裏多猜忌,但對人卻裝的很寬容,用人頗多疑而但又能靈活應付隨時變化的情況。

可見司馬懿此人——生性多疑,處事謹慎。

懿看畢大疑,究竟在一些什麼呢?

出示京劇唱詞:我們不妨來欣賞一段京劇唱詞。

現在,你能讀出司馬懿見到這番景象時的心情嗎?

請一生讀。

師生對讀,生讀:孔明部分,師讀:司馬懿部分。

司馬懿舉棋不定,最終決定退兵,說:出示“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

在司馬懿退兵之後,孔明這邊的衆官也是不明所以,丞相爲何不用一兵一卒就將仲達退之呢?諸葛亮也有一言。

補充出示:

亮曰: “此人料吾平生謹慎,必不弄險,見此規模,疑有伏兵,故退去也。”

可見:諸葛亮敢用此計正是料定了——司馬懿生性多疑必中計。

你們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孔明?(板書:深諳人心)

四、補充結尾,拓展延伸:

1、想不想知道這個故事的結尾?出示故事結尾,生閱讀。

2、師小結:這真是“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諸葛亮是指揮如意笑談中,難怪人們把他說成是智慧的化身。

如果你想更多地瞭解諸葛亮,瞭解那一個風雲際會的三國時代,建議同學們課後再讀《三國演義》,感受經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