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優質課《絲綢之路》教學設計

優質課《絲綢之路》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一、教學設計思想

 教材分析

本課的內容體現了世界文明傳承的空間聯繫,重點介紹了我國古代最重要的對外交通線──絲綢之路,生動展現了它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價值。在新的時代裏,古老的絲綢之路又重新煥發青春,繼續爲現代化建設服務。

本課內容的難度和容量並不大,因而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展開聯想,就自己熟悉的問題發表見解,以提高他們理論聯繫實際的分析、運用能力。在教學方法上,堅持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在課堂上創造故事情境、漫畫情境、實驗情境等方法以增強教學效果,從而激發學生想象和思考的積極性。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通過動手繪製絲綢之路的示意圖,瞭解絲綢之路的概貌。瞭解我國古代絲路的線路、交流的內容,及其在古代經濟、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對照古代絲路,瞭解當代亞歐大陸橋在各國交流中的優勢。

過程與方法:通過讀圖,能夠分析出圖中包含的信息,並能將書本中的信息轉化到圖上;通過對古代絲路和現代亞歐大陸橋的學習,逐步具備對比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絲路的美麗風光,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樹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重點與難點

重點:絲綢之路的歷史作用。

難點:引導學生客觀、辨證地看待歷史現象。

  教學方法

學生展示法、分析討論法、圖表講解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 。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繪製絲綢之路示意圖;收集絲綢之路、亞歐大陸橋、古樓蘭消失的資料圖片。

教師準備:蒐集相關資料製作成多媒體課件。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二、教學實施

 (一)情景激發,定向引導。

1.激情導入(約1分鐘)

以多媒體顯示一組絲路風光並配上《西遊記》的主題歌曲,在學生的興奮與好奇中,提問唐僧“西天取經上大路”中的“大路”指的是什麼路呢?從而導出主題-—絲綢之路。

2.揭示目標(約1分鐘)

我們剛纔領略到的是今天的絲路風光,到處是沙漠,戈壁,但昔日這兒卻延伸着一條繁華的絲綢之路。這麼具有西域風情、沙漠風情的絲綢之路是由誰來開闢的呢?

(設計意圖:《西遊記》是學生很感興趣的一部影片,尤其是其豪邁動聽的主題歌曲,能夠迅速地引發學生的興趣與注意力。同時,在欣賞今天的絲路風光時,可以引發學生的好奇與聯想,古代的絲綢之路又是怎樣的呢?從而引入主題。)

  (二)任務驅動,協作探索。

1、自學教材、探究新知:(約3分鐘)

讓學生閱讀P97的內容與圖,活動:

1) 綢之路是誰開闢的?什麼叫絲綢之路?

2) 想你從長安出發,沿絲綢之路西行,你會經過今天哪些國家和地區?同時,還經過哪些地形區?四人小組合作,小組作好記錄。

3) 作絲綢之路的路線簡圖。

2、交流反饋,體驗成功:(約4分鐘)

反饋學生探索收穫,讓小組選出代表上臺講解,老師和同學們給出評價與激勵,讓學生感受到成功與喜悅。並對學生探索過程中的有代有性的問題集中講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學和實踐,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感受到新課程中歷史與地理知識的滲透。)

3、循序漸進,突出重點:(約10分鐘)

1)提問:觀察線路圖,你認爲在當時我國境內的絲路上有哪些重要的城市和地區呢?

2)活動:如果你是當時的一位商人,在敦煌你是如何交易的呢?

提示:1.你扮演哪方的商人?

2.選擇好你的貨物。

3.準備和對方商人交換什麼貨物?

學生表演(繁榮背景,如何交易,籌備乾糧,水等)

3)絲綢之路的開闢在古代有什麼重大意義呢?請同學們自學課文,找出一句話來概括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並找出史實來印證這句話。

(設計意圖:在熟悉路線的基礎上,讓同學通過表演感受絲綢之路當時的盛況,再步步突出重點:當時交流的物品及絲綢之路的橋樑作用。這樣不僅讓學生有親臨其境之感,而且得出的結論也是水到渠成。)

4.深入學習,突破難點:(約10分鐘)

1)樓蘭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城市,並且曾經很輝煌,爲何後來消失了呢?請根據查找的資料解釋這一現象。

2)事實上,“絲綢之路”並不是只有這一條,廣義上的絲綢之路是指當時對中國與西方所有來往通道的統稱。除了張騫開通的官方通道“西北綠洲絲綢之路”外,你們還知道其他的絲綢之路嗎?

3)曾經繁榮的“絲綢之路”爲何會衰落下去呢?

學生演示所查資料並討論,老師點評。

(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交流的平臺,讓學生通過展示體驗學習的樂趣,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組內的互助、協調能力以及小組間的競爭精神,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而且通過拓展,可以鍛鍊學生查詢資料和探究歸納的能力,同時通過查詢資料來解釋歷史現象,使學生感受到因歷史的、地理的因素,使絲綢之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而培養學生辨證、客觀地看待歷史現象的能力。)

  (三)古今對比,感悟新知(約6分鐘)。

1.過渡:千餘年過去了,由於航海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喜歡上了更爲方便的海上運輸,於是曾經輝煌的絲綢之路漸漸被人們放棄,敦煌也同樣衰弱了,逐漸被人們所遺忘。但是隨着全球化發展的需要,一條新興的絲綢之路重新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那就是亞歐大陸橋。

2.展示:亞歐大陸橋資料片。

亞歐大陸橋的簡介:新亞歐大陸橋東起江蘇連雲港、山東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蘭鹿特丹、比利時安特衛普等歐洲口岸,是橫跨亞歐兩大洲,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實現海──陸──海統一運輸的洲際鐵路,經過了三十多個國家。新亞歐大陸橋的貫通,代替了昔日緩緩西行在茫茫戈壁上的駱駝隊,被稱爲當代的新絲綢之路。

3.提問:那麼,亞歐大陸橋與昔日的絲綢之路相比較有什麼優勢呢?在今天有着什麼重要作用呢?(小組活動)

1).經過的國家更多,到的地方更遠;

2).交通工具:駱駝,馬──洲際鐵路,火車;

3).節省時間,節省運費。

4).東西方溝通:間接──直接。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使學生感受到,亞歐大陸橋雖然不是一座真正的橋,但卻是起着橋樑的溝通作用。新亞歐大陸橋的誕生,預示着世界經濟在江河經濟、海岸經濟的基礎上,將逐步進入一個新的經濟時代--陸橋經濟時代。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拓展,同時也鍛練了分析對比能力。)

 (四)課後延伸,拓展思維(約3分鐘)。

討論:古老的絲綢之路在今天的價值。

學生從發展旅遊業角度討論──絲路旅遊方興未艾。

(設計意圖:將知識向課外延伸,培養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同時,也可通過活動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回顧總結,概括要點(約2分鐘)。

  (六)課後作業,挑戰自我(約5分鐘)。

上海某中學要組織高二學生去西部領略絲路風光,請替他們設計一條旅遊線路和沿途景點介紹,看誰的方案最佳。

 (七)板書設計,知識結構。

優質課《絲綢之路》教學設計

 (八)課後反思,精益求精。

成功之處:知識的學習融入有競爭性的、學生樂於參與的活動之中,是本課最大的成功點。由於學生對事物好奇心強,又喜歡挑戰自我,參與活動熱情很高。

“組內互助、組間競爭”的教學形式也是本課的一大成功之處。在挑戰時,學生們先在小組內模擬演練,讓每一個學生的交流能力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得到加強,然後推選出最有實力的人蔘加全班競選,學生的集體主義感使他們羣策羣力,互相協作,使課堂真正成爲一種合作、和諧、團結的氛圍,使學生學得開心。

不足之處:學生查詢的資料如果再精練一點,課堂效果會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