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幸福是什麼》教學教案

《幸福是什麼》教學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2W 次

一、教學目標

《幸福是什麼》教學教案

(一)自學課文,理解什麼是幸福,受到熱愛勞動、樂於助人的教育。

(二)理解課文內容,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理解什麼是幸福,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三、教學時間 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幸福是什麼?”這是一個疑問句,幸福是什麼呢?智慧的女兒並沒有直接告訴孩子們,而是讓他們自己去體會。爲什麼要這樣做,老師也想請同學們自己去體會。

(二)初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藉助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

潭:深的水池。

詫異:詫,驚訝,詫異就是非常驚奇。

消防隊:救火和防火的.組織。

清澈:水清而透明。

謙虛:虛心,不自滿,肯接受批評。

義務:①公民或法人按法律應盡的責任。②不要報酬的。本課指責任。

(三)理清脈絡,分段、概括段意。

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記敘了三個牧童從小主動做好事,並通過自己的實踐明白了什麼是幸福的事。)

這個故事是怎樣發生、發展,結果怎樣呢?請同學們討論課文的結構。

這篇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分爲四段:

第一段(第1~5自然段)講了三個孩子修好了噴泉,砌成小井。

第二段(第6~13自然段)講的是三個孩子向不相識的姑娘請教什麼是幸福,姑娘讓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

第三段(第14~23自然段)講了三個孩子在10年的社會實踐中都弄明白了什麼是幸福。

第四段(第24自然段到最後)講的是智慧的女兒爲幸福的含義做了總結。

(四)默讀課文,填寫表格。

同學們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填寫以下表格,有助於學生完整地瞭解課文,理解智慧姑娘的用意。